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2422U - 具有双对流循环独立控制功能的蒸汽烹饪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双对流循环独立控制功能的蒸汽烹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42422U
CN219742422U CN202321236504.4U CN202321236504U CN219742422U CN 219742422 U CN219742422 U CN 219742422U CN 202321236504 U CN202321236504 U CN 202321236504U CN 219742422 U CN219742422 U CN 2197424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measuring
temperature
cavity
measuring area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3650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Aog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Aog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Aog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Aog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3650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424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424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424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具有双对流循环独立控制功能的蒸汽烹饪装置,其包括腔体,内隔热板,外壳,两组对流循环组件,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所述腔体具有至少两个测温区域,所述控制装置与温度传感器、两组对流循环组件的两个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控制装置根据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两个驱动电机中的一个或两个的控制信号,以调节一个或多个测温区的温度。本申请的蒸汽烹饪装置通过两组独立控制的对流循环组件形成两个对流循环,从而将蒸汽均匀高效地送入加热腔,同时根据测温区的温度输出驱动电机的启闭/转速/转向等控制信号以调节不同测温区的温度,使加热腔的各处的温度趋于均衡,从而避免食物不同位置熟化程度不同的问题。

Description

具有双对流循环独立控制功能的蒸汽烹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双对流循环独立控制功能的蒸汽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蒸汽烹饪装置用来烹饪食物既可以保持水分又可以保持养分,目前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
但在一些使用场景中,诸如腔内食物堆积时,阻挡蒸汽均匀、高效传递至腔体内,容易造成腔内产生局部温差,从而引起食物不同位置熟化程度不同,进而影响烹饪口感。为此,有必要对此作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双对流循环独立控制功能的蒸汽烹饪装置,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双对流循环独立控制功能的蒸汽烹饪装置,其包括:
腔体,其具有用于存放待加热物品的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具有至少两个测温区域;
内隔热板,其设置在所述腔体内且与所述腔体的内后板连接,形成内隔热腔;所述内隔热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内隔热腔与所述加热腔的两组对流孔;
外壳,其设置在所述腔体外且与所述腔体的内后板连接,以在所述外壳与内后板之间形成外隔热腔;
两组对流循环组件,所述对流循环组件包括容纳于所述内隔热腔的对流风扇、容纳于所述外隔热腔的驱动电机、以及穿设在所述内后板上且两端连接所述对流风扇和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其中,一组对流循环组件通过一组对流孔与至少一个测温区域对应;
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加热腔中,用以探测所述加热腔内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
控制装置,其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两个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两个驱动电机中的一个或两个的控制信号,以调节一个或多个测温区的温度。
根据本申请的蒸汽烹饪装置,设置有两组独立控制的对流循环组件,并通过内隔热板形成与加热腔对流循环的内隔热腔,每组对流循环组件通过设在外隔热腔的驱动电机转动带动设在内隔热腔内的对流风扇工作,将加热腔的气流通过对流孔吸入内隔热腔,并进一步通过对流孔将气流从内隔热腔送入加热腔,以形成一个气流循环,两组形成两个对流循环,从而将蒸汽均匀、高效地送入加热腔。同时在加热腔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探测加热腔不同测温区的温度,根据测温区的温度,控制驱动电机的启闭/转速/转向等,调节测温区的温度,使加热腔的各处的温度趋于均衡,从而避免食物不同位置熟化程度不同的问题。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两组对流孔为第一对流孔和第二对流孔,两者在内隔热板上呈左右布置或上下布置;所述加热腔具有第一测温区域和第二测温区域,两者在加热腔内呈左右布置或上下布置;一组对流循环组件与一个测温区域对应。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两组对流孔为第一对流孔和第二对流孔,两者在内隔热板上呈左右布置或上下布置;所述加热腔具有第一测温区域、第二测温区域和第N测温区域,所述第一、第二和第N测温区域在加热腔内呈左右布置和/或上下布置;N为正整数;一组对流循环组件与至少一个测温区域对应。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蒸汽烹饪装置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与至少一个测温区域对应。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蒸汽烹饪装置还包括:
热风装置,其呈盘状围绕设置在对流风扇的外侧;
所述控制装置还与所述热风装置电连接,以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驱动电机和热风装置的控制信号;
加热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加热腔的顶壁、底壁或侧壁;
所述控制装置还与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以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驱动电机和加热组件的控制信号;
热风装置,其呈盘状围绕设置在对流风扇的外侧;
