CN219749304U - 固定装置及打印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固定装置及打印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49304U
CN219749304U CN202320924216.1U CN202320924216U CN219749304U CN 219749304 U CN219749304 U CN 219749304U CN 202320924216 U CN202320924216 U CN 202320924216U CN 219749304 U CN219749304 U CN 2197493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motor
sliding block
sliding rail
clamp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2421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宁
李江
郭向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Tuchu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Tuchu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Tuchu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Tuchu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2421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493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493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493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creen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喷墨打印领域,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及打印设备,包括:架体、第一夹具、第二夹具、支撑件和安装板;所述支撑件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支撑件另一端依次固定设置连接件和吸盘;所述第一夹具固定设置在所述架体上;所述第二夹具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并相对于所述安装板做往复运动;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并相对于所述架体做往复运动。通过上述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打印三维产品过程中三维产品容易松动掉落或固定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固定装置及打印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打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及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技术是指通过喷头上的喷嘴将墨滴喷射到需要打印的产品上以得到图像或文字的技术,需要打印的产品一般都是二维平面的,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及需求,三维产品表面也可以打印,由于其所有表面都需要打印,因此需要旋转、翻转等操作,而旋转、翻转的过程中及旋转、翻转后需要保证三维产品的稳定,避免三维产品松动掉落或固定不稳而导致打印过程中打印产品晃动,致使打印不均匀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及打印设备,用以解决打印三维产品过程中三维产品容易松动掉落或固定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装置。
一种固定装置,包括:架体、第一夹具、第二夹具、支撑件和安装板;所述支撑件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支撑件另一端依次固定设置连接件和吸盘;所述第一夹具固定设置在所述架体上;所述第二夹具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并相对于所述安装板做往复运动;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并相对于所述架体做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具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二夹具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三夹持臂和第四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做相对接近或远离的运动;所述第三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做相对接近或远离的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具的夹持方向与所述第二夹具的夹持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具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底板、第一传动杆、第一电机、第一滑块、第一滑轨、第二传动杆、第二电机、第二滑块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滑轨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传动杆贯穿所述第一滑块并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