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89569U - 一种颈椎平衡悬吊牵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颈椎平衡悬吊牵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689569U CN215689569U CN202121150190.7U CN202121150190U CN215689569U CN 215689569 U CN215689569 U CN 215689569U CN 202121150190 U CN202121150190 U CN 202121150190U CN 215689569 U CN215689569 U CN 2156895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ction
- patient
- ground
- bed
- ground suppor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颈椎平衡悬吊牵引装置,至少包括支架和牵引部,其中:支架用于安装和支撑牵引部,牵引部用于利用滑轮按照受力传导的方式将配重机构的第一重力转化为对患者颈部的拉伸力。牵引部将在第三方向负方向发挥作用的第一重力经由滑轮转化为在第三方向正方向上作用的拉伸力,同时患者躯体部分下方铺设有衬垫,使得患者在头部悬空以形成第三方向负方向的第二重力的情况下,其颈部在第三方向正方向上受到拉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临床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颈椎平衡悬吊牵引装置,或者说用于颈椎后凸畸形患者治疗的悬吊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颈椎病已经成为白领、文职、程序员等上班人群中常见的疾病类型,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方式是颈椎牵引,这种方法有助于缓解和舒展颈部肌肉、缓解颈部酸痛、改善和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弯曲功能,现有技术中已经拥有一些针对于颈椎拉伸或者其他关节部位拉伸的装置或者医疗系统。
CN2512406公开了一种临床用头颈双向牵引床,其特征是在已有的头颅纵向牵引床上增设一个颈项牵引装置。该装置用于牵引病人颈项的颈项牵引兜带通过牵引绳绕过置于卧床上的颈项牵引床架的两个滑轮与一重锤连接。采用该牵引床可对病人同时进行头颅纵向牵引和颈项垂直牵引,能有效地解决各种颈椎骨折脱位和不稳的治疗问题,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及复位效果良好。
CN203777117U公开了一种医用颈椎牵引器。包括定位底盘座、牵引绳、牵引带和伸缩支架,所述定位底盘座一侧通过焊接设置有伸缩支架,所述定位底盘座中部通过螺纹杆螺旋连接设置有圆凳,所述伸缩支架上端通过横杆和转轴活动连接设置有滑轮,所述牵引绳设置在滑轮上,所述牵引绳的两端分别连接设置有配重装置和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通过挂钩连接设置牵引带,所述定位底盘座为圆形。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坐式牵引方式,可以改变以往的站式和仰式所带来的不便,能够让颈椎在自然生理状态下被牵引,设置有弹簧以保证颈椎不被位伤,且在圆凳的上面设置弹性垫,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且整体结构设计简单,维修方便,适合医院、家庭治疗颈椎疼痛的患者使用。
CN111685969A公开了一种医疗护理用骨科牵引康复装置,包括基座、座位板、平躺板、上肢牵引机构、腿部牵引机构、牵引绳、砝码和滑轮;上肢牵引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伸缩杆和第一拉环;腿部牵引机构包括弧形板等;弧形板的内侧面底部开设有弧形槽;第一滑轨与弧形槽相配合。该发明通过上肢牵引机构、下肢牵引机构、第一伸缩杆、第一连接板等,解决了现有的牵引装置角度调节不便,适应性差;操作过程繁琐的问题;使得患者在进行牵引治疗时,角度调节方便,且可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适应性强;通过调节角度或者增加砝码的个数,来增强牵引强度,有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现有技术中提供了对于颈椎或者骨科的医用牵引康复装置,其具有专用的座椅或者床等机构,提供颈椎或者其他骨关节部位的拉伸康复治疗,但是这些设备均存在体积较大、安装空间需求较多、患者需要转移至设备处才能使用的问题,欠缺临床随需随用的便利性和精简性。
