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35442U - 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35442U
CN211535442U CN201922425962.2U CN201922425962U CN211535442U CN 211535442 U CN211535442 U CN 211535442U CN 201922425962 U CN201922425962 U CN 201922425962U CN 211535442 U CN211535442 U CN 211535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support
patient
head
clad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2596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晔
周师杨
马建强
罗汉崧
苏卫东
朱培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Fert Medical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Fert Medical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Fert Medical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Fert Medical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2596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35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35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35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包括第一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架铰接的第二支撑架,卡固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的第一定位销;第一支撑架上按照人体工程学分别设置有坐垫、腿垫;第二支撑架上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分别设置有胸腹垫组件、撑手台组件以及头撑组件。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患者在长期保持一个回复姿势时所收到的肌肉紧张、神经压迫所带来的身心煎熬,值得大力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
背景技术
眼底疾病是目前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随着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技术、设备、材料等的不断进步,一些严重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如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牵引性视网膜脱落、晚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都可以通过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获得有效治疗。治疗方法一般采用巩膜扣带术、环扎术、玻璃体切割球内注气及硅油注入等手术方式。手术后卧位正确与否对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视网膜脱离病人术后的体位依从性至关重要。复杂的视网膜手术需要玻璃切割后,利用硅油或者膨胀气体比重比水轻的原理,将其填充于玻璃体腔内,使填充物从下方推顶压迫视网膜,加速视网膜下液体的吸收及复位。
在术后恢复过程中,遵循裂孔处位于最高位的原则,上方裂孔采用坐位;下方裂孔采用头低、脚低、臀高的俯卧位或两侧交替侧卧;后极不裂孔采用俯卧或者座位面向下的头低位;裂孔处于颞侧或者鼻侧,仍采取裂孔处于最高位的原则侧卧。但是,由于长时间的俯仰卧,易引起腰背及颈部疼痛,导致失眠、紧张及焦虑等心里问题,患者在恢复过程中需要承受躯体和心理的双重痛苦。另外,长时间的强迫体位也会增加压疮的发生几率。
目前,硅油填充者术后一个月内每日持续面低枕高位(采取坐姿趴位来限制头部体位,采取坐姿时需借助椅子靠背作为手台,患并将双手作为衬垫,以头面部往下搁置在环抱的双手臂上,即患者面部朝下,后脑枕部朝上的坐趴位;临床也有采取俯卧位来限制头部体位的方法,采取俯卧位限制头部体位时,即患者在床上俯卧位时,事先需在患者的胸部搁置一个枕头,然后整个头部前出至枕头外侧,然后头面部朝下,后脑枕部朝上的俯卧位,无论是采取坐姿还是俯卧位,都会给患者带来不舒适,同时在目前临床采用的这两种限制头部体位的方法时,都无法解决患者呼吸顺畅,喝水和进食的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弊端。)时间在16~20小时左右,然后根据视网膜恢复情况逐渐缩短面低枕高位的时间。3个月后,患者仍需保持面低枕高位,每日持续时间大于8小时直至硅油取出。若填充物为气体,则术后5天内每日持续俯卧位16~20小时,5天后根据气体的多少以及裂孔所在位置缩短俯卧时间或者变换其他体位,直至气体完全吸收为止。视网膜玻璃体填充术后,若果仰卧会导致玻璃体内气泡向上与晶状体接触而引发晶状体浑浊,惰性气体膨胀后可向前推压虹膜睫状体引起青光眼急性发作;硅油移到眼前节将引起角膜浑浊、白内障和青光眼等术后并发症。同时,在患者恢复过程中所需要的保持的姿势往往不利于患者的呼吸、喝水、进食的进行,给患者造成诸多不便。因此如何使患者能够长时间的保持一个安全、有效且舒适的恢复姿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能够在患者术后恢复过程中使其保持一个相对较为安全、有效且舒适的体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包括
第一支撑架,呈大致的三角形结构;
