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1107U - 一种集成式多功能汽车行李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式多功能汽车行李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1107U
CN219651107U CN202320452270.0U CN202320452270U CN219651107U CN 219651107 U CN219651107 U CN 219651107U CN 202320452270 U CN202320452270 U CN 202320452270U CN 219651107 U CN219651107 U CN 219651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luggage rack
detachable
support body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522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Senhu Shansh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4522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1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1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11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多功能汽车行李架,包括能够在车顶前后滑动且可拆卸下来的架体,架体上设置有用于实现架体升降的高度调节组件,架体的内部可拆卸的连接有储物袋,架体的外侧位置设有角度可调的阻风板,架体上安装有用于连接抄竿的支座和锁扣、以及安装有用于连接遮阳固定杆的卡箍;本实用新型在车辆顶部平台的两侧能够加装可拆卸式防护框架,增大了平台顶部的宽度尺寸,使得使用面积能够不小于2m×1.95m,便于用户在平台上进行休息,并且防护框架也能够直立安装在平台上,作为防护栏使用,提高安全性,在不使用防护框架时,可以将防护框架收纳至平台与车顶之间的空隙处,降低车内空间的占用。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式多功能汽车行李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行李架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多功能汽车行李架。
背景技术
车顶行李架是加装在汽车车身顶部,用来安全方便地固定行李物品的支撑架或部件,一般用于两厢式的旅行车、SUV和MPV等车型上。车顶行李架除了起到装饰、美观的作用外,它可以能放行李箱放不下的东西,比如体积大的行李、自行车、折叠床等等,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许多方便。
目前,汽车的行李架仅具有搭载物品和装饰的作用,功能性比较单一,在实际的旅行过程中,通常需要携带折叠桌、折叠床、遮阳伞、以及其他娱乐工具,而这些物品与行李架是单独分开的,携带时会放置在车内或者行李架上,不仅增加了车内或行李架的占用空间,而且在使用时也需要单独拆装,很不方便。此外,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市区众多家庭购买车辆的主要选择,特别是小型新能源汽车。这些小型新能源汽车轻巧灵便,已可以满足短途自驾里程要求,但也存在车内空间有限,行李架功能单一、结构款式固定的问题。遇山则息,遇水则渔。短途自驾游、露营时,可移动桌子、行李搬运车甚至是抄鱼竿都是必备之物,但上述单件物品小型车携带不便,增加了行李数量还需人工搬运。此外,现有的车顶行李架或行李箱由于高度尺寸固定,在进入一些地下停车场或地库时,容易造成超高的情况,导致车辆无法进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集成式多功能汽车行李架,其设计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既能够适用于大中型旅行车、SUV及MPV车型的使用,也能够满足小型车的使用,并且在行李架降低至极限高度时,能够进入地下车库等场所;在露营时,可以将行李架的平台作为床板使用,达到休息的目的,并且前方的架体可从平台上拆卸下来作为桌子使用,并在桌子上集成了抄竿、遮阳伞以及储物袋,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的情况下,也降低空间的占用,具有功能多样、拆装便捷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式多功能汽车行李架,包括能够在车顶前后滑动且可拆卸下来的架体,架体上设置有用于实现架体升降的高度调节组件,架体的内部可拆卸的连接有储物袋,架体的外侧位置设有角度可调的阻风板,架体上安装有用于连接抄竿的支座和锁扣、以及安装有用于连接遮阳固定杆的卡箍。
