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40341U - 供热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供热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40341U
CN219640341U CN202320202459.4U CN202320202459U CN219640341U CN 219640341 U CN219640341 U CN 219640341U CN 202320202459 U CN202320202459 U CN 202320202459U CN 219640341 U CN219640341 U CN 219640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water
hot water
way valve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0245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建峰
龙念成
倪秒华
陈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0245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40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40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403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供热水系统。该供热水系统包括余热回收管路、加热水管路、换热管路和用水管路;余热回收管路的热水出口及加热水管路的热水出口均与换热管路的热水进口连通,余热回收管路的冷水进口及加热水管路的冷水进口与换热管路的冷水出口连通;余热回收管路与加热水管路并联,并在余热回收管路与加热水管路的相接处设置有三通阀;换热管路与用水管路连通,余热回收管路用于对空压机的油路换热。该供热水系统不仅能够满足空压机的余热回收,而且能够达到工业用水的水温需求。

Description

供热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供热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空压机广泛应用在工业领域中,空压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特别是空压机内的油路需要进行冷却,以防止过热造成损坏。通常,会利用水将空压机油路中的热量转换出来达到余热回收的目的,但是回收到的热水温度较低,并不能达到工业用水要求;且空压机根据负荷需求,其运行数量是变化的,造成余热回收的热水水温也是变化的。
因此,亟待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满足余热回收且能够解决工业用水水温要求的供热水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供热水系统,不仅能够满足空压机的余热回收,而且能够达到工业用水的水温需求。
一种供热水系统,包括余热回收管路、加热水管路、换热管路和用水管路;所述余热回收管路的热水出口及所述加热水管路的热水出口均与所述换热管路的热水进口连通,所述余热回收管路的冷水进口及所述加热水管路的冷水进口与所述换热管路的冷水出口连通;所述余热回收管路与所述加热水管路并联,并在所述余热回收管路与所述加热水管路的相接处设置有三通阀;所述换热管路与所述用水管路连通,所述余热回收管路与空压机的油路换热。
上述的供热水系统,利用余热回收管路对空压机的油路换热后,可以回收油路的热量,同时回收后的热量能够传递至换热管路,以作用于用水管路,以满足用水管路的水温要求。当换热管路的热水温度不能满足用水管路的水温时,可以通过调整三通阀,使得加热水管路与换热管路处于连通状态,以利用加热水管路增加换热管路的热水温度;且,三通阀的设置能够根据用水管路的用水温度实时调节余热回收管路的热水与加热水管路的热水的混合状态,以便于满足用水管路温度。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余热回收管路的热水出口与所述换热管路的热水进口之间通过热水管路连通;所述三通阀包括热水三通阀,所述热水三通阀设置于所述热水管路上,所述热水三通阀的第一通口能够与所述余热回收管路的热水出口连通,所述热水三通阀的第二通口能够与所述换热管路的热水进口连通,所述热水三通阀的第三通口能够与所述加热水管路的热水出口连通。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余热回收管路的冷水进口与所述换热管路的冷水出口之间通过冷水管路连通;所述供热水系统还包括冷水三通阀,所述冷水三通阀设置于所述冷水管路上,所述冷水三通阀的第一通口能够与所述余热回收管路的冷水进口连通,所述冷水三通阀的第二通口能够与所述换热管路的冷水出口连通,所述冷水三通阀的第三通口能够与所述热水管路连通;所述供热水系统还包括第一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设置于所述冷水管路上并位于所述冷水三通阀与所述换热管路之间,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一通口与所述冷水三通阀的第二通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二通口与所述换热管路的冷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三通口与所述加热水管路的冷水进口连通。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热水系统还包括回收缓冲水箱和热水泵;所述回收缓冲水箱和所述热水泵串联并均设置于所述热水管路上,所述回收缓冲水箱的热水进口与所述余热回收管路的热水出口连通,所述热水泵的热水出口通过所述热水三通阀与所述换热管路的热水进口连通;所述回收缓冲水箱内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供热水系统还包括二通阀,所述二通阀连接于所述热水三通阀的第三通口与所述加热水管路的热水出口之间,所述二通阀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而调整通断。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路的热水进口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换热管路的冷水出口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当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小于第六温度阈值,所述二通阀能够被打开,所述热水三通阀的第三通口的开度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而调整大小;当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六温度阈值,所述二通阀能够被关闭,所述冷水三通阀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而调整各个通口之间的连通状态。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通阀打开时,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所述热水三通阀的第三通口的开度能够被增大;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所述热水三通阀的第三通口的开度能够被减小;所述二通阀关闭时,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所述冷水三通阀的第二通口和所述冷水三通阀的第三通口直接连通;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小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所述冷水三通阀的第一通口和所述冷水三通阀的第二通口直接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六温度阈值。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热水系统还包括多个蓄热水箱、第二三通管和第三三通管;各个所述蓄热水箱串联成蓄热管路,所述蓄热管路与所述加热水管路并联设置;所述第二三通管的第一通口与所述蓄热管路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管的第二通口与所述加热水管路的热水出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管的第三通口与所述二通阀连通;所述第三三通管的第一通口与所述蓄热管路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三三通管的第二通口与所述加热水管路的冷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三三通管的第三通口与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三通口连通。