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提升铜排装配便捷性及安装稳定性的固定支架及储能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支架,其应用于储能设备,所述储能设备包括电气模组和铜排,所述电气模组具有电气装配位,所述铜排用于装配于所述电气装配位,并与所述电气模组电性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限位部。支架主体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支架主体还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的通孔,所述第一表面被构造为朝向所述电气模组,所述通孔被构造为正对所述电气装配位,并用于容许所述铜排穿过,以将所述铜排装配于所述电气装配位。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限位部形成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用于和所述铜排配合以固定所述铜排。
本申请的固定支架,通过在支架主体开设有贯穿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通孔,使铜排能够穿过固定支架设置,固定支架通过限位部对铜排进行固定,进而提升铜排的安装稳定性。同时,通孔被构造为正对所述电气装配位,铜排穿过通孔即可正对所述电气装配位,以将所述铜排装配于所述电气装配位,提升铜排装配便捷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气模组具有两个所述电气装配位,所述支架主体开设有两个所述通孔,两个所述通孔被构造为分别正对两个所述电气装配位,且其中一个所述通孔用于容许所述铜排的一端穿过并装配于其中一个所述电气装配位,另一个所述通孔用于容许所述铜排的另一端穿过并装配于另一个所述电气装配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夹片,两个所述夹片之间限定形成所述装配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还包括抵持座,所述抵持座与所述支架主体连接,两个所述夹片分别设于所述抵持座相背的两侧,所述抵持座用于承载所述铜排并与所述夹片配合以限位所述铜排。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导向部包括导向壁,所述导向壁围设于所述通孔的外周并形成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导向孔用于容许所述铜排穿过,所述导向壁用于对所述铜排进行限位。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储能设备,所述储能设备包括电气模组、铜排以及如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支架,所述电气模组具有电气装配位,所述铜排装配于所述电气装配位,并与所述电气模组电性连接,所述铜排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气模组包括电池模块和逆变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和所述逆变模块分别具有所述电气装配位;所述通孔包括两个,其中一个所述通孔正对所述逆变模块对应的所述电气装配位,另外一个所述通孔正对所述电池模块对应的所述电气装配位;
所述铜排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一导电端及第二导电端,所述第一导电端及所述第二导电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限位于所述限位部,所述第一导电端装配于所述逆变模块对应的所述电气装配位,所述第二导电端装配于所述电池模块对应的所述电气装配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主体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池模块和所述逆变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储能设备还包括插座模组,所述插座模组设于所述支架主体背离所述电气模组的一侧,所述插座模组背离所述支架主体的一侧具有所述电气装配位;
所述铜排包括第二连接段、第三导电端及第四导电端,所述第三导电端及所述第四导电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限位于所述限位部,所述第三导电端装配于所述电气模组对应的所述电气装配位,所述第四导电端装配于所述插座模组对应的所述电气装配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座模组还包括电路板和锁紧件,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电路板背离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具有所述电气装配位,所述锁紧件与所述电路板可拆卸地连接,用于将所述铜排夹设于所述锁紧件和所述电路板之间。
本申请的储能设备,通过在支架主体开设有贯穿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通孔,使铜排能够穿过固定支架设置,固定支架通过限位部对铜排进行固定,进而提升铜排的安装稳定性。同时,通孔被构造为正对所述电气装配位,铜排穿过通孔即可正对所述电气装配位,以将所述铜排装配于所述电气装配位,提升铜排装配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设备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应用于本申请储能设备的固定支架与电路板配合时沿正视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应用于本申请储能设备的固定支架与电路板配合时沿背视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应用于本申请储能设备的固定支架与铜排及电路板处于装配状态时沿正视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应用于本申请储能设备的固定支架与铜排及电路板处于装配状态时沿背视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储能设备 100-固定支架 101-电气模组