还包括安装于车顶位置的平台,平台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纵杆,两个纵杆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在车顶的纵梁上,两个纵杆的顶部靠近车辆后方的位置固设有若干长水平架,两个纵杆的顶部靠近车辆前方的位置固设有若干短水平架,架体设置在两侧短水平架之间的位置。
所述长水平架与短水平架的外侧向纵杆的外侧延伸,且长水平架与短水平架的下方通过第三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有防护框架,防护框架的上方可拆卸的放置有平板,在长水平架的下方安装有若干用于对防护框架收纳后固定的第二连接件。
所述架体下方连接可拆卸的安装有滑轨,两个滑轨滑动安装在短水平架的下方位置,在两个滑轨之间安装有挡板。
所述架体包括底部框架和顶部框架,高度调节组件设置在底部框架与顶部框架之间的位置,底部框架的下方四角位置可拆卸的安装有移动轮,遮阳固定杆可拆卸的连接在卡箍上,遮阳固定杆的上方可拆卸的安装有遮阳伞。
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底部框架四角位置的短杆,短杆上可拆卸的连接有长杆,长杆与顶部框架可拆卸连接。
所述高度调节组件为安装在底部框架四角位置的固定管,固定管的中心安装有若干可伸缩的活动管,位于中间位置的活动管上端与顶部框架相连接。
还包括桌板,桌板可拆卸的安装架体上。
所述储物袋为顶部敞开式结构,在储物袋的底部安装有若干支撑板,在架体的底部位置安装有用于对储物袋进行支撑的龙骨。
所述阻风板通过合页连接在架体的外侧上方位置,且阻风板上可拆卸的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可拆卸的安装在架体上。
这种集成式多功能汽车行李架,在使用时,两根纵杆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在车顶的纵梁上,在相邻的两个长水平架之间可以通过螺栓固定2mm厚的金属板,当行李放置到行李架上时,行李能够率先与金属板接触,然后利用绑绳或网兜将行李进行固定;在休息时,人员可以从天窗位置爬升到车顶,将两侧的防护框架水平设置,且通过第三连接件固定在长水平架和短水平架上,再将防护框架上铺设平板,防护框架上安装有销柱,平板上开设有销孔,可使得销柱插入销孔内,防止平板移动,此时,可在长水平架上方铺设床垫等,以方便人员躺在行李架上休息;此外,为了防止小孩在休息时从车顶掉落,可将防护框架呈竖立状态安装到长水平架和短水平架上,作为防护栏使用。
两侧的滑轨安装在短水平架的下方,且滑轨能够沿着纵杆的轴线方向进行移动,从而能够便于将架体进行前后移动,当架体移动至前方位置时,可以将汽车的天窗上方空间让开,人员能够从天窗位置向上攀爬。
架体能够从滑轨上拆卸下来,当架体拆卸后,可单独作为小型新能源汽车的行李架进行使用,即架体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可以单独安装到小型新能源汽车的顶部,从而实现小型新能源汽车携带更多行李的目的。
当架体从滑轨上拆卸下来时,通过调整高度调节组件的高度,从而使架体的整体高度加高,在架体底部安装移动轮、顶部安装桌板,即可使得架体作为桌子使用,以便于用户在桌面上品茶、就餐或放置其他物品,并且,储物袋能够安装到架体内部,可用于收纳临时物品;抄竿的前端通过穿销和开口销安装在架体上的支座位置,能够在拉动抄竿的时候,将桌子移位,当移动至指定位置时,可将抄竿卡设在锁扣上,避免将人绊倒,此外,抄竿能够从支座位置进行拆卸,在抄竿的前端安装网兜后,可以方便用户拿着抄竿进行捕鱼,可作为抄鱼竿使用。
卡箍将遮阳固定杆进行固定,再将遮阳伞插入到遮阳固定杆上,即可将遮阳伞与架体作为一体进行连接,在移动架体时,遮阳伞也能够一同被移动,具有挪动方便的优点。
所述包括能够在车顶前后滑动且可拆卸下来的架体,架体上设置有用于实现架体升降的高度调节组件;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既能够使得这种架体安装到旅行车、SUV、MPV等大型车辆的顶部,也能够方便架体在拆卸后单独安装到小型车辆的顶部,从而满足不同大小车辆的行李架使用需求;架体的整体高度可调节,其目的是为了在露营时将架体高度升高,从而在放上桌板后可以作为桌子进行使用,实现架体与桌子的集成化需求,可替代在旅行时再单独携带折叠桌的方式,节省了空间。
所述架体的内部可拆卸的连接有储物袋;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储物袋可拆卸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应用,当架体在车顶、且不存放物品时,可以将储物袋拆卸下来,当需要使用架体存放物品时,可以将储物袋固定在行李架上,也可以在架体作为桌子使用时,储物袋固定到架体内,便于存储行李物品。
所述架体的外侧位置设有角度可调的阻风板;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当车辆行驶时,阻风板呈倾斜式结构,且位于车辆前方位置,这样能够起到降低风阻的作用;而当架体升高后作为桌子使用时,可以利用水平状态的阻风板使得架体整体长度增长,起到对桌板的支撑效果,以扩大桌面的使用面积。
