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65684U - 一种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65684U
CN219665684U CN202321928955.4U CN202321928955U CN219665684U CN 219665684 U CN219665684 U CN 219665684U CN 202321928955 U CN202321928955 U CN 202321928955U CN 219665684 U CN219665684 U CN 219665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upporting plate
assembly
axis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2895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浩
韩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uning Liangyuan Laser Device Co ltd
Kunshan Sanzhida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uning Liangyuan Laser Device Co ltd
Kunshan Sanzhida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uning Liangyuan Laser Device Co ltd, Kunshan Sanzhida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uning Liangyuan Lase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2895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65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65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656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其包括定位工装,固定壳体组件;供料单元,实现汇集光路模组中各光学零件供料,各光学零件包括透镜组件与若干光学镜片;螺丝供料模组;第一搬运机构,实现透镜组件的拾取与组装;第二搬运机构,实现光学镜片的拾取、微调以及组装;锁螺丝机构,实现透镜组件的锁螺丝固定;辅助检测模组,辅助检测模组辅助各光学零件进行位置微调;下相机组件与上相机组件,下相机组件获取各光学零件在第一搬运机构上或在第二搬运机构上的位置;上相机组件获取各光学零件在壳体组件中的装配位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汇集光路模组中各光学零件的自动组装,大大提高组装效率和产品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泵浦源组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激光泵浦源是激光加工设备中的重要核心部件,其包括壳体、阵列设置在壳体内的若干光学模组、以及汇集所述光学模组输出光束进行处理后输出的汇集光路模组,还包括若干辅助件,如电极棒和陶瓷片。现有技术中对于半导体激光器的光学镜片组装大多数采用单台设备对应组装一种光学镜片,如专利公开号为CN110045465A公开的一种透镜耦合系统及方法,也有少数技术可以组装两种镜片的,如专利公开号为CN115832861A公开的一种半导体激光器偏振分光棱镜及反射棱镜耦合封装设备,但对于汇集光路模组中包含的聚焦透镜组件、凹形柱面镜、凸形柱面镜、偏振棱镜以及反射镜的全部集成式组装设备,目前还没有出现,因此,为了提高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组装效率,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能够实现汇集光路模组中聚焦透镜组件、凹形柱面镜、凸形柱面镜、偏振棱镜以及反射镜的自动组装,大大提高组装效率和产品品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其包括
定位工装,固定壳体组件;
供料单元,实现汇集光路模组中各光学零件供料,所述各光学零件包括透镜组件与若干光学镜片;
螺丝供料模组;
第一搬运机构,实现透镜组件的拾取与组装;
第二搬运机构,实现光学镜片的拾取、微调以及组装;
锁螺丝机构,实现所述透镜组件的锁螺丝固定;
辅助检测模组,所述辅助检测模组辅助所述各光学零件进行位置微调;
下相机组件与上相机组件,所述下相机组件获取所述各光学零件在所述第一搬运机构上或在所述第二搬运机构上的位置;所述上相机组件获取所述各光学零件在所述壳体组件中的装配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工装、所述下相机组件、所述供料单元以及所述螺丝供料模组沿X方向设置在下层空间;所述第一搬运机构、所述第二搬运机构以及所述锁螺丝机构均能沿X方向移动且设置在上层空间;
