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90589U - 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和双摄像头马达 - Google Patents

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和双摄像头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90589U
CN209690589U CN201920685021.XU CN201920685021U CN209690589U CN 209690589 U CN209690589 U CN 209690589U CN 201920685021 U CN201920685021 U CN 201920685021U CN 209690589 U CN209690589 U CN 209690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fixed
low magnetic
lens driver
magnetic disturb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850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益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Sazhid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DAYAWAN YONGCHANG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Jing Meida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Huizhou Daya Gulf Three Mei Da Optical Technology Co Limited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DAYAWAN YONGCHANG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Jing Meida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Huizhou Daya Gulf Three Mei Da Optical Technology Co Limiteds filed Critical HUIZHOU DAYAWAN YONGCHANG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90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9058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及应用其的双摄像头马达,包括:固定部;用于保持透镜的可动部,所述可动部设置在固定部内侧,可相对固定部移动;以及用于产生驱动所述可动部移动所需的磁场的多个磁铁;所述磁铁包括可动磁铁和至少一个固定磁铁,所述可动磁铁设于可动部并随可动部移动,所述固定磁铁固设于所述固定部。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将透镜驱动装置内的至少一个磁铁设置于固定部,并通过固定框进行固定,从而降低可动部对应该固定磁铁的一侧受到外部磁场的干扰,减小该侧受到的外部磁场的作用力,保证成像质量。

Description

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和双摄像头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镜头驱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及应用其的双摄像头马达。
背景技术
伴随着近年来的科技发展,各类移动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也在快速地更新换代,所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多,而拍照已成为此类移动设备的基本功能。为了能达到更高质量的成像,厂家已开始使用双摄像头马达、甚至多摄像头马达。多摄像头马达可以采用多个摄像头同时拍摄,可以互相补偿获取高质量的照片,也可以将多个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合成3D效果的视频。
随着移动设备的小型化要求不断提高,设备内部部件的密度也随之提高。透镜驱动装置内设有磁铁,用于产生驱动透镜移动所必须的磁场。现有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磁铁通常设置在可动部,即磁铁可随透镜移动,这种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当两个透镜驱动装置距离过近(小于7mm),其内部磁场会相互影响,导致磁铁产生位移或抖动,影响透镜的对焦及成像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可降低相邻两个透明驱动装置的磁干扰程度,减小可动部受外部磁场而产生的作用力。
一种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可用于驱动透镜沿其光轴方向或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定义被摄物体位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的前方,所述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包括:固定部;用于保持透镜的可动部,所述可动部设置在固定部内侧,可相对固定部移动;以及用于产生驱动所述可动部移动所需的磁场的多个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包括可动磁铁和至少一个固定磁铁,所述可动磁铁设于可动部并随可动部移动,所述固定磁铁固设于所述固定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前端面的柔性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柔性电路板前侧的用于固定所述固定磁铁的固定框。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包括面板、以及从所述面板的周边垂直延伸而出的侧壁,所述固定框可套在所述固定磁铁的表面以固定所述固定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前侧设有与所述可动磁铁隔空对置的多个固定防抖线圈。
