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73044U - 轴间装配结构及其装配工装 - Google Patents

轴间装配结构及其装配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73044U
CN219673044U CN202321280130.6U CN202321280130U CN219673044U CN 219673044 U CN219673044 U CN 219673044U CN 202321280130 U CN202321280130 U CN 202321280130U CN 219673044 U CN219673044 U CN 2196730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shaft
sliding sleeve
clamping spr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8013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磊
钱汉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Deutz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Deutz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Deutz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Deutz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8013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730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730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730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部零件安装技术领域,公开了轴间装配结构及其装配工装,该轴间装配结构包括轴、滑套和卡簧,轴的外壁设有第一卡簧槽,滑套的内壁设有第二卡簧槽,滑套套接于轴上,卡簧设置于第一卡簧槽和第二卡簧槽内,以限制滑套和轴间的轴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的轴间装配结构仅需设置一个卡簧就能实现对轴和轴套间的轴向限位,并且卡簧装配至第一卡簧槽和第二卡簧槽内后不能拆卸,具有终生免维护、结构紧凑、零件少、安装方便、可靠性高、维护成本低的优势。

Description

轴间装配结构及其装配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部零件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轴间装配结构及其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两个轴零件之间的轴向窜动一般采用卡簧来限制,具体的,利用卡簧钳将卡簧A安装在零件A的外周的一卡簧槽内,再将零件B套接在零件A的外周并与卡簧A抵接,再利用卡簧钳将卡簧B安装在零件A的外周的另一卡簧槽内并与零件B抵接,从而通过卡簧A和卡簧B对零件B两侧的抵接来实现对其的限位,避免其沿零件A轴向窜动。
可知,现有的轴零件之间需要通过两个卡簧来避免两个零件之间的轴向窜动,卡簧数量设置较多,增加了安装、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间装配结构及其装配工装,以解决现有轴零件之间卡簧数量设置多,安装、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间装配结构,包括轴、滑套和卡簧,轴的外壁设有第一卡簧槽,滑套的内壁设有第二卡簧槽,滑套套接于轴上,卡簧设置于第一卡簧槽和第二卡簧槽内,以限制滑套和轴间的轴向移动。
通过在轴的外壁设有第一卡簧槽、滑套的内壁设有第二卡簧槽,将卡簧设置于第一卡簧槽和第二卡簧槽内,通过卡簧与第一卡簧槽和第二卡簧槽的配合,就能够限制滑套和轴间的相对轴向移动,使二者稳定配合,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轴间装配结构仅需设置一个卡簧就能实现对轴和轴套间的轴向限位,并且卡簧装配至第一卡簧槽和第二卡簧槽内后不能拆卸,具有终生免维护、结构紧凑、零件少、安装方便、可靠性高、维护成本低的优势。