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77380U - 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电池模块及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电池模块及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77380U
CN219677380U CN202320715995.4U CN202320715995U CN219677380U CN 219677380 U CN219677380 U CN 219677380U CN 202320715995 U CN202320715995 U CN 202320715995U CN 219677380 U CN219677380 U CN 219677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glue area
wrapping
end point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1599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甘承宏
黄金源
姜京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1599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77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77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773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电池模块及用电设备。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包括包裹部以及与包裹部连接的第一提拉部。包裹部与第一提拉部之间具有第一撕断线,包裹部包括若干侧边。第一撕断线包括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第一端点与距离其最近的侧边之间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一端点与距离其最近的侧边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一距离满足0.5mm至5mm;第二端点与距离其最近的侧边之间具有第二连接部,第二端点与距离其最近的侧边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二距离满足0.5mm至5mm。上述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能够提高电池的拆卸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电池模块及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电池模块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锂聚合物电池组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等各种移动终端上。为了更加方便的拆卸电池,现在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双面胶和保护膜共同包裹电池。保护膜通常包括包裹部和提拉部,包裹部将电池固定于电池仓中,提拉部用于在拆卸电池时将电池提起,以将电池脱离电池仓。
现有的产品中,在撕开提拉部时,提拉部和包裹部之间的受力部位容易断裂,导致包裹部与提拉部无法被同步撕开。在拆卸过程中,需要分步撕开提拉部后和包裹部,影响拆卸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能够提高电池的拆卸效率。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包括包裹部以及与包裹部连接的第一提拉部,包裹部与第一提拉部之间具有第一撕断线。包裹部包括若干侧边。第一撕断线包括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第一端点与距离其最近的侧边之间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一端点与距离其最近的侧边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一距离满足0.5mm至5mm。第二端点与距离其最近的侧边之间具有第二连接部,第二端点与距离其最近的侧边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二距离满足0.5mm至5mm。
上述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作为第一提拉部和包裹部之间的连接部位,用于在第一提拉部受到外力拉动的过程中同步撕开包裹部对应的侧边,进而便于第一提拉部带动电池与包裹部分离。当第一距离或第二距离过小时(例如小于0.5mm),会导致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的结构强度过弱,在第一提拉部受到外力拉动时,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容易断裂无法同步撕开包裹部对应的侧边。当第一距离或第二距离过大时(例如大于5mm),会导致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的结构强度过强,在撕开包裹部对应的侧边后难以撕断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进而难以拆分第一提拉部和包裹部。通过控制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在上述范围内,可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结构强度既能满足在第一提拉部受到外力拉动的过程中同步撕开包裹部对应的侧边,又能在撕开包裹部对应的侧边后断裂以便于拆分第一提拉部和包裹部,进而提高拆卸效率。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提拉部包括第一本体部以及与第一本体部连接的第一凸伸部,第一撕断线位于第一本体部与包裹部之间。包裹部包括第一侧边,第一凸伸部沿第一方向凸伸出第一侧边。
