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7696U - 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47696U
CN219747696U CN202321150388.4U CN202321150388U CN219747696U CN 219747696 U CN219747696 U CN 219747696U CN 202321150388 U CN202321150388 U CN 202321150388U CN 219747696 U CN219747696 U CN 2197476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polyurethane
inner plate
mounting seat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5038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佟鑫
董向坤
徐伟
李莹娜
王达鹏
闫佳奇
刘尚
贾晓峰
刘健
王兴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32115038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476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476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476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包括底部框架、侧部框架以及限位机构,侧部框架包括加强梁、堆垛脚和网格安装板;限位机构包括限制零件沿X方向向后移动的侧部限位机构、辅助限制发动机罩内板零件沿Z方向向下移动的底部限位机构、限制发动机罩内板零件沿Z方向向下和X方向向后移动的中部限位机构、限制发动机罩内板零件沿X方向向前移动的一号后部限位机构与限制发动机罩内板零件沿X方向向前移动的二号后部限位机构;本器具通过限位机构的调节即可适用于各种车型的发动机罩内板零件,一种器具对应多种车型,提高了通用性,避免不同车型反复重新开发器具,降低器具开发成本和器具的数量,减少器具的存放面积。

Description

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外覆盖件的工位器具领域,涉及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工位器具的设计思路是利用限位机构限制零件的窜动,限位机构为固定不可调节,由于各个车型发动机罩内板零件尺寸和形状不尽相同,造成了一种车型的发动机罩内板对应一种工位器具,各个车型发动机罩内板的工位器具不能通用。
综上,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的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点:每个车型需要分别进行工位器具的设计和制造,造成开发成本高;多个车型共线生产,造成器具数量多,器具存放面积大。
所以需要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降低器具的开发成本,降低器具的制造数量,减少器具的存放面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的通用性问题,提供了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用于承载和运送多个待加工的发动机罩内板零件并限制发动机罩内板零件的窜动,包括一个矩形的底部框架,底部框架上安装有防护网,底部框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发动机罩内板零件的侧部框架,侧部框架由一个沿Y向设置的矩形框结构的Y向侧部框架以及与Y向侧部框架的两端一体的两个沿X向对称设置的矩形框结构的X向侧部框架构成一个后部带有取放零件用的开口的叉形的框架结构,底部框架的底部的四个角均设置有两个插库和两个插脚以便于叉车的插取,还包括限位机构;
限位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个X向侧部框架的中部的两个用于与最外层的发动机罩内板零件接触进而限制发动机罩内板零件沿X方向向后移动的侧部限位机构、对称设置在底部框架的中部上的两个用于与每个发动机罩内板零件的底部接触以辅助限制每个发动机罩内板零件沿Z方向向下移动的底部限位机构、设置在Y向侧部框架的下部的用于与最里层的发动机罩内板零件的下部接触以限制发动机罩内板零件沿X方向向前移动的一号后部限位机构、对称设置在Y向侧部框架的中上部的两个用于与每个发动机罩内板零件的中部的镂空部接触以限制每个发动机罩内板零件沿Z方向向下移动和X方向向后移动的中部限位机构以及对称设置在Y向侧部框架的上部的两个用于与最里层的发动机罩内板零件的上部接触以限制发动机罩零件沿X方向向前移动的二号后部限位机构;