另外现有技术中对颈椎部位凸出的治疗过程,仅仅做到了单一地对颈椎部位进行牵引拉伸,而对患者的头部和躯体均做了额外的承托,此种方式未考虑到患者头部与颈椎部位的生理连接关系,未利用患者头部在自身重力的影响下对颈椎形成的分力进行辅助治疗,尤其是针对颈椎后凸畸形的患者治疗效果不好,因此现有技术仍需改进一些存在的问题。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至少一部分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吊牵引装置,至少包括:支架,其至少一部分接触地面并且用于安装和支撑牵引部,牵引部,其用于利用滑轮按照受力传导的方式将配重机构的重力转化为对患者身体至少一个部位的拉伸力。支架包括至少三个横杆机构,且至少三个横杆机构起点或终点位于同一侧,横杆机构除起点与终点外的部分彼此成间隔设置,其中,夹于其他两个横杆机构之间的横杆机构上设置有安装盘,至少一个滑轮安装在安装盘上。
优选地,安装盘周向面分别延伸连接至其他两个横杆机构,其中,连接方向与滑轮切线方向平行,在位于远床端的横杆机构的连接点处设置有另一个滑轮。
优选地,牵引部包括拉伸线,其至少一部分架设在位于远床端横杆机构上的以及安装盘上的滑轮上,使得当拉伸线的一端受外力移动时,其另一端能够按照与外力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牵引部还包括牵引套,用于固定患者身体至少一个部分的牵引套连接至拉伸线靠近近床端的一端。
优选地,牵引部的配重机构连接至拉伸线靠近远床端的一端,使得拉伸线能够在配重机构的重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逆方向移动。
优选地,支架包括至少两个结构相同的脚架机构,横杆机构的起点与终点分别连接至两个脚架机构上,使得支架能够利用两个脚架机构支撑于地面之上,其中,横杆机构沿第二方向上的投影长度决定了支架横跨的宽度。
优选地,脚架机构包括连接杆以及至少两个撑地杆,撑地杆远离接触地面一端的另一端连接至连接杆上,其中,撑地杆与所属连接杆连接的部位设置有转动连接结构,使得撑地杆与连接杆之间的角度能够变更。
优选地,两个撑地杆杆体之间还设置有稳定杆,稳定杆设置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使得当撑地杆变更角度至最大后,稳定杆能够与撑地杆之间形成三角或梯形稳定结构。
优选地,稳定杆靠近中间部位设置为折叠结构,且稳定杆与撑地杆连接部位设置为活动旋转结构。
优选地,至少两个稳定杆相互交叉形成交叉结构,其中,在稳定杆连接至撑地杆的部位被设置为滑块与滑轨的配合型式。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患者头部悬空状态下对颈椎部位向上的牵引施力的方式,在利用头部重力与方向相反的拉伸力相互影响下,产生向颈部后凸椎体作用的拉伸效果,得到了很好的矫形效果,使得后续矫形手术难度大大降低;
2、成本低廉、易于大规模制造;
3、易于操作,医护人员学习成本较低;
4、能够配合病房里现有的病床设备进行就地治疗,无需将患者转移至专用的牵引器材上治疗;
5、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空间占地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牵引部结构以及牵引过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脚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横杆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支架;110、脚架机构;111、撑地杆;112、连接杆;113、稳定杆;120、横杆机构;121、横杆;130、安装盘;200、牵引部;210、滑轮;220、牵引线;230、牵引套;240、配重机构;300、衬垫;F1、第一重力;F2、拉伸力;F3、第二重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吊牵引装置,其至少包含支架100和牵引部200 两个部分。图2展示的是支架100的结构;由图1示出牵引部200。用于安装牵引部200的支架100为实现安装以及稳固支撑于地面以维持牵引部 200稳定工作的目的,被设置为大致呈现具有数个支撑脚以及顶部支撑平台的架形结构。而安装在支架100上的牵引部200利用其包含的滑轮210以及牵引线220形成的受力变向传导结构,将配重机构240的第一重力F1变向传导为对患者颈部的牵引套230的牵引拉伸力F2。同时医护人员在患者躯体下方垫入衬垫300,使得患者整体抬升而且以头部悬空的方式对颈椎形成拉伸力F2,在头部的第二重力F3和对颈部的与该重力方向相反的拉伸力F2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对患者颈部的牵引拉伸治疗功能。
