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7368U - 接电插座护壳 - Google Patents

接电插座护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7368U
CN219717368U CN202321138560.4U CN202321138560U CN219717368U CN 219717368 U CN219717368 U CN 219717368U CN 202321138560 U CN202321138560 U CN 202321138560U CN 219717368 U CN219717368 U CN 2197173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ousing
cover
socket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3856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炎峻
胡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chlemm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chlemm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chlemm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chlemm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3856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73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73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73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接电插座护壳,包括护壳主体及壳盖,护壳主体还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活动连接,且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并合围形成有第一腔室,以供线束穿过,壳盖设置于护壳主体的一端且与第一壳体活动连接,壳盖能够分别与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连接固定,以使壳盖、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并合围形成有第二腔室,用于收容接电插座,第二腔室与第一腔室连通。通过壳盖、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之间能够合围形成有第二腔室,并收容接电插座,使得该接电插座护壳能够对接电插座起到防碰撞的保护作用,并防止接电插座处被破坏,进而避免了因接电插座上的电气元件外露而造成的意外事故发生。

Description

接电插座护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配套零件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接电插座护壳。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汽车线束和接电插座是汽车的电路主体,为减少对电路的损害,汽车电路外还需要使用护壳,来起到对汽车线束和接电插座的绝缘和保护作用。
目前,现有的应用于汽车上的接电插座未设置护壳,无法对接电插座处进行保护,使得汽车在恶劣环境下行驶时接电插座容易发生碰撞,这样容易造成接电插座损坏,从而引发接电插座上的电气元件外露并造成意外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接电插座护壳。
一种接电插座护壳,应用于汽车中,用于可拆卸地安装于接电插座上,其中,所述接电插座上电气连接有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插座护壳包括:
护壳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并合围形成有第一腔室,以供所述线束穿过;
壳盖,设置于所述护壳主体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壳体活动连接,所述壳盖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固定,以使所述壳盖、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并合围形成有第二腔室,用于收容所述接电插座,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
在本申请中,在护壳主体上设置壳盖,使得壳盖、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并合围形成有第二腔室,并收容接电插座,使得该接电插座护壳能够对接电插座起到防尘、防碰撞的保护作用,并防止接电插座处被破坏,进而避免了因接电插座上的电气元件外露而造成的意外事故发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盖能够盖合于所述护壳主体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卡扣连接,以将所述壳盖限位固定至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上。
可以理解的是,利用壳盖盖合于护壳主体上且分别与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卡扣连接,这样具体实现壳盖在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上的装配,具有便于将壳盖装配至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上,并满足壳盖在护壳主体上活动连接的使用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盖上形成有多个卡扣件,多个所述卡扣件分居于所述壳盖的两侧,且所述壳盖能够通过多个所述卡扣件与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卡扣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用分居于壳盖两侧的多个卡扣件来实现与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之间的卡扣连接,使得该多个卡扣件能够实现对壳盖在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上的装配限位,进而具有提高壳盖与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装配连接时稳定性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盖上还形成有挡筋,所述第一壳体及/或所述第二壳体上形成有挡筋配合件,所述挡筋配合件与所述挡筋凹凸配合,以将所述壳盖沿所述护壳主体的长度方向上限位至所述护壳主体上。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壳盖上挡筋和第一壳体及/或第二壳体上挡筋配合件的结构设置,使得该壳盖能够通过挡筋与挡筋配合件之间凹凸配合限位至护壳主体上,进一步起到壳盖在第一壳体及/或第二壳体上装配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盖上还形成有凸台,所述凸台设置于所述壳盖的边沿外侧;所述第一壳体及/或所述第二壳体上形成有凸台配合部,且当所述壳盖盖合至所述护壳主体上时,所述凸台与所述凸台配合部抵接配合,以使所述壳盖限位至所述护壳主体上。
