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4774U - 一种用于连接反应釜和脱气釜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连接反应釜和脱气釜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44774U
CN219744774U CN202321049627.7U CN202321049627U CN219744774U CN 219744774 U CN219744774 U CN 219744774U CN 202321049627 U CN202321049627 U CN 202321049627U CN 219744774 U CN219744774 U CN 2197447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kettle
degassing
pipe
fixedly arranged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496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光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Tang Brown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Tang Brown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Tang Brown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Tang Brown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496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447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44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447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连接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反应釜和脱气釜的连接结构,包括反应釜主体、脱气釜主体和加热罐,所述脱气釜主体位于反应釜主体的右方,所述加热罐位于脱气釜主体的左下方,所述加热罐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右下侧固定安装有下连接管。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可通过高温蒸汽对停留在连接结构内的反应后原料进行保温,避免温度降低,且使其进入脱气釜中可被立即处理,加快了脱气速率,提高了原料处理效率,且可通过持续振动避免附着物停留在管道内壁,进而可提高连接结构对原料运输的质量,且无需清理管道内壁,使用起来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连接反应釜和脱气釜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反应釜和脱气釜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反应釜和脱气釜之间需要通过连接管道进行连接,以使反应釜所生成的产物可以通过连接管直接进入到脱气釜内,而在连接时,需要使用到一种用于连接反应釜和脱气釜的连接结构;
公告号为CN207271231U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反应釜和脱气釜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两端分别连接反应釜的物料出口和脱气釜的物料进口,所述连接管两端均设有切断阀,所述连接管外包覆有保温套,所述保温套包括若干段保温单元,所述保温单元呈间隔设置。保温层对连接管进行了保温,减小了产物在流经连接管时发生的热量损耗,从而减小了后期脱气釜内加热产物所需热量,节约能源。保温套包括若干段保温单元,可一段段安装保温单元,减小了保温套安装的难度。当脱气釜内产物含量一定时,关闭切断阀,使反应釜继续反应但不会继续供给产物给脱气釜,从而使脱气釜可稳定脱气;
如对比文件中该类连接结构在实际使用时可能会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是具有一定温度的反应原料停留在连接结构内时,会与其内壁发生热交换,使得其温度降低,虽然其增加了保温结构,但保温结构只能减缓温度降低的变化速率,而不能真正实现温度的保持,这可能会使得反应原料进入脱气釜时需要重新加热,减慢了脱气速率,降低了原料的处理效率,其二是在原料通过连接结构时,如不加限制,原料不可避免的会依附在管道内壁,原文件中通过调整管道内部气压来避免附着物的产生,该方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原料的附着程度,但长期使用仍有可能会产生附着物,降低了给连接结构的原料运输质量,且管道内壁清理起来也较为麻烦,费时费力;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便于保持反应原料温度且避免原料附着管壁的一种用于连接反应釜和脱气釜的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反应釜和脱气釜的连接结构,具有便于保持反应原料温度且避免原料附着管壁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
反应釜主体、脱气釜主体和加热罐,所述脱气釜主体位于反应釜主体的右方,所述加热罐位于脱气釜主体的左下方,所述加热罐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右下侧固定安装有下连接管,所述脱气釜主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上连接管,所述下连接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竖管,所述连接竖管固定安装在上连接管的底部;
保温组件,所述保温组件安装在加热罐和连接竖管上;
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安装在反应釜主体和下连接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组件包括蒸汽进管、蒸汽出管、温度传感器、保温套和环套,所述蒸汽进管固定安装在加热罐的顶部右侧,所述蒸汽进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保温套的底部,所述蒸汽出管固定安装在加热罐的顶部左侧,所述蒸汽出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保温套的顶部,所述环套固定安装在保温套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之间,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连接竖管的外侧,所述保温套固定安装在连接竖管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对连接结构内的原料进行保温。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套的内径略大于连接竖管的外径,所述环套的外径小于保温套的内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便于安装在连接竖管上的同时对连接竖管进行保温。