第一撕断线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一段与第一侧边平行,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自第一段的两端朝向第一侧边延伸。第一端点为第二段邻近第一侧边的一端,第一连接部形成于第一端点和第一侧边之间。第二端点为第三段邻近第一侧边的一端,第二连接部形成于第二端点和第一侧边之间。第一凸伸部受到外力拉动时,先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同步撕开第一侧边,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第一侧边撕开后断裂以使第一撕断线断开,第一凸伸部再带动第一本体部与包裹部分离,以使电池在第一本体部的粘接作用下也与包裹部分离。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还包括两个加强部,加强部位于第一侧边和第一凸伸部之间。包裹部、第一凸伸部以及第一连接部均与其中一个加强部连接。包裹部、第一凸伸部以及第二连接部均与另外一个加强部连接。强部用于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配合进一步提高第一凸伸部和第一侧边的连接强度,便于第一提拉部受到外力拉动的过程中同步撕开第一侧边。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强部包括自第一侧边延伸至第一凸伸部的圆弧边,圆弧边朝向第一侧边和第一凸伸部的交接处凹陷,以形成朝向对应的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的撕口结构,便于加强部在第一侧边撕开后朝向对应的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断裂以带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断裂,进而降低外力撕裂第一提拉部的风险。圆弧边所在圆的半径为第一半径,第一半径满足0.8mm至8mm。通过控制第一半径在上述范围内可使加强部的结构强度既能满足在第一提拉部受到外力拉动的过程中同步撕开第一侧边,又能在撕开第一侧边后断裂以便于撕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撕断线包括多个交替设置的撕断部和狭缝,包裹部以及第一提拉部通过撕断部连接。沿第一撕断线的延伸方向,每个撕断部的长度满足0.2mm至0.8mm,每个狭缝的长度满足1mm至10mm。通过控制撕断部的长度和狭缝的长度在上述范围内可使第一撕断线具有适宜的连接强度,便于将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贴附于电池,且便于拆卸电池时第一撕断线受力断开。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还包括第二提拉部,第二提拉部和第一提拉部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包裹部与第二提拉部之间具有第二撕断线,以便于拆卸电池仓中的电池时使电池两侧均匀受力,降低电池变形或损坏的风险。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包括电池和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包裹电池。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电池的厚度方向,电池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沿电池的宽度方向,电池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包裹部朝向电池的一侧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胶区、第二胶区、第三胶区、第四胶区和第五胶区,第三胶区粘接于第二表面,第二胶区和第四胶区分别粘接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胶区和第五胶区分别粘接于第一表面且在第一表面上间隔设置。
第一提拉部朝向电池的一侧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六胶区、第七胶区和第八胶区,第八胶区粘接于第二表面,第七胶区粘接于第一侧面,第八胶区粘接于第一表面。
当需要从电池仓中拆卸电池时,将第六胶区和第一表面分离,第一提拉部对应第六胶区的部位可以作为外部施力的作用区域,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用于在第一提拉部受到外力拉动的过程中同步带动第一胶区和第一表面分离。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断裂且使第一撕断线断开时,第七胶区用于在第一提拉部受到外力拉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二胶区和第一侧面分离,第八胶区用于在第一提拉部受到外力拉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三胶区和第二表面分离,便于电池与包裹部分离。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胶区包括第一弱胶区和第一强胶区,第一弱胶区邻近第八胶区设置,第一强胶区位于第一弱胶区远离第八胶区的一侧。第一弱胶区的粘接强度小于第一强胶区的粘接强度,且第一强胶区的粘接强度小于第八胶区的粘接强度,以便于第八胶区在第一提拉部受到外力拉动的过程中依次带动第一弱胶区和第一强胶区与第二表面分离。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六胶区远离第七胶区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无胶区,第一提拉部对应无胶区的部位用于供操作人员快速掀开,提高拆卸效率。第六胶区包括第二强胶区和第二弱胶区,第二强胶区位于第六胶区的边缘位置,第二弱胶区位于第二强胶区远离边缘位置的一侧。第二强胶区用于降低第六胶区的边缘相对第一表面翘起的风险,第二弱胶区便于第二强胶区撕开后与第一表面快速分离,提高拆卸效率。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还包括连接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底面,底面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且形成拐角。包裹部还包括两个护脚部,两个护脚部间隔设置且分别包裹拐角,以提高拐角的结构强度和绝缘强度。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设有电池仓,用电设备还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容纳于电池仓中,包裹部朝向电池仓的一侧粘接于电池仓的内壁。