为方便描述之目的,根据图2中所绘制的三维坐标轴,现将X轴表示方向称为第一方向,牵引部200中的牵引线220在滑轮210上的安装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将Y轴表示的方向称为第二方向,位于支架100顶部的横杆机构120从起点至终点之间的路径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Z轴方向称为第三方向,牵引机构中牵引套230与配重机构240的运动方向平行于第三方向,上述三个方向的逆方向如图中三维坐标轴的负轴方向所示。按照实用新型的安装使用方式,靠近第一方向正方向的一端称为近床端,沿第一方向逆方向远离近床端的一端称为远床端。
支架100至少包含2组在结构和组成上互为一致的脚架机构110,如图3所示(即沿图2中Y方向观察)。上述脚架机构110包含至少一个连接杆112和至少两个撑地杆111。
撑地杆111至少具有两个端点,其中一个端点接触至地面,其中,当该端点接触至地面时,撑地杆111的另一端点位于第三方向的正方向上方,使得撑地杆111以可以是垂直或者斜垂直于地面的方式撑立与地面之上。优选地,该撑地杆111具有可伸缩的结构,使得在撑地杆111支撑于地面时,其支撑的高度可以在第三方向上升高或降低以适应不同病床或患者躺卧的高低位置。上述至少两个撑地杆111远离接触地面一端的另一端均连接至连接杆112上。该连接位置可以设置为焊接等固定链接的方式,优选地也可以设置为经由可旋转的铰接件等活动连接件所实现的活动连接类型,使得撑地杆111可以在第一方向上自由调节与连接杆112之间的夹角以实现对支架 100支撑角度的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杆112可以设置为一个较短的杆体,使得与之连接的两个撑地杆111结构在通过旋转铰接变更角度之后两个接触地面的一端之间的连线距离大于连接杆112的长度,以使得脚架机构110以一种可以是三角形或者梯形的形状支撑于地面,增大了脚架机构110的稳定性。而且,在悬吊牵引装置使用完毕之后,用户可以调节撑地杆111与连接杆112 之间的角度使得撑地杆111的两个接触地面的一端之间的连线长度接近或者小于连接杆112的长度,以实现缩小两撑地杆111之间的距离以减小本实用新型的体积,以便形成最小体积的储存状态。
在同一脚架机构110内,还包括至少一个稳定杆113,稳定杆113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上述两个撑地杆111的杆体上。优选地,该稳定杆113平行于地面,使得在撑地杆111在接触至地面形成稳定支撑结构的情况下,该稳定杆113可以夹于两个撑地杆111并且提供额外的支撑力,使得脚架机构110更加地稳定。优选地,为配合撑地杆111可变换角度的功能,稳定杆113可以被设置为可折叠的结构。例如可以在稳定杆113靠近杆体中间的一部分区域内设置折叠结构并且在稳定杆113连接至撑地杆111的连接部位设置可活动旋转的旋转结构,使得在撑地杆111变换夹角时,稳定杆 113也可以相应地变换自身在地面的投影的长度。优选地,撑地杆111最大展开角度呈现25°角,撑地杆111长度为1.5~2.2m、优选1.8m、尤其 1.9~2.1m,连接杆112长度为10cm~50cm、优选为20cm~40cm、尤其优选25cm~35cm。
优选地,稳定杆113可以由至少两个呈现交叉设置的稳定杆113形成的交叉稳定结构代替,该交叉稳定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并且为配合撑地杆111的改变支撑夹角的功能,两条稳定杆113连接至撑地杆111的连接部位可以设置为具有滑轨与滑块形状配合的滑动连接结构,使得当撑地杆 111在进行夹角变换的时候,交叉稳定结构内的稳定杆113的两端可以在撑地杆111上设置的滑轨内滑动以改变稳定杆113的倾斜角度。当撑地杆 111被变形为最大撑地角度时,两个稳定杆113沿第三方向上的夹角被变形至最大,当撑地杆111被变形为最小撑地角度,即形成上述储存状态时,两个稳定杆113沿第三方向上的夹角被变形至最小。
优选地,稳定杆113还可以由弹性线网代替。该弹性线网大致呈一种由弹性材质制成的线状材料相互交叉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该线状材料的多个线头及线尾以可以是胶粘、焊接或缠绕的方式分别连接至上述两撑地杆111 的杆体上。由于弹性线网的软性弹力性质,在撑地杆111变换撑地角度时,弹性线网也可以相应地伸长或松弛,以至少在撑地杆111被变形至最大撑地角度之后防止撑地杆111的角度继续变大。同时该弹性线网可以被设置为覆盖脚架机构110形成的三角形或梯形支撑面的至少大部分区域,以防止部分异物穿过镂空的支撑面接触至牵引部200,影响牵引效果。