加热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加热腔的顶壁、底壁或侧壁,
所述控制装置还与所述热风装置、加热组件电连接,以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驱动电机、热风装置和加热组件的控制信号。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驱动电机和热风装置的控制信号具体为: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第一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与第一测温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机和热风装置的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第二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与第二测温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机和热风装置的控制信号。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驱动电机和加热组件的控制信号具体为: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第一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与第一测温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机和加热组件的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第二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与第二测温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机和加热组件的控制信号。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驱动电机、热风装置和加热组件的控制信号具体为: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第一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与第一测温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机、热风装置和加热组件的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第二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与第二测温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机、热风装置和加热组件的控制信号。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传感器为一次探测至少两个点的温度的红外传感器;其中,一个测温区域上至少对应一个点。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该蒸汽烹饪装置还包括:
蒸汽发生器,用于产生并向所述加热腔内输入蒸汽;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电连接,以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蒸汽发生器的控制信号;和/或
微波发生器,用于产生并向所述加热腔内导入微波;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微波发生器电连接,以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微波发生器的控制信号。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蒸汽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蒸汽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蒸汽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蒸汽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蒸汽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蒸汽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蒸汽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3的蒸汽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4的蒸汽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实用新型,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实施例。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双对流循环独立控制功能的蒸汽烹饪装置。其中,本申请实施例的蒸汽烹饪装置包括为蒸箱、蒸烤箱及具有微波烹饪功能的微蒸烤箱等一系列能够使用到蒸汽烹饪的厨房电器。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蒸汽烹饪装置100包括:腔体110,内隔热板120,外壳130,两组对流循环组件140,蒸汽发生器(图中未示出)。
所述腔体110具有用于存放待加热物品的加热腔1;所述腔体由U型框和位于后部的内板111密封连接形成,所述U型框包括上、下、左、右四个内板1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U型框一体成型。
所述内隔热板120,其设置在所述腔体内且与所述腔体的内后板连接,形成内隔热腔2;所述内隔热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内隔热腔与所述加热腔的两组对流孔121。
其中,所述两组对流孔为第一对流孔和第二对流孔,两者在内隔热板上呈左右布置或上下布置。如图2所示,两组对流孔在内隔热板上呈左右布置,即左对流孔和右对流孔。
所述对流孔包括进风口1211和位于进风口的四周的出风口1212。所述进风口、出风口由多个通气孔组成。具体,在内隔热板上具有呈左右布置或上下布置两个进风口1211。
所述外壳130,其设置在所述腔体外且与所述腔体的内后板连接,以在所述外壳与内板111之间形成外隔热腔3。
所述对流循环组件140包括容纳于所述内隔热腔的对流风扇141、容纳于所述外隔热腔的驱动电机142、以及穿设在所述内后板上且两端连接所述对流风扇和驱动电机的驱动轴143;
如图3所示,所述对流风扇转动时,加热腔内1的空气通过所述进风口1211进入内隔热腔2,继而从所述出风口1212回到所述加热腔1。如此设置,一方面能够在加热腔、内隔热腔之间形成空气对流循环,带动蒸汽在加热腔、内隔热腔之间对流循环,有助于均匀加热;另一方面,由于出风口设置在进风口的四周,在蒸汽从内隔热腔进入加热腔时,可以沿加热腔的四周扩展,提升蒸汽传递到加热腔不同位置的效率,避免加热腔内的食物局部受热不均匀。
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两组对流循环组件140,一组对流循环组件与一组对流孔对应,以在加热腔1、内隔热腔2之间形成两组独立的对流循环。两组对流循环组件140可以左右布置或上下布置,以左右布置为例,左对流循环组件包括左对流扇、左驱动电机;右对流循环组件包括右对流扇、右驱动电机。