上述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电池模块及用电设备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作为第一提拉部和包裹部之间的连接部位,用于在第一提拉部受到外力拉动的过程中同步撕开包裹部对应的侧边,进而便于第一提拉部带动电池与包裹部分离。当第一距离或第二距离过小时(例如小于0.5mm),会导致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的结构强度过弱,在第一提拉部受到外力拉动时,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容易断裂无法同步撕开包裹部对应的侧边。当第一距离或第二距离过大时(例如大于5mm),会导致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的结构强度过强,在撕开包裹部对应的侧边后难以撕断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进而难以拆分第一提拉部和包裹部。通过控制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在上述范围内,可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结构强度既能满足在第一提拉部受到外力拉动的过程中同步撕开包裹部对应的侧边,又能在撕开包裹部对应的侧边后断裂以便于拆分第一提拉部和包裹部,进而提高拆卸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包裹电池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包裹电池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中加强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中护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中护脚部包裹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中第二提拉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中第二提拉部包裹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和用电设备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和用电设备的拆分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的胶层分布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 100
电池模块 200
用电设备 300
包裹部 10
第一侧边 11
第二侧边 12
护脚部 121
第三侧边 13
第四侧边 14
保护部 141
第一胶区 101
第二胶区 102
第三胶区 103
第一弱胶区 103a
第一强胶区 103b
第四胶区 104
第五胶区 105
第一提拉部 20
第一本体部 21
第一凸伸部 22
第六胶区 201
无胶区 201a
第二强胶区 201b
第二弱胶区 201c
第七胶区 202
第八胶区 203
第一撕断线 30
第一端点 30a
第二端点 30b
撕断部 30c
狭缝 30d
第一段 31
第二段 32
第三段 33
弧线段 34
第一连接部 41
第二连接部 42
加强部 43
圆弧边 431
第二提拉部 50
第二撕断线 55
电池 90
第一表面 91
第二表面 92
第一侧面 93
第二侧面 94
顶面 95
顶封部 951
底面 96
拐角 961
电路板组件 97
电池仓 99
第一方向 X
第二方向 Y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应理解的是,考虑实际加工公差的因素,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当两元件平行/垂直设置时沿同一方向设置,两元件之间可存在一定的夹角,两元件之间的允许存在0-±10%的公差,两元件大于、等于或小于允许存在0-±10%的公差。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包括包裹部以及与包裹部连接的第一提拉部,包裹部与第一提拉部之间具有第一撕断线。包裹部包括若干侧边。第一撕断线包括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第一端点与距离其最近的侧边之间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一端点与距离其最近的侧边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一距离满足0.5mm至5mm。第二端点与距离其最近的侧边之间具有第二连接部,第二端点与距离其最近的侧边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二距离满足0.5mm至5mm。
