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0377U - 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0377U
CN219710377U CN202321236881.8U CN202321236881U CN219710377U CN 219710377 U CN219710377 U CN 219710377U CN 202321236881 U CN202321236881 U CN 202321236881U CN 219710377 U CN219710377 U CN 219710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box transformer
strip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support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368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建聪
姚鹏
章雨豪
邵庆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3688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0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0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03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变电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包括箱变基坑,还包括:条形基础、底基础及支承墙,条形基础设于箱变基坑内,且条形基础至少间隔地设于地下管线延伸方向的左右两侧,条形基础的上下两侧凸出于地下管线的上下两侧;底基础设于箱变基坑内且与条形基础的顶部连接,底基础盖设于条形基础上;支承墙设于底基础上并围合形成容纳腔,支承墙的顶部凸出于地面,底基础的外周凸出于支承墙的外周,支承墙的顶部用于连接箱变。本箱变基础可无需进行管网改线,减少施工难度,降低投资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变电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
背景技术
现有的箱变基础通常采用大筏板基础作为基础形式,开挖深度约2米,开挖工程量较大,且要求下挖建基面为均匀地质。
随着分布式光伏项目的迅速发展,往往需要配置箱变基础,而分布式光伏项目往往都布置在现有工业厂区,用地紧张,地下埋设有各种管网管线。在无法找到合适的空地时,特别是场区内管网较多时,无法直接采用大筏板基础,否则会造成筏板基础直接压在管网的情况,造成日后管网的运维困难和安全问题,一般需要管网改线来实施箱变基础的施工,但造价较高,工期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箱变基础,可无需进行管网改线,减少施工难度,降低投资费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包括箱变基坑,还包括:
条形基础,所述条形基础设于所述箱变基坑内,且所述条形基础至少间隔地设于所述地下管线延伸方向的左右两侧,所述条形基础的上下两侧凸出于所述地下管线的上下两侧;
底基础,所述底基础设于所述箱变基坑内且与所述条形基础的顶部连接,所述底基础盖设于所述条形基础上;
支承墙,所述支承墙设于所述底基础上并围合形成容纳腔,所述支承墙的顶部凸出于地面,所述底基础的外周凸出于所述支承墙的外周,所述支承墙的顶部用于连接箱变。
一些实施例中,两面所述支承墙与所述条形基础相平行,且所述两面支承墙与最侧边的所述条形基础相对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承墙自下至上包括砖墙和圈梁,所述砖墙由红砖和砂浆砌筑而成,所述圈梁用于与所述箱变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圈梁的顶侧埋有用于连接所述箱变的C型槽钢,所述槽钢的开口朝上且其顶部凸出于所述圈梁的顶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砖墙上埋设有穿设于所述砖墙的线缆进出管,所述线缆进出管的两端凸出于所述砖墙的内外两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缆进出管呈倾斜设置,所述线缆进出管伸入所述容纳腔的一端高于所述线缆进出管凸出于所述砖墙外侧的一端。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还包括基础垫层,所述基础垫层设于所述条形基础顶部,所述底基础设于所述基础垫层上,所述基础垫层的外周凸出于所述底基础的外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承墙的内侧壁安装有电缆支架及爬梯,所述支承墙的外侧与所述爬梯相对应的地面上设有第一台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承墙的一外侧浇筑有水平方向向外延伸的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的四周设有防护围栏,所述防护围栏上预留有操作平台出入口,与所述操作平台出入口对应的地面上设有第二台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平台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承墙上开设有通风窗口,所述通风窗口位于地面上方,所述通风窗口封有防护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设置条形基础,条形基础间隔地设于地下管线延伸方向的左右两侧,不会与地下管线发生干涉,底基础设于条形基础上侧,而条形基础的上下两侧凸出于地下管线的上下两侧,因此底基础不会压在地下管线上,底基础上部设置有支承墙,支承墙围合形成容纳腔,支承墙顶部用以安装箱变,内部容纳腔用于敷设线缆及便于人员进行检修工作。