优选地,上述撑地杆111在接触地面的一端可以设置有可调节撑地距离的可调撑脚,其通过可以是旋螺纹旋转的方式调节撑脚接触地面的一端与连接至撑地杆111一段之间的距离,并且每个撑地杆111接触地面的一端均设置为可独立调节的撑脚以实现脚架机构110在地面上的绝对平整,防止由于地面不平、设备磨损或者制造误差引起的脚架机构110不平整的情况。
上述脚架机构110内部的稳定杆113、撑地杆111和连接杆112可以采用工程塑料,木材料等材料制成。优选地,为提升本实用新型稳定性以及耐用性之目的,可以采用轻质钢或者铝制材料,以实现在尽量控制本实用新型重量的基础上增加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支架100由至少2个脚架机构110组成,其中,两个脚架机构110的连接杆112之间连接有横杆机构120。横杆机构具有多种构型,例如一整块板状构型、一根主梁横杆构型等。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其中横杆机构 120由从第一脚架机构顶端并行地延伸到第二脚架机构顶端的3根横杆121 组成。横杆121的起点与终点分别位于两脚架机构110的不同连接杆112 上,并且3个横杆121除开起点与终点之外的杆体部分沿第一方向按一定的间隔分布排列设置。为增大稳定性,上述分布排列方式具体可以是以下形式:夹于另外2个横杆121之间的横杆121呈现平直的形状设置,另外两个横杆121被构型为中间部位远离上述平直的横杆121、而靠近起点与终点的边缘部位逐渐靠近上述平直的横杆121的形状,以在上述平直的横杆 121的周侧形成类似于菱形包裹结构。上述横杆121与连接杆112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诸如螺纹连接、铰接、搭接或扣接的形式,使得用户可以在较长时间不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横杆121拆下或将其折叠,以实现更好的收纳或者增加运输本实用新型时在门窗部位的通过性。
上述由至少3个横杆121连接的至少两个脚架机构110在展开并立于地面时形成一种三角体或梯形体结构,其中,2个脚架机构110平行对称地放置在病床的两侧以使得横杆机构120可以垂直于病床轴线而设置在病床的床头部位。优选地,为使得上述2个脚架机构在对称于病床两边展开并且安置于病床两侧的地面之上,脚架机构110中关于第一方向为轴线对称的至少两对撑地杆111在地面的接触点的连线长度按照临床常用病床宽度配置,例如一般病床宽度为90cm,则上述对称的撑地杆111与地面的接触点的连线长度设置为100-120cm、优选110cm为宜。
故优选地,为配合不同宽度的病床类型,上述脚架机构110中撑地杆 111与连接杆112之间还可以通过万向连接结构连接,使得撑地杆111不仅可以在第一方向上调节与连接杆112之间的开合角度,还可以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增加一个额外的角度分量,使得关于第一方向对称的撑地杆与地面的接触点之间的连线至少在第二方向上的投影长度可以被调整为大于对应的病床宽度。优选地,该万向连接结构具有一定的阻尼或锁死装置,使得在医护人员大致调整完撑地杆111的开合角度后,万向接头或万向关节球不会轻易地转动导致撑地杆111支撑不稳。上述万向连接结构可以采用万向接头或者万向关节球等常用连接部件。
在上述夹于其它两个横杆121之间的横杆121靠近中心部位沿着第一方向两端延伸至上述其它两个横杆121上,使得在其它两个横杆121形成的菱形包裹结构中间按照菱形四角连线的方式形成十字形加固结构。优选地,为加强十字形加固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以可以是扣接的方式将安装盘130 安装至十字形结构上且该安装盘至少与十字形结构的四条边均有接触位点。优选地,上述安装盘130的呈现规整的圆盘状或多边形状,并且其形状中心与十字形中心重合。
在安装盘130上可以是中心部位设置有至少一个滑轮210。优选地,该滑轮210以其轴线平行于第二方向的方式安装于安装盘130上。该滑轮 210与安装盘13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等活动连接方式。当滑轮210 完全连接至安装盘130上后,滑轮210与安装盘130的连接处相对紧实地锁紧以防止滑轮210松动。
在近床端一侧的横杆121靠近中间的部位上设置有一个吊环,该吊环可被用于辅助吊挂治疗用途的医疗药品或者为配重机构240提供悬吊点位。
在远床端一侧的横杆121靠近中间的部位上设置有另外一个滑轮210,该滑轮210同样按照其中心轴线平行于第二方向的方式设置。优选地,该滑轮平行于第一方向上的直径线与上述安装于安装盘130上的滑轮210平行于第一方向的直径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且上述两个滑轮直径一致,使得当牵引线220被架设至上述两个滑轮210上时,其可以在上述两个滑轮210 的滚动带动下沿第一方向平直移动。
优选地,近床端一侧设置的吊环可以替换为第三个滑轮210,以分担上述两个滑轮的受力,使得滑轮整体受力被分散至上述3个横杆121上,提升整体支架的受力稳定性。
