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1784U - 一种电动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1784U
CN219711784U CN202223199312.9U CN202223199312U CN219711784U CN 219711784 U CN219711784 U CN 219711784U CN 202223199312 U CN202223199312 U CN 202223199312U CN 219711784 U CN219711784 U CN 219711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ement
filter
reinforcement rib
electric pump
pump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9931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9931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1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1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17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动泵,所述电动泵包括泵盖和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部和支撑部,所述过滤部包括连接部和轴向延伸段,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部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泵盖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所述轴向延伸段相对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泵盖,所述电动泵具有容纳槽,形成所述容纳槽的槽壁包括所述轴向延伸段、以及与所述轴向延伸段相对设置的所述泵盖的内周壁和/或所述支撑部的内周壁。本申请增加了杂质堆积的体积,有利于减少杂质堵塞过滤部,从而提升了电动泵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领域,尤其涉及车辆润滑系统和/或冷却系统的零部件。
【背景技术】
电动泵主要为车辆的润滑系统和/或冷却系统提供动力源,进入电动泵的工作介质中可能含有杂质,目前一般采用过滤网过滤工作介质中的杂质,但电动泵长时间使用后杂质易覆盖过滤网的表面,使得过滤网堵塞而引起电动泵失效,缩短了电动泵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泵,有利于减少残留的杂质对电动泵性能造成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泵,所述电动泵包括泵盖和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部和支撑部,所述过滤部包括连接部和轴向延伸段,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部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泵盖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所述轴向延伸段相对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泵盖,所述电动泵具有容纳槽,形成所述容纳槽的槽壁包括所述轴向延伸段、以及与所述轴向延伸段相对设置的所述泵盖的内周壁和/或所述支撑部的内周壁。
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滤部包括连接部和轴向延伸段,形成容纳槽的槽壁包括轴向延伸段、以及与轴向延伸段相对设置的泵盖的内周壁和/或所述支撑部的内周壁,进入电动泵的工作介质经过滤部过滤,过滤后的杂质可落入容纳槽内,有利于减少杂质堵塞过滤部,提升了电动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动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去除泵盖后的一个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是泵盖分别在两个不同视角上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A或图4B中泵盖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过滤组件和泵盖配合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A截面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A-A截面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7中A-A截面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7中A-A截面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A和图12B是过滤组件的第一实施例分别在两