进一步的,所述可动部包括用于承载透镜的镜座、用于安装可动磁铁的磁铁支架、用于将所述镜座悬架支撑在磁铁支架内周侧的第一弹簧组件、以及用于将磁铁支架支撑为可相对底座沿垂直于光轴方向移动的多个第二弹簧组件;所述多个第二弹簧组件与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镜座为在光轴方向上形成有开孔的筒状;所述磁铁支架中央部形成有通孔,对应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磁铁的位置形成有缺口,磁铁支架的周边形成有固定槽,所述可动磁铁插设于所述固定槽内;从光轴的方向观察,固定磁铁位于所述磁铁支架的缺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磁铁支架的缺口内侧固定有可动防抖线圈,所述可动防抖线圈位于所述固定磁铁上方,与固定磁铁隔空对置。
进一步的,所述可动防抖线圈的两端跨接在一对连接片上,所述一对连接片固定在所述磁铁支架上,且所述连接片与可动防抖线圈和对应的第二弹簧组件电性连接,从而所述连接片和所述对应的第二弹簧组件作为所述连接片和柔性电路板的导电路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片包括自磁铁支架内部延伸而出的第一凸台、从第一凸台上延伸而出并位于磁铁支架的前端面上的第二凸台、以及与第一凸台连接并固定在磁铁支架内部的第三凸台;所述可动防抖线圈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片的第一凸台电性连接,所述两个连接片的两个第二凸台分别与第一弹簧组件的两个相互独立互不电性连接的两部分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组件的两个相互独立互不电性连接的两部分分别与对应的第二弹簧组件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组件包括上弹片和下弹片,所述上弹片设于所述可动部的靠近光轴方向前方的前端面,所述下弹片设于所述可动部的靠近光轴方向后方的后端面;所述上弹片包括四片相互独立且互不电性连接的四部分,其中靠近所述固定磁铁的两部分分别与所述两个连接片电性连接,远离所述固定磁铁的两部分分别与设置在所述镜座的外周侧的驱动线圈的两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簧组件设于所述可动部的四个角部,所述第二弹簧组件沿平行于所述透镜的光轴的方向延伸,其一端与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弹片连接。
一种双摄像头马达,包括两个上述的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两个所述的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相邻设置,且每个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内的固定磁铁均设置在靠近另一个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将透镜驱动装置内的至少一个磁铁设置于固定部,并通过固定框进行固定,从而降低可动部对应该磁铁的一侧受到外部磁场的干扰,减小该侧受到的外部磁场的作用力,保证成像质量。通过在固定磁铁的前端设置可动防抖线圈,并通过连接片将可动防抖线圈与柔性电路板、第一弹簧组件、以及第二弹簧组件相互导通,从而控制可动部沿垂直于光轴方向移动,代替原有的将磁铁设于可动部并通过磁力驱动的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的固定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的可动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的磁铁支架、镜座、固定磁铁、可动磁铁、以及第二弹簧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的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的固定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摄像头马达的磁铁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中,为方便说明,定义被摄物体位于透镜的光轴方向的前方。以下涉及的部件中,位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前方的一端/表面称为该部件的前方/前表面/上方/上表面,位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后方的一端/表面称为该部件的后方/后表面/下方/下表面。
如图1和图2所示,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包括固定部1a和可动部1b。其中,可动部1b用于保持未图示的透镜,其设置在固定部1a的内侧,可相对固定部1a以平行或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透镜驱动装置内设有多个磁铁,本实施例中,磁铁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一个磁铁为固定在固定部1a的固定磁铁2a,其余三个磁铁为设置在可动部1b的可动磁铁2b,可动磁铁2b可随可动部1b移动。
请参考图3,固定部1a包括从光轴方向的前方罩在可动部1b的前侧和外周侧的前罩3、从光轴方向后方连接前罩3的底座4、设置在底座4前端面的柔性电路板5、设置在柔性电路板5前端面的固定防抖线圈6、以及设置在柔性电路板5前侧的用于固定固定磁铁2a的固定框7。
