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43176U - 一种插线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线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43176U
CN219643176U CN202320580076.0U CN202320580076U CN219643176U CN 219643176 U CN219643176 U CN 219643176U CN 202320580076 U CN202320580076 U CN 202320580076U CN 219643176 U CN219643176 U CN 2196431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nut
collar
r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800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龙扣
叶建成
朱惠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800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431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431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431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插线板,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插线板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插座模块;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座模块相对应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对所述插座模块进行定位及固定;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有导光板和用于控制所述插线板通断电的圆形按键,其中,所述导光板上设置有用于插入至所述圆形通孔的凸环。插线板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部的插座模块,其中,插座模块通过外壳内部的定位结构实现定位及固定,有效地降低了制造的成本,并提升了装配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插线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线板。
背景技术
插线板,又称插排,是一种带有电源线和插头且能够移动的多位插座。插线板是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电器产品。当固定插座的数量不足或位置过远时,可将插线板的插头插入至固定插座中,从而使得电力能够从固定插座并经插线板延伸至所需使用的电器上。
插线板内部设置一定数量的插座模块,当插座模块在进行组装时,首先需要将插座模块与外壳两者上的螺丝孔位进行对齐,之后向螺丝孔中旋拧螺丝,由此实现插座模块与外壳之间的固定,这样装配的效率非常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插线板,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线板,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插座模块;
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座模块相对应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对所述插座模块进行定位及固定;
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有导光板和用于控制所述插线板通断电的圆形按键,其中,所述导光板上设置有用于插入至所述圆形通孔的凸环,所述圆形按键位于所述凸环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其中,所述插座模块的两端分别卡接入在所述第一卡接槽及所述第二卡接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灯珠,所述灯珠正对于所述导光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座模块包括支架、火线弹片和零线弹片,所述火线弹片和所述零线弹片均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线板还包括电源线,所述外壳包括端盖;
所述电源线穿过所述端盖并伸入至所述外壳的内部,其中,所述电源线与所述插座模块电线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盖上设置有连接管、第一螺帽和套设于电源线上软质的尾卡,所述尾卡插入至所述连接管内;
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内壁设置有圆环形的支撑环;
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部和挡圈部,所述挡圈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支撑环的内径;
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过所述支撑环的内孔,其中,所述第一螺帽螺纹拧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所述挡圈部与所述支撑环相抵接,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还包括第二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置于所述挡圈部的两侧;
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螺纹拧紧有第二螺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尾卡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套环、第二套环和主体,所述第一套环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套环的外径;
所述主体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插入至所述连接管内部,所述第二套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抵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螺帽的顶部设置有连接通孔,其中,所述第一套环插入所述连接通孔内;
所述第二螺帽的底部正对于所述挡圈部,且与之相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若干个平行于所述连接管轴向的第一竖槽,其中,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螺帽连接时,所述第一竖槽用于向所述第一连接部提供径向收缩的空间;
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若干个平行于所述连接管轴向的第二竖槽,其中,当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螺帽连接时,所述第二竖槽用于向所述第二连接部提供径向收缩的空间。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