个不同视角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过滤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过滤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过滤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过滤组件和泵盖配合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19是过滤组件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过滤组件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1A是过滤组件和泵盖配合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1B是图21A中A部分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21C是图21A中A部分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21D是图21A中A部分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泵壳;11、泵盖;111、内螺纹;112、第一凹部;113、第二配合面;114、容纳腔;115、第二端壁;12、第一壳体;13、第二壳体;2、第一转子组件;21、第一转子;22、第二转子;23、液压腔;3、过滤组件;31、外螺纹;32、第一凸部;33、第一配合面;34、过滤部;341、凹槽;342、流道;343、连接部;343a、第一连接部;343b、第二连接部;344、第一过滤部;344a、第一滤孔;345、第二过滤部;345a、第二滤孔;346、轴向延伸段;346a、第一轴向延伸段;346b、第二轴向延伸段;35、支撑部;351、主体部;352、固定部;353、第一端壁;36、加强部;361、第一加强筋;362、第二加强筋;363、第三加强筋;4、定子组件;4a、定子铁芯;4b、绝缘架;4c、绕组;5、控制组件;6、泵轴;7、第二转子组件;8、隔离部;10、第一腔;20、第二腔;30、第一通道;40、第二通道;50、第三腔;60、容纳槽;601、第一容纳槽;602、第二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本文中所涉及的上、下等方位词是附图中所示的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本文所采用的方位词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和图2,电动泵包括泵壳 1、第一转子组件 2、第二转子组件7、定子组件4以及控制组件5,定子组件4从第二转子组件7的径向外侧包围第二转子组件7,定子组件4包括定子铁芯4a、绝缘架4b以及绕组4c,绝缘架4b至少包覆定子铁芯4a的至少部分表面,绕组4c缠绕于绝缘架4b;电动泵工作时,控制组件5通过控制定子组件4的绕组4c中的电流按照预定的规律变化,从而控制定子组件4产生变化的激励磁场,第二转子组件7在激励磁场的作用下转动,第二转子组件7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带动第一转子组件2转动。
泵壳1能够形成泵内腔,第一转子组件 2、第二转子组件 7、定子组件4以及控制组件5置于泵内腔,泵内腔包括第一腔 10、第二腔 20、第三腔50,第一腔10与第二腔20连通设置,第二腔20与第三腔50不连通,第一转子组件2位于第一腔10,第二转子组件7(或者部分第二转子组件7)、定子组件4(或者部分定子组件4)位于第二腔20,控制组件5位于第三腔50,电动泵具有第一通道30,第一通道30与第一腔10连通设置,电动泵工作时,工作介质能够通过第一通道30进入第一腔10,部分第一腔10的工作介质进入第二腔20,使得第二腔20有足够的工作介质冷却第二转子组件7、定子组件4和控制组件5,工作介质例如是油等液体。
泵壳1包括泵盖11、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泵盖11与第一壳体12、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3相对固定连接,泵盖11与第一壳体12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这样设置使电动泵的拆装更加方便,从而有利于第一转子组件2的维修,当然,泵盖11与第一壳体12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例如插接、卡接等方式。电动泵还包括隔离部8,沿电动泵的高度方向,部分隔离部8位于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之间,第二转子组件7和定子组件4位于隔离部8的一侧,控制组件5位于隔离部8的另一侧,隔离部8与第二壳体13之间形成的空腔包括第三腔50,如图2所示。隔离部8与泵壳1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第二腔20内的工作介质不能通过隔离部8流向第三腔50,这样有利于防止工作介质进入控制组件5所在侧,从而有利于防止工作介质对控制组件5的性能造成影响,进而影响电动泵的性能。