上述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作为第一提拉部和包裹部之间的连接部位,用于在第一提拉部受到外力拉动的过程中同步撕开包裹部对应的侧边,进而便于第一提拉部带动电池与包裹部分离。当第一距离或第二距离过小时(例如小于0.5mm),会导致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的结构强度过弱,在第一提拉部受到外力拉动时,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容易断裂无法同步撕开包裹部对应的侧边。当第一距离或第二距离过大时(例如大于5mm),会导致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的结构强度过强,在撕开包裹部对应的侧边后难以撕断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进而难以拆分第一提拉部和包裹部。通过控制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在上述范围内,可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结构强度既能满足在第一提拉部受到外力拉动的过程中同步撕开包裹部对应的侧边,又能在撕开包裹部对应的侧边后断裂以便于拆分第一提拉部和包裹部,进而提高拆卸效率。
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包裹电池90的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100。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100包括包裹部10以及与包裹部10连接的第一提拉部20。包裹部10用于包裹电池90且将电池90固定连接于电池仓。第一提拉部20仅需与电池90连接,用于在拆卸电池90时作为外部施力的作用区域。
包裹部10与第一提拉部20之间具有第一撕断线30,第一撕断线30使得第一提拉部20与包裹部10之间形成部分断开、部分连接的结构。在第一提拉部20受到外力拉动时,第一撕断线30断开,从而使包裹部10与第一提拉部20可以断开,并形成两个独立的结构。第一提拉部20粘接于电池90,以便于在包裹部10与第一提拉部20断开时,第一提拉部20带动电池90与包裹部10分离,包裹部10与电池仓连接并留在电池仓中,进而便于拆卸电池仓中的电池90。
包裹部10包括若干侧边。第一撕断线30包括第一端点30a和第二端点30b,第一端点30a与距离其最近的侧边之间具有第一连接部41,第二端点30b与距离其最近的侧边之间具有第二连接部42。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作为第一提拉部20和包裹部10之间的连接部位,用于在第一提拉部20受到外力拉动的过程中同步撕开包裹部10对应的侧边,进而便于第一提拉部20带动电池90与包裹部10分离。并且,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还能提高第一提拉部20和包裹部10之间的位置稳定性,在将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100贴附于电池时,降低第一提拉部20和包裹部10部分重叠产生褶皱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当侧边沿直线延伸时,第一端点30a和侧边之间的间距为第一端点30a在垂直于该侧边的方向上与侧边之间的间距。当侧边沿弧线延伸或沿不规则线条延伸时,第一端点30a和侧边之间的间距为第一端点30a与侧边之间的最小间距。第二端点30b和侧边之间的间距和上述第一端点30a的判定方法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与第一端点30a距离最近的侧边和与第二端点30b距离最近的侧边可以是同一条侧边,或者是相邻设置的两条侧边,或者是相对设置的两条侧边,或者是间隔设置的两条侧边,在此不作限定。
第一端点30a与距离其最近的侧边的距离为第一距离L1,第一距离L1满足0.5mm至5mm,即第一连接部41在第一端点30a和对应的侧边之间的长度满足0.5mm至5mm。第二端点30b与距离其最近的侧边之间具有第二连接部42,第二端点30b与距离其最近的侧边的距离为第二距离L2,第二距离L2满足0.5mm至5mm,即第二连接部42在第二端点30b和对应的侧边之间的长度满足0.5mm至5mm。
当第一距离L1或第二距离L2过小时(例如小于0.5mm),会导致第一连接部41或第二连接部42的结构强度过弱,在第一提拉部20受到外力拉动时,第一连接部41或第二连接部42容易断裂无法同步撕开包裹部10对应的侧边。当第一距离L1或第二距离L2过大时(例如大于5mm),会导致第一连接部41或第二连接部42的结构强度过强,在撕开包裹部10对应的侧边后难以撕断第一连接部41或第二连接部42,进而难以拆分第一提拉部20和包裹部10。通过控制第一距离L1和第二距离L2在上述范围内,可使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的结构强度既能满足在第一提拉部20受到外力拉动的过程中同步撕开包裹部10对应的侧边,又能在撕开包裹部10对应的侧边后断裂以便于拆分第一提拉部20和包裹部10,进而提高拆卸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距离L1满足1mm至3.5mm,第二距离L2满足1mm至3.5mm,以进一步使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的结构强度既能满足在第一提拉部20受到外力拉动的过程中同步撕开包裹部10对应的侧边,又能在撕开包裹部10对应的侧边后断裂以便于拆分第一提拉部20和包裹部10,进而提高拆卸效率。
可选地,第一距离L1的长度可以为0.5mm、0.6mm、0.7mm、0.9mm、1mm、2mm、3mm、4mm、5mm以及0.5mm至5mm范围内其它任意数值中的一个;第二距离L2的长度可以为0.5mm、0.6mm、0.7mm、0.9mm、1mm、2mm、3mm、4mm、5mm以及0.5mm至5mm范围内其它任意数值中的一个。
请继续参阅图1、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提拉部20包括第一本体部21以及与第一本体部21连接的第一凸伸部22。第一撕断线30位于第一本体部21与包裹部10之间,包裹部10包括第一侧边11,第一凸伸部22沿第一方向X凸伸出第一侧边11。第一本体部21用于粘接于电池90,第一凸伸部22用于在拆卸电池90时作为外部施力的作用区域。
第一撕断线30包括第一段31、第二段32和第三段33。第一侧边11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二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第一段31与第一侧边11平行,第二段32和第三段33分别自第一段31的两端朝向第一侧边11延伸。第一端点30a为第二段32邻近第一侧边11的一端,第一连接部41形成于第一端点30a和第一侧边11之间。第二端点30b为第三段33邻近第一侧边11的一端,第二连接部42形成于第二端点30b和第一侧边11之间。第一本体部21内嵌于包裹部10中。
