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3504U - 空调器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3504U
CN219713504U CN202223045080.1U CN202223045080U CN219713504U CN 219713504 U CN219713504 U CN 219713504U CN 202223045080 U CN202223045080 U CN 202223045080U CN 219713504 U CN219713504 U CN 219713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exchange
air outlet
outlet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4508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乐
王永涛
张蕾
刘宏宝
任效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4508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35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3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35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该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换热气流部,换热气流部具有换热进风口、换热器和换热新风出口。非换热气流部,非换热气流部具有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设置于换热进风口的一侧,第一出风口的朝向与换热进风口的朝向相同。轴流风扇,轴流风扇设置于非换热气流部或换热气流部上,轴流风扇处于换热进风口的周向外侧,轴流风扇向换热进风口的轴向外侧吹送气流。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内机通过在换热气流部上或非换热气流部上设置轴流风扇,使得非换热气流部吹出的新风部分可通过轴流风扇流向换热进风口,并参与换热,避免在室内外温差较大时,新风温度影响室内温度,用户体验感好。

Description

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空调多具有新风功能,新风功能即空调将室外的空气通过机壳内置的风机抽取到空调的机壳内,再经过处理输出到室内环境中。在此过程中,风机通常固定设置在机壳内,其出风方向固定不变或者可小范围调整,新风不能可选择地参与换热,在室内外温差较大的时候,新风的温度会影响室内温度,用户体验不好。另外,由于抽取新风的风机固定设置在机壳内,由于机壳内部空间的限制,新风风机体积小,送风角度变化小,送风距离短,降低空调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空调器室内机,能够控制新风参与换热,减小新风温度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
换热气流部,所述换热气流部具有换热进风口、换热器和换热新风出口,气流从所述换热进风口进入所述换热气流部,与所述换热器换热后,从所述换热新风出口流出;
非换热气流部,所述非换热气流部具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于所述换热进风口的一侧,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朝向与所述换热进风口的朝向相同;
轴流风扇,所述轴流风扇设置于所述非换热气流部或所述换热气流部上,所述轴流风扇处于所述换热进风口的周向外侧,所述轴流风扇向所述换热进风口的轴向外侧吹送气流;
所述第一出风口朝向所述轴流风扇的进风区和/或出风区,以使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的至少部分新风被所述轴流风扇吹送到所述换热进风口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轴流风扇通过驱动装置位置可调整地设置,以使所述轴流风扇至少具有使所述第一出风口处于所述轴流风扇的进风侧且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轴向外侧的第一位置,以及向所述换热进风口的轴向外侧吹送气流的第二位置。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使所述轴流风扇绕垂直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轴向的方向转动,以及使所述轴流风扇绕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轴向或平行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轴向的方向转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使所述轴流风扇沿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轴向移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沿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轴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以及绕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轴向或平行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轴向的方向可转动地设置;
所述轴流风扇绕垂直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轴向的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柱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处还设置有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格栅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所述支撑柱随所述出风格栅转动。
可选地,所述非换热气流部还具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为微孔出风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开口朝上,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开口朝前。
可选地,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非换热气流部设置于所述换热气流部的一端;所述壳体包括构成所述换热气流部的第一外壳部和构成所述非换热气流部的第二外壳部;
所述换热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部的前表面的上部;