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3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3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这样设置一方面使电动泵的拆装更加方便,部分隔离部8被固定于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之间,螺钉或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壳体12、隔离部8和第二壳体13,从而使得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间接实现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也可以通过螺钉或螺栓直接固定连接,此时隔离部8的结构也会相应改变,例如但不限于,隔离部8可以通过与第一壳体12的内周壁的紧配实现定位并固定;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的方式有利于使得电动泵的拆装更加方便,在本实施方式,由于控制组件5位于隔离部8和第二壳体13之间的空腔内,这样还有利于电动泵中控制组件5的维修,另一方面还可以使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的连接更加可靠。当然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3也可以通过插接、卡接或粘结等其他的连接方式。
结合图 3,第一转子组件2包括第一转子21和第二转子 22,第一转子21包括多个内齿,第二转子22包括多个外齿,第一转子21的内齿和第二转子22的外齿之间形成有液压腔23。本实施例中,液压腔23是第一腔10的一部分。第一转子组件2转动时,第一转子21与第二转子22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心距,第二转子22在转动时,第二转子22的部分外齿与第一转子21的部分内齿啮合,从而带动第一转子21转动,在第一转子21和第二转子22旋转一圈的过程中,液压腔23内容积发生变化,具体地,当第一转子组件2从起始处转动到某一角度时,液压腔23内的容积逐渐增大从而形成局部真空,工作介质就从电动泵的第一通道30被吸入至液压腔23,当第一转子21和第二转子22继续转动时,原来充满工作介质的液压腔23容积逐渐减小,工作介质受到挤压,从而使得进入液压腔23内的工作介质被压出至电动泵的第二通道40从而产生流动的动力。
电动泵还包括转动组件,转动组件与第二转子组件7、第一转子组件2传动连接,转动组件包括泵轴6,泵轴6能够带动第一转子21转动,本实施例中,泵轴6的一侧与第二转子22连接,泵轴6的另一侧与第二转子组件7连接,第二转子组件7通过泵轴6带动第一转子21转动,从而实现第一转子组件2的转动。
请参照图2、图4A、图4B和图 5,电动泵还包括第二通道 40,泵盖11具有容纳腔114,电动泵工作时,工作介质先通过容纳腔114进入电动泵,部分工作介质通过第一通道30进入第一腔10,部分第一腔10的工作介质流入第二腔20,部分第一腔10的部分工作介质通过第二通道40流出第一腔10。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30和第二通道40均成形于泵盖11,在电动泵的高度方向上,容纳腔114位于第一通道30的一侧,沿泵盖11的高度方向,容纳腔114在泵盖11的上壁形成有开口,并且容纳腔114相对泵盖11的上壁凹陷;第一通道30成形为贯通孔,沿泵盖11的高度方向,第一通道30的一端在容纳腔114的底壁具有开口,第一通道30的另一端在泵盖11的下壁具有开口;第二通道40未贯穿泵盖11,第一通道30相对泵盖11的下壁和泵盖11的侧壁凹陷。第一通道30位于容纳腔114和第一腔10之间,并且第一通道30连通容纳腔114和第一腔10,这样,容纳腔114位于第一通道30的上游,进入电动泵的工作介质能够先通过容纳腔114进入电动泵,部分工作介质再通过第一通道30进入第一腔10,然后部分工作介质从第二通道40流出第一腔10。
结合参照图2至图20和图21A至图21D,电动泵包括过滤组件3,过滤组件3能够过滤工作介质中的杂质,本实施例中,过滤组件3与泵盖11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在电动泵的高度方向上,过滤组件3位于第一通道30的上游,工作介质进入第一通道30前先经过过滤组件3的过滤,而后通过第一通道30进入电动泵的第一腔10,有利于减少进入第一腔10的工作介质中的杂质,从而有利于第一转子组件2的运行,提高了电动泵的工作性能。
请参照图6和图21A,在本实施方式,至少部分过滤组件3位于泵盖11的容纳腔114,过滤组件3与容纳腔114所对应的内周壁配合并限位连接,进而使过滤组件3与泵盖11相对固定;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过滤组件3也可以只有部分位于泵盖11的容纳腔114,过滤组件3的部分外周壁与容纳腔114所对应的部分内周壁配合设置,过滤组件3与泵盖11通过过盈配合或者过渡配合的方式连接,具体地,过滤组件3的外周壁与容纳腔114的内周壁紧配,这里的“紧配”是指通过两者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来实现紧密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是过滤组件3的部分外周壁与容纳腔114的部分内周壁紧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1B,过滤组件3与泵盖11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固定连接,具体地,过滤组件3的外周壁具有外螺纹31,容纳腔114所对应的内周壁具有内螺纹111,在外螺纹31和内螺纹111的螺纹配合下,过滤组件3与泵盖11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1C,过滤组件与泵盖11通过卡接配合的方式固定连接,具体地,过滤组件3包括第一凸部32,泵盖11具有第一凹部112,其中,第一凸部32成形于过滤组件3的外周壁,并且第一凸部32相对过滤组件3的外周壁凸起;第一凹部112成形于容纳腔114所对应的内周壁,并且第一凹部112相对容纳腔114所对应的内周壁凹陷。