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61080U - 一种拉牌组装方便且结构精简的拉链头及其拉链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牌组装方便且结构精简的拉链头及其拉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61080U
CN219661080U CN202321213074.4U CN202321213074U CN219661080U CN 219661080 U CN219661080 U CN 219661080U CN 202321213074 U CN202321213074 U CN 202321213074U CN 219661080 U CN219661080 U CN 2196610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nose
movable piece
upper plate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130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宗坚
丘巍
邱国亮
熊梓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deal Fastener Guangdong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Ideal Fastener Guangdong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deal Fastener Guangdong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Ideal Fastener Guangdong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130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610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610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610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牌组装方便且结构精简的拉链头及其拉链,拉链头主体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的顶面向上凸出且向远离支芯的方向延伸,形成拉鼻,拉鼻悬空于上板的上方;拉鼻转动连接有活动件,拉鼻和活动件之间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拉鼻,另一端保持对活动件的抵触,活动件和拉鼻在上板的上方合围形成勾状结构以勾固拉牌;本实用新型只需将拉牌抵住活动件,施力一推使活动件的下端向远离上板的方向转动,弹性件被压缩储能,活动件的下方即可供拉牌进出;拉牌推至目标位置后,即对活动件的外力消除,弹性件释能,带动活动件的下端往靠近上板的方向转动复位,活动件和拉鼻在上板的上方重新合围形成勾状结构,拉牌即完成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拉牌组装方便且结构精简的拉链头及其拉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拉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牌组装方便且结构精简的拉链头及其拉链。
背景技术
拉链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其重要部件之一是拉链头,用于开合牙链。拉链头一般需要和拉牌配合使用,拉牌供用户抓捏以拉动拉链头。
现有的将拉牌固定于拉链头的方式是:拉牌具有连接通孔,拉链头具有勾状的拉鼻,先将拉牌的连接通孔置于目标位置,然后拉鼻的一端置于连接通孔内,最后通过打点铆合的方式固定拉鼻,进而拉牌也被固定。该安装方式的不足在于拉牌一旦安装就无法更换,灵活性稍差,不方便下游厂商按照实际需求自行安装拉牌,而且微小的拉鼻进行打点铆合,对加工生产精度的要求较高。
为了解决上述灵活性不足的问题,申请号为CN201220523228.5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换拉牌的拉头结构,包括:一拉头、一帽盖、一弹性元件、一马钩、一拉牌、一导拉块以及一轴心;其中,拉头设有一第一定位部;帽盖枢接于拉头;弹性元件设置于拉头中;马钩设有一与第一定位部相对应的第二定位部,马钩插置于拉头并且压覆于弹性元件;拉牌设有一定位杆;导拉块枢接于帽盖的一端并且与马钩相互顶抵;拉头、马钩与导拉块之间定义出一容置空间,该定位杆置于该容置空间中;轴心穿设于拉头以及帽盖并且与马钩相枢接。该专利借助于导拉块的设计,只需简易的器具以及少许的人力即可更换拉牌,组装时不需为了更换拉牌而重新设计专用机器,因此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效率。
但是,上述专利的拉头结构涉及部件较多,结构形状较为复杂,拉头本身就是一个小零件,如果还设计较多的组成部件和较复杂的结构形状,会导致生产成本较高,组装效率较低,且对材料性能和生产精度的要求也会比较高,在用户长期频繁地施力拉动的情况下,也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拉牌组装方便且结构精简的拉链头及其拉链,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拉牌组装方便且结构精简的拉链头,包括拉链头主体,所述拉链头主体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通过支芯连接成一体,在上、下板和支芯之间形成Y型的合链通道,所述上板的顶面向上凸出且向远离所述支芯的方向延伸,形成拉鼻,所述拉鼻悬空于所述上板的上方;
