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85343U - 一种可充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充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85343U
CN220985343U CN202322340138.3U CN202322340138U CN220985343U CN 220985343 U CN220985343 U CN 220985343U CN 202322340138 U CN202322340138 U CN 202322340138U CN 220985343 U CN220985343 U CN 220985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inner shell
shell
outer shell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401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金石
彭苇熙
庄佳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85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853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充电设备,该可充电设备包括:外壳,形成有位于其内部的第一容置空间;内壳,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容置空间内,且与外壳的底部嵌套设置;其中,内壳上设有充电接口,充电口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外壳的底部侧壁上形成有开口,当内壳与外壳的底部嵌套在一起时,充电接口露出于开口;密封组件,设置于外壳与内壳之间,且当内壳与外壳的底部嵌套在一起时,密封组件挤压第一密封圈以增加第一密封圈与开口的接触面积和抵接强度。本申请嵌套设置外壳的底部和内壳,便于内壳从外壳直径较大的一侧实现与外壳的装配;同时,通过第一密封圈以及密封组件对充电接口和开口实现有效的密封防水。

Description

一种可充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灯具通常由外壳体和内部的灯源组成,为提高灯具的便携性,现在的便携式灯具通常具备充电的功能,通常是在灯具的外壳体开设有开口,便于充电接口露出。基于灯具存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室内或户外等等。当灯具的应用场景为户外时,特别是在下雨天或者大雾天时,雨水或者雾气透过充电接口进入灯具内部,容易导致灯具的内部电路发生短路的情况,进而导致灯具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充电设备,能够实现对灯具等可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进行密封防水。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充电设备,该可充电设备包括:
外壳,形成有位于其内部的第一容置空间;
内壳,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容置空间内,且与外壳的底部嵌套设置;其中,内壳上设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外壳的底部侧壁上形成有开口,当内壳与外壳的底部嵌套在一起时,充电接口露出于开口;
密封组件,设置于外壳与内壳之间,且当内壳与外壳的底部嵌套在一起时,密封组件挤压第一密封圈以增加第一密封圈与开口的接触面积和抵接强度。
进一步地,内壳与外壳的底部连接处还设有第二密封圈,当内壳与外壳的底部嵌套在一起时,密封组件挤压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地,内壳上设有限位槽和电路板,密封组件包括软胶支撑件,软胶支撑件设置于限位槽内,且与限位槽形成之间形成有第二容置空间,充电接口设置于电路板上,电路板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内;其中,电路板的靠近内壳的一侧与软胶支撑件抵接。
进一步地,内壳的底部设置有容置槽,容置槽环绕内壳的外壁设置;第二密封圈设置于容置槽内,且与电路板的背离内壳的一侧抵接。
进一步地,软胶支撑件包括:
底座;
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从底座朝限位槽的底壁延伸设置,且第一延伸部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的端部分别与限位槽的底壁抵接;其中,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沿底座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于底座的两端;
支撑部,设置于底座上,用于连接第一延伸部的另一端部和第二延伸部的另一端部。
进一步地,支撑部包括连接结构和凸出结构,连接结构连接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凸出结构设置于连接结构的中间位置,且设置于连接结构的远离内壳的一侧;
第一延伸部的靠近第二延伸部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凹槽,第二延伸部的靠近第一延伸部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底壁与第二凹槽的底壁相对设置,第一凹槽的一部分侧壁、第二凹槽的一部分侧壁分别与凸出结构的端面平行。
