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2814U - 血栓抽吸导管 - Google Patents

血栓抽吸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42814U
CN219742814U CN202223593737.8U CN202223593737U CN219742814U CN 219742814 U CN219742814 U CN 219742814U CN 202223593737 U CN202223593737 U CN 202223593737U CN 219742814 U CN219742814 U CN 219742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thrombus
microcatheter
aspiration
ballo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937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游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35937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42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42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42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栓抽吸导管,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血栓抽吸导管包括抽吸管路本体和气囊微导管;抽吸管路本体内延期延方向开设有抽吸通道、用于穿设气囊微导管的气囊引导通道和用于穿设引导导丝的导丝引导通道;抽吸管路本体的外壁设置有用于连接负压抽吸件的抽吸接头,抽吸接头与抽吸通道连通,且抽吸接头上设置有开关阀。达到了避免血栓脱落到远端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血栓抽吸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血栓抽吸导管。
背景技术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主要指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诱发管腔内急性血栓形成诱发的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而导致可能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目前在STEMI患者中,尽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完成血运重建,恢复有效的心肌灌注是急性心梗的治疗关键。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约5%-15%患者即使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其远端心肌组织仍不能获得有效灌注,甚至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其中心肌无复流是导致远端心肌无有效灌注的最重要病因,发生率约5%-25%。通过强化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对改善冠脉血流有一定的作用,但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生率仍较高。血栓抽吸导管是降低冠脉无复流的有效手段,血栓抽吸导管的作用原理是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碎片或血栓吸出,在短时间提高心肌灌注,减少血栓负荷,不会阻塞血流。在支架植入前,通过手动血栓抽吸移除病变位置的血栓,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出现的无复流及末梢栓塞等现象,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目前现有血栓抽吸导管存在抽吸不完全,小部分血栓容易脱落到冠脉远端,导致远端血管出现无复流的问题。
因此,提供一种避免血栓脱落到远端的血栓抽吸导管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栓抽吸导管,以缓解现有技术中血栓容易脱落到远端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栓抽吸导管,包括抽吸管路本体和气囊微导管;
所述抽吸管路本体内延期延方向开设有抽吸通道、用于穿设所述气囊微导管的气囊引导通道和用于穿设引导导丝的导丝引导通道;
所述抽吸管路本体的外壁设置有用于连接负压抽吸件的抽吸接头,所述抽吸接头与所述抽吸通道连通,且所述抽吸接头上设置有开关阀。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导丝引导通道和所述气囊引导通道两者位于所述抽吸通道外侧。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抽吸管路本体的前端呈锐角状;
所述抽吸管路本体的前端的尖头处设置有与所述导丝引导通道连通的延长管体。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抽吸管路本体的前端的角度β在10-45度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抽吸管路本体的尾端设置有可启闭的密封阀,以使所述气囊微导管和引导导丝穿入所述抽吸管路本体内。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气囊微导管包括气囊、微导管和微导丝;
所述微导丝穿设在所述微导管内,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微导管的前端;
所述气囊(210)内设置有第一超声波脉冲发生件。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微导管的前端还设置有第二超声波脉冲发生件。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微导管内设置有与第二超声波脉冲发生件连接的供电线。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负压抽吸件包括压力计和可调压力的抽气泵。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血栓抽吸导管还包括注药微导管,所述注药微导管能够穿设在所述气囊引导通道内。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栓抽吸导管,包括抽吸管路本体和气囊微导管;抽吸管路本体内延期延方向开设有抽吸通道、用于穿设气囊微导管的气囊引导通道和用于穿设引导导丝的导丝引导通道;抽吸管路本体的外壁设置有用于连接负压抽吸件的抽吸接头,抽吸接头与抽吸通道连通,且抽吸接头上设置有开关阀。
