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40775U - 一种节能降耗的电厂供热用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降耗的电厂供热用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40775U
CN219640775U CN202320560937.9U CN202320560937U CN219640775U CN 219640775 U CN219640775 U CN 219640775U CN 202320560937 U CN202320560937 U CN 202320560937U CN 219640775 U CN219640775 U CN 2196407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heat
heat recovery
box
recovery box
power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6093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哲
商永强
李娜
肖扬名
尹荣荣
刘亚伟
于成
李伟伟
张振华
蔡世锦
宋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ian Zhengzhou Machine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ian Zhengzhou Machine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ian Zhengzhou Machine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dian Zhengzhou Machine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6093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407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407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407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降耗的电厂供热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第一余热回收箱、第二余热回收箱和冷凝箱,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和第二余热回收箱上均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和蒸汽排出口,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内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与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的出气口与第二余热回收箱的进气口管道连接,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的蒸汽排出口和第二余热回收箱的蒸汽排出口均与所述冷凝箱管道连接,传递余热效率较高,第一余热回收箱和第二余热回收箱内产生的水蒸汽及时排出,避免了内部气压过高,产生爆炸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降耗的电厂供热用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厂供热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降耗的电厂供热用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电厂供热过程中,烟气排出,浪费资源,从而需要将余热回收装置与工作炉体连接,处理炉体内的烟气,回收烟气内部的余热,将余热用在他处,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如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节能降耗的电厂供热用余热回收装置,公开号:CN216523256U,公开日:20220513,通过设置第一分气管和第二分气管,当电厂烟气流向换热器时,可将烟气余热加热水体,以热水的形式进行余热回收,当电厂烟气流向输送支管时,可将烟气余热加热电厂室内或周边厂房室内温度,以暖气的形式进行余热回收,本实用新型提供两种余热回收方式,能够满足人们对需要。通过设置喷淋罐,进行余热回收的电厂烟气通过喷淋罐可实现对烟气的高效净化,使得排出到空气中的气体更洁净,减少对周围空气的污染,但是该装置的换热器内部的水在换热过程中处于静止状态,无法快速的将水均匀的加热,传递余热效率较低,且热水换热器在水加热过后,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如果不进行处理,会导致换热器内部气压过高,容易产生爆炸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降耗的电厂供热用余热回收装置。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节能降耗的电厂供热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第一余热回收箱、第二余热回收箱和冷凝箱,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和第二余热回收箱上均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和蒸汽排出口,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内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与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的出气口与第二余热回收箱的进气口管道连接,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的蒸汽排出口和第二余热回收箱的蒸汽排出口均与所述冷凝箱管道连接。
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的箱体内和第二余热回收箱的箱体内均设置有螺旋气管,第一余热回收箱的进气口通过螺旋气管与第一余热回收箱的出气口管道连接,所述第二余热回收箱的进气口通过螺旋气管与第二余热回收箱的出气口管道连接。
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体上还设置有电机和轴承,所述搅拌叶包括搅拌轴和扇叶,所述扇叶均匀固定在搅拌轴上,所述搅拌轴通过轴承和电机与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转动连接,所述轴承为密封轴承。
所述冷凝箱上设置有冷凝箱进气口,所述冷凝箱进气口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的蒸汽排出口和第二余热回收的蒸汽排出口均通过冷凝箱进气口和单向阀与所述冷凝箱管道连接。
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上和第二余热回收箱上均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固定于第一余热回收箱体的顶部和第二余热回收箱体的顶部,所述出水口固定于第一余热回收箱体的底部一侧和第二余热回收箱体的底部一侧。
