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74049U - 一种投光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投光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74049U
CN219674049U CN202320282305.0U CN202320282305U CN219674049U CN 219674049 U CN219674049 U CN 219674049U CN 202320282305 U CN202320282305 U CN 202320282305U CN 219674049 U CN219674049 U CN 2196740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ide cover
heat dissipation
cov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8230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乾荣
焦志刚
朱奕光
梁志谦
曹恒耀
陆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Electrical and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Electrical and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Electrical and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Electrical and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8230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740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740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740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投光灯,包括:框板,其前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框板后侧正对所述安装槽的位置连接有向前延伸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沿上下方向间隔地设置有多个,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板之间连接有加强板;灯组,其连接于所述安装槽内;支撑组件,其连接于所述框板的左右两侧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固,不需要再加装外设的加固结构对主体结构提供支撑固定,安装使用更加方便,提高整体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投光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尤其涉及一种投光灯。
背景技术
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如需要晚上进行作业,则需要具有足够照明,例如,在海港建设中,由于港口海边具有波浪以及较大的海风,安装在港口的灯具都要承受波浪的频率震动以及较大的风压,尤其是大型灯具,灯体的震幅就更大,灯具更容易出现结构松动、灯体断裂等现象。因此,现时常用的大型灯具通常会在外侧增强固定架,从而提高整体结构强度,但这样灯具安装复杂、使用成本高,并且影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光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投光灯,包括:框板,其前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框板后侧正对所述安装槽的位置连接有向前延伸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沿上下方向间隔地设置有多个,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板之间连接有加强板;灯组,其连接于所述安装槽内;支撑组件,其连接于所述框板的左右两侧之间。
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使用时,可将支撑组件安装于框板的左右两侧之间,对整体进行支撑固定,而框板作为主体结构,其在安装灯组的安装槽前侧位置连接有散热板,通过散热板可将灯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出,任意上下相邻的两个散热板之间具有间隙,使得空气可流动经过,从而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而在上下相邻的两个散热板之间还连接有加强板,加强板与框板、两个相邻的散热板之间围设形成稳固的封闭结构,从而增强结构刚性,使得框板在受到震动以及强风压时不容易弯折变形,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稳固,不需要再加装外设的加固结构对主体结构提供支撑固定,安装使用更加方便,提高整体使用寿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板沿前后方向投影面积与框板沿前后方向投影面积的比值为2:3。加强板的加固覆盖范围占据框板的大部分位置,减少框板存在支撑受力较为薄弱、容易变形的情况,有效提高整体结构强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板的底侧连接有向前延伸的底板,所述底板的前侧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散热板之间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所述底板、所述框板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散热板之间围成容纳腔。盖板、底板、框板与最下方的散热板围设形成另一个框体结构,可提高对框板底部的支撑,并且所围成的容纳腔内可安装用于对灯组供电的电源组件,可对电器元件提供保护作用,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板与所述散热板上。