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2123U - 线性致动器及其手转释放结构 - Google Patents

线性致动器及其手转释放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2123U
CN219712123U CN202320902826.1U CN202320902826U CN219712123U CN 219712123 U CN219712123 U CN 219712123U CN 202320902826 U CN202320902826 U CN 202320902826U CN 219712123 U CN219712123 U CN 2197121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base
hand
linear actuator
groo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028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煜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mo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mo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mo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mo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028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21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21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21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为一种线性致动器及其手转释放结构。线性致动器包括致动机构、伸缩结构及手转释放结构。手转释放结构包括底座、离合座、离合器、转接套及复位弹簧。底座的周缘面间隔设置有多个离合槽。离合座设置在底座的一侧,包含对应离合槽设置的多个卡槽。离合器可移动地设置在底座及离合座之间,包含环体、多个离合键及多个凸块,离合键对应离合槽而设置在环体的内壁面,凸块间隔设置在环体的外壁面。转接套套置在离合器外,包含对应凸块设置的多个螺旋槽。复位弹簧套置在底座外并抵靠离合器。本申请的手转释放结构无须先下拉即可直接通过手转方式作启动,进而达到缩减手动释放的启动时间及步骤的功效。

Description

线性致动器及其手转释放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有关于线性致动器,尤指一种具有释放结构的线性致动器。
背景技术
线性致动器(Linear Actuator)已广泛地应用在病床、电动椅等医疗器材或设备或其他需要作伸缩运作的场域中。另外,用于病床或吊架等医疗设备的线性致动器大多设置有手动释放结构。具体而言,病床用的致动器设置连接负重的伸缩杆,伸缩杆穿伸于外管内,且伸缩杆轴套于导螺杆上,导螺杆另端分别穿套有涡轮与弹簧。其释放结构主要于导螺杆与涡轮间设有压制杆,借由掣动压制杆以扳掣涡轮与导螺杆分离,进而使伸缩杆快速旋转降下,从而达到快速释放的功效。
再者,吊架用的手动释放机构在发生急救处理或无法供电时可令吊架手动复位。然而,目前用于吊架高度调整的手动释放机构需先下压后再转动离合器来达到手动释放。此手动释放的操作方式在离合器作动时需较长的离合距离,且在施行手动释放机构需有一定的动作空间,导致线性致动器在调整时需较大的操作空间而造成不便。此外,前述手动释放机构的离合动作多且时间长,令线性致动器无法达到更迅速的释放效果。对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即为本申请人的研究目标。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为达到上述目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致动器及其手转释放结构,其释放结构通过直接手转方式进行启动,可缩减手转释放结构的启动时间及步骤,增加使用时的便利性。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申请为一种线性致动器的手转释放结构,包括底座、离合座、离合器、转接套及复位弹簧。底座的周缘面间隔设置有多个离合槽。离合座设置在底座的一侧。离合座包含对应离合槽设置的多个卡槽。离合器可移动地设置在底座及离合座之间,离合器包含环体、多个离合键及多个凸块,离合键对应离合槽而设置在环体的内壁面,凸块间隔设置在环体的外壁面。转接套套置在离合器外,转接套包含多个螺旋槽,且多个螺旋槽对应多个凸块而设置。复位弹簧套置在底座外并抵靠离合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螺旋槽设置在转接套的内壁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连接柱及螺件,连接柱具有多个内螺纹并插置在底座中,螺件穿过离合座并螺合多个内螺纹而结合在连接柱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轴承,轴承设置在离合座及连接柱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刹车组,刹车组设置在离合座及底座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刹车组位于轴承的一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缓冲弹簧,缓冲弹簧设置在离合器及离合座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离合器还包括多个耐磨环片,多个耐磨环片分别对应设置在多个凸块的外缘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转接套还包含多个防滑凸片,多个防滑凸片间隔设置在转接套的外缘面。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申请为一种线性致动器,包括致动机构、伸缩结构及手转释放结构。致动机构包含马达及受马达驱动的导螺杆。伸缩结构包含轴套在导螺杆上的螺帽及套接螺帽的伸缩管。手转释放结构设置在伸缩管的外端。