第一余热回收箱体的出水口处和第二余热回收箱体的出水口处均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出水口管道连接。
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的进气口还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上设置有过滤箱进气管,所述过滤箱通过过滤箱进气管与电厂烟气管道连接。
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体上和第二余热回收箱体上均固定设置有水温显示器和液位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降耗的电厂供热用余热回收装置,通过进水口向第一余热回收箱内注入冷水,通过设置过滤箱,以对高温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净化过的高温气体进入到第一余热回收箱的螺旋气管内,与余热回收箱内的水进行换热,同时,电机工作带动搅拌轴和扇叶转动,对水进行搅拌,让水进行流动,可以快速的将高温废气内的余热流向水中,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第一余热回收箱内中换热后有残留余热的废气会进入第二余热回收箱,进行下一阶段的余热回收,第二余热回收箱作为低温水箱使用,经过二次余热回收的废气从出气口排出,同时,第一余热回收箱和第二余热回收箱内产生的大量水蒸气从蒸汽排出口进入到冷凝箱内,从而达到处理水蒸气的目的,避免了换热器内部气压过高,产生爆炸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余热回收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第一余热回收箱;2、进气口;3、螺旋气管;4、出气口;5、第二余热回收箱;6、蒸汽排口;7、冷凝进气口;8、单向阀;9、冷凝箱;10、电机;11、轴承;12、搅拌轴;13、扇叶;14、水温显示器;15、液位显示器;16、进水口;17、出水口;18、支撑板;19、水泵;20、过滤箱;21、过滤箱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而不是全部的实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节能降耗的电厂供热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第一余热回收箱1、第二余热回收箱5和冷凝箱9,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1和第二余热回收箱5上均设置有进气口2、出气口4和蒸汽排出口6,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1内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与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1的出气口4与第二余热回收箱5的进气口2管道连接,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1的蒸汽排出口6和第二余热回收箱5的蒸汽排出口6均与所述冷凝箱9管道连接。
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1的箱体内和第二余热回收箱5的箱体内均设置有螺旋气管3,第一余热回收箱1的进气口2通过螺旋气管3与第一余热回收箱1的出气口4管道连接,所述第二余热回收箱5的进气口2通过螺旋气管3与第二余热回收箱5的出气口4管道连接。
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1体上还设置有电机10和轴承11,所述搅拌叶包括搅拌轴12和扇叶13,所述扇叶13均匀固定在搅拌轴12上,所述搅拌轴12通过轴承11和电机10与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1转动连接,所述轴承11为密封轴承。
所述冷凝箱9上设置有冷凝箱进气口7,所述冷凝箱进气口7上设置有单向阀8,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1的蒸汽排出口6和第二余热回收的蒸汽排出口6均通过冷凝箱进气口7和单向阀8与所述冷凝箱9管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8止回阀或逆止阀,是流体只能沿进水口流动,出水口介质却无法回流。用于气动系统中防止压缩空气逆向流动。单向阀有直通式和直角式两种,直通式单向阀用螺纹连接安装在管路上。直角式单向阀有螺纹连接、板式连接和法兰连接三种形式。所述冷凝箱9属于换热器的一种,可以把气体或蒸汽转变成液体。
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1上和第二余热回收箱5上均设置有进水口16和出水口17,所述进水口16固定于第一余热回收箱1体的顶部和第二余热回收箱5体的顶部,所述出水口17固定于第一余热回收箱1体的底部一侧和第二余热回收箱5体的底部一侧。
第一余热回收箱1体的出水口17处和第二余热回收箱5体的出水口17处均固定有支撑板18,所述支撑板18上固定设置有水泵19,所述水泵19与所述出水口17管道连接。
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1的进气口2还连接有过滤箱20,所述过滤箱20上设置有过滤箱进气管21,所述过滤箱20通过过滤箱进气管21与电厂烟气管道连接。
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1体上和第二余热回收箱5体上均固定设置有水温显示器14和液位显示器15,所述水温显示器14为温度计,所述液位显示器15为液位计。
所述节能降耗的电厂供热用余热回收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首先,工作人员通过进水2口向第一余热回收箱1内和第二余热回收箱5内均注入冷水,然后在过滤箱20的作用下,对电厂内的高温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净化过的高温气体进入到第一余热回收箱1的螺旋气管3内,以与第一余热回收箱1内的水进行换热,由于刚产出的废气温度较高,对水加热的温度也会过高,所以,第一余热回收箱1可作为高温水箱使用,同时,电机10工作带动搅拌轴12和扇叶13转动,对水进行搅拌,让水进行流动,可以快速的将高温废气内的余热流向水中,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第一余热回收箱1内中换热后有残留余热的废气会进入第二余热回收箱5,以进行下一阶段的余热回收,第二余热回收箱5作为低温水箱使用,经过二次余热回收的废气从出气口4排出,同时,第一余热回收箱1和第二余热回收箱5内产生的大量水蒸气从蒸汽排出口6进入到冷凝箱9内,从而达到处理水蒸气的目的,避免了换热器内部气压过高,产生爆炸的风险。