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套的俯视截面形状为圆环形,所述环套采用铜制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便于提高传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理组件包括电机、主动轴、从动轴、齿轮、打击杆和保护套,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反应釜主体的右上侧,所述主动轴固定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从动轴转动安装在反应釜主体的右侧中间处,所述齿轮分别固定安装在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外侧,所述齿轮相互啮合,所述打击杆固定安装在从动轴的外侧一周,所述保护套固定安装在下连接管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便于实现对管道的打击振动,避免原料附着。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上方所述齿轮的外径与齿数均小于下方齿轮的外径和齿数,所述齿轮的宽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调整打击频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打击杆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打击杆采用塑料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调整打击频率同时降低打击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套的最高点离从动轴的中轴线间距略小于打击杆旋转时的最低点到从动轴的中轴线间距,所述保护套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每次打击杆与保护套接触时均会产生挤压和振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保温组件,可通过高温蒸汽对停留在连接结构内的反应后原料进行保温,避免温度降低,且使其进入脱气釜中可被立即处理,加快了脱气速率,提高了原料处理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清理组件,可通过持续振动避免附着物停留在管道内壁,进而可提高连接结构对原料运输的质量,且无需清理管道内壁,使用起来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连接反应釜和脱气釜的连接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连接反应釜和脱气釜的连接结构中保温套和环套配合立体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釜主体;2、脱气釜主体;3、加热罐;4、下连接管;5、上连接管;6、连接竖管;7、蒸汽进管;8、蒸汽出管;9、温度传感器;10、保温套;11、环套;12、电机;13、主动轴;14、从动轴;15、齿轮;16、打击杆;17、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反应釜和脱气釜的连接结构,包括反应釜主体1、脱气釜主体2、加热罐3、保温组件和清理组件,脱气釜主体2位于反应釜主体1的右方,加热罐3位于脱气釜主体2的左下方,加热罐3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结构,可使液体水转变为高温水蒸气,加热罐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反应釜主体1的右下侧固定安装有下连接管4,脱气釜主体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上连接管5,下连接管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竖管6,连接竖管6固定安装在上连接管5的底部,保温组件安装在加热罐3和连接竖管6上,清理组件安装在反应釜主体1和下连接管4上,蒸汽进管7固定安装在加热罐3的顶部右侧,蒸汽进管7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保温套10的底部,蒸汽出管8固定安装在加热罐3的顶部左侧,蒸汽出管8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保温套10的顶部,蒸汽进管7和蒸汽出管8均方便高温蒸汽进入保温套10内和循环利用,环套11固定安装在保温套10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之间,温度传感器9固定安装在连接竖管6的外侧,温度传感器9可检测连接竖管6内温度,保温套10固定安装在连接竖管6的外侧,环套11的内径略大于连接竖管6的外径,环套11的外径小于保温套10的内径,环套11的俯视截面形状为圆环形,环套11采用铜制材料制成,限定环套11材料可提高高温蒸汽同环套11间的传热效率,电机12固定安装在反应釜主体1的右上侧,主动轴13固定安装在电机12的输出端,从动轴14转动安装在反应釜主体1的右侧中间处,齿轮15分别固定安装在主动轴13和从动轴14的外侧,齿轮15相互啮合,打击杆16固定安装在从动轴14的外侧一周,保护套17固定安装在下连接管4的外侧。
具体的,上方齿轮15的外径与齿数均小于下方齿轮15的外径和齿数,齿轮15的宽度相同,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限定齿轮15的尺寸可用于调整从动轴14的旋转速度,进而便于调节管道的振动频率,避免原料附着管道内壁。
具体的,打击杆16的数量为四个,打击杆16采用塑料材料制成,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限定数量和材料可便于对打击频率以及打击力度进行调整,可保护管道受到伤害最小。
具体的,保护套17的最高点离从动轴14的中轴线间距略小于打击杆16旋转时的最低点到从动轴14的中轴线间距,保护套17采用橡胶材料制成,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限定保护套17尺寸和材料可便于在实现振动功能的同时对下连接管4的外壁进行防护,减少所受伤害,提高使用寿命。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连接反应釜和脱气釜的连接结构能够通过高温蒸汽对停留在连接结构内的反应后原料进行保温,避免温度降低,且使其进入脱气釜中可被立即处理,加快了脱气速率,提高了原料处理效率,且可通过持续振动避免附着物停留在管道内壁,进而可提高连接结构对原料运输的质量,且无需清理管道内壁,使用起来省时省力,具体操作为把该结构连接外部电源,在反应原料进入连接竖管6前时,通过外部控制器控制加热罐3内加热结构加热,并使加热所产生的高温蒸汽通过蒸汽进管7进入保温套10内,并通过与环套11进行热交换后从蒸汽出管8中流回加热罐3内,在原料进入下连接管4后,通过外部控制器控制电机12工作,电机12通过主动轴13带动齿轮15旋转,通过齿轮15啮合带动从动轴14旋转,进而带动打击杆16旋转,打击杆16旋转时间歇接触并挤压保护套17,通过保护套17带动下连接管4产生振动,并通过连接结构进而带动连接竖管6和上连接管5振动,从而可避免原料附着在管道内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连接反应釜和脱气釜的连接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连接反应釜和脱气釜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釜主体(1)、脱气釜主体(2)和加热罐(3),所述脱气釜主体(2)位于反应釜主体(1)的右方,所述加热罐(3)位于脱气釜主体(2)的左下方,所述加热罐(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右下侧固定安装有下连接管(4),所述脱气釜主体(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上连接管(5),所述下连接管(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竖管(6),所述连接竖管(6)固定安装在上连接管(5)的底部;