第一凸伸部22和第一侧边11均粘接于电池90的在厚度方向上的第一表面91上,第一本体部21自第一表面91延伸至电池90的在厚度方向上的第二表面92上。第一凸伸部22受到外力拉动时,先通过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同步撕开第一侧边11,即第一凸伸部22和第一侧边11均与第一表面91分离。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在第一侧边11撕开后断裂以使第一撕断线30断开,第一凸伸部22再带动第一本体部21与包裹部10分离,以使电池90在第一本体部21的粘接作用下也与包裹部10分离。
可选地,第二段32和第三段33分别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段32和第三段33在第二方向Y上相对设置。第一凸伸部22在第二方向Y上的两侧分别沿第一方向X延伸,且沿第二方向Y,第一凸伸部22在第二方向Y上的其中一侧大致与第二段32平齐,第一凸伸部22在第二方向Y上的另外一侧大致与第三段33平齐,以便于第一凸伸部22受到外力拉动时能够外力均匀传递至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
可选地,第二段32和第三段33中的至少一个还可沿弧线延伸或沿不规则线条延伸。
可选地,第一撕断线30还包括两个弧线段34,两个弧线段34分别连接于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之间以及第一段31和第三段33之间。当第一连接部41断裂时,外力自第一端点30a依次经过第二段32、弧线段34和第一段31,弧线段34用于降低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之间出现折点导致外力撕裂其他部位的风险。当第二连接部42断裂时,外力自第二端点30b依次经过第三段33、弧线段34和第一段31,弧线段34用于降低第一段31和第三段33之间出现折点导致外力撕裂其他部位的风险。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撕断线30包括多个交替设置的撕断部30c和狭缝30d,包裹部10以及第一提拉部20通过撕断部30c连接,具体地,包裹部10以及第一本体部21通过撕断部30c连接。沿第一撕断线30的延伸方向,每个撕断部30c的长度满足0.2mm至0.8mm,每个狭缝30d的长度满足1mm至10mm,通过控制撕断部30c的长度和狭缝30d的长度在上述范围内使第一撕断线30具有适宜的连接强度,便于将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100贴附于电池,且便于拆卸电池时第一撕断线30受力断开。
可选地,每个撕断部30c的长度可以为0.2m、0.3m、0.4m、0.5m、0.6m、0.7mm、0.8mm以及0.2mm至0.8mm范围内其它任意数值中的一个;每个狭缝30d的长度可以为1mm、2mm、3mm、4mm、5mm、6mm、7mm、8mm、9mm、10mm以及1mm至10mm范围内其它任意数值中的一个。
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100还包括两个加强部43,加强部43位于第一侧边11和第一凸伸部22之间。两个加强部43沿第二方向Y上相对设置。包裹部10、第一凸伸部22以及第一连接部41均与其中一个第一加强部43连接。包裹部10、第一凸伸部22以及第二连接部42均与另外一个加强部43连接。加强部43用于与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配合进一步提高第一凸伸部22和第一侧边11的连接强度,便于第一提拉部20受到外力拉动的过程中同步撕开第一侧边11。
加强部43包括自第一侧边11延伸至第一凸伸部22的圆弧边431,圆弧边431朝向第一侧边11和第一凸伸部22的交接处凹陷,以形成朝向对应的第一连接部41或第二连接部42的撕口结构,便于加强部43在第一侧边11撕开后朝向对应的第一连接部41或第二连接部42断裂以带动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断裂,进而降低外力撕裂第一提拉部20的风险。
圆弧边431所在圆的半径为第一半径,第一半径满足0.8mm至8mm。当第一半径过小时(例如小于0.8mm),会导致加强部43的结构强度过弱,在第一凸伸部22受到外力拉动时,加强部43容易断裂无法同步撕开第一侧边11。当第一半径过大时(例如大于8mm),会导致加强部43的结构强度过强,在撕开第一侧边11后难以撕断加强部43,进而难以撕断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通过控制第一半径在上述范围内可使加强部43的结构强度既能满足在第一提拉部20受到外力拉动的过程中同步撕开第一侧边11,又能在撕开第一侧边11后断裂以便于撕断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
可选地,第一半径可以为0.8m、0.9m、1m、2m、3m、4mm、5mm、6mm、7mm、8mm以及0.8mm至8mm范围内其它任意数值中的一个。
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包裹部10还包括第二侧边12以及两个沿第二方向Y凸伸出第二侧边12的护脚部121。第二侧边12和第一侧边11相邻设置,两个护脚部121间隔设置且分别用于包裹电池90的拐角961,以提高电池90的拐角961的结构强度和绝缘强度。具体地,当包裹部10包裹电池90时,沿电池90的宽度方向,两个护脚部121分别位于电池90的两侧且朝向电池90的底面96弯折,以包裹电池90的底面96两侧的拐角处。
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100还包括第二提拉部50,第二提拉部50和第一提拉部20在第一方向X上相对设置,包裹部10与第二提拉部之间具有第二撕断线55。在第二提拉部50受到外力拉动时,第二撕断线55断开,从而使包裹部10与第二提拉部50可以断开,并形成两个独立的结构。第二提拉部50粘接于电池90,以便于在包裹部10与第二提拉部50断开时,第二提拉部50带动电池90与包裹部10分离,进而便于拆卸电池仓中的电池90。第二提拉部50和第一提拉部20在第一方向X上相对设置,以便于拆卸电池仓中的电池90时使电池90两侧均匀受力,降低电池90变形或损坏的风险。
