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3641U - 风管组件及新风空调 - Google Patents

风管组件及新风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3641U
CN219713641U CN202321296135.8U CN202321296135U CN219713641U CN 219713641 U CN219713641 U CN 219713641U CN 202321296135 U CN202321296135 U CN 202321296135U CN 219713641 U CN219713641 U CN 2197136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exhaust
wall
pipe
adap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961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梓豪
廖岸辉
文超
万世和
董劲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961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36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36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36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管组件及新风空调。风管组件包括新风管、排风管、过墙管和隔板,过墙管的内部被隔板分隔为沿过墙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新风管的一端与新风通道连通,排风管的一端与排风通道连通。本申请通过设置隔板将过墙管的内部分隔为沿过墙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并使新风管的一端与新风通道连通,排风管的一端与排风通道连通,将过墙管穿过已有的墙孔伸到室外,从而实现既可免于增加墙孔,又可以保证排风量,使更多的室内污浊空气排到室外,提高新风空调的换气效率,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风管组件及新风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管组件及新风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部分空调在传统的制冷制热功能外,还结合使用者的需求增加了新风功能,这类空调通常被称为新风空调。
为了提高新风空调的换气效率,现有技术提出了具备排风功能的双向换气新风空调,增加排风功能就意味着需要增加一根排风管,但若增加一个墙孔用于供排风管穿过,很多用户都无法接受,若将排风管与空调连接管一同穿过现有的墙孔,则会导致排风管较小,排风量不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风管组件及新风空调,以解决现有的新风空调无法兼顾较大排风量和免于增加墙孔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风管组件,所述风管组件包括新风管、排风管、过墙管和隔板,所述过墙管的内部被所述隔板分隔为沿所述过墙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所述新风管的一端与新风通道连通,所述排风管的一端与所述排风通道连通。
可选的,所述风管组件还包括新风管转接头和排风管转接头,所述新风管转接头的第一端与所述新风管连通,所述新风管转接头的第二端与所述新风通道连通,所述新风管转接头的第二端端部的截面形状与所述新风通道的截面形状相同;所述排风管转接头的第一端与所述排风管连通,所述排风管转接头的第二端与所述排风通道连通,所述排风管转接头的第二端端部的截面形状与所述排风通道的截面形状相同。
可选的,所述新风管转接头的第一端端部的截面形状为圆环形,所述排风管转接头的第一端端部的截面形状为圆环形;和/或,所述新风管转接头的截面面积由其第一端端部向第二端端部渐缩,所述排风管转接头的截面面积由其第一端端部向第二端端部渐缩。
可选的,所述新风通道的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排风通道的截面面积。
可选的,所述新风管转接头的侧壁设有自外向内凹陷的装配槽,所述排风管转接头的部分侧壁卡入所述装配槽中。
可选的,所述隔板被配置为使得所述新风通道的截面面积和所述排风通道的截面面积可调。
可选的,所述隔板包括固定隔板和活动隔板,所述固定隔板和所述活动隔板均沿所述过墙管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所述活动隔板枢转连接于所述固定隔板上,以使在没有外力约束时,所述活动隔板与所述固定隔板之间的夹角可调。
可选的,所述固定隔板的第一侧与所述过墙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隔板的第二侧设有沿所述过墙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弧形槽,所述活动隔板的第一侧设有沿所述过墙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圆柱形配合部,所述配合部插入所述弧形槽中;所述过墙管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槽,所述至少两个限位槽沿所述过墙管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活动隔板的第二侧选择性地插入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槽中。
可选的,所述隔板包括固定隔板和活动隔板,所述固定隔板和所述活动隔板均沿所述过墙管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固定隔板的第一侧与所述过墙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隔板的第二侧与所述活动隔板的第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活动隔板的第二侧与所述过墙管的内壁可拆卸地连接。