所述第一搬运机构与所述第二搬运机构在X方向上的移载范围均覆盖所述定位工装、所述下相机组件以及所述供料单元;所述锁螺丝机构在X方向上的移载范围覆盖所述定位工装与所述螺丝供料模组。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工装设置在第一Y轴移载模组上,受所述第一Y轴移载模组驱动沿Y方向进行水平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工装包括支撑所述壳体组件的第一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且对所述壳体组件周边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旁侧的光纤托盘以及设置在所述光纤托盘中的外部光纤,所述光纤托盘上设置有弹性夹,所述外部光纤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弹性夹上且与外部激光发射器连接;所述外部光纤的另一端在组装时插入至所述壳体组件的光纤插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供料单元包括第二Y轴移载模组、受所述第二Y轴移载模组驱动沿Y方向移动的第二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若干料盘,所述料盘中装载有所述各光学零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搬运机构包括第一X轴移载模组、受所述第一X轴移载模组沿X方向运动的第三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撑板上的第三Y轴移载模组、受所述第三Y轴移载模组驱动沿Y方向运动的第四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四支撑板上的第一Z轴移载模组、受所述第一Z轴移载模组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五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五支撑板上的点胶模组与多轴微调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多轴微调模组活动端的吸附模组。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模组包括第六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六支撑板上的夹持驱动件、受所述夹持驱动件驱动进行张开或夹持动作的一对夹爪以及固定在所述第六支撑板上的且位于两个所述夹爪之间的吸附块,所述第六支撑板上设置有UV固化灯。
进一步的,所述夹爪在X方向上进行夹持动作,所述夹爪上形成有Y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所述吸附块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对应的第一吸附口、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对应的第二吸附口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吸附口与所述第二吸附口之间的第三吸附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搬运机构包括第二X轴移载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X轴移载模组活动端的第七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七支撑板上的第四Y轴移载模组、设置在所述第四Y轴移载模组活动端的第八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八支撑板上的第二Z轴移载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Z轴移载模组活动端的第九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九支撑板上的第二气缸以及受所述第二气缸驱动进行张开或夹持动作的透镜组件夹爪。
进一步的,所述锁螺丝机构包括第三X轴移载模组、受所述第三X轴移载模组驱动沿X轴移动的第十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十支撑板上的第三Z轴移载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三Z轴移载模组活动端的第十一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十一支撑板上的锁螺丝模组,所述上相机组件设置在所述第十一支撑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检测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搬运机构上的功率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锁螺丝机构上的光束传导组件、沿X方向朝所述壳体组件中的偏振棱镜发射激光的激光发射器、承接所述壳体组件传导输出光束的光屏以及对所述光屏上的光斑进行检测的检测相机。
进一步的,所述功率检测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九支撑板上的第三气缸以及受所述第三气缸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光束功率采集件,所述光束功率采集件通过光纤连接功率检测仪;