贯穿所述第二滑块并与所述第二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嵌套在所述第一滑轨上并在所述第一滑轨上往复运动;所述第二滑块嵌套在所述第二滑轨上并在所述第二滑轨上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臂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具还包括固定架、第三电机、第三滑轨、第三传动杆、支撑板、第三滑块、传动件、第四电机、第四传动杆、第四滑块、第四滑轨、气缸;所述固定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三电机、所述第三滑轨、所述第三传动杆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第三滑块和所述传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传动件嵌套在所述第三传动杆上,所述第三传动杆与所述第三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件在所述第三传动杆上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三滑块嵌套在所述第三滑轨上并在所述第三滑轨做往复运动;所述第四电机、所述第四传动杆、所述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轨和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端;所述第四传动杆贯穿所述第四滑块并与所述第四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四滑块嵌套在所述第四滑轨上并在所述第四滑轨上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三夹持臂与所述气缸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夹持臂与所述第四滑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顶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件侧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连接件部分地遮挡所述第一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吸盘包括基板和软质板,所述软质板设置在基板表面,所述软质板表面设置多个连通的吸附槽;所述基板上设有通气孔;所述吸附槽和所述通气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吸盘还包括气嘴,所述气嘴与所述吸盘固定连接;所述气嘴与所述通气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上还设有第五滑轨,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第五滑块,所述第五滑块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滑块嵌套在所述第五滑轨上并在所述第五滑轨上做往复运动。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打印设备。
一种打印设备,包括喷墨装置以及上述所述的固定装置,所述喷墨装置设置在所述架体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提供一种固定装置,通过垂直设置的两个夹具对三维产品进行初步定位,再通过吸盘和其中一个夹具对三维产品移动过程中进行固定,提高打印时三维产品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打印质量和打印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这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图1为打印设备立体图;
图2为固定装置立体图;
图3为第一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夹具结构示意图1;
图5为第二夹具结构示意图2;
图6为第二夹具结构示意图3;
图7为第二夹具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安装板立体图;
图9为支撑件、连接件、吸盘和气嘴分解示意图;
图10为吸盘立体图。
图中零件部件及编号:架体1;第一夹具2;底板20;第一传动杆21;第一电机22;第一滑块23;第一滑轨24;第二传动杆25;第二电机26;第二滑块27;第二滑轨28;第一夹持臂231;第二夹持臂271;第五滑轨5;安装板4;第二夹具3;固定架30;第三电机31;第三滑轨32;第三传动杆33;支撑板40;第三滑块34;传动件41;第四电机42;第四传动杆43;第四滑块44;气缸45;第四滑轨46;第四夹持臂441;第三夹持臂451;支撑件6;第一通孔61;第二通孔62;连接件63;吸盘64;基板65;软质板66;气嘴67;通气孔651;吸附槽661;第五滑块50;喷墨装置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如果不冲突,本实用新型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见图2-10,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包括:架体1、第一夹具2、第二夹具3、支撑件6、安装板4、连接件63和吸盘64。所述支撑件6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4上,所述支撑件6另一端依次固定设置连接件63和吸盘64,所述第一夹具2固定设置在所述架体1上;所述第二夹具3设置在所述安装板4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板4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夹具2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夹持臂231和第二夹持臂271;所述第二夹具3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三夹持臂451和第四夹持臂441;所述第一夹持臂231与所述第二夹持臂271能够相对运动;所述第三夹持臂451与所述第四夹持臂441能够相对运动。所述安装板4设置在所述架体1上并可相对于所述架体1往复运动。所述架体1上还设有第五滑轨5,所述安装板4上还设有第五滑块50,所述第五滑块50与所述安装板4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滑块50嵌套在所述第五滑轨5上并能够在所述第五滑轨5上往复运动。