所述拉鼻转动连接有活动件,所述拉鼻和活动件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拉鼻,另一端保持对所述活动件的抵触,所述活动件和拉鼻在所述上板的上方合围形成勾状结构以勾固拉牌;
施力使所述活动件的下端向远离所述上板的方向转动,则所述弹性件被压缩储能,所述活动件的下方供拉牌进出;
外力消除后,则所述弹性件释能,带动所述活动件的下端往靠近所述上板的方向转动复位,所述活动件和拉鼻在所述上板的上方重新合围形成勾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活动件的上部具有第一抵接部,所述拉鼻具有第二抵接部;无外力作用时,所述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相接触,使所述活动件的下端仅能向勾状结构内部的方向转动。
所述弹性件可以是弹簧、V型弹片、扭簧等,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具有螺旋状的簧体,所述簧体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
所述拉鼻和活动件之间设有转轴以形成转动连接,所述簧体套于所述转轴的外侧,所述第一扭臂固定于所述拉鼻,所述第二扭臂保持对所述活动件的抵触。
优选地,所述拉鼻的端部挖空形成安置腔,所述安置腔的腔口开设于所述拉鼻的第一侧,所述安置腔安置所述簧体和第一扭臂;
所述活动件为壳体结构,无外力作用时,所述活动件完全覆盖所述安置腔的腔口。
优选地,壳体结构的所述活动件的上边缘作为所述第一抵接部,所述拉鼻的顶面具有一横向凸缘作为第二抵接部;
所述横向凸缘的两端紧贴所述拉鼻的两侧且向下延伸形成凹弧缘,所述活动件的侧边缘设有对应所述凹弧缘的凸弧缘,所述凸弧缘摩擦接触所述凹弧缘。
优选地,所述凹弧缘的下端往后且往下延伸至与所述拉鼻的底端齐平,形成适配所述活动件下部的避空位,所述活动件转动可进入所述避空位。
优选地,伸展状态的所述扭簧的两个扭臂呈90度。
优选地,所述拉鼻的端部宽度适配所述活动件的壳体结构内部,所述活动件的左右移动被限制,所述安置腔的下部设有缺口供所述第二扭臂伸出以抵触所述活动件。
优选地,所述活动件的外前面设为向勾状结构内部的方向倾斜的引导斜面。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拉链,包括上述的拉牌组装方便且结构精简的拉链头。所述拉链可以是金属拉链、胶牙拉链、尼龙拉链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首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精简且零部件较少,对生产成本、材料性能和生产精度均较低,精简的结构在用户长期频繁地施力拉动的情况下,也不容易损坏,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同时,本实用新型组装拉牌方便,只需将拉牌抵住所述活动件,施力一推使所述活动件的下端向远离所述上板的方向转动,所述弹性件被压缩储能,所述活动件的下方即可供拉牌进出;
拉牌推至目标位置后,即对活动件的外力消除,无需组装人员额外操作,所述弹性件释能,带动所述活动件的下端往靠近所述上板的方向转动复位,所述活动件和拉鼻在所述上板的上方重新合围形成勾状结构,拉牌即完成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弹性件被压缩);
图2为图1在竖直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弹性件释能);
图4为图3在竖直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拉鼻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与拉牌的组装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与拉牌的完成组装示意图。
标记说明:
1、拉链头主体;
101、拉鼻;101a、第二抵接部;101b、安置腔;101c、第二转轴孔;101d、缺口;101e、凹弧缘;101f、避空位;
102、上板;103、支芯;104、下板;
2、活动件;201、第一抵接部;202、引导斜面;203、凸弧缘;204、第一转轴孔;
3、转轴;
4、扭簧(即弹性件);401、第一扭臂;402、簧体;403、第二扭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拉牌组装方便且结构精简的拉链头,包括拉链头主体1,所述拉链头主体1包括上板102和下板104,上板102和下板104通过支芯103连接成一体,在上、下板104和支芯103之间形成Y型的合链通道,所述上板102的顶面向上凸出且向远离所述支芯103的方向延伸,形成拉鼻101,所述拉鼻101悬空于所述上板102的上方;
所述拉鼻101转动连接有活动件2,所述拉鼻101和活动件2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拉鼻101,另一端保持对所述活动件2的抵触,所述活动件2和拉鼻101在所述上板102的上方合围形成勾状结构以勾固拉牌。
首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施例的结构精简且零部件较少,对生产成本、材料性能和生产精度均较低,精简的结构在用户长期频繁地施力拉动的情况下,也不容易损坏,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同时,本实施例组装拉牌方便,只需将拉牌抵住所述活动件2,施力一推使所述活动件2的下端向远离所述上板102的方向转动,所述弹性件被压缩储能,所述活动件2的下方即可供拉牌进出;
拉牌推至目标位置后,即对活动件2的外力消除,无需组装人员额外操作,所述弹性件释能,带动所述活动件2的下端往靠近所述上板102的方向转动复位,所述活动件2和拉鼻101在所述上板102的上方重新合围形成勾状结构,拉牌即完成安装。