此外,通过水温显示器14,可以显示第一余热回收箱1内和第二余热回收箱5内的水温,通过液位显示器15,可以显示第一余热回收箱1内和第二余热回收箱5内的水位,所述水泵19,在水温达到合适的温度后,由水泵进行排水,将加热后的水排到储水罐内,在水位低于设定值后,从进水口向第一余热回收箱1内或第二余热回收箱5内加水。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节能降耗的电厂供热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余热回收箱(1)、第二余热回收箱(5)和冷凝箱(9),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1)和第二余热回收箱(5)上均设置有进气口(2)、出气口(4)和蒸汽排出口(6),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1)内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与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1)的出气口(4)与第二余热回收箱(5)的进气口(2)管道连接,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1)的蒸汽排出口(6)和第二余热回收箱(5)的蒸汽排出口(6)均与所述冷凝箱(9)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降耗的电厂供热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1)的箱体内和第二余热回收箱(5)的箱体内均设置有螺旋气管(3),第一余热回收箱(1)的进气口(2)通过螺旋气管(3)与第一余热回收箱(1)的出气口(4)管道连接,所述第二余热回收箱(5)的进气口(2)通过螺旋气管(3)与第二余热回收箱(5)的出气口(4)管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降耗的电厂供热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1)体上还设置有电机(10)和轴承(11),所述搅拌叶包括搅拌轴(12)和扇叶(13),所述扇叶(13)均匀固定在搅拌轴(12)上,所述搅拌轴(12)通过轴承(11)和电机(10)与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1)转动连接,所述轴承(11)为密封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降耗的电厂供热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箱(9)上设置有冷凝箱进气口(7),所述冷凝箱进气口(7)上设置有单向阀(8),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1)的蒸汽排出口(6)和第二余热回收的蒸汽排出口(6)均通过冷凝箱进气口(7)和单向阀(8)与所述冷凝箱(9)管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降耗的电厂供热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1)上和第二余热回收箱(5)上均设置有进水口(16)和出水口(17),所述进水口(16)固定于第一余热回收箱(1)体的顶部和第二余热回收箱(5)体的顶部,所述出水口(17)固定于第一余热回收箱(1)体的底部一侧和第二余热回收箱(5)体的底部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降耗的电厂供热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余热回收箱(1)体的出水口(17)处和第二余热回收箱(5)体的出水口(17)处均固定有支撑板(18),所述支撑板(18)上固定设置有水泵(19),所述水泵(19)与所述出水口(17)管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降耗的电厂供热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1)的进气口(2)还连接有过滤箱(20),所述过滤箱(20)上设置有过滤箱进气管(21),所述过滤箱(20)通过过滤箱进气管(21)与电厂烟气管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降耗的电厂供热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余热回收箱(1)体上和第二余热回收箱(5)体上均固定设置有水温显示器(14)和液位显示器(15)。
CN202320560937.9U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节能降耗的电厂供热用余热回收装置 Active CN2196407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60937.9U CN219640775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节能降耗的电厂供热用余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60937.9U CN219640775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节能降耗的电厂供热用余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40775U true CN219640775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11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60937.9U Active CN219640775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节能降耗的电厂供热用余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407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39189U (zh) 一种加气砖厂的废汽余热回收装置
CN219640775U (zh) 一种节能降耗的电厂供热用余热回收装置
CN101368749B (zh) 火电厂及制冷企业冷却塔循环水低位可再生能供暖装置
CN219390124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余热回收三合一设备
CN216204357U (zh) 热水炉自循环水泵冷却水系统
CN202902612U (zh) 一种洗浴废水两级热回收装置
CN203051144U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节能装置
WO2022077840A1 (zh) 一种机械设备余热回收用装置
CN112179178B (zh) 一种节能换热设备
CN210637126U (zh) 一种热泵冷凝的工业余热回收系统
CN209621560U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供热水循环节水系统
CN209147799U (zh) 利用给水泵驱动汽轮机乏汽加热直接空冷机组原水的装置
CN204829289U (zh) 一种蒸汽减温减压系统
CN209840253U (zh) 一种电厂余热冷热耦合利用的热泵系统
CN209639098U (zh) 梯级加热多能源互补型水循环地暖系统用主机
CN206514282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风机汽电联驱小机冷端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2846984Y (zh) 热泵型原油加热器
CN204240330U (zh) 一种蒸汽锅炉节能给水装置
CN205860820U (zh) 烘干机废气净化余热再利用系统
CN220338434U (zh) 一种锅炉定排排汽余热回收系统
CN211855006U (zh) 一种相变式换热器的余热利用系统
CN214038498U (zh) 一种在线清洁玻璃管式超低温排放空气预热器
CN211120087U (zh) 一种水冷螺杆超高温热泵机组
CN219492358U (zh) 聚酯蒸汽透平回收利用装置
CN2697568Y (zh) 一种汽动换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