本箱变基础无需进行管网改线,减少了施工难度,降低投资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的沿着圈梁顶部横截面的向下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1的B-B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10、箱变基坑;11、地下管线;12、地面;20、条形基础;30、底基础;31、渗水坑;40、支承墙;41、砖墙;411、线缆进出管;42、圈梁;421、C型槽钢;43、通风窗口;50、容纳腔;51、电缆支架;52、爬梯;60、基础垫层;70、第一台阶;71、扶栏;72、操作平台;73、防护围栏;74、操作平台出入口;75、第二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包括箱变基坑10,还包括:
条形基础20,条形基础20设于箱变基坑10内,且条形基础20至少间隔地设于地下管线11延伸方向的左右两侧,即条形基础2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条形基础20的上下两侧凸出于地下管线11的上下两侧,其中条形基础20优选铺设方向为与地下管线11的延伸方向平行;
底基础30,底基础30设于箱变基坑10内且与条形基础20的顶部连接,底基础30盖设于条形基础20上;
支承墙40,支承墙40设于底基础30上并围合形成容纳腔50,底基础30上可在容纳腔50的一角开设渗水坑31并内填砂石渗水材料以便于积水排出,支承墙40的顶部凸出于地面12,底基础30的外周凸出于支承墙40的外周,支承墙40的顶部用于连接箱变。
基于以上实施例的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其通过设置条形基础20,条形基础20间隔地设于地下管线11延伸方向的左右两侧,且可优选为设置方向与地下管线11的延伸方向平行,因此不会与地下管线11发生干涉;底基础30设于条形基础20上侧,而条形基础20的上下两侧凸出于地下管线11的上下两侧,因此底基础30不会压在地下管线11上,底基础30上部设置有支承墙40,支承墙40围合形成容纳腔50,支承墙40顶部用以安装箱变,内部容纳腔50用于敷设线缆及便于人员进行检修工作。本箱变基础结构简单且便于施工,无需进行管网改线,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且节约了投资费用。
优选地,两面支承墙40与条形基础20相平行,且两面支承墙40与最侧边的条形基础20相对应,由此条形基础20可以对支承墙40提供良好的支撑,避免了与条形基础20平行的支承墙40可能压至底部悬空的底基础30上造成底基础30易坍塌的后果。
一些实施例中,支承墙40自下至上包括砖墙41和圈梁42,砖墙41由红砖和砂浆砌筑而成,圈梁42用于与箱变连接,通过设置圈梁42增强支承墙40整体的稳固性和刚度。
具体地,圈梁42的顶侧埋有用于连接箱变的C型槽钢421,C型槽钢421的开口朝上且其顶部凸出于圈梁42的顶部。
进一步地,砖墙41上埋设有穿设于砖墙41的线缆进出管411,线缆进出管411优选为不锈钢材质,线缆进出管411的两端凸出于砖墙41的内外两侧,以便于线缆整合并进出砖墙41。
优选地,线缆进出管411呈倾斜设置,线缆进出管411伸入容纳腔50的一端高于线缆进出管411凸出于砖墙41外侧的一端,通过设置倾斜的线缆进出管411,以使得砖墙41外的水不容易通过线缆进出管411渗入容纳腔50中。
优选地,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还包括基础垫层60,基础垫层60采用C15强度等级的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底基础30及条形基础20的优选采用C30强度等级的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基础垫层60设于条形基础20顶部,底基础30设于基础垫层60上,基础垫层60的外周凸出于底基础30的外周,通过设置基础垫层60以方便找平和保护底基础30。
优选地,支承墙40的内侧壁安装有电缆支架51及爬梯52,支承墙40的外侧与爬梯52相对应的地面12上设有第一台阶70,以便于工作人员可以从第一台阶70登上支承墙40并沿着爬梯52进入容纳腔50内进行检修工作,第一台阶70的侧边优选设有扶栏71。
优选地,支承墙40的一外侧浇筑有水平方向向外延伸的操作平台72,操作平台72的四周设有防护围栏73,防护围栏73上预留有操作平台出入口74,与操作平台出入口74对应的地面12上设有第二台阶75,以便于工作人员可以从第二台阶75登上操作平台72进行操作。
优选地,操作平台72左右两侧的支承墙40上开设有通风窗口43,优选每侧间隔开两个通风窗口43,通风窗口43位于地面12上方,通风窗口43封有防护网,防护网采用不锈钢钢丝网,以确保透气性能并防止外界杂物或动物等进入容纳腔50内。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其通过设置条形基础20,条形基础20间隔地设于地下管线11延伸方向的左右两侧,不会与地下管线11发生干涉,底基础30设于条形基础20上侧,而条形基础20的上下两侧凸出于地下管线11的上下两侧,因此底基础30不会压在地下管线11上,底基础30上部设置有支承墙40,支承墙40围合形成容纳腔50,支承墙40顶部用以安装箱变,内部容纳腔50用于敷设线缆及便于人员进行检修工作。本箱变基础由于采用了条形基础20与底基础30相结合的方式有效避开了地下埋管,无需进行管网改线,降低了施工难度,有效减少工期,节约了投资费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包括箱变基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条形基础,所述条形基础设于所述箱变基坑内,且所述条形基础至少间隔地设于地下管线延伸方向的左右两侧,所述条形基础的上下两侧凸出于所述地下管线的上下两侧;
