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33735U - 水泵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 Google Patents

水泵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33735U
CN219733735U CN202321202322.5U CN202321202322U CN219733735U CN 219733735 U CN219733735 U CN 219733735U CN 202321202322 U CN202321202322 U CN 202321202322U CN 219733735 U CN219733735 U CN 2197337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ump
impeller
pump
housing
en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023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辉达
袁彬彬
顾文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Welling Washer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Welling Washer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Welling Washer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Welling Washer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023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337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337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337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泵和具有其的洗碗机,所述水泵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泵腔和与所述泵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泵腔的一侧敞开;叶轮,所述叶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泵腔内;端板,所述端板为一体件且包括板主体和蜗舌,所述板主体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封盖所述泵腔的敞开侧,所述蜗舌连接在所述板主体的朝向所述泵腔的一侧且环绕所述叶轮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泵,通过设置端板为一体件,可以减少板主体与蜗舌的装配工艺,还可以减少零件的使用,进而可以降低水泵的组装步骤,提高水泵的生产速度,降低水泵的生产成本,同时,一体成型的端板还可以减少蜗舌因叶轮转动而产生晃动的概率,进而可以降低水泵的噪音。

Description

水泵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泵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快速发展,自动化家电具有更多的功能来更好的服务人们生活,例如自动洗碗机,可实现通过泵体驱动水流的同时,对泵体内的液体加热,从而能够更加方便的洗净餐具,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捷。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泵体的水力效率,减少液体的紊流现象,通常会在第一壳体内设置有蜗舌,蜗舌可以引导被叶轮驱动的流体的流动,减少紊流的产生,但同时也会增加水泵的装配工艺和装配零件,进而可能会造成水泵成本的增加及噪音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水泵,所述水泵可以减少零件的使用,降低水泵的组装步骤,提高水泵的生产速度,降低水泵的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减少蜗舌因叶轮转动而产生晃动的概率,进而可以降低水泵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水泵的洗碗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水泵,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泵腔和与所述泵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泵腔的一侧敞开;叶轮,所述叶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泵腔内;端板,所述端板为一体件且包括板主体和蜗舌,所述板主体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封盖所述泵腔的敞开侧,所述蜗舌连接在所述板主体的朝向所述泵腔的一侧且环绕所述叶轮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泵,通过设置端板为一体件,可以减少板主体与蜗舌的装配工艺,还可以减少零件的使用,进而可以降低水泵的组装步骤,提高水泵的生产速度,降低水泵的生产成本,同时,一体成型的端板还可以减少蜗舌因叶轮转动而产生晃动的概率,进而可以降低水泵的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蜗舌沿所述叶轮的周向延伸,所述蜗舌的两端之间限定出流体出口,所述蜗舌的至少一端的端面沿所述叶轮的切线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蜗舌的朝向所述叶轮的一侧表面为引流面,在所述蜗舌的一端朝向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引流面与所述叶轮的中心轴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向延伸,所述定位凹槽贯通所述第一壳体的敞开端的端面,所述端板配合于所述定位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