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00256U - 一种穿戴式视网膜脱离术后限制体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穿戴式视网膜脱离术后限制体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00256U
CN219700256U CN202320976460.2U CN202320976460U CN219700256U CN 219700256 U CN219700256 U CN 219700256U CN 202320976460 U CN202320976460 U CN 202320976460U CN 219700256 U CN219700256 U CN 2197002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belt
fixing belt
waist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7646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惠莲
董佩芳
周师杨
沈茜
詹海英
陆水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232097646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002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002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002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戴式视网膜脱离术后限制体位装置,包括头垫、腰部固定带和胸部固定带以及支撑杆。头垫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头部绑带和第二头部绑带;腰部固定带和胸部固定带的两端分别环绕腰部和腋下后固定相连;头垫前端中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带,腰部固定带上设有与第一限位带可拆卸连接的第二限位带;腰部固定带和胸部固定带之间设置有两个及以上的支撑杆。头枕上对应脸部朝下的压力点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头枕内设置有电池和控制器,头枕的外表面上设置有USB充电接口和显示屏。本实用新型有效限制了患者体位,满足病人讲话、喝水进食和视物的需要,能够对患者术后体位进行智能评估,给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穿戴式视网膜脱离术后限制体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术后护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戴式视网膜脱离术后限制体位装置。
背景技术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的分离,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盲性眼部疾病。目前,通过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或惰性气体填充术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最有效方法,其复位率高达90%。该手术是利用注入玻璃体腔内的硅油或气体通过密度上浮的原理使视网膜复位,因此术后要求患者长时间保持头低位等被动体位,使裂孔处在高位,提高视网膜脱离复位率。病人需要每天保持面部向下的头低位18~20h,持续2~4周。
现有的用于术后康复的限制体位装置大多为U形枕或类似U形枕的头枕,患者俯趴在头枕上保持头低位,在使用时需要将头枕放置或简单固定在护理床或木架等固定物上,导致患者在使用时也必须长时间依靠在固定物上,患者的活动范围严重受限,无法满足患者的多种生理需要。而且患者长时间处于被动体位,会造成病人的舒适度明显下降,导致病人术后体位依从性下降,患者难以长时间坚持维持头低位,会不自觉的抬头,U形枕无法有效限制患者头部移动,从而使得治疗体位改变,影响治疗效果,延长康复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视网膜脱离术后限位体位装置在使用时需要长时间依靠固定物支撑,限制了患者的活动范围,更无法满足患者多种生理需求,而且无法保证头低位长时间保持正确姿态,容易引发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戴式视网膜脱离术后限制体位装置,通过设置头垫、限位带、胸部固定带和腰部固定带等有效限制了患者头低位,满足病人讲话、喝水进食和视物的需要,对患者活动范围影响较小,不限制患者站立、走动。给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体验,减轻患者的不适和负担。并且通过在头垫上设置压力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治疗体位,智能化提升患者术后康复体验。
一种穿戴式视网膜脱离术后限制体位装置,包括头垫、腰部固定带和胸部固定带,头垫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环绕头部相连的第一头部绑带和第二头部绑带;腰部固定带的两端环绕腰部后固定相连,胸部固定带的两端环绕腋下后固定连接;头垫前端中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带,腰部固定带上设有第二限位带,第一限位带的自由端与第二限位带的自由端可拆卸地连接;腰部固定带和胸部固定带之间设置有两个及以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使腰部固定带和胸部固定带之间保持固定间距;头枕上对应脸部朝下的压力点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头枕内设置有电池和控制器,头枕的外表面上设置有USB充电接口和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通过腰部固定带与头垫的第一限位带和第二限位带连接固定,使头部固定在头垫上的患者头部向腰部低头,实现了患者保持低头的体位。本实用新型通过该装置使患者自限体位来实现头低位及头低位的保持,不需要借助护理床或木架等外部固定物实现体位的保持,患者可以趴着、站着或者走动,从而充分满足患者的正常生活需求。