进一步地,底座具有第一台阶面与第二台阶面,第一台阶面所在的区段沿内壳径向的尺寸大于第二台阶面所在的区段沿内壳径向的尺寸,第二密封圈设置于第二台阶面。
进一步地,内壳的中垂线与外壳的中垂线重合,第一台阶面与内壳的中垂线之间的夹角等于外壳的底部的侧壁与外壳的中垂线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地,第一凹槽、底座以及第二凹槽共同形成U型槽,电路板设置于U型槽内,且电路板的中心线与凸出结构的中心线重合。
进一步地,可充电设备为灯具,灯具还包括充电组件以及灯源,充电组件连接灯源和充电接口,用于通过充电接口对灯源进行供电。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可充电设备包括外壳、内壳以及设置于外壳与内壳之间的密封组件,其中外壳的内部形成有第一容置空间,内壳可从外壳的直径较大的一侧装配至第一容置空间内,以实现与外壳的嵌套设置,提高装配的便携性;同时,外壳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开口,在内壳上设有充电接口,在内壳与外壳的底部嵌套至一起时,充电接口露出于外壳侧壁上的开口,通过套设在充电接口上的第一密封圈实现密封防水,同时通过设置于外壳和内壳之间的密封组件挤压第一密封圈,进一步增加第一密封圈与开口的接触面积和抵接强度,进而增强第一密封圈的密封防水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可充电设备一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可充电设备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
图3是本申请可充电设备一实施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内壳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密封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软胶支撑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密封组件配合内壳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可充电设备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提供的可充电设备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充电设备,能够实现在户外场景下,特别是在下雨天使用灯具时,对灯具的充电接口进行密封防水。
请参阅图1-图7,图1是本申请可充电设备一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可充电设备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3是本申请可充电设备一实施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内壳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密封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软胶支撑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密封组件配合内壳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可充电设备1包括外壳10、内壳20以及密封组件30,其中密封组件30设置于外壳10与内壳20之间,用于实现对灯具的充电接口221的密封防水。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10的内部形成有第一容置空间101,外壳10的底部侧壁11形成有开口111。可选地,本实施例的外壳10的底部呈平截圆锥体的形状。其中,平截圆锥体亦可称为圆台,其具有以下的多个特性。如第一,平截圆锥体包括两个底面,且两个底面都是圆形或圆环形,它们所在的平面平行。第二,平截圆锥体任何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为圆形。第三,平截圆锥体的母线都相等,且所有母线均延长相交于轴上同一点。第四,平截圆锥体的中心轴过两个底面的圆心,并且垂直于两个底面,连结两底面圆心的线段的长等于圆台的高。本申请中外壳10的底部也可以呈其他可与内壳20配合嵌套使用的形状,在此不作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0的底部的尺寸大于外壳10的其他部位的尺寸,外壳10的底部还可至少有一部分侧壁是沿着第一方向X的倾斜面,内壳20的与该部分侧壁配合的外壁也是倾斜面。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外壳10的侧壁11在第一方向X上逐渐靠近外壳10的中垂线或中心轴设置,即外壳10的侧壁11的直径沿第一方向X逐渐减小。其中,第一方向X与外壳10的中心轴方向彼此平行。同时,外壳10的侧壁11的任意母线的长度均相等,且外壳10的底部较大的一侧呈圆形,便于内壳20从圆形的底部装配至第一容置空间101内,且沿第一方向X装配至一定深度时,即可与外壳10实现抵接,完成装配。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开口111可包括形成于侧壁11的两端的第一开口1111和第二开口1112,其中第一开口1111用于安装或露出灯具的充电接口221,第二开口1112用于安装或露出灯具的开关按钮,或者用于安装或露出灯具的模式选择按钮。可选地,第一开口1111设置于外壳10的侧壁11直径较宽的一侧,第二开口1112设置于外壳10的侧壁11直径较窄的一侧。