第二支撑架,呈“7”字型并位于第一支撑架上方,下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支撑架铰接;
第一定位销,与销轴平行设置并可拆卸的插接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中;
坐垫,水平的固设于第一支撑架上,以承托保持坐姿的患者;
腿垫,固设于第一支撑架上并位于坐垫的下方,腿垫与坐垫呈锐角布置并由远离第二支撑架一侧至靠近第二支撑架一侧逐步靠近;
胸腹垫组件,面向患者胸腹部的设置于第二支撑架上,以对患者胸腹部形成支撑;
撑手台组件,设置于第二支撑架上,以对患者环抱的手臂形成支撑;
头撑组件,设置于第二支撑架的上部,以对患者面部形成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坐垫呈马鞍型,坐垫的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保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腿垫为长方体结构,其上表面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U型凹槽,所述腿垫的外表面贴合的包覆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保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胸腹垫组件包括胸腹垫、第一套筒、第二定位销;所述胸腹垫朝向患者表面与患者胸腹部平行且该表面整体呈中间凸起的弧形面,所述第一套筒滑动配合的套设于第二支撑架上,第二定位销穿过第一套筒后插接于第二支撑架中;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纵向均布有若干可供第二定位销插入的第一调节孔。
进一步地,所述胸腹垫的外侧贴合的包覆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保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撑手台组件包括撑手台、第二套筒、第三定位销;所述撑手台水平的设置于第二支撑架前方,下端与第二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滑动配合的套设在第二支撑架上,所述第三定位销穿过第二套筒后可拆卸的插接于其中一个第一调节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撑手台的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一层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一侧保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撑手台上还固设有有一外露的定时提醒器,所述定时提醒器与护士台通过网络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头撑组件包括头撑台、万向节、滑杆、第四定位销;所述头承台呈缺口面向患者的C型结构,所述滑杆一端通过万向节与头承台固定连接另一端滑动配合的插套于第二支撑架的上部,所述第四定位销穿过滑杆后可拆卸的插接于第二支撑架中;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上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可供第四定位销可拆卸插入的第二调节孔。
进一步地,所述头撑台的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患者手术完成后,患者骑坐于本实用新型的坐垫上,再将腿部弯曲成V型后架设在腿垫上,接着医护人员或者患者的陪护人员拔出插接在第二调节孔中的第四定位销,然后根据患者头部的高低进行适应性调节并在调节完成后再次插入第四插销以固定;随后再放松万向节,使得头撑台能够根据患者手术过程中裂孔位置进行灵活调节。当头撑台调节完成后再次紧固万向节即可。在接着,拔出第二定位销,调节胸腹垫的上下位置,使胸腹垫能够轻微的顶压在患者的胸腹位置,从而使其不至于因为长时间胸腹长时间的悬空而出现肌肉紧张。最后再拔出第三定位销,调整撑手台的高度位置,使的是患者双手环抱后能够自然落位于撑手台的上方,从而减少因为手臂悬垂或者平举而产生的肌肉紧张。同时,为了提升患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过程中的舒适度,提升对患者称重部位的接触面积而降低局部所受压力,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坐垫、腿垫、胸腹垫、手撑台、头撑台的外面均包覆有一层柔软且回复能力较好的缓冲层以及一层较为亲肤透气的保护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叠收纳后的状态图。
附图标记:1.第一支撑架 11.销轴 2.第二支撑架 21.第一调节孔 22.第二调节孔 3.第一定位销 4.坐垫 5.腿垫 6.胸腹垫组件 61.胸腹垫 62.第一套筒63.第二定位销 7.撑手台组件 71.撑手台 72.第二套筒 73.第三定位销 74.定时提醒器 8.头撑组件 81.头撑台 82.滑杆 83.万向节 84.第四定位销 9.缓冲层 10.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的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包括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2、第一定位销3、坐垫4、腿垫5、胸腹垫组件6、撑手台组件7以及头撑组件8。
其中,第一支撑架1大致呈一个三角形结构。而第二支撑架2则大致呈一个“7”字型结构,并且第二支撑架的上端呈水平微向上切斜形态。第二支撑架的下端与第一支撑架上方两条斜边中的其中一条斜边通过固设在第一支撑架上的销轴11铰接,从而使得第二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架之间能够以销轴为中心进行转动折叠。同时,为了使用时,第二支撑架能够保持竖立状态而不出现倾倒,第一定位销3与销轴11平行且可拆卸的插接在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中。