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本实用新型的轴间装配结构的装配工装,包括锥形套,所述锥形套固定套接于所述轴上,所述滑套能够滑动套接于所述锥形套上,所述锥形套的小头端能够插接于所述卡簧内,以在所述滑套带动所述卡簧沿所述轴的轴向滑动时撑开所述卡簧,使所述卡簧移动套接于所述轴上并匹配安装在所述第一卡簧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工装,使用时,先将锥形套固定套接于轴上,然后将带有卡簧的滑套套接于轴及锥形套上,使锥形套的小头端插接于卡簧内,当滑套沿轴的轴向滑动时,带动卡簧沿着锥形套的外周滑动,随着卡簧从锥形套的小头端滑动至大头端的过程,卡簧被锥形套逐渐撑开,当卡簧滑过锥形套后即可套接于轴上,继续移动滑套,直至卡簧移动并卡接至轴的第一卡簧槽内,完成装配,因此,本实施例的装配工装,通过锥形套就能够将卡簧装配至轴与滑套上,零部件装配数量上,并且装配完后的轴与滑套之间因卡簧的卡接限位,无法轴向窜动同时也无法拆装、减少了卡簧脱出的风险、稳定性高,终生免维护、降低维护成本。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轴的端部设有环形的辅助安装槽,所述锥形套匹配安装在所述辅助安装槽内,所述锥形套的大头端的外表面到所述辅助安装槽的槽底的距离L1大于等于所述轴的外壁到所述辅助安装槽的槽底的距离L2。
此设置,开设的辅助安装槽来匹配安装锥形套,能够通过辅助安装槽对锥形套的限位提升安装稳定性,同时限定锥形套的大头端的外表面到辅助安装槽的槽底的距离L1大于等于轴的外壁到辅助安装槽的槽底的距离L2,即锥形套的外表面始终高于轴的外壁设置,以确保卡簧滑过锥形套的大头端后能够过渡滑动套接在轴的外壁上,从而完成利用锥形套将卡簧装配至轴上的过程。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锥形套的外表面为圆弧形面。圆弧形面使得锥形套的锥度过渡的更平缓、流畅,相比于平面的锥形套,能够避免卡簧滑动过程中在锥形套处卡死的情况,降低装配难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卡簧槽的槽底与所述卡簧的外壁之间存在便于所述卡簧撑开的容纳间隙,该容纳间隙能够为卡簧的撑开变形提供空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间隙的深度h大于等于所述卡簧的内壁到所述滑套的内壁的距离L。
此设置,限定容纳间隙的深度h大于等于卡簧的内壁到滑套的内壁的距离L,即限定出容纳间隙的深度h始终大于等于卡簧露在第二卡簧槽外面部分的厚度,使得容纳间隙的深度h能够将卡簧露在第二卡簧槽外面部分完全容纳,即卡簧能够被锥形套完全撑开容纳至第二卡簧槽内。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配工装还包括橡胶锤,所述橡胶锤适于敲击所述滑套使所述滑套沿所述轴的轴向滑动。设置的橡胶锤在敲击滑套,使滑套沿轴的轴向滑动的同时,还能降低对滑套的敲击损伤,确保滑套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配工装还包括夹持件,所述夹持件适于夹持所述卡簧以将所述卡簧放置于所述第二卡簧槽内。利用夹持件来夹持卡簧,使卡簧压缩变形,待卡簧放置于第二卡簧槽后夹持件松开,卡簧恢复形变后卡接于第二卡簧槽内、不会脱出。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套内设有同轴的第一套接孔和位于所述第一套接孔两端的第二套接孔,所述滑套通过所述第一套接孔和所述第二套接孔套接于所述轴和所述锥形套的外周,所述第一套接孔的孔径d1大于所述第二套接孔的孔径d2,所述第二卡簧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套接孔的孔壁上。
此设置,由于第一套接孔的孔径d1大于第二套接孔的孔径d2,因此,当滑套通过依次通过第二套接孔、第一套接孔、第二套接孔套接于轴和锥形件的上时,第一套接孔的设置能够减小滑套的内壁与轴的外壁之间的接触摩擦力、提升套接顺畅性,同时降低对轴及滑套的磨损、确保零部件寿命,而孔径较小的第二套接孔能够提升滑套和轴之间的配合紧密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套接孔远离所述第二套接孔的端部设有倒圆角,倒圆角能够扩大第一套接孔的进口端孔径,以对轴插入第一套接孔内进行导向、降低轴对接滑套的装配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间装配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工装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工装使用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与锥形套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套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轴;101、第一卡簧槽;102、辅助安装槽;20、滑套;201、第一套接孔;2011、第二卡簧槽;2012、容纳间隙;2013、倒圆角;202、第二套接孔;30、卡簧;1、锥形套;11、小头端;12、大头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至图6,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轴间装配结构,包括轴10、滑套20和卡簧30,其中,轴10的外壁设有第一卡簧槽101,滑套20的内壁设有第二卡簧槽2011,滑套20套接于轴10上,卡簧30设置于第一卡簧槽101和第二卡簧槽2011内,以限制滑套20和轴10的轴向移动。