第一凸部32位于第一凹部112的腔内,第一凸部32与第一凹部112卡接,使得过滤组件3与泵盖1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第一凸部32沿着过滤组件3的外周壁的离散分布设置,第一凹部112沿着容纳腔114的内周壁离散分布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第一凸部32和第一凹部112也可以沿各自周壁连续分布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1D,过滤组件3与泵盖11通过热配的方式固定连接,具体地,泵盖11为金属材料,过滤组件3中用于与泵盖11连接的部分所对应的材料为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加热后形变较小,过滤组件3的外周壁具有第一配合面33,容纳腔114所对应的内周壁具有第二配合面113,将第一配合面33加热至熔融状态,第一配合面33和第二配合面113配合在一起并冷却,从而使得过滤组件3的外周壁与容纳腔114所对应的内周壁连接为一个整体,两者完成热配连接,进而使得过滤组件3与泵盖11固定连接。泵盖11为非金属材料,过滤组件3中用于与泵盖11连接的部分所对应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
请参照图6至图 20,过滤组件3包括过滤部34和支撑部 35,支撑部35与泵盖11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支撑部35为注塑件,至少以过滤部34为嵌件经注塑形成支撑部35,支撑部35的至少部分外周壁构成过滤组件3的外周壁。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撑部35可以包括非注塑件,支撑部35也可以只有部分外周壁构成过滤组件的外周壁。
过滤部34用于过滤工作介质中的杂质,过滤部34为过滤网,过滤部34呈拱形而形成凹槽341,凹槽341的槽口形状与支撑部35围合的形状基本一致,凹槽341的边缘位置与支撑部35连接,过滤部34呈半球形、半椭球形或锥形。
至少部分过滤部34朝远离泵盖11的方向凸出,过滤部34采用凸起式设计,使得过滤部34的表面积增加,在同等网孔密度的情况下,工作介质能更加顺畅的通过过滤部34,过滤效果较佳;所述过滤部34包括流道342,所述流道342贯穿过滤部3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电动泵包括容纳槽60,容纳槽60环绕过滤组件3的中心轴,过滤组件3包括过滤部34,至少部分过滤部34朝远离泵盖11的方向凸出,过滤后的杂质可沿着过滤部34的凸面落入容纳槽60内,增加了杂质堆积的体积,有利于减少杂质堵塞过滤部34。过滤部34包括连接部343和轴向延伸段346,连接部343与支撑部35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轴向延伸段346相对连接部343远离泵盖11,电动泵具有容纳槽60,形成容纳槽60的槽壁包括轴向延伸段346、以及与轴向延伸段346相对设置的泵盖11的内周壁和/或支撑部35的内周壁。过滤后的杂质可落入容纳槽60内,有利于减少杂质堵塞过滤部34,从而提升了电动泵的使用寿命,此外,这种结构利用过滤网本身的结构,不需要设置额外的杂质存储部,在提高过滤效果的同时,有利于简化电动泵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至图9、图16至图18,支撑部35位于容纳腔114内,支撑部35包括第一端壁353,泵盖11包括第二端壁115,在过滤组件3的中心轴方向,第一端壁353相比于第二端壁115靠近连接部343,所述容纳槽60的槽壁包括所述第一端壁353,轴向延伸段346自连接部343向第二端壁115所处的平面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0,部分所述支撑部35位于容纳腔114,支撑部35包括第一端壁353,泵盖包括第二端壁115,在过滤组件3的中心轴方向,第一端壁353凸出于第二端壁115或者第一端壁353所处的平面与第二端壁115所处的平面为同一水平面,轴向延伸段346朝远离泵盖11的内周壁的方向自连接部343延伸至第一端壁353所处的平面。
请参照图16至图20,一部分过滤部34呈半球形、半椭球形、长方体形或锥形,一部分过滤部34呈圆柱形。由于一部分过滤部34呈圆柱形,在防止工作介质逆流的情况下,较大程度地对工作介质形成一定的阻挡,提高隔离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 11,过滤组件可包括多层过滤部 34,本实施例中过滤部34包括第一过滤部344和第二过滤部345,在过滤组件3的高度方向上,第一过滤部344和第二过滤部345之间具有间距,可对工作介质进行二次过滤,从而有利于提高过滤效果。第一过滤部344和第二过滤部345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工作介质中杂质的量来布置。所述第一过滤部344相比于所述第二过滤部345远离所述泵盖11,第一过滤部344包括多个第一滤孔344a,第二过滤部345包括多个第二滤孔345a,第一滤孔344a的孔径大于第二滤孔345a的孔径,通过设置孔径不同的第一过滤部344和第二过滤部345,可分别过滤不同直径的杂质,过滤效果较佳。第一滤孔344a、第二滤孔345a的截面形状可为矩形、圆形、三角形或椭圆等形状,只要冲压工艺能做到即可。第一过滤部344包括第一连接部343a和第一轴向延伸段346a,第二过滤部345包括第二连接部343b和第二轴向延伸段346b,沿着过滤组件3的中心轴方向,第一过滤部344和第二过滤部345之间具有间距,容纳槽60包括第一容纳槽601和第二容纳槽602,形成第一容纳槽601的槽壁包括第一轴向延伸段346a、以及与第一轴向延伸段346a相对设置的泵盖11的内周壁和/或支撑部35的内周壁,形成第二容纳槽602的槽壁包括第二轴向延伸段346b和与第二轴向延伸段346b相对设置的支撑部35的内周壁,第二轴向延伸段346b自第二连接部343b向第一连接部343a所处的平面延伸,不同直径的杂质可分别落入第一容纳槽601和第二容纳槽602内。