102-铜排 103-插座模组 104-电气装配位
1001-支架主体 1002-限位部 1003-导向部
1011-电池模块 1012-逆变模块 1021-第一导电端
1022-第二导电端 1023-第三导电端 1024-第四导电端
1025-第一连接段 1026-第二连接段 1031-电路板
1032-锁紧件 10011-第一表面 10012-第二表面
10013-通孔 10021-夹片 10022-抵持座
10023-装配槽 10031-导向壁 10032-导向孔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将参考附图以更全面地描述本申请内容。附图中所示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使本申请透彻和完整,并且将本申请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组件。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限制本申请。如本文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在本文中使用时,“包括”和/或“包含”和/或“具有”,整数,步骤,操作,组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组件和/或其群组。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此外,除非文中明确定义,诸如在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和本申请内容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以下内容将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须注意的是,参考附图中所描绘的组件不一定按比例显示;而相同或类似的组件将被赋予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或类似的技术用语。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储能设备”是指可以进行电能地存储及释放的设备;例如,储能设备可以连接交流电网进行充电将电能存储,并将所存储的电能再次释放用于向外供电。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气模组”是指具有电气或电子系统的硬件模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插座模组”是指包含有插座连接单元,可用于与外部电子设备连接并电导通的硬件模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池模块”是指能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模块,例如可以为电池及蓄电瓶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逆变模块”是指可以将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的转换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气装配位”是指具有电气或电子系统的硬件模组或具有电导通能力的硬件模组上对应与外部导体进行电连接的端口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铜排”是指材质为铜并呈板状延伸排布的导电单元。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路板”是指表面形成有逻辑电路的导电硬件。
储能设备中可以设有多个模组,例如,逆变模组、电池模组、显示模组等等,各个模组之间通常需要建立电连接关系,通过导线或铜排实现各个模组之间的电连接是可行的方式之一。使用铜排进行电连接在导电效率及连接稳定性等方面均具有优势,但由于铜排本身具有预定的形状及硬度,使铜排在安装过程中并不便于调整其摆放姿态。因此,在使用铜排进行电连接时,需要充分考虑铜排各端部的摆放位置,需精确对位后再进行安装,导致铜排的安装过程费时费事。再者,铜排自身具有一定的体积及重量,若安装方式不合适,也可能导致铜排的安装不稳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提升铜排装配便捷性及安装稳定性的固定支架及储能设备。
所述固定支架应用于储能设备,所述储能设备包括电气模组和铜排,所述电气模组具有电气装配位,所述铜排用于装配于所述电气装配位,并与所述电气模组电性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限位部。支架主体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支架主体还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的通孔,所述第一表面被构造为朝向所述电气模组,所述通孔被构造为正对所述电气装配位,并用于容许所述铜排穿过,以将所述铜排装配于所述电气装配位。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限位部形成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用于和所述铜排配合以固定所述铜排。其中,使铜排能够穿过固定支架设置,固定支架通过限位部对铜排进行固定,进而提升铜排的安装稳定性。且,通孔被构造为正对所述电气装配位,铜排穿过通孔即可正对所述电气装配位,以将所述铜排装配于所述电气装配位,提升铜排装配便捷性。
