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97534U - 光伏支架立柱 - Google Patents

光伏支架立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97534U
CN219697534U CN202320857036.6U CN202320857036U CN219697534U CN 219697534 U CN219697534 U CN 219697534U CN 202320857036 U CN202320857036 U CN 202320857036U CN 219697534 U CN219697534 U CN 219697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jacking
connecting column
hole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5703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光
李勇
张华�
左得奇
冯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Branch Of Huaneng New Energy Co ltd
Sou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Branch Of Huaneng New Energy Co ltd
Sou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Branch Of Huaneng New Energy Co ltd, Sou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filed Critical Yunnan Branch Of Huane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5703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97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97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975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支架立柱,涉及光伏支架配件技术领域,它包括相互连接的套管和连接柱,两者均位于光伏板的下方;套管上端中空,连接柱的下端插入套管内并与套管连接;套管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外穿孔,连接柱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内穿孔,至少两个外穿孔彼此以及该至少两个外穿孔与至少一个内穿孔同轴同心,且轴心连线穿过套管的轴心;外穿孔和内穿孔穿入有对穿杆,对穿杆贯穿套管和连接柱。套管和连接柱通过套接并增加对穿杆的方式,加固套管和连接柱,保证两者形成牢靠的固接连接。

Description

光伏支架立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支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支架立柱。
背景技术
光伏场的建设常常伴随着“农光互补”、“林光互补”、“牧光互补”的要求,因此,光伏组件最低点离地高度往往较大,通常超过2m。
对于单立柱光伏支架,由于光伏板的高度要求,立柱的长度较大,往往需要进行两段或多段立柱的连接。而单立柱光伏支架的立柱为悬臂柱,立柱的连接形式应为固接,传统的连接形式难以保证立柱牢靠的固接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代替传统的连接形式,加强立柱连接牢靠度的光伏支架立柱。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伏支架立柱,能够支撑光伏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套管和连接柱,两者均位于光伏板的下方;套管上端中空,连接柱的下端插入套管内并与套管连接;套管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外穿孔,连接柱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内穿孔,至少两个外穿孔彼此以及该至少两个外穿孔与至少一个内穿孔同轴同心,且轴心连线穿过套管的轴心;外穿孔和内穿孔穿入有对穿杆,对穿杆贯穿套管和连接柱。
优选的,对穿杆通过同一水平高度的外穿孔贯穿套管与连接柱,对穿杆突出套管的至少一端旋入有锁紧螺母。
优选的,锁紧螺母和/或对穿杆的端部与套管外壁之间设置有垫板,垫板套设在对穿杆上,其相对两面分别与套管、锁紧螺母和/或对穿杆的端部顶紧。
优选的,套管上还开设有顶紧孔,顶紧孔与内穿孔非同轴同心,顶紧孔内插入有顶紧杆,顶紧杆位于套管内的端部顶紧连接柱的外壁。
优选的,顶紧孔为螺纹孔,顶紧杆外壁设置有外螺纹,顶紧杆旋入顶紧孔并顶紧连接柱。
优选的,顶紧杆至少为三个,且至少三个顶紧杆位于同一水平面内,该三个顶紧杆的连线围成三角形。
优选的,套管至少为一个,多于一个的套管之间通过同于套管与连接柱的连接方式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套管和连接柱通过套接并增加对穿杆的方式,加固套管和连接柱,保证两者形成牢靠的固接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透视图。
图3为图2中A-A的剖面透视图。
图中标记:套管-1、连接柱-2、对穿杆-3、锁紧螺母-4、垫板-5、顶紧杆-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看图1至图3,一种光伏支架立柱,用于支撑光伏板,其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套管1和连接柱2,两者均位于光伏板的下方。套管1的底端插入地面固定,套管1内部和连接柱2内部均中空,连接柱2的下端插入套管1内并与套管1连接。套管1插入地面的长度为其自身长度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连接柱2插入套管1的长度为其自身长度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套管1上开设有四个外穿孔,每两个外穿孔为一对,每对外穿孔同轴同心,且分别相对开设在套管1的相对两侧;两对外穿孔一上一下设置在套管1的上端。连接柱2上开设有四个内穿孔,每两个内穿孔为一对,每对内穿孔同轴同心,且分别相对开设在连接柱2的相对两侧;两对内穿孔一上一下设置在连接柱2的下端。位于套管1上端上部的一对外穿孔与位于连接柱2下端上部的一对内穿孔同轴同心,该对外穿孔和该对内穿孔内穿入有一个对穿杆3,该对穿杆3的两端突出套管1;位于套管1上端下部的一对外穿孔与位于连接柱2下端下部的一对内穿孔同轴同心,该对外穿孔和该对内穿孔内也穿入有一个对穿杆3,该对穿杆3的两端突出套管1。两个对穿杆3相互平行。外穿孔和内穿孔均为螺纹孔或圆孔,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对穿杆3为螺栓,对穿杆3未设置螺帽的一端套设有一个锁紧螺母4,锁紧螺母4旋入对穿杆3的该端;锁紧螺母4与套管1外壁之间、对穿杆3的螺帽与套管1外壁之间均设置有垫板5,垫板5套设在对穿杆3上,一个垫板5的相对两面分别与套管1和锁紧螺母4顶紧,另一个垫板5的相对两面分别与套管1和对穿杆3的螺帽顶紧。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对穿杆3为螺纹杆,其两端均套设有一个锁紧螺母4,锁紧螺母4旋入对穿杆3的两端;锁紧螺母4与套管1外壁之间设置有垫板5,垫板5套设在对穿杆3上,垫板5的相对两面分别与套管1和锁紧螺母4顶紧。垫板5用于减少锁紧螺母4对套管1产生的局部压应力。