具体地,包裹部10包括第三侧边13,第三侧边13和第一侧边11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第二提拉部50部分沿第一方向X凸伸出第三侧边13,其中,第二提拉部50和第一提拉部20的结构大致相同,第二撕断线55和第一撕断线30的结构大致相同,第三侧边13和第二提拉部50之间也可设置加强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裹部10包括第四侧边14以及两个沿第二方向Y凸伸出第二侧边12的保护部141。第四侧边14和第一侧边11相邻设置,且第四侧边和第二侧边12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两个保护部141位于第四侧边14的两端,用于对位于电池90的顶面95上的顶封部951以及电路板组件97进行防护。具体地,当包裹部10包裹电池90时,两个保护部141凸伸出电池90的顶面95且分别位于电路板组件97的两侧,以对顶封部951以及电路板组件97两侧进行防护。
请一并参阅图9、图10和图11,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模块200,包括电池90和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的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100,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100包裹电池90。
沿电池90的厚度方向,电池9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91和第二表面92,沿电池90的宽度方向,电池9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93和第二侧面94,沿电池90的高度方向,电池90包括相对设置的顶面95和底面96。第二表面92朝向电池仓99的底壁,第一表面91朝向电池仓99的开口。
包裹部10朝向电池90的一侧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胶区101、第二胶区102、第三胶区103、第四胶区104和第五胶区105。第三胶区103粘接于第二表面92,第二胶区102和第四胶区104分别粘接于第一侧面93和第二侧面94,第一胶区101和第五胶区105分别粘接于第一表面91且在第一表面91上间隔设置。
包裹部10背离电池90的一侧至少部分粘接于电池仓99的内壁,以便于将包裹好的电池90固定连接于电池仓。
第一提拉部20朝向电池90的一侧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六胶区201、第七胶区202和第八胶区203。第七胶区202和第八胶区203设于第一本体部21,第六胶区201设于第一凸伸部22和第一本体部21邻近第一凸伸部22的部分区域。第八胶区203粘接于第二表面92,第七胶区202粘接于第一侧面93,第六胶区201粘接于第一表面91。
当需要从电池仓99中拆卸电池90时,将第六胶区201和第一表面91分离,第一提拉部20对应第六胶区201的部位可以作为外部施力的作用区域,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用于在第一提拉部20受到外力拉动的过程中同步带动第一胶区101和第一表面91分离。当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断裂且使第一撕断线30断开时,第七胶区202用于在第一提拉部20受到外力拉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二胶区102和第一侧面93分离,第八胶区203用于在第一提拉部20受到外力拉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三胶区103和第二表面92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胶区103包括第一弱胶区103a和第一强胶区103b,第一弱胶区103a邻近第八胶区203设置,第一强胶区103b位于第一弱胶区103a远离第八胶区203的一侧,第一弱胶区103a的粘接强度小于第一强胶区103b的粘接强度,且第一强胶区103b的粘接强度小于第八胶区203的粘接强度,以便于第八胶区203在第一提拉部20受到外力拉动的过程中依次带动第一弱胶区103a和第一强胶区103b与第二表面92分离,便于电池90与包裹部10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六胶区201远离第七胶区202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无胶区201a,第一提拉部20对应无胶区201a的部位用于供操作人员快速掀开,提高拆卸效率。
可选地,无胶区201a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于第六胶区201在电池90高度方向上的两侧。
第六胶区201包括第二强胶区201b和第二弱胶区201c,第二强胶区201b位于第六胶区201的边缘位置,第二弱胶区201c位于第二强胶区201b远离边缘位置的一侧,第二强胶区201b用于降低第六胶区201的边缘相对第一表面91翘起的风险,第二弱胶区201c便于第二强胶区201b撕开后与第一表面91快速分离,提高拆卸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胶区101的边缘位置、第五胶区105的边缘位置、第二胶区102在电池90高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个边缘位置、第四胶区104在电池90高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个边缘位置均可设置强胶区,以降低边缘翘起的风险。
请一并参阅图6和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底面96位于第一表面91和第二表面92之间,底面96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侧面93和第二侧面94且形成拐角961。第二侧边12邻近底面96设置,两个护脚部121间隔设置且分别包裹拐角961。具体地,当包裹部10包裹电池90时,两个护脚部121分别邻近第一侧面93和第二侧面94,每个护脚部121沿底面96延伸且至少部分粘接于底面96以包裹拐角961。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包裹部10包裹电池90时,护脚部121还可邻近第二表面92且沿底面96延伸以包裹拐角961。