所述非换热气流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部内的风机,所述风机包括上出口和前出口,所述上出口对准所述第一出风,所述前出口对准所述第二出风口。
可选地,所述非换热气流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的新风进口和/或室内风进口。
可选地,所述非换热气流部还具有功能模块,以对来自所述新风进口和/或室内风进口的气流进行处理,或向来自所述新风进口和/或室内风进口的气流中加入物质。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所述非换热气流部至少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新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室内环境的指标评分。
至少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新风需求启动指令或至少根据所述室内环境的指标评分控制所述非换热气流部吹出新风。
可选地,所述室内环境的指标评分包括:室内空气中的多种成分中的每种成分的指标评分和室内环境的综合指标评分。所述室内环境的综合指标评分为多种成分的多个指标评分的平均值。
至少根据所述室内环境的指标评分控制所述非换热气流部吹出新风包括:
在所述室内环境的综合指标评分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指标评分时,使所述非换热气流部吹出新风。或者,在至少一种成分的指标评分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指标评分时,使所述非换热气流部吹出新风。
所述第一预设指标评分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指标评分。
可选地,在所述非换热气流部吹出新风时,至少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控制所述非换热气流部的用于新风吸入的风机的转速,以控制新风的输入速度和输出量。
至少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器的用于新风吸入的风机的转速包括:
在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差值时,使所述风机的转速为第一转速。
在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差值时,使所述新风风机的转速为第二转速,所述第二转速低于所述第一转速。
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室内空气中的所述多种成分中的每种成分均满足预设要求时,停止使所述非换热气流部吹出新风。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内机中,通过在换热气流部上或非换热气流部上设置轴流风扇,并使第一出风口朝向轴流风扇的进风侧,使轴流风扇朝向换热进风口的外侧吹风。使得非换热气流部吹出的新风部分可通过轴流风扇流向换热进风口,并参与换热,避免在室内外温差较大时,新风温度影响室内温度,用户体验感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内机中,通过将第二出风口设置成微孔出风结构,使得室外新风从第二出风口流出时被打散并分割成多组出风量较小的气流,且新风风速降低,使得风感更加柔软,新风从第二出风口流出时噪音更小。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俯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正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另一状态下的正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中的非换热气流部的示意性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也即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当某个特征“包括或者包含”某个或某些其涵盖的特征时,除非另外特别地描述,这指示不排除其它特征和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特征。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耦合”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也即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或“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换热气流部10、非换热气流部20和轴流风扇22,换热气流部10具有换热进风口11、换热器和换热出风口13,气流从换热进风口11进入换热气流部10,与换热器换热后,从换热出风口13流出。非换热气流部20具有第一出风口21,第一出风口21设置于换热进风口11的一侧,第一出风口21的朝向与换热进风口11的朝向相同。轴流风扇22设置于非换热气流部20或换热气流部10上,轴流风扇22处于换热进风口11的周向外侧,轴流风扇22向换热进风口11的轴向外侧吹送气流。
第一出风口21朝向轴流风扇22的进风区和/或出风区,以使第一出风口21吹出的至少部分新风被轴流风扇22吹送到换热进风口11的外侧。
空调器室内机工作时,当需要新风时,第一出风口21吹出的新风进入轴流风扇22的进风区,进而使其中部分新风被轴流风扇22吹送到轴流风扇22的出风区,即流向换热进风口11的外侧,进而使其中部分新风从换热进风口11被吸入换热气流部10内,并参与换热。这样设置使轴流风扇22可以转变新风风向并引导新风参与换热,避免在室内外温差较大时,新风的温度影响室内环境的温度,用户体验好。
参考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轴流风扇22通过驱动装置23位置可调整地设置,以使轴流风扇22至少具有使第一出风口21处于轴流风扇22的进风区且朝向第一出风口21的轴向外侧的第一位置,以及向换热进风口11的轴向外侧吹送气流的第二位置。
也就是说,通过驱动装置23使得轴流风扇22调整到第一位置,或者调整到第二位置并固定,轴流风扇22可根据需求至少向两个地方送风,实现参与换热和不参与换热两种送风模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3使轴流风扇22绕垂直于第一出风口21的轴向的方向转动,以及使轴流风扇22绕第一出风口21的轴向或平行于第一出风口21的轴向的方向转动。优选地,轴流风扇22绕第一出风口21的轴向转动。
当新风需要参与换热时,轴流风扇22先在第一位置绕垂直于第一出风口21的轴向方向进行转动,同时绕第一出风口21的轴向进行转动,以使轴流风扇22处于第二位置。以便于新风参与换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非换热气流部20独立出风时,轴流风扇22可实时绕第一出风口21的轴向转动,实现摆动送风,增加新风的送风角度和送风距离,提高新风的循环效率。当新风需要参与换热时,轴流风扇22固定于第二位置,并最大限度的使新风参与换热。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3使轴流风扇22沿第一出风口21的轴向移动,以运动到与第一出风口21接触的初始位置,以减小体积。轴流风扇22沿第一出风口21的轴向移动预设距离可达到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与第一出风口间隔地设置,便于轴流风扇22在第一出风口21处送风。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初始位置就是第一位置。
