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74411U - 一种实验室负压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验室负压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74411U
CN219674411U CN202321084303.7U CN202321084303U CN219674411U CN 219674411 U CN219674411 U CN 219674411U CN 202321084303 U CN202321084303 U CN 202321084303U CN 219674411 U CN219674411 U CN 219674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filtering box
air
air filtering
out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8430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echeng Laborato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echeng Laborato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echeng Laborato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echeng Laborato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8430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74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74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744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室负压控制装置,滤气箱的内部安装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第一进气管连通设于第一过滤器与第二过滤器的间隔区域设置,第二进气管连通设于第二过滤器与第三过滤器的间隔区域设置;滤气箱于临近第一过滤器的端面处连通有第一出气管;滤气箱于第三过滤器远离第二过滤器的侧壁处连通安装有第二出气管;第一进气管的端口处安装有第一风机;第二出气管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第二出气管的端口处安装有第二风机;第一出气管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第二进气管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其可使得进气、排气均得到过滤净化,且过滤部位集中在临近区域,可便于安装使用,也便于后续的检修或替换,方便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实验室负压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通风装置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实验室负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实验室是指通过特殊通风装置,使实验室内部的空气按所需的朝向进行流动、换气、净化,并使实验室内的压力低于室外压力的实验室,维持所需的环境状态;
但是,现有负压实验室大多是简单的将管道进行分离,在进气口、排气口、循环换气区域加装过滤净化部件,多个过滤净化部件分散在多个位置,在后期的检修或替换时需要到不同的位置进行作业,使用操作不便,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实验室负压控制装置,其结构新颖,使得进气、排气均得到过滤净化,并且过滤部位集中在临近区域,可便于安装使用,也便于后续的检修或替换,方便操作。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室负压控制装置,包括矩形状的滤气箱,滤气箱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间隔设置;滤气箱的两相对侧壁分别连通安装有第一进气管及第二进气管,第一进气管对应第一过滤器与第二过滤器的间隔区域设置,第二进气管对应第二过滤器与第三过滤器的间隔区域设置;滤气箱于第一过滤器远离第二过滤器的端面处连通安装有第一出气管;滤气箱于第三过滤器远离第二过滤器的侧壁处连通安装有第二出气管;第一进气管的端口处安装有第一风机,第一风机朝滤气箱内部送风;第二出气管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第二出气管的端口处安装有第二风机,第二风机将滤气箱内的气体朝外抽送;第一出气管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第二进气管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滤气箱的顶部开设有三个第一对接口,三个第一对接口分别用于插放安装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滤气箱的一侧壁开设有两个第二对接口,两个第二对接口分别用于安装第一进气管及第二出气管;滤气箱的另一侧壁开设有第三对接口,第三对接口用于安装第二进气管;滤气箱于第一过滤器远离第二过滤器的端面开设有第四对接口,第四对接口用于安装第一出气管。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过滤器包括外框,及安装在外框内部的多块滤芯,多块滤芯均匀间隔设置;插入滤气箱内部的外框的外壁轮廓与滤气箱的内壁形状适配,第一过滤器插入滤气箱部位的外壁抵持在滤气箱的内壁、形成阻隔,使得气体需从滤芯部位穿过;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结构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外框包括压板,及固定设于压板底面的支撑框;支撑框的外壁轮廓与第一对接口的形状适配,支撑框的两相对侧壁抵持在滤气箱的两相对内壁,支撑框的底面抵持在滤气箱的底部内壁,压板抵持在滤气箱的顶面、且通过多个螺栓固定;支撑框的两相对侧壁对应设有多组插孔,插孔的形状与滤芯的形状适配,多块滤芯对应安装在多个插孔处,形成多重的过滤。