在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诸如食物在加热腔中堆积时,会导致食物的熟化程度不同,具体表现为局部过熟或欠熟。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申请的蒸汽烹饪装置还包括有温度传感器150和控制装置。本申请的加热腔1具有至少两个测温区域。
其中,所述加热腔1具有至少两个测温区域。一组对流循环组件通过一组对流孔与至少一个测温区域对应。
优选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腔具有第一测温区域和第二测温区域,两者在加热腔内呈左右布置或上下布置,即将加热腔分成左右两个测温区、或上下两个测温区。一组对流循环组件通过一组对流孔与一个测温区域对应。
一个对流风扇转动后通过一组对流孔的进风口将加热腔中的一个测温区的空气吸入内隔热腔中,进而通过该组对流孔的出风口又循环送出至该测温区。
以左测温区1、右测温区2两个测温区的左测温区为例,左测温区与左对流孔、左对流循环组件对应,当左对流循环组件转动时,将左测温区的空气通过左对流孔的进风口吸入内隔热腔中,进而通过左对流孔的出风口又循环送出至左测温区。如图4所示,应当理解的是,图4中虚线框仅为表示测温区,并不代表测温区的实际大小。
优选地,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腔具有第一测温区域、第二测温区域和第N测温区域,所述第一、第二和第N测温区域在加热腔内呈左右布置或上下布置;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一组对流循环组件通过一组对流孔与至少一个测温区域对应。
以从左到右均分为三个测温区11\12\13为例,一组对流孔的进风口与左测温区11、中间测温区12相对应,另一组对流孔的进风口与右测温区13、中间测温区12相对应;当左对流循环组件转动时,将左测温区、中间测温区的空气通过左进风口吸入内隔热腔中,进而通过左出风口又循环送出至左测温区、中间测温区。如图5所示。
优选地,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腔具有第一测温区域、第二测温区域和第N测温区域,所述第一、第二和第N测温区域在加热腔内呈左右且上下布置。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一组对流循环组件通过一组对流孔与至少一个测温区域对应。
以加热腔具有4个测温区为例,则第一测温区21、第二测温区域22呈左右布置;在第一、第二测温区的上方布置有第3测温区23,即第3测温区与加热腔的顶部相邻;在第一、第二测温区的下方布置有第4测温区24,即第4测温区与加热腔的底部相邻。如图所示。左对流循环组件通过左对流孔与左测温区、上测温区和下测温区对应。如图6所示。
所述温度传感器150设置在所述加热腔中,用以探测所述加热腔内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为一次探测至少两个点的温度的红外传感器;其中,一个测温区域上至少对应一个点。如此即能够探测到不同测温区域的温度。具体地,本申请中可以采用16点红外温度传感器、32点红外温度传感器等。以32点红外温度传感器为例,可一次采集探测到32个点的温度,然后根据对应测温区域上测温点的温度,即可得到该测温区的温度。进一步,本申请实施例还能够根据需要,得到不同测温区域的温差。
所述控制装置,其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两个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两个驱动电机中的一个或两个的控制信号,以实现对一个或多个测温区域的温度独立调节。
具体地,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通过测温区域的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相比,根据两者温差输出驱动电机的控制信号。在另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通过不同测温区域之间的温差,输出需要调整温度的测温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机的控制信号。以将测温区的温度调节至期望的温度。
所述控制信号包括驱动电机的启停控制信号、转向切换的控制信号、转速调节的控制信号等。
所述蒸汽发生器,用于产生并向所述加热腔内输入蒸汽。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电连接,以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蒸汽发生器的控制信号。在不影响理解的基础上,图中未示出蒸汽发生器。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蒸汽烹饪装置还包括:热风装置144,其呈盘状围绕设置在所述对流风扇的外侧;优选地,所述热风装置为发热盘管。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设有一个热风装置,该热风装置盘绕在两个对流风扇中任意一个的外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设有一个热风装置,该热风装置盘绕在两个对流风扇的外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设有两个热风装置,一个热风装置盘绕在一个对流风扇的外侧。
所述控制装置还与所述热风装置144电连接,以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驱动电机和热风装置的控制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当设有一个热风装置时,控制装置与所述左驱动电机、右驱动电机、热风装置电连接,在测得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后,控制装置输出左驱动电机、右驱动电机、和热风装置的控制信号。
当设有两个热风装置时,控制装置与所述左驱动电机、右驱动电机、左热风装置、右热风装置电连接,在测得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后,控制装置输出左驱动电机、右驱动电机、左热风装置、右热风装置的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信号包括驱动电机的启停控制信号、转向切换的控制信号、转速调节的控制信号等。还包括热风装置的启停控制信号、功率调节控制信号等。
当本实施例的加热腔具有两个测温区域时,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第一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与第一测温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机和热风装置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第二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与第二测温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机和热风装置的控制信号。
实施例3:
如图8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蒸汽烹饪装置还包括:加热组件160,其设置在所述加热腔的顶壁、底壁或侧壁。所述加热组件采用蚊香盘管。
所述加热组件160与至少一个测温区域对应。具体地,当加热组件设置在加热腔的顶壁或底壁时,加热组件与第一、第二和第N测温区域中一个或多个对应;当加热组件设置在侧壁时,加热组件与侧壁靠近的测温区域对应。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加热腔的顶壁。
