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77116U - 一种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77116U
CN219677116U CN202320991205.5U CN202320991205U CN219677116U CN 219677116 U CN219677116 U CN 219677116U CN 202320991205 U CN202320991205 U CN 202320991205U CN 219677116 U CN219677116 U CN 2196771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f
rotor
rotating shaft
base
contact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912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明华
刘二军
鲁代均
马家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Greetech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Greetech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Greetech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Greetech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912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771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771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771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包括底座、接触片、胶壳、自锁组件和转子,底座包塑有公共端子、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接触片安装在底座上,并设有固定导通部和两个活动导通部,胶壳与底座盖合形成腔体,由固定架对胶壳与底座卡固,自锁组件和转子均设置在腔体内,并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的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直接将接触片安装在底座上,使接触片的固定导通部一直保持与公共端子的触接,而自锁组件驱使转子转动,使转子切换按压接触片的两个活动导通部,以此实现开关信号的切换,且通过将接触片安装在底座上,使信号在切换时接触片无需转动,从而提高接触片的安装稳定性,并确保接触片信号切换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
背景技术
自锁开关是一种常见的按钮开关,在开关按钮第一次按时,开关信号转换并保持,即自锁,在开关按钮第二次按时,开关信号再次转换,同时开关按钮弹出来;自锁开关广泛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玻璃升降和车顶灯信号控制等领域。
现有自锁开关的结构较为复杂,且接触片是安装在转子上的,当开关内部的自锁组件在运行时,会驱动转子进行转动,而转子转动时则会带动接触片进行转动,通过接触片的转动来实现与端子信号的切换,如中国专利:200810215134.X;由于接触片与转子连接,并需要跟随其进行转动,因此,导致接触片运行时间过长后,有可能会松动,与转子脱离,造成信号切换不稳定的情况,因此,亟需设计一款新的开关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的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包括:
一底座,所述底座包塑有公共端子、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
一接触片,所述接触片安装在底座上,且接触片设置有固定导通部和两个活动导通部,固定导通部与公共端子保持触接,两个活动导通部则分别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配合;
一胶壳,所述胶壳与底座盖合形成腔体,并由固定架对胶壳与底座卡固;
一自锁组件,所述自锁组件设置在腔体内,并与胶壳配合,且自锁组件的部分置于胶壳外部;
一转子,所述转子设于腔体内与自锁组件连接,自锁组件驱使转子转动,借此使转子对两个活动导通部切换按压,使其中一活动导通部与第一端子触接或断开,另一活动导通部与第二端子断开或触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设有固定柱,接触片则开设有固定孔,将固定孔套入至固定柱,使接触片安装于底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触片的两个活动导通部处还分别具有向上拱起的受力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子的顶面具有连接件,且连接件顶部设置卡固部,在转子的底面则设置向下凸起的按压部,转子转动时按压部对受力部按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锁组件包括按挚、转动轴、大弹簧和小弹簧,按挚和转动轴分别设置在腔体内,且按挚的其中一端朝胶壳外部延伸,转动轴则与转子连接,并在转动轴与转子之间