可以理解的是,利用凸台与凸台配合部之间的抵接,这样具体实现壳盖在护壳主体上的限位,使得壳盖盖合至护壳主体上时能够更好的贴合,并实现对壳盖与护壳主体之间对应的缝隙的盖合,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接电插座护壳对接电插座的保护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台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凸台分居于所述壳盖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上均形成有所述凸台配合部。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凸台和凸台配合部的设置,这样具体实现该接电插座护壳的一实施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上形成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壳盖上形成有第一连接配合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配合部配合连接,以使所述壳盖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
可以理解的是,利用第一壳体上第一连接部和壳盖上第一连接配合部配合,这样具体实现壳盖与第一壳体之间的活动连接,具有简化结构的作用,并以满足壳盖能够与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配合并合围形成有第二腔室的使用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上还形成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壳体上形成有第二连接配合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配合部配合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壳体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
可以理解的是,利用第一壳体上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壳体上第二连接配合部配合,这样具体实现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之间的活动连接,具有简化结构的作用,并满足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上转动连接的使用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也以卡扣方式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利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卡扣连接,这样具体实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相互配合后的装配连接,以便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装配连接,进而起到便于将该接电插座护壳装配至线束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第二凹槽,且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互配合时,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组合并形成为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利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组合并形成为连接通道,以便于外置线束与该接电插座进行电气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接电插座护壳,通过在护壳主体上设置壳盖,使得壳盖、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并合围形成有第二腔室,并收容接电插座,使得该接电插座护壳能够对接电插座起到了防尘、防碰撞的保护作用,并防止接电插座处被破坏,进而避免了因接电插座上的电气元件外露而造成的意外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接电插座护壳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接电插座护壳处于闭合状态。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接电插座护壳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接电插座护壳处于闭合状态。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接电插座护壳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接电插座护壳处于打开状态。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接电插座护壳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接电插座护壳处于打开状态。
附图标记:100、接电插座护壳;10、护壳主体;11、第一壳体;111、第一连接部;112、第二连接部;113、第一凹槽;12、第二壳体;121、第二连接配合部;122、第二凹槽;13、挡筋配合件;14、凸台配合部;20、壳盖;21、卡扣件;22、挡筋;23、凸台;201、第一连接配合部;123、连接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3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接电插座护壳100,应用于汽车中,用于可拆卸地安装于接电插座上,其中,接电插座上电气连接有线束,该接电插座护壳100包括护壳主体10及壳盖20,护壳主体10还包括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活动连接,且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并合围形成有第一腔室(图未示),以供线束穿过,壳盖20设置于护壳主体10的一端且与第一壳体11活动连接,壳盖20能够分别与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连接固定,以使壳盖20、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并合围形成有第二腔室(图未示),用于收容接电插座,第二腔室与第一腔室连通。
在本申请中,在护壳主体10上设置壳盖20,使得壳盖20、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并合围形成有第二腔室,并收容接电插座,使得该接电插座护壳100能够对接电插座起到防尘、防碰撞的保护作用,并防止接电插座处被破坏,进而避免了因接电插座上的电气元件外露而造成的意外事故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壳盖20也可以设置于护壳主体10的一端且与第二壳体12活动连接,具体的安装位置均可采用现有接电插座护壳100的常规形式,在此就不展开阐述。
如图1、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壳盖20能够盖合于护壳主体10上且分别与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卡扣连接,以将壳盖20限位固定至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上。利用壳盖20盖合于护壳主体10上且分别与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卡扣连接,这样具体实现壳盖20在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上的装配,具有便于将壳盖20装配至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上,并满足壳盖20在护壳主体10上活动连接的使用需求。