用于传导力以及引导牵引方向的牵引线220可以设置为一种具有足够韧性同时较为轻巧的线材,例如可以是尼龙绳、钢丝、弹力绳等绳线材料。在上述两个滑轮210架设牵引线220后,牵引线220的两端受重力作用而沿第三方向的逆方向垂直于地面。
在牵引线220靠近近床端的一端以系带、焊接或者粘接等方式连接有用于套接患者颈椎的牵引套230。本实用新型被用于治疗患者颈部部位的患处,则牵引套230被设置为具有U形结构的兜带结构。并且在U形结构的两端对称开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孔,上述牵引线220可以直接以系带的方式固定连接与两个连接孔上。或者为保护牵引套230的耐用性,可以在连接孔上设置 D扣一类的连接扣具作为缓冲部件,牵引线220则转而系在D扣上以实现固定之目的。
优选地,为防止牵引套230因为两根具有一定弹性的牵引线220的形变作用下左右晃动,在上述两个连接孔之间贯穿设置有连杆,该连杆的两端分别从连接孔穿出并且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杆,且两个第二连杆在连杆垂直中线上连接,使得连杆与两个第二连杆形成三角形稳固结构。牵引线220 连接至上述两个第二连杆的连接处以形成提拉施力点。优选地,为防止弹性形变,第二连杆可以有轻质钢、铝材料或工程塑料等硬质材料制成。另外,为防止患者在使用本牵引套时,喉咙处被连杆压住产生不舒适感,牵引套 230长度被设计为在U形弯曲并套设在患者颈部后在喉咙部位形成一定空间,另外连杆可以由外侧包覆有软质皮革、乳胶等材料的硬管结构制成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因为该牵引套230需要穿过患者的颈部并且半包围头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形成治疗体位,故牵引套230材料选择一定的柔性材料,例如柔软的皮革、无菌无纺布材料、弹力网绳等材料,优选地,选用TPU材料。在牵引套230U 形中心底部接触患者下巴或颈部的位置可以设置有例如乳胶或者软质硅胶等材质的垫体,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防止牵引过程中牵引套230在患者颈部的打滑情况。优选地,根据使用本实用新型患者人群的不同,牵引套230U形开口宽度可以设置为大致三个款式,即10cm、8cm和6cm,分别对应成年男性、成年女性以及孩童三种人群,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宽度的牵引套230。优选地,上述连杆具有不同的长度选择,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长度的连杆穿接于牵引套230的连接孔以获得不同的开口宽度。
在牵引线220靠近远床端的一端以系带、焊接等方式连接有配重机构 240,该配重机构240可以是可调重量的配重块组成的串联重物,以实现医护人员根据医疗需求自行变更配重机构240的总重量以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上述牵引套230、牵引线220、滑轮210以及配重机构240合称为牵引部200,如图1所示,该牵引部200完成了对患者病患部位的牵引治疗作用。
由图2和上述说明可知,牵引部200中配重机构240与牵引套230在地面投影之间的距离由设置在横杆121上的两个滑轮210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决定,对于不同的病床设置或者患者平躺的位置不同,患者头部距离床头的位置经常也具有差异。由于配重机构发挥重力作用时需要在床头外部处于悬空状态,故优选地,在横杆机构120中的十字形结构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短杆部分被设置为伸缩结构,并且呈菱形包围的两个横杆121与连接杆112 之间采用转动连接、两横杆121与短杆的连接部分采用转动连接,使得菱形包围结构能够按照上述短杆伸长或缩短的方式变更其连接点与十字形结构中心的距离。继而设置于连接点和/或安装盘130上的滑轮之间的距离得以被调节。
为实现对患者颈部较好的牵引效果,可以利用本实用新型实现一种利用患者头部自身的第二重力F3和上述牵引部提供的拉伸力F2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颈部凸出,特别是对患者颈椎后凸畸形的治疗方法。该方式需要在患者颈肩部以下的肢体部分垫入一些物体使得患者在病床上形成以头部悬空的方式躺卧状态,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承托患者肢体的衬垫300。该衬垫 300可以被设置为当患者进行平躺卧姿时包裹或者半包裹患者背部、臀部、腿部等肢体部位,且优选地为提升患者躺卧在衬垫300上的舒适性,该衬垫 300在承托相依肢体部位的部分按照配合该肢体部位的形状设置,例如用于承托患者背部部分的衬垫300可配合患者背部两侧肩胛骨向外凸出的构型而做出凹陷设计,用于承托患者臀部部分的衬垫300可配合患者臀部臀大中小肌群向外凸出的构型而做出凹陷设计。