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39216U -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39216U
CN219739216U CN202223286488.8U CN202223286488U CN219739216U CN 219739216 U CN219739216 U CN 219739216U CN 202223286488 U CN202223286488 U CN 202223286488U CN 219739216 U CN219739216 U CN 2197392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
microspheres
lithium ion
ion battery
microsphe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8648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恩德
郭维东
李春倩
李雪
陈晓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uo High Tech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uo High Tech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uo High Tech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uo High Tech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8648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392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392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392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el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包括聚合物多孔基膜、第一涂层面和第二涂层面;所述第一涂层面设置于聚合物多孔基膜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涂层面设置于聚合物多孔基膜的下表面;所述第一涂层面包括多个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和多个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所述第二涂层面包括多个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复合涂覆隔膜中的粘结性聚合物微球主要起隔膜与极片间的粘结力,保证电芯在循环过程中不变形;复合涂覆隔膜中的支撑性聚合物微球可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保证电芯在热压后隔膜与极片之间能保持一定的间隙,提高电芯的保液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凹版涂覆水性PVDF涂胶隔膜和油性涂胶隔膜与极片间的粘结力大但保液能力较差,易造成电芯循环性能的恶化;旋转喷涂隔膜保液能力好,但隔膜与极片间的粘结力比较差,易造成循环过程中电芯的变形,因此开发一款兼顾高保液性和高粘结性的隔膜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所述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使用时,可使得隔膜与极片间具有良好的粘结力,电芯在循环过程中不易变形,并有助于提高电芯的保液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包括聚合物多孔基膜、第一涂层面和第二涂层面;所述第一涂层面设置于聚合物多孔基膜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涂层面设置于聚合物多孔基膜的下表面;所述第一涂层面包括多个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和多个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所述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和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排列于聚合物多孔基膜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涂层面包括多个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所述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排列于聚合物多孔基膜的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涂层面还包括多个第二支撑性聚合物微球,所述第二支撑性聚合物微球与聚合物多孔基膜的下表面粘结。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和第二支撑性聚合物微球依次排列,每个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与第二支撑性聚合物微球和/或第二支撑性聚合物微球相邻。
进一步的,所述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还包括无机陶瓷膜层,所述无机陶瓷膜层设置于第一涂层面和聚合物多孔基膜之间,所述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和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排列于无机陶瓷膜层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和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依次排列,每个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与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和/或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相邻。
进一步的,所述聚合物多孔基膜为聚烯烃多孔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材质为聚丙烯酸酯类、PVDF、PVDF-HFP、SBR、丁基橡胶、丁腈橡胶、天然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材质为聚丙烯酸酯类、PVDF、PVDF-HFP、SBR、丁基橡胶、丁腈橡胶、天然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和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的D50粒径均为0.5-8μ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材质为聚丙烯酸酯类、有机硅、SBR、PVDF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性聚合物微球材质为聚丙烯酸酯类、有机硅、SBR、PVDF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的D50粒径为2-10μ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性聚合物微球的D50粒径为2-10μ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分别在无机陶瓷层和聚合物多孔基膜设置第一涂层面和第二涂层面,所述第一涂层面包括多个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和多个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所述第二涂层面包括多个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复合涂覆隔膜中的粘结性聚合物微球主要起隔膜与极片间的粘结力,保证电芯在循环过程中不变形;复合涂覆隔膜中的支撑性聚合物微球可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保证电芯在热压后隔膜与极片之间能保持一定的间隙,提高电芯的保液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的剖示图。
图2为实施例2的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的剖示图。
图3为实施例3的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的剖示图。
图4为实施例4的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的剖示图。
附图标记包括:
1-聚合物多孔基膜、2-无机陶瓷层、3-第一涂层面、31-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32-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4-第二涂层面、41-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42-第二支撑性聚合物微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包括聚合物多孔基膜1、无机陶瓷层2、第一涂层面3和第二涂层面4;所述无机陶瓷层2设置于聚合物多孔基膜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涂层面3设置于无机陶瓷层2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涂层面4设置于聚合物多孔基膜1的下表面;所述第一涂层面3包括多个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31和多个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32,所述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31和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32排列于无机陶瓷层2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涂层面4包括多个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41,所述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41排列于聚合物多孔基膜1的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涂层面3、无机陶瓷层2、聚合物多孔基膜1和第二涂层面4。通过分别在无机陶瓷层2和聚合物多孔基膜1设置第一涂层面3和第二涂层面4,所述第一涂层面3包括多个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31和多个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32,所述第二涂层面4包括多个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41,第一涂层面3和第二涂层面4中的粘结性聚合物微球主要起隔膜与极片间的粘结力,保证电芯在循环过程中不变形;第一涂层面3的支撑性聚合物微球可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保证电芯在热压后隔膜与极片之间能保持一定的间隙,提高电芯的保液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31以及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32与无机陶瓷层2的上表面粘结,多个所述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31和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32依次排列。每个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31与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31和/或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32相邻。由于上述结构的设置,第一涂层面3通过采用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31,可提升锂离子电池隔膜与极片间的粘结力,并通过采用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32,起到支撑作用,有助于保证电芯在热压后隔膜与极片之间能保持一定的间隙,提高电芯的保液性能,兼顾高保液性和高粘结性。优选的,所述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31和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32依次间隔交替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聚合物多孔基膜1为聚烯烃多孔膜。