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3756U - 一种双通道循环使用的冷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通道循环使用的冷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3756U
CN219713756U CN202320700362.6U CN202320700362U CN219713756U CN 219713756 U CN219713756 U CN 219713756U CN 202320700362 U CN202320700362 U CN 202320700362U CN 219713756 U CN219713756 U CN 2197137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outer cover
heat exchange
heat
spoil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0036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Tengfei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Tengfei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Tengfei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Tengfei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0036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37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37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37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通道循环使用的冷却器,涉及冷却器技术领域,包括冷却外罩,冷却外罩的外部两侧均设置有连接侧板,连接侧板的内侧均设置有内扰流板,连接侧板的外侧均设置有外散热板,冷却外罩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冷却外罩的顶面设置有进液口,冷却外罩的底面设置有出液口,冷却外罩的前侧与后侧均设置有安装面板,采用在冷却外罩的内侧设置有换热管,且在冷却外罩的两侧设置有内扰流板,通过内扰流板将冷却外罩内部的热量传递至连接侧板和外散热板进行散热,换热管可以通过换热液对内部的原料进行换热,且内扰流板可以将内侧原料的热量传递至外部进行散热,实现内部换热以及外部散热的双通道散热,进而可以实现快速散热,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双通道循环使用的冷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通道循环使用的冷却器。
背景技术
冷水机组的热回收主要是指冷凝热量的回收利用,通过回收利用机组制冷循环中产生的冷凝热量来制取热水满足用户的各种使用需求,热回收主要通过热回收换热器在制冷剂和循环水之间换热实现冷凝热量的回收,最早出现的冷凝热回收技术是在普通冷水机组的外部串联板式换热器与循环水换热制取热水,板式冷却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散热片进行热量交换。
现有的冷却器在使用时具有以下问题:
1、现有的冷却器在使用时循环结构较为简单,冷凝的速度较慢,需要延长冷却时间,进而会影响生产效率。
2、现有的冷却器为了满足生产需要,需要将冷却器设置成体积较大的结构以满足生产的需求,体积较大会增加安装和维护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却器在使用时冷却效率较慢且体积较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双通道循环使用的冷却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通道循环使用的冷却器,包括冷却外罩,所述冷却外罩的外部两侧均设置有连接侧板,所述连接侧板的内侧均设置有内扰流板,所述连接侧板的外侧均设置有外散热板,所述冷却外罩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所述冷却外罩的顶面设置有进液口,所述冷却外罩的底面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冷却外罩的前侧与后侧均设置有安装面板。
优选的,所述冷却外罩内部的内扰流板之间为交错设置,且内扰流板与外散热板在连接侧板表面位置对应。
优选的,所述连接侧板的内侧设置有隔热板,且隔热板的表面开设有与内扰流板相匹配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隔热板远离连接侧板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条,且密封条位于内扰流板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均设置有换热法兰,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远离内扰流板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法兰,且换热管在冷却外罩的内部为S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内扰流板在换热管的内侧交错设置,且连接侧板与内扰流板和外散热板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侧板与冷却外罩之间设置有连接螺栓,且安装面板与冷却外罩之间设置有连接螺栓。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在冷却外罩的内侧设置有换热管,且在冷却外罩的两侧设置有内扰流板,通过内扰流板将冷却外罩内部的热量传递至连接侧板和外散热板进行散热,换热管可以通过换热液对内部的原料进行换热,且内扰流板可以将内侧原料的热量传递至外部进行散热,实现内部换热以及外部散热的双通道散热,进而可以实现快速散热,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内扰流板和外散热板进行散热,且在内扰流板内部设置S形结构的换热管,使得冷却外罩的内部散热部件集成度较高,在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的同时可以使得冷却外罩的体积较小,且连接侧板和安装面板与冷却外罩之间为可拆卸设置,进而可以在减小冷却器占地面积的同时也可以便于进行安装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外罩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扰流板与连接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冷却外罩;2、安装面板;3、进液口;4、出液口;5、连接侧板;6、内扰流板;7、外散热板;8、换热管;9、连接法兰;10、连接螺栓;11、隔热板;12、密封条;13、换热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一:
参照图1-4,一种双通道循环使用的冷却器,包括冷却外罩1,冷却外罩1的外部两侧均设置有连接侧板5,连接侧板5的内侧均设置有内扰流板6,连接侧板5的外侧均设置有外散热板7,冷却外罩1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8,冷却外罩1的顶面设置有进液口3,冷却外罩1的底面设置有出液口4,冷却外罩1的前侧与后侧均设置有安装面板2。
冷却外罩1内部的内扰流板6之间为交错设置,且内扰流板6与外散热板7在连接侧板5表面位置对应,对应的设置可以通过内扰流板6将内部的温度传递至连接侧板5和外散热板7表面进行散热,且内扰流板6、连接侧板5和外散热板7均为碳锰钢,连接侧板5的内侧设置有隔热板11,且隔热板11的表面开设有与内扰流板6相匹配的通孔,隔热板11远离连接侧板5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条12,且密封条12位于内扰流板6的外侧,隔热板11可以将连接侧板5与冷却外罩1之间进行隔离,且密封条12可以将隔热板11与冷却外罩1之间进行密封。
在冷却外罩1的内侧设置有换热管8,且在冷却外罩1的两侧设置有内扰流板6,通过内扰流板6将冷却外罩1内部的热量传递至连接侧板5和外散热板7进行散热,换热管8可以通过换热液对内部的原料进行换热,且内扰流板6可以将内侧原料的热量传递至外部进行散热,实现内部换热以及外部散热的双通道散热,进而可以实现快速散热,提高了生产效率。