设置大弹簧,小弹簧则设于按挚与转动轴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挚的中部设有贯通轴,贯通轴穿过转动轴中部,并由铆接片铆接,使按挚与转动轴连接,在按挚底端的端部设有第一棘轮齿,转动轴上设有第二棘轮齿,第一棘轮齿可与第二棘轮齿啮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的第二棘轮齿外侧设置有转动滑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壳的内壁设置有竖向滑动槽和限位台阶,并在竖向滑动槽与限位台阶之间设置导向台阶,当转动轴在转动时,转动滑块在竖向滑动槽与限位台阶之间转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还设置有卡合槽,转子的连接件插入至卡合槽中,并由卡固部进行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挚的第一棘轮齿外侧还设有导向滑块,导向滑块位于竖向滑动槽中,并在竖向滑动槽内上下滑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的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直接将接触片安装在底座上,并使接触片的固定导通部一直保持与公共端子的触接,而自锁组件则会驱使转子进行转动,在转子转动的过程中,转子会依次切换按压于接触片的两个活动导通部,使其中一活动导通部与第一端子触接或断开,另一活动导通部则与第二端子断开或触接,以此实现开关信号的切换,且通过将接触片安装在底座上,使信号在切换时接触片无需转动,从而可提高接触片的安装稳定性,并确保接触片信号切换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的底座与接触片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的底座与接触片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的接触片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的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的自锁组件与胶壳装配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的自锁组件分解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的按挚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的转动轴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的按挚与转动轴装配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的胶壳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的转动轴与转子装配图。
如附图所示:
100、底座;110、公共端子;120、第一端子;130、第二端子;140、固定柱;
200、接触片;210、固定孔;220、固定导通部;230、活动导通部;240、受力部;
300、胶壳;310、竖向滑动槽;320、限位台阶;330、导向台阶
400、固定架;
500、自锁组件;510、按挚;511、贯通轴;512、第一棘轮齿;513、导向滑块;520、转动轴;521、第二棘轮齿;522、转动滑块;523、卡合槽;530、大弹簧;540、小弹簧;550、铆接片;
600、转子;610、连接件;620、卡固部;630、按压部。
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7,一种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包括:
一底座100,所述底座100包塑有公共端子110、第一端子120和第二端子130;
一接触片200,所述接触片200安装在底座100上,且接触片200设置有固定导通部220和两个活动导通部230,固定导通部220与公共端子110保持触接,两个活动导通部230则分别与第一端子120和第二端子130配合;
一胶壳300,所述胶壳300与底座盖100合形成腔体,并由固定架400对胶壳300与底座100卡固;
一自锁组件500,所述自锁组件500设置在腔体内,并与胶壳300配合,且自锁组件500的部分置于胶壳300外部;
一转子600,所述转子600设于腔体内与自锁组件500连接,自锁组件500驱使转子600转动,借此使转子600对两个活动导通部230切换按压,使其中一活动导通部230与第一端子120触接或断开,另一活动导通部230与第二端子130断开或触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开关装置结构简单,主要由底座100、接触片200、胶壳300、自锁组件500及转子600组成,其中,在底座100包塑公共端子110、第一端子120和第二端子130,并将接触片200安装在底座100上,使接触片200的固定导通部220一直保持与公共端子110进行触接,而自锁组件500则采用圆珠笔自锁结构,将其设置在底座100与胶壳300形成的腔体内,并与转子600进行连接,当自锁组件500运行时,会驱使转子600进行转动,而在转子600转动的过程中,转子600会依次切换按压于接触片200的两个活动导通部230,使其中一活动导通部230与第一端子120触接或断开,另一活动导通部230则与第二端子130断开或触接,以此实现开关信号的切换;最终,通过将接触片200安装在底座100上,可使开关信号在进行切换时,接触片200无需转动,从而可提高接触片200的安装稳定性,并确保接触片200信号切换的稳定性。