保温组件,所述保温组件安装在加热罐(3)和连接竖管(6)上;
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安装在反应釜主体(1)和下连接管(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反应釜和脱气釜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组件包括蒸汽进管(7)、蒸汽出管(8)、温度传感器(9)、保温套(10)和环套(11),所述蒸汽进管(7)固定安装在加热罐(3)的顶部右侧,所述蒸汽进管(7)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保温套(10)的底部,所述蒸汽出管(8)固定安装在加热罐(3)的顶部左侧,所述蒸汽出管(8)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保温套(10)的顶部,所述环套(11)固定安装在保温套(10)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之间,所述温度传感器(9)固定安装在连接竖管(6)的外侧,所述保温套(10)固定安装在连接竖管(6)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反应釜和脱气釜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套(11)的内径略大于连接竖管(6)的外径,所述环套(11)的外径小于保温套(10)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反应釜和脱气釜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套(11)的俯视截面形状为圆环形,所述环套(11)采用铜制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反应釜和脱气釜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包括电机(12)、主动轴(13)、从动轴(14)、齿轮(15)、打击杆(16)和保护套(17),所述电机(12)固定安装在反应釜主体(1)的右上侧,所述主动轴(13)固定安装在电机(12)的输出端,所述从动轴(14)转动安装在反应釜主体(1)的右侧中间处,所述齿轮(15)分别固定安装在主动轴(13)和从动轴(14)的外侧,所述齿轮(15)相互啮合,所述打击杆(16)固定安装在从动轴(14)的外侧一周,所述保护套(17)固定安装在下连接管(4)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反应釜和脱气釜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上方所述齿轮(15)的外径与齿数均小于下方齿轮(15)的外径和齿数,所述齿轮(15)的宽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反应釜和脱气釜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击杆(16)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打击杆(16)采用塑料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反应釜和脱气釜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17)的最高点离从动轴(14)的中轴线间距略小于打击杆(16)旋转时的最低点到从动轴(14)的中轴线间距,所述保护套(17)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CN202321049627.7U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用于连接反应釜和脱气釜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219744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9627.7U CN219744774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用于连接反应釜和脱气釜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9627.7U CN219744774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用于连接反应釜和脱气釜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44774U true CN219744774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70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49627.7U Active CN219744774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用于连接反应釜和脱气釜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447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744774U (zh) 一种用于连接反应釜和脱气釜的连接结构
CN210150756U (zh) 一种电厂浓盐水热法浓缩蒸发装置
CN218545384U (zh) 一种热电厂循环水再利用装置
CN208802460U (zh) 一种冷却螺旋输送设备
CN108757150B (zh) 模块化卧式散热器及其电控风扇的控制方法
CN2846421Y (zh) 内循环煮沸锅
CN206439233U (zh) 一种水冷却式外转子轴流风机
CN216282314U (zh) 一种铸铁砂锅生产用表面冷却装置
CN112922714B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14645194U (zh) 一种土工格栅生产预热装置
CN100366720C (zh) 内循环煮沸锅
CN2853792Y (zh) 双对流换热高效水泥冷却器
CN209544014U (zh) 一种节能式电缆加工用水冷装置
CN216745547U (zh) 一种高效逆流冷却塔的冷却罐
CN219757112U (zh) 一种传热系数高的换热器
CN211133908U (zh) 一种反应釜
CN213669158U (zh) 一种用于微载体生产的注射用水热交换装置
CN219551305U (zh) 一种冷却塔自动控制节能系统
CN110296570A (zh) 一种用于压力容器的动态调节型低温冷却器
CN218262328U (zh) 一种有机肥料微生物发酵系统
CN210399704U (zh) 一种疝气提纯空分设备用热交换装置
CN218795942U (zh) 一种杀菌克菌丹原药生产用可调温反应釜
CN211694821U (zh) 一种新型石油钻井工程蒸汽发生器
CN110000230B (zh) 一种碳素弹簧钢丝拉丝润滑冷却装置及拉丝生产线
CN219968592U (zh) 一种mpp管生产用冷却定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