盖板可从底板与散热板之间拆出,从而方便地对容纳腔内的电器元件进行拆装与维护,提高使用时的便捷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的顶侧与所述散热板上均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内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螺孔,所述支撑组件上穿插有螺丝并连接于多个所述螺孔内。在底板与加强板上带有连接柱,在安装支撑组件时,可将螺丝穿过支撑组件后再连接于螺孔内,利用连接柱本身围设形成的螺孔结构更加稳固,加强了螺丝安装时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增强整体结构强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左侧盖、右侧盖与支撑架,所述左侧盖连接于所述框板的左侧,所述右侧盖连接于所述框板的右侧,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框板的下方,所述支撑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左侧盖与所述右侧盖之间。左侧盖连接于框板的左侧,对框板的左侧进行遮盖保护,同样的,右侧盖连接于框板的右侧,对框板的右侧进行遮盖保护,而支撑架连接于左侧盖与右侧盖之间,使用时利用支撑架进行支承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板的前侧连接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散热筋。散热筋可增加散热板的散热面积,从而进一步加快散热效率,提高对灯组的散热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有的所述散热筋位于同一个平面并形成前散热面,所述前散热面的左右两侧分别相抵于左侧盖的内侧与右侧盖的内侧。所有散热筋形成前散热面,可在散热板的前侧形成一个限位的平面,此时将前散热面的左侧伸入左侧盖内并相抵于其内侧位置,同样的将前散热面的右侧伸入右侧盖内并相抵于其内侧位置,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并且在安装左侧盖与右侧盖时可方便地对左侧盖与右侧盖快速定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侧盖与所述右侧盖上正对所述散热板的位置均设置有散热孔。空气可从散热孔处流经散热板,从而形成沿左右方向的空气对流,可进一步提高对散热板上热量带走的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侧盖与所述右侧盖上均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左侧盖与所述右侧盖上分别环绕两个所述定位孔布置多个调节孔,所述支撑架的左右两侧均穿插有主连接件与子连接件,两个所述主连接件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定位孔内,两个所述子连接件分别连接于所述左侧盖与所述右侧盖的任一个所述调节孔内。将支撑架安装于左侧盖与右侧盖时,先将两个主连接件分别穿过左侧盖与右侧盖的左右两侧后连接于左侧盖与右侧盖的定位孔内,然后根据使用需要调整支撑架与框板之间形成的夹角,调整完成后,将穿过支撑架左右两侧的两个子连接件分别连接于左侧盖与右侧盖正对的调节孔内,从而实现对支撑架进一步的定位连接,如此可灵活地调整灯组照射的方向,提高整体使用的通用性与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板侧视图。
附图中:100-框板、110-安装槽、120-散热板、121-散热筋、130-加强板、140-底板、150-盖板、160-连接柱、161-螺孔、200-灯组、310-左侧盖、311-散热孔、312-调节孔、320-右侧盖、330-支撑架、340-主连接件、350-子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与图2,一种投光灯,包括框板100、灯组200与支撑组件,其中,在框板100的前侧设置有安装槽110,所述框板100后侧正对所述安装槽110的位置连接有向前延伸的散热板120,所述散热板120沿上下方向间隔地设置有多个,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板120之间连接有加强板130,在实际应用中,加强板130与框板100之间沿前后方向间隔地设置,上下两个加强板130可相互错开设计,亦可位于同一个平面上,灯组200连接于所述安装槽110内,灯组200包括灯板、安装于灯板上的灯珠,灯板连接于安装槽110的槽底,并可在安装槽110内均匀地排列多个,同样的,灯珠在灯板上可排列有多个,支撑组件连接于所述框板100的左右两侧之间。
由上述可知,使用时,可将支撑组件安装于框板100的左右两侧之间,对整体进行支撑固定,而框板100作为主体结构,其在安装灯组200的安装槽110前侧位置连接有散热板120,通过散热板120可将灯组20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出,任意上下相邻的两个散热板120之间具有间隙,使得空气可流动经过,从而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而在上下相邻的两个散热板120之间还连接有加强板130,加强板130与框板100、两个相邻的散热板120之间围设形成稳固的封闭结构,从而增强结构刚性,使得框板100在受到震动以及强风压时不容易弯折变形,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稳固,不需要再加装外设的加固结构对主体结构提供支撑固定,安装使用更加方便,提高整体使用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安装槽110在框板100上所占的位置较大,以安装容易更多的灯组200,此时框板100整体的面积亦会增加,随着框板100的面积增加,其容易弯折变形的风险亦逐渐增加,为了稳固整体使用时的重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板130沿前后方向投影面积与框板100沿前后方向投影面积的比值为2:3。加强板130的加固覆盖范围占据框板100的大部分位置,减少框板100存在支撑受力较为薄弱、容易变形的情况,有效提高整体结构强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需要将外设的电器元件连接于灯组200时,可直接将电器元件安装于框板100的后侧位置,并在框板100上开设走线孔位,灯组200此时可通过走线孔位连接于框板100后侧的电器元件处,此时安装的电器元件需要自带有防水保护的结构,而为了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可直接在框板100的底部围设形成安装电器元件的腔体,具体的,所述框板100的底侧连接有向前延伸的底板140,所述底板140的前侧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散热板120之间连接有盖板150,所述盖板150、所述底板140、所述框板100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散热板120之间围成容纳腔。