Y向侧部框架的中上部沿Y向设置有矩形的Y向侧部框架镂空部,Y向侧部框架镂空部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两个竖直设置的竖直连接杆与Y向侧部框架镂空部的上部和下部固定连接,Y向侧部框架镂空部内固定设置有一个网格安装板,网格安装板由多个沿Z向间隔均匀设置的纵向竖板和多根沿Y向间隔均匀设置的横向圆筋组成网格结构,两个中部限位机构的前端搭挂在网格安装板的不同的横向圆筋的不同位置上并锁定,进而能够调整两个中部限位机构沿Y向和Z向的位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包括:
侧部限位机构包括对称固定在X向侧部框架两侧内表面的两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的外侧上方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一号拨臂限位杆,两个连接板的内侧下方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二号拨臂限位杆,两个连接板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沿X向设置的拨臂旋转轴,拨臂旋转轴上套装有一个圆柱筒状的拨臂,拨臂能够在拨臂旋转轴上沿X向前后移动,拨臂旋转轴上沿X向的后部间隔均匀设置有多个圆形通孔结构的拨臂限位孔,拨臂上沿X向的后部设置有一个能够穿过拨臂的筒壁进而插入拨臂限位孔和从拨臂限位孔中拔出的以固定拨臂在拨臂旋转轴上的位置的拨臂限位销,拨臂的中部与有一个沿Y向向内伸出的矩形筒结构的限位臂的后端固定连接,限位臂的前端固定有一个与发动机罩内板零件接触限位的四号聚氨酯限位块。
底部限位机构包括一个开口向下的叉形框架结构的一号聚氨酯安装座,一号聚氨酯安装座的两个竖直部穿过防护网的网格后与底部框架固定连接,一号聚氨酯安装座的水平部的上表面上安装有与发动机罩内板底部接触的一号聚氨酯限位块。
一号聚氨酯限位块与一号聚氨酯安装座之间设置有能够更换的垫片,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垫片调整一号聚氨酯限位块的接触面沿Z向的高度。
一号后部限位机构包括一个开口向前的叉形框架结构的二号聚氨酯安装座,二号聚氨酯安装座的两个竖直部固定在Y向侧部框架镂空部下方的两个竖直连接杆上,二号聚氨酯安装座的后端设置有与发动机罩内板接触的二号聚氨酯限位块。
二号聚氨酯限位块与二号聚氨酯安装座之间设置有能够更换的垫片,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垫片调整二号聚氨酯限位块的接触面沿X向的前后位置。
中部限位机构包括一个支撑杆,支撑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杆安装座,支撑杆安装座的前表面上部固定设置有用于搭挂在网格安装板的横向圆筋上的卡爪,卡爪下方有一个用于顶住下方的网格安装板的横向圆筋的支撑块固定在支撑杆安装座的前表面下部,支撑杆向上倾斜且支撑杆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支撑杆和支撑杆安装座之间固定设置有一个用于加强强度的加强筋,当卡爪和支撑块与对应的横向圆筋配合后,卡爪和支撑块之间有一个U型固定环的开口经过卡爪和支撑块之间横向圆筋后,U型固定环的两端穿过支撑杆安装座上对应的两个圆形通孔,并从支撑杆安装座后方通过两个螺母与U型固定环的两端螺纹连接,将支撑杆安装座的位置锁定。
二号后部限位机构包括一个杆状的三号聚氨酯安装座,两个二号后部限位机构中的三号聚氨酯安装座的前端分别固定在Y向侧部框架镂空部上方的竖直连接杆上,三号聚氨酯安装座的后端设置有与发动机罩内板零件接触的三号聚氨酯限位块。
三号聚氨酯限位块与三号聚氨酯安装座之间设置有能够更换的垫片,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垫片调整三号聚氨酯限位块的接触面沿X向的前后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新型提供的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的侧部限位机构,其与发动机罩内板的接触面的位置可调,可以调整本器具放置发动机罩内板的数量,其上的聚氨酯限位块,适用于各种宽度的发动机罩内板。
本新型提供的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的底部限位机构,可以通过在聚氨酯安装座与聚氨酯限位块之间增加不同厚度的垫片,调整聚氨酯限位块的上下位置,来适用各种车型的发动机罩内板。
本新型提供的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的一号后部限位机构和二号后部限位机构,可以通过在聚氨酯安装座与聚氨酯限位块之间增加不同厚度的垫片,调整聚氨酯限位块的前后位置,来适用各种车型的发动机罩内板。