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滤芯包括方框,安装在方框两敞开口的滤网,填充在两个滤网之间吸附颗粒;方框的外部轮廓与插孔的形状适配,方框卡放在相对的一组插孔之间、且通过磁吸连接配合,方框的两侧外壁与支撑框的两侧外壁平齐。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方框的顶面一端设有卡位缺口,其中一侧的插孔顶部固定设有卡位凸块,卡位凸块的位置与卡位缺口的位置对应、且形状适配;卡位凸块上固定嵌设有第一磁铁块,卡位缺口的壁面上固定嵌设有第二磁铁块,滤芯插放到位后,第二磁铁块与第一磁铁块磁吸连接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方框的顶面固定嵌设有至少一块第三磁铁块,压板的底面固定嵌设有第四磁铁块,第四磁铁块与第三磁铁块位置对应,滤芯插放到位后,第三磁铁块与第四磁铁块磁吸连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室负压控制装置,其结构新颖,滤气箱的内部安装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滤气箱的两相对侧壁分别连通安装有第一进气管及第二进气管,第一进气管对应第一过滤器与第二过滤器的间隔区域设置,第二进气管对应第二过滤器与第三过滤器的间隔区域设置;滤气箱于第一过滤器远离第二过滤器的端面处连通安装有第一出气管;滤气箱于第三过滤器远离第二过滤器的侧壁处连通安装有第二出气管;第一进气管的端口处安装有朝滤气箱内部送风的第一风机,第二出气管的端口处安装有朝外送风的第二风机,第一出气管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第二进气管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巧妙利用过滤器的分布位置、以及进气口排气口的布局,使得进气及排气均经过滤气箱,并且途径过滤器,从而可使得进气、排气均得到过滤净化,有效防止外部杂质进入实验室内,也可防止实验室内的废气直接排至外部而造成污染;
此结构设计,还可使得多个过滤器均集中安装在滤气箱处,便于安装使用,也便于后续的检修或替换,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实验室负压控制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滤气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过滤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外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滤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第一过滤器;110、外框;111、压板;112、支撑框;113、插孔;114、卡位凸块;115、第一磁铁块;116、第四磁铁块;120、滤芯;121、方框;122、滤网;123、卡位缺口;124、第二磁铁块;125、第三磁铁块;
200、第二过滤器;300、第三过滤器;
400、滤气箱;410、第一对接口;420、第二对接口;430、第三对接口;440、第四对接口;
510、第一进气管;520、第二进气管;610、第一出气管;620、第二出气管;710、第一风机;720、第二风机;810、第一电磁阀;820、第二电磁阀;830、第三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实验室负压控制装置,包括矩形状的滤气箱400,滤气箱400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过滤器100、第二过滤器200、第三过滤器300,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间隔设置;滤气箱400的两相对侧壁分别连通安装有第一进气管510及第二进气管520,第一进气管510对应第一过滤器100与第二过滤器200的间隔区域设置,第二进气管520对应第二过滤器200与第三过滤器300的间隔区域设置;滤气箱400于第一过滤器100远离第二过滤器200的端面处连通安装有第一出气管610;滤气箱400于第三过滤器300远离第二过滤器200的侧壁处连通安装有第二出气管620;第一进气管510的端口处安装有第一风机710,第一风机朝滤气箱内部送风;第二出气管620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830,第二出气管620的端口处安装有第二风机720,第二风机将滤气箱内的气体朝外抽送;第一出气管610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810,第二进气管620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820;并且,可根据实际的安装环境进行相应的管道布局安装,第一进气管及第二出气管均设于室内,而第一出气管与第二进气管均设于室外,并且各个端口之间通过延长管道的方式尽可能的扩大间隔,防止相互干扰;
上述的一种实验室负压控制装置,其结构新颖,滤气箱的内部安装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滤气箱的两相对侧壁分别连通安装有第一进气管及第二进气管,第一进气管对应第一过滤器与第二过滤器的间隔区域设置,第二进气管对应第二过滤器与第三过滤器的间隔区域设置;滤气箱于第一过滤器远离第二过滤器的端面处连通安装有第一出气管;滤气箱于第三过滤器远离第二过滤器的侧壁处连通安装有第二出气管;第一进气管的端口处安装有朝滤气箱内部送风的第一风机,第二出气管的端口处安装有朝外送风的第二风机,第一出气管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第二进气管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巧妙利用过滤器的分布位置、以及进气口排气口的布局,使得进气及排气均经过滤气箱,并且途径过滤器,从而可使得进气、排气均得到过滤净化,有效防止外部杂质进入实验室内,也可防止实验室内的废气直接排至外部而造成污染;此结构设计,还可使得多个过滤器均集中安装在滤气箱处,便于安装使用,也便于后续的检修或替换,方便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抽风机、送风机都是常见的送风结构,其可在市面上直接采购使用,具体结构不做赘述。
