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7350U - 一种卧式防尘Type-C母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卧式防尘Type-C母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7350U
CN219717350U CN202320363743.XU CN202320363743U CN219717350U CN 219717350 U CN219717350 U CN 219717350U CN 202320363743 U CN202320363743 U CN 202320363743U CN 219717350 U CN219717350 U CN 2197173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shell
terminal strip
metal shell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6374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文
何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uoyu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uoy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uoyu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uoy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6374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73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7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73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防尘Type-C母座,其包括:第一金属外壳;塑胶件,塑胶件设置在第一金属外壳内;上端子排与下端子排,上端子排与下端子排的部分置于所述塑胶件内,且上端子排的前端与后端以及所述下端子排的前端与后端均外露于所述塑胶件;中夹片,中夹片设置在上端子排与下端子排之间并部分外露于塑胶件;塑胶外壳,塑胶外壳设置在第一金属外壳上;塑胶外壳具有容置腔体,第一金属外壳容置于容置腔体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金属外壳外再设置一个塑胶外壳,使得卧式防尘Type-C母座的外壳可以容置于塑胶外壳内,从而可以起到防尘的作用,进而可以防止因灰尘进入卧式防尘Type-C母座而影响其正常使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卧式防尘Type-C母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卧式防尘Type-C母座。
背景技术
USB接口具有三种不同外观的接口,即Type-A、Type-B与Type-C,Type-C拥有比Type-A、Type-B均小的多的体积,是最新的USB外形标准。另外,Type-C是一种既可以应用于主设备,又可以应用于外部设备的接口类型,能够支持双面盲插,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卧式Type-C母座一般具有外壳、塑胶主体与端子排等,端子排被包覆在塑胶主体内,外壳套设在塑胶主体上,在与终端设备连接时,主要通过外壳与终端设备的电路板实现连接。然而,卧式防尘Type-C母座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落入灰尘,导致对卧式防尘Type-C母座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防尘Type-C母座,以解决现有卧式防尘Type-C母座在使用的过程中因落入灰尘导致的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卧式防尘Type-C母座,其包括:
第一金属外壳;
塑胶件,所述塑胶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内;
上端子排与下端子排,所述上端子排与所述下端子排的部分置于所述塑胶件内,且所述上端子排的前端与后端以及所述下端子排的前端与后端均外露于所述塑胶件;
中夹片,所述中夹片设置在所述上端子排与所述下端子排之间并部分外露于所述塑胶件;
塑胶外壳,所述塑胶外壳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上;所述塑胶外壳具有容置腔体,所述第一金属外壳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体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塑胶外壳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沿所述塑胶外壳边沿设置,并位于所述塑胶外壳靠近所述容置腔体的开口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金属外壳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塑胶外壳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过槽;所述第一连接部部分穿过所述过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卧式防尘Type-C母座还包括:第二金属外壳;
所述第二金属外壳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上;
所述塑胶外壳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外壳上;所述第二金属外壳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体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金属外壳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部分穿过所述过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金属外壳还包括:隔挡部;
所述隔挡部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外壳的后端,并抵接于所述塑胶件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塑胶件包括:固定部、上塑胶部与下塑胶部;
所述上塑胶部与所述下塑胶部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
所述上端子排部分被包覆于所述上塑胶部内,且所述上端子排的前端外露于所述上塑胶部的上端面,所述上端子排的后端依次穿过所述上塑胶部与所述固定部;
所述下端子排部分被包覆于所述下塑胶部,且所述下端子排的前端外露于所述下端子排的下端面,且所述下端子排的后端依次穿过所述下塑胶部与所述固定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金属外壳还包括: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
所述第一卡接部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的顶壁的内表面;
所述第二卡接部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的底壁的内表面;
所述第二金属外壳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金属外壳还包括: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
所述第一限位部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的顶壁的内表面与底壁的内表面,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适配的第一限位槽;