套管1上还开设有六个顶紧孔,顶紧孔与内穿孔非同轴同心,每三个顶紧孔为一组,每组顶紧孔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每组顶紧孔的轴心连线形成等边三角形;两组顶紧孔一上一下设置在套管1的上端。每个顶紧孔内插入有一个顶紧杆6,顶紧杆6位于套管1内的端部顶紧连接柱2的外壁。顶紧孔为螺纹孔或圆孔,顶紧杆6为螺栓,其旋入顶紧孔并顶紧连接柱2。同一组顶紧孔的相对位置设置使得同一组顶紧孔对应的顶紧杆6的连线也为等边三角形,该形状使得连接柱2受到的顶紧压力能够相互平衡,防止连接柱2长时间单面受力而损坏。
套管1由下至上开设有一组顶紧孔、一对外穿孔、另一组外穿孔、另一组顶紧孔。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套管1多于一个,且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相邻的套管1之间通过同于套管1与连接柱2的连接方式连接。套管1的数量根据光伏板的需求高度和质量设置。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光伏支架立柱,能够支撑光伏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套管和连接柱,两者均位于光伏板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套管上端中空,连接柱的下端插入套管内并与套管连接;套管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外穿孔,连接柱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内穿孔,至少两个外穿孔彼此以及该至少两个外穿孔与至少一个内穿孔同轴同心,且轴心连线穿过套管的轴心;外穿孔和内穿孔穿入有对穿杆,对穿杆贯穿套管和连接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穿杆通过同一水平高度的外穿孔贯穿套管与连接柱,对穿杆突出套管的至少一端旋入有锁紧螺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支架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和/或对穿杆的端部与套管外壁之间设置有垫板,垫板套设在对穿杆上,其相对两面分别与套管、锁紧螺母和/或对穿杆的端部顶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上还开设有顶紧孔,顶紧孔与内穿孔非同轴同心,顶紧孔内插入有顶紧杆,顶紧杆位于套管内的端部顶紧连接柱的外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支架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孔为螺纹孔,顶紧杆外壁设置有外螺纹,顶紧杆旋入顶紧孔并顶紧连接柱。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支架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杆至少为三个,且至少三个顶紧杆位于同一水平面内,该三个顶紧杆的连线围成三角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至少为一个,多于一个的套管之间通过同于套管与连接柱的连接方式连接。
CN202320857036.6U 2023-04-17 2023-04-17 光伏支架立柱 Active CN219697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57036.6U CN219697534U (zh) 2023-04-17 2023-04-17 光伏支架立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57036.6U CN219697534U (zh) 2023-04-17 2023-04-17 光伏支架立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97534U true CN219697534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40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57036.6U Active CN219697534U (zh) 2023-04-17 2023-04-17 光伏支架立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975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97534U (zh) 光伏支架立柱
CN201421757Y (zh) 一种改进的低温恒温筒
CN206295425U (zh) 一种折叠型输液床
CN113882640A (zh) 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拼接式建筑工程施工方法
CN210239339U (zh) 一种便于组装连接的建筑围栏
CN114016796A (zh) 一种房屋设计用钢管混凝土柱的抗震分压装置
CN218292265U (zh) 一种拼装式模块化房屋用连接结构
CN216195520U (zh) 一种钢柱柱脚节点
CN221001935U (zh) 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
CN217150682U (zh) 一种多功能层叠式建筑钢构件
CN219386639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框架
CN210262736U (zh) 一种快速拼装施工支架结构
CN211571991U (zh) 一种抗震坚固的装配式建筑结构
CN216304904U (zh) 一种节能钢结构系统
CN219794198U (zh) 一种钢结构节点构件
CN220353375U (zh) 一种悬挑脚手架立杆定位装置及悬挑脚手架
CN115071508B (zh) 一种组装式腕臂支撑定位装置
CN220567491U (zh) 一种中央空调安装基座
CN214834512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跳板支架
CN219931231U (zh) 一种异型钢框架节点连接结构
CN110424552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插接装置
CN114753484B (zh) 一种钢结构桁架的连接组件及具有其的钢结构桁架
CN219471520U (zh) 一种混凝土建筑模板
CN220203056U (zh) 一种幕墙抗震连接结构
CN221073061U (zh) 一种预制件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