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81615U - 摄像头支架、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摄像头支架、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81615U
CN219181615U CN202223425364.3U CN202223425364U CN219181615U CN 219181615 U CN219181615 U CN 219181615U CN 202223425364 U CN202223425364 U CN 202223425364U CN 219181615 U CN219181615 U CN 219181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connecting plate
shape memory
memory alloy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253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念明
刘述伦
陈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aidey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aidey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aidey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aidey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253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816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81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816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摄像头支架、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摄像头支架包括底座、对焦组件、第一弹性连接件和驱动组件;对焦组件包括有移动框架、用镜头支架和形状记忆合金线,镜头支架沿镜头的光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移动框架内,形状记忆合金线绕设于镜头支架,其两端分别连接于移动框架;第一弹性连接件包括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连接于底座,第二连接板连接于移动框架,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厚度方向均垂直于镜头的光轴方向;驱动组件至少设置有两组,分别用于驱动移动框架向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厚度方向移动。形状记忆合金线绕设镜头支架可驱动镜头支架移动,占空间较小,从而减小对焦组件的体积。

Description

摄像头支架、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头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摄像头支架、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一样的便携式终端机上都装载有高性能镜头模组。该高性能镜头模组一般具有自动对焦功能(auto focusing)和光学防抖功能(OIS: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光学防抖是最被公众所认可的一种防抖技术,它通过可移动式的部件,对发生手震的光路进行补偿,从而实现减轻照片模糊的效果。通常,手机内的陀螺仪侦测到微小的抖动,并且会将信号传至微处理器立即计算需要补偿的位移量,然后通过补偿镜片组,根据镜头的抖动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补偿,补偿镜组相应调整位置或角度,使光路保持稳定,从而有效的克服因相机的抖动产生的影像模糊。
为了使摄像头支架达到防抖和对焦的效果,相关技术中,采用三组由线圈和磁铁组成的驱动组件带动镜头沿相互垂直的三个方向移动,其中一个方向与镜头的光轴平行。常规地,三组驱动组件中的线圈和磁铁占用的空间较大,不利于摄像头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摄像头支架,其占用空间较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摄像头支架的摄像头模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摄像头模组的电子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摄像头支架,包括:底座、对焦组件、第一弹性连接件和驱动组件;对焦组件包括有移动框架、用于安装镜头的镜头支架和形状记忆合金线,镜头支架设置在移动框架内,且可沿镜头的光轴方向相对移动框架移动,形状记忆合金线绕设于镜头支架,且其两端分别连接于移动框架,在镜头的光轴方向上,形状记忆合金线的两端位于形状记忆合金线与镜头支架的接触点的同一侧;第一弹性连接件包括有两个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连接于底座,第二连接板连接于移动框架,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长度方向相交,且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厚度方向均垂直于镜头的光轴方向;驱动组件分别连接于底座和移动框架,驱动组件至少设置有两组,至少两组驱动组件分别用于驱动移动框架相对底座向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厚度方向移动,且其驱动方向相互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摄像头支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形状记忆合金线的两端设置在移动框架上,并且在镜头的光轴方向上,形状记忆合金线的两端位于形状记忆合金线与镜头支架的接触点的同一侧,使得形状记忆合金线可以带动镜头支架相对移动框架移动。