所述架体上安装有用于连接抄竿的支座和锁扣、以及安装有用于连接遮阳固定杆的卡箍;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该支座主要用于连接抄竿,抄竿与支座采用销子连接后,通过开口销进行锁定,实现抄竿的可拆卸,拉动抄竿可以将作为桌子使用的行李架进行移动,达到省力的效果,当抄竿拆卸下来后,抄竿的前端可连接网兜,作为抄鱼竿使用,便于进行捕鱼、捕蝴蝶等娱乐活动;在不使用时,可将抄竿固定在锁扣处,避免绊倒用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既能够适用于大中型旅行车、SUV及MPV车型的使用,也能够满足小型车的使用,适用范围广;
(2)本实用新型在车辆顶部平台的两侧能够加装可拆卸式防护框架,增大了平台顶部的宽度尺寸,使得使用面积能够不小于2m×1.95m,便于用户在平台上进行休息,并且防护框架也能够直立安装在平台上,作为防护栏使用,提高安全性,在不使用防护框架时,可以将防护框架收纳至平台与车顶之间的空隙处,降低车内空间的占用;
(3)本实用新型设置可滑动的架体,便于用户从车顶天窗位置爬升至车顶,方便快捷,且架体能够从车顶拆卸下来后作为桌子、露营车使用,具有功能多样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在架体上集成有抄竿、遮阳固定杆,在使用时,抄竿既可以作为拉动架体的拉杆使用,也可以单独拆卸下来作为抄鱼竿使用,遮阳固定杆能够固定在架体上,可将遮阳伞安装到遮阳固定杆上,在移动时,可带动遮阳伞一同移动,方便快捷;
(5)本实用新型的架体具有高度调节的功能,在架体降低至极限位置时,能够满足车辆进入到高度较低的地下车库等场合,避免了传统行李架或行李箱高度尺寸固定而行驶场合受限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可拆卸式防护框架,在露营时既能够作为单独的桌子使用,也可以将所有防护框架拼成一张大桌子使用,满足对桌子需求多的场合使用,结合架体的桌子,具有五张小桌,或者一张小桌和一张大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立体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立体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架体的立体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架体在未安装桌板情况下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架体在安装桌板情况下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调节组件的第一种实施例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调节组件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锁扣与支座的安装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储物袋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抄竿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结构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结构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另外一种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结构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件的立体图一;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件的立体图二;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件、防护框架以及长水平架的连接结构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连接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记:1、纵杆;2、长水平架;3、短水平架;4、防护框架;5、第一连接件;501、立板;502、中间板;503、顶板;504、横板;505、加强板;506、夹头;507、定位架;508、轴孔;509、托板;6、第二连接件;601、定位板;602、定位孔;603、通槽;7、第三连接件;701、连接座;702、支撑块;703、连接架;
8、架体;801、顶部框架;802、底部框架;803、短杆;804、长杆;805、第一魔术贴;806、第二魔术贴;807、第三魔术贴;808、阻风板;809、支撑架;810、卡箍;811、支座;812、锁扣;813、连接片;814、固定管;815、活动管;816、龙骨;