考虑到本实施例被用户向下拉动时,拉牌对所述活动件2是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因此,为了确保拉牌不会由于这一操作而脱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2的上部具有第一抵接部201,所述拉鼻101具有第二抵接部101a;无外力作用时,所述第一抵接部201和第二抵接部101a相接触,使所述活动件2的下端仅能向勾状结构内部的方向转动,即所述活动件2无法向勾状结构外部的方向转动,进而确保拉牌不会由于用户的下拉操作脱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扭簧4,所述扭簧4具有螺旋状的簧体402,所述簧体402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扭臂401和第二扭臂403;具体地,伸展状态的所述扭簧4的两个扭臂呈90度。
所述拉鼻101和活动件2之间设有转轴3以形成转动连接,所述簧体402套于所述转轴3的外侧,所述第一扭臂401固定于所述拉鼻101,所述第二扭臂403保持对所述活动件2的抵触。安装拉牌时,所述第二扭臂403随所述活动件2向勾状结构内部的方向转动储能,待拉牌推至目标位置时,所述第二扭臂403释能将所述活动件2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鼻101的端部挖空形成安置腔101b,所述安置腔101b的腔口开设于所述拉鼻101的第一侧,所述安置腔101b安置所述簧体402和第一扭臂401;
所述活动件2为壳体结构,无外力作用时,所述活动件2完全覆盖所述安置腔101b的腔口,遮挡所述安置腔101b,使本实施例的外观更加简洁。
具体地,壳体结构的所述活动件2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转轴孔204,所述拉鼻101的第二侧设有第二转轴孔101c,所述第二转轴孔101c位于所述安置腔101b内且与腔口相对,所述转轴3穿过所述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孔101c以转动连接所述活动件2、扭簧4和拉鼻101。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结构的所述活动件2的上边缘作为所述第一抵接部201,所述拉鼻101的顶面具有一横向凸缘作为第二抵接部101a;
所述横向凸缘的两端紧贴所述拉鼻101的两侧且向下延伸形成凹弧缘101e,所述活动件2的侧边缘设有对应所述凹弧缘101e的凸弧缘203,所述凸弧缘203摩擦接触所述凹弧缘101e,为拉鼻101和活动件2之间的卡合提供一点卡滞感,避免所述活动件2轻易发生转动导致拉牌脱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弧缘101e的下端往后且往下延伸至与所述拉鼻101的底端齐平,形成适配所述活动件2下部的避空位101f,所述活动件2转动可进入所述避空位101f,作用在于尽可能扩大所述活动件2下方供拉牌进入的空间,以使本实施例适用于更多尺寸的拉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鼻101的端部宽度适配所述活动件2的壳体结构内部,即所述拉鼻101端部的宽度等于或略小于所述壳体结构的内部宽度,所述活动件2的左右移动被限制,同时需要保证所述第二扭臂403可以伸出所述安置腔101b以抵触所述活动件2,因此,所述安置腔101b的下部设有缺口101d供所述第二扭臂403伸出以抵触所述活动件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2的外前面设为向勾状结构内部的方向倾斜的引导斜面202,拉牌向内推进的时候不易滑脱且对活动件2的施力方向正确,有利于快速且顺畅地安装拉牌。
实施例2
一种拉链,包括实施例1和一对相互啮合的牙链(附图未示出),所述牙链上滑动连接实施例1的拉链头主体1。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拉牌组装方便且结构精简的拉链头,包括拉链头主体,所述拉链头主体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通过支芯连接成一体,在上、下板和支芯之间形成Y型的合链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的顶面向上凸出且向远离所述支芯的方向延伸,形成拉鼻,所述拉鼻悬空于所述上板的上方;
所述拉鼻转动连接有活动件,所述拉鼻和活动件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拉鼻,另一端保持对所述活动件的抵触,所述活动件和拉鼻在所述上板的上方合围形成勾状结构以勾固拉牌;
施力使所述活动件的下端向远离所述上板的方向转动,则所述弹性件被压缩储能,所述活动件的下方供拉牌进出;
外力消除后,则所述弹性件释能,带动所述活动件的下端往靠近所述上板的方向转动复位,所述活动件和拉鼻在所述上板的上方重新合围形成勾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牌组装方便且结构精简的拉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的上部具有第一抵接部,所述拉鼻具有第二抵接部;无外力作用时,所述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相接触,使所述活动件的下端仅能向勾状结构内部的方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牌组装方便且结构精简的拉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具有螺旋状的簧体,所述簧体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
所述拉鼻和活动件之间设有转轴以形成转动连接,所述簧体套于所述转轴的外侧,所述第一扭臂固定于所述拉鼻,所述第二扭臂保持对所述活动件的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牌组装方便且结构精简的拉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鼻的端部挖空形成安置腔,所述安置腔的腔口开设于所述拉鼻的第一侧,所述安置腔安置所述簧体和第一扭臂;