具体的,当血栓抽吸准备工作完成后,将引导导丝穿设在指引导管内,并将引导导丝穿设置至血栓的远端,即穿过血栓,随后将血栓抽吸导管的导丝引导通道穿设在引导导丝上,血栓抽吸导管能够顺着引导导丝将血栓抽吸导管穿设至血栓处,然后将气囊微导管穿设进气囊引导通道内,并顺着气囊引导通道将气囊微导管穿设至血栓的远端,此时气囊微导管的前端会穿过血栓,使得气囊微导管上的气囊位于血栓的远端,随后注入气体扩张气囊,避免血栓向远端脱落,然后打开抽吸接头上的开关阀使得负压抽吸件能够对血栓进行抽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栓抽吸导管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栓抽吸导管未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栓抽吸导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标:
100-抽吸管路本体;110-抽吸通道;120-气囊引导通道;130-导丝引导通道;140-抽吸接头;141-开关阀;150-延长管体;160-密封阀;
200-气囊微导管;210-气囊;
300-第二超声波脉冲发生件;
410-血管;420-血栓;430-指引导管;440-引导导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栓抽吸导管,包括抽吸管路本体100和气囊微导管200;抽吸管路本体100内延期延方向开设有抽吸通道110、用于穿设气囊微导管200的气囊引导通道120和用于穿设引导导丝440的导丝引导通道130;抽吸管路本体100的外壁设置有用于连接负压抽吸件的抽吸接头140,抽吸接头140与抽吸通道110连通,且抽吸接头140上设置有开关阀141。
具体的,当血栓420抽吸准备工作完成后,将引导导丝440穿设在指引导管430内,并将引导导丝440穿设置至血栓420的远端,即穿过血栓420,随后将血栓抽吸导管的导丝引导通道130穿设在引导导丝440上,血栓抽吸导管能够顺着引导导丝440将血栓抽吸导管穿设至血栓420处,然后将气囊微导管200穿设进气囊引导通道120内,并顺着气囊引导通道120将气囊微导管200穿设至血栓420的远端,此时气囊微导管200的前端会穿过血栓420,使得气囊微导管200上的气囊210位于血栓420的远端,随后注入气体扩张气囊210,避免血栓420向远端脱落,然后打开抽吸接头140上的开关阀141使得负压抽吸件能够对血栓420进行抽吸。
其中,在进行准备工作时,先将导引导丝依次通过患者的右侧桡动脉、肱动脉、腋动脉和锁骨下动脉,到达主动脉窦位置,然后将指引导管430套设在导引导丝上,使得指引导管430能够顺着导引导丝到达主动脉窦,然后撤出导引导丝,调整旋转指引导管430,使得指引导管430放置至欲行引导导丝440(PTCA导丝,PTCAGu i deWi re)的冠脉开口处,此时准备工作完成,后续可以将血栓抽吸导管套设在引导导丝440上,并顺着引导导丝440穿设至血管410的预设位置。
其中,血栓抽吸导管可以采用聚醚嵌段聚酰胺(PEBAX)材质,从而提供优异的支撑性和推送性,避免血栓抽吸导管出现褶皱,并且抽吸通道110、导丝引导通道130和气囊引导通道120内设置有聚四氟乙烯(Po l y tetra f l uoroethy l ene,PTFE)涂层,使得管腔光滑,易于导丝进出,也不容易时血液积聚。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导丝引导通道130和气囊引导通道120两者位于抽吸通道110外侧。
具体的,导丝引导通道130和气囊引导通道120两者可以相邻布置,从而使得气囊微导管200从气囊引导通道120伸出时能够顺着引导导丝440穿过血栓420的通道顺利穿过血栓420。
其中,导丝引导通道130和气囊引导通道120两者位置接近,具体为导丝引导通道130和气囊引导通道120两者之间距离小于0.5mm。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抽吸管路本体100的前端呈锐角状;抽吸管路本体100的前端的尖头处设置有与导丝引导通道130连通的延长管体150。
具体的,将抽吸管路本体100的前端设置成锐角状,当抽吸管路本体100的前端穿设到预设位置时,使得抽吸管路本体100能够顺利的插入到血栓420内,从而提高抽吸血栓420的效果。
另外,在抽吸管路本体100的前端的尖头处设置有延长管体150,延长管体150与导丝引导通道130连通,因此使得抽吸管路本体100在顺着引导导丝440前进时,延长管体150能够顺利插入到血栓420内,然后随着抽吸管路本体100的继续前进,使得抽吸管路本体100的前端能够轻易的插入到血栓420内,从而提高抽吸血栓420的效果。
其中,抽吸管路本体100的前端的角度β在10-45度之间。例如,抽吸管路本体100的前端的角度β可以设置为10度,或者,抽吸管路本体100的前端的角度β可以设置为15度,或者,抽吸管路本体100的前端的角度β可以设置为20度,或者,抽吸管路本体100的前端的角度β可以设置为25度,或者,抽吸管路本体100的前端的角度β可以设置为30度,或者,抽吸管路本体100的前端的角度β可以设置为35度,或者,抽吸管路本体100的前端的角度β可以设置为40度,或者,抽吸管路本体100的前端的角度β可以设置为45度。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抽吸管路本体100的尾端设置有可启闭的密封阀160,以使气囊微导管200和引导导丝440穿入抽吸管路本体100内。
具体的,在抽吸管路本体100的尾端设置有密封阀160,在插入气囊微导管200或者抽吸管路本体100套设在引导导丝440上时,密封阀160可以开启,以便气囊微导管200和引导导丝440通过,并保持抽吸管路本体100内部密封。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气囊微导管200包括气囊210、微导管和微导丝;微导丝穿设在微导管内,气囊210设置在微导管的前端;气囊210内设置有第一超声波脉冲发生件。
具体的,微导丝能够辅助微导管在气囊引导通道120内移动,并且帮助微导管穿过血栓420。
其中,当微导管穿过血栓420后,此时气囊210位于血栓420的前端(气囊210和抽吸管路本体100分别位于血栓420的两端),可以通过向微导管内注入气体使得气囊210膨胀,从而膨胀的气囊210能够遮挡血栓420的前端,在血栓420抽吸过程中使得血栓420无法向前端脱离,能够被抽吸通道110抽走。
其中,在气囊21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超声波脉冲发生件,在血管壁上存在贴覆的血栓时,气囊210上的第一超声波发生件可以震碎血管壁上贴覆的血栓,上血栓变成小块,更容易被完全吸出。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微导管的前端还设置有第二超声波脉冲发生件300。
具体的,在微导管的前端设置有第二超声波脉冲发生件300,当微导管穿过血栓420后,第二超声波脉冲发生件300会位于血栓420内部,可以通过第二超声波脉冲发生件300发出超声波震碎血栓420,提高血栓420抽吸效率和效果。
其中,在微导管内设置有与第二超声波脉冲发生件300连接的供电线。
其中,第二超声波脉冲发生件300可以采用压电陶瓷,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行选择,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负压抽吸件包括压力计和可调压力的抽气泵。