当然,为了方便将接触片200安装在底座100上,因此,本实施例中,在底座100上设有若干固定柱140,同时,在接触片200上开设有与若干固定柱140对应的固定孔210,在对接触片200进行安装时,将接触片200上的固定孔210套入至底座100上的固定柱140,即可使接触片200快速、且方便的安装于底座100,而固定孔210与固定柱140之间可采用过盈配合,从而确保接触片200的安装稳定性。
另外,本实施例中,当自锁组件500驱使转子600进行转动时,转子600会切换按压接触片200的两个活动导通部230,而为了实现按压,因此,在接触片200的两个活动导通部230处还分别具有向上拱起的受力部240,同时在转子600与接触片200配合的底面设置有向下凸起的按压部630,通过将转子600的按压部630转动至接触片200的受力部240时,按压部630会对受力部240进行按压,从而使活动导通部230向下运行,与第一端子120/第二端子130触接,与第二端子130/第一端子120断开,最终,实现对开关信号的切换,且采用按压方式,可使信号在切换时更加稳定。
请参阅图8和图9,为了实现开关装置的自锁功能,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自锁组件500包括按挚510、转动轴520、大弹簧530和小弹簧540,按挚510和转动轴520分别设置在腔体内,且按挚510的其中一端朝胶壳300外部延伸,转动轴520则与转子600连接,并在转动轴520与转子600之间设置大弹簧530,小弹簧540则设于按挚510与转动轴520之间。
在对开关装置的信号进行切换时,对按挚510延伸至胶壳外部的一端进行按压,从而使按挚510挤压小弹簧540,并作用于转动轴520,而转动轴520则会挤压大弹簧530,进行下移及45°转动,且在转动轴520进行转动时,会带动转子600进行转动,当转动轴520的下移位置和转动位置均到达预定位置后,转动轴520进行自锁,而转子600在转动过程中则会切换按压接触片200的两个活动导通部230,以此实现对开关信号的切换,松开按挚510,按挚510则在小弹簧540的作用下复位。
当再次对按挚510进行按压,按挚510再次作用于转动轴520,使转动轴520再次进行45°的转动,此时,转动轴520解除自锁,并由大弹簧530进行复位上升,且转动轴520再进行转动时,转子600保持跟随转动,并再次切换按压接触片200的两个活动导通部230,使开关信号再次被切换,最终,实现对开关装置的自锁功能。
请参阅图9至图12,由于在松开按挚510后,小弹簧540会驱使按挚510复位,而为了避免按挚510在复位时与转动轴520脱离,因此,在按挚510的中部设有贯通轴511,贯通轴511穿过转动轴520中部,并由铆接片550铆接,从而使按挚510与转动轴520连接,以此避免按挚510在复位时与转动轴520之间脱离。
另外,在按挚510底端的端部设有第一棘轮齿512,转动轴520上设有第二棘轮齿521,当下压按挚510时,按挚510的第一棘轮齿512会作用于转动轴520上的第二棘轮齿521,从而使第一棘轮齿512与第二棘轮齿521啮合,以此使转动轴520进行45°的转动。
请参阅图11和图1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开关装置能进行自锁,因此,在转动轴520的第二棘轮齿521外侧设置有转动滑块522,同时,在胶壳300的内壁设置有竖向滑动槽310和限位台阶320,并在竖向滑动槽310与限位台阶320之间设置导向台阶330,当转动轴520在转动时,转动滑块522在竖向滑动槽310与限位台阶320之间转换。
当对按挚510进行第一次按压时,按挚510会作用于转动轴520,并使转动轴520向下移动,使转动轴520的转动滑块522从胶壳300内壁的竖向滑动槽310中滑出,同时,由第一棘轮齿512与第二棘轮齿521的啮合,使转动轴520进行45°的转动,从而使转动滑块522旋转下移至限位台阶320,通过限位台阶320对转动轴520进行自锁;当对按挚510进行第二次按压,按挚510再次作用于转动轴520,第一棘轮齿512与第二棘轮齿521啮合,使转动轴520再次进行45°的转动,并使转动轴520的转动滑块522沿着导向台阶330转至竖向滑动槽310底部,并由大弹簧530弹力,使转动轴520向上移动复位,并使转动滑块522向上滑入至竖向滑动槽310内,从而达到解锁,并以类推,最终,通过对转动轴520的自锁及解锁,可实现开关信号之间的转换,使开关装置能广泛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玻璃升降和车顶灯信号控制等领域。
另外,请参阅图10和图13,为了使按挚510在进行按压时顺畅,并对按挚510进行限位,因此,在按挚510的第一棘轮齿512外侧还设有导向滑块513,而导向滑块513则位于竖向滑动槽310中,当对按挚510进行按压或松开时,按挚510的导向滑块513在竖向滑动槽310内上下滑动,以此使按挚510按压顺畅。
请参阅图8,因竖向滑动槽310空间较大,故当按挚510的导向滑块513在竖向滑动槽310中进行滑动时,不会影响转动轴520上的转动滑块522转出与转入,同时,通过竖向滑动槽310对导向滑块513进行限位,可使按挚510的第一棘轮齿512在与转动轴520的第二棘轮齿521啮合时,只有转动轴520进行转动,而按挚510不会转动,从而使开关装置的结构设计合理。
请参阅图7、图11和图14,本实施例为了确保自锁组件500在运行时,能带动转子600进行转动,因此,在自锁组件500中的转动轴520上设置有卡合槽523,同时在转子600的顶面设置有连接件610,且连接件610顶部设置卡固部620,在对转子600与自锁组件500中的转动轴520进行安装时,将转子600的连接件610插入至卡合槽523中,并由卡固部620进行限位,避免转子600与转动轴520脱离,从而可使转子600与自锁组件500的转动轴520进行连接,当按挚510驱使转动轴520进行转动时,转动轴520通过连接件610则会带着转子600进行转动,使转子600底面的按压部630对接触片200的两个活动导通部230进行切换按压,以此实现开关信号的切换。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凡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所述底座包塑有公共端子、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