板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配合凹槽,所述配合凹槽沿所述端板的周向延伸,且贯通所述端板的背离所述泵腔敞开侧的一侧表面,在所述叶轮的轴向方向上,所述配合凹槽的侧壁与所述定位凹槽的侧壁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泵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且位于所述端板的背离所述泵腔的一侧,所述端板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板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配合限定出转子腔,所述板主体上形成有贯通所述板主体的过水孔,所述转子腔通过所述过水孔与所述泵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板与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一个形成有限位槽且另一个形成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配合于所述限位槽内以限制所述端板与所述第二壳体在径向方向上的位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筋形成于所述板主体上且环绕所述叶轮的中心轴线延伸为环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泵还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与所述第一壳体通过压铸一体成型或通过挤压铸造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洗碗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水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洗碗机,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水泵,从而提高了洗碗机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泵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泵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盖板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泵的俯视图;
图5是保护器与加热件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水泵;
10、第一壳体;11、进水口;12、定位凹槽;13、出水口;
20、叶轮;
30、端板;31、板主体;311、过水孔;312、限位筋;32、蜗舌;321、流体出口;33、配合凹槽;
40、第二壳体;41、转子腔;
50、加热件;51、工作部;511、第一加热部;5111、第一段;5112、第二段;52、接线部;
60、电机;61、电机轴;62、转子;63、定子;
70、保护器;71、保护器端子;72、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水泵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水泵100,包括:第一壳体10、叶轮20和端板30,第一壳体10具有泵腔和与泵腔连通的进水口11和出水口13,泵腔的一侧敞开;叶轮20可转动地设于泵腔内;端板30为一体件且包括板主体31和蜗舌32,板主体31设于第一壳体10内并封盖泵腔的敞开侧,蜗舌32连接在板主体31的朝向泵腔的一侧且环绕叶轮20设置。
具体地,进水口11用于连通外接水管,以便向泵腔内提供液体,出水口13用于连通外部排水管,可以将泵腔内处理后的液体排出泵腔,以便向洗碗机提供清洗水源;叶轮20可转动的设于泵腔内,用于驱动腔体内的流体从进水口11流动至出水口13,为水泵100提供泵液功能;泵腔主要用于容纳从进水口11进入泵腔的液体,端板30的板主体31设于第一壳体10内并封盖泵腔的敞开侧,端板30与第一壳体10可以共同限定出容纳液体的容纳腔,可以防止容纳腔内的液体泄露,进而可以提高水泵100的使用安全;蜗舌32主要用于引导被叶轮20驱动的液体的流动,可以减少紊流的产生,进而可以提高水力效率;另外,泵腔的一侧敞开可以便于组装和维修水泵100。
当水泵100启动后,液体从进水口11进入泵腔,同时,转动的叶轮20驱动水流转动,然后转动的水流经蜗舌32的引导从出水口13中排出。
可选的,板主体31和蜗舌32均为塑料件,板主体31和蜗舌32可以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泵100,通过设置端板30为一体件,可以减少板主体31与蜗舌32的装配工艺,还可以减少零件的使用,进而可以降低水泵100的组装步骤,提高水泵100的生产速度,降低水泵100的生产成本,同时,一体成型的端板30还可以减少蜗舌32因叶轮20转动而产生晃动的概率,进而可以降低水泵100的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所示,蜗舌32沿叶轮20的周向延伸,蜗舌32的两端之间限定出流体出口321,蜗舌32的至少一端的端面沿叶轮20的切线方向延伸。其中,叶轮20的周向为环绕叶轮2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蜗舌32沿叶轮20的周向延伸,即,蜗舌32形成为环形,蜗舌32与叶轮20之间形成有环形流道,可以用于引导流体的流动方向;蜗舌32的两端之间限定出流体出口321,流体出口321与出水口13相连通,进而可以引导被叶轮20驱动后的液体从流体出口321流入到出水口13,并从出水口13排出泵腔。
另外,蜗舌32的至少一端的端面沿叶轮20的切线方向延伸,具体地,可以蜗舌32的一端的端面沿叶轮20的切线方向延伸,也可以蜗舌32的两端的端面均沿叶轮20的切线方向延伸,其中,进入泵腔的液体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叶轮20的切线方向甩出,即,叶轮20驱动下的液体沿叶轮20的切线方向运动,进而,通过将蜗舌32的至少一端的端面沿叶轮20的切线方向延伸设置,可以减少液体的流动阻力,提高流体的流出效率,从而可以提高水泵100的效率,减少水泵100的能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蜗舌32的朝向叶轮20的一侧表面为引流面,在蜗舌32的一端朝向另一端的方向上,引流面与叶轮2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即,引流面沿叶轮20的周向螺旋延伸,可以减少紊流的产生,进而可以提高水力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第一壳体10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定位凹槽12,定位凹槽12沿第一壳体10的周向延伸,定位凹槽12贯通第一壳体10的敞开端的端面,端板30配合于定位凹槽12内。其中,定位凹槽12可以用于限制端板30的移动,进而可以提高端板30与第一壳体10的连接紧密型,提高端板30的安装稳定性,从而可以降低水泵100的噪音和振动,提高水泵100的运行平稳性。另外,定位凹槽12贯通第一壳体10的敞开端的端面,可以提高端板30与第一壳体10的安装便利性,进而可以提高水泵100的装配效率。