更进一步,患者长时间保持头低位,会不自觉更换体位,特别是抬头,会导致限位带拉动腰部固定带使腰部固定带上行,从而起不到保持低头体位,降低了效果。本实用新型中设置胸部固定带环绕于患者腋下,无法上行,进而通过胸部固定带和支撑杆来保证腰部固定带的位置不会因为患者抬头导致限位带拉动腰部固定带使腰部固定带上行,从而保证头垫和腰部之间的距离不会变化,进而保证患者头低位保持不变,更有利于头低位的长时间保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固定在腰部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支撑杆还包括第三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固定在背部脊柱的后侧。第三支撑杆位于脊柱中间,用于支撑胸部固定带后段与腰部固定带后段,使其与第一、第二支撑杆,以及与头垫前端和胸部、腰部固定带中段协同形成有效限位支撑,确保限制体位装置使头部完全处于限位状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腰部固定带上等间隔设置有底部开口的上插袋,胸部固定带上等间隔设置有顶部开口的下插袋,上插袋和下插袋一一对应设置,支撑杆分别插设在对应位置处的上、下插袋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多个上插袋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cm。多个下插袋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c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支撑杆为可调长度的螺纹套杆,螺纹套杆包括外套管和内管,内管螺纹连接在外套管内。
通过长度可调节的支撑杆、腰部固定带和胸部固定带上密集设置等间距的插袋,以及调整支撑杆在不同的插袋的位置来适应不同高矮胖瘦的患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头垫的后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环绕颈部相连的第一颈部绑带和第二颈部绑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头垫和胸部固定带之间还设置有加强连接带,加强连接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头垫的前端中部,连接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胸部固定带上。该加强连接带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长度的第四调节扣。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限位带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长度的第一调节扣。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头垫的中部设置有用于露出患者脸部五官的通孔,头垫对应人体下颚部分的位置处设置有开口,头垫的两端开口端之间设置有下颚托。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头垫内侧面向头垫通孔方向倾斜3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头垫与患者头部固定,再使头部固定在头垫上的患者向腰部保持头低位,不仅使患者在佩戴期间始终保持头低位状态,不需要长时间借助护理床或木桌等外部固定物实现体位的保持,能够坐立在椅子上或者坐着趴在中部有镂空的木架上,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还可以维持体位状态小幅度地在房间里走动,对患者活动范围影响范围较小,满足病人讲话、喝水进食和视物等生活需要,给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体验,减轻患者的不适和负担。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胸部固定带环绕于患者腋下,无法继续向上移动,并配合腰部固定带和支撑杆来保证腰部固定带的位置不会因为患者抬头导致限位带拉动腰部固定带使腰部固定带上行,从而保证头垫和腰部之间的距离不会变化,进而保证患者头低位保持不变,更有利于头低位的长时间保持。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电池、USB充电接口和显示屏,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体位状态,有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体位进行评估,提升患者的康复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胸部固定带和腰部固定带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使用效果图;
图5是头枕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头枕的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头垫,2、第一头部绑带,3、第二头部绑带,4、第一颈部绑带,5、第二颈部绑带,6、第一限位带,7、胸部固定带,8、腰部固定带,9、第二限位带,10、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第三支撑杆,13、上插袋,14、下插袋,15、外套管,16、内管,17、加强连接带,18、按压式气嘴,19、压力传感器,20、电池,21、控制器,22、USB充电接口,23、显示屏,24、第一调节扣,25、第二调节扣,26、第三调节扣,27、第四调节扣,28、下颚托。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穿戴式视网膜脱离术后限制体位装置,如图1-图4所示,包括头垫1、腰部固定带8和胸部固定带7,头垫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环绕头部相连的第一头部绑带2和第二头部绑带3,腰部固定带8的两端环绕腰部后固定相连,胸部固定带7的两端环绕腋下后固定连接;头垫1前端中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带6,腰部固定带8上设有第二限位带9,第一限位带6的自由端与第二限位带9的自由端可拆卸地连接;腰部固定带8和胸部固定带7之间设置有两个及以上的支撑杆,支撑杆使腰部固定带8和胸部固定带7之间保持固定间距。
