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39394U - 一种汽车零部件焊接用探伤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零部件焊接用探伤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39394U
CN219739394U CN202320530500.0U CN202320530500U CN219739394U CN 219739394 U CN219739394 U CN 219739394U CN 202320530500 U CN202320530500 U CN 202320530500U CN 219739394 U CN219739394 U CN 219739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w detector
locating
positioning
jack
protectiv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305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武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Xinhui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Xinhui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Xinhui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Xinhui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305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39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39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393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Wave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焊接用探伤仪,包括探伤仪、插孔槽、插孔和防护盖,所述插孔槽开设于探伤仪的顶部,所述插孔等距设置于插孔槽的内壁,所述防护盖通过合页活动连接于探伤仪的顶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探伤仪、插孔槽、插孔、防护盖、定位块、凹槽、定位孔、定位腔、定位机构和调节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对调节机构进行拉动带动定位机构进入定位腔的内部,此时可对防护盖进行开启,然后将检测线对插孔进行插接,解决了探伤仪在使用时其检测线的连接处长期处于暴露在外,其孔内会积攒灰尘颗粒物,这样在进行连接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在检测时会对检测数据造成影响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零部件焊接用探伤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件焊接探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焊接用探伤仪。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是构成加工整体的各单元,以及服务于汽车配件加工的产品,汽车零部件在进行生产加工的时候需要通过使用焊接机将两个零部件进行焊接,从而得到所需要的汽车零部件,进而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安装使用,在零部件焊接完毕后需要通过使用探伤仪对焊接处进行检查,避免零件在焊接时具有空隙,造成使用时的危险发生,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探伤仪在使用时其检测线的连接处长期处于暴露在外,其孔内会积攒灰尘颗粒物,这样在进行连接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在检测时会对检测数据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零部件焊接用探伤仪,具备对连接插孔进行防护,避免灰尘进入孔的优点,解决了探伤仪在使用时其检测线的连接处长期处于暴露在外,其孔内会积攒灰尘颗粒物,这样在进行连接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在检测时会对检测数据造成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焊接用探伤仪,包括探伤仪、插孔槽、插孔和防护盖,所述插孔槽开设于探伤仪的顶部,所述插孔等距设置于插孔槽的内壁,所述防护盖通过合页活动连接于探伤仪的顶部,所述插孔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防护盖靠近定位块的一侧开设有与定位块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两侧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块的内部开设有定位腔,所述定位腔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靠近防护盖的一侧贯穿并延伸至定位孔的内部,所述定位腔的内部设置有与定位机构配合使用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顶部贯穿并延伸出定位块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滑动块、插杆、拉簧和弯杆,所述插杆靠近滑动块的一侧与滑动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插杆远离滑动块的一侧贯穿并延伸至定位孔的内部,所述拉簧套设于插杆的表面,且拉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动块的表面和定位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弯杆通过转轴铰接于滑动块的顶部,所述弯杆与调节机构配合使用,通过设置定位机构,能够通过定位块对防护盖的凹槽进行固定,以此对防护盖进行固定,避免探伤仪在移动时防护盖发生开启。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拉动杆、连接块、两个连杆、两个转动轴和两个转杆,所述拉动杆固定连接于连接块的顶部,所述拉动杆的顶部贯穿并延伸出定位块的表面,两个连杆均通过转轴铰接于连接块顶部的左右两侧,两个转动轴均固定连接于定位腔内壁的左右两侧,两个转杆均转动连接于两个转动轴的表面,所述连杆靠近转杆的一侧通过转轴铰接于转杆的顶部,所述转杆的顶部通过转轴与弯杆的底部铰接,通过设置调节机构,通过拉动对防护盖进行开启,然后对插孔槽内的插孔进行插接,以此对检测物进行探伤检测。