优选地,衬垫300可以由软质且回弹性能较好的材料制成或填充,例如可以是乳胶、棉花、羽绒、记忆棉等材料。另外本衬垫300可以按照人体躺卧时接触床面的一侧形状一体式构成或者按照具体承托的部位分体构成。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具体操作流程可以是如下的方式。医护人员在患者躯干下垫入衬垫300以使得患者躯干与患处保持水平平行,并且患者的头部形成悬吊至半空中的状态。医护人员将本实用新型按照两个脚架机构 110对称排列于病床两侧的方式由床尾移至床头部位,或者本实用新型一开始就固定设置在病床的床头部位。医护人员通过移动撑地杆111来调整支架 100的撑地角度,当整个支架100达到相对稳定的状况之后,医护人员将预先安装在支架100上的牵引部200的牵引套230套设至患者颈部部位。然后医护人员在配重机构240的一端按照医疗需求设置配重机构240的重量。设置完毕后,配重机构240沿第三方向逆方向的第一重力F1被传导至牵引线220上,经过牵引线220的力传导作用,在近床端患者颈部的牵引套230会收到沿第三方向正方向的拉伸力F2,患者该部位将沿第三方向正方向被提升。由此在患者头部位置形成沿第三方向逆方向的第二重力F3,配合患者颈部沿第三方向正方向的拉伸力F2,产生向后颈部的牵引力,最终实现对患者颈椎的牵引治疗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颈椎平衡悬吊牵引装置,至少包括支架(100)和牵引部(200),其中:
所述支架(100)用于安装和支撑所述牵引部(200),所述牵引部(200)用于利用滑轮(210)按照受力传导的方式将配重机构(240)的第一重力(F1)转化为对患者颈部的拉伸力(F2),
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部(200)将在第三方向负方向发挥作用的第一重力(F1)经由所述滑轮(210)转化为在第三方向正方向上作用的拉伸力(F2),同时所述患者躯体部分下方铺设有衬垫(300),使得患者在头部悬空以形成第三方向负方向的第二重力(F3)的情况下,其颈部在第三方向正方向上受到拉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0)由至少两个结构一致的脚架机构(110)组成,当所述支架(100)被放置在沿第一方向放置的通用病床周侧时,至少两个所述脚架机构(110)关于第一方向对称地支撑于两侧地面,其中,横杆机构(120)沿第二方向的起点与终点分别连接于其中一个脚架机构(110),所述滑轮(210)设置于所述横杆机构(120)上,使得所述滑轮(210)位于所述病床宽度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架机构(110)包括连接杆(112)以及至少两个撑地杆(111),所述撑地杆(111)远离接触地面一端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连接杆(112)上,其中,所述撑地杆(111)与所属连接杆(112)连接的部位设置有万向连接结构,使得所述撑地杆(111)能够在第二方向上调节与所述连接杆(112)之间的角度,并且能够调节关于第一方向对称的两对撑地杆(111)与地面的接触点之间的连线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机构(120) 由至少三个横杆(121)组成,且至少三个所述横杆(121)起点和终点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脚架机构(110)的两个所述连接杆(112)上,所述横杆机构(120)除所述起点与所述终点外的部分彼此成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夹于其它两个所述横杆(121)中间的所述横杆(121)中心部位沿第一方向两端延伸至其它两个所述横杆(121)上,夹于中间的所述横杆(121)与延伸部分形成的十字形结构上连接有安装盘(130),至少一个所述滑轮(210)安装在所述安装盘(130)上,在位于远床端的所述横杆(121)的连接点处设置有另一个滑轮(2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部(200)包括牵引线(220),其至少一部分架设在位于远床端横杆(121)以及位于所述安装盘(130)的两个所述滑轮(210)上,使得当牵引线(220)的一端受外力影响时,其另一端能够按照与所述外力方向相反的方向受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部(200)的所述配重机构(240)连接至所述牵引线(220)靠近远床端的一端,使得所述配重机构(240)能够沿第三方向逆方向对所述牵引线(220)远床端施加