盖板150、底板140、框板100与最下方的散热板120围设形成另一个框体结构,可提高对框板100底部的支撑,并且所围成的容纳腔内可安装用于对灯组200供电的电源组件,可对电器元件提供保护作用,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15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板140与所述散热板120上。盖板150可从底板140与散热板120之间拆出,从而方便地对容纳腔内的电器元件进行拆装与维护,提高使用时的便捷性。例如,盖板150可沿左右方向插设于底板140与最下方的散热板120之间,具体的,盖板150的顶侧连接有向后延伸的上过渡板,并在上过渡板上连接有上搭勾,此时在位于最下方的散热板120底侧设置有槽口向下的上限位槽,将上搭勾可沿左右方向穿插于上限位槽内定位,同样的,在盖板150的底侧连接有向后延伸的下过渡板,并在下过渡板上连接有下搭勾,在底板140的顶侧设置有槽口向上的下限位槽,下搭勾亦可沿左右方向穿插于下限位槽内定位。
支撑组件可通过螺丝定位连接于散热板120与底板140上,为了提高螺丝定位连接的稳固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40的顶侧与所述散热板120上均连接有连接柱160,所述连接柱160内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螺孔161,所述支撑组件上穿插有螺丝并连接于多个所述螺孔161内。在底板140与加强板130上带有连接柱160,在安装支撑组件时,可将螺丝穿过支撑组件后再连接于螺孔161内,利用连接柱160本身围设形成的螺孔161结构更加稳固,加强了螺丝安装时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增强整体结构强度。
作为支撑组件的进一步结构实施例,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左侧盖310、右侧盖320与支撑架330,所述左侧盖310连接于所述框板100的左侧,所述右侧盖320连接于所述框板100的右侧,对应地,亦即通过螺丝将左侧盖310与右侧盖320连接于散热板120与底板140上,所述支撑架330位于所述框板100的下方,所述支撑架330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左侧盖310与所述右侧盖320之间。左侧盖310连接于框板100的左侧,对框板100的左侧进行遮盖保护,同样的,右侧盖320连接于框板100的右侧,对框板100的右侧进行遮盖保护,而支撑架330连接于左侧盖310与右侧盖320之间,使用时利用支撑架330进行支承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板120的前侧连接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散热筋121。散热筋121可增加散热板120的散热面积,从而进一步加快散热效率,提高对灯组200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有的所述散热筋121位于同一个平面并形成前散热面,所述前散热面的左右两侧分别相抵于左侧盖310的内侧与右侧盖320的内侧。所有散热筋121形成前散热面,可在散热板120的前侧形成一个限位的平面,而左侧盖310的外边缘具有向右凸起的围边结构,同样的,右侧盖320的外边缘亦具有向左凸起的围边结构,此时将前散热面的左侧伸入左侧盖310内并相抵于其内侧位置,亦即相抵于左侧盖310的围边结构内,同样的将前散热面的右侧伸入右侧盖320内并相抵于其内侧位置,亦即相抵于右侧盖320的围边结构内,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并且在安装左侧盖310与右侧盖320时可方便地对左侧盖310与右侧盖320快速定位。
所有的散热板120可延伸至具有统一的前后宽度,而为了提高整体外观,所有的散热板120亦可延伸不同的前后宽度,例如由上至下散热板120的宽度逐渐增加,使得所有散热板120形成一个向下前方倾斜的斜面,此时散热筋121亦可平行于该斜面倾斜地设置。
框板100顶侧亦连接有顶板,顶板向前延伸,并在顶板的前侧位置可向下弯折,从而与散热筋121亦位于同一个平面上,以提高整体外观,顶板的左侧可伸入至左侧盖310的围边结构内,同样的,顶板的右侧亦可伸入至右侧盖320的围边结构内,从而提高对左侧盖310与右侧盖320的顶侧定位。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灯组200的散热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侧盖310与所述右侧盖320上正对所述散热板120的位置均设置有散热孔311,散热孔311的开设的位置可覆盖于散热板120上位于加强板130前后两侧的位置,还可对加强板130、框板100与上下两个散热板120围设形成的封闭结构进行散热。空气可从散热孔311处流经散热板120,从而形成沿左右方向的空气对流,可进一步提高对散热板120上热量带走的效率。
支撑架330可直接通过螺丝将其左右两侧分别锁紧固定于左侧盖310与右侧盖320上,而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对灯组200照射的方向进行调整,因此,为了可实现对灯组200的投射方向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侧盖310与所述右侧盖320上均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左侧盖310与所述右侧盖320上分别环绕两个所述定位孔布置多个调节孔312,所述支撑架330的左右两侧均穿插有主连接件340与子连接件350,两个所述主连接件340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定位孔内,两个所述子连接件350分别连接于所述左侧盖310与所述右侧盖320的任一个所述调节孔312内,在实际应用中,主连接件340与子连接件350可均为螺丝,螺丝穿过左侧盖310与右侧盖320后可连接于连接柱160的螺孔161内。将支撑架330安装于左侧盖310与右侧盖320时,先将两个主连接件340分别穿过左侧盖310与右侧盖320的左右两侧后连接于左侧盖310与右侧盖320的定位孔内,然后根据使用需要调整支撑架330与框板100之间形成的夹角,调整完成后,将穿过支撑架330左右两侧的两个子连接件350分别连接于左侧盖310与右侧盖320正对的调节孔312内,从而实现对支撑架330进一步的定位连接,如此可灵活地调整灯组200照射的方向,提高整体使用的通用性与便捷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投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板(100),其前侧设置有安装槽(110),所述框板(100)后侧正对所述安装槽(110)的位置连接有向前延伸的散热板(120),所述散热板(120)沿上下方向间隔地设置有多个,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板(120)之间连接有加强板(130);