9、滑轨;10、挡板;11、抄竿;12、储物袋;1201、定位套;1202、支撑板;13、遮阳固定杆;14、桌板;15、移动轮;16、平板;17、防护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集成式多功能汽车行李架,包括能够在车顶前后滑动且可拆卸下来的架体8,架体8呈框架型结构,架体8包括底部框架802和顶部框架801,底部框架802与顶部框架801采用方管或铝型材制成。
架体8上设置有用于实现架体8升降的高度调节组件,高度调节组件设置在底部框架802与顶部框架801之间的位置,其中,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底部框架802四角位置的短杆803,短杆803上可拆卸的连接有长杆804,长杆804与顶部框架801可拆卸连接,如图7所示的,长杆804与短杆803为铝型材结构,二者之间采用连接片813和螺钉可拆卸连接,在架体8安装在车顶时,长杆804从短杆803上拆卸下来,使得架体8整体高度满足国家对于行李架的高度标准,当架体8从车顶取下时,可将长杆804安装到短杆803上,再将长杆804的上端与顶部框架801连接,从而对架体8高度增高。
作为另外一种实施例,高度调节组件为安装在底部框架802四角位置的固定管814,固定管814的中心安装有若干可伸缩的活动管815,位于中间位置的活动管815上端与顶部框架801相连接,本实施例中,该高度调节组件为三个套管式结构进行连接,在升高架体8时,可将活动管815从固定管814内抽出,并利用侧面的螺钉将相邻两个套管进行定位,在架体8置于车辆顶部时,活动管815缩回至固定管814内。
底部框架802的下方四角位置可拆卸的安装有移动轮15,移动轮15为万向轮,主要用于方便架体8的移动,实现省力的效果;遮阳固定杆13可拆卸的连接在卡箍810上,遮阳固定杆13的上方可拆卸的安装有遮阳伞,如此设置,是为了将遮阳固定杆13与遮阳伞安装到架体8上,在架体8作为桌子使用时,达到遮阳的效果,并且在移动架体8时,可以将遮阳伞一同移动,方便快捷。
架体8的内部可拆卸的连接有储物袋12,本实施例中,储物袋12与架体8的连接方式采用魔术贴进行连接,如图5所示的,在顶部框架801侧面安装有第一魔术贴805,该第一魔术贴805能够与储物袋12顶部的魔术贴相互粘接,从而可以将储物袋12固定到架体8上。储物袋12为顶部敞开式结构,储物袋12的顶部具有利用魔术贴粘接的盖板,在储物袋12的底部安装有若干支撑板1202,支撑板1202为木板,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储物袋12使用时保持底面的平齐,在架体8的底部位置安装有用于对储物袋12进行支撑的龙骨816,该龙骨816可以对储物袋12底部的支撑板1202进行支撑;储物袋12的外侧具有定位套1201,该定位套1201能够套设在高度调节组件上,从而便于储物袋12的充分展开。
架体8的外侧位置设有角度可调的阻风板808,阻风板808通过合页连接在架体8的外侧上方位置,且阻风板808上可拆卸的连接有支撑架809,支撑架809可拆卸的安装在架体8上,设置阻风板808的目的:一是为了在车辆行驶时,阻风板808以倾斜的方式置于架体8前方,以减少风阻;二是为了可以使阻风板808旋转至水平状态,在架体8作为桌子使用时,能够增加架体8上方的使用面积。具体地,阻风板808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成不同长度,可安装在架体8的短边上方,也可以安装到架体8的长边上方。
支撑架809的结构如图12所示,整体呈直角三角形的结构,两个直角边中,一个直角边连接到架体8上,另外一个直角边与阻风板808采用螺栓连接,当支撑架809的高度变化时,可以对阻风板808的角度进行改变。
架体8上安装有用于连接抄竿11的支座811和锁扣812、以及安装有用于连接遮阳固定杆13的卡箍810,抄竿11的结构如图11所示,为多段式可伸缩杆;如图9所示,支座811与锁扣812安装到架体8的中间位置,支座811位于底部框架802上,锁扣812位于顶部框架801上,抄竿11可以利用穿销和开口销安装到支座811上,在拉动抄竿11时,可以将架体8进行移动,在不使用时,抄竿11可以卡设在锁扣812上,从而实现抄竿11的固定,此外,抄竿11可以从支座811上进行拆卸,在拆卸下来后,抄竿11可以作为抄鱼竿使用,其前端安装网兜,可进行捕鱼、捕捉蝴蝶等娱乐活动。
还包括安装于车顶位置的平台,平台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纵杆1,两个纵杆1通过第一连接件5固定在车顶的纵梁上。其中,第一连接件5的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立板501、横板504、顶板503、中间板502、加强板505和夹头506,横板504安装在立板501顶部位置,中间板502位于立板501的中间位置,夹头506在靠近立板501的一侧具有弯钩,车顶的纵梁位于夹头506与立板501之间的位置,并通过螺栓进行紧固,纵杆1位于横板504的上方位置,且通过螺栓将纵杆1与横板504进行连接,横板504上方的顶板503端面与纵杆1相接触,进一步起到限位的效果。
