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84460U - 一种焊缝自动跟踪多角度运动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焊缝自动跟踪多角度运动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84460U
CN219684460U CN202320607196.5U CN202320607196U CN219684460U CN 219684460 U CN219684460 U CN 219684460U CN 202320607196 U CN202320607196 U CN 202320607196U CN 219684460 U CN219684460 U CN 2196844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translation mechanism
motion platform
workbench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071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雪峰
李聚才
李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eparatory Office For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Preparatory Office For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eparatory Office For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Preparatory Office For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06071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844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844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844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焊缝自动跟踪多角度运动平台,属于焊接设备技术领域,该焊缝自动跟踪多角度运动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摆动部件,所述摆动部件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可相对于摆动部件转动;升降架,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升降架上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一平移机构;首先将需要焊接的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之后通过摆动部件使工件倾斜,使工件的侧壁朝向焊枪的位置,之后在通过工作台相对于摆动部件转动,从而可以对工件侧面焊接的位置进行调节,之后通过第一平移机构和第二平移机构带动焊枪移动,从而可以对工件进行焊接,该运动平台可以对工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焊接,从而使得该设备的适用方位更广,实用性更强。

Description

一种焊缝自动跟踪多角度运动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焊缝自动跟踪多角度运动平台。
背景技术
焊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如塑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金属加工产业中现一般使用焊接平台进行焊接操作,现有焊接平台技术一般仅提供工作平台,需要人工进行焊接操作,并受限于平台角度焊接过程需要调整焊件夹具,因此需要对焊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整体时间消耗较长,产品精度和加工效率较低。
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9272801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自动焊接平台,这种自动焊接平台主要由工作平台和焊接机构组成,焊接机构通过传送带设置在工作平台上方,通过焊接机构移动调整焊接角度,该技术方案对于焊接机构的移动仅可以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不便于对工件的侧面进行焊接,从而导致该设备的适用范围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缝自动跟踪多角度运动平台,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自动焊接平台的移动仅可以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不便于对工件的侧面进行焊接,从而导致该设备的适用范围较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焊缝自动跟踪多角度运动平台,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摆动部件,所述摆动部件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可相对于摆动部件转动;
升降架,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升降架上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一平移机构,所述第一平移机构上设置有第二平移机构,所述第二平移机构上设置有焊枪和视觉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摆动部件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摆动部,所述工作台通过第一驱动装置转动在摆动部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摆动部件靠近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扇形齿轮,底座上设置有和扇形齿轮啮合的蜗杆,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蜗杆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摆动部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环形轨道,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和环形轨道适配的环形滑槽,所述环形轨道在环形滑槽的内部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升降架包括设置在底座上位于摆动部件两侧的立架,所述立架内开设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的内部设置有可单自由度上下滑动的升降块,其中一个所述升降块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立架上设置有驱动第一螺杆转动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立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升降块导向的第一导向柱。