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90029U - 双向流全热交换新风机 - Google Patents

双向流全热交换新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90029U
CN213090029U CN202021160062.6U CN202021160062U CN213090029U CN 213090029 U CN213090029 U CN 213090029U CN 202021160062 U CN202021160062 U CN 202021160062U CN 213090029 U CN213090029 U CN 2130900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cavity
fresh air
chamb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6006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瞿连军
周叶
秦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Chinafil Filt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Chinafil Filt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Chinafil Filt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Chinafil Filt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6006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900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900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900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向流全热交换新风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固定设有热交换滤芯,所述热交换滤芯两侧位于壳体内腔固定设有隔板,且所述隔板把壳体内腔分割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该设备整体吊装于吊顶夹层内部,所有走线都是暗线,整体安装完毕后比较美观,不影响整体房屋结构,打开排风风机,排风风机可以把室内的污浊的空气经排风口入口引入第三腔室内腔,再从第三腔室内腔引入热交换滤芯进行换热最后从排风口出口排到室外,打开新风风机,新风风机可以把室外的新鲜的空气经新风入口引入第四腔室,再由第四腔室引入热交换滤芯进行换热最后从新风出口排到室内,可以有效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

Description

双向流全热交换新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向流全热交换新风机,属于新风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工业革命的兴起,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加重,有 PM2.5甚至更加危险的细菌或微生物弥漫在空气当中,虽然目前的市面上有很多的空气净化设备,但是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说行业标准的寥寥无几,现有市面上的新风机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只能对空气质量进行一个提升,防疫级别的根本没有,故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而且市面上的新风装置普遍使用寿命短、性能的稳定性不够,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双向流全热交换新风机,该设备整体吊装于吊顶夹层内部,所有走线都是暗线,整体安装完毕后比较美观,不影响整体房屋结构,打开排风风机,排风风机可以把室内的污浊的空气经排风口入口引入第三腔室内腔,再从第三腔室内腔引入热交换滤芯进行换热最后从排风口出口排到室外,打开新风风机,新风风机可以把室外的新鲜的空气经新风入口引入第四腔室,再由第四腔室引入热交换滤芯进行换热最后从新风出口排到室内,可以有效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通过设置热交换滤芯,新风与排风双向气流在热交换滤芯内交汇,发生能量交换,以全热交换技术回收能源,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室内空气温度的流失,通过设置初级金属网过滤器可以对室外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电加热丝不仅可以对室外的空气进行加热而且可以对室外的空气进行加热杀菌,通过设置空气过滤器可以对空气中的病毒进行过滤,过滤等级高,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双向流全热交换新风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固定设有热交换滤芯,所述热交换滤芯两侧位于壳体内腔固定设有隔板,且所述隔板把壳体内腔分割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所述壳体顶部两侧与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新风出口、排风口出口、排风口入口、新风入口,且所述新风出口、排风口出口、排风口入口、新风入口分别贯通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所述热交换滤芯顶部左侧的出气口端部固定连接有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一侧位于第一腔室内腔固定设有新风风机,所述热交换滤芯顶部右侧的出气口端部固定设有排风风机,且所述排风风机位于第二腔室内腔,所述热交换滤芯底部左侧的进气口与第三腔室相贯通,所述热交换滤芯底部右侧的进气口与第四腔室贯通连接,所述第四腔室内腔固定设有初级金属网过滤器,所述初级金属网过滤器一侧位于第四腔室内腔固定设有电加热丝。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壳体两侧对称固定设有吊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壳体顶部设有检修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新风入口端部内腔固定设有灰尘过滤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新风出口、排风口出口、排风口入口、新风入口端部均固定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上周向等距设有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1、该设备整体吊装于吊顶夹层内部,所有走线都是暗线,整体安装完毕后比较美观,不影响整体房屋结构;