具体地,第一壳体10的周向围环绕水泵100的轴线的方向,定位凹槽12沿第一壳体10的周向延伸,即,定位凹槽12形成为一侧贯通的环状凹槽,定位凹槽12的纵向截面类似于“L”形。定位凹槽12的内表面与端板30的外表面相贴合,进而定位凹槽12可以限制端板30在径向方向上的位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端板3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配合凹槽33,配合凹槽33沿端板30的周向延伸,且贯通端板30的背离泵腔敞开侧的一侧表面,在叶轮20的轴向方向上,配合凹槽33的侧壁与定位凹槽12的侧壁抵接。其中,定位凹槽12在背离敞开端的一侧形成有定位凸起,配合凹槽33在靠近泵腔敞开一侧形成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的上端面与定位凸起的下端面相抵接,因此,定位凹槽12可以限制端板30在轴向方向的位移,进而可以提高端板30在轴向方向上的安装稳定性;同时,配合凹槽33沿端板30的周向延伸,可以增加配合凹槽33与定位凹槽12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进一步的提高端板30在轴向方向上的安装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水泵100还包括:第二壳体40,第二壳体40与第一壳体10相连且位于端板30的背离泵腔的一侧,端板30与第二壳体40相连,第二壳体40与第一壳体10可拆卸连接。其中,第二壳体40主要是用于安装电机60,可以为电机60提供安装空间和保护作用,还可以提高水泵100的外观美观性;另外,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40可拆卸连接,可以提高水泵100的组装、拆卸和维修的便利性。
可选的,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40可以通过卡接连接,卡接连接结构简单,生产便利,且安装拆卸方便,进而可以提高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40的安装、拆卸和维修的便利性。
可选地,第二壳体40为塑料件。其中,第二壳体40主要承担安装电机60的作用,进而不需要承受很高的温度和强度,因此,采用塑料件作为第二壳体40,在满足水泵100的使用需求的同时,还可以降低水泵100的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另外,塑料材质可以包含有多种,例如,可以采用聚氨酯塑料或者环氧塑料制作第二壳体40。
进一步地,例如图1所示,水泵100还包括有电机60,其中,电机60包括有电机轴61、转子62和定子63,电机轴61穿过端板30与叶轮20相连,用以带动叶轮20旋转,进而可以为洗碗机泵送液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端板30与第二壳体40之间配合限定出转子腔41,板主体31上形成有贯通板主体31的过水孔311,转子腔41通过过水孔311与泵腔连通。
其中,转子腔41用于容纳转子62及电机轴61;板主体31上形成有的贯通板主体31的过水孔311,可以将泵腔内的水引流至转子腔41内,然后利用进入转子腔41内的液体对电机60和轴承的冷却,进而通过设置过水孔311,可以在电机60运行的同时对电机60和轴承进行冷却,进而可以提高电机60的运行安全,从而可以提高水泵100的运行安全。另外,进入转子腔41内的液体还可以对轴承起到润滑作用,进而可以增加水泵100的运行平稳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端板30与第二壳体40中的一个形成有限位槽且另一个形成有限位筋312,限位筋312配合于限位槽内以限制端板30与第二壳体40在径向方向上的位移。其中,若端板30上设有限位筋312,则第二壳体40上形成有限位槽;若第二壳体40上形成有限位筋312,则端板30上形成有限位槽;限位筋312配合于限位槽内可以限制端板30与第二壳体40在径向方向上的位移,进而可以增加端板30与第二壳体40在径向方向上的安装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限位筋312形成于板主体31上且环绕叶轮20的中心轴线延伸为环形。其中,限位筋312形成于板主体31上,可以降低限位筋312的生产难度,进而可以提高水泵100的生产便利性,提高水泵100的生产速率,另外,限位筋312环绕叶轮20的中心轴线延伸为环形,可以增加限位筋312与限位槽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增加第二壳体40对端板30的限位效果,提高端板30的安装稳定性,从而可以降低水泵100在运行时的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水泵100还包括:加热件50,加热件50与第一壳体10通过压铸一体成型或通过挤压铸造一体成型。其中,加热件50与第一壳体10一体成型,可以减少整体空间占比,提高空间利用率,进而可以有利于整体设备的小型化设计;同时,还可以减少将加热件50装配到壳体上的装配工序,进而可以提高水泵100的装配效率。
具体地,压铸是利用高压将金属液高速压入一精密金属模具型腔内,金属液在压力作用下冷却凝固而形成铸件,它具有精度高、生产效率高、金属利用率高等优点。挤压铸造是使液态或半固态金属在高压下凝固、流动成形,直接获得制件或毛坯的方法,它具有液态金属利用率高、工序简化和质量稳定等优点。因此,利用压铸或者挤压铸造使加热件50与第一壳体10一体成型,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速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加热件50嵌设于第一壳体10内,加热件50沿第一壳体10的周向延伸且延伸角度大于360°,加热件50的两端在第一壳体10的周向上重叠的部分为第一加热部511;水泵100还包括:保护器70,保护器70设于第一壳体10上用于检测第一加热部511所在位置的第一壳体10的温度。
