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6574U - 一种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6574U
CN219656574U CN202320253563.6U CN202320253563U CN219656574U CN 219656574 U CN219656574 U CN 219656574U CN 202320253563 U CN202320253563 U CN 202320253563U CN 219656574 U CN219656574 U CN 2196565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heat
heating cavity
heat storage
detectio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535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亦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anglid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angli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anglid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angli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535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65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65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65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 Crucibles And Fluidized-Bed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包括炉体、坩埚以及新型漏液检测结构,所述炉体在其内形成有加热腔以及在其一侧开设有与加热腔底端连通的排出管;所述坩埚安装至炉体上,坩埚的一端设于加热腔内;所述新型漏液检测结构包括正极检测杆与负极检测杆,所述正极检测杆与负极检测杆相对设置在炉体的加热腔的腔壁上,正极检测杆的检测端与负极检测杆的检测端分别穿入到加热腔内。本实用新型不会对之后的漏液检测造成影响,新型漏液检测结构能重复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热熔铝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
背景技术
燃气熔铝炉是使用天然气等燃气为燃料的加热炉,能够利用清洁的燃烧方式,实现燃气炉的高效工作。
目前在压铸行业里常用的燃气熔铝炉主要由坩埚、炉体、烧嘴和蓄热结构组成,所述坩埚与烧嘴均安装至炉体上,烧嘴将燃气和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燃烧,并将燃烧气体产生的热量送入炉体内对坩埚加热,燃烧的尾气通过烟道排放到蓄热结构中,用以吸收尾气中的热量,并再排放到炉体中,从而降低能源损耗。此外,在超期限使用或不正当使用后,坩埚可能会出现漏液的状况,使铝液泄漏到炉体对坩埚加热的加热腔内,为此,炉体上设有与加热腔连通的用以将漏液排出的排出管以及会在排出管的出液端上对应设有用以检测漏液状况的漏液检测结构,因排出管内的空间有限,漏液检测结构的正极检测杆与负极检测杆的检测端仅能在排出管内并排设置,供坩埚出现漏液的状况,漏液进入到关闭状态的排出管内时,漏液连通漏液检测结构的正极检测杆与负极检测杆,从而检测到坩埚出现漏液的状况。但这种安装在排出管上的漏液检测结构在经过一次检测后,并排设置的正极检测杆与负极检测杆之间容易残留有铝液并在铝液冷却后,使正极检测杆与负极检测杆一直连通,会对之后的漏液检测造成影响,且每检测出一次漏液状况后,就需要更换新的漏液检测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包括炉体、坩埚以及新型漏液检测结构,所述炉体在其内形成有加热腔以及在其一侧开设有与加热腔底端连通的排出管;所述坩埚安装至炉体上,坩埚的一端设于加热腔内;所述新型漏液检测结构包括正极检测杆与负极检测杆,所述正极检测杆与负极检测杆相对设置在炉体的加热腔的腔壁上,正极检测杆的检测端与负极检测杆的检测端分别穿入到加热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正极检测杆的检测端、负极检测杆的检测端与加热腔的底面平齐或距离底面预设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加热腔在其后端中部立设有分隔挡板,所述分隔挡板位于正极检测杆的检测端与负极检测杆的检测端之间,且分隔挡板与坩埚相配合,将加热腔的后端两侧分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炉体设有隔热底座、安装至隔热底座上的保护壳及安装于隔热底座上方的隔热顶板,所述隔热底座设有座体部及沿座体部边沿设置的座壁部,所述隔热顶板配合座体部与座壁部,围成所述加热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排出管的入液端设置在座体部内,入液端形成有呈水平设置的送液段以及立设在送液段上的与送液段连通的进液段,所述进液段形成有与座体部的顶面平齐的进液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进液口位于正极检测杆的检测端与负极检测杆的检测端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包括蓄热结构,所述蓄热结构安装于炉体上,所述蓄热结构包括基座及蓄热组件,所述基座的底端穿入到加热腔的后端内,并设置在座体部上;所