所述第一夹具2的夹持方向与所述第二夹具3的夹持方向垂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具2不能相对架体1往复运动,而所述第二夹具3可相对于安装板4进行升降运动;支撑件6、连接件63和吸盘64连接后的高度应保证三维产品在第一夹具2夹持的范围内,防止第一夹具2夹持不到三维产品,影响定位效果;第二夹具3可升高高度寻找三维产品位置进行夹持定位;通过在所述安装板4下方设置第五滑块50与架体1上设置的第五滑轨5嵌套配合,进一步实现所述安装板4携带三维产品和第二夹具3在架体1内往复滑动;所述安装板4相对于架体1的运动方向与第二夹具3的夹持方向平行,所述安装板4相对于架体1的运动方向与第一夹具2夹持方向垂直。通过这样设置,安装板4在移动前,通过夹持方向相垂直的第一夹具2和第二夹具3同时对三维产品进行一个精准定位,确保三维产品的位置与预先设置的吸盘64上的定位点符合,三维产品定位后吸盘64对其进行吸附;所述预先设置的定位点是指依照喷墨装置7相对应的打印位置来确定的,比如通过调整三维产品与吸盘的位置以符合喷墨装置7喷头的位置,此时在三维产品和吸盘接触的面上存在无数的定位点,从这些定位点中选出其中一个做为预先设置的定位点,后续在打印相同规格三维产品时,均通过这个预先设置的定位点为基础,再通过夹具和吸盘的配合来实现定位;通过设置支撑件6与第二夹具3均固定设置在安装板4上,当安装板4携带三维产品相对架体1开始移动时,吸盘64对三维产品起到第一个固定作用,协同第二夹具3继续夹持三维产品运动至打印位置,对三维产品起到第二个固定作用,进一步的保证了三维产品在运送到打印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具2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架体1上的底板20、第一传动杆21、第一电机22、第一滑块23、第一滑轨24、第二传动杆25、第二电机26、第二滑块27和第二滑轨28;所述第一电机22、所述第一滑轨24、所述第二电机26和所述第二滑轨28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20上;所述第一传动杆21贯穿所述第一滑块23并与所述第一电机2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25贯穿所述第二滑块27并与所述第二电机26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23嵌套在所述第一滑轨24上并能够在所述第一滑轨24上往复运动;所述第二滑块27嵌套在所述第二滑轨28上并能够在所述第二滑轨28上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夹持臂231与所述第一滑块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臂271与所述第二滑块27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臂231和所述第二夹持臂271可相对运动,依靠第一电机22带动第一传动杆21,第一传动杆21又带动第一滑块23在第一滑轨24上运动进一步带动第一夹持臂231往复运动;依靠第二电机26带动第二传动杆25,第二传动杆25进一步带动第二滑块27在第二滑轨28上运动进一步带动第二夹持臂271往复运动。所述第一电机22、第二电机26、第一滑轨24、第二滑轨28固定在底板20上,底板20固定在架体1上,实现第一夹具2固定在架体1上。
优选的,在第一电机22和第一滑块23之间、第一传动杆21和第二传动杆25之间、第二滑块27和第二电机26之间设置限位件29,用于限制第一滑块23和第二滑块27的运动范围,进一步限制第一夹持臂231和第二夹持臂271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臂231和第二夹持臂271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长边设置在水平方向上,所述长方形的短边设置在竖直方向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具3还包括固定架30、第三电机31、第三滑轨32、第三传动杆33、支撑板40、第三滑块34、传动件41、第四电机42、第四传动杆43、第四滑块44、第四滑轨46、气缸45;所述固定架30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4上;所述第三电机31、所述第三滑轨32、所述第三传动杆33设置在所述固定架30上;所述第三滑块34和所述传动件4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40上;所述传动件41嵌套在所述第三传动杆33上,所述第三传动杆33与所述第三电机31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件41能够在所述第三传动杆33上往复运动;所述第三滑块34嵌套在所述第三滑轨32上并能够在所述第三滑轨32往复运动;所述第四电机42、所述第四传动杆43、所述第四滑块44、所述第四滑轨46和所述气缸45设置在所述支撑板40上端;所述第四传动杆43贯穿所述第四滑块44并与所述第四电机42传动连接;所述第四滑块44嵌套在所述第四滑轨46上并能够在所述第四滑轨46上往复运动;所述第三夹持臂451与所述气缸45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夹持臂441与所述第四滑块44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二夹具3分为两个大部分,一个部分主要为固定架30及设置在其上的部件,另一个部分主要为支撑板40及设置在其上的部件,在固定架30上固定设置了第三电机31、第三滑轨32和第三传动杆33,在支撑板40上固定设有第三滑块34和传动件41;所述固定架30固定在安装板4上,因此所述第三电机31、第三滑轨32相对于所述安装板4为固定设置;传动件41嵌套在第三传动杆33上,当第三电机31工作时,第三传动杆33带动传动件41在第三传动杆33上往复运动,第三滑块34同时在第三滑轨32上往复运动,所述第三传动杆33相对于安装板4垂直设置,进一步实现了支撑板40相对于固定架30或安装板4的升降运动。