参考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3包括支撑柱24,支撑柱24沿第一出风口21的轴向延伸,且沿第一出风口21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以及绕第一出风口21的轴向或平行于第一出风口21的轴向的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优选地,支撑柱24绕第一出风口21的轴向设置。轴流风扇22绕垂直于第一出风口21的轴向的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柱24的一端。
参考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口处还设置有出风格栅25,出风格栅25可转动的安装于第一出风口21处。支撑柱24沿第一出风口的轴向可移动地安装于出风格栅,且随出风格栅25转动。进一步地,出风格栅25的中心处设置有与出风格栅25的圆心同轴的圆形通孔,支撑柱24的另一端从支撑柱24的一端沿第一出风口21的轴向向下延伸并从出风格栅25中心处的圆形通孔穿过,并设置在非换热气流部20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非换热气流部20还包括升降装置和转动装置。升降装置安装于出风格栅25的内侧,用于带动支撑柱24伸缩。轴流风扇22通过转动装置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柱24的上端。出风格栅的朝背离轴流风扇的方向拱起,以使出风格栅的朝向轴流风扇的表面形成凹陷的放置空间,放置空间用于容放轴流风扇的部分或全部。
参考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非换热气流部20还包括电机232和传动件。电机232设置在非换热气流部20内,传动件分别设置在电机232和出风格栅25上,以使电机232通过传动件驱动出风格栅25绕第一出风口21的轴向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支撑柱24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传动件包括第一齿轮231和第二齿轮231;第一齿轮231设置在电机232上,第二齿轮231设置在出风格栅25上;第一齿轮231与第二齿轮231啮合,以使电机232通过第一齿轮231和第二齿轮231驱动出风格栅25转动。
参考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非换热气流部20还具有第二出风口26,第二出风口26为微孔出风结构。具体地,微孔出风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小直径出风通孔。当新风通过至少一个小直径出风通孔时,其风速降低且从小直径出风通孔流出的风量小,使得风感柔软,新风产生的噪音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21的开口朝上,第二出风口26的开口朝前。
参考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壳体,壳体沿水平方向延伸。非换热气流部20设置于换热气流部10的一端。壳体包括构成换热气流部10的第一外壳部14和构成非换热气流部20的第二外壳部27。
换热进风口11设置于第一外壳部14的上表面。第一出风口21设置于第二外壳部27的上表面。第二出风口26设置于第二外壳部27的前表面的上部。
非换热气流部2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外壳部27内的风机28,风机28包括上出口281和前出口282,上出口281对准第一出风口21,前出口282对准第二出风口26。
非换热气流部20具有与第一出风口21、第二出风口26连通的新风进口和/或室内风进口。
具体地,空调器室内机可为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非换热气流部20还具有功能模块,以对来自新风进口和/或室内风进口的气流进行处理,或向来自新风进口和/或室内风进口的气流中加入物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功能模块为雾化加湿模块,可将液体水雾化成水雾并与来自新风进口和/或室内风进口的气流进行混合,以调节室内环境的湿度。具体地,雾化加湿模块包括设置在非换热气流部20内的离子发生器和水箱,离子发生器将水箱内的水雾化成水雾,水雾随着气流向第一出风口21和/或第二出风口26流动,并与新风混合后从第一出风口21和/或第二出风口26流出。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功能模块为净化模块、加氧模块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出风格栅25处还设置有防雾网,对水雾和新风进行过滤,使吹出的新风有湿度但是无水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气流部10上还设置有二氧化碳传感器、PM2.5传感器和氧离子传感器,用以检测室内空气质量,以使换热气流部10可根据当前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新风是否开启,并自动匹配最适合当前室内环境的空调及新风模式,更加智能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上设置有显示条,可通过改变显示条的颜色以反映室内空气质量。以使用户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是否开启新风,优化用户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外壳部14内还设置有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湿度,并使换热气流部10根据室内环境的湿度判断是否令非换热气流部20启动加湿功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中,非换热气流部20至少通过第一出风口21吹出新风。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室内环境的指标评分。至少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新风需求启动指令或至少根据室内环境的指标评分控制非换热气流部20吹出新风。这样设置使可根据自身需求令控制新风开启或者令非换热气流部20自行开启新风,增加了用户的选择余地,提高了空调器室内机的实用性,更加人性化与智能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新风需求启动指令控制非换热气流部20吹出新风包括:根据获取的环境指标评分判断当前室内空气质量,并将判断结果发送至用户的手机端上,例如APP,用户根据手机端显示空气质量的判断结果向换热气流部10发送指令,指令包括开启新风或不开启新风。这样设置可以使用户远程控制非换热气流部20开启或关闭新风,更加方便快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室内环境的指标评分包括室内空气中的多种成分中的每种成分的指标评分和室内环境的综合指标评分。室内环境的综合指标评分为多种成分的多个指标评分的平均值。