其中,第一壳体10具有一定的强度,可以为加热件50和保护器70提供安装空间和支撑作用;加热件50主要是用于加热进入第一壳体10的液体,保护器70用于检测第一壳体10的温度,为水泵100提供过热保护作用。
具体地,加热件50嵌设于第一壳体10内,即加热件50可以通过第一壳体10与液体隔离,进而可以避免加热件50与液体直接接触,从而可以预防漏电情况对水泵100造成的损坏,提高水泵100的使用安全性。第一壳体10的周向为环绕水泵100的轴线的方向,加热件50沿第一壳体10的周向延伸,且加热件50的延伸角度大于360°,即,加热件50为环形,且加热件50的圈数大于一圈,例如,可以为一圈半、两圈等,可以提高加热件50与第一壳体10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提高加热件50的加热效率。
第一加热部511位于加热件50的两端在第一壳体10的周向上重叠的部分,因此第一加热部511所处区域的加热温度较高,温度传递较快,且保护器70设于第一壳体10上用于检测第一加热部511所在位置的第一壳体10的温度,进而可以提高保护器70的保护效果,提高水泵100的使用安全。
进一步地,例如图1-图2所示,第一壳体10呈圆筒形,加热件50为均匀的加热管,加热件50延伸为环形排布在第一壳体10上部靠近保护器70的一侧。当加热温度过高时,由于加热件50靠近保护器70的位置设置,降低加热件50至保护器70的传热时间和保护器70的反应时间,可以使保护器70快速检测到水泵100的升温异常,进而快速切断加热器的电源,降低加热件50至保护器70的传热时间和保护器70的反应时间,从而可以提高保护器70的保护效率,增加水泵100的使用安全。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加热件50为环形,且加热件50形成有在第一壳体10的周向上重叠的第一加热部511,可以提高加热件50与第一壳体10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提高加热件50的加热效率;同时,将保护器70设于第一壳体10上用于检测第一加热部511所在位置的第一壳体10的温度,可以提高保护器70的保护效果,提高水泵100的使用安全。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加热件50在第一壳体10的周向上的延伸角度大于450°。例如,加热件50在第一壳体10轴向上的延伸角度可以为460°、180°、500°、540°、720°等。其中,加热件50为环形,且加热件50大于5/4圈,多圈的加热件50可以增加加热件50与第一壳体10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提高水泵100的加热速率及加热效果。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在从加热件50的一端朝向另一端的方向上,加热件50沿第一壳体10的径向和轴向螺旋延伸。其中,加热件50沿第一壳体10的径向和轴向螺旋延伸,即,加热件50可以为塔型结构,由此,可以减少加热件50的占用面积,同时还可以增加与第一壳体10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提高加热件50的加热效率和第一壳体10的受热均匀性。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加热部511包括分别位于加热件50两端的第一段5111和第二段5112,在垂直于第一壳体10的轴线的投影平面内,保护器70位于第一段5111和第二段5112之间。其中,第一段5111和第二段5112在垂直与第一壳体10的轴线的投影平面内间隔布置,进而在第一段5111和第二段5112之间的区域,其加热效果较好,升温速度较快。因此,将保护器70设于第一壳体10上,且在垂直与第一壳体10的轴线平面内位于第一段5111和第二段5112之间,可以使第一壳体10的温度快速传递至保护器70,进而可以缩短保护时间,提高水泵100的使用安全。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加热件50包括用于发热的工作部51和用于接电的接线部52,工作部51包裹于第一壳体10的侧壁内,接线部5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壳体10外,且接线部52与保护器70电连接。其中,加热件50包裹于第一壳体10的侧壁内,第一壳体10的侧壁可以将加热件50与待加热的液体隔开,可以避免加热件50与带加热件50直接接触,进而可以提高水泵100的使用安全。接线部52主要是用于外接电源线72,为工作部51提供电加热。其中,接线部52可以部分位于第一壳体10外,也可以全部位于第一壳体10外,可以提高外部接线的便利性。接线部52与保护器70电连接,当温度过高时,保护器70可以快速断开加热器的加热,进而可以水泵100起到断电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例如图2所示,保护器70还包括有保护器端子71,加热件50的接线部52通过电源线72与保护器端子71相连。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保护器70设于第一壳体10外侧表面,保护器70通过焊接、铆接或螺纹紧固连接于第一壳体10,可以提高保护器70的安装、拆卸及维修的便利性,进而可以提高水泵100的整体组装及维修的便利性。
例如图2所示,第一壳体10上形成有螺纹孔,保护器70与第一壳体10通过螺栓用途第一壳体10相连,通过利用螺栓螺纹连接,可以提高保护器70的安装、拆卸和维修的便利性。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第一壳体10为金属件。其中,金属材料传热效率高,强度高,耐热性好,进而利用金属材料制作第一壳体10,可以提高第一壳体10的传热效率,进而可以将加热件50的工作部51的热量快速传递至流体,加快流体的升温速度,从而可以降低电耗,降低使用成本;同时,利用强度较好的金属材料,可以有效避免因高温而导致第一壳体10发生变形的情况,进而可以提高水泵100的使用安全。另外,金属材料可以包括有多种,例如,可以使用铝材、铜等其他具有较好的热传导和耐高温的金属材料。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0可以利用铝材进行制作,铝材压铸可以相对容易生产出复杂形状,进而可以降低生产难度,提高生产速度;同时,铝材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进而利用铝材制作第一壳体10,可以提高第一壳体10的导热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洗碗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水泵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碗机,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水泵100,从而提高了洗碗机的整体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泵腔和与所述泵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泵腔的一侧敞开;