另外,如图2所示,坐垫固定的安装在第一支撑架的顶部位置,以对患者形成一个有效的承托。而作为优选的,坐垫为水平设置,而其上表面微微向下倾斜以使患者处于坐姿时能够自然出于一个前倾状态。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方式,坐垫4整体呈一个马鞍型结构,此时患者的双腿能够进行自然并拢,从而避免了长时间静坐而引起的坐骨圣经麻痹。同时,为了减小坐垫与患者臀部接触面之间的表面接触压力,提升受力的均匀性,坐垫的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一层缓冲层9,该缓冲层的材料可以为记忆海绵、乳胶等具有缓冲效果且回弹性较好的材料。另外,为了减小患者的不适,缓冲层的外表面上还包覆有一层相对亲肤且透气的保护层10。具体的,该保护层可以为PU,皮革等材料。
于此同时,如图2所示,腿垫5同样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而为了使患者腿部放置在腿垫上时能够呈一个自然弯曲状态,腿垫位于坐垫的下方,二者呈一个锐角夹角状态。具体的,腿垫与坐垫二者靠近第二支撑架的一端为逐渐靠近而远离第二支撑架的一端为逐渐分开。通过上述结构,患者能够在前倾时保持一个腿部相对舒缓的姿势,从而减小肌肉紧张的痛苦。另外,作为优选的,为了能够使腿部所受来自腿垫的反作用力能够更加平均分散,腿垫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一个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的U型 凹槽。该U型凹槽与腿部轮廓曲线相适应。同时,在腿垫的外表面上同样贴合的包覆有一层缓冲层9以及一层保护层。
而胸腹垫组件6的详细结构则如图2所示,包括胸腹跌61、第一套筒62。具体的,第一套筒一端与胸腹垫固定连接,另一端安装第二支撑架上,以使得胸腹垫能够与第二支撑架保持固定连接而对患者的胸腹形成支撑。作为优选的,胸腹垫与面向患者胸腹部的表面不仅与患者胸腹部平行而且该表面还为中间凸起的弧形面,从而达到胸腹跌与向前倾的患者的胸腹部更加贴合的效果。其中,弧形面的整体弧度在5~10°之间最佳。另外,为了适应不同胸腹高度的患者,第一套筒与第二支撑架滑动配合,同时,在第二支撑架上纵向的均布有多个第一调节孔21。使用时,一根第二定位销穿过第二套筒后可拆卸的插接在该第一调节孔中。此外,作为上述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为了使患者胸腹部受理更加均匀,在胸腹垫的表面同样包覆有一层缓冲层9,而在缓冲层表面则包覆有一层保护层10。
而作为能够放置环抱的双手的撑手台组件7,其具体结构则如图2所示,包括一块水平设置以供患者放手的撑手台71,该撑手台的下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套筒72,该第二套筒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而为了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第二套筒与第二支撑杆之间为滑动配合,在第二套筒上还插装有一根第三定位销73。固定时,该定位销穿过第二套筒后可拆卸的插接在第二支撑架上开设的第一调节孔中。而作为上述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在撑手台71的表面同样包覆有一层缓冲层9,而在缓冲层表面则包覆有一层保护层10。
另外,为了使患者能够更清楚的掌握自身的治疗时间,在承受台上还固定设置有一定时提醒器74,具体的该定时提醒器具有设定时长功能以及到时蜂鸣提醒功能。同时,每一台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的定时提醒器均可通过蓝牙和路由器网络与护士台实现实时连接,以对值班护士发出提醒,实现对病人的监护管理和精准护理。
最后,如图2所示,头撑组件8包括头撑台 81、滑杆82;其中头承台呈一个中间镂空的C型结构,并位于第二支撑架的上方,患者可将面部完全贴合在头撑台 ,以使其眼、口、鼻等部位处于悬空状态而自由呼吸,另外通过上述中间镂空结构,还可满足患者喝水、进食的需求,特别是对于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及时进食可以避免因低血糖导致的安全风险,患者有任何不适也可以在不改变头部体位的情况下进行自主呼叫求助。同时,头撑台通过与滑杆一端的固定连接实现与第二支撑架上部端部的连接。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患者存在着身高差距,手术位置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头撑台能够调节高度以及角度以对不同的患者作出适应, 具体的,头撑台与滑杆之间设置有连接二者的万向节83,使用者在拧松万向节后可调节头撑台的翻转角度;而滑杆则滑动配合的插套在第二支撑架中,同时在第二支撑架的上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的开设有多个第二调节孔(图中未示出),一根第四定位销84可拆卸的插接在其中一个第二调节孔中。作为优选的,为了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在头撑台的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一层缓冲层9,而在缓冲层的外表面上则贴合的包覆有一层保护层10。

Claims (10)

1.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架,呈大致的三角形结构,
第二支撑架,呈“7”字型并位于第一支撑架上方,下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支撑架铰接;
第一定位销,与销轴平行设置并可拆卸的插接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中;
坐垫,水平的固设于第一支撑架上,以承托保持坐姿的患者;
腿垫,固设于第一支撑架上并位于坐垫的下方,腿垫与坐垫呈锐角布置并由远离第二支撑架一侧至靠近第二支撑架一侧逐步靠近;
胸腹垫组件,面向患者胸腹部的设置于第二支撑架上,以对患者胸腹部形成支撑;
撑手台组件,设置于第二支撑架上,以对患者环抱的手臂形成支撑;