所述控制装置还与所述加热组件160电连接,以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驱动电机和加热组件的控制信号。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与左驱动电机、右驱动电机、加热组件电连接,在测得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后,控制装置输出左驱动电机、右驱动电机、加热组件的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信号包括驱动电机的启停控制信号、转向切换的控制信号、转速调节的控制信号等。还包括加热组件的启停控制信号、功率调节控制信号等。
当本实施例的加热腔具有两个测温区域时,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第一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与第一测温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机和加热组件的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第二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与第二测温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机和加热组件的控制信号。
实施例4:
如图9所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蒸汽烹饪装置100还包括:加热组件160,其设置在所述加热腔的顶壁、底壁或侧壁。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采用蚊香盘管。
所述加热组件与至少一个测温区域对应。具体地,当加热组件设置在加热腔的顶壁或底壁时,加热组件与第一、第二和第N测温区域中一个或多个对应;当加热组件设置在侧壁时,加热组件与侧壁靠近的测温区域对应。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加热腔的顶壁。
所述控制装置还与所述加热组件160电连接,以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驱动电机、热风装置、加热组件的控制信号。
具体地,
当设有一个热风装置时,控制装置与所述左驱动电机、右驱动电机、热风装置、加热组件电连接,在测得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后,控制装置输出左驱动电机、右驱动电机、热风装置、和加热组件的控制信号。
当设有两个热风装置时,控制装置与所述左驱动电机、右驱动电机、左热风装置、右热风装置、加热组件电连接,在测得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后,控制装置输出左驱动电机、右驱动电机、左热风装置、右热风装置、和加热组件的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信号包括驱动电机的启停控制信号、转向切换的控制信号、转速调节的控制信号等。所述控制信号还包括热风装置的启停控制信号、功率调节控制信号等,所述控制信号还包括加热组件的启停控制信号、功率调节控制信号等。
当本实施例的加热腔具有两个测温区域时,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第一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与第一测温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机、热风装置和加热组件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第二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与第二测温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机、热风装置和加热组件的控制信号。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4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蒸汽烹饪装置还包括:微波发生器170,用于产生并向所述加热腔内导入微波。如图2所示。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微波发生器电连接,以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微波发生器的控制信号。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具有双对流循环独立控制功能的蒸汽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腔体,其具有用于存放待加热物品的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具有至少两个测温区域;
内隔热板,其设置在所述腔体内且与所述腔体的内后板连接,形成内隔热腔;
所述内隔热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内隔热腔与所述加热腔的两组对流孔;
外壳,其设置在所述腔体外且与所述腔体的内后板连接,以在所述外壳与内后板之间形成外隔热腔;
两组对流循环组件,所述对流循环组件包括容纳于所述内隔热腔的对流风扇、容纳于所述外隔热腔的驱动电机、以及穿设在所述内后板上且两端连接所述对流风扇和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其中,一组对流循环组件通过一组对流孔与至少一个测温区域对应;
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加热腔中,用以探测所述加热腔内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
控制装置,其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两个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两个驱动电机中的一个或两个的控制信号,以调节一个或多个测温区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组对流孔为第一对流孔和第二对流孔,两者在内隔热板上呈左右布置或上下布置;
所述加热腔具有第一测温区域和第二测温区域,两者在加热腔内呈左右布置或上下布置;
一组对流循环组件与一个测温区域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组对流孔为第一对流孔和第二对流孔,两者在内隔热板上呈左右布置或上下布置;
所述加热腔具有第一测温区域、第二测温区域和第N测温区域,所述第一、第二和第N测温区域在加热腔内呈左右布置和/或上下布置;N为正整数;
一组对流循环组件与至少一个测温区域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烹饪装置还包括:
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与至少一个测温区域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烹饪装置还包括:
热风装置,其呈盘状围绕设置在对流风扇的外侧;
所述控制装置还与所述热风装置电连接,以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驱动电机和热风装置的控制信号;
加热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加热腔的顶壁、底壁或侧壁;
所述控制装置还与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以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驱动电机和加热组件的控制信号;
热风装置,其呈盘状围绕设置在对流风扇的外侧;