当形状记忆合金线收缩时,形状记忆合金线能够拉动镜头支架向靠近形状记忆合金线的两端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安装于镜头支架上的镜头移动,起到对焦的作用。且通过形状记忆合金线绕设镜头支架可驱动镜头支架移动,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从而减小了对焦组件的体积,进而利于摄像头支架体积的小型化。第一弹性连接件对对焦组件起到支撑作用,使得对焦组件悬空设置在底座上,且相对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较容易地向其厚度方向弯折,使得在移动框架和底座在保持连接状态的同时可以相对移动;至少两组驱动组件的驱动方向相互垂直,且分别用于驱动移动框架相对底座向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厚度方向移动,由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厚度方向均垂直于镜头的光轴方向,从而使得驱动组件配合形状记忆合金线能够带动镜头支架沿相互垂直的三个方向移动。从而起到防抖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的摄像头支架,移动框架包括有主体部和突出部,突出部设置在主体部的侧壁上,且突出部的上表面低于主体部的上表面,主体部与突出部配合形成避让槽,第一弹性连接件容置在避让槽中,且第二连接板连接于主体部的上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的摄像头支架,底座包括有底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设置在底板的同一表面,且在镜头的光轴方向间隔分布,前侧板和后侧板均包括有支撑部,移动框架设置于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且突出部的上表面低于支撑部的上表面,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支撑部的上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的摄像头支架,对焦组件还包括有第二弹性连接件,第二弹性连接件包括弹性弯折板和两个贴合板,两个贴合板分别连接于弹性弯折板的两端,且位于弹性弯折板的同一侧,两个贴合板分别与移动框架和镜头支架的表面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的摄像头支架,形状记忆合金线设置有两条,两条形状记忆合金线与镜头支架的接触点在镜头的光轴方向上间隔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的摄像头支架,镜头支架上设置有一凸块,且在镜头的光轴方向上,凸块的两端部与镜头支架的表面之间具有一间隙,形状记忆合金线卡设在间隙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的摄像头支架,驱动组件包括有驱动线圈和驱动磁铁,驱动线圈设置于底座,驱动磁铁设置于移动框架,且驱动线圈与驱动磁铁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的摄像头支架,底座和移动框架上均设置有容纳槽,驱动线圈和驱动磁铁均嵌在容纳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一些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包括有镜头和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摄像头支架,镜头设置于镜头支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一些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摄像头支架应用于摄像头模组,使得摄像头模组在具有防抖效果的同时,占用的空间较小,更趋于小型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有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应用与电子设备,更有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除上盖后的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摄像头模组去除底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第一弹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第二弹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底座100;底板110;前侧板120;支撑部121;后侧板130;
对焦组件200;移动框架210;主体部211;突出部212;避让槽213;镜头支架220;凸块221;形状记忆合金线230;第二弹性连接件240;弹性弯折板241;贴合板242;
第一弹性连接件300;第一连接板310;第二连接板320;垂直连接部321;贴合连接部322;
驱动组件400;驱动线圈410;驱动磁铁420;
镜头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参照附图1至附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摄像头支架。