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平移机构包括转动在两个升降块上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升降块上设置有驱动第二螺杆转动的第四驱动装置,所述升降块上设置有防止第一滑块跟随第二螺杆转动的第二导向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平移机构包括滑动在第一滑块上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块滑动在第二滑腔的内部,所述第二滑块上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驱动第三螺杆转动的第五驱动装置,所述焊枪和视觉传感器均设置在第二滑块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视觉传感器有两个,设置在焊枪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焊缝自动跟踪多角度运动平台,首先将需要焊接的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之后通过摆动部件使工件倾斜,使工件的侧壁朝向焊枪的位置,之后在通过工作台相对于摆动部件转动,从而可以对工件侧面焊接的位置进行调节,之后通过第一平移机构和第二平移机构带动焊枪移动,从而可以对工件进行焊接,该运动平台可以对工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焊接,从而使得该设备的适用方位更广,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中摆动部件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的轴测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平移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中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摆动部件;201、支撑架;202、摆动部;203、第一驱动装置;204、扇形齿轮;205、蜗杆;206、第二驱动装置;207、环形轨道;208、环形滑槽;3、工作台;4、升降架;401、立架;402、第一滑腔;403、升降块;404、第一螺杆;405、第三驱动装置;406、第一导向柱;5、第一平移机构;501、第二螺杆;502、第一滑块;503、第四驱动装置;504、第二导向杆;6、第二平移机构;601、第二滑块;602、第二滑腔;603、第三螺杆;604、第五驱动装置;7、焊枪;8、视觉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焊接平台的移动仅可以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不便于对工件的侧面进行焊接,从而导致该设备的适用范围较小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下述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焊缝自动跟踪多角度运动平台,包括:
底座1,底座1为板状,且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便于该设备移动,万向轮的数量可以为四个或者六个,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选择,底座1上设置有摆动部件2,摆动部件2上设置有工作台3,摆动部件2可以带动工作台3在底座1上做摆动运动,从而可以带动工件做摆动运动,使得工件的侧面可以朝向焊枪7的位置,工作台3可相对于摆动部件2转动,通过将工件固定在工作台3上,当工作台3转动时,可以带动工件进行转动;
升降架4,可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1上,升降架4为板状,垂直于底座1,升降架4上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一平移机构5,第一平移机构5可驱动焊枪7沿Y轴的方向移动,第一平移机构5上设置有第二平移机构6,第二平移机构6可驱动焊枪7沿X轴方向移动,第二平移机构6上设置有焊枪7和视觉传感器8,视觉传感器8可用于焊缝的跟踪,当然在底座1上还设置有控制终端,用于对视觉传感器8进行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首先将需要焊接的工件固定在工作台3上,之后通过摆动部件2使工件倾斜,使工件的侧壁朝向焊枪7的位置,之后在通过工作台3相对于摆动部件2转动,从而可以对工件侧面焊接的位置进行调节,之后通过第一平移机构5和第二平移机构6带动焊枪移动,从而可以对工件进行焊接,该运动平台可以对工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焊接,从而使得该设备的适用方位更广,实用性更强。
参阅图2,摆动部件2包括一体成型在底座1上的支撑架201,支撑架201呈三角形形状,其顶端转动有摆动部202,摆动部202具有一圆盘部,圆盘部的下方一体成型有扇形齿轮204,且扇形齿轮204的轴心处设置有转轴在支撑架201的顶角进行转动,在底座1上通过安装耳转动有和扇形齿轮204相啮合的蜗杆205,在安装耳上还安装了可以驱动蜗杆205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206,该第二驱动装置206为电机,当电机运行时可以带动蜗杆205进行转动,从而可以使扇形齿轮204转动,进而可以使摆动部件2进行摆动;
摆动部202的上方开设有安装孔,可用于安装第一驱动装置203,使第一驱动装置203的输出端朝向上方,第一驱动装置203为电机,工作台3和第一驱动装置203的输出端相连接,当第一驱动装置203运行时可以带动工作台3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台3采用圆形,还可以为正方形、正五边形或者正六边形,不仅限于圆形一种,因此不对工作台3的形状做限定。
参阅图4和图5,摆动部202远离底座1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环形轨道207,该环形轨道207呈凸起状,工作台3的底部设置有和环形轨道207适配的环形滑槽208,环形轨道207在环形滑槽208的内部滑动,环形回到207可以用于将工作台3支撑,从而减少对第一驱动装置203的负担,通过将轨道207滑动在环形滑槽208的内部,当工作台3倾斜时,可以防止电机受到倾斜方向的力。
如图3所示,升降架4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位于摆动部件2两侧的立架401,其立架401为立板形状,在立架401内开设有第一滑腔402,第一滑腔402的内部设置有可单自由度上下滑动的升降块403,其中一个升降块403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404,螺杆404可相对于立架401和升降块403转动,立架401的上方安装有驱动第一螺杆404转动的第三驱动装置405,第三驱动装置405为电机,且输出端和第一螺杆404相连接,立架401上还设置有用于升降块403导向的第一导向柱406,升降块403可以在第一导向柱406上滑动,且第一导向柱406设置在第一滑腔402的内部;
使用时,通过驱动第三驱动装置405可以使第一螺杆404转动,通过第一螺杆404和升降块403为螺纹连接,在并且升降块403通过第一导向柱406避免跟随第一螺杆404一同转动,从而当第一螺杆404转动时,可以带动升降块403进行升降。
参阅图1,第一平移机构5包括转动在两个升降块403上的第二螺杆501,第二螺杆501同时贯穿两个升降块403,从而当一个升降块403进行升降时可以带动另一个升降块403进行升降,第二螺杆501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502,升降块403上设置有驱动第二螺杆501转动的第四驱动装置503,第四驱动装置503为电机,升降块403上设置有防止第一滑块502跟随第二螺杆501转动的第二导向杆504,第二导向杆504为圆柱形,当然还可以为方形,再次不对第二导向杆504的形状做限定,在使用时,通过第四驱动装置503运行可以带动第二螺杆501转动,通过第二螺杆501和第一滑块502螺纹连接,同时第二导向杆504对第一滑块502限位防止第一滑块502跟随第二螺杆501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螺杆501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一滑块502沿Y轴方向移动。
如图4所示,第二平移机构6包括滑动在第一滑块502上的第二滑块601,第一滑块502上设置有第二滑腔602,第二滑块601滑动在第二滑腔602的内部,通过第二滑腔602可以滑块601滑动方向进行限位,第二滑块601上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杆603,且第三螺杆603与第二螺杆501相互垂直,第一滑块502上设置有驱动第三螺杆603转动的第五驱动装置604,第五驱动装置604为电机,焊枪7和视觉传感器8均设置在第二滑块601上,使用时通过第五驱动装置604运行可以带动第三螺杆603转动,通过第三螺杆603转动可以带动第二滑块601在第二滑腔602的内部滑动,从而可以带动第二滑块601沿X轴方向移动。