头撑组件,设置于第二支撑架的上部,以对患者面部形成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呈马鞍型,坐垫的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保护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腿垫为长方体结构,其上表面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U型凹槽,所述腿垫的外表面贴合的包覆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保护层。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腹垫组件包括胸腹垫、第一套筒、第二定位销;所述胸腹垫朝向患者表面与患者胸腹部平行且该表面整体呈中间凸起的弧形面,所述第一套筒滑动配合的套设于第二支撑架上,第二定位销穿过第一套筒后插接于第二支撑架中;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纵向均布有若干可供第二定位销插入的第一调节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腹垫的外侧贴合的包覆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保护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手台组件包括撑手台、第二套筒、第三定位销;所述撑手台水平的设置于第二支撑架前方,下端与第二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滑动配合的套设在第二支撑架上,所述第三定位销穿过第二套筒后可拆卸的插接于其中一个第一调节孔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手台的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一层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一侧保护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手台上还固设有有一外露的定时提醒器,所述定时提醒器与护士台通过网络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撑组件包括头撑台、万向节、滑杆、第四定位销;所述头撑台呈缺口面向患者的C型结构,所述滑杆一端通过万向节与头撑台固定连接另一端滑动配合的插套于第二支撑架的上部,所述第四定位销穿过滑杆后可拆卸的插接于第二支撑架中;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上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可供第四定位销可拆卸插入的第二调节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撑台的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保护层。
CN201922425962.2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 Active CN211535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5962.2U CN211535442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5962.2U CN211535442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35442U true CN211535442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511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25962.2U Active CN211535442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354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1843A (zh) * 2022-03-26 2022-08-02 王继民 视网膜术后康复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1843A (zh) * 2022-03-26 2022-08-02 王继民 视网膜术后康复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57839A (zh) 一种头部下沉可调温控中医理疗床
CN211535442U (zh) 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
CN203663023U (zh) 眼科用俯卧式头部支撑托架
CN205903378U (zh) 一种眼科专用支撑架
CN206138357U (zh) 一种俯卧位治疗椅
CN108294873B (zh) 眼科护理床具
US20150107599A1 (en) Post vitrectomy position stabilizer
CN211067570U (zh) 一种视网膜脱离术后专用床
CN210872607U (zh) 眼科专用床旁椅
CN203154163U (zh) 用于视网膜脱离手术术后复位的治疗枕
CN203447423U (zh) 视网膜脱落术后护理架
CN209883698U (zh) 一种眼科玻璃体切割术后坐立行走的头部枕垫装置
CN205215602U (zh) 眼科玻切术后康复体位保持器
CN201139655Y (zh) 眼部术后护理架
CN215779383U (zh) 一种玻切术后康复用卧位装置
CN202161447U (zh) 颈椎牵引枕
CN201595969U (zh) 眼科手术后护理器
CN216823971U (zh) 一种两用眼部玻璃体切除术后用衬垫
CN204562684U (zh) 升降式玻切术后康复卧位仪
CN211156892U (zh) 眼科术后体位辅助支撑板
CN215307674U (zh) 一种眼部手术后俯卧位康复装置
CN206006723U (zh) 一种具有保护颈椎的保健枕头
CN215535928U (zh) 可折叠带u型枕的床上桌
CN219700255U (zh) 一种用于视网膜脱离术后的限制体位装置
CN220655821U (zh) 一种视网膜脱离眼底玻璃体切除术后康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