灯组(200),其连接于所述安装槽(110)内;
支撑组件,其连接于所述框板(100)的左右两侧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130)沿前后方向投影面积与框板(100)沿前后方向投影面积的比值为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板(100)的底侧连接有向前延伸的底板(140),所述底板(140)的前侧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散热板(120)之间连接有盖板(150),所述盖板(150)、所述底板(140)、所述框板(100)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散热板(120)之间围成容纳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5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板(140)与所述散热板(120)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40)的顶侧与所述散热板(120)上均连接有连接柱(160),所述连接柱(160)内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螺孔(161),所述支撑组件上穿插有螺丝并连接于多个所述螺孔(16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左侧盖(310)、右侧盖(320)与支撑架(330),所述左侧盖(310)连接于所述框板(100)的左侧,所述右侧盖(320)连接于所述框板(100)的右侧,所述支撑架(330)位于所述框板(100)的下方,所述支撑架(330)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左侧盖(310)与所述右侧盖(32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120)的前侧连接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散热筋(1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散热筋(121)位于同一个平面并形成前散热面,所述前散热面的左右两侧分别相抵于左侧盖(310)的内侧与右侧盖(320)的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盖(310)与所述右侧盖(320)上正对所述散热板(120)的位置均设置有散热孔(311)。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盖(310)与所述右侧盖(320)上均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左侧盖(310)与所述右侧盖(320)上分别环绕两个所述定位孔布置多个调节孔(312),所述支撑架(330)的左右两侧均穿插有主连接件(340)与子连接件(350),两个所述主连接件(340)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定位孔内,两个所述子连接件(350)分别连接于所述左侧盖(310)与所述右侧盖(320)的任一个所述调节孔(312)内。
CN202320282305.0U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投光灯 Active CN2196740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82305.0U CN219674049U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投光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82305.0U CN219674049U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投光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74049U true CN219674049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893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82305.0U Active CN219674049U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投光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740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04084A1 (zh) 太阳能路灯
US20100246172A1 (en) Led lamp
JP6519769B2 (ja) 照明器具
JP6323780B2 (ja) 照明器具
KR101722682B1 (ko) 전원부 직결형 엘이디 조명장치
KR101033874B1 (ko) 방열성능을 개선한 led 가로등 기구
CN216079403U (zh) 照明灯具
JP2015125917A (ja) 照明器具
KR101093182B1 (ko) 가로등용 엘이디 조명등
JP2012252789A (ja) 照明器具
CN219674049U (zh) 一种投光灯
CN212056977U (zh) 灯具
CN210179463U (zh) 一种接触散热式led天棚灯
CN210123103U (zh) 投光灯及其散热壳体
CN210123102U (zh) 投光灯
CN102044120B (zh) 声光报警灯
CN217737039U (zh) 天棚灯
CN21095083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模组化led灯具
CN213207507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灯
CN211344957U (zh) 隧道廊道用泛光灯具
CN214840326U (zh) 一种投光灯及投光灯组
CN210979386U (zh) 一种可拆式散热型led灯
CN214425732U (zh) 一种led芯片健康光源组安装结构
CN213394856U (zh) 一种便于灵活使用的led灯
CN204042799U (zh) 一种led路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