相较于习知,本申请的线性致动器设置有连接伸缩管的手转释放结构,手转释放结构的启动方式只需转动转接套即可带动离合器作滑移,从而令离合座(负荷端)脱离底座,使底座可相对离合座作转动,据此令伸缩管相对导螺杆作转动,进而达到手动缩回的目的。此外,本申请的手转释放结构相较于现有的释放结构在操作上更简单快速,且无需较大的操作空间,增加了使用时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线性致动器的伸缩管伸出时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线性致动器的伸缩管缩回时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手转释放结构组合后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手转释放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手转释放结构组合后的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的手转释放结构及伸缩管的组合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的转接套及离合器之间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手转释放结构的移动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手转释放结构的动作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的手转释放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的手转释放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12为本申请的手转释放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的手转释放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线性致动器;
10:致动机构;
11:马达;
12:导螺杆;
20:伸缩结构;
21:螺帽;
22:伸缩管;
23:外管;
30、30a、30b:手转释放结构;
31、31a、31b:底座;
310、310b:离合槽;
32、32a、32b:离合座;
320、320b:卡槽;
33、33a、33b:离合器;
330、330b:离合键;
331:环体;
332、332a、332b:凸块;
333:耐磨环片;
34、34a、34b:转接套;
341a:防滑凸片;
340:螺旋槽;
35、35a、35b:复位弹簧;
35a’、35b’:缓冲弹簧;
36:连接柱;
361:内螺纹;
37、37b:螺件;
38、38b:轴承;
39、39b:刹车组。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申请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申请加以限制者。
请参照图1及图2,其为本申请的线性致动器的伸缩管伸出时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及伸缩管缩回时的立体外观示意图。本申请为一种线性致动器1,包含致动机构10、伸缩结构20及手转释放结构30。所述致动机构10包含马达11及受所述马达11驱动的导螺杆12。但所述致动机构10的组合结构非本申请的主要技术,于此不再赘述。另外,所述伸缩结构20包含轴套在所述导螺杆12上的螺帽21、穿接所述螺帽21的伸缩管22及外管23。所述螺帽21设置所述外管23内,且所述伸缩管22的一端外露出所述外管23,用以连接并带动负荷。此外,所述手转释放结构30设置在所述伸缩管22的外端。
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手转释放结构30通过手转而启动。所述线性致动器1在转动所述手转释放结构30后即可达到手动缩回所述伸缩管22的动作。
请续参照图3至图5,其为本申请的手转释放结构组合后的立体外观示意图、手转释放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及手转释放结构组合后的剖视图。本申请的手转释放结构30包括底座31、离合座32、离合器33、转接套34及复位弹簧35。所述底座31的周缘面间隔设置有多个离合槽310。所述离合座32设置在所述底座31的一侧,且所述离合座32包含对应所述多个离合槽310设置的多个卡槽320。
另外,所述离合器33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31及所述离合座32之间。所述离合器33包含环体331、多个离合键330及多个凸块332。所述多个离合键330对应所述多个离合槽310而设置在所述环体331的内壁面。所述多个凸块332间隔设置在所述环体331的外壁面。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离合器33还包括多个耐磨环片333。所述多个耐磨环片333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多个凸块332的外缘面。
再者,所述转接套34套置在所述离合器33外,且所述转接套34包含多个螺旋槽340。进一步而言,所述多个螺旋槽340设置在所述转接套34的内壁面,且多个螺旋槽340对应所述离合器33的凸块332而设置。另外,所述复位弹簧35套置在所述底座31外,并抵靠所述离合器33。
具体而言,所述手转释放结构30还包括连接柱36及螺件37。所述连接柱36具有多个内螺纹361并插置在所述底座31中。另外,所述螺件37设置为螺丝。所述螺件37穿过所述离合座32并螺合所述连接柱36的内螺纹361而结合在所述连接柱36中。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手转释放结构30还包括轴承38及刹车组39。所述轴承38设置在所述离合座32及所述连接柱36之间。所述刹车组39设置在所述离合座32及所述底座31之间,并位于所述轴承38的一侧。要说明的是,所述离合座32承载负荷时的压力会传递给所述刹车组39,再通过所述刹车组39传递至所述底座31。