前罩3由树脂材料制成,其包括一呈方形的表面,该表面的中央部形成有让光线通过的圆形通孔,表面的周边形成有竖直向下延伸且围合成环状的侧板。底座4呈方形,由树脂材料制成,底座4的周边可与前罩3侧板的下端卡合。柔性电路板5设置在底座4的前端面,柔性电路板5的一部分从底座4的侧面伸出并延伸至底座4的下方,该部分末端形成有电连接用引脚。固定防抖线圈6设置在柔性电路板5的前端面,其为形成在一电路板上的绕平行于光轴的轴缠绕的印刷线圈,该电路板中部形成有圆形通孔。固定防抖线圈6共分为三组,分别与三个可动磁铁2b上下隔空对置,用于控制可动部1b在垂直于光轴方向上的移动,实现防抖功能。固定框7设置在柔性电路板5的前侧并靠近底座4的其中一边,设有固定防抖线圈6的电路板对应固定框7的位置形成有定位槽。
请参考图7,固定框7包括面板7a、以及从面板7a周边垂直延伸而出的侧壁7b,侧壁7b靠近光轴前方的位置形成有供固定磁铁2a伸出或暴露的开口,固定框7可套在固定磁铁2a上从而形成固定。当固定框7套在固定磁铁2a上时,面板7a位于固定磁铁2a与前罩3的侧板之间,侧壁7b分别与固定磁铁2a的底面及两侧面相抵。本实施例中,固定磁铁2a从侧壁7b的开口伸出,由于固定磁铁2a为方形板状,面板7a整体呈方形板状,且固定磁铁2a与固定框7内侧面相贴附,因此固定框7的朝向光轴前方的侧壁7b可视为不存在。此外,面板7a上形成有用于点胶的通孔。
请参考图4,可动部1b主要包括镜座8、磁铁支架9、第一弹簧组件、以及第二弹簧组件11。镜座8大体呈方形柱状,其中央部沿透镜的光轴方向形成有通孔,该通孔用于安装未图示的透镜。磁铁支架9从光轴前方观察大体呈C形,也即具有一缺口的环形,其位于镜座8的外周侧,磁铁支架9用于安装可动磁铁2b,其周边形成有固定槽,可动磁铁2b插设在固定槽内并随磁铁支架9一同移动。从光轴的方向观察,固定框7及其内侧的固定磁铁2a位于磁铁支架9的缺口内侧,且固定框7与磁铁支架9支架留有不影响磁铁支架沿垂直于光轴方向移动的空隙。
镜座8的外周侧的表面设有绕平行于光轴的轴缠绕的驱动线圈14,从光轴方向看,可动磁铁2b和固定磁铁2a均位于驱动线圈14的外周侧,且磁极面与驱动线圈14隔空对置。可动磁铁2b和固定磁铁2a使驱动线圈14处于磁场中,当对驱动线圈14通电,驱动线圈14会产生沿透镜光轴方向的洛伦兹力,从而驱动镜座8向预定位置移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驱动线圈14可为绕垂直于光轴方向的轴缠绕的多个线圈,对称设置在镜座8的外周侧,与可动磁铁2b和固定磁铁2a隔空对置,此时可动磁铁2b和固定磁铁2a为在光轴的前方和后方具有不同磁极的磁铁或磁体组合。
第一弹簧组件用于将镜座8悬架支撑在磁铁支架9的内周侧,其由可导电的金属制成,为板弹簧,包括上弹片10a和下弹片10b。上弹片10a设于镜座8和磁铁支架9的靠近光轴前方的前端面,下弹片10b设于镜座8和磁铁支架9的靠近光轴方向后方的后端面。当可动部1b受洛伦兹力驱动沿光轴方向移动时,第一弹簧组件对可动部1b形成恢复力,使可动部1b移动到洛伦兹力与第一弹簧组件的恢复力平衡的位置。
第二弹簧组件11为四条可导电的具有弹性的金属条(直线弹簧),其设于可动部1b的四个角部,并沿平行于透镜的光轴方向延伸。第二弹簧组件11的一端与柔性电路板5电性连接,另一端与上弹片10a电性连接。第二弹簧组件11用于连接可动部1b与固定部1a,并支撑可动部1b在固定部1a内周侧可沿垂直于光轴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上弹片10a分为相互独立且互不接触的四个部分,其中两个远离固定磁铁2a的部分作为为驱动线圈14供电的导电路径,分别与驱动线圈14的两个导电端相连,这两个部分还分别与对应的两根作为导电路径的第二弹簧组件11电性连接。作为导电路径的两根第二弹簧组件11分别与柔性电路板5的两个用于向驱动线圈14供电的供电端相连。其他实施例中,上弹片10a可分为相互独立且互不接触的两个部分或四个以上的部分,取其中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作为导电路径即可。
请参考图5和图6,磁铁支架9的缺口形成在与固定磁铁2a对应的位置。该缺口的两端设有连接片12。连接片12为可导电的金属制成,其埋设在磁铁支架9内,连接片12形成有第一凸台12a、第二凸台12b、以及第三凸台12c。第一凸台12a自磁铁支架9内部伸出,并延伸至靠近固定磁铁2a两端的前侧,两个连接片12的第一凸台12a相互对置,两者之间设有绕平行于光轴的轴缠绕的可动防抖线圈13,可动防抖线圈13位于固定磁铁2a的前侧,与固定磁铁2a隔空对置。可动防抖线圈1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凸台12b电性接触。第二凸台12b延伸至磁铁支架9的靠近光轴方向前方的前端面,并与前端面的表面持平或凸出于磁铁支架9的前端面,第二凸台12b与上弹片10a的靠近固定磁铁2a的两个部分电性接触,该靠近固定磁铁2a的两个部分分别与对应的第二弹簧组件11电性连接,作为可动防抖线圈13与柔性电路板5的导电路径,如此,上弹片10a的四个独立部分中,其中两个远离固定磁铁2a的部分与对应的第二弹簧组件11作为驱动线圈14的导电路径,而两个靠近固定磁铁2a的部分与对应的第二弹簧组件11作为可动防抖线圈13的导电路径。第三凸台12c朝向的磁铁支架9角部延伸,插入和固定在磁铁支架9的内部。本实施例中,连接片12为一片金属片一体弯折而成,具体包括垂直于光轴的第一片体、从第一片体的靠近中部的一侧一体向光轴前方延伸而出的第二片体和从第二片体末端垂直延伸而出的第三片体。第三片体即所述第二凸台12b,第一片体的相对第二片体的两端分别朝向磁铁支架9的缺口外延伸和朝向磁铁支架9内部延伸,从而形成为第一凸台12b和第三凸台12c。
