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76416U - 镜头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镜头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76416U
CN219676416U CN202320694758.4U CN202320694758U CN219676416U CN 219676416 U CN219676416 U CN 219676416U CN 202320694758 U CN202320694758 U CN 202320694758U CN 219676416 U CN219676416 U CN 2196764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magnetic steel
supporting frame
shake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9475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桐
韦锁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Ruitai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Ruitai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Ruitai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Ruitai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9475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764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764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764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其包括:底座;支撑框架,悬丝,悬丝包括多根且间隔设置,每一根悬丝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底座的和支撑框架,并将支撑框架悬置于底座上;镜筒支架,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固定于支撑框架沿光轴方向的相对两侧;防抖线圈,防抖线圈固定于底座;以及磁钢,磁钢固定于支撑框架并与防抖线圈间隔相对;防抖线圈与磁钢相互作用并驱动支撑框架沿垂直镜筒支架的光轴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支撑框架和镜筒支架同步移动;所述镜头驱动装置还包括完全贴合固定于所述防抖线圈或所述磁钢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分别与所述磁钢或所述防抖线圈间隔。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镜头驱动装置防抖效果好,线圈保护效果好,生产成本低。

Description

镜头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镜头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摄像技术的发展,镜头驱动装置在各种摄像装置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镜头驱动装置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比如手机、摄像机、电脑等的结合,更是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相关技术的所述镜头驱动装置的驱动机构通常是由线圈和磁钢组配形成驱动结构,支撑框架支撑于座底上,防抖线圈固定于底座,防抖磁钢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远离防抖线圈的一侧且与防抖线圈间隔设置。防抖线圈施加电流时,防抖线圈与防抖磁钢产生电磁场,防抖线圈受到电磁场的洛伦兹力的作用,驱动该防抖磁钢沿垂直于光轴方向运动,从而带动镜筒实现OIS防抖性能。
然而,相关技术的所述镜头驱动装置中,在试验和实际应用中,有碰撞、掉落或外力因素导致防抖磁钢和防抖线圈容易发生撞击,线圈出现散线和打开的情况,防抖线圈的固定、保护效果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镜头驱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尺寸小且装配简单、线圈固定良好、线圈保护效果好、稳定性能优良的镜头驱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其包括:
底座;
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具有收容空间,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底座正对且间隔设置;
悬丝,所述悬丝包括多根且间隔设置,每一根所述悬丝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和所述支撑框架,并将所述支撑框架悬置于所述底座上;
镜筒支架,所述镜筒支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与所述支撑框架间隔,用于安装镜头模组;
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并将所述镜筒支架弹性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防抖线圈,所述防抖线圈固定于所述底座;以及,
磁钢,所述磁钢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并与所述防抖线圈间隔相对;所述防抖线圈与所述磁钢相互作用并驱动所述支撑框架沿垂直所述镜筒支架的光轴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支撑框架和所述镜筒支架同步移动;
所述镜头驱动装置还包括完全贴合固定于所述防抖线圈或所述磁钢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分别与所述磁钢或所述防抖线圈间隔。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包括树脂层。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还包括背胶层,当所述保护层贴合固定于所述防抖线圈时,所述背胶层固定于所述树脂层与所述防抖线圈之间。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还包括背胶层,当所述保护层贴合固定于所述磁钢时,所述背胶层固定于所述树脂层与所述磁钢之间。