作为另外一种实施例,如图14所示,第一连接件5的结构包括呈h型结构的定位架507和安装在定位架507侧面的托板509,纵杆1安装在托板509上方位置定位架507下方的h型开槽结构与车辆纵梁通过螺栓连接定位,定位架507的上方具有一轴孔508,轴孔508内穿过转轴并与托板509相连,轴孔508两侧具有长条形通孔,用于穿入螺栓将托板509固定,如此设置,是为了便于调节托板509的旋转角度,这是由于车辆纵梁具有一定的弧度,而将托板509设计为可转动调节的结构可以便于调整托板509上方纵杆1的水平度,使纵杆1保持水平。
两个纵杆1的顶部靠近车辆后方的位置固设有若干长水平架2,在靠近车辆尾部的长水平架2上方安装有直立的防护架17,用以起到防护的作用,以防止人员在休息时掉落,此外,为了更能提高安全性,在车顶前方的短水平架3上也安装防护架17,这种防护架17采用铝型材相连,能够从长水平架2和短水平架3上进行拆卸,而拆卸后的防护架17可以拆分为若干短型材,该短型材可以作为防护框架4与平板6所组成桌子的桌腿使用,起到支撑效果,其中,每个防护框架4与平板6能够拼成一种尺寸的桌子,四个防护框架4与平板6可以平成一种尺寸不小于800×1950mm的桌子;两个纵杆1的顶部靠近车辆前方的位置固设有若干短水平架3,架体8设置在两侧短水平架3之间的位置,相邻的两个长水平架2之间可以安装金属板,从而将两个长水平架2之间的间隙进行填补,行李放入长水平架2上后,再通过网兜或绑绳将行李进行加固,从而可将行李放置在车顶上。
所述长水平架2与短水平架3的外侧向纵杆1的外侧延伸,且长水平架2与短水平架3的下方通过第三连接件7可拆卸的连接有防护框架4,防护框架4的上方可拆卸的放置有平板16,在长水平架2的下方安装有若干用于对防护框架4收纳后固定的第二连接件6,其中,第二连接件6的结构如图15-17所示,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定位板601,两个定位板601之间具有用于容纳防护框架4边框的通槽603,在定位板601上设有若干定位孔602,定位孔602的尺寸从一端到另外一端逐渐减小,在安装时,第二连接板安装到长水平架2或短水平架3的下表面位置,在长水平架2或短水平架3上具有向下延伸的T型螺栓,T型螺栓的螺栓头能够穿过定位孔602的大端,在第二连接板向外移动时,T型螺栓可以卡入定位孔602的小端处,从而对防护框架4进行锁定,在防护框架4定位后,在防护框架4的上方放置平板16,平板16的端部抵接在长水平架2与短水平架3的侧面,从而可以在平板16未取下的情况下,防止防护框架4的脱落问题。
具体地,这种防护框架4在车辆行驶时被收纳至长水平架2与车顶之间的间隙处,并通过第三连接件7进行固定,实现防护框架4的收纳效果;更为具体地,第三连接件7的结构如图18所示,包括连接座701,连接座701上方两侧安装有支撑块702,连接座701上方中间位置安装有L型连接架703,连接架703安装在长水平架2的下方位置,支撑块702可以起到支撑效果,两个第三连接件7成对使用,如图19所示的,防护框架4两两堆叠在一起后,通过T型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两个第三连接件7的中间位置,使得防护框架4能够从第三连接件7之间进行抽拉,在长水平架2的下方安装向下贯穿的螺钉,该螺钉抵接在防护框架4上,从而实现防护框架4的限位。
在车辆达到目的地后,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件6将防护框架4安装到车顶上方两侧位置,更具体地,第二连接件6与长水平架2、短水平架3相连后,再将防护框架4安装到第二连接件6上,防护框架4每一侧均水平设置两个,且防护框架4上方放置平板16,平板16为木板,目的是配合长水平架2以便于用户躺在车顶进行休息;此外,为了避免儿童休息时从车顶掉落,可以将防护框架4竖立安装在长水平架2上,可作为防护栏使用。
所述架体8下方连接可拆卸的安装有滑轨9,架体8与滑轨9均为铝型材,二者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两个滑轨9滑动安装在短水平架3的下方位置,在短水平架3的下方具有T型螺母,T型螺母的下端位于滑轨9铝型材的槽内,在螺母旋松状态下,滑轨9可以在短水平架3下方滑动,当滑动至指定位置时,可将螺母旋紧予以紧固;在两个滑轨9之间安装有挡板10,该挡板10主要用于限位的目的,在架体8向着车尾方向运动时,挡板10可以先接触到长水平架2,可避免架体8与长水平架2之间相互碰撞而损坏的问题。
还包括桌板14,桌板14可拆卸的安装架体8上,如图6所示,桌板14是由多个长条形板以及中间穿设的线绳所组成,能够便于折叠,在露营时,桌板14展开放置到架体8上,为了对桌板14进行加固,在架体8的顶部框架801上方位置设置第二魔术贴806,桌板14下方设置魔术贴粘接在第二魔术贴806上,起到防止桌板14滑动的目的;此外,在底部框架802上表面边缘设置有第三魔术贴807,桌板14可放置在底部框架802上。
这种集成式多功能汽车行李架,在使用时,两根纵杆1通过第一连接件5固定在车顶的纵梁上,在相邻的两个长水平架2之间可以通过螺栓固定2mm厚的金属板,当行李放置到行李架上时,行李能够率先与金属板接触,然后利用绑绳或网兜将行李进行固定;并且在架体2高度降低时,能够进入一些高度有限制的地下车库等场所,以替代传统行李架或行李箱高度无法调节而导致行驶场合受限的问题。在休息时,人员可以爬升到车顶,将两侧的防护框架4水平设置,且通过第三连接件7固定在长水平架2和短水平架3上,再将防护框架4上铺设平板16,防护框架4上安装有销柱,平板16上开设有销孔,可使得销柱插入销孔内,防止平板16移动,此时,可在长水平架2上方铺设床垫等,以方便人员躺在行李架上休息;此外,为了防止小孩在休息时从车顶掉落,可将防护框架4呈竖立状态安装到长水平架2和短水平架3上,作为防护栏使用。