请继续参阅图9和图10,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300,用电设备300设有电池仓99和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的电池模块200。电池模块200容纳于电池仓99中,包裹部10朝向电池仓99的一侧粘接于电池仓99的内壁。
上述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100、电池模块200和用电设备300中,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作为第一提拉部20和包裹部10之间的连接部位,用于在第一提拉部20受到外力拉动的过程中同步撕开包裹部10对应的侧边,进而便于第一提拉部20带动电池90与包裹部10分离。当第一距离L1或第二距离L2过小时(例如小于0.5mm),会导致第一连接部41或第二连接部42的结构强度过弱,在第一提拉部20受到外力拉动时,第一连接部41或第二连接部42容易断裂无法同步撕开包裹部10对应的侧边。当第一距离L1或第二距离L2过大时(例如大于5mm),会导致第一连接部41或第二连接部42的结构强度过强,在撕开包裹部10对应的侧边后难以撕断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裂,进而无法使第一撕断线断开进而难以拆分第一提拉部和包裹部。通过控制第一距离L1和第二距离L2在上述范围内,可使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的结构强度既能满足在第一提拉部20受到外力拉动的过程中同步撕开包裹部10对应的侧边,又能在撕开包裹部10对应的侧边后断裂以便于拆分第一提拉部和包裹部,进而提高拆卸效率。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申请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申请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申请所公开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包括包裹部以及与所述包裹部连接的第一提拉部,
所述包裹部与所述第一提拉部之间具有第一撕断线,所述包裹部包括若干侧边,所述第一撕断线包括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所述第一端点与距离其最近的侧边之间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端点与距离其最近的侧边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满足0.5mm至5mm,所述第二端点与距离其最近的侧边之间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端点与距离其最近的侧边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满足0.5mm至5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拉部包括第一本体部以及与所述第一本体部连接的第一凸伸部,所述第一撕断线位于所述第一本体部与所述包裹部之间,所述包裹部包括第一侧边,所述第一凸伸部沿第一方向凸伸出所述第一侧边,
所述第一撕断线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一侧边平行,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三段分别自所述第一段的两端朝向所述第一侧边延伸,所述第一端点为所述第二段邻近所述第一侧边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于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一侧边之间,所述第二端点为所述第三段邻近所述第一侧边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于所述第二端点和所述第一侧边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还包括两个加强部,所述加强部位于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一凸伸部之间,所述包裹部、所述第一凸伸部以及所述第一连接部均与其中一个所述加强部连接,所述包裹部、所述第一凸伸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与另外一个所述加强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包括自所述第一侧边延伸至所述第一凸伸部的圆弧边,所述圆弧边朝向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一凸伸部的交接处凹陷,所述圆弧边所在圆的半径为第一半径,所述第一半径满足0.8mm至8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撕断线包括多个交替设置的撕断部和狭缝,所述包裹部以及所述第一提拉部通过所述撕断部连接,沿所述第一撕断线的延伸方向,每个所述撕断部的长度满足0.2mm至0.8mm,每个所述狭缝的长度满足1mm至10mm。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还包括第二提拉部,所述第二提拉部和所述第一提拉部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包裹部与所述第二提拉部之间具有第二撕断线。