具体的,抽气泵的抽气压力可调,通过压力计的配合,若冠脉直径较细,抽气泵可以采用小的抽气压力,若冠脉粗大,采用大的抽气压力,从而提高血栓420抽吸效率。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血栓抽吸导管还包括注药微导管,注药微导管能够穿设在气囊引导通道120内。
具体的,通过注药微导管的设置,可以利用气囊引导通道120向血栓420注入溶栓药物或者血小板I I b/I I I a受体拮抗剂,降低无复流发生的概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血栓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抽吸管路本体(100)和气囊微导管(200);
所述抽吸管路本体(100)内延期延方向开设有抽吸通道(110)、用于穿设所述气囊微导管(200)的气囊引导通道(120)和用于穿设引导导丝(440)的导丝引导通道(130);
所述抽吸管路本体(100)的外壁设置有用于连接负压抽吸件的抽吸接头(140),所述抽吸接头(140)与所述抽吸通道(110)连通,且所述抽吸接头(140)上设置有开关阀(141);
所述气囊微导管(200)包括气囊(210)、微导管和微导丝;所述微导丝穿设在所述微导管内,所述气囊(210)设置在所述微导管的前端;所述气囊(210)内设置有第一超声波脉冲发生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栓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引导通道(130)和所述气囊引导通道(120)两者位于所述抽吸通道(110)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栓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管路本体(100)的前端呈锐角状;
所述抽吸管路本体(100)的前端的尖头处设置有与所述导丝引导通道(130)连通的延长管体(1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栓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管路本体(100)的前端的角度β在10-45度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栓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管路本体(100)的尾端设置有可启闭的密封阀(160),以使所述气囊微导管(200)和引导导丝(440)穿入所述抽吸管路本体(100)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栓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导管的前端还设置有第二超声波脉冲发生件(3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栓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导管内设置有与第二超声波脉冲发生件(300)连接的供电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栓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抽吸件包括压力计和可调压力的抽气泵。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血栓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药微导管,所述注药微导管能够穿设在所述气囊引导通道(120)内。
CN202223593737.8U 2022-12-30 2022-12-30 血栓抽吸导管 Active CN219742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3737.8U CN219742814U (zh) 2022-12-30 2022-12-30 血栓抽吸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3737.8U CN219742814U (zh) 2022-12-30 2022-12-30 血栓抽吸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42814U true CN219742814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76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93737.8U Active CN219742814U (zh) 2022-12-30 2022-12-30 血栓抽吸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428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52583B (zh) 用于溶解血栓和传送药剂的系统和方法
EP0470781B1 (en) Thrombectomy method and device
JP4409179B2 (ja) 吸引性とクロス性の改良された血栓吸引カテーテル
MX2022012736A (es) Cateteres centrales insertables rapidamente que incluyen ensambles de cateter y sus metodos.
US20030036726A1 (en) Intra-pericardial drug delivery device for angiogenesis
CN203852722U (zh) 一种限流性球囊抽吸灌注导管装置
TWI784809B (zh) 血栓清除裝置
CN108283758A (zh) 一种具有破、溶栓血栓抽吸功能的药物洗脱球囊导管
CN211675836U (zh) 抽吸导管
CN219742814U (zh) 血栓抽吸导管
CN113331908A (zh) 一种双球囊超声导管的血栓抽吸系统及其应用
CN112754601A (zh) 多功能溶碎栓大口径抽吸导管
CN105342668A (zh) 一种用于抽吸血栓性物质的抽吸导管
CN210933368U (zh) 一种用于冲洗膀胱血块的导尿管
CN216798469U (zh) 一种球囊扩张导管系统
CN111135366A (zh) 医用灌洗管及医用灌洗系统
CN204246239U (zh) 一种带球囊扩张功能的乳头括约肌切开刀
CN112169142A (zh) 抽吸导管
CN210249997U (zh) 一种囊肿穿刺套管针
CN211357000U (zh) 血栓抽吸装置
CN209884994U (zh) 大腔导管及其系统
CN102335464B (zh) 除血栓用注抽泵
CN214969866U (zh) 大腔抽吸装置
CN212789403U (zh) 导管
CN109044483A (zh) 一种用于取出血栓的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