换热管8的两端均设置有换热法兰13,进液口3和出液口4远离内扰流板6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法兰9,且换热管8在冷却外罩1的内部为S形结构,内扰流板6在换热管8的内侧交错设置,且连接侧板5与内扰流板6和外散热板7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连接侧板5与冷却外罩1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且安装面板2与冷却外罩1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具体实施例二:
参照图1-4,换热管8的两端均设置有换热法兰13,进液口3和出液口4远离内扰流板6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法兰9,且换热管8在冷却外罩1的内部为S形结构,内扰流板6在换热管8的内侧交错设置,且连接侧板5与内扰流板6和外散热板7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连接侧板5与冷却外罩1之间设置有连接螺栓10,且安装面板2与冷却外罩1之间设置有连接螺栓10。
采用内扰流板6和外散热板7进行散热,且在内扰流板6内部设置S形结构的换热管8,使得冷却外罩1的内部散热部件集成度较高,在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的同时可以使得冷却外罩1的体积较小,且连接侧板5和安装面板2与冷却外罩1之间为可拆卸设置,进而可以在减小冷却器占地面积的同时也可以便于进行安装和维护。
综上所述:
1、换热管8的两端均设置有换热法兰13,进液口3和出液口4远离内扰流板6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法兰9,且换热管8在冷却外罩1的内部为S形结构,内扰流板6在换热管8的内侧交错设置,且连接侧板5与内扰流板6和外散热板7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连接侧板5与冷却外罩1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且安装面板2与冷却外罩1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2、采用内扰流板6和外散热板7进行散热,且在内扰流板6内部设置S形结构的换热管8,使得冷却外罩1的内部散热部件集成度较高,在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的同时可以使得冷却外罩1的体积较小,且连接侧板5和安装面板2与冷却外罩1之间为可拆卸设置,进而可以在减小冷却器占地面积的同时也可以便于进行安装和维护。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双通道循环使用的冷却器,包括冷却外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外罩(1)的外部两侧均设置有连接侧板(5),所述连接侧板(5)的内侧均设置有内扰流板(6),所述连接侧板(5)的外侧均设置有外散热板(7),所述冷却外罩(1)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8),所述冷却外罩(1)的顶面设置有进液口(3),所述冷却外罩(1)的底面设置有出液口(4),所述冷却外罩(1)的前侧与后侧均设置有安装面板(2),所述连接侧板(5)的内侧设置有隔热板(11),且隔热板(11)的表面开设有与内扰流板(6)相匹配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循环使用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外罩(1)内部的内扰流板(6)之间为交错设置,且内扰流板(6)与外散热板(7)在连接侧板(5)表面位置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循环使用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11)远离连接侧板(5)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条(12),且密封条(12)位于内扰流板(6)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循环使用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8)的两端均设置有换热法兰(13),所述进液口(3)和出液口(4)远离内扰流板(6)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法兰(9),且换热管(8)在冷却外罩(1)的内部为S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循环使用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扰流板(6)在换热管(8)的内侧交错设置,且连接侧板(5)与内扰流板(6)和外散热板(7)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循环使用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侧板(5)与冷却外罩(1)之间设置有连接螺栓(10),且安装面板(2)与冷却外罩(1)之间设置有连接螺栓(10)。
CN202320700362.6U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双通道循环使用的冷却器 Active CN2197137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00362.6U CN219713756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双通道循环使用的冷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00362.6U CN219713756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双通道循环使用的冷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3756U true CN219713756U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97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00362.6U Active CN219713756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双通道循环使用的冷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37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40778Y (zh) 一种用于电力变压器的铝合金散热器
CN207963578U (zh) 翅片板式换热器
CN108592665A (zh) 翅片板式换热器
CN200950014Y (zh) 一种车用组合型散热器
CN201104132Y (zh) 汽车暖风水箱
CN219713756U (zh) 一种双通道循环使用的冷却器
CN203928789U (zh) 一种锅炉用组合式冷凝器
CN201251324Y (zh) 空调室外机换热器
CN206709474U (zh) 高效制冷电冰箱
CN2935068Y (zh) 一种汽车中冷器
CN202738351U (zh) 一种扁管微通道铝制散热器
CN102249273A (zh) 氧化铝分解槽降温热管换热器
CN210070299U (zh) 一种采用热管水冷的汽车空调用节能冷凝器
CN207611797U (zh) 车辆及其电池箱底板、电池箱箱体、电池箱
CN206364660U (zh) 一种发电机冷却器
CN106016840A (zh) 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空调换热器
CN220871543U (zh) 一种具有多向换热机构的板式换热器
CN2903817Y (zh) 高效层叠蒸发器芯体总成
CN2188731Y (zh) 冰箱蒸发器
CN215892846U (zh) 高换热系数蒸发器
CN116379806A (zh) 一种带同轴扁管用于氢能源车型的新型散热器
CN219319143U (zh) 一种z字形百叶窗翅片高效泡沫金属换热器
CN218723330U (zh) 一种螺旋式换热器
CN220250175U (zh) 中央空调冷凝水氟两用冷凝蒸发器
CN215766607U (zh) 一种简易对流热交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