2、打开排风风机,排风风机可以把室内的污浊的空气经排风口入口引入第三腔室内腔,再从第三腔室内腔引入热交换滤芯进行换热最后从排风口出口排到室外,打开新风风机,新风风机可以把室外的新鲜的空气经新风入口引入第四腔室,再由第四腔室引入热交换滤芯进行换热最后从新风出口排到室内,可以有效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
3、通过设置热交换滤芯,新风与排风双向气流在热交换滤芯内交汇,发生能量交换,以全热交换技术回收能源,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室内空气温度的流失,通过设置初级金属网过滤器可以对室外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电加热丝不仅可以对室外的空气进行加热而且可以对室外的空气进行加热杀菌,通过设置空气过滤器可以对空气中的病毒进行过滤,过滤等级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向流全热交换新风机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向流全热交换新风机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向流全热交换新风机的俯视剖视图。
图中标号:1、新风出口;2、新风风机;3、空气过滤器;4、热交换滤芯;5、排风风机;6、排风口出口;7、排风口入口;8、电加热丝;9、初级金属网过滤器;10、新风入口;11、吊耳;12、检修门;13、灰尘过滤网;14、翻边;15、螺纹孔;16、隔板;17、第一腔室;18、第二腔室;19、第三腔室;20、第四腔室;21、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双向流全热交换新风机,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21内腔固定设有热交换滤芯4,新风与排风双向气流在热交换滤芯4内交汇,发生能量交换,以全热交换技术回收能源,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室内空气温度的流失,所述热交换滤芯4两侧位于壳体21内腔固定设有隔板16,且所述隔板16 把壳体21内腔分割成第一腔室17、第二腔室18、第三腔室19、第四腔室20,所述壳体21顶部两侧与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新风出口 1、排风口出口6、排风口入口7、新风入口10,且所述新风出口1、排风口出口6、排风口入口7、新风入口10分别贯通第一腔室17、第二腔室18、第三腔室19、第四腔室20,所述热交换滤芯4顶部左侧的出气口端部固定连接有空气过滤器3,通过设置空气过滤器3可以对空气中的病毒进行过滤,过滤等级高,所述空气过滤器3一侧位于第一腔室17内腔固定设有新风风机2,新风风机2可以把室外的新鲜的空气经新风入口10引入第四腔室20,再由第四腔室20引入热交换滤芯4进行换热最后从新风出口1排到室内,可以有效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所述热交换滤芯4顶部右侧的出气口端部固定设有排风风机5,且所述排风风机5位于第二腔室18内腔,排风风机5可以把室内的污浊的空气经排风口入口7引入第三腔室19内腔,再从第三腔室19内腔引入热交换滤芯4进行换热最后从排风口出口6排到室外,所述热交换滤芯4底部左侧的进气口与第三腔室19相贯通,所述热交换滤芯4底部右侧的进气口与第四腔室20贯通连接,所述第四腔室20内腔固定设有初级金属网过滤器9,通过设置初级金属网过滤器9可以对室外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所述初级金属网过滤器9一侧位于第四腔室20内腔固定设有电加热丝8,电加热丝8不仅可以对室外的空气进行加热而且可以对室外的空气进行加热杀菌。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21顶部设有检修门12,设置检修门12方便对新风机进行检修。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新风出口1、排风口出口6、排风口入口7、新风入口10端部均固定设有翻边14,所述翻边14上周向等距设有螺纹孔15,便于与进气管道与排气管道连接。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壳体21两侧对称固定设有吊耳11,设置吊耳11方便对壳体21进行固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新风与排风双向气流在热交换滤芯4内交汇,发生能量交换,以全热交换技术回收能源,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室内空气温度的流失,空气过滤器3可以对空气中的病毒进行过滤,过滤等级高,排风风机5可以把室内的污浊的空气经排风口入口7引入第三腔室19内腔,再从第三腔室19内腔引入热交换滤芯4进行换热最后从排风口出口6排到室外,新风风机2可以把室外的新鲜的空气经新风入口10引入第四腔室20,再由第四腔室20引入热交换滤芯4进行换热最后从新风出口1排到室内,可以有效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初级金属网过滤器9可以对室外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电加热丝8不仅可以对室外的空气进行加热而且可以对室外的空气进行加热杀菌。