本新型提供的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的中部限位机构采用带有卡爪与支撑块的支撑杆安装座与网格安装板固定,可以任意调节支撑杆安装座上下与左右的位置。根据不同车型发动机罩内板零件孔位置的不同,通过中部限位机构位置的调整就可适用于各种车型的发动机罩内板零件。
本新型提供的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通过限位机构的调节就可适用于各种车型的发动机罩内板零件,一种器具对应多种车型,提高器具的通用性,进而避免不同车型反复重新开发器具,降低器具的开发成本,降低器具的数量,减少器具的存放面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网格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侧部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中部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上装载了两个发动机罩内板后的示意图。
图中:1.侧部框架,2.网格安装板,3.加强梁,4.插库,5.插脚,6.防护网,7.底部框架,8.限位机构,9.堆垛脚,10.侧部限位机构,11.底部限位机构,12.一号后部限位机构,13.中部限位机构,14.二号后部限位机构,15.三号聚氨酯安装座,16.三号聚氨酯限位块,17.二号聚氨酯安装座,18.二号聚氨酯限位块,19.一号聚氨酯限位块,20.一号聚氨酯安装座,21.横向圆筋,22.纵向竖板,23.连接板,24.二号拨臂限位杆,25.拨臂旋转轴,26.一号拨臂限位杆,27.四号聚氨酯限位块,28.拨臂限位孔,29.拨臂限位销,30.拨臂,31.支撑杆,32.支撑杆安装座,33.卡爪,34.支撑块,35.U型固定环,36.加强筋,37.限位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用于承载和运送多个待加工的发动机罩内板零件并限制发动机罩内板零件的窜动,如图1所示,包括一个矩形的底部框架7,底部框架7上安装有防护网6,底部框架7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发动机罩内板零件的侧部框架1,侧部框架1由一个沿Y向设置的矩形框结构的Y向侧部框架以及与Y向侧部框架的两端一体的两个沿X向对称设置的矩形框结构的X向侧部框架构成一个后部带有取放零件用的开口的叉形的框架结构,底部框架7的底部的四个角均设置有两个插库4和两个插脚5以便于叉车的插取,还包括限位机构8;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限位机构8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个X向侧部框架的中部的两个用于与最外层的发动机罩内板零件接触进而限制发动机罩内板零件沿X方向向后移动的侧部限位机构10、对称设置在底部框架7的中部上的两个用于与每个发动机罩内板零件的底部接触以辅助限制每个发动机罩内板零件沿Z方向向下移动的底部限位机构11、设置在Y向侧部框架的下部的用于与最里层的发动机罩内板零件的下部接触以限制发动机罩内板零件沿X方向向前移动的一号后部限位机构12、对称设置在Y向侧部框架的中上部的两个用于与每个发动机罩内板零件的中部的镂空部接触以限制每个发动机罩内板零件沿Z方向向下移动和X方向向后移动的中部限位机构13以及对称设置在Y向侧部框架的上部的两个用于与最里层的发动机罩内板零件的上部接触以限制发动机罩零件沿X方向向前移动的二号后部限位机构14;
Y向侧部框架的中上部沿Y向设置有矩形的Y向侧部框架镂空部,Y向侧部框架镂空部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两个竖直设置的竖直连接杆与Y向侧部框架镂空部的上部和下部固定连接,Y向侧部框架镂空部内固定设置有一个网格安装板2,网格安装板2由多个沿Z向间隔均匀设置的纵向竖板22和多根沿Y向间隔均匀设置的横向圆筋21组成网格结构,两个中部限位机构13的前端搭挂在网格安装板2的不同的横向圆筋21的不同位置上并锁定,进而能够调整两个中部限位机构13沿Y向和Z向的位置。本实施例中,网格安装板2由6根φ12mm、间距50mm的横向圆筋21和24个间距90mm纵向竖板22组成。
本实施例中,两个X向侧部框架和Y向侧部框架都带有T字形的加强梁3,以增加X向侧部框架和Y向侧部框架的强度,保证器具强度,避免器具变形。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侧部限位机构10包括对称固定在X向侧部框架两侧内表面的两个连接板23,两个连接板23的外侧上方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一号拨臂限位杆26,两个连接板23的内侧下方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二号拨臂限位杆24,两个连接板23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沿X向设置的拨臂旋转轴25,拨臂旋转轴25上套装有一个圆柱筒状的拨臂30,拨臂30能够在拨臂旋转轴25上沿X向前后移动,拨臂旋转轴25上沿X向的后部间隔均匀设置有多个圆形通孔结构的拨臂限位孔28,拨臂30上沿X向的后部设置有一个能够穿过拨臂30的筒壁进而插入拨臂限位孔28和从拨臂限位孔28中拔出的以固定拨臂30在拨臂旋转轴25上的位置的拨臂限位销29,拨臂30的中部与有一个沿Y向向内伸出的矩形筒结构的限位臂37的后端固定连接,限位臂37的前端沿X向的前侧表面固定有一个与发动机罩内板零件接触限位的四号聚氨酯限位块27。