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0225U - 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0225U
CN219650225U CN202320598599.8U CN202320598599U CN219650225U CN 219650225 U CN219650225 U CN 219650225U CN 202320598599 U CN202320598599 U CN 202320598599U CN 219650225 U CN219650225 U CN 2196502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production line
embryo
saving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9859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仰彬
陆宜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ozhou Yasil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ozhou Yasil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ozhou Yasil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ozhou Yasil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9859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02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02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02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包括呈环状布置的生产线,所述生产线上依次设有复合式瓷胚烘干隧道、第一交叉式输送机构、模具干燥隧道、模具交换回转机构和第二交叉式输送机构,所述生产线上还设有真空供泥机构、瓷胚数控滚压机和收胚机构,所述模具交换回转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具干燥隧道上的模具经所述瓷胚数控滚压机后放置于所述第二交叉式输送机构上,所述复合式瓷胚烘干隧道包括沿瓷胚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微波加热段和热风烘干段。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它能减少设备占地面积,提高场地单位产出率,并改变加热形式使胚体内外均匀受热减少变形量。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日用陶瓷胚体生产方式为,一台数控滚压机架设在一条长达30几米的带托盘的拖链式循环输送线上,循环线穿过使用天然气燃烧空气加热的隧道,使摆放在托盘中的模具还有模具中的瓷胚在热空气中受热干燥,达到瓷胚与模具分离脱模、烘干的目的;同时在循环线上架设有供泥机,取胚机构等设备,从而实现,供泥、滚压、脱模烘干、取胚等流程自动化生产的过程。
由于设备占用场地面积大一般需要120平米以上;供热管路长,热效能低,能耗大;烘干时,胚体内外受热不均匀易变形;产品换线更换部件多,耗时长;设备造价成本高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它能减少设备占地面积,提高场地单位产出率,并改变加热形式使胚体内外均匀受热减少变形量。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包括呈环状布置的生产线,所述生产线上依次设有复合式瓷胚烘干隧道、第一交叉式输送机构、模具干燥隧道、模具交换回转机构和第二交叉式输送机构,所述生产线上还设有真空供泥机构、瓷胚数控滚压机和收胚机构,所述模具交换回转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具干燥隧道上的模具经所述瓷胚数控滚压机后放置于所述第二交叉式输送机构上,所述复合式瓷胚烘干隧道包括沿瓷胚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微波加热段和热风烘干段。
可选地,所述复合式瓷胚烘干隧道包括链杆式输送带,所述链杆式输送带上沿瓷胚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模具输入口闸门、微波加热装置和热风加热装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交叉式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架,所述输送架上设有用于控制模具沿第一方向输送的第一输送结构,以及用于控制模具沿第二方向输送的第二输送结构,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交叉式输送机构和第一交叉式输送机构结构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输送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等距分布的若干输送辊筒,所述第二输送结构包括设于相邻两个所述输送辊筒之间的输送皮带。
可选地,所述第二输送结构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输送皮带升降的第一升降控制结构。
可选地,所述模具干燥隧道包括模具输送带,所述模具输送带上罩设有隧道箱,所述隧道箱上连接有热风管道和废气回收管道。
可选地,所述模具交换回转机构包括回转机架,所述回转机架上设有回转平台,所述回转平台的外周设有至少一个模具工位,所述模具工位的两侧设有模具夹爪,所述模具交换回转机构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回转平台水平旋转的回转控制结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回转平台升降的第二升降控制结构。
可选地,所述回转平台的外周设有多个模具工位。
可选地,所述收胚机构包括收胚输送带,所述收胚输送带的上方设有取胚吸盘机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取胚吸盘机构移动的直线模组。
可选地,所述收胚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取胚吸盘机构配合的翻胚机构。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通过生产线的环状设计,减少设备占地面积,提高场地单位产出率;改变加热形式使胚体内外均匀受热减少变形量,提高产品合格率;提高换线效率,多规格产品兼容;节能减排,同时降低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中复合式瓷胚烘干隧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中第一交叉式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中模具干燥隧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中模具交换回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中收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0、复合式瓷胚烘干隧道;101、链杆式输送带;102、模具输入口闸门;103、微波加热装置;104、热风加热装置;