可选的,所述固定隔板的第二侧和所述活动隔板的第一侧其中一者上设有轴孔,另一者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和所述轴孔的轴线均与所述过墙管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转轴插入所述轴孔中,所述活动隔板能绕所述转轴的中心轴线转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新风空调,所述新风空调包括机壳和如上所述的风管组件,所述机壳上设有新风入口和排风出口,所述风管组件的新风管一端与所述新风入口连通,所述风管组件的排风管一端与所述排风出口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管组件及新风空调,通过设置隔板将过墙管的内部分隔为沿过墙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并使新风管的一端与新风通道连通,排风管的一端与排风通道连通,将过墙管穿过已有的墙孔伸到室外,从而实现既可免于增加墙孔,又可以保证排风量,使更多的室内污浊空气排到室外,提高换气效率,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新风空调的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新风空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过墙管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活动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管转接头和排风管转接头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新风管转接头和排风管转接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管转接头和排风管转接头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10、新风管;120、排风管;130、过墙管;131、新风通道;132、排风通道;133、限位槽;140、隔板;141、固定隔板;1411、弧形槽;142、活动隔板;1421、配合部;150、新风管转接头;151、第一端;152、第二端;153、装配槽;160、排风管转接头;161、第一端;162、第二端;200、机壳;201、新风入口;202、排风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管组件,如图1-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管组件包括新风管110、排风管120、过墙管130和隔板140,过墙管130的内部被隔板140分隔为新风通道131和排风通道132,新风通道131和排风通道132均沿过墙管130的长度方向延伸;新风管110的一端与新风通道131连通,以将室外新风通过新风通道131和新风管110输送至室内,排风管120的一端与排风通道132连通,以将室内空气通过排风通道132和排风管120输送至室外环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管组件,通过设置隔板140将过墙管130的内部分隔为沿过墙管13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新风通道131和排风通道132,并使新风管110的一端与新风通道131连通,排风管120的一端与排风通道132连通,将过墙管130穿过已有的墙孔伸到室外,从而实现既可免于增加墙孔,又可以保证排风量,使更多的室内污浊空气排到室外,提高换气效率,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管组件通过将排风管120和新风管110汇合到过墙管130中,只需要将过墙管130穿出已有的墙孔即可,可避免增加墙孔的情况,解决了因新增排风功能而需要增加墙孔的问题,相比直接将排风管120和新风管110捆绑一起出墙的方式,本风管组件能将墙孔控制到最小,同时能提高安装的便利性;由于新风管110和排风管120不需要穿过墙孔,因此新风管110和排风管120的尺寸不必受墙孔尺寸的限制,从而可以保证充足的排风量和新风量,提高换气效率,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风管组件还包括新风管转接头150和排风管转接头160,新风管转接头150的第一端151与新风管110连通,新风管转接头150的第二端152与新风通道131连通,以通过新风管转接头150将新风通道131内的室外新风送往新风管110;排风管转接头160的第一端161与排风管120连通,排风管转接头160的第二端162与排风通道132连通,以通过排风管转接头160将从排风管120流出的室内空气送往排风通道132。也就是说,新风管110通过新风管转接头150与新风通道131间接地连通,排风管120通过排风管转接头160与排风通道132连通间接地连通。由此,虽然风管组件的新风通道131和排风通道132同时集成在过墙管130这一个管体内,仍然可以通过新风管转接头150将新风通道131与不同尺寸的新风管110连通,以及通过排风管转接头160将排风通道132与不同尺寸的排风管120连通,便于新风管110和排风管120的灵活选择,以匹配不同新风空调的风口。
具体的,结合图4和图6所示,新风管转接头150的第二端152端部的截面形状与新风通道131的截面形状相同,排风管转接头160的第二端162端部的截面形状与排风通道132的截面形状相同。换句话说,新风管转接头150用于与新风通道131连通的一端端部的截面形状与新风通道131的截面形状相同,以确保室外新风在进风管转接头和新风通道131之间无阻碍、无流速损失地舒畅流动;排风管转接头160用于与排风通道132连通的一端端部的截面形状与排风通道132的截面形状相同,以确保室内空气在排风管转接头160和排风通道132之间无阻碍、无流速损失地舒畅流动。
可选的,新风管转接头150的第一端151端部的截面形状为圆环形,排风管转接头160的第一端161端部的截面形状为圆环形。也就是说,新风管转接头150的用于与新风管110相连的一端端部的截面形状为圆环形,排风管转接头160的用于与排风管120相连的一端端部的截面形状也为圆环形,以匹配市场上大部分的新风管110和排风管120的截面形状,扩大了新风管110和排风管120的可选择范围,提高了新风管110和排风管120的选择灵活性。
