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7597U - 电池的voc测试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的voc测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7597U
CN219657597U CN202320606436.XU CN202320606436U CN219657597U CN 219657597 U CN219657597 U CN 219657597U CN 202320606436 U CN202320606436 U CN 202320606436U CN 219657597 U CN219657597 U CN 2196575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c
cover body
gas outlet
outlet pip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0643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齐元
陆柏林
王进
代建强
阳鹏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angjing Intelligent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g Jing Intelligent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 Jing Intelligent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g Jing Intelligent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0643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75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75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75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的VOC测试设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平台和测试装置,所述装运平台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测电池的料盘,所述测试装置包括罩体和用于驱动罩体垂直移动的升降气缸,所述罩体设置在料盘上方,在罩体的顶端安装有VOC测试器,在所述罩体的顶端还设置有可控分流的通气部。本申请将先利用第一出气管对罩体进行抽真空,将其罩体内多余的空气彻底排出,然后再通过打开第二进气管将罩体内挥发气体引入VOC检测器中,通过这种可控制的分流设备解决了不让上一批次的待测电池组的残留气体影响测试结果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池的VOC测试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电池的VOC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VOC是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缩写,而VOC测试是指对有机挥发物,例如含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醇、十四碳烷等有害气体的挥发性进行的测试。而电池的VOC测试,指的是在电池封装完成后,为了检测电池内部的化学溶剂是否出现侧漏而导致的挥发而进行的测试。
现有技术中,由于电池的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对电池的VOC测试都已经融合进自动化流程中,即在电池封装完成直接通过自动化的传动装置进行VOC测试。公开号CN21495199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池VOC测漏设备,即利用传动装置将已经封装好的电池进行排列摆盘形成电池组,然后通过罩体将电池组罩住形成密闭空间后,对罩体内的电池组进行VOC测试。
但是现有技术存在VOC检测不准确的问题,具体而言,例如如果上一批电池组存在内部溶液泄露挥发的问题,那么当测试完成后,即使罩体打开气体会流出,但仍然有一部分气体会残留在罩体内,这是下一批电池组再进行测试的时候,此时残留在罩体内的气体会对VOC侧检测造成误差,导致检测不准确,虽然可以通过延长罩体打开的时候来克服上述缺陷,但延长罩体打开的时候会导致整个VOC测试的时间的拉长,从而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加有利于VOC测试准确的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的VOC测试设备,包括转运平台和测试装置,所述转运平台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测电池的料盘,所述测试装置包括罩体和用于驱动罩体垂直移动的升降气缸,所述罩体设置在料盘上方,在罩体的顶端安装有VOC测试器,在所述罩体的顶端还设置有可控分流的通气部。
进一步而言,所述通气部包括第一出气部和第二出气部,所述第一出气部包括第一出气管和用于控制第一出气管的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出气管与抽气设备连接,所述第二出气部包括第二出气管和用于控制第二出气管的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二出气管与VOC测试器相通。
进一步而言,在所述罩体的顶端还设置有进气部,所述进气部包括进气管和用于控制进气管开闭的第一控制阀。
进一步而言,所述转运平台包括传动机构和运输平台,所述运输平台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通过支撑杆相连。
进一步而言,所述料盘放置在运输平台的顶板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沿着导轨延伸有传动杆,所述传动电机可以驱动传动杆转动,在传动杆套接有第一滑动座,所述第一滑动座与运输平台的底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导轨,所述传动杆和传动电机设置在导轨之间,在所述运输平台的底板设置有第二滑动座,所述第二滑动座从上方将导轨夹持住.。
进一步而言,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分别设置在罩体的下方和远离传动电机的一侧,所述感应器与传动电机电性相连。
进一步而言,在所述罩体上面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升降气缸设置在连接板上,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动端与罩体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技术中罩体形成封闭空间后直接进行VOC测试相比,本申请将先利用第一出气管对罩体进行抽真空,将其罩体内多余的空气彻底排出,然后再通过打开第二进气管将罩体内挥发气体引入VOC检测器中,通过这种可控制的分流设备解决了不让上一批次的待测电池组的残留气体影响测试结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的VOC测试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的VOC测试设备的整体结构的局部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的VOC测试设备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的VOC测试设备的转运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的VOC测试设备的转运平台的结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的VOC测试设备的转运平台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分解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名称如下:
转运平台100、测试装置200、料盘300、罩体210、升降气缸220、VOC测试器230、通气部240、第一出气部241、第二出气部242、第一出气管2411、第二控制阀2412、第二出气管2421、第三控制阀2422、进气部250、进气管251、第一控制阀252、传动机构110、运输平台120、顶板121、底板122、支撑杆123、传动电机111、传动杆112、第一滑动座124、导轨113、第二滑动座125、感应器114、连接板2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申请优选的具体实施例,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电池的VOC测试设备,包括转运平台100和测试装置200,所述转运平台100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测电池的料盘300,所述测试装置200包括罩体210和用于驱动罩体210垂直移动的升降气缸220,所述罩体210设置在料盘300上方,当升降气缸220驱动罩体210向下移动的时候,所述罩体210会覆盖住料盘300的四周形成密闭的空间,在罩体210的顶端安装有VOC测试器230,在所述罩体210的顶端还设置有通气部240,所述通气部240包括第一出气部241和第二出气部242,所述第一出气部241包括第一出气管2411和用于控制第一出气管2411的第二控制阀2412,所述第一出气管2411与抽气设备(图中未画出)连接,所述第二出气部242包括第二出气管2421和用于控制第二出气管2421的第三控制阀2422,所述第二出气管2421与VOC测试器230相连,在测试时,转运平台100先将装有待测电池的料盘300运输至罩体210底部,然后启动升降气缸220驱动罩体210下降将料盘300紧密覆盖,从而在料盘300上形成封闭空间,然后通过第二控制阀2412打开第一出气管2411,通过第三控制阀2422关闭第二出气管2421,然后开启抽气设备,抽气设备按照预设的时间进行抽气后进行关闭,对罩体210的空气进行抽真空,达到一定预设时间后,抽气设备关闭,第二控制阀2412控制第一出气管2411关闭,然后让料盘300上的待测电池静置一段时间后,通过第三控制阀2422开启第二出气管2421开启,使罩体210与VOC测试器230相互连通,从而完成待测电池的VOC测试。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到,相比现有技术中罩体210形成封闭空间后直接进行VOC测试相比,本申请将先利用第一出气管2411对罩体210进行抽真空,将其罩体210内多余的空气彻底排出,然后再通过打开第二进气管251将罩体210内挥发气体引入VOC检测器中,通过这种可控制的分流设备解决了不让上一批次的待测电池组的残留气体影响测试结果的问题。
优选的,如图3所示,在所述罩体210的顶端还设置有进气部250,所述进气部250包括进气管251和用于控制进气管251开闭的第一控制阀252,这样在测试的时候,由于对罩体210的空气进行抽真空,第二控制阀2412控制第一出气管2411关闭,然后让料盘300上的待测电池静置一段时间后,通过第三控制阀2422开启第二出气管2421开启后,由于罩体210内存在负压,而VOC测试器230器内部也是密封的,所以如果罩体210内的挥发气体从罩体210流通到VOC测试器230会非常慢,此时通过第一控制阀252打开进气管251,通过调节第一控制阀252,可以少量的外界空气会通过进气管251流入罩体210内,从而减轻罩体210的负压,从而可以让罩体210的挥发气体可以更好的流入VOC测试器230内。
如图4所示,所述转运平台100包括传动机构110和运输平台120,所述运输平台120包括顶板121和底板122,所述顶板121和底板122之间通过支撑杆123相连。所述料盘300放置在运输平台120的顶板121上,所述传动机构110包括传动电机111,所述传动电机111沿着导轨113延伸有传动杆112,所述传动电机111可以驱动传动杆112转动,在传动杆112套接有第一滑动座124,所述第一滑动座124与运输平台120的底板122固定连接,当传动电机111驱动传动杆112转动的时候会带动第一滑动座124沿着传动杆112进行移动,从而带动运输平台120的移动,在转运料盘300的时候,所述传动电机111先通过传动杆112驱动运输平台120移动到远离罩体210的一侧进行上料,上料完成后再驱动运输平台120移动到罩体210的下方等待测试,整体上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优选的,结合图5和图6所示,所述传动机构110还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导轨113,所述传动杆112和传动电机111设置在导轨113之间,在所述运输平台120的底板122设置有第二滑动座125,所述第二滑动座125从上方将导轨113夹持住,使其第二滑动座125可以沿着导轨113的方向进行滑动,设置第二滑动座125可以让运输平台120的移动具有更好的导向性,使其可以更好通过传动杆112进行滑动。
优选的,在所述导轨113上设置有感应器114,所述感应器114分别设置在罩体210的下方和远离传动电机111的一侧,所述感应器114与传动电机111电性相连,当运输平台120移动到远离传动电机111的一侧的时候,所述第一滑动座124与感应器114接触,感应器114向传动电机111发出电信号,传动电机111停止工作进行上料,当上料完成后,再次启动传动电机111带动运输平台120往回移动,再次接触到感应器114时,料盘300正好在罩体210的下方,此时感应器114向传动电机111发出电信号,传动电机111停止工作进行测试,从而可以让运输平台120的运动启停电可以更加准确,便于后续测试的进行。
优选的,在所述罩体210上面设置有连接板260,所述升降气缸220设置在连接板260上,所述升降气缸220的活动端与罩体210相连。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Claims (8)

1.电池的VOC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平台(100)和测试装置(200),所述转运平台(100)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测电池的料盘(300),所述测试装置(200)包括罩体(210)和用于驱动罩体(210)垂直移动的升降气缸(220),所述罩体(210)设置在料盘(300)上方,在罩体(210)的顶端安装有VOC测试器(230),在所述罩体(210)的顶端还设置有可控分流的通气部(2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的VOC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部(240)包括第一出气部(241)和第二出气部(242),所述第一出气部(241)包括第一出气管(2411)和用于控制第一出气管(2411)的第二控制阀(2412),所述第一出气管(2411)与抽气设备连接,所述第二出气部(242)包括第二出气管(2421)和用于控制第二出气管(2421)的第三控制阀(2422),所述第二出气管(2421)与VOC测试器(