插线板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部的插座模块,其中,插座模块通过外壳内部的定位结构实现定位及固定,无需使用螺丝等紧固件,有效地降低了制造的成本,同时还提升了装配的效率。
外壳上设置有圆形通孔,外壳内部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设置有导光板和圆形按键,其中,导光板上设置有用于插入至圆形通孔的凸环。利用导光板实现了对圆形按键的安装,其中,用户在使用插线板时,通过按压圆形按键就可以控制插线板的通断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实施例一中一种插线板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实施例一中一种外壳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爆炸示意图;
图4示出了一种插座模块与壳体的组装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一种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实施例一中一种壳体的第一轴侧图;
图7示出了实施例一中一种壳体的第二轴侧图;
图8示出了实施例一中一种壳体的第三轴侧图;
图9示出了一种插座的模块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9的爆炸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实施例二中一种插线板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1中插线板的爆炸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实施例二中一种端盖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一种连接管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一种尾卡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一种接头连接器与端盖的连接示意图;
图17示出了图16的爆炸示意图;
图18示出了一种第二螺帽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1-外壳;102-插座模块;103-电源线;104-圆形通孔;105-电路板;106-导光板;107-圆形按键;108-凸环;109-火线导线;110-零线导线;111-火线弹片;112-零线弹片;113-壳体;114-盖体;115-第一侧盖;116-第二侧盖;117-端盖;118-第一卡接槽;119-第二卡接槽;120-第一凸起条;121-第二凸起条;122-卡接组件;123-第一凸块;124-第二凸块;125-支架;126-地线弹片;127-第一壳套;128-第二壳套;
201-端盖;202-连接管;203-第一螺帽;204-电源线;205-尾卡;206-壳体;207-安装通孔;208-支撑环;209-第一连接部;210-挡圈部;211-密封圈;212-凹槽;213-第二连接部;214-第二螺帽;215-第一套环;216-第二套环;217-主体;218-连接通孔;219-第一竖槽;220-第二竖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实施例一
参阅图1-图3,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插线板,包括外壳101和设置于外壳101内部的插座模块102。其中,图1中示出了电源线103。
外壳10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插座模块102相对应的定位结构,定位结构用于对插座模块102进行定位和固定。外壳101内部插座模块102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其中,当插座模块102有多个时,各插座模块102之间相互并联,需要说明的是,不同位置的插座模块102形状及尺寸允许存在差异。
如图3和图4所示,外壳101上设置有圆形通孔104,外壳101内部设置有电路板105,电路板105可通过螺丝连接等方式固定于外壳101内部。电路板105设置有导光板106和圆形按键107,圆形按键107用于控制插线板的通断电。导光板106可螺丝连接于电路板105上。
如图5所示,为了对圆形按键107进行安装,导光板106上设置有用于插入至圆形通孔104的凸环108,其中,圆形按键107安装于凸环108内。凸环108的形状为圆环形。
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105上可设置有灯珠,灯珠正对于导光板106。按压圆形按键107能够控制插线板的通电或断电,相应的,灯珠也会随之通电或断电。其中,当灯珠亮起时,光线会通过导光板106并透过可透光的圆形按键107向外射出,如此,用户通过灯珠的亮起与否并可以了解插线板当前通断电的情况。
插线板的电源线103中的火线和零线分别与电路板105上对应的火线接头和零线接头相连,电路板105上设置有火线导线109和零线导线110,其中,火线导线109用于与插座模块102的火线弹片111相连,零线导线110用于与插座模块102的插座模块102的零线弹片112相连,如此,便实现了电源线103与插座模块102之间电线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壳体113和盖体114,壳体113与盖体114可通过卡扣连接等方式相连。
壳体113上设置有第一侧盖115,盖体114上设置有第二侧盖116。当壳体113与盖体114完成组成后,第一侧盖115与第二侧盖116拼接形成端盖117,其中,电源线103经端盖117伸入到外壳101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结构设置于壳体113的内壁上。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定位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卡接槽118和第二卡接槽119,其中,插座模块102相对的两端分别卡接入在第一卡接槽118及第二卡接槽119内。
壳体113内壁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凸起条120,其中,预设的两个相邻的第一凸起条120之间形成有第一卡接槽118。
壳体113内壁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二凸起条121,其中,预设的两个相邻的第二凸起条121之间形成有第二卡接槽119。
壳体113内壁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设置。
在对插座模块102进行安装时,插座模块102的两侧分别卡接入至对应的第一卡接槽118和第二卡接槽119内。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3内壁的底面上设置有卡接组件122,卡接组件122用于对插座模块102的底部进行卡接。其中,卡接组件122由两个相邻且平行的第一凸块123和第二凸块124组成。
通过定位结构可实现插座模块102在壳体113上的定位。其中,当在壳体113上安装盖体114时,盖体114会与插座模块102的顶部相接触,由此限制了插座模块102在外壳101内的活动空间,从而避免因插座模块102松动而出现异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完成插座模块102与外壳101之间的组装后,还可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对插座模块102与外壳101之间做进一步地固定。
参照图9和图10,在本实施例中,插座模块102包括支架125、火线弹片111和零线弹片112,火线弹片111和零线弹片112均设置于支架125上。进一步地,为了适配大功率电器的插头,支架125上还可安装有地线弹片126。