所述光束传导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十支撑板上的第四气缸、受所述第四气缸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十二支撑板以及固定在所述第十二支撑板上的光学镜组;所述光学镜组包括将所述壳体组件输出光束向上抬高的棱镜以及将光束聚焦于光屏上的聚焦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设置供料单元实现汇集光路模组中各个光学零件的自动供料,在组装位置设置定位工装实现对待装配镜片的壳体组件的固定定位;设置上相机组件与下相机组件为各光学镜片的装配位置提供初步的位置依据,配合辅助检测模组和多轴微调机构实现对各光学镜片的精准微调进而实现精准组装;通过设置通用性高的吸夹组件,能够兼容多种光学镜片的吸夹拾取,为实现各光学零件的自动组装奠定了基础;本设备在一个工站上即可完成汇集光路模组中所有光学镜片的自动组装,大大提高了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的组装效率,提高了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供料单元与下相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搬运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附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螺丝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00-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200-壳体组件,201-透镜组件,202-凸形柱面镜,203-凹形柱面镜,204-偏振棱镜,205-反射镜;
1-定位工装,11-第一支撑板,12-定位组件,121-固定限位件,122-第一活动压紧件,123-第二活动压紧件,13-光纤托盘,14-外部光纤,15-弹性夹;
2-下相机组件;
3-供料单元,31-第二Y轴移载模组,32-第二支撑板,33-料盘;
4-螺丝供料模组;
5-第一搬运机构,51-第一X轴移载模组,52-第三支撑板,53-第三Y轴移载模组,54-第四支撑板,55-第一Z轴移载模组,56-第五支撑板,57-点胶模组,571-第一气缸,572-点胶枪,58-多轴微调模组,581-第一电动滑台,582-第二电动滑台,59-吸附模组,591-第六支撑板,592-夹持驱动件,593-夹爪,5931-第一夹持部,5932-第二夹持部,594-吸附块,5941-第一吸附口,5942-第二吸附口,5943-第三吸附口,595-UV固化灯;
6-第二搬运机构,61-第二X轴移载模组,62-第七支撑板,63-第四Y轴移载模组,64-第八支撑板,65-第二Z轴移载模组,66-第九支撑板,67-第二气缸,68-透镜组件夹爪;
7-锁螺丝机构,71-第三X轴移载模组,72-第十支撑板,73-第三Z轴移载模组,74-第十一支撑板,75-锁螺丝模组,76-上相机组件;
8-辅助检测模组,81-功率检测组件,811-第三气缸,812-光束功率采集件,82-光束传导组件,821-第四气缸,822-第十二支撑板,823-光学镜组,83-激光发射器,84-光屏,85-检测相机;9-第一Y轴移载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10,本实施例为一种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100,其包括位于下方空间且沿X方向设置的定位工装1、下相机组件2、供料单元3与螺丝供料模组4、位于上方空间且沿X方向移动的第一搬运机构5、第二搬运机构6以及锁螺丝机构7、在汇集光路模组组装过程中辅助进行光束采集检测的辅助检测模组8。
本实施例中的激光泵浦源的汇集光路模组包括透镜组件201、凸形柱面镜202、凹形柱面镜203、偏振棱镜204以及反射镜205,透镜组件201包括透镜底座以及设置在透镜底座上的聚焦透镜。激光泵浦源包括壳体、阵列设置在壳体中的若干光学模组、辅助件以及汇集光路模组等,其中在进行汇集光膜模组组装前,光学模组与辅助件已装配到壳体中形成了壳体组件200。
定位工装1设置在一个第一Y轴移载模组9上,受第一Y轴移载模组9驱动沿Y方向进行水平移动,实现在上下料位置与组装位置之间的位置切换,且在组装位置上具有多个停留点,以对应于汇集光路模组中各个组件装配时所需停留的位置。
定位工装1包括受第一Y轴移载模组9驱动沿Y方向移动的且支撑壳体组件200的第一支撑板11、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1上且对壳体组件200周边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12、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1旁侧的光纤托盘13以及设置在光纤托盘13中的外部光纤14,光纤托盘13上设置有弹性夹15,外部光纤14的一端固定在弹性夹15上且与外部激光发射器(图中未标识)连接;外部光纤14的另一端在组装时插入至壳体组件200的光纤插孔中。壳体组件200的长边平行于X方向放置在第一支撑板11上。
上料时,将待组装的壳体组件200放置在第一支撑板11上,通过定位组件12固定住壳体组件200,然后将外部光纤14的一端插入到壳体组件200的光纤插孔中,完成上料准备。
定位组件12包括限定壳体组件200相邻两个直角边位置的固定限位件121、与固定限位件121配合限制壳体组件200X方向位置的第一活动压紧件122以及限制壳体组件200Y方向位置的第二活动压紧件123。第一活动压紧件122与第二活动压紧件123均采用气缸驱动压块或压杆实现压紧。
第一搬运机构5与第二搬运机构6在X方向上的移载范围均覆盖定位工装1、下相机组件2以及供料单元3;锁螺丝机构7在X方向上的移载范围覆盖定位工装1与螺丝供料模组4。本实施例中,定位工装1、下相机组件2、供料单元3与螺丝供料模组4在X方向上依次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用依次设置,四者之间的位置可以调换。
供料单元3包括第二Y轴移载模组31、受第二Y轴移载模组31驱动沿Y方向移动的第二支撑板32以及设置在第二支撑板32上的若干料盘33。本实施例中,料盘33中装载有透镜组件201、凸形柱面镜202、凹形柱面镜203、偏振棱镜204以及反射镜205。供料单元3实现了汇集光路模组中所需的所有组件的供料。
本实施例中第一搬运机构5主要用于实现凸形柱面镜202、凹形柱面镜203、偏振棱镜204以及反射镜205的吸附搬运以及点胶操作;第二搬运机构6主要用于实现透镜组件201的夹持搬运操作以及对外部光纤14发出激光的采集,以便对外部光纤14发出激光的功率进行检测。