7.一种电池模块,包括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所述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包裹所述电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电池的厚度方向,所述电池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沿所述电池的宽度方向,所述电池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所述包裹部朝向所述电池的一侧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胶区、第二胶区、第三胶区、第四胶区和第五胶区,所述第三胶区粘接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胶区和所述第四胶区分别粘接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一胶区和所述第五胶区分别粘接于所述第一表面且在所述第一表面上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提拉部朝向所述电池的一侧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六胶区、第七胶区和第八胶区,所述第八胶区粘接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七胶区粘接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八胶区粘接于所述第一表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胶区包括第一弱胶区和第一强胶区,所述第一弱胶区邻近所述第八胶区设置,所述第一强胶区位于所述第一弱胶区远离第八胶区的一侧,所述第一弱胶区的粘接强度小于所述第一强胶区的粘接强度,且所述第一强胶区的粘接强度小于所述第八胶区的粘接强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胶区远离所述第七胶区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无胶区,所述第六胶区包括第二强胶区和第二弱胶区,所述第二强胶区位于所述第六胶区的边缘位置,所述第二弱胶区位于所述第二强胶区远离所述边缘位置的一侧。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底面,所述底面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且形成拐角,
所述包裹部还包括两个护脚部,两个所述护脚部间隔设置且分别包裹所述拐角。
12.一种用电设备,设有电池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设备还包括如权利要求8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容纳于所述电池仓中,所述包裹部朝向所述电池仓的一侧粘接于所述电池仓的内壁。
CN202320715995.4U 2023-03-31 2023-03-31 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电池模块及用电设备 Active CN219677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15995.4U CN219677380U (zh) 2023-03-31 2023-03-31 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电池模块及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15995.4U CN219677380U (zh) 2023-03-31 2023-03-31 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电池模块及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77380U true CN219677380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20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15995.4U Active CN219677380U (zh) 2023-03-31 2023-03-31 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电池模块及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773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52667B (zh) 一种包覆膜、电池模块及移动终端
CN106165147B (zh) 移动设备
EP3578407B1 (en) Battery mounting structure
CN219677380U (zh) 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电池模块及用电设备
KR20160016049A (ko) 이차 전지
CN208423036U (zh) 电芯组件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212276717U (zh) 显示装置及弯折垫片模组
CN106098999B (zh) 一种电池结构及含有该结构的移动终端
CN209929361U (zh) 电池固定件、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6902384A (zh) 一种保护层结构
JP2015088449A (ja) 携帯端末
CN104501038A (zh) 背光模块组件
CN112318956B (zh) 保护膜及贴膜方法
CN212676361U (zh) 电子设备、电池组件及其贴膜
CN112300723A (zh) 电池包装膜、应用所述电池包装膜的电池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13471581A (zh) 包装膜及电池
CN219409611U (zh) 一种双面胶带
CN211455796U (zh) 电池保护膜、电池模组及移动装置
CN115133184B (zh) 电芯、电池及用电设备
CN104848169A (zh) 保护膜与具有保护膜的背光模块
CN216054965U (zh) 电池固定件、电池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13596195U (zh) 电池保护膜、电池组件及终端设备
KR102669975B1 (ko) 배터리 팩
CN212687954U (zh) 曲面屏保护膜
CN216210327U (zh) 一种提高液晶显示模组生产效率的包边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