通过连接片12将可动防抖线圈13、上弹片10a、柔性电路板5、以及第二弹簧组件11相互导通,可通过柔性电路板5控制可动防抖线圈13产生一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洛伦兹力,从而驱动可动部1b沿垂直于光轴方向移动,代替原有的将磁铁设置于可动部1b并由磁铁驱动可动部1b沿垂直于光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此结构实现了既固定了磁铁,减少外部磁场的影响,又不影响透镜驱动装置的性能。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双摄像头马达,其包括两个上述的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两个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相邻设置,且每个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内的固定磁铁2a均设置在靠近另一个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的一侧。此结构可降低两个透镜驱动装置相互之间的磁场干扰,避免可动部抖动,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同时缩短两个透镜驱动装置的安装距离,使整体结构更紧凑,满足设备小型化的需求。
上述实施例中,从光轴前方观察透镜驱动装置整体大体呈方形,镜座、磁铁支架也呈方形,对应的采用了四块方形板状磁铁。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中,镜座、磁铁支架可呈圆形或其他规则形状,对应的,可采用数量为4或6或8的弧形或梯形或三角形磁铁,只要其中部分磁铁固定在固定部一侧,其余磁铁固定在可动部一侧即可,而与固定在固定部一侧的磁铁对应的防抖动线圈(固定防抖线圈)设置在可动部一侧。
上述实施例中,是以音圈结构(磁铁线圈组合)作为驱动透镜沿光轴方向移动(对焦功能)或垂直于光轴方向移动(防抖功能)的唯一驱动部件,采用板弹簧和直线弹簧作为移动支撑和位移复位部件。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方案可应用于使用多块磁铁作为驱动部件且可分别位于固定部和可动部上的任何透镜驱动装置。例如但不限于,可应用于使用音圈结构作为驱动部件,使用直线弹簧作为防抖功能支撑和位移复位部件,使用滚珠作为对焦功能支撑部件的透镜驱动装置上。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可用于驱动透镜沿其光轴方向或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定义被摄物体位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的前方,所述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包括:
固定部;
用于保持透镜的可动部,所述可动部设置在固定部内侧,可相对固定部移动;以及
用于产生驱动所述可动部移动所需的磁场的多个磁铁;
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包括可动磁铁和至少一个固定磁铁,所述可动磁铁设于可动部并随可动部移动,所述固定磁铁固设于所述固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前端面的柔性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柔性电路板前侧的用于固定所述固定磁铁的固定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包括面板、以及从所述面板的周边垂直延伸而出的侧壁,所述固定框可套在所述固定磁铁的表面以固定所述固定磁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前侧设有与所述可动磁铁隔空对置的多个固定防抖线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部包括用于承载透镜的镜座、用于安装可动磁铁的磁铁支架、用于将所述镜座悬架支撑在磁铁支架内周侧的第一弹簧组件、以及用于将磁铁支架支撑为可相对底座沿垂直于光轴方向移动的多个第二弹簧组件;所述多个第二弹簧组件与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镜座为在光轴方向上形成有开孔的筒状;所述磁铁支架中央部形成有通孔,对应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磁铁的位置形成有缺口,磁铁支架的周边形成有固定槽,所述可动磁铁插设于所述固定槽内;从光轴的方向观察,固定磁铁位于所述磁铁支架的缺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支架的缺口内侧固定有可动防抖线圈,所述可动防抖线圈位于所述固定磁铁上方,与固定磁铁隔空对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防抖线圈的两端跨接在一对连接片上,所述一对连接片固定在所述磁铁支架上,且所述连接片与可动防抖线圈和对应的第二弹簧组件电性连接,从而所述连接片和所述对应的第二弹簧组件作为所述连接片和柔性电路板的导电路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包括自磁铁支架内部延伸而出的第一凸台、从第一凸台上延伸而出并位于磁铁支架的前端面上的第二凸台、以及与第一凸台连接并固定在磁铁支架内部的第三凸台;所述可动防抖线圈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片的第一凸台电性连接,所述两个连接片的两个第二凸台分别与第一弹簧组件的两个相互独立互不电性连接的两部分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组件的两个相互独立互不电性连接的两部分分别与对应的第二弹簧组件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组件包括上弹片和下弹片,所述上弹片设于所述可动部的靠近光轴方向前方的前端面,所述下弹片设于所述可动部的靠近光轴方向后方的后端面;所述上弹片包括四片相互独立且互不电性连接的四部分,其中靠近所述固定磁铁的两部分分别与所述两个连接片电性连接,远离所述固定磁铁的两部分分别与设置在所述镜座的外周侧的驱动线圈的两端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组件设于所述可动部的四个角部,所述第二弹簧组件沿平行于所述透镜的光轴的方向延伸,其一端与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弹片连接。