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定位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制块,所述限制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柱,所述滑柱的另一侧贯穿滑动块并与定位腔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限制块和两个滑柱,能够使滑动块在滑柱的表面进行移动,避免滑动块在移动时发生偏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定位腔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两个滑动槽,所述连接块滑动连接于滑动槽的顶部,通过设置滑道槽,能够使连接块按照滑动槽的轨迹进行移动,避免连接块在移动时发生偏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探伤仪的左侧设置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远离探伤仪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带,通过设置连接带和防护带,能够方便使用者对探伤仪进行握起,然后对检测物进行探伤检测。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防护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把,通过设置拉把,能够方便使用者对防护盖进行拉起,以此将检测线对插孔进行插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探伤仪、插孔槽、插孔、防护盖、定位块、凹槽、定位孔、定位腔、定位机构和调节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对调节机构进行拉动带动定位机构进入定位腔的内部,此时可对防护盖进行开启,然后将检测线对插孔进行插接,解决了探伤仪在使用时其检测线的连接处长期处于暴露在外,其孔内会积攒灰尘颗粒物,这样在进行连接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在检测时会对检测数据造成影响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带和防护带,能够方便使用者对探伤仪进行握起,然后对检测物进行探伤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定位块的立体剖视图。
图中:1、探伤仪;2、插孔槽;3、插孔;4、防护盖;5、定位块;6、凹槽;7、定位孔;8、定位腔;9、定位机构;901、滑动块;902、插杆;903、拉簧;904、弯杆;10、调节机构;1001、拉动杆;1002、连接块;1003、连杆;1004、转动轴;1005、转杆;11、限制块;12、滑柱;13、滑动槽;14、连接带;15、防护带;16、拉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焊接用探伤仪,包括探伤仪1、插孔槽2、插孔3、防护盖4、定位块5、凹槽6、定位孔7、定位腔8、定位机构9、滑动块901、插杆902、拉簧903、弯杆904、调节机构10、拉动杆1001、连接块1002、连杆1003、转动轴1004、转杆1005、限制块11、滑柱12、滑动槽13、连接带14、防护带15和拉把16的配合使用,探伤仪1、插孔槽2、插孔3和防护盖4,插孔槽2开设于探伤仪1的顶部,插孔3等距设置于插孔槽2的内壁,防护盖4通过合页活动连接于探伤仪1的顶部,插孔槽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块5,防护盖4靠近定位块5的一侧开设有与定位块5相对应的凹槽6,凹槽6内壁的两侧开设有定位孔7,定位块5的内部开设有定位腔8,定位腔8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机构9,定位机构9靠近防护盖4的一侧贯穿并延伸至定位孔7的内部,定位腔8的内部设置有与定位机构9配合使用的调节机构10,调节机构10的顶部贯穿并延伸出定位块5的表面。
参考图4,定位机构9包括滑动块901、插杆902、拉簧903和弯杆904,插杆902靠近滑动块901的一侧与滑动块901的表面固定连接,插杆902远离滑动块901的一侧贯穿并延伸至定位孔7的内部,拉簧903套设于插杆902的表面,且拉簧903的两端分别与滑动块901的表面和定位腔8的内壁固定连接,弯杆904通过转轴铰接于滑动块901的顶部,弯杆904与调节机构10配合使用。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定位机构9,能够通过定位块5对防护盖4的凹槽6进行固定,以此对防护盖4进行固定,避免探伤仪1在移动时防护盖4发生开启。
参考图4,调节机构10包括拉动杆1001、连接块1002、两个连杆1003、两个转动轴1004和两个转杆1005,拉动杆1001固定连接于连接块1002的顶部,拉动杆1001的顶部贯穿并延伸出定位块5的表面,两个连杆1003均通过转轴铰接于连接块1002顶部的左右两侧,两个转动轴1004均固定连接于定位腔8内壁的左右两侧,两个转杆1005均转动连接于两个转动轴1004的表面,连杆1003靠近转杆1005的一侧通过转轴铰接于转杆1005的顶部,转杆1005的顶部通过转轴与弯杆904的底部铰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调节机构10,通过拉动对防护盖4进行开启,然后对插孔槽2内的插孔3进行插接,以此对检测物进行探伤检测。
参考图4,定位腔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制块11,限制块1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柱12,滑柱12的另一侧贯穿滑动块901并与定位腔8的内壁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限制块11和两个滑柱12,能够使滑动块901在滑柱12的表面进行移动,避免滑动块901在移动时发生偏移。
参考图4,定位腔8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两个滑动槽13,连接块1002滑动连接于滑动槽13的顶部。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滑道槽,能够使连接块1002按照滑动槽13的轨迹进行移动,避免连接块1002在移动时发生偏移。
参考图1和图2,探伤仪1的左侧设置有连接带14,连接带14远离探伤仪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带15。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连接带14和防护带15,能够方便使用者对探伤仪1进行握起,然后对检测物进行探伤检测。
参考图1和图2,防护盖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把16。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拉把16,能够方便使用者对防护盖4进行拉起,以此将检测线对插孔3进行插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对拉动杆1001向远离限制块11的一侧进行拉动,拉动杆1001带动连接块1002和两侧的连杆1003向远离限制块11的一侧进行移动,连杆1003在移动时通过与转轴的配合使用带动转杆1005围绕转动轴1004进行转动,转杆1005围绕转动轴1004进行转动时通过与转轴的配合使用带动弯杆904向靠近限制块11的一侧进行移动,弯杆904在移动时通过与转轴的配合使用带动滑动块901沿着滑柱12向靠近限制块11的一侧进行移动,滑动块901在移动时带动插杆902进入定位腔8的内部,并对拉簧903进行拉伸,此时可通过拉把16对防护盖4开启,然后将检测线对插孔3进行插接,以此进行探伤工作。