所述活动件为壳体结构,无外力作用时,所述活动件完全覆盖所述安置腔的腔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牌组装方便且结构精简的拉链头,其特征在于,壳体结构的所述活动件的上边缘作为所述第一抵接部,所述拉鼻的顶面具有一横向凸缘作为第二抵接部;
所述横向凸缘的两端紧贴所述拉鼻的两侧且向下延伸形成凹弧缘,所述活动件的侧边缘设有对应所述凹弧缘的凸弧缘,所述凸弧缘摩擦接触所述凹弧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牌组装方便且结构精简的拉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弧缘的下端往后且往下延伸至与所述拉鼻的底端齐平,形成适配所述活动件下部的避空位,所述活动件转动可进入所述避空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牌组装方便且结构精简的拉链头,其特征在于,伸展状态的所述扭簧的两个扭臂呈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牌组装方便且结构精简的拉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鼻的端部宽度适配所述活动件的壳体结构内部,所述活动件的左右移动被限制,所述安置腔的下部设有缺口供所述第二扭臂伸出以抵触所述活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牌组装方便且结构精简的拉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的外前面设为向勾状结构内部的方向倾斜的引导斜面。
10.一种拉链,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拉牌组装方便且结构精简的拉链头。
CN202321213074.4U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拉牌组装方便且结构精简的拉链头及其拉链 Active CN2196610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13074.4U CN219661080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拉牌组装方便且结构精简的拉链头及其拉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13074.4U CN219661080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拉牌组装方便且结构精简的拉链头及其拉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61080U true CN219661080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24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13074.4U Active CN219661080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拉牌组装方便且结构精简的拉链头及其拉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610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68864B1 (en) Zipper head and pull tab replacement method
JP2908444B1 (ja) 携帯機器用ホルダ
US8047620B2 (en) Mounting mechanism for retaining a slide rail to a chassis
US20110024592A1 (en) Mounting mechanism for retaining slide rail to chassis
US20110017894A1 (en) Mounting mechanism for retaining slide rail to chassis
CN101953547B (zh) 自锁式隐形拉头
TWI399183B (zh) A slide fastener with an automatic stop device
CN100589731C (zh) 自锁式拉链头
CN219661080U (zh) 一种拉牌组装方便且结构精简的拉链头及其拉链
US6497016B1 (en) Structure of zipper slide for invisible zipper
CN102462073B (zh) 拉头滑块及使用该拉头滑块的拉链头
CN104812265A (zh) 拉链用拉头
US6591464B2 (en) Zipper slide of zip fastener
CN110881753A (zh) 一种方便拉片更换的自锁拉链头
CN209430068U (zh) 一种纱网固定卡扣
CN108243595B (zh) 一种电源模块及插框组件
CN205983691U (zh) 收银设备
CN105326162A (zh) 一种双拉式自锁拉链头
US20050104486A1 (en) Detachable device case and top cover mounting structure
CN213690223U (zh) 可操纵驱动伸缩的牵引式硒鼓
CN102763941A (zh) 拉头滑块及使用该拉头滑块的拉链头
CN220477062U (zh) 便于拆卸的腕戴设备
CN220895695U (zh) 壳体及储能设备
CN212463700U (zh) 一种保护套与机壳的安装结构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CN218482136U (zh) 自动转换开关的微动开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