所述储能设备包括电气模组、铜排以及所述固定支架,所述电气模组具有电气装配位,所述铜排装配于所述电气装配位,并与所述电气模组电性连接,所述铜排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其中,所述铜排通过所述固定支架安装于所述储能设备内部,提升所述铜排的安装稳定性,使所述储能设备内部各模组之间地连接更稳定,进而提升所述储能设备的可靠性。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及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设备10。储能设备10包括电气模组101、插座模组103、铜排102以及固定支架100。电气模组101与插座模组103可拆卸地连接,铜排102以及固定支架100设于电气模组101与插座模组103之间,固定支架100至少与电气模组101可拆卸地连接,铜排102固定于固定支架100并分别与电气模组101及插座模组103电连接。电气模组101具有对应的电气装配位104,铜排102装配于该电气装配位104,并与电气模组101电性连接。插座模组103亦具有对应的电气装配位104,铜排102装配于该电气装配位104,并与插座模组103电性连接。
可以理解地是,本申请的储能设备10通过铜排102实现电气模组101内部的电连接以及电气模组101与插座模组103之间的电连接,使储能设备10在导电效率及连接稳定性等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性能。且,铜排102通过固定支架100安装于储能设备10,以提升铜排102的安装稳定性,使储能设备10内部各模组之间地连接更稳定,进而提升储能设备10的可靠性。
于一实施例中,电气模组101包括电池模块1011和逆变模块1012,电池模块1011和逆变模块1012分别具有对应的电气装配位104,固定支架100固定连接于电池模块1011和逆变模块1012,可提升电池模块1011和逆变模块1012的装配稳定性。电池模块1011与逆变模块1012通过铜排102实现电连接,用于连接电池模块1011与逆变模组的铜排102至少包括电导通的两端,该两端分别对应电池模块1011的电气装配位104及逆变模块1012的电气装配位104设置。
可以理解地是,电气模组101集成有电池模块1011和逆变模块1012,电池模块1011及逆变模块1012电连接以实现直流电与交流电的转换,用于实现储能设备10对电能的储能及输出。固定支架100固定连接于电池模块1011和逆变模块1012,铜排102固定于固定支架100,使铜排102在实现电池模块1011与逆变模块1012电导通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使电池模块1011与逆变模块1012之间的电连接更稳固。
于一实施例中,插座模组103设于支架主体1001背离电气模组101的一侧,插座模组103背离支架主体1001的一侧具有电气装配位104。电气模组101与插座模组103通过铜排102实现电连接,用于连接电气模组101与插座模组103的铜排102至少包括电导通的两端,该两端分别对应电气模组101的电气装配位104及插座模组103的电气装配位104设置。
进一步结合图3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插座模组103还包括电路板1031和锁紧件1032,电路板1031固定于固定支架100。电路板1031背离电气模组101的一侧具有电气装配位104,锁紧件1032与电路板1031可拆卸地连接,用于将铜排102夹设于锁紧件1032和电路板1031之间。具体的,锁紧件1032可以为螺钉,锁紧件1032穿过铜排102上的贯穿孔后进一步连接至电路板1031,并通过螺帽部分将铜排102锁紧至电路板1031上。
可以理解地是,储能设备10可以通过插座模组103与外部电路实现电导通,插座模组103的电路板1031可用于集成各种功能电路(包括但不限于稳压电路)。电路板1031及铜排102均固定于固定支架100,以提升电路板1031及铜排102装配地稳定性,使电气模组101与插座模组103之间的电连接更稳固。
于一实施例中,固定支架100正对电气模组101的前面板设置,用于连接固定支架100与电气模组101的螺钉沿垂直固定支架100的方向设置。且,锁紧件1032亦可沿垂直固定支架100的方向设置。可以理解地是,在储能设备10的装配过程中,使螺钉及锁紧件1032以正对装配面的方向垂直设置,可以为装配过程提供便利。
如图3至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支架100,固定支架100包括支架主体1001和限位部1002。支架主体1001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10011及第二表面10012,支架主体1001还开设有贯穿第一表面10011及第二表面10012的通孔10013,第一表面10011被构造为朝向电气模组101,通孔10013被构造为正对电气装配位104,并用于容许铜排102穿过,以将铜排102装配于电气装配位104。限位部1002设置于第二表面10012,限位部1002形成有装配槽10023,装配槽10023用于和铜排102配合以固定铜排102。可以理解地是,通过在支架主体1001开设有贯穿第一表面10011及第二表面10012的通孔10013,使铜排102能够穿过固定支架100设置,固定支架100通过限位部1002对铜排102进行固定,进而提升铜排102的安装稳定性。同时,通孔10013被构造为正对电气装配位104,铜排102穿过通孔10013即可正对电气装配位104,以将铜排102装配于电气装配位104,提升铜排102装配便捷性。
其中,铜排102通过螺钉等紧固件装配于电气装配位104。通孔10013正对电气装配位104可以是指,电气装配位104在第一表面10011上的正投影落在通孔10013的范围内,或者,电气装配位104在第一表面1001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落在通孔10013的范围内,以通过通孔10013能够观察到电气装配位104,并通过通孔10013能够进行螺钉的拧紧操作,以将铜排102装配于电气装配位104。
于一实施例中,铜排102抵持于通孔10013的孔壁,以通过通孔10013的孔壁对铜排102进行限位,使得固定支架100通过通孔10013的孔壁以及限位部1002在不同方向上对铜排102进行固定,从而进一步地提升铜排102的安装稳定性。
于一实施例中,限位部1002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夹片10021,两个夹片10021之间限定形成装配槽10023。两个夹片10021均设于第二表面10012,两个夹片10021均由第二表面10012向远离第一表面10011的方向凸起,使两个夹片10021的侧壁相对设置以夹持铜排102。