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的侧面;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适配的第二限位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上端子排的后端呈L型;所述下端子排的后端呈L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卧式防尘Type-C母座,其包括:第一金属外壳;塑胶件,所述塑胶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内;上端子排与下端子排,所述上端子排与所述下端子排的部分置于所述塑胶件内,且所述上端子排的前端与后端以及所述下端子排的前端与后端均外露于所述塑胶件;中夹片,所述中夹片设置在所述上端子排与所述下端子排之间并部分外露于所述塑胶件;塑胶外壳,所述塑胶外壳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上;所述塑胶外壳具有容置腔体,所述第一金属外壳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体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防尘Type-C母座通过在第一金属外壳外再设置一个塑胶外壳,使得卧式防尘Type-C母座的外壳可以容置于塑胶外壳内,从而可以起到防尘的作用,进而可以防止因灰尘进入卧式防尘Type-C母座而影响其正常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卧式防尘Type-C母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卧式防尘Type-C母座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中塑胶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卧式防尘Type-C母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卧式防尘Type-C母座另一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塑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下塑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金属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金属外壳与塑胶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塑胶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记:1、第一金属外壳;11、第一连接部;12、第一卡接部;13、第二卡接部;14、第一限位部;15、第二限位部;2、塑胶件;21、固定部;211、第一限位槽;212、第二限位槽;22、上塑胶部;221、定位柱;23、下塑胶部;231、定位孔;3、上端子排;4、下端子排;5、中夹片;51、卡勾部;52、第二通孔;6、塑胶外壳;61、容置腔体;62、定位部;63、过槽;7、第二金属外壳;71、第二连接部;72、隔挡部;73、第一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防尘Type-C母座,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实施方式和申请专利范围中,除非文中对于冠词有特别限定,否则“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防尘Type-C母座的较佳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卧式防尘Type-C母座,其包括:第一金属外壳1、塑胶件2、上端子排3、下端子排4、中夹片5与塑胶外壳6。其中,所述塑胶件2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内;所述上端子排3与所述下端子排4的部分置于所述塑胶件2内,且所述上端子排3的前端与后端以及所述下端子排4的前端与后端均外露于所述塑胶件2;所述中夹片5设置在所述上端子排3与所述下端子排4之间并部分外露于所述塑胶件2;所述塑胶外壳6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上;所述塑胶外壳6具有容置腔体61,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体61中。
具体地,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为金属材料制成的外壳,所述塑胶外壳6为注塑成型的外壳,所述上端子排3与所述下端子排4通过冲压成型,所述中夹片5位于所述上端子排3与所述下端子排4之间,经包胶工艺后在所述上端子排3与所述下端子上形成所述塑胶件2。其中所述中夹片5与所述上端子排3以及所述下端子排4的负极连接,且所述中夹片5外露于所述塑胶件2,当卧式防尘Type-C母座与Type-C公头实现连接后,所述中夹片5与Type-C公头的外壳连接实现接地。
所述塑胶外壳6具有容置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的容置腔体61,所述容置腔体61具有供Type-C公头插入的开口,所述塑胶外壳6包覆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后,可以起到尘的作用。
这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防尘Type-C母座通过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外再设置一个所述塑胶外壳6,使得卧式防尘Type-C母座的外壳可以容置于所述塑胶外壳6内,从而可以起到防尘的作用,进而可以防止因灰尘进入卧式防尘Type-C母座而影响其正常使用的问题。
请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夹片5的两侧设置有卡勾部51,所述卡勾部51外露于所述塑胶件2,当卧式防尘Type-C母座与Type-C公头配合连接时,卧式防尘Type-C母座通过所述卡勾部51与Type-C公头实现连接。
请参阅图4,在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塑胶外壳6上设置有定位部62,所述定位部62沿所述塑胶外壳6边沿设置,并位于所述塑胶外壳6靠近所述容置腔体61的开口的一端。
具体地,所述定位部62沿所述塑胶外壳6的边沿环绕设置,在安装于终端设备时,具有定位作用,可以防止因Type-C公头多次插入后造成Type-C母座松动。
请参阅图2、图4与图5,在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所述塑胶外壳6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过槽63;所述第一连接部11部分穿过所述过槽63。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部11设置有两个,并分布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部11穿过所述塑胶外壳6的过槽63并部分伸出于所述塑胶外壳6。当卧式防尘Type-C母座安装与终端设备上的电路板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与电路板上的插槽实现连接,以防止卧式防尘Type-C母座松动。
请参阅图2与图5,在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地实施方式中,卧式防尘Type-C母座还包括:第二金属外壳7。所述第二金属外壳7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上;所述塑胶外壳6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外壳7上;所述第二金属外壳7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体61中。
具体地,所述第二金属外壳7为金属材料制成的外壳,所述第二金属外壳7具有容置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的腔体。在卧式防尘Type-C母座安装于终端设备的电路板上之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与终端设备的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外壳7套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上之后并与终端设备的电路板连接。这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防尘Type-C母座具有由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与所述第二金属外壳7构成的双外壳结构,从而能够增强卧式防尘Type-C母座与终端设备的电路板的连接强度,提升卧式防尘Type-C母座的破坏力,使得卧式防尘Type-C母座不易被破坏。
请参阅图2、图4、图5与图6,在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地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金属外壳7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71,所述第二连接部71部分穿过所述过槽63;所述第二连接部7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间隔设置。