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摄像头支架包括:底座100、对焦组件200、第一弹性连接件300和驱动组件400;对焦组件200包括有移动框架210、用于安装镜头500的镜头支架220和形状记忆合金线230,镜头支架220设置在移动框架210内,且可沿镜头的光轴方向相对移动框架210移动,形状记忆合金线230绕设于镜头支架220,且其两端分别连接于移动框架210,在镜头的光轴方向上,形状记忆合金线230的两端位于形状记忆合金线230与镜头支架220的接触点的同一侧;第一弹性连接件300包括有两个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310和第二连接板320,第一连接板310连接于底座100,第二连接板320连接于移动框架210,第一连接板310和第二连接板320的长度方向相交,且第一连接板310和第二连接板320的厚度方向均垂直于镜头的光轴方向;驱动组件400分别连接于底座100和移动框架210,驱动组件400至少设置有两组,至少两组驱动组件400分别用于驱动移动框架210相对底座100向第一连接板310和第二连接板320的厚度方向移动,且其驱动方向相互垂直。
可以理解的是,镜头500安装在镜头支架220后,镜头500的光轴方向即图1中所示的前后方向。通过将形状记忆合金线230的两端设置在移动框架210上,并且在镜头的光轴方向上,形状记忆合金线230的两端位于形状记忆合金线230与镜头支架220的接触点的同一侧,使得形状记忆合金线230可以带动镜头支架220相对移动框架210移动。当形状记忆合金线230收缩时,形状记忆合金线230能够拉动镜头支架220向靠近形状记忆合金线230的两端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安装于镜头支架220上的镜头500移动,起到对焦的作用。且通过形状记忆合金线230绕设镜头支架220可驱动镜头支架220移动,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从而减小了对焦组件200的体积,进而利于摄像头支架体积的小型化。第一弹性连接件300对对焦组件200起到支撑作用,使得对焦组件200悬空设置在底座100上,且相对地,第一连接板310和第二连接板320较容易地向其厚度方向弯折,使得在移动框架210和底座100在保持连接状态的同时可以相对移动;至少两组驱动组件400的驱动方向相互垂直,且分别用于驱动移动框架210相对底座100向第一连接板310和第二连接板320的厚度方向移动,由于第一连接板310和第二连接板320的厚度方向均垂直于镜头的光轴方向,从而使得驱动组件400配合形状记忆合金线230能够带动镜头支架220沿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移动。从而起到防抖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移动框架210包括有主体部211和突出部212,突出部212设置在主体部211的侧壁上,且突出部212的上表面低于主体部211的上表面,主体部211与突出部212配合形成避让槽213,第一弹性连接件300容置在避让槽213中,且第二连接板320连接于主体部211的上表面。通过这样设置,可以减小第一弹性连接件300占用的空间,有利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摄像头支架小型化;且还可以减轻移动框架210的重量。
可以理解的是,底座100包括有底板110、前侧板120和后侧板130,前侧板120和后侧板130设置在底板110的同一表面,且在镜头500的光轴方向间隔分布,前侧板120和后侧板130均包括有支撑部121,移动框架210设置于前侧板120和后侧板130之间,且突出部212的上表面低于支撑部121的上表面,第一连接板310连接于支撑部121的上表面。通过这样设置,使得第一连接板310与突出部212之间具有一定的余量,为移动框架210上移提高空间。且使得底座100和移动框架210的结构更加紧凑,还可以防止移动框架210相对底座100前后移动。
结合图1和图4,具体地,第二连接板320包括有垂直连接部321和贴合连接部322,垂直连接部321的两端分别连接贴合连接部322和第一连接板310。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连接板310和第二连接板320的长度方向相交,指的是第一连接板310的长度与垂直连接部321的长度方向相交。具体地,垂直连接部32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连接板310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第二连接板320设置在主体部211的一侧,且第二连接板320背离第一连接板310的端部向主体部211弯折以形成贴合连接部322,贴合连接部322并贴合在移动框架主体部211的上表面;第一连接板310背离第二连接板320的端部连接于支撑部121。当移动框架210相对底座100左右移动时,第二连接板320发生弹性形变;当移动框架210相对底座100上下移动时,第一连接板310发生弹性形变。
可以理解的是,对焦组件200还包括有第二弹性连接件240,第二弹性连接件240包括弹性弯折板241和两个贴合板242,两个贴合板242分别连接于弹性弯折板241的两端,且位于弹性弯折板241的同一侧,两个贴合板240分别与移动框架210和镜头支架220的表面连接。第二弹性连接件240对镜头支架220起到支撑作用,使得镜头支架220悬空设置在移动框架210内,通过设置第二弹性连接件240一方面使得移动框架210和镜头支架220相互连接,另一方面使得移动框架210和镜头支架220可以相互移动。结合图2和图5,具体地,在镜头的光轴方向上,第二弹性连接件240中的弹性弯折板241和部分贴合板240位于镜头支架220和移动框架210的一侧,且与镜头支架220和移动框架210间隔设置,两个贴合板242的背离弹性弯折板241的端部向靠近镜头支架220和移动框架210的方向弯折,并贴合在镜头支架220和移动框架210的上表面,使得镜头支架220可以悬空设置在移动框架210内。当镜头支架220受到形状记忆合金线230的拉力而相对移动框架210移动时,两个贴合板242背离弹性弯折板241的端部向相反的方向相对移动,弹性弯折板241和部分贴合板242均发生弹性形变;当形状记忆合金线230不再对镜头支架220施加拉力时,第二弹性连接件240恢复初始状态,同时可以驱动镜头支架220回到原来的位置。具体地,第二弹性连接件240设置有四个,分别设置在镜头支架220的四角。
可以理解的是,形状记忆合金线230设置有两条,两条形状记忆合金线230与镜头支架220的接触点在镜头的光轴方向上间隔分布。通过设置两条形状记忆合金线230,可以给镜头支架220提供两个方向上的拉力,使得镜头支架220在镜头的光轴方向上自由移动,起到灵活对焦的效果。