本实施例中,拨臂旋转轴25上有8个φ12.5mm、间距30mm的拨臂限位孔28,四号聚氨酯限位块27的长度为100mm,适用于各种宽度的发动机罩内板。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号拨臂限位杆26与二号拨臂限位杆24通过限位臂37限制拨臂30的两个旋转极限位置,拨臂30可以根据零件放入的数量在拨臂旋转轴25上前后移动,当拨臂限位销29插入拨臂旋转轴25上的拨臂限位孔28时,拨臂30无法沿着拨臂旋转轴25前后移动。本实施例提供的拨臂30当旋转至一号拨臂限位杆26处时,处于打开状态,零件放入器具内。当所有零件存放完毕,移动拨臂30至最外侧零件处,旋转拨臂30上的限位臂37至二号拨臂限位杆24处,并把拨臂限位销29插入相应的拨臂限位孔28内,保证拨臂30无法前后移动,从而保证零件的前后位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底部限位机构11包括一个开口向下的叉形框架结构的一号聚氨酯安装座20,一号聚氨酯安装座20的两个竖直部穿过防护网6的网格后与底部框架7固定连接,一号聚氨酯安装座20的水平部的上表面上安装有与发动机罩内板底部接触的一号聚氨酯限位块19。
本实施例中,一号聚氨酯限位块19与一号聚氨酯安装座20之间设置有能够更换的垫片,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垫片调整一号聚氨酯限位块19的接触面沿Z向的高度,来适用各车型的发动机罩内板。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一号后部限位机构12包括一个开口向前的叉形框架结构的二号聚氨酯安装座17,二号聚氨酯安装座17的两个竖直部固定在Y向侧部框架镂空部下方的两个竖直连接杆上,二号聚氨酯安装座17的后端设置有与发动机罩内板接触的二号聚氨酯限位块18,二号聚氨酯限位块18与最里层零件接触限制零件的前后移动。
本实施例中,二号聚氨酯限位块18与二号聚氨酯安装座17之间设置有能够更换的垫片,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垫片调整二号聚氨酯限位块18的接触面沿X向的前后位置,来适用各车型的发动机罩内板。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中部限位机构13包括一个支撑杆31,支撑杆3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杆安装座32,支撑杆安装座32的前表面上部固定设置有用于搭挂在网格安装板2的横向圆筋21上的卡爪33,卡爪33下方有一个用于顶住下方的网格安装板2的横向圆筋21的支撑块34固定在支撑杆安装座32的前表面下部,支撑杆31向上倾斜且支撑杆31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在插取运输时零件受自身重力影响不易产生前后窜动。支撑杆31和支撑杆安装座32之间固定设置有一个用于加强强度的加强筋36,当卡爪33和支撑块34与对应的横向圆筋21配合后,卡爪33和支撑块34之间有一个U型固定环35的开口经过卡爪33和支撑块34之间横向圆筋21后,U型固定环35的两端穿过支撑杆安装座32上对应的两个圆形通孔,并从支撑杆安装座32后方通过两个螺母与U型固定环35的两端螺纹连接,将支撑杆安装座32的位置锁定。支撑杆安装座32可以在网格安装板2上任意选择固定位置,根据不同车型发动机罩内板零件孔的位置,调节支撑杆安装座32的位置来适用各车型的发动机罩内板。当安装位置确定后,用U型固定环35固定支撑杆安装座32与网格安装板2。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二号后部限位机构14包括一个杆状的三号聚氨酯安装座15,两个二号后部限位机构14中的三号聚氨酯安装座15的前端分别固定在Y向侧部框架镂空部上方的竖直连接杆上,三号聚氨酯安装座15的后端设置有与发动机罩内板零件接触的三号聚氨酯限位块16。三号聚氨酯限位块16与最里层零件接触限制零件的前后移动。
本实施例中,三号聚氨酯限位块16与三号聚氨酯安装座15之间设置有能够更换的垫片,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垫片调整三号聚氨酯限位块16的接触面沿X向的前后位置,来适用各车型的发动机罩内板。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7所示,侧部框架1的顶部端面的四个角上固定设置有四个用于器具堆垛存放以节约库房存储面积的堆垛脚9。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通过限位机构8的调节就可适用于各种车型的发动机罩内板零件,一种器具对应多种车型,提高器具的通用性,进而避免不同车型反复重新开发器具,降低器具的开发成本,降低器具的数量,减少器具的存放面积。