请再参照图6及图7,其为本申请的手转释放结构及伸缩管的组合剖视图、转接套及离合器之间相对位置的示意图。本申请的手转释放结构30设置在所述伸缩管22的外端。此外,所述离合器33在所述复位弹簧35的弹性推抵下,所述离合器33的离合键330卡掣所述离合座32的卡槽320,从而令所述离合座32与所述底座31相连接。据此,所述离合座32与所述底座31相连接,并受到所述伸缩管22的带动。
要说明的是,所述手转释放结构30通过转动所述转接套34而启动。所述转接套34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转动,此时,所述离合器33的凸块332会沿着所述转接套34的螺旋槽340朝所述伸缩管22的方向滑移。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凸块332分别套置有所述耐磨环片333。所述耐磨环片333的设置可利于所述离合器33及所述转接套34之间的相对移动。
请另参照图8及图9,其为本申请的手转释放结构的移动示意图及手转释放结构的动作示意图。所述转接套34在外力作用下作转动(顺时针方向),并带动所述离合器33作滑移。此时,所述离合器33的离合键330会移出所述离合座32的卡槽320并滑入所述底座31的离合槽310,从而令所述离合座32(负荷端)脱离所述底座31。据此,所述底座31及所述连接柱36可通过所述轴承38的设置而相对所述离合座32作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伸缩管22在受到荷重压力的状况下相对所述导螺杆12作转动,达到手动缩回的目的(另参图1)。
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离合座32及所述底座31之间存在相对转动时,所述刹车组39中的刹车片与垫片会发生摩擦,以避免在所述底座31脱离所述离合座32时发生释放速度过快的问题。
另外要说明的是,当使用者停止操作所述转接套34,所述离合器33可通过所述复位弹簧35的弹力而回复初始位置(离合座32与底座31相连接)。
请再参照图10及图11,其为本申请的手转释放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及组合剖视图。本实施例的手转释放结构30a包括底座31a、离合座32a、离合器33a、转接套34a及复位弹簧35a。所述手转快速释放结构30a的组合方式与前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另外,本实施例相较于前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手转释放结构30a还包括缓冲弹簧35a’。所述缓冲弹簧35a’设置在所述离合器33a及所述离合座32a之间。所述缓冲弹簧35a’的设置用于减缓所述离合器33a复位时的撞击力道而不致发出声响,借以避免使用时产生噪音。
此外,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的另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转接套34a还包含多个防滑凸片341a。所述多个防滑凸片341a间隔设置在所述转接套34a的外缘面,以利于使用者握持并作转动。
值得注意的是,于本实施例中,间隔设置在所述离合器33a上的凸块332a则并未设置有耐磨环片。另外,所述离合器33a的凸块332a虽未设置有耐磨环片但并不影响所述离合器33a的运动,所述离合器33a及所述转接套34a之间仍可作相对移动。
请另参照图12及图13,其为本申请的手转释放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及组合剖视图。本实施例的手转快速释放结构30b包括底座31b、离合座32b、离合器33b、转接套34b及复位弹簧35b、缓冲弹簧35b’、螺件37b、轴承38b及刹车组39b。此外,所述底座31b的周缘面间隔设置有多个离合槽310b。所述离合座32b包含对应所述多个离合槽310b设置的多个卡槽320b。所述离合器33b包含多个凸块332b。
再者,本实施例相较于前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离合器33b的凸块332b可移入所述底座31b的离合槽310b或所述离合座32b的卡槽320b中。亦即,所述离合槽310b及所述卡槽320b皆可容置所述凸块332b。换言之,本实施例的所述转接套34b除了可以顺时针方向作转动外,还可以逆时针方向作转动。
实际使用时,将所述转接套34b以逆时针方向作转动并带动所述离合器33b作滑移。此时,所述离合器33b的离合键330b卡掣所述离合座32b的卡槽320b,所述离合座32b分离所述底座31b。
要说明的是,使用者以逆时针方向转动所述转接套34b且不松手时,所述离合键330b会保持在所述卡槽320b内。另外,由于所述离合座32b与所述底座31b完全分离,所述底座31b(包含所述伸缩管22)会开始转动,且所述伸缩管22会以较快的速度的缩回。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定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申请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申请的专利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线性致动器的手转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周缘面间隔设置有多个离合槽;
离合座,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离合座包含对应所述多个离合槽设置的多个卡槽;
离合器,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及所述离合座之间,所述离合器包含环体、多个离合键及多个凸块,所述多个离合键对应所述多个离合槽而设置在所述环体的内壁面,所述多个凸块间隔设置在所述环体的外壁面;
转接套,套置在所述离合器外,所述转接套包含多个螺旋槽,且所述多个螺旋槽对应所述多个凸块而设置;以及