综上所述:该汽车零部件焊接用探伤仪,通过设置探伤仪1、插孔槽2、插孔3、防护盖4、定位块5、凹槽6、定位孔7、定位腔8、定位机构9、滑动块901、插杆902、拉簧903、弯杆904、调节机构10、拉动杆1001、连接块1002、连杆1003、转动轴1004、转杆1005、限制块11、滑柱12、滑动槽13、连接带14、防护带15和拉把16的配合使用,解决了探伤仪在使用时其检测线的连接处长期处于暴露在外,其孔内会积攒灰尘颗粒物,这样在进行连接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在检测时会对检测数据造成影响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汽车零部件焊接用探伤仪,包括探伤仪(1)、插孔槽(2)、插孔(3)和防护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槽(2)开设于探伤仪(1)的顶部,所述插孔(3)等距设置于插孔槽(2)的内壁,所述防护盖(4)通过合页活动连接于探伤仪(1)的顶部,所述插孔槽(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块(5),所述防护盖(4)靠近定位块(5)的一侧开设有与定位块(5)相对应的凹槽(6),所述凹槽(6)内壁的两侧开设有定位孔(7),所述定位块(5)的内部开设有定位腔(8),所述定位腔(8)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机构(9),所述定位机构(9)靠近防护盖(4)的一侧贯穿并延伸至定位孔(7)的内部,所述定位腔(8)的内部设置有与定位机构(9)配合使用的调节机构(10),所述调节机构(10)的顶部贯穿并延伸出定位块(5)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焊接用探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9)包括滑动块(901)、插杆(902)、拉簧(903)和弯杆(904),所述插杆(902)靠近滑动块(901)的一侧与滑动块(90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插杆(902)远离滑动块(901)的一侧贯穿并延伸至定位孔(7)的内部,所述拉簧(903)套设于插杆(902)的表面,且拉簧(903)的两端分别与滑动块(901)的表面和定位腔(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弯杆(904)通过转轴铰接于滑动块(901)的顶部,所述弯杆(904)与调节机构(10)配合使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焊接用探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10)包括拉动杆(1001)、连接块(1002)、两个连杆(1003)、两个转动轴(1004)和两个转杆(1005),所述拉动杆(1001)固定连接于连接块(1002)的顶部,所述拉动杆(1001)的顶部贯穿并延伸出定位块(5)的表面,两个连杆(1003)均通过转轴铰接于连接块(1002)顶部的左右两侧,两个转动轴(1004)均固定连接于定位腔(8)内壁的左右两侧,两个转杆(1005)均转动连接于两个转动轴(1004)的表面,所述连杆(1003)靠近转杆(1005)的一侧通过转轴铰接于转杆(1005)的顶部,所述转杆(1005)的顶部通过转轴与弯杆(904)的底部铰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焊接用探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腔(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制块(11),所述限制块(1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柱(12),所述滑柱(12)的另一侧贯穿滑动块(901)并与定位腔(8)的内壁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焊接用探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腔(8)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两个滑动槽(13),所述连接块(1002)滑动连接于滑动槽(13)的顶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焊接用探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探伤仪(1)的左侧设置有连接带(14),所述连接带(14)远离探伤仪(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带(1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焊接用探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把(16)。
CN202320530500.0U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汽车零部件焊接用探伤仪 Active CN219739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0500.0U CN219739394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汽车零部件焊接用探伤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0500.0U CN219739394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汽车零部件焊接用探伤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39394U true CN219739394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31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30500.0U Active CN219739394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汽车零部件焊接用探伤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393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86658B (zh) 一种链条热处理用应力检测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CN106647938B (zh) 一种大数据用显示屏固定调节装置
CN107127618B (zh) 一种五金件生产用钻孔装置
CN219739394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焊接用探伤仪
CN214010744U (zh) 一种合页的拉式检测装置
CN212480749U (zh) 一种电子产品缺陷检测仪
CN112129657A (zh) 一种基于洛氏硬度计的汽车配件生产用硬度测量装置
CN116809808A (zh) 一种适用不同规格的铜线校直引导装置
CN111232703A (zh) 一种布料耐磨度检测设备
CN111272561A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1053412A (zh) 一种智能开闭的屏风
CN110530620B (zh) 一种汽车蝶形窗扣的耐久性测试设备
CN112903572A (zh) 一种热空气老化试验箱
CN219957226U (zh) 一种耐磨试验装置
CN217345491U (zh) 一种旋转角度可调的夹持臂
CN218047248U (zh) 用于汽油数据测定配合的冰塔
CN110116570B (zh) 一种用于新闻稿件对比审核的辅助装置
CN216309294U (zh) 电梯推拉力检测设备
CN219369462U (zh) 一种节能涂料的检验装置
CN215839120U (zh) 一种医学用影像检测设备
CN213364498U (zh) 一种便携式润滑油抗磨性能试验机
CN219013696U (zh) 一种管道无损检测爬行器
CN105171371B (zh) 夹紧头
CN211392111U (zh) 一种室内环境检测用二氧化碳检测仪
CN217272980U (zh) 一种全景数据分析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