更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主要以下三种运行状态;第一种,单一的朝外排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开启,第三电磁阀关闭,第一风机启动,第一风机将实验室内的送入滤气箱内,途径第一过滤器或第二过滤器后,通过第一排气管及第二进气管排出;
第二种,单一的朝内送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开启,第二风机启动,外部的气体经过过滤器后进入实验室内;
第三种,需要对实验室内的气体进行循环净化,第一电磁阀及第二电磁阀管壁,第三电磁阀开启,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都启动,从而使实验室内的气体进行循环的流动、并且途径过滤器实现净化;
第四种,基于第三种的循环净化状态情况下,适当的开启第二电磁阀,实现外部气流的补充。
进一步地,滤气箱400的顶部开设有三个第一对接口410,三个第一对接口410分别用于插放安装第一过滤器100、第二过滤器200、第三过滤器300;滤气箱400的一侧壁开设有两个第二对接口420,两个第二对接口420分别用于安装第一进气管510及第二出气管620;滤气箱400的另一侧壁开设有第三对接口430,第三对接口430用于安装第二进气管520;滤气箱400于第一过滤器100远离第二过滤器200的端面开设有第四对接口440,第四对接口440用于安装第一出气管610;使滤气箱自身作为独立的结构,可使用矩形方盒作为基体结构,然后在此基体上进行开孔,获取滤气箱结构,方便加工生产。
进一步地,第一过滤器100包括外框110,及安装在外框110内部的多块滤芯120,多块滤芯均匀间隔设置;插入滤气箱内部的外框的外壁轮廓与滤气箱的内壁形状适配,第一过滤器插入滤气箱部位的外壁抵持在滤气箱的内壁、形成阻隔,使得气体需从滤芯部位穿过;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结构相同;此结构设计可使得一个过滤器中具有多层、多重的过滤效果,使其作为单元模块、更好的适配滤气箱进行安装与配合,且多个过滤器形成多级的过滤。
进一步地,外框110包括压板111,及固定设于压板111底面的支撑框112;支撑框112的外壁轮廓与第一对接口410的形状适配,支撑框112的两相对侧壁抵持在滤气箱400的两相对内壁,支撑框112的底面抵持在滤气箱400的底部内壁,压板111抵持在滤气箱400的顶面、且通过多个螺栓固定;支撑框112的两相对侧壁对应设有多组插孔113,插孔113的形状与滤芯120的形状适配,多块滤芯对应安装在多个插孔处,形成多重的过滤;此结构设计可方便过滤器与滤气箱之间的安装配合,也方便滤芯与外框之间的拆装配合,从而可方便整体的拆装,以便后续检修或替换,可单一的替换滤芯,也可将整个过滤器进行替换,使用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滤芯120包括方框121,安装在方框两敞开口的滤网122,填充在两个滤网之间吸附颗粒;方框121的外部轮廓与插孔113的形状适配,方框121卡放在相对的一组插孔113之间、且通过磁吸连接配合,方框121的两侧外壁与支撑框112的两侧外壁平齐;可使得滤芯更紧密的安装在方框内,防止滤芯突出而影响整个过滤器的插入;此设计还可实现滤气箱侧壁对方框进行限定,当过滤器插放在滤气箱内时,确保滤芯不会从外框脱离,维持所需的配合状态,维持多重的过滤条件;吸附颗粒包括但不仅限于活性炭颗粒、分子筛、二氧化硅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颗粒是较为常见的气体净化颗粒,可在市面上采购使用。
进一步地,方框121的顶面一端设有卡位缺口123,其中一侧的插孔113顶部固定设有卡位凸块114,卡位凸块114的位置与卡位缺口123的位置对应、且形状适配;此设计可利用卡位缺口部位作为前后之分,方便滤芯插放到支撑框处,也利用卡位凸块限定滤芯的超出,方便对位;卡位凸块114上固定嵌设有第一磁铁块115,卡位缺口123的壁面上固定嵌设有第二磁铁块124,滤芯插放到位后,第二磁铁块与第一磁铁块磁吸连接配合,方框121的顶面固定嵌设有至少一块第三磁铁块125,压板11的底面固定嵌设有第四磁铁块116,第四磁铁块与第三磁铁块位置对应,滤芯插放到位后,第三磁铁块与第四磁铁块磁吸连接配合,通过多重的磁吸连接配合可加强滤芯与支撑框之间的连接,既不会轻易脱离,也可方便拆装,便于使用操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实验室负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矩形状的滤气箱,滤气箱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间隔设置;
滤气箱的两相对侧壁分别连通安装有第一进气管及第二进气管,第一进气管对应第一过滤器与第二过滤器的间隔区域设置,第二进气管对应第二过滤器与第三过滤器的间隔区域设置;滤气箱于第一过滤器远离第二过滤器的端面处连通安装有第一出气管;滤气箱于第三过滤器远离第二过滤器的侧壁处连通安装有第二出气管;
第一进气管的端口处安装有第一风机,第一风机朝滤气箱内部送风;
第二出气管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第二出气管的端口处安装有第二风机,第二风机将滤气箱内的气体朝外抽送;
第一出气管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第二进气管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负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滤气箱的顶部开设有三个第一对接口,三个第一对接口分别用于插放安装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