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部71设置有两个,并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外壳7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部71穿过所述塑胶外壳6的过槽63后部分伸出所述塑胶外壳6。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7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且所述第二连接部7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错开设置。当卧式防尘Type-C母座与终端设备的电路板实现连接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的第一连接部11、所述第二金属外壳7的第二连接部71均与终端设备的电路板连接,以使卧式防尘Type-C母座稳定安装于终端设备上,不易被折弯破坏,从而增强了卧式防尘Type-C母座的不被破坏的能力。
请参阅图5与图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金属外壳7还包括:隔挡部72;所述隔挡部72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外壳7的后端,并抵接于所述塑胶件2的侧面。
具体地,所述隔挡部72位于卧式防尘Type-C母座的后端,可以隔挡卧式防尘Type-C母座的后部,并抵接于所述塑胶件2,从而可以起防尘的作用。
请参阅图2、图5与图6,在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塑胶件2包括:固定部21、上塑胶部22与下塑胶部23。所述上塑胶部22与所述下塑胶部23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部21上;所述上端子排3部分被包覆于所述上塑胶部22内,且所述上端子排3的前端外露于所述上塑胶部22的上端面,所述上端子排3的后端依次穿过所述上塑胶部22与所述固定部21;所述下端子排4部分被包覆于所述下塑胶部23,且所述下端子排4的前端外露于所述下端子排4的下端面,且所述下端子排4的后端依次穿过所述下塑胶部23与所述固定部21。
具体地,所述固定部21主要配合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起到支架作用。所述上端子排3的前端外露于所述上塑胶部22的上表面,所述下端子排4的前端外露于所述下塑胶部23的下表面,以满足正反插的功能。所述上端子排3的后端以及所述下端子排4的后端穿设于所述固定部21,以与终端设备的电路板实现连接。
请参阅图2、图7与图8,进一步地,所述上塑胶部22上间隔设置有定位柱221,所述下塑胶部23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221适配的定位孔231,所述中夹片5与所述定位孔23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52,所述定位柱221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52与所述定位孔231。当所述中夹片5被夹持在所述上塑胶部22与所述下塑胶部23之间,所述上塑胶部22与所述下塑胶部23之间通过所述定位柱221实现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端子排3的后端呈L型,所述下端子排4的后端呈L型,以使卧式防尘Type-C母座能够与终端设备的电路板平行设置。
请参阅图2、图5、图6与图9,在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还包括:第一卡接部12与第二卡接部13;所述第一卡接部12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的顶壁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卡接部13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的底壁的内表面;所述第二金属外壳7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73。
具体地,所述第一卡接部12与所述第二卡接部13均为弹片。所述第一卡接部12与所述第二卡接部13的一端均朝向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的内部倾斜翘起。当卧式防尘Type-C母座与Type-C公头实现连接时,所述第一卡接部12与所述第二卡接部13产生一定的形变,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顶壁的所述第一卡接部12向上翘起并抵接于Type-C公头,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的底壁的所述第二卡接部13则向下翘起并抵接于Type-C公头,以使Type-C公头与卧式防尘Type-C母座稳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金属外壳7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的第一卡接部1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73,以为所述第一卡接部12提供变形空间,起到避位的作用。
请参阅图10与图11,在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还包括:第一限位部14与第二限位部15。所述第一限位部14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的顶壁的内表面与底壁的内表面,所述固定部21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4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4适配的第一限位槽211;所述第二限位部15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的侧面;所述固定部2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5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5适配的第二限位槽212。
具体地,在将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安装于所述塑胶件2上时,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上的第一限位部14抵接于所述固定部21上的第一限位槽211中,可以限制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进一步向前运动,起到定位的作用,同时对所述塑胶件2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内的位置具有限位作用。
所述第二限位部15为弹片结构,所述第二限位部15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与终端设备的电路板连接的一端。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安装于所述塑胶件2的过程中,因所述第二限位部15为弹片,具有一定弹性,所述第二限位部15可滑入所述固定部21上的第二限位槽212中,这样便能限制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在所述固定部21前后方向上移动,加强了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与所述塑胶件2的安装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卧式防尘Type-C母座,其包括:第一金属外壳;塑胶件,所述塑胶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内;上端子排与下端子排,所述上端子排与所述下端子排的部分置于所述塑胶件内,且所述上端子排的前端与后端以及所述下端子排的前端与后端均外露于所述塑胶件;中夹片,所述中夹片设置在所述上端子排与所述下端子排之间并部分外露于所述塑胶件;塑胶外壳,所述塑胶外壳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上;所述塑胶外壳具有容置腔体,所述第一金属外壳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体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防尘Type-C母座通过在第一金属外壳外再设置一个塑胶外壳,使得卧式防尘Type-C母座的外壳可以容置于塑胶外壳内,从而可以起到防尘的作用,进而可以防止因灰尘进入卧式防尘Type-C母座而影响其正常使用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卧式防尘Type-C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金属外壳;
塑胶件,所述塑胶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内;
上端子排与下端子排,所述上端子排与所述下端子排的部分置于所述塑胶件内,且所述上端子排的前端与后端以及所述下端子排的前端与后端均外露于所述塑胶件;
中夹片,所述中夹片设置在所述上端子排与所述下端子排之间并部分外露于所述塑胶件;