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1,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1分别固定在腰部的左右两侧。两根支撑杆辅助腰部固定带8和胸部固定带7在患者低头时起到约束作用,还能够避免患者在维持被动体位时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例如腰部歪斜),减小对腰椎的伤害。
优选的,支撑杆还包括第三支撑杆12,第三支撑杆12固定在背部脊柱的后侧。第三支撑杆12位于脊柱中间,用于支撑胸部固定带7后段与腰部固定带8后段,使其与第一、第二支撑杆10、11,以及与头垫前端、胸部和腰部固定带中段协同形成有效限位支撑,确保限制体位装置使头部完全处于限位状态。并且,三根支撑杆的位置分布类似三角形结构,使得支撑杆与胸部、腰部固定带的连接更加稳定。
如图3所示,胸部固定带7上等间隔设置有底部开口的上插袋13,腰部固定带8上等间隔设置有顶部开口的下插袋14,上插袋13和下插袋14一一对应设置,支撑杆分别插设在对应位置处的上、下插袋13、14内。在使用腰部固定带8时,先根据患者腰围确定插设支撑杆对应的插袋位置,再将第一支撑杆10、第二支撑杆11和第三支撑杆12分别插设在对应于腰部两侧及背部脊柱后侧的上、下插袋13、14,最后将腰部固定带8的两端固定相连。
上插袋13和下插袋14均等间隔地设置有多组。具体的,多个上插袋13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cm。多个下插袋14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cm。通过密集设置的上、下插袋,方便患者根据需要调节支撑杆的插设位置。
优选的,第一支撑杆10、第二支撑杆11和第三支撑杆12均为可调长度的螺纹套杆,螺纹套杆包括外套管15和内管16,内管16螺纹连接在外套管15内。在使用时可通过转动外套管15或内管16来调节螺纹套杆的总长度,方便根据患者需要适应调节腰部固定带8和胸部固定带7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中的腰部固定带8和胸部固定带7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是磁扣连接或按扣连接等,如图1所示,腰部固定带8和胸部固定带7优选的通过魔术贴粘合连接,腰部固定带8和胸部固定带7两端的自由端上均设置有相互粘合的魔术贴,在使用时根据患者的腰围来调整魔术贴的粘合位置。腰部固定带8和胸部固定带7为高弹加压带,选用弹性纤维面料,能够贴合人体曲线,稳定性较强。
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限位带6的自由端与第二限位带9的自由端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设置为如图1所示的插扣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设置为搭扣连接或弹簧扣连接等。具体的,第二限位带9的位置可以设置在腰部固定带8自由端的外侧。在另一更优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二限位带9设置在腰部固定带8上靠近自由端的位置,使得患者抬头时第二限位带不会牵扯到腰部固定带8的自由端,使得腰部固定带的连接更加牢固。第一限位带6或第二限位带9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长度的第一调节扣24。
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头部绑带2和第二头部绑带3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排扣连接或按扣连接等。如图1所示的,第一头部绑带2和第二头部绑带3优选的通过魔术贴粘合连接,第一头部绑带2和第二头部绑带3的自由端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具体的,头垫1的第一头部绑带2或第二头部绑带3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长度的第二调节扣25,方便灵活。
在使用时,患者脸部趴在头垫1上,调整位置使头垫1上的第一限位带10位于患者头部中间位置处,通过第一头部绑带2和第二头部绑带3将头垫1与患者头部固定。将腰部固定带8环绕在患者的腰部,确定腰部固定带8上对应于患者腰部两侧和脊柱后侧的下插袋位置,取下腰部固定带8,并分别将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1插设在对应于患者腰部两侧的上、下插袋内,将第三支撑杆12插设在对应于患者脊柱后侧的上、下插袋内。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调节第一、第二和第三支撑杆的长度,从而调整腰部固定带8和胸部固定带7之间的距离,将腰部固定带8和胸部固定带7分别固定连接在患者的腰部和腋下,细微调整腰部固定带8和胸部固定带7至合适位置,并使第二限位带9位于患者腹部中间位置处。在患者达到标准的面部朝下的头低位后,将第一限位带6的自由端与第二限位带9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并通过第一调节扣24调整长度使第一、第二限位带6、9均处于绷直状态。当患者需要结束低头状态时,解除第一限位带6与第二限位带9的锁定即可。
头垫1、胸部固定带7、腰部固定带8和支撑杆协同作用,当患者想无意识抬头时,在第一限位带6和第二限位带9的约束下限制了头垫1的移动,进而限制了患者头部的抬起,使得患者头部仅能向下移动(面部仍朝下)或维持当前体位,实现了患者长时间头低位的保持。胸部固定带7和腰部固定带8之间的支撑杆能够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防止患者无意识动作时腰部固定带8上移,使第一限位带6和第二限位带9之间稳定连接,保证头低位的限位效果。