具体地,如图1所示,外壳10的侧壁11形成有充电插槽112,充电插槽112向第一容置空间101延伸,且充电插槽112的底壁形成有两个第一开口1111,使得充电接口221或者充电端子露出于充电插槽112,进一步使其于插设于充电插槽112的充电插头实现电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内壳20与外壳10嵌套设置,具体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101内,其中内壳20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容置空间101内。其中,内壳20由外壳10的侧壁11的直径较大的一端,且沿第一方向X嵌设于第一容置空间101内。
由于外壳10的侧壁11的直径沿第一方向X逐渐减小,内壳20可从外壳10的侧壁11的直径较大的一端沿第一方向X插入外壳10内,直至内壳20与外壳10抵接,实现彼此的嵌套设置,整体装配的难度较低。
具体地,充电接口221安装于内壳20上,当内壳20上嵌设于第一容置空间101内,充电接口221刚好露出于开口111,特别是露出于第一开口1111。可选地,充电接口221可包括两个,分别通过两个第一开口1111露出,其中两个充电接口221分别用于与充电插头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
结合图1-图2,进一步参阅图3和图5,如图3和图5所示,可充电设备1包括第一密封圈31,第一密封圈31设置于充电接口221与开口111之间,特别是充电接口221与第一开口1111之间,实现对充电接口221的密封防水处理,有效防止雨水或露珠从充电接口221与第一开口1111之间的缝隙渗透入灯具的内部,进而腐蚀与充电接口221电连接的电路板22。
具体地,第一密封圈31套设于充电接口221上,当内壳20与外壳10的底部嵌套在一起时,第一密封圈31分别抵接充电接口221和第一开口1111。
可选地,本实施例第一密封圈31的数量与充电接口221的数量一致,以便对多个充电接口221均做密封防水处理,提高可充电设备1的整体密封防水效果。
如图3和图5所示,密封组件30包括软胶支撑件33,结合图1、图2、图3以及图5,进一步参阅图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内壳20形成有限位槽201。其中,限位槽201设置于内壳20靠近外壳10直径较大一侧的一端,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且,内壳20的底部设置有容置槽202,容置槽202环绕内壳20的外壁设置,且与限位槽201连通。
如图7所示,软胶支撑件33设置于限位槽201,且与限位槽201形成之间形成第二容置空间203,充电接口221设置于电路板22上,电路板22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203,其中,电路板22靠近内壳20的一侧与软胶支撑件33抵接。如图3和图5所示,可充电设备1进一步包括第二密封圈32,其中第二密封圈32设置内壳10与外壳20的底部连接处。
具体地,第二密封圈32设置于容置槽202,且与电路板22背离内壳20的一侧抵接。如图5和图7所示,电路板22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203时,其两侧的端面分别与软胶支撑件33以及第二密封圈32抵接。
当内壳20与外壳10的底部嵌套在一起时,密封组件30,即软胶支撑件33挤压第二密封圈32,进一步增强对电路板22的密封防水效果。
结合图5,进一步参阅图6,如图6所示,软胶支撑件33包括底座333、第一延伸部331、第二延伸部332以及支撑部334。其中,第一延伸部331和第二延伸部332沿底座333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于底座333的两端,支撑部334设置于底座333,且用于连接第一延伸部331和第二延伸部332。
具体地,第一延伸部331和第二延伸部332从底座333朝限位槽201的底壁延伸设置,且第一延伸部331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332的端部与限位槽201的底壁抵接,支撑部334连接第一延伸部331的另一端部和第二延伸部332的另一端部。
其中,软胶支撑件33由限位槽201的开口沿第一方向X移动,直至第一延伸部331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332的端部与限位槽201的底壁抵接,如图7所示,软胶支撑件33此时刚好设置于限位槽201。
同时,由于第二密封圈32设置于容置槽202内,当内壳20嵌套设置外壳10的第一容置空间101时,软胶支撑件33能够进一步挤压第二密封圈32,使得内壳20和外壳10之间的连接更紧固,并且能进一步防止雨水或露水从内壳20的下方渗透至电路板22处,进而增强对电路板22的防水效果。
可选地,本实施例第一延伸部331和第二延伸部332的长度可根据限位槽201沿第一方向X的深度进行选择,以便软胶支撑件33刚好设置于限位槽201内。
进一步地,支撑部334包括连接结构3341和凸出结构3342,连接结构3341连接第一延伸部331和第二延伸部332,凸出结构3342设置于连接结构3341的中间位置,且设置于连接结构3341的远离内壳20的一侧。
第一延伸部331的靠近第二延伸部332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凹槽3311,第二延伸部332的靠近第一延伸部331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凹槽3321,第一凹槽3311的底壁与第二凹槽3321的底壁相对设置,第一凹槽3311的一部分侧壁、第二凹槽3321的一部分侧壁分别与凸出结构3342的端面平行。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延伸部331与第二延伸部332相对于软胶支撑件33的中心对称设置。