底基础,所述底基础设于所述箱变基坑内且与所述条形基础的顶部连接,所述底基础盖设于所述条形基础上;
支承墙,所述支承墙设于所述底基础上并围合形成容纳腔,所述支承墙的顶部凸出于地面,所述底基础的外周凸出于所述支承墙的外周,所述支承墙的顶部用于连接箱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其特征在于,两面所述支承墙与所述条形基础相平行,且两面所述支承墙与最侧边的所述条形基础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墙自下至上包括砖墙和圈梁,所述砖墙由红砖和砂浆砌筑而成,所述圈梁用于与箱变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圈梁的顶侧埋有用于连接所述箱变的C型槽钢,所述槽钢的开口朝上且其顶部凸出于所述圈梁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砖墙上埋设有穿设于所述砖墙的线缆进出管,所述线缆进出管的两端凸出于所述砖墙的内外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进出管呈倾斜设置,所述线缆进出管伸入所述容纳腔的一端高于所述线缆进出管凸出于所述砖墙外侧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础垫层,所述基础垫层设于所述条形基础顶部,所述底基础设于所述基础垫层上,所述基础垫层的外周凸出于所述底基础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墙的内侧壁安装有电缆支架及爬梯,所述支承墙的外侧与所述爬梯相对应的地面上设有第一台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墙的一外侧浇筑有水平方向向外延伸的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的四周设有防护围栏,所述防护围栏上预留有操作平台出入口,与所述操作平台出入口对应的地面上设有第二台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承墙上开设有通风窗口,所述通风窗口位于地面上方,所述通风窗口封有防护网。
CN202321236881.8U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 Active CN219710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36881.8U CN219710377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36881.8U CN219710377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0377U true CN219710377U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99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36881.8U Active CN219710377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03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67910B2 (en) Prefabricated structure mad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with an integrated removable handling system
KR100710920B1 (ko) 지하수 배수장치
CN109487818B (zh) 一种综合管廊组合节点的施工方法
CN109695247B (zh) 深基坑临边临时管线综合排布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11501839B (zh) 一种电缆井
CN210439313U (zh) 一种用于基础建筑工程的边坡加固系统
KR101082995B1 (ko) 지하실 외벽 공사용 매립형 pc 띠장 및 이를 이용한 매립형 pc 띠장 합벽 일체화 공법
CN219710377U (zh) 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箱变基础
CN217842156U (zh) 一种电缆沟积水抽干设备
CN215926053U (zh) 一种混凝土给排水管原位不停水增设接驳井装置
CN210068239U (zh) 一种有砟隧道中心水沟检修系统
CN113175062A (zh) 一种超深排水检查井及排水系统
CN208309637U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综合管廊标准段
CN113073683A (zh) 一种既有管线的临时悬吊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6920378U (zh) 拼装式地下井挡土装置
CN110080820B (zh) 一种有砟隧道中心水沟检修系统及方法
KR100665985B1 (ko) 건축물의 상향수압 감소를 위한 자연 배수로 시공방법
CN211849017U (zh) 一种下穿通道大流量倒吸虹污水管
CN217353838U (zh) 一种带管线桥架的石笼围墙
CN217352514U (zh) 一种地下管道穿越支护桩结构
CN210658608U (zh) 一种适用于边坡的截排水装置
CN219710339U (zh) 一种深基坑交叉管道接驳口支护保护结构
CN217601635U (zh) 顶管接收井结构
CN113232152B (zh) 一种混凝土井室预制的方法
CN217998873U (zh) 管道安装操作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