考虑到部分患者在使用时可能会经常无意识地大幅度动作,头垫1仅依靠第一头部绑带2和第二头部绑带3固定较为吃力,容易滑动脱落。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头垫1的后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环绕颈部相连的第一颈部绑带4和第二颈部绑带5。第一颈部绑带4或第二颈部绑带5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长度的第三调节扣26。第一颈部绑带4和第二颈部绑带5的连接方式与第一头部绑带2和第二头部绑带3的连接方式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头垫1和胸部固定带7之间还设置有加强连接带17,加强连接带1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头垫1的前端并位于头垫1的中部轴线上,加强连接带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胸部固定带7上。加强连接带17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长度的第四调节扣27。在使用时,加强连接带17靠近头垫1的部分位于第一/第二头部绑带或第一/第二颈部绑带的下方,加强连接带17与头部绑带、颈部绑带共同作用限制头垫1的位置移动,即使在患者起身走动时,头垫1也不易掉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头垫1的外部形状与人体脸部形状相似,具体的,头垫1的外部形状可设置为椭圆形、鹅蛋形、瓢形或环形。头垫1的中部设置有用于露出患者脸部五官的通孔,头垫1对应人体下颚部分的位置处还设置有开口。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开口可以设置有下颚托28,下颚托28用于承托人体的下颚部分,使患者在趴着时脸部位置压力平衡,提高治疗康复的舒适度。
头垫1内侧面向头垫1的通孔方向倾斜30°,能够使得头垫1的内侧更加贴合患者脸颊及额头,减少在体压状态下对皮肤造成的血液微循环障碍,降低导致应急性的皮肤压力性损伤的风险。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头垫1还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改进,使其功能更加完善。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头垫1内部设置有充气气囊,头垫1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充气气囊连通的按压式气嘴18,患者通过按压式气嘴18能够对充气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并通过控制充气气囊内的充气量来调整头垫1的高度,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头垫1上对应脸部朝下的压力点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9,头垫1内设置有电池20和控制器21,头垫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USB充电接口22和显示屏23。控制器21与压力传感器19、电池20和显示屏23电性连接,电池20与USB充电接口22电性连接。压力传感器19可以设置在头垫1内侧靠近人体额头的位置,也可以设置在头垫1内侧靠近人体脸部两颊的位置。控制器21用于响应压力传感器19产生的传感信号,通过判断当前的压力值是否满足标准后,控制显示屏23显示维持有效体位的时间,便于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观察评估,避免因不正确体位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显示屏23上还显示有当前电池20的电量,并通过USB充电接口22进行充电。
病人在使用前,在护士的指导下完成正确的体位姿势,面部朝下靠在头垫1上,多次调整合适的姿势,压力传感器19记录多个初始的压力值,并计算出标准的压力值范围。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控制器21判断当前的压力值是否落在标准范围内并实时自动记录头低位的时间,将数据显示在头垫1的显示屏23上,以便护士或病人家属观察体位维持情况,对患者康复治疗体位进行智能化评估,避免产生术后并发症。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穿戴式视网膜脱离术后限制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垫、腰部固定带和胸部固定带,头垫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环绕头部相连的第一头部绑带和第二头部绑带;腰部固定带的两端环绕腰部后固定相连,胸部固定带的两端环绕腋下后固定连接;头垫前端中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带,腰部固定带上设有第二限位带,第一限位带的自由端与第二限位带的自由端可拆卸地连接;腰部固定带和胸部固定带之间设置有两个及以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使腰部固定带和胸部固定带之间保持固定间距;头枕上对应脸部朝下的压力点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头枕内设置有电池和控制器,头枕的外表面上设置有USB充电接口和显示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视网膜脱离术后限制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固定在腰部的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视网膜脱离术后限制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固定在背部脊柱的