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双向流全热交换新风机,包括壳体(2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内腔固定设有热交换滤芯(4),所述热交换滤芯(4)两侧位于壳体(21)内腔固定设有隔板(16),且所述隔板(16)把壳体(21)内腔分割成第一腔室(17)、第二腔室(18)、第三腔室(19)、第四腔室(20),所述壳体(21)顶部两侧与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新风出口(1)、排风口出口(6)、排风口入口(7)、新风入口(10),且所述新风出口(1)、排风口出口(6)、排风口入口(7)、新风入口(10)分别贯通第一腔室(17)、第二腔室(18)、第三腔室(19)、第四腔室(20),所述热交换滤芯(4)顶部左侧的出气口端部固定连接有空气过滤器(3),所述空气过滤器(3)一侧位于第一腔室(17)内腔固定设有新风风机(2),所述热交换滤芯(4)顶部右侧的出气口端部固定设有排风风机(5),且所述排风风机(5)位于第二腔室(18)内腔,所述热交换滤芯(4)底部左侧的进气口与第三腔室(19)相贯通,所述热交换滤芯(4)底部右侧的进气口与第四腔室(20)贯通连接,所述第四腔室(20)内腔固定设有初级金属网过滤器(9),所述初级金属网过滤器(9)一侧位于第四腔室(20)内腔固定设有电加热丝(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流全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两侧对称固定设有吊耳(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流全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顶部设有检修门(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流全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入口(10)端部内腔固定设有灰尘过滤网(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流全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出口(1)、排风口出口(6)、排风口入口(7)、新风入口(10)端部均固定设有翻边(14),所述翻边(14)上周向等距设有螺纹孔(15)。
CN202021160062.6U 2020-06-22 2020-06-22 双向流全热交换新风机 Active CN2130900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60062.6U CN213090029U (zh) 2020-06-22 2020-06-22 双向流全热交换新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60062.6U CN213090029U (zh) 2020-06-22 2020-06-22 双向流全热交换新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90029U true CN213090029U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21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60062.6U Active CN213090029U (zh) 2020-06-22 2020-06-22 双向流全热交换新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9002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4162A (zh) * 2021-08-18 2021-12-24 杭州慧祥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热交换新风机
CN114151865A (zh) * 2021-12-06 2022-03-08 深圳市今典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室内换气的方法、控制系统及换气净化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4162A (zh) * 2021-08-18 2021-12-24 杭州慧祥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热交换新风机
CN114151865A (zh) * 2021-12-06 2022-03-08 深圳市今典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室内换气的方法、控制系统及换气净化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090029U (zh) 双向流全热交换新风机
CN105020793A (zh) 超薄空气净化装置及与空调器组合安装的空气净化装置
CN105490185A (zh) 一种防尘通风性能好的配电柜
CN108692389A (zh) 空气处理设备及空气处理系统
CN209197072U (zh) 新风净化装置
CN207299232U (zh) 一种吊顶式空气净化设备
CN211822987U (zh) 一种消毒杀菌新风机
CN110529962B (zh) 一种热回收用同心管道及大柜机
CN215991673U (zh) 一种带有通风机构的网络机柜
CN215809035U (zh) 一种新风窗
CN104214883A (zh) 新风净化器
CN108679775A (zh) 智能新风控温消毒系统
CN214196732U (zh) 一种智能化低耗能低噪音风机组
CN203052796U (zh) 抽油烟机用可清洗补充送风装置
CN208765181U (zh) 一种利用新风的微型机房系统
CN207990902U (zh) 全热交换器
CN215863629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12503016A (zh) 一种智能化低耗能低噪音风机组
CN207584941U (zh) 一种双进风新风净化机
CN221324635U (zh) 一种用于楼房建筑的通风装置
CN214664966U (zh) 一种双向流新风净化装置
CN214038770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小型新风机
CN213480405U (zh) 一种柜式壁挂机
CN220606366U (zh) 一种防尘散热型工业plc柜
CN218820656U (zh) 方便更换过滤网的送风口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