本实施例的轴间装配结构,通过在轴10的外壁设有第一卡簧槽101、滑套20的内壁设有第二卡簧槽2011,将卡簧30设置于第一卡簧槽101和第二卡簧槽2011内,通过卡簧30与第一卡簧槽101和第二卡簧槽2011的配合,就能够限制滑套20和轴10间的相对轴向移动,使二者稳定配合,因此,本实施例的轴间装配结构仅需设置一个卡簧30就能实现对轴10和滑套20间的轴向限位,并且卡簧30装配至第一卡簧槽101和第二卡簧槽2011内后不能拆卸,具有终生免维护、结构紧凑、零件少、安装方便、可靠性高、维护成本低的优势。
具体的,轴10为圆柱形轴10,第一卡簧槽101沿轴10的外壁环形开设,滑套20为中空的圆柱形套,其内径与轴10的外径相匹配,第二卡簧槽2011沿滑套20的内壁环形开设,当卡簧30卡设于第一卡簧槽101和第二卡簧槽2011内,既能对轴10和滑套20实现轴向限位,又不影响二者间的周向转动。
卡簧30的一部分卡接于第一卡簧槽101内,卡簧30的另一部分卡接于第二卡簧槽2011内,当滑套20有相对轴10滑动的趋势时,通过卡簧30与第二卡簧槽2011的内壁的抵接来限制滑套20滑动,当轴10有相对滑套20滑动的趋势时,通过卡簧30与第一卡簧槽101的内壁的抵接来限制轴10的滑动,因此,通过卡簧30就能够实现对轴10和滑套20间的相对移动的限制,确保二者配合的稳定可靠性。卡簧30具体可以是C型卡簧30。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本实施例的轴间装配结构的装配工装,包括锥形套1,锥形套1固定套接于轴10上,滑套20能够滑动套接于锥形套1上,锥形套1的小头端11能够插接于卡簧30内,以在滑套20带动卡簧30沿轴10的轴向滑动时撑开卡簧30,使卡簧30移动套接于轴10上并匹配安装在第一卡簧槽101内。
本实施例的装配工装,使用时,先将锥形套1固定套接于轴10上,然后将带有卡簧30的滑套20套接于轴10及锥形套1上,使锥形套1的小头端11插接于卡簧30内,当滑套20沿轴10的轴向滑动时,带动卡簧30沿着锥形套1的外周滑动,随着卡簧30从锥形套1的小头端11滑动至大头端12的过程,卡簧30被锥形套1逐渐撑开,当卡簧30滑过锥形套1后即可套接于轴10上,继续移动滑套20,直至卡簧30移动并卡接至轴10的第一卡簧槽101内,完成装配,因此,本实施例的装配工装,通过锥形套1就能够将卡簧30装配至轴10与滑套20上,零部件装配数量上,并且装配完后的轴10与滑套20之间因卡簧30的卡接限位,无法轴10向窜动同时也无法拆装、减少了卡簧30脱出的风险、稳定性高,终生免维护、降低维护成本。
本实施例中,轴10的端部设有环形的辅助安装槽102,锥形套1匹配安装在辅助安装槽102内,锥形套1的大头端12的外表面到辅助安装槽102的槽底的距离L1大于等于轴10的外壁到辅助安装槽102的槽底的距离L2。此设置,开设的辅助安装槽102来匹配安装锥形套1,能够通过辅助安装槽102对锥形套1的限位提升安装稳定性,同时限定锥形套1的大头端12的外表面到辅助安装槽102的槽底的距离L1大于等于轴10的外壁到辅助安装槽102的槽底的距离L2,即锥形套1的外表面始终高于轴10的外壁设置,以确保卡簧30滑过锥形套1的大头端12后能够过渡滑动套接在轴10的外壁上,从而完成利用锥形套1将卡簧30装配至轴10上的过程。
本实施例中,基于小尺寸及装配的平稳性考虑,将锥形套1的大头端12的外表面到辅助安装槽102的槽底的距离L1设置成等于轴10的外壁到辅助安装槽102的槽底的距离L2,即确保锥形套1的大头端12的外表面与轴10的外壁平滑过渡,使卡簧30从锥形套1平稳滑动至轴10上,装配过程的稳定性更好,同时也可以使锥形套1的设计尺寸更小。
锥形套1的外表面可以设置为圆弧形面,圆弧形面使得锥形套1的锥度过渡的更平缓、流畅,相比于平面的锥形套1,能够避免卡簧30滑动过程中在锥形套1处卡死的情况,降低装配难度。
锥形套1的外表面为圆弧形面进一步解释为,锥形套1的小头端11和大头端12之间的外表面呈现出外凸的圆弧形面,卡簧30沿该圆弧形面滑动并由该圆弧形面抵接撑开,圆弧形面使得锥形套1的锥度过渡平缓,能够降低卡簧30滑动阻力,提升装配平稳、顺畅性。
进一步的,第二卡簧槽2011的槽底与卡簧30的外壁之间存在便于卡簧30撑开的容纳间隙2012,该容纳间隙2012能够为卡簧30的撑开变形提供空间。
具体的,容纳间隙2012的深度h大于等于卡簧30的内壁到滑套20的内壁的距离L。此设置,限定容纳间隙2012的深度h大于等于卡簧30的内壁到滑套20的内壁的距离L,即限定出容纳间隙2012的深度h始终大于等于卡簧30露在第二卡簧槽2011外面部分的厚度,使得容纳间隙2012的深度h能够将卡簧30露在第二卡簧槽2011外面部分完全容纳,即卡簧30能够被锥形套1完全撑开容纳至第二卡簧槽2011内。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卡簧30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环形件,卡簧30的内壁即为卡簧30中空的内表面。