第一搬运机构5包括第一X轴移载模组51、受第一X轴移载模组51沿X方向运动的第三支撑板52、固定在第三支撑板52上的第三Y轴移载模组53、受第三Y轴移载模组53驱动沿Y方向运动的第四支撑板54、固定在第四支撑板54上的第一Z轴移载模组55、受第一Z轴移载模组55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五支撑板56、固定在第五支撑板56上的点胶模组57与多轴微调模组58、以及设置在多轴微调模组58活动端的吸附模组59。
第一X轴移载模组51、第三Y轴移载模组53以及第一Z轴移载模组55实现第五支撑板56的三轴移载驱动。点胶模组57包括固定在第五支撑板56上的第一气缸571以及受第一气缸571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点胶枪572。多轴微调模组58用于实现凸形柱面镜202、凹形柱面镜203、偏振棱镜204以及反射镜205这些光学镜片的位置、角度的微调。多轴微调模组58包括绕Z轴旋转调节的第一电动滑台581以及设置在第一电动滑台581活动端的且绕X轴旋转调节的第二电动滑台582。吸附模组59包括设置在第二电动滑台582活动端的第六支撑板591、固定在第六支撑板591上的夹持驱动件592、受夹持驱动件592驱动进行张开或夹持动作的一对夹爪593以及固定在第六支撑板591上的且位于两个夹爪593之间的吸附块594。夹持驱动件592为电动夹爪,通过电动夹爪可实现夹持力的自动调节,实现镜片夹持力的可控,提高镜片夹持安全性。
为了实现吸附模组59对凸形柱面镜202、凹形柱面镜203、偏振棱镜204以及反射镜205这四种镜片的共用,本实施例对吸附块594和夹爪593进行了优化设计。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夹爪593在X方向上进行夹持动作,夹爪593上形成有Y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部5931与第二夹持部5932,对应的吸附块594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夹持部5931对应的第一吸附口5941、与第二夹持部5932对应的第二吸附口5942以及位于第一吸附口5941与第二吸附口5942之间的第三吸附口5943。第一吸附口5941配合左右两个第一夹持部5931、第二吸附口5942配合左右两个第二夹持部5932形成两个吸夹作用位;可实现对凸形柱面镜202、凹形柱面镜203以及反射镜205采用吸夹结合的方式进行拾取。第三吸附口5943配合左右两个第一夹持部5931和两个第二夹持部5932,或配合左右两个第一夹持部5931,或配合左右两个第二夹持部5932,可实现偏振棱镜204的吸夹拾取。
第六支撑板591上还设置有UV固化灯595,用于快速固化胶水。
第二搬运机构6包括第二X轴移载模组61、设置在第二X轴移载模组61活动端的第七支撑板62、固定在第七支撑板62上的第四Y轴移载模组63、设置在第四Y轴移载模组63活动端的第八支撑板64、固定在第八支撑板64上的第二Z轴移载模组65、设置在第二Z轴移载模组65活动端的第九支撑板66、固定在第九支撑板66上的第二气缸67以及受第二气缸67驱动进行张开或夹持动作的透镜组件夹爪68。
锁螺丝机构7包括第三X轴移载模组71、受第三X轴移载模组71驱动沿X轴移动的第十支撑板72、固定在第十支撑板72上的第三Z轴移载模组73、设置在第三Z轴移载模组73活动端的第十一支撑板74、设置在第十一支撑板74上的锁螺丝模组75与上相机组件76。上相机组件76用于获取透镜组件201、凸形柱面镜202、凹形柱面镜203、偏振棱镜204以及反射镜205在壳体组件200中的装配位置,为这些光学组件的精准组装提供位置信息基础。
辅助检测模组8包括设置在第二搬运机构6上的功率检测组件81、设置在锁螺丝机构7上的光束传导组件82、沿X方向朝壳体组件200中的偏振棱镜204发射激光的激光发射器83、承接壳体组件200传导输出光束的光屏84以及对光屏84上的光斑进行检测的检测相机85,光屏84设置在壳体组件200输出光路上。在偏振棱镜204与反射镜205装配时,利用激光发射器83进行外部找光,找光位置调整好后再Z轴下降进行组装。
功率检测组件81包括固定在第九支撑板66上的第三气缸811以及受第三气缸811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光束功率采集件812,光束功率采集件812通过光纤连接功率检测仪(图中未标识)。
光束传导组件82包括固定在第十支撑板72上的第四气缸821、受第四气缸821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十二支撑板822以及固定在第十二支撑板822上的光学镜组823,光学镜组823包括将壳体组件200输出光束向上抬高的棱镜以及将光束聚焦于光屏84上的聚焦镜。由于壳体组件200的壳体对汇集光路模组中各个镜片输出的光束形成了阻挡,因此,通过棱镜将汇集光路模组输出的光束向上抬高后可以跨过壳体的阻挡顺利的达到光屏84上,之后通过检测相机85对光屏84上的光斑进行光强、光斑大小以及光斑位置的检测,进而为各个镜片的位置微调提供调整依据。
本实施例一种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100的工作原理为:操作人员或者机械手将壳体组件200放置到定位工装1上,定位工装1固定住壳体组件200并输送至组装位置;供料单元3输送料盘33至供料位置,实现各个光学零件的供料;
首先上相机组件76对壳体组件200进行拍照,获取透镜组件201在壳体组件200中的装配位置;然后第二搬运机构6在供料单元3的上方拾取透镜组件201然后移动至下相机组件2上方,通过下相机组件2获取透镜组件201在第二搬运机构6上的夹持位置,之后移动至壳体组件200内的装配位置,外部光纤14发光,透过透镜组件201,经光学镜组823折射后投射到光屏84上,再反射到CCD检测相机85内,通过检测相机85对光斑强度及大小进行检测,然后对透镜组件201进行初步调整,再减小外部光纤14电流及电压,使光强减小至接近正常范围,再次通过检测相机85的反馈对透镜组件201位置进行精调,直至光斑到达正常范围,之后锁螺丝机构7从螺丝供料模组4中取螺丝将透镜组件201锁紧固定;