优选的,新风管转接头150的截面面积由其第一端151端部向第二端152端部渐缩,即新风管转接头150的截面面积由其与新风管110相连的端部向其与新风通道131连通的端部渐缩;排风管转接头160的截面面积由其第一端161端部向第二端162端部渐缩,即排风管转接头160的截面面积由其与排风管120相连的端部向其与排风通道132连通的端部渐缩。也就是说,新风管转接头150和排风管转接头160内的过流面面积均是均匀变化的,以便于新风管转接头150和排风管转接头160内的气流流速均匀地改变,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因过流面积变化对气流产生的阻力。
可以理解的是,新风空调在新风模式下的主要功能仍然是向室内引入室外新风,因此必须确保足够大的向室内引入新风的能力,若隔板140将过墙管130一分为二,当新风空调的气流驱动机构运行时,被驱动进入室内的室外新风量和排向室外的室内空气量大致相当,限制了从室外引入的室外新风的量。因此,隔板140在过墙管130内的位置优选设置成使得新风通道131的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排风通道132的截面面积,使得新风通道131的过流面积大于或等于排风通道132的过流面积,提高了新风通道131所允许的新风流量,以允许足够多的室外新风经新风通道131进入室内环境。
可选的,如图7所示,新风管转接头150的侧壁设有自外向内凹陷的装配槽153,排风管转接头160的部分侧壁卡入装配槽153中。如此,可以使新风管转接头150和排风管转接头160贴合在一起,以更好地与新风通道131和排风通道132相匹配,方便于新风管转接头150与新风通道131的连通以及排风管转接头160与排风通道132的连通。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隔板140被配置为使得新风通道131的截面面积和排风通道132的截面面积可调。也就是说,新风通道131和排风通道132的过流面面积是可以通过隔板140来调整的,从而实现新风风量和排风风量的调整,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当新风通道131的截面面积和排风通道132两者的截面面积调整后,相应地需要更换新风管转接头150和排风管转接头160,以使新风管转接头150的第二端152端部的截面形状与新风通道131的截面形状相匹配,排风管转接头160的第二端162端部的截面形状与排风通道132的截面形状相匹配。
可选的,为了实现新风通道131的截面面积和排风通道132的截面面积可调,如图2、图4和图5所示,隔板140包括固定隔板141和活动隔板142,固定隔板141和活动隔板142均沿过墙管130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活动隔板142枢转连接于固定隔板141上,以使在没有外力约束时,活动隔板142与固定隔板141之间的夹角可调,从而实现新风风量和排风风量的调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隔板141的第一侧与过墙管130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隔板141的第二侧设有沿过墙管13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弧形槽1411,活动隔板142的第一侧设有沿过墙管13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圆柱形配合部1421,配合部1421插入弧形槽1411中;过墙管130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槽133,至少两个限位槽133沿过墙管130的周向间隔设置,活动隔板142的第二侧选择性地插入其中一个限位槽133中。其中,固定隔板141的第一侧与固定隔板141的第二侧相对,活动隔板142的第一侧与活动隔板142的第二侧相对。如此,过墙管130的内部被固定隔板141和活动隔板142分隔为新风通道131和排风通道132,而过墙管130的内壁设有至少两个导槽,可通过将活动隔板142的第二侧插入不同的限位槽133来调整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132的截面面积,并更换对应的新风管转接头150和排风管转接头160,从而实现新风风量和排风风量的调整。
具体的,当需要调整新风通道131的截面面积和排风通道132的截面面积时,先将活动隔板142的配合部1421从弧形槽1411抽出,同时活动隔板142的第二侧从当前的限位槽133抽出,整个活动隔板142从过墙管130内抽出来后,再将活动隔板142的配合部1421从过墙管130的一端重新插入弧形槽1411中,同时活动隔板142的第二侧插入另一个限位槽133(即需要的新风通道131截面面积和排风通道132截面面积所对应的限位槽133)中,直至整个活动隔板142进入过墙管130中,即可达到需要的新风通道131截面面积和排风通道132截面面积,实现新风风量和排风风量的调整,操作简单方便。
或者,也可以将固定隔板141的第一侧与过墙管130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隔板141的第二侧与活动隔板142的第一侧转动连接,活动隔板142的第二侧与过墙管130的内壁可拆卸地连接,采用这种方案同样可以实现新风通道131的截面面积和排风通道132的截面面积可调。当需要调整新风通道131的截面面积和排风通道132的截面面积时,只需将活动隔板142绕其第一侧与固定隔板141的转动连接点转动,在达到需要的新风通道131截面面积和排风通道132截面面积时,停止转动,然后将活动隔板142的第二侧与过墙管130的内壁连接固定住,即可实现新风风量和排风风量的调整,操作简单方便。