所述支撑板40为T形,同时在支撑板40远离第三滑块34的一端,即T形上部的左右两端设有第三夹持臂451和第四夹持臂441,所述第三夹持臂451通过固定设置的气缸45实现短距离运动和调整;通过第四电机42带动第四传动杆43,第四传动杆43带动第四滑块44在第四滑轨46上往复运动实现第四夹持臂441的往复运动。
在第三夹持臂451和第四夹持臂441的运动轨迹上,第四夹持臂441可运动的距离大于第三夹持臂451可运动的距离。具体原因如下:在安装板4未开始运动时,需要保证三维产品在第一夹具2的夹持范围内,因此支撑件6在安装板4上的固定位置会靠近第一夹具2的位置,而第二夹具3则设置在安装板4比较居中的位置,因此在定位夹持前,三维产品的位置就更贴近第三夹持臂451,因此,第三夹持臂451仅做位置微调,相当于对三维产品的一端进行初步定位,第四夹持臂441运动距离较长,主动寻找三维产品的另一端,当第四夹持臂441运动到指定位置时,第二夹具3完成定位的工作。
优选的,考虑第三电机31与第三传动杆33直接连接传动会对垂直方向的安装空间有一定要求,因此为了更大化利用空间,优选所述第三电机31与第三传动杆33的传动连接依靠传动带轮47带动,这样操作可将第三电机31收纳进固定架30的空间范围内。
同样的,考虑第四电机42与第四传动杆43直接连接传动会增加第二夹具3的长度,为了节省空间,空间最大化利用,优选第四电机42与第四传动杆43依靠传动带轮47带动,将第四电机42收纳进支撑板40的空间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第三夹持臂451和第四夹持臂441为不规则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长边设置在竖直方向上,所述长方形的短边设置在水平方向上。通过对夹持臂形状和方向这样设置,避免第一夹具2和第二夹具3同时夹持时出现夹持臂相互碰撞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6顶端设有第一通孔61,所述支撑件6侧面设有第二通孔62,所述第一通孔61与所述第二通孔62连通;所述连接件63未完全遮挡所述第一通孔61。
进一步的,所述吸盘64包括基板65、软质板66,所述软质板66设置在基板65表面,所述软质板66表面设置多个连通的吸附槽661;所述基板65上设有通气孔651;所述吸附槽661和所述通气孔651连通。所述吸盘64还包括气嘴67,所述气嘴67与所述吸盘64固定连接;所述气嘴67与所述通气孔651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软质板66与基板65通过热压包胶工艺粘合在一起,保证了软质板66与基板65之间的气密性。软质板66上的吸附槽661都是连通状态,此时基板65上设有通气孔651,通气孔651与气嘴67连通,所述气嘴67与通气孔651螺纹连接,即气嘴67贯穿连接件63与吸盘64螺纹连接,这样设置使得气嘴67与吸盘64实现可拆卸固定,方便组装。当吸盘64工作时,气嘴67外接吸气管(图中未示出)从支撑件6上的第一通孔61穿进、第二通孔62穿出,外接吸气设备(图中未示出),此时要求连接件63与支撑件6固定连接的部分不能完全遮挡第一通孔61,要预留出第一通孔61进行气管的穿进。所述软质板66的材质应选择柔软并能保证气密性的材料,例如橡胶等。吸附槽661的形状设置为多排平行的凹槽,并通过中间一条垂直上述多排平行凹槽的竖直凹槽将其他平行凹槽贯穿实现连通,通过设置多排平行凹槽,是模拟无痕吸盘的吸附方式,增加吸附面积,提高吸附效果。
请参阅图1,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打印设备。
一种打印设备,包括喷墨装置7以及上述所述的固定装置,所述喷墨装置7设置在所述架体1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打印设备,包含喷墨装置7和三维产品固定装置,利用上述固定装置对三维产品进行定位固定和移动三维产品至打印位置,利用喷墨装置7对三维产品进行喷墨,得到最终打印成品。
使用时,先将三维产品放置在吸盘64上,通过第一夹具2夹持、第二夹具3升高并夹持对三维产品进行定位,定位完成后,吸盘64工作将三维产品固定吸附在吸盘64上,此时第一夹具2释放三维产品,第二夹具3保持夹持,安装板4开始向打印位置移动,到达打印位置后,第二夹具3释放三维产品并降低回原来高度,开始印刷,印刷结束后,得到打印成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第一夹具、第二夹具、支撑件和安装板;所述支撑件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支撑件另一端依次固定设置连接件和吸盘;所述第一夹具固定设置在所述架体上;所述第二夹具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并相对于所述安装板做往复运动;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并相对于所述架体做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二夹具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三夹持臂和第四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做相对接近或远离的运动;所述第三夹持臂与所述第四夹持臂做相对接近或远离的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的夹持方向与所述第二夹具的夹持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底板、第一传动杆、第一电机、第一滑块、第一滑轨、第二传动杆、第二电机、第二滑块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滑轨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传动杆贯穿所述第一滑块并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贯穿所述第二滑块并与所述第二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嵌套在所述第一滑轨上并在所述第一滑轨上往复运动;所述第二滑块嵌套在所述第二滑轨上并在所述第二滑轨上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