然后第一搬运机构5采用“吸+夹”的模式进行凹形柱面镜203、凸形柱面镜202、偏振棱镜204以及反射镜205的组装;凸形柱面镜202组装时,利用上相机组件76获取镜片在壳体组件200中的装配位置,然后第一搬运机构5从供料单元3中取出对应的镜片,再移动至下相机组件2上方获取镜片在第一搬运机构5上的位置,并进行XY方向调整,点胶枪572在镜片的组装位置进行点胶,然后将镜片放至壳体组件200中的组装位置,通过外部光纤14发光,透过聚焦透镜、凸形柱面镜202、凹形柱面镜203、光学镜组823达到光屏84上,配合检测相机85对光斑进行检测,在此检测辅助下,利用第一搬运机构5中的多轴微调模组58对镜片进行X、Y、Z、R、Rx方向上的初步微调,然后减小外部光纤14电流及电压,使光强减小至接近正常范围,再次通过检测相机85的反馈对镜片组装位置进行精调,直至光斑到达正常范围,随后利用UV固化灯595进行固化;
除凹形柱面镜203组装不需要精准位置外,凸形柱面镜202、偏振棱镜204以及反射镜205组装均需要重复以上步骤进行组装,且偏振棱镜204与反射镜205需要在壳体组件200外进行找光及做出位置补偿,即利用激光发射器83发射出来的激光作为光源。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定位工装,固定壳体组件;
供料单元,实现汇集光路模组中各光学零件供料,所述各光学零件包括透镜组件与若干光学镜片;
螺丝供料模组;
第一搬运机构,实现透镜组件的拾取与组装;
第二搬运机构,实现光学镜片的拾取、微调以及组装;
锁螺丝机构,实现所述透镜组件的锁螺丝固定;
辅助检测模组,所述辅助检测模组辅助所述各光学零件进行位置微调;
下相机组件与上相机组件,所述下相机组件获取所述各光学零件在所述第一搬运机构上或在所述第二搬运机构上的位置;所述上相机组件获取所述各光学零件在所述壳体组件中的装配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工装、所述下相机组件、所述供料单元以及所述螺丝供料模组沿X方向设置在下层空间;所述第一搬运机构、所述第二搬运机构以及所述锁螺丝机构均能沿X方向移动且设置在上层空间;
所述第一搬运机构与所述第二搬运机构在X方向上的移载范围均覆盖所述定位工装、所述下相机组件以及所述供料单元;所述锁螺丝机构在X方向上的移载范围覆盖所述定位工装与所述螺丝供料模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工装设置在第一Y轴移载模组上,受所述第一Y轴移载模组驱动沿Y方向进行水平移动。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工装包括支撑所述壳体组件的第一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且对所述壳体组件周边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旁侧的光纤托盘以及设置在所述光纤托盘中的外部光纤,所述光纤托盘上设置有弹性夹,所述外部光纤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弹性夹上且与外部激光发射器连接;所述外部光纤的另一端在组装时插入至所述壳体组件的光纤插孔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单元包括第二Y轴移载模组、受所述第二Y轴移载模组驱动沿Y方向移动的第二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若干料盘,所述料盘中装载有所述各光学零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搬运机构包括第一X轴移载模组、受所述第一X轴移载模组沿X方向运动的第三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撑板上的第三Y轴移载模组、受所述第三Y轴移载模组驱动沿Y方向运动的第四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四支撑板上的第一Z轴移载模组、受所述第一Z轴移载模组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五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五支撑板上的点胶模组与多轴微调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多轴微调模组活动端的吸附模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模组包括第六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六支撑板上的夹持驱动件、受所述夹持驱动件驱动进行张开或夹持动作的一对夹爪以及固定在所述第六支撑板上的且位于两个所述夹爪之间的吸附块,所述第六支撑板上设置有UV固化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在X方向上进行夹持动作,所述夹爪上形成有Y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所述吸附块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对应的第一吸附口、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对应的第二吸附口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吸附口与所述第二吸附口之间的第三吸附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搬运机构包括第二X轴移载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X轴移载模组活动端的第七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七支撑板上的第四Y轴移载模组、设置在所述第四Y轴移载模组活动端的第八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八支撑板上的第二Z轴移载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Z轴移载模组活动端的第九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九支撑板上的第二气缸以及受所述第二气缸驱动进行张开或夹持动作的透镜组件夹爪。