复位弹簧,套置在所述底座外并抵靠所述离合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致动器的手转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螺旋槽设置在所述转接套的内壁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致动器的手转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柱及螺件,所述连接柱具有多个内螺纹并插置在所述底座中,所述螺件穿过所述离合座并螺合所述多个内螺纹而结合在所述连接柱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致动器的手转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离合座及所述连接柱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性致动器的手转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刹车组,所述刹车组设置在所述离合座及所述底座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致动器的手转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组位于所述轴承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致动器的手转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所述离合器及所述离合座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致动器的手转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还包括多个耐磨环片,所述多个耐磨环片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多个凸块的外缘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致动器的手转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套还包含多个防滑凸片,所述多个防滑凸片间隔设置在所述转接套的外缘面。
10.一种线性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致动机构,包含马达及受所述马达驱动的导螺杆;
伸缩结构,包含轴套在所述导螺杆上的螺帽及穿接所述螺帽的伸缩管;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致动器的手转释放结构,设置在所述伸缩管的外端。
CN202320902826.1U 2023-04-20 2023-04-20 线性致动器及其手转释放结构 Active CN2197121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2826.1U CN219712123U (zh) 2023-04-20 2023-04-20 线性致动器及其手转释放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2826.1U CN219712123U (zh) 2023-04-20 2023-04-20 线性致动器及其手转释放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2123U true CN219712123U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02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02826.1U Active CN219712123U (zh) 2023-04-20 2023-04-20 线性致动器及其手转释放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21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22329B2 (ja) 緩衝機構付き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EP4030080B1 (en) Self-locking device for linear actuator and linear actuator
JP5225599B2 (ja) ベッド用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US8210064B2 (en) Actuator for lifting device
CA3110872C (en) Mobile workstation with adjustable height
DK2699815T3 (en) Linear electromotive drive
KR102605270B1 (ko) 유체 변위 및 가압 디바이스를 위한 작동 기구, 작동 방법 및 조립체
TWM452540U (zh) 電動缸及其快速釋放機構
WO2018040284A1 (zh) 一种电动推杆
TWI522551B (zh) 具有快釋機構的致動裝置
TWM453059U (zh) 線性致動器及其搖臂驅動機構
JP2015505938A (ja) 家具用線型駆動装置
WO2014019519A1 (zh) 钻夹头
CN219712123U (zh) 线性致动器及其手转释放结构
WO2012087707A1 (en) Lockable drive assembly for rotatable members
WO2013176189A1 (ja)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US11473656B2 (en) Linear actuator
TWM582551U (zh) Actuator with both hand and anti-pinch mechanism
JPS63315005A (ja) 高さ調節装置
US11624431B2 (en) Linear actuator and centrifugal safety device thereof
WO2020107143A1 (zh) 机械锁定装置、超声设备的支撑臂以及超声设备
TWM642701U (zh) 線性致動器及其手轉釋放結構
TW202307352A (zh) 電動缸及其離心式安全裝置
JPH09222153A (ja)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JP4544731B2 (ja) ツイスト式クラン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