请参照图7至图20,支撑部35的材质为塑料或金属,支撑部35的材质为金属时,支撑部35可以由铝合金或者铁合金构成,支撑部35相对于过滤网的厚度较大,从而不容易变形,与泵盖11配合更加牢固,工作介质冲击时,过滤组件3不易脱落。
支撑部35包括主体部351和固定部352,固定部352位于主体部351的内周,主体部351和固定部352连接为一体,固定部352沿主体部351的内周壁连续分布设置,主体部351的外周壁构成过滤组件3的外周壁,这样有利于增加过滤组件3的外周壁的面积。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352环绕部分过滤部34设置,或者,部分固定部352环绕过滤部34设置,也可以理解为,部分固定部352沿过滤部34的周向连续分布设置,过滤部34或部分过滤部34嵌入固定部352内设置,这样,过滤部34与固定部352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支撑部35也可以不包括主体部351,固定部352的外周壁构成过滤组件3的外周壁,这样有利于减轻过滤组件3的结构重量。请参照图15至图17,固定部352位于主体部351的端部,主体部351和固定部352连接为一体,固定部352沿主体部351的端部连续分布设置,主体部351的外周壁和固定部352的外周壁构成过滤组件3的外周壁,这样有利于增加过滤组件3的外周壁的面积。
请参照图6至图20,一般过滤部34的厚度较薄,容易发生形变,从而在工作介质以及杂物的施力下,容易导致过滤部34从泵盖11位置脱落,过滤组件3还包括加强部36,至少部分加强部36具有两个端部,加强部36的两个端部与固定部352的侧壁连接,加强部36能起到支撑作用,有利于提高注塑件支撑部35的整体结构强度。过滤部3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至少之一支撑有所述加强部36。若过滤部34的两个表面均设有加强部,另一个面的加强部为第二加强部,或者沿过滤组件3的高度方向,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分别位于过滤部34的上下两侧,请参照图12A-图12B、图13至图20,加强部36包括第一加强筋361和第二加强筋362,第一加强筋361和第二加强筋362,第一加强筋361和第二加强筋362的交叉点位于过滤部34的顶点,结构稳固,能有效减弱了工作介质对过滤部34的冲击和增强了工作介质的通过性能。两个交叉设置的第一加强筋361和第二加强筋362可以将过滤部34分均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的过滤面积相同,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两个交叉的第一加强筋361和第二加强筋362可将过滤部34分为过滤面积不等的四个区域。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加强部有利于提高过滤部34结构的稳定性,使得过滤部34在过滤过程中不易被工作介质冲击导致脱落。
在其它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4至图15,图14至图15所示的结构与图12A、图12B和图13所示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加强部36的不同,过滤部34的一表面设置有加强部36,第一组加强部包括第一加强筋361、第二加强筋362及第三加强筋363,第一加强筋361与第二加强筋362交叉设置,第三加强筋363与第一加强筋361相交,第三加强筋363与第二加强筋362相交,或者,第一加强筋361与第二加强筋362交叉具有一交叉点,第三加强筋363至少部分环绕着交叉点设置。第三加强筋363沿过滤组件3高度方向的投影形状可为圆形、半圆形、三角形及四边形等。第三加强筋363靠近过滤部34的顶点,结构稳固,能有效减弱了工作介质对过滤部34的冲击,增强了工作介质的通过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并非限制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申请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申请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泵包括泵盖(11)和过滤组件(3),所述过滤组件(3)包括过滤部(34)和支撑部(35),所述过滤部(34)包括连接部(343)和轴向延伸段(346),所述连接部(343)与所述支撑部(35)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所述支撑部(35)与所述泵盖(11)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所述轴向延伸段(346)相对所述连接部(343)远离所述泵盖(11),所述电动泵具有容纳槽(60),形成所述容纳槽(60)的槽壁包括