具体地,室内空气中的多种成分包括二氧化碳、PM2.5和氧气。室内空气中的每种成分的指标评分可由该成分的属性和/或分数确定。其中,当二氧化碳浓度(ppm)>1200时,二氧化碳的属性和/或分数为0至2,当二氧化碳浓度(ppm)处于900至1200之间时,二氧化碳的属性和/或分数为2至4,当二氧化碳浓度(ppm)处于600至900之间时,二氧化碳的属性和/或分数为4至8,当二氧化碳浓度(ppm)处于300至600之间时,二氧化碳的属性和/或分数为6至8,当二氧化碳浓度(ppm)处于0至300之间时,二氧化碳的属性和/或分数为8至10。
当氧气含量>24.5或者<17.5时,氧气的属性和/或分数为0至2,当氧气含量处于17.5至18.5之间或者处于23.5至24.5之间时,氧气的属性和/或分数为2至4,当氧气含量处于18.5至19.5之间或者处于22.5至23.5之间时,氧气的属性和/或分数为4至8,当氧气含量处于19.5至20.5之间或者处于21.5至22.5之间时,氧气的属性和/或分数为6至8,当氧气含量处于20.5至21.5之间时,氧气的属性和/或分数为8至10。
当PM2.5(微克/立方米)>55时,PM2.5的属性和/或分数为0至2,当PM2.5(微克/立方米)处于45至55之间时,PM2.5(微克/立方米)的属性和/或分数为2至4,当PM2.5(微克/立方米)处于35至45之间时,PM2.5(微克/立方米)的属性和/或分数为4至8,当PM2.5(微克/立方米)处于25至35之间时,PM2.5(微克/立方米)的属性和/或分数为6至8,当PM2.5(微克/立方米)<25时,PM2.5(微克/立方米)的属性和/或分数为0至2。
在该实施例中,每个成分的每个区间内参数对应的具体数值,可利用线性公式等计算出。或者,采用更小的区间再次进行分割。
至少根据室内环境的指标评分控制非换热气流部20吹出新风包括:
在室内环境的综合指标评分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指标评分时,使非换热气流部20吹出新风。或者,在至少一种成分的指标评分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指标评分时,使非换热气流部20吹出新风。第一预设指标评分大于第二预设指标评分。具体的,第一预设指标评分为0.6分至1分,优选为0.8分。第二预设指标评分为0.4分至0.8分,优选为0.6分。
从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PM2.5浓度以及氧气含量三个维度去判断当前室内空气质量,且设置多挡位评分标准,使得空调器室内机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判断更加具体已经精细,可及时根据室内空气质量选择开启或关闭新风,使得用户始终处于舒适的室内环境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非换热气流部20吹出新风时,至少根据室内环境温度控制非换热气流部20的用于新风吸入的风机28的转速,以控制新风的输入速度和输出量。至少根据室内环境温度控制空调器的用于新风吸入的风机28的转速包括:在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差值时,使风机28的转速为第一转速。具体地,第一预设差值为0℃至2℃,优选为1℃。在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时,使新风风机28的转速为第二转速,第二转速低于第一转速。
当室内温度与预设温度温差较大时,减少新风风机28的风量,快速降温或升温,当室内温度与预设温度温差较小时,增大新风风机28的风量,以使室内具有足够的新风量,且舒适。这样设置提高空调器室内机的工作效率。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室内空气中的多种成分中的每种成分均满足预设要求时,停止使非换热气流部20吹出新风。具体地,当室内空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小于500ppm,室内空气的含氧量处于20至23之间且室内空气的PM2.5浓度小于25时,室内空气中的多种成分中的每种成分均满足预设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室外环境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差值时,轴流风扇22使新风吹向换热进风口11,否则回到第一位置或者吹向其他位置,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6均同时出新风。也就是说,当室外环境与室内环境温差过大时,也就是说,当室外环境与室内环境温差过大时,使新风参与换热,在其他时候,可吹向其他位置,这样设置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差控制新风是否参与换热,实现更舒适的送风。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气流部,所述换热气流部具有换热进风口、换热器和换热新风出口,气流从所述换热进风口进入所述换热气流部,与所述换热器换热后,从所述换热新风出口流出;
非换热气流部,所述非换热气流部具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于所述换热进风口的一侧,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朝向与所述换热进风口的朝向相同;
轴流风扇,所述轴流风扇设置于所述非换热气流部或所述换热气流部上,所述轴流风扇处于所述换热进风口的周向外侧,所述轴流风扇向所述换热进风口的轴向外侧吹送气流;
所述第一出风口朝向所述轴流风扇的进风区和/或出风区,以使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的至少部分新风被所述轴流风扇吹送到所述换热进风口的轴向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扇通过驱动装置位置可调整地设置,以使所述轴流风扇至少具有使所述第一出风口处于所述轴流风扇的进风侧且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轴向外侧的第一位置,以及向所述换热进风口的轴向外侧吹送气流的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使所述轴流风扇绕垂直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轴向的方向转动,以及使所述轴流风扇绕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轴向或平行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轴向的方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使所述轴流风扇沿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轴向移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沿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轴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以及绕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轴向或平行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轴向的方向可转动地设置;