Claims (9)

1.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用于承载和运送多个待加工的发动机罩内板零件并限制发动机罩内板零件的窜动,包括一个矩形的底部框架(7),底部框架(7)上安装有防护网(6),底部框架(7)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发动机罩内板零件的侧部框架(1),侧部框架(1)由一个沿Y向设置的矩形框结构的Y向侧部框架以及与Y向侧部框架的两端一体的两个沿X向对称设置的矩形框结构的X向侧部框架构成一个后部带有取放零件用的开口的叉形的框架结构,底部框架(7)的底部的四个角均设置有两个插库(4)和两个插脚(5)以便于叉车的插取,还包括限位机构(8);
其特征在于,限位机构(8)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个X向侧部框架的中部的两个用于与最外层的发动机罩内板零件接触进而限制发动机罩内板零件沿X方向向后移动的侧部限位机构(10)、对称设置在底部框架(7)的中部上的两个用于与每个发动机罩内板零件的底部接触以辅助限制每个发动机罩内板零件沿Z方向向下移动的底部限位机构(11)、设置在Y向侧部框架的下部的用于与最里层的发动机罩内板零件的下部接触以限制发动机罩内板零件沿X方向向前移动的一号后部限位机构(12)、对称设置在Y向侧部框架的中上部的两个用于与每个发动机罩内板零件的中部的镂空部接触以限制每个发动机罩内板零件沿Z方向向下移动和X方向向后移动的中部限位机构(13)以及对称设置在Y向侧部框架的上部的两个用于与最里层的发动机罩内板零件的上部接触以限制发动机罩零件沿X方向向前移动的二号后部限位机构(14);
Y向侧部框架的中上部沿Y向设置有矩形的Y向侧部框架镂空部,Y向侧部框架镂空部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两个竖直设置的竖直连接杆与Y向侧部框架镂空部的上部和下部固定连接,Y向侧部框架镂空部内固定设置有一个网格安装板(2),网格安装板(2)由多个沿Z向间隔均匀设置的纵向竖板(22)和多根沿Y向间隔均匀设置的横向圆筋(21)组成网格结构,两个中部限位机构(13)的前端搭挂在网格安装板(2)的不同的横向圆筋(21)的不同位置上并锁定,进而能够调整两个中部限位机构(13)沿Y向和Z向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侧部限位机构(10)包括对称固定在X向侧部框架两侧内表面的两个连接板(23),两个连接板(23)的外侧上方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一号拨臂限位杆(26),两个连接板(23)的内侧下方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二号拨臂限位杆(24),两个连接板(23)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沿X向设置的拨臂旋转轴(25),拨臂旋转轴(25)上套装有一个圆柱筒状的拨臂(30),拨臂(30)能够在拨臂旋转轴(25)上沿X向前后移动,拨臂旋转轴(25)上沿X向的后部间隔均匀设置有多个圆形通孔结构的拨臂限位孔(28),拨臂(30)上沿X向的后部设置有一个能够穿过拨臂(30)的筒壁进而插入拨臂限位孔(28)和从拨臂限位孔(28)中拔出的以固定拨臂(30)在拨臂旋转轴(25)上的位置的拨臂限位销(29),拨臂(30)的中部与有一个沿Y向向内伸出的矩形筒结构的限位臂(37)的后端固定连接,限位臂(37)的前端固定有一个与发动机罩内板零件接触限位的四号聚氨酯限位块(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底部限位机构(11)包括一个开口向下的叉形框架结构的一号聚氨酯安装座(20),一号聚氨酯安装座(20)的两个竖直部穿过防护网(6)的网格后与底部框架(7)固定连接,一号聚氨酯安装座(20)的水平部的上表面上安装有与发动机罩内板底部接触的一号聚氨酯限位块(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一号聚氨酯限位块(19)与一号聚氨酯安装座(20)之间设置有能够更换的垫片,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垫片调整一号聚氨酯限位块(19)的接触面沿Z向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一号后部限位机构(12)包括一个开口向前的叉形框架结构的二号聚氨酯安装座(17),二号聚氨酯安装座(17)的两个竖直部固定在Y向侧部框架镂空部下方的两个竖直连接杆上,二号聚氨酯安装座(17)的后端设置有与发动机罩内板接触的二号聚氨酯限位块(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二号聚氨酯限位块(18)与二号聚氨酯安装座(17)之间设置有能够更换的垫片,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