此外,本实施例还包括橡胶锤,橡胶锤适于敲击滑套20使滑套20沿轴10的轴向滑动。设置的橡胶锤在敲击滑套20,使滑套20沿轴10的轴向滑动的同时,还能降低对滑套20的敲击损伤,确保滑套20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为便于安装卡簧30至滑套20上,本实施例还包括夹持件,夹持件适于夹持卡簧30以将卡簧30放置于第二卡簧槽2011内。利用夹持件来夹持卡簧30,使卡簧30压缩变形,待卡簧30放置于第二卡簧槽2011后夹持件松开,卡簧30恢复形变后卡接于第二卡簧槽2011内、不会脱出。具体的,夹持件可以是老虎钳或其他夹持工具。
本实施例还对滑套20做了进一步限定,滑套20内设有同轴10的第一套接孔201和位于第一套接孔201两端的第二套接孔202,滑套20通过第一套接孔201和第二套接孔202套接于轴10和锥形套1的外周,第一套接孔201的孔径d1大于第二套接孔202的孔径d2,第二卡簧槽2011设置在第二套接孔202的孔壁上。
此设置,由于第一套接孔201的孔径d1大于第二套接孔202的孔径d2,因此,当滑套20通过依次通过第二套接孔202、第一套接孔201、第二套接孔202套接于轴10和锥形件的上时,第一套接孔201的设置能够减小滑套20的内壁与轴10的外壁之间的接触摩擦力、提升套接顺畅性,同时降低对轴10及滑套20的磨损、确保零部件寿命,而孔径较小的第二套接孔202能够提升滑套20和轴10之间的配合紧密性。
进一步的,第一套接孔201远离第二套接孔202的端部设有倒圆角2013,倒圆角2013能够扩大第一套接孔201的进口端孔径,以对轴10插入第一套接孔201内进行导向、降低轴10对接滑套20的装配难度。
为便于理解本实施例的装配工装,现结合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6,对其使用过程作如下介绍:
夹持件夹住卡簧30,使卡簧30压缩变形,待卡簧30放置于第二卡簧槽2011后,夹持件松开,卡簧30恢复形变后卡接于第二卡簧槽2011内;
滑套20通过第二套接孔202、第一套接孔201套接于轴10及锥形套1上,并使锥形套1的小头端11插接于卡簧30内;
利用橡胶锤敲打滑套20,使滑套20沿轴10的轴向滑动,从而带动卡簧30沿着锥形套1的小头端11向大头端12滑动,此过程中,卡簧30逐渐变形容纳在容纳间隙2012内,即卡簧30被锥形套1逐渐撑开,当卡簧30滑过锥形套1的大头端12时,由于大头端12的外表面大于等于轴10的外壁,因此,后即可套接于轴10上,继续移动滑套20,直至卡簧30移动并卡接至轴10的第一卡簧槽101内,完成装配。
可以理解的是,装配完成后将锥形套1从轴10上取下即可实现锥形套1的重复使用,当然在不影响轴10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也可以将锥形套1保留在轴10上,具体根据需要选择。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轴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轴(10),所述轴(10)的外壁设有第一卡簧槽(101);
滑套(20),所述滑套(20)的内壁设有第二卡簧槽(2011),所述滑套(20)套接于所述轴(10)上;
卡簧(30),设置于所述第一卡簧槽(101)和所述第二卡簧槽(2011)内,以限制所述滑套(20)和所述轴(10)间的轴(10)向移动。
2.一种用于装配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间装配结构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套(1),所述锥形套(1)固定套接于所述轴(10)上,所述滑套(20)能够滑动套接于所述锥形套(1)上,所述锥形套(1)的小头端(11)能够插接于所述卡簧(30)内,以在所述滑套(20)带动所述卡簧(30)沿所述轴(10)的轴向滑动时撑开所述卡簧(30),使所述卡簧(30)移动套接于所述轴(10)上并匹配安装在所述第一卡簧槽(10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轴(10)的端部设有环形的辅助安装槽(102),所述锥形套(1)匹配安装在所述辅助安装槽(102)内;
所述锥形套(1)的大头端(12)的外表面到所述辅助安装槽(102)的槽底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轴(10)的外壁到所述辅助安装槽(102)的槽底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套(1)的外表面为圆弧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2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簧槽(2011)的槽底与所述卡簧(30)的外壁之间存在便于所述卡簧(30)撑开的容纳间隙(20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