支架125上设置有连接槽,火线弹片111、零线弹片112及地线弹片126分别嵌入至对应的连接槽,且彼此不相接触。
插座模块102还包括第一壳套127和第二壳套128,第一壳套127和第二壳套128上设置有卡槽等结构用于与支架125相卡接,其中,支架125被包裹于第一壳套127和第二壳套128之间。第一壳套127与第二壳套128之间可通过卡扣连接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
插座模块102的结构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描述,在其他实施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除此之外,火线弹片111、零线弹片112及地线弹片126的形状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或者参照现有的结构。
实施例二
参阅图11和图12,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插线板与实施例一中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外壳,其他结构可参照实施例一,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包括壳体206和端盖201。其中,电源线204穿过端盖201并伸入至壳体206的内部。端盖201与壳体206属于分体结构,两者之间可采用卡扣连接、螺丝连接的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
端盖201上设置有连接管202、第一螺帽203和套设于电源线204上软质的尾卡205,尾卡205插入至连接管202内。
如图13所示,端盖201上设置有安装通孔207,安装通孔207内壁设置有圆环形的支撑环208。
如图14所示,连接管202包括第一连接部209和挡圈部210,挡圈部210的外径大于支撑环208的内径。
连接管202的第一连接部209插入安装通孔207并穿过支撑环208,由于挡圈部210的外径大于支撑环208的内径,所以,支撑环208会限制连接管202的插入长度。当挡圈部210与支撑环208相接触时,便实现了对连接管202的定位。
第一连接部209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在进行组装时,第一连接部209穿过支撑环208的内孔后,将第一螺帽203螺纹拧紧于第一连接部209上。
由于第一螺帽203的作用,挡圈部210会受到朝向于支撑环208的作用力,如此使得挡圈部210与支撑环208相抵接。其中,完成组装后,挡圈部210位于安装通孔207的内部,且不凸出于安装通孔207之外。
为了实现防水,挡圈部210与支撑环208两者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11。
参照图13,为了对密封圈211进行安装和固定,支撑环208正对于挡圈部210的端面上设置有凹槽212,其中,密封圈211嵌入在凹槽212内。
在本实施例中,插线板的电源线204上套设有软质的尾卡205,尾卡205插入至连接管202内,其中,利用软质的尾卡205对电源线204进行保护。当进行弯曲摇摆测试时,软质的尾卡205能够有效地保护到电源线204的外皮,避免外皮出现压伤或破损的情况,降低了线芯出现断裂的风险。其中,尾卡205可采用软聚氯乙烯塑料等材料制成。
端盖201上设置有安装通孔207,安装通孔207内壁设置有圆环形的支撑环208,第一连接部209穿过支撑环208的内孔,其中,通过将第一螺帽203螺纹拧紧于第一连接部209上实现了连接管202与端盖201之间的固定。挡圈部210与支撑环208相抵接,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11,如此起到防水的作用,避免水液通过挡圈部210与支撑环208之间的间隙进入到插线板的内部。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管202还包括第二连接部213,其中,第一连接部209和第二连接部213分置于挡圈部210的两侧。具体的,第一连接部209、挡圈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13沿连接管202的轴向依次设置。
第二连接部213的外表面也设置有外螺纹。其中,第二连接部213上螺纹拧紧有第二螺帽214。第二螺帽214罩在第二连接部213的外部,由此可实现对尾卡205的保护。
如图15所示,尾卡205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套环215、第二套环216和主体217,第一套环215的外径小于第二套环216的外径,第二套环216的外径大于主体217的外径。第一套环215和第二套环216均为圆环形,主体217可呈中空的圆柱体形状。其中,第一套环215、第二套环216和主体217三者同轴设置。
在进行组装时,主体217通过第二连接部213插入至连接管202内部,第二套环216与第二连接部213的顶部相抵接,由此实现了尾卡205与连接管202之间的定位。
参照图16和图17,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管202、尾卡205、第一螺帽203和第二螺帽214等组成了接头连接器。其中,连接管202、尾卡205、第一螺帽203和第二螺帽214均套设于电源线204上。
接头连接器可参照如下流程进行装配:
密封圈211装入至支撑环208的凹槽212内;
连接管202的第一连接部209插入端盖201的安装通孔207内并穿过支撑环208;
尾卡205的主体217经第二连接部213插入至连接管202内;
电源线204穿过第二螺帽214及尾卡205,并伸出至连接管202的第一连接管202之外;
第一螺帽203套设于电源线204上;
旋拧第一螺帽203,使得第一螺帽203锁紧于连接管202的第一连接部209上;
旋拧第二螺帽214,使得第二螺帽214锁紧于连接管202的第二连接部213上。
如图1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螺帽214的顶部设置有连接通孔218,其中,第一套环215插入连接通孔218内,第二套环216的外径大于连接通孔218的内径。为了方便拆装,第一套环215与连接通孔218之间可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其中,第一套环215的高度与连接通孔218的深度可相同,如此,当第一套环215完全插入至连接通孔218内后,第一套环215的顶面与第二螺帽214的顶面齐平。
第二螺帽214的底部正对于挡圈部210,其中,随着第二螺帽214的不断旋拧,第二螺帽214会朝向挡圈部210不断移动,当第二螺帽214的底部与挡圈部210相接触时,则说明第二螺帽214已经完成锁紧。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09上设置有若干个平行于连接管202轴向的第一竖槽219,其中,当第一连接部209与第一螺帽203连接时,第一竖槽219用于向第一连接部209提供径向收缩的空间。
第一螺帽203套设于第一连接部209上并进行旋拧时,第一螺帽203会对第一连接部209施加径向方向上的压力,因第一竖槽219的存在,使得第一连接部209在径向上产生收缩,即第一连接部209的内径变小,如此,便使得第一连接部209包裹紧插入其中的尾卡205。
通过设置第一竖槽219,使得第一连接部209与第一螺帽203进行连接,第一连接部209可以在径向实现收缩并包裹紧尾卡205,由此可以缩小第一连接部209与尾卡205之间的缝隙,实现一定程度的密封。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213上设置有若干个平行于连接管202轴向的第二竖槽220,其中,当第二连接部213与第二螺帽214连接时,第二竖槽220用于向第二连接部213提供径向收缩的空间。
第二螺帽214套设于第二连接部213上并进行旋拧时,第二螺帽214会对第二连接部213施加径向方向上的压力,因第二竖槽220的存在,使得第二连接部213在径向上产生收缩,即第二连接部213的内径变小,如此,便使得第二连接部213包裹紧插入其中的尾卡205。