塑胶外壳,所述塑胶外壳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上;所述塑胶外壳具有容置腔体,所述第一金属外壳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防尘Type-C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外壳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沿所述塑胶外壳边沿设置,并位于所述塑胶外壳靠近所述容置腔体的开口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防尘Type-C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塑胶外壳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过槽;所述第一连接部部分穿过所述过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防尘Type-C母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金属外壳;
所述第二金属外壳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上;
所述塑胶外壳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外壳上;所述第二金属外壳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体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式防尘Type-C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外壳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部分穿过所述过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式防尘Type-C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外壳还包括:隔挡部;
所述隔挡部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外壳的后端,并抵接于所述塑胶件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防尘Type-C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件包括:固定部、上塑胶部与下塑胶部;
所述上塑胶部与所述下塑胶部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
所述上端子排部分被包覆于所述上塑胶部内,且所述上端子排的前端外露于所述上塑胶部的上端面,所述上端子排的后端依次穿过所述上塑胶部与所述固定部;
所述下端子排部分被包覆于所述下塑胶部,且所述下端子排的前端外露于所述下端子排的下端面,且所述下端子排的后端依次穿过所述下塑胶部与所述固定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式防尘Type-C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还包括: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
所述第一卡接部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的顶壁的内表面;
所述第二卡接部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的底壁的内表面;
所述第二金属外壳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卧式防尘Type-C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还包括: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
所述第一限位部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的顶壁的内表面与底壁的内表面,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适配的第一限位槽;
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的侧面;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适配的第二限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防尘Type-C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子排的后端呈L型;所述下端子排的后端呈L型。
CN202320363743.XU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卧式防尘Type-C母座 Active CN2197173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3743.XU CN219717350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卧式防尘Type-C母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3743.XU CN219717350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卧式防尘Type-C母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7350U true CN219717350U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99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63743.XU Active CN219717350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卧式防尘Type-C母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73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79876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US753414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metal spring
USRE42075E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988480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an improved metal hook
US11196207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protective cover
US7789702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board lock which is integrally formed on a metal shell
US20040248443A1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having shutter mechanism
US769962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retaining mechanism
CN215871770U (zh) 麦克风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9717350U (zh) 一种卧式防尘Type-C母座
US6402562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9717328U (zh) 一种双外壳卧式Type-C母座
CN219779264U (zh) 一种双外壳卧式Type-C母座
US7850493B2 (en) Connector with foolproof structure
CN217009624U (zh) 一种卧式Type-C母座
US840370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2008004507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locking arms
CN217009648U (zh) 一种立式Type-C母座
CN217281331U (zh) 一种防止塑胶件上下抖动的卧式Type-C母座
CN219498295U (zh) 一种防偏移的预定角度弯折的Type-C母座
CN216145133U (zh) 一种主控板扩展盒
US20090123117A1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fastening member
CN219394347U (zh) 一种防爆接线箱壳体
CN220155889U (zh) 一种连接器插头
CN217903578U (zh) 一种新型接线端子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