结合图2和图3,具体地,在镜头支架220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凸块221,且在镜头的光轴方向上,凸块221的两端部与镜头支架220的上表面之间具有一间隙,形状记忆合金线230卡设在上述间隙中,可以限定形状记忆合金线230的位置,防止形状记忆合金线230脱离镜头支架220。形状记忆合金线230的两端固定在移动框架210上,且位于镜头支架220的两侧,形状记忆合金线230的中部绕过凸块221,使得形状记忆合金线230处于弯折状态;当形状记忆合金线230收缩时,镜头支架220能够相对移动框架210移动,使得形状记忆合金线230趋于平直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组件400包括有驱动线圈410和驱动磁铁420,驱动线圈410设置于底座100,驱动磁铁420设置于移动框架210,且驱动线圈410与驱动磁铁420相对设置。对驱动线圈410通电,可以在驱动线圈410周围产生磁场,以使得驱动磁铁420相对驱动线圈410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框架210相对底座100移动。将驱动线圈410设置在底座100上,方便对驱动线圈410通电。当然也可以将驱动线圈410设置在移动框架上。
可以理解的是,至少一组驱动组件400中产生的电磁力的方向与第一连接板310的厚度方向相互平行,至少一组驱动组件400中产生的电磁力的方向与第二连接板320的厚度方向相平行。通过上述设置,在驱动线圈410通电后,驱动磁铁420能够沿第一连接板310或第二连接板320的厚度方向移动,第一连接板310和第二连接板320的厚度方向均垂直于镜头的光轴方向,从而使得驱动磁铁420沿垂直于镜头的光轴方向的方向移动。
结合图2和图3,具体地,驱动组件400设置有四组,其中两组驱动组件400中的驱动磁铁420设置在移动框架210的第一侧板,且两组驱动组件400中的驱动磁铁420的两个磁极的分布方向一致,这两组驱动组件400用于驱动移动框架210向同一方向移动,且两个磁极上下分布;另外两组驱动组件400中的驱动磁铁420设置在移动框架210的第二侧板,且两组驱动组件400中的驱动磁铁420的两个磁极的分布方向一致,这两组驱动组件400也用于驱动移动框架210向同一方向移动,且两个磁极左右分布;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为相对的两侧板。
具体地,每一组驱动组件400中,驱动线圈410的轴线的延长线穿过驱动磁铁420的中心,这样设置,使得驱动组件400的结构更加紧凑。
可以理解的是,底座100和移动框架210上均设置有容纳槽,驱动线圈410和驱动磁铁420均嵌在容纳槽内。通过这样设置可以减小驱动组件400占用的空间,从而更有利于小型化;还可以减轻移动框架210的重量,使得移动框架210移动时更加灵活。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的摄像头支架,还包括有上盖,上盖连接于底座100,且罩设于对焦组件200、第一弹性连接件300和驱动组件400。上盖罩设在底座100上,上盖和底座100之间形成有容纳腔,对焦组件200、第一弹性连接件300和驱动组件400均设置于容纳腔内。上盖起到防尘、保护和抗干扰的作用。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一些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包括有镜头500和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摄像头支架,镜头500设置于镜头支架220,且镜头500的光轴平行于镜头的光轴方向。通过将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摄像头支架应用于摄像头模组,使得摄像头模组在具有防抖效果的同时,占用的空间较小,更趋于小型化。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有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通过将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应用与电子设备,更有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摄像头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对焦组件,包括有移动框架、用于安装镜头的镜头支架和形状记忆合金线,所述镜头支架设置在所述移动框架内,且可沿所述镜头的光轴方向相对所述移动框架移动,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线绕设于所述镜头支架,且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移动框架,在所述镜头的光轴方向上,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线的两端位于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线与所述镜头支架的接触点的同一侧;
第一弹性连接件,包括有两个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移动框架,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长度方向相交,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厚度方向均垂直于所述镜头的光轴方向;
驱动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移动框架,所述驱动组件至少设置有两组,至少两组所述驱动组件分别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框架相对所述底座向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厚度方向移动,且其驱动方向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框架包括有主体部和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侧壁上,且所述突出部的上表面低于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突出部配合形成避让槽,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容置在所述避让槽中,且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