优选的,所述镜头驱动装置还包括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固定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磁钢的一侧,所述防抖线圈叠设固定于所述柔性线路板上且与所述柔性线路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上弹片和下弹片,所述上弹片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的第一固定臂、固定于所述镜筒支架的第二固定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臂和所述第二固定臂的多个第一弹臂,所述第一弹臂沿所述镜筒支架的光轴方向与所述支撑框架间隔设置;所述下弹片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靠近所述底座一侧的第三固定臂、固定于所述镜筒支架的第四固定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三固定臂和所述第四固定臂的第二弹臂,所述第二弹臂沿所述镜筒支架的光轴方向与所述支撑框架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上弹片还包括水平支撑弹性件,所述水平支撑弹性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悬丝的第一臂、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的第二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弹力臂。
优选的,所述底座呈矩形结构,所述防抖线圈包括四个,且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四边;所述磁钢包括四个,且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四个所述防抖线圈分别与四个所述磁钢一一对应设置。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镜头驱动装置中,通过将所述磁钢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并与所述防抖线圈间隔相对;所述防抖线圈与所述磁钢相互作用并驱动所述支撑框架沿垂直所述镜筒支架的光轴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支撑框架和所述镜筒支架同步移动;所述镜头驱动装置还包括完全贴合固定于所述防抖线圈或所述磁钢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分别与所述磁钢或所述防抖线圈间隔。由于在防抖线圈或磁钢上贴合固定保护层,用于分别保护防抖线圈或磁钢。同时,还能隔开防抖线圈与磁钢,避免磁钢与防抖线圈之间造成冲击,缓冲效果好,使防抖线圈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保护层固定在防抖线圈时,还能通过PET把防抖线圈固定,防止线圈散线,这样线圈就不会打开,起到良好的线圈固定效果;从而增加防抖线圈的使用寿命,镜筒支架更加稳定,防抖效果更佳,还能较大程度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镜头驱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镜头驱动装置的整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1中A-A线的剖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镜头驱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镜头驱动装置的整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沿图6中B-B线的剖示图;
图9为图8的C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5所示,提供一种镜头驱动装置100,其包括:底座1、支撑框架2、悬丝12、外壳3、镜筒支架4、防抖线圈6、磁钢7、调焦线圈8、弹性组件5以及柔性线路板10。
底座1用于支撑固定柔性线路板10和防抖线圈6。
所述支撑框架2具有收容空间9,所述支撑框架2与所述底座1相对且间隔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镜头驱动装置100还包括盖设于所述底座1并与所述底座1围成容纳空间31的外壳3以及将所述支撑框架2可移动的支撑于所述容纳空间31内的悬丝12,所述悬丝12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弹性组件5。所述悬丝12为金属导电材料制成,其包括多根且分别间隔环绕所述支撑框架2设置,每一所述悬丝1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1,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上弹片51并形成电性连接。悬丝12用于提供防抖功能时对支撑框架2的回复力。
所述镜筒支架4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9内,用于安装具有光轴(Z轴)的镜头模组。
所述弹性组件5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2并将所述镜筒支架4弹性支撑于所述收容空间9内。方便防抖线圈6施加电流时,防抖线圈6与磁钢7产生电磁场,防抖线圈6受到电磁场的洛伦兹力的作用,驱动该磁钢7沿垂直于光轴方向运动,从而带动镜筒实现OIS防抖性能。
所述防抖线圈6固定于所述底座1。所述防抖线圈6固定于底座1上,所述磁钢7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2靠近所述镜筒支架4的一侧,所述防抖线圈6位于所述磁钢7的磁场范围内并驱动所述磁钢7沿垂直所述光轴的方向移动。其中,防抖线圈6为预绕制形成,并且防抖线圈6的绕线方向所在的平面与光轴方向垂直。其成本可以大幅度降低。
所述磁钢7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2并与所述防抖线圈6间隔相对;所述防抖线圈6与所述磁钢7相互作用并驱动所述支撑框架2沿垂直所述镜筒支架的光轴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支撑框架2和所述镜筒支架4同步移动。所述磁钢7包括沿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2相对两侧的第一驱动磁钢7和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2另外相对两侧的第二驱动磁钢7,每一磁钢7均为单极充磁。磁钢7的相对两侧均设置单个磁极。
所述柔性线路板10固定于所述底座1,所述柔性线路板10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柔性线路板10固定于所述底座1靠近所述磁钢7的一侧,所述防抖线圈6叠设固定于所述柔性线路板10上且与所述柔性线路板10电连接。
所述镜头驱动装置100还包括完全贴合固定于所述磁钢7靠近所述底座1一侧的保护层14,所述保护层14与所述防抖线圈6间隔。能对防抖线圈6起到保护的效果。同时,通过将保护层14将防抖线圈6与磁钢7隔开,防止磁钢7与防抖线圈6直接撞击,缓冲良好,安全性高。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层14包括树脂层141。树脂层为PET材料制成,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缓冲效果好,耐磨性强。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层14还包括背胶层142,所述背胶层142固定于所述树脂层141与所述磁钢7之间。背胶层142较软,具有自动粘贴的功能,可以起到较好的缓冲和粘贴固定作用。同时,可以使得树脂层141有效的分散磁钢7对防抖线圈6带来的冲击力,缓冲效果好,防抖线圈6的保护更佳。
具体地,所述镜头驱动装置100还包括调焦线圈8,调焦线圈8固定套设于所述镜筒支架4并与所述磁钢7间隔设置,所述调焦线圈8与所述磁钢7相互作用驱动所述镜筒支架4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从而实现自动对焦功能。所述调焦线圈8套设固定于所述镜筒支架4的外周并与所述磁钢7间隔,所述调焦线圈8与所述上弹片51电性连接,所述磁钢7的充磁方向与所述调焦线圈8的绕线平面平行并驱动所述调焦线圈8沿所述光轴方向运动。通过调焦线圈8带动镜筒支架4沿光轴方向运动,可以实现自动调焦(AF)功能。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磁钢7的充磁方向与所述调焦线圈8的绕线平面平行。