20、第一交叉式输送机构;201、输送架;202、第一输送结构;203、第二输送结构;
30、模具干燥隧道;301、模具输送带;302、隧道箱;303、热风管道;304、废气回收管道;
40、模具交换回转机构;401、回转机架;402、回转平台;403、模具工位;404、模具夹爪;
50、第二交叉式输送机构;
60、真空供泥机构;
70、瓷胚数控滚压机;
80、收胚机构;801、收胚输送带;802、取胚吸盘机构;803、直线模组;804、翻胚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再累赘。当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是指二者的理想状态是垂直,但是因制造及装配的影响,可以存在一定的垂直误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结合附图1-6,本实施例的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包括呈环状布置的生产线,所述生产线的头尾交接为闭环,所述生产线上依次设有复合式瓷胚烘干隧道10、第一交叉式输送机构20、模具干燥隧道30、模具交换回转机构40和第二交叉式输送机构50,所述生产线上还设有真空供泥机构60、瓷胚数控滚压机70和收胚机构80,所述真空供泥机构60用于将瓷土原料真空挤压后切成所需重量的泥饼,放入通过模具干燥隧道30输送过来的已经被烘干的模具中,所述真空供泥机构60的结构可参考现有的供泥机结构,所述瓷胚数控滚压机70用于对模具中的泥饼进行滚压成型,所述瓷胚数控滚压机70瓷胚数控滚压机70的结构可参考现有的陶瓷滚压机结构,所述模具交换回转机构40用于带动所述具干燥隧道30上的模具经所述瓷胚数控滚压机70后放置于所述第二交叉式输送机构50上,所述模具交换回转机构40设于所述模具干燥隧道30和第二交叉式输送机构50的相交位置,所述复合式瓷胚烘干隧道10包括沿瓷胚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微波加热段和热风烘干段,利用微波的穿透特性使模具中泥胚通过这个长度时内外均匀加热到100度左右,再在后端通过热风使这段温度保持在100度左右来挥发水蒸气,从而达到泥胚干燥收缩与模具分离的目的,本实施例中的生产线设备占地长8米、宽5.5米、高2.9米,占地面积44平米。
本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通过生产线的环状设计,减少设备占地面积,提高场地单位产出率;改变加热形式使胚体内外均匀受热减少变形量,提高产品合格率;提高换线效率,多规格产品兼容;节能减排,同时降低设备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所述复合式瓷胚烘干隧道10包括链杆式输送带101,所述链杆式输送带101用来输送带泥胚的模具,所述链杆式输送带101做间歇性运动,所述链杆式输送带101上沿瓷胚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模具输入口闸门102、微波加热装置103和热风加热装置104,所述热风加热装置104由天燃气空气燃烧机燃烧加热的空气在热风机的作用下,通过热风管路把热空气送入热风烘干段,瓷胚在热空气的作用下保持温度100℃左右挥发水分,其中挥发出来的水分和热空气经回流管道进入燃烧室再次被燃烧加热送回热风烘干段,其中水分被加热汽化,所述微波加热装置103和热风加热装置104均为现有技术,所述模具输入口闸门102在微波加热时关闭,防止微波泄露。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交叉式输送机构20包括输送架201,所述输送架201上设有用于控制模具沿第一方向输送的第一输送结构202,以及用于控制模具沿第二方向输送的第二输送结构203,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呈夹角设置,通过所述第一输送结构202和第二输送结构203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一交叉式输送机构20可以实现模具在两个方向上的输送,从而适应环状结构的生产线,如果为直线型的生产线,模具只需要朝一个固定方向输送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交叉式输送机构50和第一交叉式输送机构20结构相同,都可以实现模具在两个方向的输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输送结构202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等距分布的若干输送辊筒,所述第二输送结构203包括设于相邻两个所述输送辊筒之间的输送皮带,所述输送皮带的设置方向为所述输送辊筒的轴向方向,此时,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直角,生产线为方形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一输送结构202和第二输送结构203并不会同时工作,两者之间协同工作,例如,所述第一输送结构202将模具输送至至所述第二输送结构203上,所述第二输送结构203将模具从第二方向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二输送结构203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输送皮带升降的第一升降控制结构,所述第一升降控制结构为气缸等现有的伸缩结构,主要用于控制所述输送皮带在工作时上升至凸出于所述输送辊筒的上端面,从而更好的与模具底部接触,保证所述输送皮带与模具之间的摩擦力,在所述第一输送结构202工作时,所述输送皮带下降避免与模具接触,从而降低对模具朝第一方向输送时的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所述模具干燥隧道30包括模具输送带301,所述模具输送带301上罩设有隧道箱302,所述隧道箱302上连接有热风管道303和废气回收管道304,热风通过热风管道303给流过隧道箱302的模具加热干燥,确保模具达到最佳使用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所述模具交换回转机构40包括回转机架401,所述回转机架401上设有回转平台402,所述回转平台402的外周设有至少一个模具工位403,所述模具工位403的两侧设有模具夹爪404,两侧模具夹爪404相互靠近以夹取模具,所述模具交换回转机构40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回转平台402水平旋转的回转控制结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回转平台402升降的第二升降控制结构,所述回转控制结构为电机等现有的旋转结构,所述第二升降控制结构为气缸等现有的伸缩结构,所述模具交换回转机构40设于所述模具干燥隧道30和第二交叉式输送机构50的交接处,所述瓷胚数控滚压机70设于所述模具交换回转机构40的外周侧,所述回转平台402旋转时,所述模具工位403依次经过所述模具干燥隧道30、瓷胚数控滚压机70和第二交叉式输送机构50,所述第二升降控制结构控制所述回转平台402升降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所述模具夹爪404与模具发生碰