间隙(2012)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卡簧(30)的内壁到所述滑套(20)的内壁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锤,所述橡胶锤适于敲击所述滑套(20)使所述滑套(20)沿所述轴(10)的轴向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件,所述夹持件适于夹持所述卡簧(30)以将所述卡簧(30)放置于所述第二卡簧槽(2011)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20)内设有同轴(10)的第一套接孔(201)和位于所述第一套接孔(201)两端的第二套接孔(202),所述滑套(20)通过所述第一套接孔(201)和所述第二套接孔(202)套接于所述轴(10)和所述锥形套(1)的外周,所述第一套接孔(20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套接孔(202)的孔径,所述第二卡簧槽(2011)设置在所述第二套接孔(202)的孔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接孔(201)远离所述第二套接孔(202)的端部设有倒圆角(2013)。
CN202321280130.6U 2023-05-24 2023-05-24 轴间装配结构及其装配工装 Active CN2196730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0130.6U CN219673044U (zh) 2023-05-24 2023-05-24 轴间装配结构及其装配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0130.6U CN219673044U (zh) 2023-05-24 2023-05-24 轴间装配结构及其装配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73044U true CN219673044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897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80130.6U Active CN219673044U (zh) 2023-05-24 2023-05-24 轴间装配结构及其装配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730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18975B (zh) 一种连接器、适配器和快速插拔的光纤连接组件
CN106795917B (zh) 径向箔片空气轴承
EP1033522B1 (en) Chuck and tube joint
US20050132552A1 (en) Retaining ring installation tool
CN219673044U (zh) 轴间装配结构及其装配工装
KR101723671B1 (ko) 확관기용 헤드
CN211009403U (zh) 快速连接装置
JP2002000027U (ja) 2部品の組立及び分解装置
CN215318450U (zh) 一种用于曲轴上油封的拆装工具
CN210462071U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硬软管快压接头
CN107208692B (zh) 用于制造浮动接头的方法和通过该方法制造的浮动接头
US2023013880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serting And Removing Bushing Assemblies
CN209943299U (zh) 一种快速接头
CN210716453U (zh) 一种软管的快接装置
CN109421018B (zh) 一种油封装配工装
CN110044205B (zh) 一种装配手枪的阻铁部件的方法
CN113427435A (zh) 一种缸体盲孔衬套拔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996127U (zh) 铆接机构和铆接套筒
CN211673292U (zh) 一种吊椅
CN219561150U (zh) 一种长尺寸管材的自动定位及退料夹具
CN203641741U (zh) 管接头
CN216803250U (zh) 一种挡圈安放装置
CN219748054U (zh) 一种机器人用的快速拆装连接器
US1199903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serting and removing bushing assemblies
CN211036002U (zh) 一种淬火机床的顶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