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螺丝机构包括第三X轴移载模组、受所述第三X轴移载模组驱动沿X轴移动的第十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十支撑板上的第三Z轴移载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三Z轴移载模组活动端的第十一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十一支撑板上的锁螺丝模组,所述上相机组件设置在所述第十一支撑板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检测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搬运机构上的功率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锁螺丝机构上的光束传导组件、沿X方向朝所述壳体组件中的偏振棱镜发射激光的激光发射器、承接所述壳体组件传导输出光束的光屏以及对所述光屏上的光斑进行检测的检测相机。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检测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九支撑板上的第三气缸以及受所述第三气缸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光束功率采集件,所述光束功率采集件通过光纤连接功率检测仪;
所述光束传导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十支撑板上的第四气缸、受所述第四气缸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十二支撑板以及固定在所述第十二支撑板上的光学镜组;所述光学镜组包括将所述壳体组件输出光束向上抬高的棱镜以及将光束聚焦于光屏上的聚焦镜。
CN202321928955.4U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 Active CN219665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28955.4U CN219665684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28955.4U CN219665684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65684U true CN219665684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896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28955.4U Active CN219665684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656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79708A1 (en) End Effector and Light Bar Assembling Device
KR101477658B1 (ko) 모바일 기기용 카메라 렌즈모듈 검사장치
KR101261266B1 (ko) 레이저 가공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레이저 가공 방법
CN112076947A (zh) 一种粘接组装设备
KR100915592B1 (ko) 고해상도 카메라모듈의 포커싱 장비와 이를 이용한 포커싱 방법
JPH03203399A (ja) 部品装着装置
CN209830778U (zh) 一种全反射镜的组装设备
CN114764176A (zh) 一种高精度光学镜头成像模组及其生产方法
CN111618547A (zh) 一种镜头组装设备的定位组装方法
CN110058360A (zh) 一种用于激光器与硅波导耦合的具有电极夹具的耦合装置
CN114439827A (zh) 摄像模组组装设备及组装方法
CN112894870A (zh) 一种微型器件夹持与吸取耦合的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CN219665684U (zh) 一种激光泵浦源汇集光路模组自动组装设备
CN114905247A (zh) 一种高精度光学镜头的上下镜座组装设备
CN212723495U (zh) 一种透镜与pcb模块的耦合装置
CN113600412A (zh) 一种激光器光学镜片自动组装设备
CN113448032A (zh) 一种多单管半导体激光器耦合单芯光纤装置
CN113764974B (zh) Fac自动耦合封装设备
CN217425740U (zh) 一种手动无源耦合系统装置
CN211917756U (zh) 一种镜头组装线
CN212083785U (zh) 贴装设备
CN111751942B (zh) 一种cob自动耦合方法及控制系统
CN214264568U (zh) 一种镜头组装设备
CN111331863A (zh) 一种镜头组装线
CN218547147U (zh) 一种实现降维调整的sac镜片高效组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