叶轮,所述叶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泵腔内;
端板,所述端板为一体件且包括板主体和蜗舌,所述板主体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封盖所述泵腔的敞开侧,所述蜗舌连接在所述板主体的朝向所述泵腔的一侧且环绕所述叶轮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沿所述叶轮的周向延伸,所述蜗舌的两端之间限定出流体出口,所述蜗舌的至少一端的端面沿所述叶轮的切线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的朝向所述叶轮的一侧表面为引流面,在所述蜗舌的一端朝向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引流面与所述叶轮的中心轴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向延伸,所述定位凹槽贯通所述第一壳体的敞开端的端面,所述端板配合于所述定位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配合凹槽,所述配合凹槽沿所述端板的周向延伸,且贯通所述端板的背离所述泵腔敞开侧的一侧表面,在所述叶轮的轴向方向上,所述配合凹槽的侧壁与所述定位凹槽的侧壁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且位于所述端板的背离所述泵腔的一侧,所述端板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配合限定出转子腔,所述板主体上形成有贯通所述板主体的过水孔,所述转子腔通过所述过水孔与所述泵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与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一个形成有限位槽且另一个形成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配合于所述限位槽内以限制所述端板与所述第二壳体在径向方向上的位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筋形成于所述板主体上且环绕所述叶轮的中心轴线延伸为环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与所述第一壳体通过压铸一体成型或通过挤压铸造一体成型。
11.一种洗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水泵。
CN202321202322.5U 2023-05-17 2023-05-17 水泵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Active CN2197337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02322.5U CN219733735U (zh) 2023-05-17 2023-05-17 水泵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02322.5U CN219733735U (zh) 2023-05-17 2023-05-17 水泵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33735U true CN219733735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60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02322.5U Active CN219733735U (zh) 2023-05-17 2023-05-17 水泵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337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733735U (zh) 水泵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CN114790988A (zh) 一种电动机轴二端各传动一泵结构的屏蔽电泵
CN116677647A (zh) 水泵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CN220045832U (zh) 加热泵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CN219895658U (zh) 加热泵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CN115912717A (zh) 一种矿用刮板输送机用电驱动系统
CN116369815A (zh) 加热泵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CN113768444A (zh) 加热泵及洗碗机
CN212394857U (zh) 导流罩、集热泵及家用电器
CN113775529A (zh) 一种洗碗机一体化循环热泵动力系统
CN207701392U (zh) 一种新型浸入式循环泵
CN217055715U (zh) 一种具有水冷控制板功能的电动水泵结构
CN219317202U (zh) 加热泵及洗涤电器
CN208548788U (zh) 一种电机支撑架及离心泵
CN216090395U (zh) 加热泵及洗碗机
CN114060318A (zh) 一种加热泵和具有该加热泵的洗碗机
CN218894761U (zh) 增压装置和燃气热水器
WO2023065586A1 (zh) 加热泵及洗碗机
CN212003701U (zh) 一种泵密封结构和洗碗机泵
CN2530081Y (zh) 一种家用电器用电水泵
CN216111320U (zh) 一种洗碗机一体化循环热泵动力系统
CN212155187U (zh) 一种新型洗碗机泵
CN214998233U (zh) 水泵和洗碗机
CN110762023A (zh) 水泵组件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CN220134287U (zh) 高压电子水泵控制器冷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