当然,也可以是每一磁钢7的充磁方向均垂直于光轴方向。
其中,镜筒支架4、调焦线圈8、防抖线圈6、磁钢7以及柔性线路板10均收容于外壳3内。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组件5包括上弹片51和下弹片52,所述上弹片51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2的第一固定臂511、固定于所述镜筒支架4的第二固定臂5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臂511和所述第二固定臂512的多个第一弹臂513,所述第一弹臂513沿所述镜筒支架4的光轴方向与所述支撑框架2间隔设置;所述下弹片52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2靠近所述底座1一侧的第三固定臂521、固定于所述镜筒支架4的第四固定臂522以及连接所述第三固定臂521和所述第四固定臂522的第二弹臂523,所述第二弹臂523沿所述镜筒支架4的光轴方向与所述支撑框架2间隔设置。
所述上弹片51一端沿所述镜筒支架4的光轴方向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2的顶端,上弹片51的另一端沿所述光轴方向固定于所述镜筒支架4的顶端从而将镜筒支架4弹性悬置于收容空间9内。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弹片51设有导电通路,用于实现电信号的传递。
所述下弹片52的一端沿所述光轴方向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2的底端,下弹片52的另一端沿所述光轴方向固定于所述镜筒支架4的底端;所述上弹片51和所述下弹片52共同将所述镜筒支架4弹性支撑于所述收容空间9内。用于提供自动调焦(AF)功能时对镜筒支架4的回复力。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弹片51还包括水平支撑弹性件13,所述水平支撑弹性件13包括固定于所述悬丝12的第一臂131、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2的第二臂13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臂131和所述第二臂132的弹力臂133。通过将悬丝12的两个分别固定于第一臂131和底座1,从而实现底座1和支撑框架2悬置。
可选的,第二臂132和第一固定臂511为一体结构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1呈矩形结构,所述防抖线圈6包括四个,且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四边;所述磁钢7包括四个,且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2,四个所述防抖线圈6分别与四个所述磁钢7一一对应设置。通过多个防抖线圈6和磁钢7对应设置以调节不同方向的驱动力。比如,设定在同一平面上相互垂直驱动方向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其中,第一方向为X轴方向,第二方向为Y轴,通过电连通不同的防抖线圈6,从而实现不同方向的抖动调节,操作方便。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线路板10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线路板本体101和由所述线路板本体101的一侧沿所述底座1弯折延伸的引脚102。引脚102便于连接外部信号线。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镜头驱动装置100,其包括:底座1、支撑框架2、悬丝12、镜筒支架4、弹性组件5、防抖线圈6、磁钢7以及柔性线路板10。
底座1用于支撑固定柔性线路板10和防抖线圈6。
所述支撑框架2具有收容空间9,所述支撑框架2与所述底座1相对且间隔设置。
所述悬丝12包括多根且间隔设置,每一根所述悬丝1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和所述支撑框架2,并将所述支撑框架2悬置于所述底座1上。
所述镜筒支架4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9内且与所述支撑框架2间隔,用于安装镜头模组。
所述弹性组件5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2沿所述光轴方向的相对两侧,并将所述镜筒支架4弹性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9内。
所述防抖线圈6固定于所述底座1。
所述磁钢7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2并与所述防抖线圈6间隔相对;所述防抖线圈6与所述磁钢7相互作用并驱动所述支撑框架2沿垂直所述镜筒支架4的光轴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镜筒支架4同步移动。
所述镜头驱动装置100还包括完全贴合固定于所述防抖线圈6远离所述底座1一侧的保护层14,所述保护层14与所述磁钢7间隔。能对防抖线圈6起到保护的效果。同时,通过将保护层14将防抖线圈6与磁钢7隔开,防止磁钢7与防抖线圈6直接撞击,缓冲良好,安全性高。同时,还能通过保护层把防抖线圈6固定,防止防抖线圈6散线,这样防抖线圈6就不会打开,起到良好的线圈固定效果;从而增加防抖线圈6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层14包括树脂层141。树脂层为PET材料制成,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缓冲效果好,耐磨性强。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层14还包括背胶层142,所述背胶层142固定于所述树脂层141与所述防抖线圈6之间。背胶层142较软,可以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同时,可以使得树脂层141有效的分散磁钢7带来的冲击力,缓冲效果好。
具体地,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保护层14设置位置不同,其余的结构相同,工作原理相同,且产生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一一描述。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镜头驱动装置中,通过将所述磁钢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并与所述防抖线圈间隔相对;所述防抖线圈与所述磁钢相互作用并驱动所述支撑框架沿垂直所述镜筒支架的光轴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支撑框架和所述镜筒支架同步移动;所述镜头驱动装置还包括完全贴合固定于所述防抖线圈或所述磁钢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分别与所述磁钢或所述防抖线圈间隔。由于在防抖线圈或磁钢上贴合固定保护层,用于分别保护防抖线圈或磁钢。同时,还能隔开防抖线圈与磁钢,避免磁钢与防抖线圈之间造成冲击,缓冲效果好,使防抖线圈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保护层固定在防抖线圈时,还能通过PET把防抖线圈固定,防止线圈散线,这样线圈就不会打开,起到良好的线圈固定效果;从而增加防抖线圈的使用寿命,镜筒支架更加稳定,防抖效果更佳,还能较大程度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其包括:
底座;