可以理解地是,通过设置两个间隔的夹片10021,使铜排102可被夹持于两个夹片10021之间对铜排102进行限位,从而提升铜排102的装配稳定性。且,两个夹片10021均由第二表面10012向远离第一表面10011的方向凸起,装配槽10023的开口暴露,在装配过程中,装配人员可直接将铜排102由装配槽10023的开口按压至装配槽10023内,提升装配便捷性。
于一实施例中,限位部1002还包括抵持座10022,抵持座10022与支架主体1001连接。两个夹片10021分别设于抵持座10022相背的两侧,抵持座10022用于承载铜排102并与夹片10021配合以限位铜排102。
在本实施例中,抵持座10022对应设于装配槽10023内,抵持座10022设于两个夹片10021之间并由第二表面10012向远离第一表面10011的方向凸起,抵持座10022的凸起高度小于两个夹片10021的凸起高度,抵持座10022的凸起高度与两个夹片10021的凸起高度之间的差值可大于或等于铜排102的厚度。
于一实施例中,固定支架100还包括导向部1003,导向部1003设置于第一表面10011。导向部1003包括导向壁10031,导向壁10031围设于通孔10013的外周并形成导向孔10032。导向孔10032与通孔10013连通,导向孔10032用于容许铜排102穿过,导向壁10031用于对铜排102进行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壁10031环绕通孔10013的外围,导向壁10031与第一表面10011垂直设置并由第一表面10011向远离第二表面10012一侧凸起。铜排102的端部穿过连通的通孔10013及导向孔10032,并经由导向壁10031的导向可以正对电气装配位104设置,以提升铜排102装配的稳定性及装配便捷性。
可以理解地是,支架主体1001大致为板状,第一表面10011被构造为朝向电气模组101,设于第一表面10011的导向部1003通过导向壁10031对朝向电气模组101延伸的铜排102的部分进行导向,以提升铜排102的装配精度。第二表面10012被构造为远离电气模组101,设于第二表面10012的限位部1002用于对大致平行第二表面10012设置的铜排102的部分进行限位,以提升铜排102的装配精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架主体1001上还可设有加强筋(图未示)及螺纹孔(图未示)等结构,以用于提升固定支架100的强度及装配便捷性,在此不赘述。
于一实施例中,电气模组101具有两个电气装配位104,支架主体1001开设有两个通孔10013。两个通孔10013被构造为分别正对两个电气装配位104,且其中一个通孔10013用于容许铜排102的一端穿过并装配于其中一个电气装配位104,另一个通孔10013用于容许铜排102的另一端穿过并装配于另一个电气装配位104。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通孔10013正对逆变模块1012对应的电气装配位104,另外一个通孔10013正对电池模块1011对应的电气装配位104。用于连接电池模块1011及逆变模块1012的铜排102包括第一连接段1025、第一导电端1021及第二导电端1022,第一导电端1021及第二导电端1022分别与第一连接段1025的两端连接。第一连接段1025限位于限位部1002,第一导电端1021装配于逆变模块1012对应的电气装配位104,第二导电端1022装配于电池模块1011对应的电气装配位104。
装配过程中,可使第一导电端1021及第二导电端1022分别穿过两个通孔10013,并将第一连接段1025按压至装配槽10023固定,则第一导电端1021及第二导电端1022可分别对应一个电气装配位104设置。
可以理解地是,用于连接电池模块1011及逆变模块1012的铜排102的第一导电端1021及第二导电端1022均需朝向电气模组101设置,在支架主体1001上开设两个分别对应电气装配位104的通孔10013,通孔10013的孔壁及导向部1003配合对第一导电端1021及第二导电端1022进行固定及导向,使第一导电端1021及第二导电端1022可分别正对逆变模块1012及电池模块1011所分别对应的电气装配位104。同时,连接第一导电端1021及第二导电端1022的第一连接段1025设于与第一表面10011相背的第二表面10012,使第一连接段1025被限位部1002限位。第一连接段1025、第一导电端1021及第二导电端1022均分别被限位固定,提升铜排102的装配稳定性。
于一实施例中,电路板1031固定于第二表面10012,电路板1031背离第二表面10012的一侧具有电气装配位104。锁紧件1032与电路板1031可拆卸地连接,用于将铜排102夹设于锁紧件1032和电路板1031之间。通过在电路板1031背离第二表面10012的一侧设置电气装配位104,能够方便地进行锁紧件1032的紧固操作,以将铜排102夹设于锁紧件1032和电路板103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连接电气模组101及插座模组103的铜排102包括第二连接段1026、第三导电端1023及第四导电端1024,第三导电端1023及第四导电端1024分别与第二连接段1026的两端连接。第二连接段1026限位于限位部1002,第三导电端1023装配于电气模组101对应的电气装配位104,第四导电端1024装配于插座模组103对应的电气装配位104。
装配过程中,可将第四导电端1024安装于电路板1031对应的电气装配位104,并使第三导电端1023穿过通孔10013,将第二连接段1026按压至装配槽10023固定,则第三导电端1023对应一个电气装配位104设置。
可以理解地是,通孔10013的孔壁及导向部1003配合对第三导电端1023进行固定及导向,使第三导电端1023可分别正对第三导电端1023(具体可以为电池模块1011)所分别对应的电气装配位104。第四导电端1024被锁紧件1032固定于电路板1031。连接第三导电端1023及第四导电端1024的第二连接段1026设于被限位部1002限位。第二连接段1026、第三导电端1023及第四导电端1024均分别被限位固定,提升铜排102的装配稳定性。
可以理解地是,用于连接电池模块1011及逆变模块1012的铜排102、用于连接电气模组101及插座模组103的铜排102可根据多个电气装配位104的位置具有不同的形状及长度,限位部1002、通孔10013及导向部1003的位置亦可对应变化,以使固定支架100可提升铜排102装配的稳定性。
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各种变更和替换。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