述基座内设有蓄热腔,所述蓄热腔的底端连通加热腔,蓄热腔内设有蓄热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正极检测杆的检测端与负极检测杆的检测端从基座的底端与座体部之间穿入到加热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包括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包括烧嘴,所述烧嘴的一端连通加热腔,通过烧嘴将燃气和空气混合燃烧,并将燃烧气体产生的热量送入加热腔内对坩埚加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包括换气机构,所述换气机构连通蓄热腔的顶端,通过换气机构对蓄热腔内吸风,使蓄热组件蓄热,或对蓄热腔内吹风,使已蓄热的蓄热组件将热量送入加热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通过炉体、坩埚与新型漏液检测结构之间的配合,能够有效检测炉体内的漏液状况的同时,正极检测杆的检测端与负极检测杆的检测端在炉体内的设置间距较大,从而在通过开启状态的排出管将漏液排出后,正极检测杆的检测端与负极检测杆的检测端之间不会残留有铝液,不会对之后的漏液检测造成影响,使所述新型漏液检测结构能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的整体图。
图2为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的结构图。
图3为蓄热结构的结构图。
图4为换气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图2,一种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包括炉体10、坩埚20以及新型漏液检测结构30,所述炉体10在其内形成有加热腔11以及在其一侧开设有与加热腔11底端连通的排出管12;所述坩埚20安装至炉体10上,坩埚20的一端设于加热腔11内;所述新型漏液检测结构30包括正极检测杆31与负极检测杆32,所述正极检测杆31与负极检测杆32相对设置在炉体10的后端两侧上,于加热腔11的腔壁上,正极检测杆31的检测端与负极检测杆32的检测端分别穿入到加热腔11内,且与加热腔11的底面平齐或距离底面预设的高度,或与排出管12的进液口平齐或位于进液口的上方。
可以理解的,所述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的漏液检测方法,如下:在超期限使用或不正当使用,导致坩埚20破裂出现漏液的状况,使铝液泄漏到炉体10对坩埚20加热的加热腔11内时,漏液依次将关闭状态的排出管12充满后漫出,以及将正极检测杆31与负极检测杆32的检测端连通,从而检测到坩埚20出现漏液的状况,且正极检测杆31的检测端与负极检测杆32的检测端之间的间距较大,在通过开启状态的排出管12将漏液排出后,正极检测杆31的检测端与负极检测杆32的检测端之间不会残留有铝液,不会对之后的漏液检测造成影响,使所述新型漏液检测结构30能重复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腔11在其后端中部立设有分隔挡板13,所述分隔挡板13位于正极检测杆31的检测端与负极检测杆32的检测端之间,且分隔挡板13与坩埚20相配合,将加热腔11的后端两侧分隔,从而在坩埚20出现漏液的状况时,漏液需绕坩埚20将正极检测杆31的检测端与负极检测杆32的检测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10设有隔热底座101、安装至隔热底座101上的保护壳102及安装于隔热底座101上方的隔热顶板103,所述隔热底座101设有座体部111及沿座体部111边沿设置的座壁部112,所述隔热顶板103配合座体部111与座壁部112,围成所述加热腔11。
进一步的,所述排出管12的入液端设置在座体部111内,入液端形成有呈水平设置的送液段121以及立设在送液段121上的与送液段121连通的进液段122,所述进液段122形成有与座体部111的顶面平齐的进液口。
进一步的,结合参阅图3,所述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包括蓄热结构40,所述蓄热结构40安装于炉体10上,所述蓄热结构40包括基座41及蓄热组件42,所述基座41的底端穿入到加热腔11的后端内,并设置在座体部111上;所述基座41内设有蓄热腔401,所述蓄热腔401的底端连通加热腔11,蓄热腔401内设有蓄热组件42,所述蓄热组件42包括若干蓄热块,通过蓄热块于蓄热腔401内蓄热;所述正极检测杆31的检测端与负极检测杆32的检测端从基座41的底端与座体部111之间穿入到加热腔11内。
进一步的,参阅图3、图4,所述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包括燃烧装置50及换气机构60,所述燃烧装置50包括烧嘴51,所述烧嘴51的一端连通加热腔11,通过烧嘴51将燃气和空气混合燃烧,并将燃烧气体产生的热量送入加热腔11内对坩埚20加热;所述换气机构60连通蓄热腔401的顶端,通过换气机构60对蓄热腔401内吸风,使蓄热块蓄热,或对蓄热腔401内吹风,使已蓄热的蓄热块将热量送入加热腔11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通过炉体10、坩埚20与新型漏液检测结构30之间的配合,能够有效检测炉体10内的漏液状况的同时,正极检测杆31的检测端与负极检测杆32的检测端在炉体10内的设置间距较大,从而在通过开启状态的排出管12将漏液排出后,正极检测杆31的检测端与负极检测杆32的检测端之间不会残留有铝液,不会对之后的漏液检测造成影响,使所述新型漏液检测结构30能重复使用。