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所述回转平台402的外周设有多个模具工位403,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模具的交换效率,而且可以减小所述回转平台402每次转动的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所述收胚机构80包括收胚输送带801,所述收胚输送带801的上方设有取胚吸盘机构802,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取胚吸盘机构802移动的直线模组803,所述取胚吸盘机构802为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直线模具803上的电动吸盘,所述电动吸盘由气缸控制下降以与瓷胚接触,所述电动吸盘朝下设置,能够在所述直线模具803的控制下在所述第一交叉式输送机构20和收胚输送带801之间移动,从而将所述第一交叉式输送机构20上瓷胚从模具中取出并放置于所述收胚输送带801上,在此基础上,所述收胚机构80还包括与所述取胚吸盘机构802配合的翻胚机构804,所述翻胚机构804包括朝上设置的电动吸盘并由电机控制在竖直平面上旋转,当取胚吸盘机构802将瓷胚取出移动至所述翻胚机构804上方时,所述翻胚机构804吸住瓷胚底部并转动180°使其扣合放置于所述收胚输送带801上。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环状布置的生产线,所述生产线上依次设有复合式瓷胚烘干隧道、第一交叉式输送机构、模具干燥隧道、模具交换回转机构和第二交叉式输送机构,所述生产线上还设有真空供泥机构、瓷胚数控滚压机和收胚机构,所述模具交换回转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具干燥隧道上的模具经所述瓷胚数控滚压机后放置于所述第二交叉式输送机构上,所述复合式瓷胚烘干隧道包括沿瓷胚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微波加热段和热风烘干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式瓷胚烘干隧道包括链杆式输送带,所述链杆式输送带上沿瓷胚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模具输入口闸门、微波加热装置和热风加热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叉式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架,所述输送架上设有用于控制模具沿第一方向输送的第一输送结构,以及用于控制模具沿第二方向输送的第二输送结构,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交叉式输送机构和第一交叉式输送机构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等距分布的若干输送辊筒,所述第二输送结构包括设于相邻两个所述输送辊筒之间的输送皮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结构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输送皮带升降的第一升降控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干燥隧道包括模具输送带,所述模具输送带上罩设有隧道箱,所述隧道箱上连接有热风管道和废气回收管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交换回转机构包括回转机架,所述回转机架上设有回转平台,所述回转平台的外周设有至少一个模具工位,所述模具工位的两侧设有模具夹爪,所述模具交换回转机构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回转平台水平旋转的回转控制结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回转平台升降的第二升降控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胚机构包括收胚输送带,所述收胚输送带的上方设有取胚吸盘机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取胚吸盘机构移动的直线模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胚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取胚吸盘机构配合的翻胚机构。
CN202320598599.8U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 Active CN2196502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8599.8U CN219650225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8599.8U CN219650225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0225U true CN219650225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77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98599.8U Active CN219650225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02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38724U (zh) 一种用于节能干燥窑上的新型供风装置
CN204787813U (zh) 一种搪瓷烧结装置
CN200989720Y (zh) 陶瓷湿坯及高含水粉体物料连续式微波干燥专用设备
CN110653141B (zh) 不锈钢保温杯的喷涂预热装置
CN206771988U (zh) 一种单线烘干烧结炉
CN208671541U (zh) 一种热风循环滚筒烘干装置
CN219650225U (zh) 一种节能增效的日用陶瓷瓷胚自动生产线
CN110044173B (zh) 一种用于节能宽体窑炉上的胚体干燥装置
CN105352316A (zh) 一种输送带螺旋运动式传动加热炉
CN106524751B (zh) 全自动串叠式双层辊道窑炉
CN104359309A (zh) 一种全自动真空预热炉
CN212827349U (zh) 一种地毯加工用热转印机的送热转印膜装置
CN210506784U (zh) 一种丝织纺织印染设备
CN105135877B (zh) 循环输送设备及使用该设备的无烟无臭节能环保排蜡隧道窑
CN210552034U (zh) 一种重型酒坛陶罐胚体自动干燥系统
CN206771986U (zh) 一种双线烘干烧结炉
CN206475292U (zh) 一种陶瓷坯体成型自动生产线
CN209541432U (zh) 一种陶瓷加工火炉用输送机
CN2212497Y (zh) 高效节能回旋印铁烘干机
CN204214246U (zh) 一种全自动真空预热炉
CN204974376U (zh) 烘干室
CN206479028U (zh) 双向加热炉
CN201081530Y (zh) 立式滚筒烘干机
CN113758200B (zh) 一种铝扣板烘干装置
CN104534851A (zh) 一种用于干燥装备上的新型供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