第一重力(F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部(200)还包括牵引套(230),所述用于套接患者颈部的牵引套(230)连接至所述牵引线(220)靠近近床端的一端,使得当所述牵引线(220)位于远床端一侧连接有所述配重机构(240)的情况下时,所述配重机构(240)沿第三方向逆方向的第一重力(F1)能够被所述牵引部(200)受力传导为牵引套(230)一侧沿第三方向正方向的拉伸力(F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撑地杆(111)杆体之间还设置有稳定杆(113),所述稳定杆(113)设置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使得当所述撑地杆(111)变更角度至最大后,稳定杆(113)能够与所述撑地杆(111)之间形成三角或梯形稳定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113)靠近中间部位设置为折叠结构,且所述稳定杆(113)与所述撑地杆(111)连接部位设置为活动旋转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50190.7U CN215689569U (zh) | 2021-05-26 | 2021-05-26 | 一种颈椎平衡悬吊牵引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50190.7U CN215689569U (zh) | 2021-05-26 | 2021-05-26 | 一种颈椎平衡悬吊牵引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689569U true CN215689569U (zh) | 2022-02-01 |
Family
ID=80032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150190.7U Active CN215689569U (zh) | 2021-05-26 | 2021-05-26 | 一种颈椎平衡悬吊牵引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689569U (zh) |
-
2021
- 2021-05-26 CN CN202121150190.7U patent/CN21568956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531514A (en) | Orthopedic traction apparatus | |
CN102284178A (zh) | 倒立健身装置 | |
US6874184B2 (en) | Leg support apparatus | |
US2658506A (en) | Head traction device | |
US7351216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bed sores and lower back pain in spinal injury patients | |
CN101637417A (zh) | 一种俯卧式颈椎校正装置 | |
CN215689569U (zh) | 一种颈椎平衡悬吊牵引装置 | |
CN206372196U (zh) | 骨科康复座椅 | |
CN214968575U (zh) | 一种脊柱外科矫正用牵引架 | |
CN206560493U (zh) | 一种通过倚靠使转轴杆倾斜而实现椎骨牵引的牵引椅 | |
CN206355200U (zh) | 颈椎腰椎悬吊牵引装置 | |
CN210872607U (zh) | 眼科专用床旁椅 | |
CN107049576A (zh) | 一种卧式可调节颈、腰椎牵引拉伸装置 | |
CN208864674U (zh) | 床边多角度康复功能训练椅 | |
CN209645770U (zh) | 下肢跟腱康复器 | |
CN107432815A (zh) | 多功能牵拉器 | |
JP2000210318A (ja) | 腰痛治療器具 | |
CN219700256U (zh) | 一种穿戴式视网膜脱离术后限制体位装置 | |
TWI743448B (zh) | 脊椎牽引器 | |
CN210612304U (zh) | 一种简易家用颈椎和脊柱拉伸装置 | |
CN219700255U (zh) | 一种用于视网膜脱离术后的限制体位装置 | |
CN218900418U (zh) | 双肩背带式输液架 | |
CN211215216U (zh) | 一种腰间盘微创手术中后期康复辅助用床 | |
CN215691401U (zh) | 一种上下肢康复锻炼的椅子 | |
CN211750328U (zh) | 颈椎牵引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