两侧的滑轨9安装在短水平架3的下方,且滑轨9能够沿着纵杆1的轴线方向进行移动,从而能够便于将架体8进行前后移动,当架体8移动至前方位置时,可以将汽车的天窗上方空间让开,人员能够从天窗位置向上攀爬,在攀爬到车顶后,在前方的短水平架3上放置木板,即可结合长水平架2和短水平架3作为整体的床板使用,可达到不小于2m×2m的使用面积,增大了休息空间。
架体8能够从滑轨9上拆卸下来,当架体8拆卸后,可单独作为小型新能源汽车的行李架进行使用,即架体8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可以单独安装到小型新能源汽车的顶部,从而实现小型新能源汽车携带更多行李的目的。
当架体8从滑轨9上拆卸下来时,通过调整高度调节组件的高度,从而使架体8的整体高度加高,在架体8底部安装移动轮15、顶部安装桌板14,即可使得架体8作为桌子使用,以便于用户在桌面上品茶、就餐或放置其他物品,并且,储物袋12能够安装到架体8内部,可用于收纳临时物品;抄竿11的前端通过穿销和开口销安装在架体8上的支座811位置,能够在拉动抄竿11的时候,将桌子移位,当移动至指定位置时,可将抄竿11卡设在锁扣812上,避免将人绊倒,此外,抄竿11能够从支座811位置进行拆卸,在抄竿11的前端安装网兜后,可以方便用户拿着抄竿11进行捕鱼,可作为抄鱼竿使用。

Claims (10)

1.一种集成式多功能汽车行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在车顶前后滑动且可拆卸下来的架体,架体上设置有用于实现架体升降的高度调节组件,架体的内部可拆卸的连接有储物袋,架体的外侧位置设有角度可调的阻风板,架体上安装有用于连接抄竿的支座和锁扣、以及安装有用于连接遮阳固定杆的卡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多功能汽车行李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车顶位置的平台,平台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纵杆,两个纵杆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在车顶的纵梁上,两个纵杆的顶部靠近车辆后方的位置固设有若干长水平架,两个纵杆的顶部靠近车辆前方的位置固设有若干短水平架,架体设置在两侧短水平架之间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多功能汽车行李架,其特征在于:长水平架与短水平架的外侧向纵杆的外侧延伸,且长水平架与短水平架的下方通过第三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有防护框架,防护框架的上方可拆卸的放置有平板,在长水平架的下方安装有若干用于对防护框架收纳后固定的第二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多功能汽车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架体下方连接可拆卸的安装有滑轨,两个滑轨滑动安装在短水平架的下方位置,在两个滑轨之间安装有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多功能汽车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架体包括底部框架和顶部框架,高度调节组件设置在底部框架与顶部框架之间的位置,底部框架的下方四角位置可拆卸的安装有移动轮,遮阳固定杆可拆卸的连接在卡箍上,遮阳固定杆的上方可拆卸的安装有遮阳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多功能汽车行李架,其特征在于: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底部框架四角位置的短杆,短杆上可拆卸的连接有长杆,长杆与顶部框架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多功能汽车行李架,其特征在于:高度调节组件为安装在底部框架四角位置的固定管,固定管的中心安装有若干可伸缩的活动管,位于中间位置的活动管上端与顶部框架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多功能汽车行李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桌板,桌板可拆卸的安装架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多功能汽车行李架,其特征在于:储物袋的底部安装有若干支撑板,在架体的底部位置安装有用于对储物袋进行支撑的龙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多功能汽车行李架,其特征在于:阻风板通过合页连接在架体的外侧上方位置,且阻风板上可拆卸的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可拆卸的安装在架体上。