一接触片,所述接触片安装在底座上,且接触片设置有固定导通部和两个活动导通部,固定导通部与公共端子保持触接,两个活动导通部则分别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配合;
一胶壳,所述胶壳与底座盖合形成腔体,并由固定架对胶壳与底座卡固;
一自锁组件,所述自锁组件设置在腔体内,并与胶壳配合,且自锁组件的部分置于胶壳外部;
一转子,所述转子设于腔体内与自锁组件连接,自锁组件驱使转子转动,借此使转子对两个活动导通部切换按压,使其中一活动导通部与第一端子触接或断开,另一活动导通部与第二端子断开或触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固定柱,接触片则开设有固定孔,将固定孔套入至固定柱,使接触片安装于底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的两个活动导通部处还分别具有向上拱起的受力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的顶面具有连接件,且连接件顶部设置卡固部,在转子的底面则设置向下凸起的按压部,转子转动时按压部对受力部按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组件包括按挚、转动轴、大弹簧和小弹簧,按挚和转动轴分别设置在腔体内,且按挚的其中一端朝胶壳外部延伸,转动轴则与转子连接,并在转动轴与转子之间设置大弹簧,小弹簧则设于按挚与转动轴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挚的中部设有贯通轴,贯通轴穿过转动轴中部,并由铆接片铆接,使按挚与转动轴连接,在按挚底端的端部设有第一棘轮齿,转动轴上设有第二棘轮齿,第一棘轮齿可与第二棘轮齿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的第二棘轮齿外侧设置有转动滑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壳的内壁设置有竖向滑动槽和限位台阶,并在竖向滑动槽与限位台阶之间设置导向台阶,当转动轴在转动时,转动滑块在竖向滑动槽与限位台阶之间转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还设置有卡合槽,转子的连接件插入至卡合槽中,并由卡固部进行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挚的第一棘轮齿外侧还设有导向滑块,导向滑块位于竖向滑动槽中,并在竖向滑动槽内上下滑动。
CN202320991205.5U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 Active CN2196771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91205.5U CN219677116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91205.5U CN219677116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77116U true CN219677116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899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91205.5U Active CN219677116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771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92822B1 (ko) 복합 조작스위치
CN110875158A (zh) 一种综合旋钮和旋钮功能的机械开关
CN219677116U (zh) 一种旋转触碰式自锁开关
CN213601797U (zh) 汽车双联开关
CN209297963U (zh) 一种车窗玻璃升降开关
CN201222431Y (zh) 按钮开关
CN212182196U (zh) 一种汽车中控锁开关
CN201369269Y (zh) 按钮开关
CN212874318U (zh) 用于控制天窗及遮阳帘的开关组件
CN212604917U (zh) 一种天窗遮阳帘组合控制开关
CN207458802U (zh) 一种汽车天窗遮阳帘开关总成及汽车
CN110875157A (zh) 一种旋钮按钮嵌套式机械开关
CN201222432Y (zh) 新型按钮开关
CN218215109U (zh) 一种双控墙壁开关结构
CN201859781U (zh) 家用电器的转换装置
CN212209281U (zh) 一种带锁止功能的左前电动窗开关
CN218975322U (zh) 一种与微动开关联动的按键结构
CN213124172U (zh) 一种节能冰箱用的4pin扇形行程开关
CN220764569U (zh) 转向开关
CN217114197U (zh) 一种多向拨动机构、旋钮及旋钮开关
CN210296254U (zh) 一种双辅助触头
CN220672418U (zh) 双辅助触头模块和断路器
CN219435726U (zh) 一种密封型三回路开关
CN204011182U (zh) 一种新型开关座
CN210325585U (zh) 电动车窗升降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