其中,壳盖20上形成有多个卡扣件21,多个卡扣件21分居于壳盖20的两侧,且壳盖能够通过多个卡扣件21与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卡扣连接。用分居于壳盖20两侧的多个卡扣件21来实现与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之间的卡扣连接,使得该多个卡扣件21能够实现对壳盖在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上的装配限位,进而具有提高壳盖与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装配连接时稳定性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上设置卡扣配合件,以匹配壳盖20的卡扣件21,当然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也可将卡扣配合件设置于壳盖20上,将卡扣件设置在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上,只要能确保壳盖20与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能够装配固定,在此就不展开阐述。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壳盖上还形成有挡筋22,第一壳体11及/或第二壳体12上形成有挡筋配合件13,挡筋配合件13与挡筋22凹凸配合,以将壳盖20沿护壳主体10的长度方向上限位至护壳主体10上。通过上述壳盖20上挡筋22和第一壳体11及/或第二壳体12上挡筋配合件13的结构设置,使得该壳盖20能够通过挡筋22与挡筋配合件13之间凹凸配合的方式限位至护壳主体10上,进一步起到壳盖20在第一壳体11及/或第二壳体12上装配的稳定性。
如图1、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壳盖20上还形成有凸台23,凸台23设置于壳盖20的边沿外侧;第一壳体11及/或第二壳体12上形成有挡筋配合件13,且当壳盖20盖合至护壳主体10上时,凸台23与挡筋配合件13抵接配合,以使壳盖20限位至护壳主体10上。利用凸台23与挡筋配合件13之间的抵接,这样具体实现壳盖20在护壳主体10上的限位,使得壳盖20盖合至护壳主体10上时能够更好的贴合,并实现对壳盖20与护壳主体10之间对应的缝隙的盖合,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接电插座护壳100对接电插座的保护作用。
其中,凸台2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凸台23分居于壳盖20的两侧;且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上均形成有挡筋配合件13。
如图1、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上形成有第一连接部111,壳盖20上形成有第一连接配合部201,第一连接部111与第一连接配合部201配合连接,以使壳盖20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壳体11。利用第一壳体11上第一连接部111和壳盖20上第一连接配合部201配合,这样具体实现壳盖20与第一壳体11之间的活动连接,具有简化结构的作用,并满足壳盖20能够与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体配合并合围形成有第二腔室的使用需求。当然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将第一壳体11上第一连接部111与壳盖20上第一连接配合部201连接为一体式结构,以使第一壳体11与壳盖20连接为一体,这样可使壳盖20与第一壳体11能够一体制备而成,进而起到便于该接电插座护壳100的生产制备,具有简化结构的作用。
其中,第一壳体11上还形成有第二连接部112,第二壳体12上形成有第二连接配合部121,第二连接部112与第二连接配合部121配合连接,以使第二壳体12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壳体11。利用第一壳体11上第二连接部112和第二壳体12上第二连接配合部121配合,这样具体实现第二壳体12在第一壳体11上的装配,这样具体实现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之间的活动连接,具有简化结构的作用,并满足第二壳体12在第一壳体11上转动连接的使用需求。当然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将第一壳体11上第二连接部112与第二壳体12上第二连接配合部121连接为一体式结构,以使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连接为一体,这样可使该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能够一体制备而成,进而起到便于该护壳主体10的生产制备,具有简化结构的作用。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也以卡扣方式连接。利用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卡扣连接,这样具体实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相互配合后的装配连接,以便于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的装配连接,进而起到便于将该接电插座护壳100装配至线束的作用。
如图2、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13,第二壳体12上开设有第二凹槽122,且当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相互配合时,第一凹槽113与第二凹槽122组合并形成为连接通道123,连接通道123与第二腔室连通。利用第一凹槽113与第二凹槽122组合并形成为连接通道123,以便于外置线束与该接电插座进行电气连接。
综上,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接电插座护壳100,在护壳主体10上设置壳盖20,使得壳盖20、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并合围形成有第二腔室,并收容接电插座,使得该接电插座护壳100能够对接电插座起到防尘、防碰撞的保护作用,进而防止接电插座处被破坏,进而避免了因接电插座上的电气元件外露而造成的意外事故发生。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接电插座护壳,应用于汽车中,用于可拆卸地安装于接电插座上,其中,所述接电插座上电气连接有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插座护壳(100)包括:
护壳主体(10),包括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并合围形成有第一腔室,以供所述线束穿过;