臂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具还包括固定架、第三电机、第三滑轨、第三传动杆、支撑板、第三滑块、传动件、第四电机、第四传动杆、第四滑块、第四滑轨、气缸;所述固定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三电机、所述第三滑轨、所述第三传动杆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第三滑块和所述传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传动件嵌套在所述第三传动杆上,所述第三传动杆与所述第三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件在所述第三传动杆上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三滑块嵌套在所述第三滑轨上并在所述第三滑轨做往复运动;所述第四电机、所述第四传动杆、所述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轨和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端;所述第四传动杆贯穿所述第四滑块并与所述第四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四滑块嵌套在所述第四滑轨上并在所述第四滑轨上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三夹持臂与所述气缸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夹持臂与所述第四滑块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顶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件侧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连接件部分地遮挡所述第一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包括基板和软质板,所述软质板设置在基板表面,所述软质板表面设置多个连通的吸附槽;所述基板上设有通气孔;所述吸附槽和所述通气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还包括气嘴,所述气嘴与所述吸盘固定连接;所述气嘴与所述通气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上还设有第五滑轨,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第五滑块,所述第五滑块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滑块嵌套在所述第五滑轨上并在所述第五滑轨上做往复运动。
10.一种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墨装置以及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所述喷墨装置设置在所述架体上。
CN202320924216.1U 2023-04-23 2023-04-23 固定装置及打印设备 Active CN2197493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4216.1U CN219749304U (zh) 2023-04-23 2023-04-23 固定装置及打印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4216.1U CN219749304U (zh) 2023-04-23 2023-04-23 固定装置及打印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49304U true CN219749304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76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24216.1U Active CN219749304U (zh) 2023-04-23 2023-04-23 固定装置及打印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493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749304U (zh) 固定装置及打印设备
CN112278855A (zh) 一种快速上料抓取装置及其上料方法
CN219749305U (zh) 固定装置及打印设备
CN112794068B (zh) 一种可变形吸盘的控制方法
CN209794838U (zh) 一种高效自动丝网印刷机
CN213999377U (zh) 一种平台机构
CN216763857U (zh) 一种绕线机用换料装置
CN214988640U (zh) 一种光学元件装夹设备的送料装置
CN211867049U (zh) 镜头打压机
CN111285054B (zh) 一种带有自清洁的清洁机构
CN210401574U (zh) 一种fct测试设备
CN114453858A (zh) 机动车热交换器内防尘盖的组装装置及组装方法
CN108725877B (zh) 一种3d曲面玻璃的凹面定位及凸面同步转移机构
CN221026301U (zh) 内层线路板真空输送装置及内层线路板加工设备
CN220629557U (zh) 一种音圈与振膜的粘接定位装置
CN114275572B (zh) 一种pet膜的自动上料装置及自动上下料方法
CN219189239U (zh) 弧形镜片装配结构
CN218086460U (zh) 贴胶机械手
CN219075719U (zh) 一种大型吸附移载机构
CN213258358U (zh) 一种用于生产反射板安装盒保护架的设备
CN215827820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板生产的板材上料机构
CN216607619U (zh) 激光加工治具及激光加工设备
CN220200585U (zh) 一种条盒支架结构
CN212600894U (zh) 一体电感端子加工系统
CN218498042U (zh) 一种芯片吸球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