滤气箱的一侧壁开设有两个第二对接口,两个第二对接口分别用于安装第一进气管及第二出气管;
滤气箱的另一侧壁开设有第三对接口,第三对接口用于安装第二进气管;
滤气箱于第一过滤器远离第二过滤器的端面开设有第四对接口,第四对接口用于安装第一出气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验室负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过滤器包括外框,及安装在外框内部的多块滤芯,多块滤芯均匀间隔设置;插入滤气箱内部的外框的外壁轮廓与滤气箱的内壁形状适配,第一过滤器插入滤气箱部位的外壁抵持在滤气箱的内壁、形成阻隔,使得气体需从滤芯部位穿过;
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验室负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外框包括压板,及固定设于压板底面的支撑框;
支撑框的外壁轮廓与第一对接口的形状适配,支撑框的两相对侧壁抵持在滤气箱的两相对内壁,支撑框的底面抵持在滤气箱的底部内壁,压板抵持在滤气箱的顶面、且通过多个螺栓固定;
支撑框的两相对侧壁对应设有多组插孔,插孔的形状与滤芯的形状适配,多块滤芯对应安装在多个插孔处,形成多重的过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实验室负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滤芯包括方框,安装在方框两敞开口的滤网,填充在两个滤网之间吸附颗粒;
方框的外部轮廓与插孔的形状适配,方框卡放在相对的一组插孔之间、且通过磁吸连接配合,方框的两侧外壁与支撑框的两侧外壁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实验室负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方框的顶面一端设有卡位缺口,其中一侧的插孔顶部固定设有卡位凸块,卡位凸块的位置与卡位缺口的位置对应、且形状适配;
卡位凸块上固定嵌设有第一磁铁块,卡位缺口的壁面上固定嵌设有第二磁铁块,滤芯插放到位后,第二磁铁块与第一磁铁块磁吸连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实验室负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方框的顶面固定嵌设有至少一块第三磁铁块,压板的底面固定嵌设有第四磁铁块,第四磁铁块与第三磁铁块位置对应,滤芯插放到位后,第三磁铁块与第四磁铁块磁吸连接配合。
CN202321084303.7U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实验室负压控制装置 Active CN219674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4303.7U CN219674411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实验室负压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4303.7U CN219674411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实验室负压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74411U true CN219674411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19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84303.7U Active CN219674411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实验室负压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744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74411U (zh) 一种实验室负压控制装置
CN110748986A (zh) 一种具有新风净化功能的吊装式中央除湿机
CN105674418A (zh) 一种模块式空气清新机
CN208886985U (zh) 单向流新风净化吊顶机
CN213090029U (zh) 双向流全热交换新风机
CN211585858U (zh) 一种暖通工程用的新风过滤装置
CN212746710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4307406A (zh) 一种整体式空气滤芯
CN206018813U (zh) 一种具有独立风道的空气净化器
CN216244701U (zh) 新风风机
CN219713618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空气净化器
CN219083308U (zh) 一种新风双向流吊顶外部布局
CN220669675U (zh) 一种带除湿系统的单向流吊顶新风结构
CN211451193U (zh) 一种具有新风净化功能的吊装式中央除湿机
CN219976637U (zh) 一种新风装置
CN216259755U (zh) 一种便于修理的废气处理设备
CN220083228U (zh) 一种新风过滤装置
CN218269431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新风机
CN218469226U (zh) 一种新风换气机用过滤机构
CN211876305U (zh) 一种净化车间整体百叶风口
CN217662565U (zh)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TiO2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
CN216814505U (zh) 一种新风系统
CN216924586U (zh) 一种全热净化新风除湿机
CN220060641U (zh) 一种电磁阀
CN220958761U (zh) 一种新风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