230)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池的VOC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罩体(210)的顶端还设置有进气部(250),所述进气部(250)包括进气管(251)和用于控制进气管(251)开闭的第一控制阀(2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的VOC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平台(100)包括传动机构(110)和运输平台(120),所述运输平台(120)包括顶板(121)和底板(122),所述顶板(121)和底板(122)之间通过支撑杆(123)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池的VOC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300)放置在运输平台(120)的顶板(121)上,所述传动机构(110)包括传动电机(111),所述传动电机(111)沿着导轨(113)延伸有传动杆(112),所述传动电机(111)可以驱动传动杆(112)转动,在传动杆(112)套接有第一滑动座(124),所述第一滑动座(124)与运输平台(120)的底板(12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电池的VOC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110)还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导轨(113),所述传动杆(112)和传动电机(111)设置在导轨(113)之间,在所述运输平台(120)的底板(122)设置有第二滑动座(125),所述第二滑动座(125)从上方将导轨(113)夹持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电池的VOC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轨(113)上设置有感应器(114),所述感应器(114)分别设置在罩体(210)的下方和远离传动电机(111)的一侧,所述感应器(114)与传动电机(111)电性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的VOC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罩体(210)上面设置有连接板(260),所述升降气缸(220)设置在连接板(260)上,所述升降气缸(220)的活动端与罩体(210)相连。
CN202320606436.XU 2023-03-24 2023-03-24 电池的voc测试设备 Active CN2196575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6436.XU CN219657597U (zh) 2023-03-24 2023-03-24 电池的voc测试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6436.XU CN219657597U (zh) 2023-03-24 2023-03-24 电池的voc测试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7597U true CN219657597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80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06436.XU Active CN219657597U (zh) 2023-03-24 2023-03-24 电池的voc测试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75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4127A (zh) * 2023-10-25 2023-12-19 东莞市鑫晟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长导线软包锂离子电池pack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4127A (zh) * 2023-10-25 2023-12-19 东莞市鑫晟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长导线软包锂离子电池pack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57597U (zh) 电池的voc测试设备
CN202614481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压检漏装置
CN109556808A (zh) 一种燃料电池堆自动化气密性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
WO2018182387A1 (ko) 이차전지의 리크검사시스템
CN111129562A (zh) 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
KR101379113B1 (ko) 전지의 제조 장치, 제조 방법 및 검사 방법
CN111921895A (zh) 一种锂电池质量检测的分类输送机
CN110525862B (zh) 一种实现电池常温静置的全自动码垛机
CN209570309U (zh) 一种燃料电池堆自动化气密性检测设备
CN215338750U (zh) 气密性检测设备
CN208254727U (zh) 一种全自动电池漏液检测设备
CN214951997U (zh) 一种高通用电池voc测漏设备
WO2022193217A1 (zh) 一种全自动智能化ph值检测装置
CN110361145B (zh) 一种歪量法气密性检测设备
CN112033611A (zh) 一种密封性自动化检验设备
CN215492682U (zh) 一种大气检测用空气取样装置
CN211347259U (zh) 一种旋转式锂电池真空氦检漏设备
CN212321017U (zh) 一种密封性自动化检验设备
CN211578892U (zh) 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
CN111855872B (zh) 一种全自动油气定量分离装置
CN208751934U (zh) 凹印油墨voc检测制样设备
CN219301900U (zh) 双氦检移载装置
CN109279566B (zh) 全自动硅油加注工艺及设备
CN219038302U (zh)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泄漏检测设备
CN218241102U (zh) 一种烟雾报警器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201, No.1 Dongyu 1st Street, Qingxi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Langjing Intelligent Automation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105, No. 91, Sanzhong Road, Qingxi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before: LANG JING INTELLIGENT AUTOMATION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