所述轴流风扇绕垂直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轴向的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柱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还设置有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格栅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所述支撑柱随所述出风格栅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换热气流部还具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为微孔出风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开口朝上,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开口朝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换热气流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的新风进口和/或室内风进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非换热气流部设置于所述换热气流部的一端;所述壳体包括构成所述换热气流部的第一外壳部和构成所述非换热气流部的第二外壳部;
所述换热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部的前表面的上部;
所述非换热气流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部内的风机,所述风机包括上出口和前出口,所述上出口对准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前出口对准所述第二出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换热气流部还具有功能模块,以对来自所述新风进口和/或室内风进口的气流进行处理,或向来自所述新风进口和/或室内风进口的气流中加入物质。
CN202223045080.1U 2022-11-16 2022-11-16 空调器室内机 Active CN2197135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45080.1U CN219713504U (zh) 2022-11-16 2022-11-16 空调器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45080.1U CN219713504U (zh) 2022-11-16 2022-11-16 空调器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3504U true CN219713504U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00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45080.1U Active CN219713504U (zh) 2022-11-16 2022-11-16 空调器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35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02204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7327941A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5423429A (zh) 超薄空调壁挂室内机
CN107270405B (zh) 一种带吸水帘的空调器
CN107300265A (zh)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065681A1 (zh) 空调室内机
WO2023065693A1 (zh) 新风风机和空调室内机
CN112325384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210292241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19713504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8087985B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WO2023246591A1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18089124A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9036835U (zh) 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新风装置以及空气调节系统
CN218119929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8119933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10044044A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18672372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07279801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5717521U (zh) 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5403096U (zh) 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及空调设备
WO2022116554A1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207422364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9367798U (zh)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气调节装置
CN219550674U (zh) 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