其中,第一凹槽3311、底座333以及第二凹槽3321形成U型槽,电路板22设置于U型槽内,且电路板22的中心线与凸出结构3342的中心线重合。本实施例通过上述结构,使得电路板22设置于U型槽时,充电接口221的中心线与软胶支撑件33的中心线对齐,能够减少防水失效的概率,提高对电路板22的密封防水效果。
进一步地,底座333具有第一台阶面3331与第二台阶面3332,第一台阶面3331所在的区段沿内壳20径向的尺寸大于第二台阶面3332所在的区段沿内壳20径向的尺寸,第二密封圈32设置于容置槽202内,同时设置于第二台阶面3332。
同时,第二密封圈32的直径大于第二台阶面3332的高度,使得第二密封圈32设置于第二台阶面3332时,第二密封圈32直接抵接电路板22包括底座333的一端,进一步将电路板22固定于U型槽内。
进一步地,内壳20的中垂线与外壳10的中垂线重合,第一台阶面3331与内壳20的中垂线之间的夹角等于外壳10的底部的侧壁11与外壳10的中垂线之间的夹角。即,第一台阶面3331同外壳10的侧壁11均为倾斜面,且其倾斜角度相平行。
同时,软胶支撑件33的厚度均匀,具体地,第一台阶面3331所在的区段沿内壳20径向的尺寸一致,同时第一延伸部331和第二延伸部332的沿内壳20径向的尺寸一致,从而在软件支撑件设置于限位槽201内时,软胶支撑件33的压缩量一致,能够防止不同区域出现不同压缩量的变化导致出现局部防水效果减弱。
本申请可充电设备1的整体装配方法可如下所示:
1.将第一密封圈31设置于充电接口221上,并将设置有充电接口221的电路板22安装至内壳20上,具体安装至第二容置空间203内。
2.将第二密封圈32安装至容置槽202内,使其将电路板22大致与内壳20形成固定。
3.将安装好电路板22和第二密封圈32的内壳20装配至外壳10的第一容置空间101内,具体由外壳10的侧壁11直径较大的一端插入,并沿第一方向X移动至与外壳10恰好嵌套设置;同时,利用工具将充电接口221或充电端子对准第一开口1111塞入,使其露出于第一开口1111,或者说是露出于充电插槽112。
4.将软胶支撑件33塞入内壳20与外壳10之间的间隙中,利用软胶支撑件33的弹性将电路板22与外壳10挤紧,且配合上软胶支撑件33的底座333与外壳10的过盈配合以及与第二密封圈32的过盈配合,达到整体防水密封效果。
目前通过正面安装挤压软胶或密封圈的现有灯具,防水结构方向垂直于主体装配方向,用正压的方式不方便装配,或者防水效果不理想。
而本申请的可充电设备1包括外壳10、内壳20以及设置于外壳10与内壳20之间的密封组件30,其中外壳10的侧壁11在第一方向X上逐渐靠近外壳10的中垂线设置,使得外壳10的侧壁11呈倾斜面设置,且外壳10形成有第一容置空间101,内壳20可从外壳10直径较大的一侧装配至第一容置空间101内,以实现与外壳10的嵌套设置,提高装配的便携性。
此外,外壳10的侧壁11上设置有开口111,在内壳20上安装有充电接口221,充电接口221露出于开口111,通过密封组件30能够实现对充电接口221有效的密封防水。并且,外壳10的侧壁11呈倾斜面设计,充电接口221设置于可充电设备1,或者说是灯具的侧面,能够实现侧面防水。
并且,可充电设备1进一步包括设置于充电接口221和外壳10之间的第一密封圈31,和设置于电路板22和外壳10之间的第二密封圈32,密封组件30包括设置于内壳20和电路板22之间的软胶支撑件33,通过第一密封圈31配合第二密封圈32以及软胶支撑件33设置,实现对电路板22,或者说是对充电接口221的多重密封防水处理,提高整体的密封防水效果。
结合图1-图7,进一步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可充电设备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可充电设备1具体为灯具,可充电设备1还包括充电组件40以及灯源50。
具体地,充电组件40连接灯源50和充电接口221,用于通过充电接口221对灯源50进行充电。
其中,灯源50可设置于外壳10的第一容置空间101内,灯源50的充电端可与充电组件40连接,充电组件40可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路板22或其他电路结构,灯源50的控制端可与开关按钮,或者模式选择按钮,或者其他控制组件连接,实现对灯源50的开关,或者模式转换的控制。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电设备包括:
外壳,形成有位于其内部的第一容置空间;
内壳,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且与所述外壳的底部嵌套设置;其中,所述内壳上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外壳的底部侧壁上形成有开口,当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的底部嵌套在一起时,所述充电接口露出于所述开口;
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且当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的底部嵌套在一起时,所述密封组件挤压所述第一密封圈以增加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开口的接触面积和抵接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的底部连接处还设有第二密封圈,当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的底部嵌套在一起时,所述密封组件挤压所述第二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上设有限位槽和电路板,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软胶支撑件,所述软胶支撑件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且与所述限位槽之间形成有第二容置空间,所述充电接口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其中,所述电路板的靠近所述内壳的一侧与所述软胶支撑件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底部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环绕所述内壳的外壁设置;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且与所述电路板的背离所述内壳的一侧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支撑件包括:
底座;
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从所述底座朝所述限位槽的底壁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端部分别与所述限位槽的底壁抵接;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两端;
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另一端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另一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包括连接结构和凸出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所述凸出结构设置于所述连接结构的中间位置,且设置于所述连接结构的远离所述内壳的一侧;
所述第一延伸部的靠近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延伸部的靠近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凹槽的一部分侧壁、所述第二凹槽的一部分侧壁分别与所述凸出结构的端面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第一台阶面与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所在的区段沿所述内壳径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台阶面所在的区段沿所述内壳径向的尺寸,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台阶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中垂线与所述外壳的中垂线重合,所述第一台阶面与所述内壳的中垂线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外壳的底部的侧壁与所述外壳的中垂线之间的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底座以及所述第二凹槽共同形成U型槽,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U型槽内,且所述电路板的中心线与所述凸出结构的中心线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电设备为灯具,所述灯具还包括充电组件以及灯源,所述充电组件连接所述灯源和所述充电接口,用于通过所述充电接口对所述灯源进行供电。
CN202322340138.3U 2023-08-29 一种可充电设备 Active CN220985343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85343U true CN220985343U (zh) 2024-05-17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211790A1 (en) Improved structure for a belt light and an extension device therefor
KR20150086802A (ko) 이차전지 팩
CA2847773C (en) Five-pole battery
CN200996563Y (zh) 防电池反装手电筒
CN220985343U (zh) 一种可充电设备
CN212659632U (zh) 一种电池包结构
US20170338450A1 (en) Secondary electrochemical battery sealing body with charging indicator
CN219247020U (zh) Fak连接器
CN210511530U (zh) 灯头及其灯座
US20040246715A1 (en) Floodlight and spotlight adapter and enclosure
CN113479021B (zh) 一种轻量化胎压监测传感器
CN205583157U (zh) 用于软性光源灯条的连接器结构
CN212874653U (zh) 一种电池包壳体结构
CN210891115U (zh) 一种磁吸充电器、灯尾结构及手电筒
CN211320433U (zh) 符合Zhaga标准的照明接口
US6083055A (en) Lamp assembly
CN218218010U (zh) 密封装置及充电装置
CN218095719U (zh) 壳体结构、灯组件及组合式灯具
KR200236852Y1 (ko) 손전등의 스위치 구조
CN210074362U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
CN210319482U (zh) 发光组合件
CN218831009U (zh) 便于组装的电源壳及电源装置
CN212298806U (zh) 太阳能灯具的灯体触点接触结构
CN216218090U (zh) 一种定时充电器电路板快速组装装置
CN217899801U (zh) 一种电池盒及其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