具体的,视觉传感器8有两个,设置在焊枪7的两侧,通过设置两个视觉传感器8一个可以用于感应待焊焊缝,另外一个可以用于感应以焊焊缝,通过感应以焊焊缝从而可以避免焊枪7漏焊或者焊的位置错位。

Claims (8)

1.一种焊缝自动跟踪多角度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摆动部件(2),所述摆动部件(2)上设置有工作台(3),所述工作台(3)可相对于摆动部件(2)转动;
升降架(4),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升降架(4)上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一平移机构(5),所述第一平移机构(5)上设置有第二平移机构(6),所述第二平移机构(6)上设置有焊枪(7)和视觉传感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缝自动跟踪多角度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部件(2)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支撑架(201),所述支撑架(20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摆动部(202),所述工作台(3)通过第一驱动装置(203)转动在摆动部(2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焊缝自动跟踪多角度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部件(2)靠近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扇形齿轮(204),底座(1)上设置有和扇形齿轮(204)啮合的蜗杆(205),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驱动蜗杆(205)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20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焊缝自动跟踪多角度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部(202)远离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环形轨道(207),所述工作台(3)的底部设置有和环形轨道(207)适配的环形滑槽(208),所述环形轨道(207)在环形滑槽(208)的内部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缝自动跟踪多角度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4)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位于摆动部件(2)两侧的立架(401),所述立架(401)内开设有第一滑腔(402),所述第一滑腔(402)的内部设置有可单自由度上下滑动的升降块(403),其中一个所述升降块(403)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404),所述立架(401)上设置有驱动第一螺杆(404)转动的第三驱动装置(405),所述立架(401)上还设置有用于升降块(403)导向的第一导向柱(4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缝自动跟踪多角度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移机构(5)包括转动在两个升降块(403)上的第二螺杆(501),所述第二螺杆(501)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502),所述升降块(403)上设置有驱动第二螺杆(501)转动的第四驱动装置(503),所述升降块(403)上设置有防止第一滑块(502)跟随第二螺杆(501)转动的第二导向杆(5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焊缝自动跟踪多角度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移机构(6)包括滑动在第一滑块(502)上的第二滑块(601),所述第一滑块(502)上设置有第二滑腔(602),所述第二滑块(601)滑动在第二滑腔(602)的内部,所述第二滑块(601)上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杆(603),所述第一滑块(502)上设置有驱动第三螺杆(603)转动的第五驱动装置(604),所述焊枪(7)和视觉传感器(8)均设置在第二滑块(60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焊缝自动跟踪多角度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传感器(8)有两个,设置在焊枪(7)的两侧。
CN202320607196.5U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焊缝自动跟踪多角度运动平台 Active CN2196844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7196.5U CN219684460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焊缝自动跟踪多角度运动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7196.5U CN219684460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焊缝自动跟踪多角度运动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84460U true CN219684460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45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07196.5U Active CN219684460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焊缝自动跟踪多角度运动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844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10421A (zh) 一种基于智能化控制的自动焊接机器人
CN213730058U (zh) 一种具有调节结构的管板焊接设备
CN113751822A (zh) 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焊接机
CN112192109A (zh) 一种自动化焊接设备用的机械臂定位装置
CN219684460U (zh) 一种焊缝自动跟踪多角度运动平台
CN113909136A (zh) 一种容器产品机械检测装置
CN208866678U (zh) 一种自动焊接变位机
CN216177818U (zh) 一种用于焊接机器人的转动机构
CN111390280A (zh) 一种雨刮器接头的连接孔加工设备
CN215034843U (zh) 一种多角度的机床生产用焊接装置
CN213764587U (zh) 一种用于管件焊接的装置
CN210475952U (zh) 一种自动家具点焊机械手
CN211915970U (zh) 一种白车身焊接夹具手动气缸控制装置
CN114083154A (zh) 一种三维激光镭射切割自动化生产线集成装备
CN210081016U (zh) 一种焊接用装置
CN209021490U (zh) 一种焊接机器人摆枪装置
CN208945427U (zh) 一种焊接装置
CN113188931A (zh) 一种焊接钢板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17701992U (zh) 分体式龙门焊接操作机
CN2499166Y (zh) 机械式曲面焊缝跟踪装置
CN209830698U (zh) 一种具有精准定位功能的焊接装置
CN219633830U (zh) 一种焊装机器人的机器臂底座
CN220718183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焊接装置
CN217626013U (zh) 一种输送设备的转向机构
CN214924367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