加热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加热腔的顶壁、底壁或侧壁,
所述控制装置还与所述热风装置、加热组件电连接,以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驱动电机、热风装置和加热组件的控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驱动电机和热风装置的控制信号具体为: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第一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与第一测温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机和热风装置的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第二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与第二测温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机和热风装置的控制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驱动电机和加热组件的控制信号具体为: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第一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与第一测温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机和加热组件的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第二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与第二测温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机和加热组件的控制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驱动电机、热风装置和加热组件的控制信号具体为: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第一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与第一测温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机、热风装置和加热组件的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第二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与第二测温区域对应的驱动电机、热风装置和加热组件的控制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传感器为一次探测至少两个点的温度的红外传感器;其中,一个测温区域上至少对应一个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蒸汽烹饪装置还包括:蒸汽发生器,用于产生并向所述加热腔内输入蒸汽;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电连接,以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蒸汽发生器的控制信号;
和/或
微波发生器,用于产生并向所述加热腔内导入微波;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微波发生器电连接,以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测温区域的温度输出微波发生器的控制信号。
CN202321236504.4U 2023-05-19 2023-05-19 具有双对流循环独立控制功能的蒸汽烹饪装置 Active CN2197424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36504.4U CN219742422U (zh) 2023-05-19 2023-05-19 具有双对流循环独立控制功能的蒸汽烹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36504.4U CN219742422U (zh) 2023-05-19 2023-05-19 具有双对流循环独立控制功能的蒸汽烹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42422U true CN219742422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89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36504.4U Active CN219742422U (zh) 2023-05-19 2023-05-19 具有双对流循环独立控制功能的蒸汽烹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424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71513B (zh) 烹饪系统
EP2754355B1 (en) Steam cooking method and steam cooking oven
US5615603A (en) Baking oven, particularly for bread or confectionery
US20030146201A1 (en) Oven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same
CN107242769A (zh) 高效节能烤锅及其加热、降温、排气方法
US7371999B1 (en) Temperature changing apparatus having a rotating air deflector
CN208851291U (zh) 一种具有空气炸锅功能的烤箱
US20150000539A1 (en) Cooking oven provided for heat transfer by convection
CN101344269B (zh) 对流加热单元以及具有该对流加热单元的加热炊具
CN101254072A (zh) 烹饪设备和所述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2113836B (zh) 利用贯流风扇的烹饪装置内热风对流系统
CN107713782B (zh) 一种隔板、热风循环调节装置和烤箱
CN219742422U (zh) 具有双对流循环独立控制功能的蒸汽烹饪装置
CN103748417B (zh) 加热烹调器
CN116392015A (zh) 具有双对流循环独立控制功能的蒸汽烹饪装置
CN219835500U (zh) 一种具有对流循环功能的蒸汽烹饪装置
US2011031169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food in a cooking oven
WO2016171678A1 (en) Oven with split air recirculation vents
US11849527B2 (en) Oven appliance with improved convection cooking performance
CN220800752U (zh) 一种蒸控组件及蒸制装置
KR100676135B1 (ko) 이중 컨벡션팬이 구비된 가열조리기
CN220800838U (zh) 烘焙组件及料理机
CN217488352U (zh) 一种烹饪器具及灶具
CN220713700U (zh) 烹饪设备
CN211324482U (zh) 一种循环鼓风的食物处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