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包括炉体(10)、坩埚(20)以及新型漏液检测结构(30),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0)在其内形成有加热腔(11)以及在其一侧开设有与加热腔(11)底端连通的排出管(12);所述坩埚(20)安装至炉体(10)上,坩埚(20)的一端设于加热腔(11)内;所述新型漏液检测结构(30)包括正极检测杆(31)与负极检测杆(32),所述正极检测杆(31)与负极检测杆(32)相对设置在炉体(10)的加热腔(11)的腔壁上,正极检测杆(31)的检测端与负极检测杆(32)的检测端分别穿入到加热腔(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检测杆(31)的检测端、负极检测杆(32)的检测端与加热腔(11)的底面平齐或距离底面预设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11)在其后端中部立设有分隔挡板(13),所述分隔挡板(13)位于正极检测杆(31)的检测端与负极检测杆(32)的检测端之间,且分隔挡板(13)与坩埚(20)相配合,将加热腔(11)的后端两侧分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0)设有隔热底座(101)、安装至隔热底座(101)上的保护壳(102)及安装于隔热底座(101)上方的隔热顶板(103),所述隔热底座(101)设有座体部(111)及沿座体部(111)边沿设置的座壁部(112),所述隔热顶板(103)配合座体部(111)与座壁部(112),围成所述加热腔(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管(12)的入液端设置在座体部(111)内,入液端形成有呈水平设置的送液段(121)以及立设在送液段(121)上的与送液段(121)连通的进液段(122),所述进液段(122)形成有与座体部(111)的顶面平齐的进液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位于正极检测杆(31)的检测端与负极检测杆(32)的检测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结构(40),所述蓄热结构(40)安装于炉体(10)上,所述蓄热结构(40)包括基座(41)及蓄热组件(42),所述基座(41)的底端穿入到加热腔(11)的后端内,并设置在座体部(111)上;所述基座(41)内设有蓄热腔(401),所述蓄热腔(401)的底端连通加热腔(11),蓄热腔(401)内设有蓄热组件(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检测杆(31)的检测端与负极检测杆(32)的检测端从基座(41)的底端与座体部(111)之间穿入到加热腔(11)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装置(50),所述燃烧装置(50)包括烧嘴(51),所述烧嘴(51)的一端连通加热腔(11),通过烧嘴(51)将燃气和空气混合燃烧,并将燃烧气体产生的热量送入加热腔(11)内对坩埚(20)加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换气机构(60),所述换气机构(60)连通蓄热腔(401)的顶端,通过换气机构(60)对蓄热腔(401)内吸风,使蓄热组件(42)蓄热,或对蓄热腔(401)内吹风,使已蓄热的蓄热组件(42)将热量送入加热腔(11)内。
CN202320253563.6U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 Active CN2196565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53563.6U CN219656574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53563.6U CN219656574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6574U true CN219656574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58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53563.6U Active CN219656574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65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30635U (zh) 一种液冷式智能酒精壁炉
CN219656574U (zh) 一种具有新型漏液检测结构的蓄热熔铝炉
CN203517904U (zh) 一种回热式节能燃气灶
CN201053696Y (zh) 一种节能、高效、环保的民用采暖炉
CN204648206U (zh) 卧式双层水管炉排多回程水浴除尘逆燃燃煤锅炉
CN205002604U (zh) 一种铝棒加热炉
CN214223233U (zh) 一种燃煤取暖炉
CN212005895U (zh) 一种壁挂式石墨烯电采暖炉
CN202757254U (zh) 一种新型生物质反烧式热水锅炉
CN211987624U (zh) 一种废气减排式固化烘箱
CN201348430Y (zh) 蓄热式节能熔铝炉
CN207230634U (zh) 一种风冷式智能酒精壁炉
CN201137926Y (zh) 节能双室燃气反射炉
CN219674784U (zh) 一种提高加热效率的蓄热熔铝炉
CN104848201A (zh) 多功能卧式水暖炉
CN203240889U (zh) 采用醇基燃料加热的低熔点合金节能环保冶炼炉
CN201289109Y (zh) 炉灶
CN214198770U (zh) 一种火箭炉清灰桶
CN210004423U (zh) 一种废气处理热氧化炉
CN215489853U (zh) 一种柴煤炉节能装置
CN204922946U (zh) 一种运用全反烧鳍片式水管炉排的两级预热风锅炉
CN206959326U (zh) 一种高效节能采暖装置
CN210292347U (zh) 一种燃烧充分的壁挂炉结构
CN211823125U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锅炉
CN210951392U (zh) 多功能环保节能柴灶燃烧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