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具有收容空间,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底座相对且间隔设置;
悬丝,所述悬丝包括多根且间隔设置,每一根所述悬丝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和所述支撑框架,并将所述支撑框架悬置于所述底座上;
镜筒支架,所述镜筒支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与所述支撑框架间隔,用于安装镜头模组;
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并将所述镜筒支架弹性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防抖线圈,所述防抖线圈固定于所述底座;以及,
磁钢,所述磁钢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并与所述防抖线圈间隔相对;所述防抖线圈与所述磁钢相互作用并驱动所述支撑框架沿垂直所述镜筒支架的光轴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支撑框架和所述镜筒支架同步移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镜头驱动装置还包括贴合固定于所述防抖线圈或所述磁钢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分别与所述磁钢或所述防抖线圈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包括树脂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还包括背胶层,当所述保护层贴合固定于所述防抖线圈时,所述背胶层固定于所述树脂层与所述防抖线圈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还包括背胶层,当所述保护层贴合固定于所述磁钢时,所述背胶层固定于所述树脂层与所述磁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驱动装置还包括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固定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磁钢的一侧,所述防抖线圈叠设固定于所述柔性线路板上且与所述柔性线路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上弹片和下弹片,所述上弹片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的第一固定臂、固定于所述镜筒支架的第二固定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臂和所述第二固定臂的多个第一弹臂,所述第一弹臂沿所述镜筒支架的光轴方向与所述支撑框架间隔设置;所述下弹片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靠近所述底座一侧的第三固定臂、固定于所述镜筒支架的第四固定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三固定臂和所述第四固定臂的第二弹臂,所述第二弹臂沿所述镜筒支架的光轴方向与所述支撑框架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弹片还包括水平支撑弹性件,所述水平支撑弹性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悬丝的第一臂、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的第二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弹力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呈矩形结构,所述防抖线圈包括四个,且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四边;所述磁钢包括四个,且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四个所述防抖线圈分别与四个所述磁钢一一对应设置。
CN202320694758.4U 2023-03-31 2023-03-31 镜头驱动装置 Active CN2196764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94758.4U CN219676416U (zh) 2023-03-31 2023-03-31 镜头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94758.4U CN219676416U (zh) 2023-03-31 2023-03-31 镜头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76416U true CN219676416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27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94758.4U Active CN219676416U (zh) 2023-03-31 2023-03-31 镜头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764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15444U (zh) 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US9377632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with 3D elastic support structure
CN113660398B (zh) 摄像模块
CN107329348B (zh) 一种带防抖功能的透镜驱动装置
US20210109367A1 (en) Lens Module
CN113341633B (zh) 相机装置和光学设备
US11199722B2 (en) Lens driver for camera
US20230164409A1 (en) Voice coil motor,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140076405A (ko) 카메라 모듈
CN219676416U (zh) 镜头驱动装置
CN109975943B (zh) 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和双摄像头马达
CN220020071U (zh) 镜头驱动装置
KR100782793B1 (ko) Vcm 방식 렌즈 이송장치
CN209690589U (zh) 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和双摄像头马达
CN113325543A (zh) 相机马达、相机和电子装置
CN219181615U (zh) 摄像头支架、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20962086U (zh) 镜头驱动装置、摄像头和电子设备
CN116540469A (zh) 镜头驱动装置
CN218974662U (zh) 镜头驱动装置及其底座
CN215642186U (zh) 一种防抖马达
CN217360427U (zh) 镜头驱动机构及其框架
CN219678598U (zh) 云台模组及电子装置
CN216248520U (zh) 一种镜头模组
KR102380242B1 (ko) 카메라 모듈
CN218217512U (zh) 一种集成防抖线圈的底座、光学防抖马达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