本实施例以聚烯烃多孔膜为基膜,在聚烯烃多孔膜表面涂覆无机陶瓷层2,使得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具有耐热性好,内阻低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31为PMMA微球或者PVDF微球,所述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41为PMMA微球或者PVDF微球。所述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31和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41的D50粒径均为0.5-8μm。本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通过采用上述PMMA微球或者PVDF微球作为粘结部,有助于提升隔膜与极片的粘结性,提供产品性能。所述PMMA微球或者PVDF微球分别采用现有技术中的PMMA和PVDF制成,此处作为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32为PMMA微球。所述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32的D50粒径为2-10μm。本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通过在第一涂层面3采用上述的PMMA微球作为支点,有助于提高支撑性能,从而使得保证在热压后隔膜与极片之间能保持一定的间隙,提高电芯的保液性能。所述PMMA微球采用现有技术中的PMMA制成,此处作为应用。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所述第二涂层面4还包括多个第二支撑性聚合物微球42,所述第二支撑性聚合物微球42与聚合物多孔基膜1的下表面粘结。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41以及第二支撑性聚合物微球42与无聚合物多孔基膜1的下表面粘结,多个所述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41和第二支撑性聚合物微球42依次排列。每个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41与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41和/或第二支撑性聚合物微球42相邻。由于上述结构的设置,第二涂层面4通过采用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41,可提升锂离子电池隔膜与极片间的粘结力,并通过采用第二支撑性聚合物微球42,起到支撑作用,有助于电芯在热压后隔膜与极片之间能保持一定的间隙,提高电芯的保液性能,兼顾高保液性和高粘结性。优选的,所述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41和第二支撑性聚合物微球42依次间隔交替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性聚合物微球42为PMMA微球,D50粒径为2-10μm。本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通过在第二涂层面4采用上述PMMA微球作为支点,有助于提高支撑性能,从而使得保证在热压后隔膜与极片之间能保持一定的间隙,提高电芯的保液性能。所述PMMA微球采用现有技术中的PMMA制成,此处作为应用。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3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包括聚合物多孔基膜1、第一涂层面3和第二涂层面4;所述第一涂层面3设置于聚合物多孔基膜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涂层面4设置于聚合物多孔基膜1的下表面;所述第一涂层面3包括多个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31和多个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32,所述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31和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32排列于聚合物多孔基膜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涂层面4包括多个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41,所述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41排列于聚合物多孔基膜1的下表面。即本实施例不含有实施例1的无机陶瓷层2。
实施例4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包括聚合物多孔基膜1、第一涂层面3和第二涂层面4;所述第一涂层面3设置于聚合物多孔基膜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涂层面4设置于聚合物多孔基膜1的下表面;所述第一涂层面3包括多个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31和多个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32,所述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31和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32排列于聚合物多孔基膜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涂层面4包括多个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41和多个第二支撑性聚合物微球42,所述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41和第二支撑性聚合物微球42排列于聚合物多孔基膜1的下表面。即本实施例不含有实施例2的无机陶瓷层2。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合物多孔基膜、第一涂层面和第二涂层面;所述第一涂层面设置于聚合物多孔基膜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涂层面设置于聚合物多孔基膜的下表面;所述第一涂层面包括多个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和多个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所述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和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排列于聚合物多孔基膜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涂层面包括多个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所述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排列于聚合物多孔基膜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涂层面还包括多个第二支撑性聚合物微球,所述第二支撑性聚合物微球与聚合物多孔基膜的下表面粘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和第二支撑性聚合物微球依次排列,每个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与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和/或第二支撑性聚合物微球相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还包括无机陶瓷膜层,所述无机陶瓷膜层设置于第一涂层面和聚合物多孔基膜之间,所述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和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排列于无机陶瓷膜层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和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依次排列,每个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与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和/或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相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多孔基膜为聚烯烃多孔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材质为聚丙烯酸酯类、PVDF、PVDF-HFP、SBR、丁基橡胶、丁腈橡胶、天然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材质为聚丙烯酸酯类、PVDF、SBR、丁基橡胶、丁腈橡胶、天然橡胶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性聚合物微球和第二粘结性聚合物微球的D50粒径均为0.5-8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性聚合物微球材质为聚丙烯酸酯类、有机硅、SBR、PVDF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性聚合物微球为PMMA微球材质为聚丙烯酸酯类、有机硅、SBR、PVDF中的一种。
CN202223286488.8U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 Active CN2197392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86488.8U CN219739216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86488.8U CN219739216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39216U true CN219739216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62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86488.8U Active CN219739216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392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62364B (zh) 电池负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00423326C (zh) 一种二次锂离子电池用的具有综合性能的正极片
CN102842701A (zh) 锂离子电池阳极极片及包含该阳极极片的锂离子电池
CN109037555A (zh) 锂离子电池隔离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50857A (zh) 一种具有梯度硅含量的负极片及锂电池
CN110492107A (zh) 一种制备锂电池多孔铜箔集电体的方法
CN111312971B (zh) 一种隔膜、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78908B (zh) 一种风力发电装置
CN104795534A (zh) 一种电化学阴极电极、包含该阴极电极的储能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WO2012167407A1 (zh) 一种铝箔预涂纳米导电碳底涂液的配置及其涂敷的方法
CN109546120A (zh) 一种石墨烯基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19739216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涂覆隔膜
CN206059487U (zh) 一种多层复合agm隔板
CN214477542U (zh) 一种弹性分层三元正极极片和基于其的锂离子电池
CN201918407U (zh) 太阳能电池用镀锡铜带
CN203690419U (zh)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凝胶电解液电池
CN203085593U (zh) 太阳能电池复合背膜
CN111934025A (zh) 一种改善卷绕应力的电池极组及其应用的电池
CN202829923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用封装胶带
CN206524785U (zh) 一种采集高楼振动能的压电能量采集器
CN203277440U (zh) 太阳能电池背膜
CN202855774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14552130A (zh) 一种改善锂离子电池热复合工艺浸润的极片结构
CN203055956U (zh) 一种涂覆型fpc结构太阳电池背板
CN201918408U (zh) 一种曲面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