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视网膜脱离术后限制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腰部固定带上等间隔设置有底部开口的上插袋,胸部固定带上等间隔设置有顶部开口的下插袋,上插袋和下插袋一一对应设置,支撑杆分别插设在对应位置处的上、下插袋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视网膜脱离术后限制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杆为可调长度的螺纹套杆,螺纹套杆包括外套管和内管,内管螺纹连接在外套管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视网膜脱离术后限制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头垫的后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环绕颈部相连的第一颈部绑带和第二颈部绑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视网膜脱离术后限制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头垫和胸部固定带之间还设置有加强连接带,加强连接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头垫的前端中部,连接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胸部固定带上,加强连接带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长度的第四调节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视网膜脱离术后限制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带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长度的第一调节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视网膜脱离术后限制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头垫的中部设置有用于露出患者脸部五官的通孔,头垫对应人体下颚部分的位置处设置有开口,开口设置有下颚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视网膜脱离术后限制体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头垫内侧面向头垫通孔方向倾斜30°。
CN202320976460.2U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穿戴式视网膜脱离术后限制体位装置 Active CN2197002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76460.2U CN219700256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穿戴式视网膜脱离术后限制体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76460.2U CN219700256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穿戴式视网膜脱离术后限制体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00256U true CN219700256U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95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76460.2U Active CN219700256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穿戴式视网膜脱离术后限制体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002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79025B1 (ko) 코골이 및 수면무호흡증 방지 또는 개선용 수면보조장치
CN219700256U (zh) 一种穿戴式视网膜脱离术后限制体位装置
CN219700255U (zh) 一种用于视网膜脱离术后的限制体位装置
CN211835122U (zh) 便携式俯卧位睡垫
CN116421386A (zh) 穿戴式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头部限制体位装置
CN201987129U (zh) 自动升降颈腰枕
Vollman et al. Pronation therapy
CN211535442U (zh) 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
CN211067570U (zh) 一种视网膜脱离术后专用床
CN109953581B (zh) 一种眼科玻璃体切割术后坐立行走的头部枕垫装置
CN211704950U (zh) 一种仿生腰部辅助支撑穿戴装备
CN210872607U (zh) 眼科专用床旁椅
CN219743154U (zh) 一种面朝下俯位护理床
CN219127163U (zh) 一种新生儿鸟巢式俯卧位通气装置
CN201223207Y (zh) 一种自动升降枕
CN212490513U (zh) 早产儿体位管理背垫
CN210121215U (zh) 一种用于眼科护理的用具
CN216629393U (zh) 一种医用利行带
CN215689569U (zh) 一种颈椎平衡悬吊牵引装置
CN213723284U (zh) 一种侧卧位手术用腿部支撑保护装置
CN219595070U (zh) 玻璃体手术后用俯卧位枕垫套件
CN217448174U (zh) 一种可调节的颈椎固定装置
CN219595047U (zh) 玻璃体手术后用枕-垫-台组合式套件
CN209966864U (zh) 儿童体位护垫
CN214596406U (zh) 脊柱畸形患者专用可调节牙椅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