有底板、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同一表面,且在所述镜头的光轴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均包括有支撑部,所述移动框架设置于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之间,且所述突出部的上表面低于所述支撑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支撑部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组件还包括有第二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包括弹性弯折板和两个贴合板,两个所述贴合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弹性弯折板的两端,且位于所述弹性弯折板的同一侧,两个所述贴合板分别与所述移动框架和所述镜头支架的表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线设置有两条,两条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线与所述镜头支架的接触点在所述镜头的光轴方向上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支架上设置有一凸块,且在所述镜头的光轴方向上,所述凸块的两端部与所述镜头支架的表面之间具有一间隙,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线卡设在所述间隙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驱动线圈和驱动磁铁,所述驱动线圈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驱动磁铁设置于所述移动框架,且所述驱动线圈与所述驱动磁铁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移动框架上均设置有容纳槽,所述驱动线圈和所述驱动磁铁均嵌在所述容纳槽内。
9.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支架,所述镜头设置于所述镜头支架。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头模组。
CN202223425364.3U 2022-12-16 2022-12-16 摄像头支架、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9181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5364.3U CN219181615U (zh) 2022-12-16 2022-12-16 摄像头支架、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5364.3U CN219181615U (zh) 2022-12-16 2022-12-16 摄像头支架、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81615U true CN219181615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74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25364.3U Active CN219181615U (zh) 2022-12-16 2022-12-16 摄像头支架、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816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77632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with 3D elastic support structure
US9075285B2 (en) Photography device with anti-shake function
KR20150024653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10646915A (zh) 潜望式镜头驱动装置
CN112799206A (zh) 棱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495339A (zh) 镜头驱动装置
CN111856691A (zh)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CN219181615U (zh) 摄像头支架、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0764216A (zh) 潜望式镜头载体及其组件
CN210038301U (zh) 镜头驱动装置以及潜望式镜头机构
CN215340502U (zh) 镜头驱动装置
CN113555992B (zh) 一种三轴自动对焦的防抖潜望马达
CN210690911U (zh) 潜望式镜头驱动装置的金属片组及底座组件
CN113514930B (zh) 一种具有镭雕导电线路的自动对焦防抖潜望马达
CN219181616U (zh) 摄像头支架、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装置
CN213244124U (zh) 摄像模组、移动终端以及车载设备
CN114114601A (zh) 镜头驱动机构及其框架
CN212569257U (zh)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CN210690917U (zh) 潜望式镜头驱动装置
CN210691005U (zh) 潜望式镜头驱动装置的底座
CN210690919U (zh) 潜望式镜头载体及其组件
CN210690918U (zh) 用于潜望式镜头驱动装置的上簧片
CN217360427U (zh) 镜头驱动机构及其框架
CN219676416U (zh) 镜头驱动装置
CN215344339U (zh) 一种新型ois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