具体的,固定隔板141的第二侧和活动隔板142的第一侧其中一者上设有轴孔,另一者上设有转轴,转轴和轴孔的轴线均与过墙管130的长度方向平行,转轴插入轴孔中,活动隔板142能绕转轴的中心轴线转动,从而实现固定隔板141的第二侧与活动隔板142的第一侧转动连接。可选的,可以是在固定隔板141的第二侧上设有轴孔,活动隔板142的第一侧上设有转轴,转轴和轴孔的轴线均与过墙管130的长度方向平行,转轴插入轴孔中;或者,也可以是在活动隔板142的第一侧上设有轴孔,固定隔板141的第二侧上设有转轴,转轴和轴孔的轴线均与过墙管130的长度方向平行,转轴插入轴孔中。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过墙管130的截面为圆环形,新风通道131的截面面积为过墙管130的截面面积的四分之三,排风通道132的截面面积为过墙管130的截面面积的四分之一,图6和图7为对应状态下的新风管转接头150和排风管转接头160。或者,过墙管130的截面为圆环形,新风通道131的截面面积为过墙管130的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二,排风通道132的截面面积为过墙管130的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图8为对应状态下的新风管转接头150和排风管转接头160。当然,新风通道131的截面面积和排风通道132的截面面积也可以是其它比例,具体可根据不同排风风量和新风风量的实际需求来进行调整,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新风空调,如图1-图3所示,该新风空调包括机壳200和风管组件,该风管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机壳200上设有新风入口201和排风出口202,新风入口201用于向室内环境引入室外新风,排风出口202用于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环境,风管组件的新风管110一端与新风入口201连通,风管组件的排风管120一端与排风出口202连通。由于本新风空调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具体的,新风管110的两端可通过螺纹的方式分别与机壳200的新风入口201和新风管转接头150的第一端151相连接,排风管120的两端可通过螺纹的方式分别与机壳200的排风出口202和排风管转接头160的第一端161相连接,新风管转接头150的第二端152可直接插入到过墙管130的新风通道131中,排风管转接头160的第二端162可直接插入到过墙管130的排风通道132中,从而将新风管110、排风管120、新风管转接头150和排风管转接头160与过墙管130组装成组件,再通过过墙管130穿过墙孔伸到室外,以达到连接室内外的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风管组件和新风空调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管(110)、排风管(120)、过墙管(130)和隔板(140);
所述过墙管(130)的内部被所述隔板(140)分隔为沿所述过墙管(13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新风通道(131)和排风通道(132);
所述新风管(110)的一端与新风通道(131)连通,所述排风管(120)的一端与所述排风通道(13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组件还包括新风管转接头(150)和排风管转接头(160),所述新风管转接头(150)的第一端(151)与所述新风管(110)连通,所述新风管转接头(150)的第二端(152)与所述新风通道(131)连通,所述新风管转接头(150)的第二端(152)端部的截面形状与所述新风通道(131)的截面形状相同;
所述排风管转接头(160)的第一端(161)与所述排风管(120)连通,所述排风管转接头(160)的第二端(162)与所述排风通道(132)连通,所述排风管转接头(160)的第二端(162)端部的截面形状与所述排风通道(132)的截面形状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管转接头(150)的第一端(151)端部的截面形状为圆环形,所述排风管转接头(160)的第一端(161)端部的截面形状为圆环形;
和/或,所述新风管转接头(150)的截面面积由其第一端(151)端部向第二端(152)端部渐缩,所述排风管转接头(160)的截面面积由其第一端(161)端部向第二端(162)端部渐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通道(131)的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排风通道(132)的截面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管转接头(150)的侧壁设有自外向内凹陷的装配槽(153),所述排风管转接头(160)的部分侧壁卡入所述装配槽(153)中。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40)被配置为使得所述新风通道(131)的截面面积和所述排风通道(132)的截面面积可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40)包括固定隔板(141)和活动隔板(142),所述固定隔板(141)和所述活动隔板(142)均沿所述过墙管(130)的长度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活动隔板(142)枢转连接于所述固定隔板(141)上,以使在没有外力约束时,所述活动隔板(142)与所述固定隔板(141)之间的夹角可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隔板(141)的第一侧与所述过墙管(13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隔板(141)的第二侧设有沿所述过墙管(13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弧形槽(1411),所述活动隔板(142)的第一侧设有沿所述过墙管(13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圆柱形配合部(1421),所述配合部(1421)插入所述弧形槽(1411)中;