11.一种双摄像头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两个所述的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相邻设置,且每个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内的固定磁铁均设置在靠近另一个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的一侧。
CN201920685021.XU 2019-03-12 2019-05-14 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和双摄像头马达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69058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09204 2019-03-12
CN2019203092041 2019-03-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90589U true CN209690589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608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85021.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690589U (zh) 2019-03-12 2019-05-14 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和双摄像头马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905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5943A (zh) * 2019-03-12 2019-07-05 惠州大亚湾三美达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和双摄像头马达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5943A (zh) * 2019-03-12 2019-07-05 惠州大亚湾三美达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和双摄像头马达
CN109975943B (zh) * 2019-03-12 2024-02-02 惠州萨至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和双摄像头马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77632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with 3D elastic support structure
CN107329348B (zh) 一种带防抖功能的透镜驱动装置
US20210109367A1 (en) Lens Module
US11199722B2 (en) Lens driver for camera
US20200033699A1 (en) Camera module
KR20170071097A (ko) 광학용 액추에이터
KR20140011850A (ko) 카메라 모듈
CN105629626A (zh) 一种相机、光学系统及光学防抖摄像头装置
CN204129406U (zh) 一种相机抖动补正装置
KR20170141523A (ko) 일체형 요크가 구비된 ois 액추에이터
CN106773105A (zh) 一种平移式光学防抖透镜驱动装置
CN109975943A (zh) 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和双摄像头马达
CN209690589U (zh) 低磁干扰透镜驱动装置和双摄像头马达
CN212379695U (zh) 一种防抖马达
CN210442563U (zh) 光学变焦马达及摄像装置
KR102568372B1 (ko)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KR102458713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210442608U (zh) 透镜马达簧片、透镜马达及摄像装置
CN213244124U (zh) 摄像模组、移动终端以及车载设备
CN114222049A (zh) 摄像头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3325653A (zh) 具有抖动补偿功能的镜头驱动装置、相机和电子装置
CN207992538U (zh)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15813672U (zh) 一种双层滚珠ois马达
KR102416242B1 (ko) 카메라 모듈
CN220020000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7

Address after: Xiangshuihe Industrial Park, Dayaw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izhou Sazhid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83 4th floor, No.6 workshop, Yongchang electronics company, Xiangshuihe Industrial Park, Daya Bay,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DAYA BAY JSS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DAYA BAY EVER BRIGHT ELECTRONICS & INDUSTRIAL Co.,Ltd.

Patentee before: JSS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0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