CN202320452270.0U 2023-03-10 2023-03-10 一种集成式多功能汽车行李架 Active CN219651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52270.0U CN219651107U (zh) 2023-03-10 2023-03-10 一种集成式多功能汽车行李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52270.0U CN219651107U (zh) 2023-03-10 2023-03-10 一种集成式多功能汽车行李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1107U true CN219651107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77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52270.0U Active CN219651107U (zh) 2023-03-10 2023-03-10 一种集成式多功能汽车行李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11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49756U (zh) 用于车辆的装置和车辆
US5190337A (en) Collapsible pipe rack for pickup trucks
US9090197B2 (en) Hitch mounted camping assembly
US11312288B2 (en) Trailer and housing system
US10017092B1 (en) Adjustable truckbed with extendable ramp
US6869092B1 (en) Slide-out deck for a recreational vehicle
RU2554915C2 (ru) Убирающаяся боковая надставка, примыкающая по меньшей мере к одной грузонесущей поверхности грузов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US11345270B2 (en) Fold-out transportable partial or complete enclosure
US20080088146A1 (en) Mobile tent trailer
CN111348111A (zh) 车载方舱用伸缩攀踏工作平台
US8230870B2 (en) SUV tent traveler
US9132763B2 (en) Loading and unload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CN219651107U (zh) 一种集成式多功能汽车行李架
CN211032773U (zh) 一种可折叠安全防护装置
US6799787B2 (en) Transformable truck bed cover
CN212534983U (zh) 一种新型建筑钢结构平台
CN211422043U (zh) 一种可折叠车顶帐篷
CN213948259U (zh) 一种多功能车顶平台
CN211021881U (zh) 一种便于移动折叠的双层展位
CN108657081B (zh) 一种多功能越野车带帐蓬行李架
CZ406697A3 (cs) Úložný systém pro dočasné uložení přenosných nebo pojízdných předmětů, chráněné proti povětrnosti a krádeži
CN210970883U (zh) 滑动式顶杆组件及其应用的车顶帐篷
CN116853107B (zh) 一种可移动式货车防护装置
CN219360914U (zh) 一种房车及房车后门阳台
CN214822943U (zh) 一种登车平台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02

Address after: 471600 No. 2 Hongyuan Road, Xianglushan, Yiyang County,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uoyang Senhu Shanshu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02, Gate 3, Building 1, Block 6, Jianxi District,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471000

Patentee before: Liu Fe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