所述过墙管(130)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槽(133),所述至少两个限位槽(133)沿所述过墙管(130)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活动隔板(142)的第二侧选择性地插入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槽(133)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40)包括固定隔板(141)和活动隔板(142),所述固定隔板(141)和所述活动隔板(142)均沿所述过墙管(13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固定隔板(141)的第一侧与所述过墙管(13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隔板(141)的第二侧与所述活动隔板(142)的第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活动隔板(142)的第二侧与所述过墙管(130)的内壁可拆卸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隔板(141)的第二侧和所述活动隔板(142)的第一侧其中一者上设有轴孔,另一者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和所述轴孔的轴线均与所述过墙管(130)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转轴插入所述轴孔中,所述活动隔板(142)能绕所述转轴的中心轴线转动。
11.一种新风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空调包括机壳(200)和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风管组件,所述机壳(200)上设有新风入口(201)和排风出口(202),所述风管组件的新风管(110)一端与所述新风入口(201)连通,所述风管组件的排风管(120)一端与所述排风出口(202)连通。
CN202321296135.8U 2023-05-25 2023-05-25 风管组件及新风空调 Active CN2197136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6135.8U CN219713641U (zh) 2023-05-25 2023-05-25 风管组件及新风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6135.8U CN219713641U (zh) 2023-05-25 2023-05-25 风管组件及新风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3641U true CN219713641U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83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96135.8U Active CN219713641U (zh) 2023-05-25 2023-05-25 风管组件及新风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36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47460B (zh) 壁挂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2511468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8418986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3959008A (zh) 壁挂式新风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3514290U (zh) 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829607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9713641U (zh) 风管组件及新风空调
CN113566355A (zh)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601929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319902U (zh) 新风装置、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650483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841898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841898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913223U (zh) 新风模块、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5260429U (zh) 风管接头和空气调节设备
CN218882558U (zh) 新风模块、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8955090U (zh) 风管组件和新风装置
CN218913222U (zh) 新风模块、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8955095U (zh) 新风模块、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768537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9063596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8495120U (zh) 新风组件及新风空调
CN220506947U (zh) 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9367870U (zh) 新风模块、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7482986U (zh) 一种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