所述轴向延伸段(346)、以及与所述轴向延伸段(346)相对设置的所述泵盖(11)的内周壁和/或所述支撑部(35)的内周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11)具有容纳腔(114),所述支撑部(35)位于所述容纳腔(114)内,所述支撑部(35)包括第一端壁(353),所述泵盖(11)包括第二端壁(115),在所述过滤组件(3)的中心轴方向,所述第一端壁(353)相比于所述第二端壁(115)靠近所述连接部(343),所述容纳槽(60)的槽壁包括所述第一端壁(353),所述轴向延伸段(346)自所述连接部(343)向所述第二端壁(115)所处的平面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11)具有容纳腔(114),部分所述支撑部(35)位于所述容纳腔(114),所述支撑部(35)包括第一端壁(353),所述泵盖包括第二端壁(115),在所述过滤组件(3)的中心轴方向,所述第一端壁(353)凸出于所述第二端壁(115)或者所述第一端壁(353)所处的平面与所述第二端壁(115)所处的平面为同一水平面,所述轴向延伸段(346)朝远离所述泵盖(11)的内周壁的方向自所述连接部(343)延伸至所述第一端壁(353)所处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34)包括第一过滤部(344)和第二过滤部(345),所述第一过滤部(344)包括第一连接部(343a)和第一轴向延伸段(346a),所述第二过滤部(345)包括第二连接部(343b)和第二轴向延伸段(346b),沿着所述过滤组件(3)的中心轴方向,所述第一过滤部(344)和所述第二过滤部(345)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容纳槽(60)包括第一容纳槽(601)和第二容纳槽(602),形成所述第一容纳槽(601)的槽壁包括所述第一轴向延伸段(346a)、以及与所述第一轴向延伸段(346a)相对设置的所述泵盖(11)的内周壁和/或所述支撑部(35)的内周壁,形成所述第二容纳槽(602)的槽壁包括所述第二轴向延伸段(346b)和与所述第二轴向延伸段(346b)相对设置的所述支撑部(35)的内周壁,所述第二轴向延伸段(346b)自所述第二连接部(343b)向所述第一连接部(343a)所处的平面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部(344)相比于所述第二过滤部(345)远离所述泵盖(11),所述第一过滤部(344)包括第一滤孔(344a),所述第二过滤部(345)包括第二滤孔(345a),所述第一滤孔(344a)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滤孔(345a)的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过滤部(34)朝远离所述泵盖(11)的方向凸出,所述容纳槽(60)环绕所述过滤组件(3)的中心轴。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34)为滤网,所述支撑部(35)为注塑件,至少以所述过滤部(34)为嵌件经注塑形成所述支撑部(35);所述支撑部(35)的至少部分外周壁构成所述过滤组件(3)的外周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34)为滤网,所述支撑部(35)为注塑件,至少以所述过滤部(34)为嵌件经注塑形成所述支撑部(35);所述支撑部(35)的至少部分外周壁构成所述过滤组件(3)的外周壁。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3)包括加强部(36),至少部分所述加强部(36)具有两个端部,所述支撑部(35)包括固定部(352),所述加强部(36)的两个端部与所述固定部(352)的侧壁连接;
所述过滤部(3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至少之一支撑有所述加强部(36)。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3)包括加强部(36),至少部分所述加强部(36)具有两个端部,所述支撑部(35)包括固定部(352),所述加强部(36)的两个端部与所述固定部(352)的侧壁连接;
所述过滤部(3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至少之一支撑有所述加强部(36)。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3)包括加强部(36),至少部分所述加强部(36)具有两个端部,所述支撑部(35)包括固定部(352),所述加强部(36)的两个端部与所述固定部(352)的侧壁连接;
所述过滤部(3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至少之一支撑有所述加强部(36)。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3)包括加强部(36),至少部分所述加强部(36)具有两个端部,所述支撑部(35)包括固定部(352),所述加强部(36)的两个端部与所述固定部(352)的侧壁连接;