通过设置第二竖槽220,使得第二连接部213与第二螺帽214进行连接,第二连接部213可以在径向实现收缩并包裹紧尾卡205,由此可以缩小第二连接部213与尾卡205之间的缝隙,实现一定程度的密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插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插座模块;
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座模块相对应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对所述插座模块进行定位及固定;
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有导光板和用于控制所述插线板通断电的圆形按键,其中,所述导光板上设置有用于插入至所述圆形通孔的凸环,所述圆形按键位于所述凸环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其中,所述插座模块的两端分别卡接入在所述第一卡接槽及所述第二卡接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灯珠,所述灯珠正对于所述导光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模块包括支架、火线弹片和零线弹片,所述火线弹片和所述零线弹片均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线板还包括电源线,所述外壳包括端盖;
所述电源线穿过所述端盖并伸入至所述外壳的内部,其中,所述电源线与所述插座模块电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设置有连接管、第一螺帽和套设于电源线上软质的尾卡,所述尾卡插入至所述连接管内;
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内壁设置有圆环形的支撑环;
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部和挡圈部,所述挡圈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支撑环的内径;
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过所述支撑环的内孔,其中,所述第一螺帽螺纹拧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所述挡圈部与所述支撑环相抵接,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还包括第二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置于所述挡圈部的两侧;
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螺纹拧紧有第二螺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卡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套环、第二套环和主体,所述第一套环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套环的外径;
所述主体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插入至所述连接管内部,所述第二套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帽的顶部设置有连接通孔,其中,所述第一套环插入所述连接通孔内;
所述第二螺帽的底部正对于所述挡圈部,且与之相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若干个平行于所述连接管轴向的第一竖槽,其中,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螺帽连接时,所述第一竖槽用于向所述第一连接部提供径向收缩的空间;
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若干个平行于所述连接管轴向的第二竖槽,其中,当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螺帽连接时,所述第二竖槽用于向所述第二连接部提供径向收缩的空间。
CN202320580076.0U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插线板 Active CN2196431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0076.0U CN219643176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插线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0076.0U CN219643176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插线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43176U true CN219643176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06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80076.0U Active CN219643176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插线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431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1258380A (ja)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の防水構造、それを用いたプラグコネクタ、ソケットコネクタ、および、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EP4033145B1 (en) A waterproof strip light that facilitates automated production
CN219643176U (zh) 一种插线板
CN218032750U (zh) 灯具
KR200422901Y1 (ko) 캡타입의 방수용 안전소켓
KR101479544B1 (ko) 엘이디조명장치
JP2002025726A (ja) 灯具の防水構造
CN220957977U (zh) 一种转接头及具有其的led灯具
CN208078324U (zh) 一种连接组件以及灯具
KR101020055B1 (ko) 엘이디 형광등의 접속단자 어셈블리의 제조방법
CN211854142U (zh) 一种新型浴霸照明灯
CN212209862U (zh) 一种连接壳体
CN214405739U (zh) 一种具有线缆保护功能的防水灯具
CN211320433U (zh) 符合Zhaga标准的照明接口
CN218334582U (zh) 一种插座指示灯组件
CN220628361U (zh) 灯具连接器、灯具及照明系统
CN116111410B (zh) 一种防水h-mtd连接器
CN219419744U (zh) 一种用于插座的开关密封结构、开关以及插座
KR100299300B1 (ko) 전기배선의분기결선을위한컨넥터
KR20190117062A (ko) 수중 램프
CN219801789U (zh) 一种具有可拆卸照明功能的多功能四孔分线盒
CN220358409U (zh) 防水连接器
CN217482720U (zh) 照明装置
CN219453885U (zh) 一种灯管
CN216216266U (zh) 一种具有出线板的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