壳盖(20),设置于所述护壳主体(10)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壳体(11)活动连接,所述壳盖(20)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11)及所述第二壳体(12)连接固定,以使所述壳盖(20)、所述第一壳体(11)及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并合围形成有第二腔室,用于收容所述接电插座,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电插座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20)能够盖合于所述护壳主体(10)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11)及所述第二壳体(12)卡扣连接,以将所述壳盖(20)限位固定至所述第一壳体(11)及所述第二壳体(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电插座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20)上形成有多个卡扣件(21),多个所述卡扣件(21)分居于所述壳盖(20)的两侧,且所述壳盖(20)能够通过多个所述卡扣件(21)与所述第一壳体(11)及所述第二壳体(12)卡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电插座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20)上还形成有挡筋(22),所述第一壳体(11)及/或所述第二壳体(12)上形成有挡筋配合件(13),所述挡筋配合件(13)与所述挡筋(22)凹凸配合,以将所述壳盖(20)沿所述护壳主体(10)的长度方向上限位至所述护壳主体(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电插座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20)上还形成有凸台(23),所述凸台(23)设置于所述壳盖(20)的边沿外侧;所述第一壳体(11)及/或所述第二壳体(12)上形成有凸台配合部(14),且当所述壳盖(20)盖合至所述护壳主体(10)上时,所述凸台(23)与所述凸台配合部(14)抵接配合,以使所述壳盖(20)限位至所述护壳主体(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电插座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2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凸台(23)分居于所述壳盖(20)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壳体(11)及所述第二壳体(12)上均形成有所述凸台配合部(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电插座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上形成有第一连接部(111),所述壳盖(20)上形成有第一连接配合部(201),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与所述第一连接配合部(201)配合连接,以使所述壳盖(20)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电插座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上还形成有第二连接部(112),所述第二壳体(12)上形成有第二连接配合部(121),所述第二连接部(112)与所述第二连接配合部(121)配合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壳体(12)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电插座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也以卡扣方式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电插座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13),所述第二壳体(12)上开设有第二凹槽(122),且当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相互配合时,所述第一凹槽(113)与所述第二凹槽(122)组合并形成为连接通道(123),所述连接通道(123)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CN202321138560.4U 2023-05-09 2023-05-09 接电插座护壳 Active CN2197173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8560.4U CN219717368U (zh) 2023-05-09 2023-05-09 接电插座护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8560.4U CN219717368U (zh) 2023-05-09 2023-05-09 接电插座护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7368U true CN219717368U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77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38560.4U Active CN219717368U (zh) 2023-05-09 2023-05-09 接电插座护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73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0074B (zh) 屏蔽连接器
US6919509B2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US9161468B2 (en) Electric box for vehicle
CA2591661C (en) In-line fuse holder for female fuse
US6971888B2 (en) Waterproof structure of electric junction box
US6109975A (en) Electric connector
US10566775B2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and protection member
US9142828B2 (en) Fuse unit for vehicles
US9241417B2 (en) Waterproof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US7017764B2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CN219717368U (zh) 接电插座护壳
US4809875A (en) Electrical component container having improved hinge unit
JP2002025684A (ja) 保護カバー
US20230094337A1 (en) Connector
US5350309A (en) Connector with a protective cover
KR200486264Y1 (ko) 조립식 단자대
JP3221362B2 (ja) 電気接続箱
CN112448094B (zh) 电池模组
JPH09199188A (ja) ターミナルキャップ
CN219717331U (zh) 一种气囊端子保护罩
US764149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vibration-resisting structure
CN217589555U (zh) 连接器的防护结构及车辆
CN212296035U (zh) 一种车窗防夹模块及其安装结构
CN211265801U (zh) 车用连接器及其尾部护壳
CN220577146U (zh) 内后视镜安装座、后视镜组件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