所述过滤部(3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至少之一支撑有所述加强部(36)。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加强部(36)包括第一加强筋(361)、第二加强筋(362),所述第一加强筋(361)与所述第二加强筋(362)交叉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加强部(36)包括第一加强筋(361)、第二加强筋(362),所述第一加强筋(361)与所述第二加强筋(362)交叉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加强部(36)包括第一加强筋(361)、第二加强筋(362),所述第一加强筋(361)与所述第二加强筋(362)交叉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加强部(36)包括第一加强筋(361)、第二加强筋(362),所述第一加强筋(361)与所述第二加强筋(362)交叉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36)还包括第三加强筋(363),所述第三加强筋(363)与所述第一加强筋(361)相交,所述第三加强筋(363)与所述第二加强筋(362)相交。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36)还包括第三加强筋(363),所述第三加强筋(363)与所述第一加强筋(361)相交,所述第三加强筋(363)与所述第二加强筋(362)相交。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36)还包括第三加强筋(363),所述第三加强筋(363)与所述第一加强筋(361)相交,所述第三加强筋(363)与所述第二加强筋(362)相交。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36)还包括第三加强筋(363),所述第三加强筋(363)与所述第一加强筋(361)相交,所述第三加强筋(363)与所述第二加强筋(362)相交。
CN202223199312.9U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电动泵 Active CN219711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9312.9U CN219711784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电动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9312.9U CN219711784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电动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1784U true CN219711784U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81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99312.9U Active CN219711784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电动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17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11838B2 (ja) 電動オイルポンプ
US8110958B2 (en) Rotor cover with rotor fins extending between stator slots
US11242855B2 (en) Electric pump
US9847522B2 (en) Connecting pole for a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rechargeable battery housing
CN219711784U (zh) 一种电动泵
GB2418073A (en) Mounting for cool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in motor pump assembly
JP2021501280A (ja) 電動オイルポンプ
US20200347838A1 (en) Electric oil pump
CN207701348U (zh) 电子油泵
CN217545805U (zh) 电机外壳、轮毂电机及车轮
US20240183355A1 (en) Electronic oil pump
CN204835787U (zh) 一种电机
CN115111154A (zh) 电子油泵
CN204436791U (zh) 用于压缩机的压缩机构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04089433U (zh) 塑封电机
CN219865452U (zh) 一种电动泵
JP6405625B2 (ja) 液体ポンプ
CN110707856A (zh) 壳体结构、电机及压缩机
CN107070047B (zh) 一种外转子电机及其生产方法
CN212107003U (zh) 一种电动阀
CN114977550A (zh) 电动阀用定子及电动阀
CN104595190A (zh) 用于压缩机的压缩机构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19509831U (zh) 电子水泵和车辆
CN219974618U (zh) 电子水泵、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CN213331511U (zh) 便于组装的立式冷媒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