垫片调整二号聚氨酯限位块(18)的接触面沿X向的前后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中部限位机构(13)包括一个支撑杆(31),支撑杆(3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杆安装座(32),支撑杆安装座(32)的前表面上部固定设置有用于搭挂在网格安装板(2)的横向圆筋(21)上的卡爪(33),卡爪(33)下方有一个用于顶住下方的网格安装板(2)的横向圆筋(21)的支撑块(34)固定在支撑杆安装座(32)的前表面下部,支撑杆(31)向上倾斜且支撑杆(31)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支撑杆(31)和支撑杆安装座(32)之间固定设置有一个用于加强强度的加强筋(36),当卡爪(33)和支撑块(34)与对应的横向圆筋(21)配合后,卡爪(33)和支撑块(34)之间有一个U型固定环(35)的开口经过卡爪(33)和支撑块(34)之间的横向圆筋(21)后,U型固定环(35)的两端穿过支撑杆安装座(32)上对应的两个圆形通孔,并从支撑杆安装座(32)后方通过两个螺母与U型固定环(35)的两端螺纹连接,将支撑杆安装座(32)的位置锁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二号后部限位机构(14)包括一个杆状的三号聚氨酯安装座(15),两个二号后部限位机构(14)中的三号聚氨酯安装座(15)的前端分别固定在Y向侧部框架镂空部上方的竖直连接杆上,三号聚氨酯安装座(15)的后端设置有与发动机罩内板零件接触的三号聚氨酯限位块(1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三号聚氨酯限位块(16)与三号聚氨酯安装座(15)之间设置有能够更换的垫片,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垫片调整三号聚氨酯限位块(16)的接触面沿X向的前后位置。
CN202321150388.4U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 Active CN2197476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0388.4U CN219747696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0388.4U CN219747696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47696U true CN219747696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75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50388.4U Active CN219747696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476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01601U (zh) 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压装机构
CN219747696U (zh) 一种通用的发动机罩内板工位器具
CN217995112U (zh) 一种汽车侧围冲压件周转盛具
CN108190188B (zh) 一种用于格架运输与翻转的装置
CN210848861U (zh) 一种手动焊接网架板的装置
KR20140003958U (ko) 파이프 취부용 지지장치
CN214305992U (zh) 用于悬挂电视机的工装
CN210255333U (zh) 一种机械零件加工用转运装置
CN210655186U (zh) 一种下料抓手的切换装置
CN220098282U (zh) 摆臂总成吊装工具
KR101872872B1 (ko) 시트 쿠션부 운반용 팔레트
CN218472879U (zh) 一种发电机机架
CN219295474U (zh) 一种平板手推车
CN214637555U (zh) 钣金机架的支撑装置
CN219006020U (zh) 一种靶材放置架
CN110745341A (zh) 组合式料架
CN219154989U (zh) 一种叉车车架存放转运装置
CN217321292U (zh) 一种棒状碳素制品运输用的放置托板
CN220414931U (zh) 一种组合式临边防护装置
CN211368425U (zh) 一种箱梁的防倾覆支撑结构
CN210363984U (zh) 一种油缸转运车
CN215755932U (zh) 风电塔筒用大尺寸钢板起吊工装
CN216512733U (zh) 一种装配小车防异物滚轮以及装配小车
CN219900798U (zh) 一种热成型零件定位工装
CN116553363A (zh) 摆臂总成吊装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