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蓄热水箱内的所述高液位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所述加热水管路关闭,所述二通阀开启,所述蓄热管路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热水三通阀连通;所述蓄热水箱内的所述低液位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小于第四温度阈值,所述加热水管路开启,所述二通阀关闭,所述蓄热管路与所述加热水管路连通以循环加热各个所述蓄热水箱内的水。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热水系统还包括供水箱和冷水泵;所述供水箱和所述冷水泵串联,所述供水箱通过所述冷水泵与所述换热管路的冷水进口连通;所述换热管路与所述用水管路之间设置有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冷水泵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而调整功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大于第五温度阈值,所述冷水泵被配置为增大功率;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小于所述第五温度阈值,所述冷水泵被配置为减小功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水管路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热水机;和/或,所述余热回收管路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第一换热器,每个所述第一换热器均用于连接一空压机的油路;和/或,所述用水管路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水槽,每个所述水槽均连接有用水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供热水系统的第一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供热水系统的第二示意图;
图3为图2提供的供热水系统的第一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2提供的供热水系统的第二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10、余热回收管路;11、第一换热器;12、空压机;13、第二总热水管;14、第二总冷水管;20、加热水管路;21、热水机;22、蓄热水箱;23、第一总热水管;24、第一总冷水管;30、换热管路;31、第二换热器;32、第一温度传感器;33、第二温度传感器;40、用水管路;41、水槽;42、用水设备;52、二通阀;53、第一三通管;54、第二三通管;55、第三三通管;56、热水管路;57、冷水管路;61、回收缓冲水箱;62、热水泵;71、供水箱;72、冷水泵;73、第四温度传感器;81、上位机控制器;221、高液位温度传感器;222、低液位温度传感器;511、热水三通阀;512、冷水三通阀;2201、顶部料口;2202、底部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热水系统,包括余热回收管路10、加热水管路20、换热管路30和用水管路40;余热回收管路10的热水出口及加热水管路20的热水出口均与换热管路30的热水进口连通,余热回收管路10的冷水进口及加热水管路20的冷水进口与换热管路30的冷水出口连通;余热回收管路10与加热水管路20并联,并在余热回收管路10与加热水管路20的相接处设置有三通阀;换热管路30与用水管路40连通,余热回收管路10与空压机12的油路换热。
具体的,利用余热回收管路10的设置,以与空压机12的油路进行热交换,吸收油路的热量,促使空压机12的油路温度处于安全范围内,防止空压机12因过热而产生损坏等。回收后的热量能够经余热回收管路10流向换热管路30,并与用水管路40再次发生热交换(即二次换热),以便用水管路40带走回收后的热量,实现余热回收的利用。在这个过程中,当余热回收到的用水管路40的温度达不到使用要求时,即可通过调节三通阀促使加热水管路20的热水出口与换热管路30的热水进口连通,以利用加热水管路20增加换热管路30中与用水管路40进行二次换热的热水的温度,从而提高用水管路40的用水温度。而且,利用三通阀的设置,还可以调节加热水管路20的热水与余热回收管路10的热水之间的混合状态,以便达到用水管路40的用水温度。
因此,上述的供热水系统,能够在用水管路40用水负荷较小或者水温需求较小时,充分利用空压机12的油路产生的热量(即空压机12的余热),此时无需额外能源设备,能够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同时,当用水管路40用水负荷较大或者水温需求较大时,通过调节三通阀的状态即可利用加热水管路20或加热水管路20与余热回收管路10共同作用进行用水管路40换热,满足用水需求,克服单纯利用空压机12导致余热供热温度不够,温度波动、热负荷变化的问题。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实际使用时,加热水管路20可以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热水机21;同时,加热水管路20还包括第一总热水管23和第一总冷水管24,第一总热水管23和第一总冷水管24均连接有多个第一支管,以分别与多个热水机21的热水出口和冷水进口连通,第一总热水管23和第一总冷水管24分别与换热管路30的热水进口和冷水出口连通,以实现多个热水机21内液体的流通。换热管路30中的冷水经总冷水管流向热水机21的冷水进口,经冷水机加热后从热水出口流向总热水管,而后流向换热管路30中与用水管路40换热。其中,每个热水机21可以采用CO2热泵热水机。
进一步地,余热回收管路10可以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第一换热器11,每个第一换热器11均用于连接一空压机12的油路并与之换热。同时,该余热回收管路10还包括第二总热水管13和第二总冷水管14,第二总热水管13和第二总冷水管14均具有多个第二支管,以用于分别与多个第一换热器11的热水出口和冷水进口连通,且第二总热水管13和第二总冷水管14分别与换热管路30的热水进口和冷水出口连通。而且,每个第一换热器11包括油管道和水管道,两者互不连通,且二者交错布置,或者套设布置,以便于油液与水之间进行换热。因此,每个第一换热器11包括油液进口和油液出口,以用于与空压机12的油路连通,实现油液的流入、流出循环。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再进一步地,用水管路40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水槽41,每个水槽41均连接有用水设备42。该用水管路40包括用水总管,用水总管上并联有多个第三支管,每个第三支管连通一水槽41,以满足用水设备42的用水需求。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用水管路40还可以不包括水槽41。
如图1所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余热回收管路10包括三个并联设置的第一换热器11,每个第一换热器11对应连接有一空压机12;加热水管路20包括三个并联设置的热水机21;用水管路40包括四个并联设置的水槽41,每个水槽41对应连接有一用水设备42。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余热回收管路10的热水出口与换热管路30的热水进口之间通过热水管路56连通;余热回收管路10的冷水进口与换热管路30的冷水出口之间通过冷水管路57连通。也就是说,多个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总热水管13通过热水管路56与换热管路30的热水进口连通,且多个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总冷水管14通过冷水管路57与换热管路30的冷水出口连通,以满足多个第一换热器11与换热管路30之间的连通。
其中,换热管路30包括第二换热器31,第二换热器31内设置有用水管道和加热管道,两者互不连通,且二者交错布置,或者套设布置,用水管道与加热管道能够热交换以便于进行用水换热,满足用水温度需求。上述的热水管路56与第二换热器31的加热管道中的热水进口连通,冷水管路57与加热管道中冷水出口连通。
如图1至图3所示,进一步地,三通阀包括热水三通阀511,热水三通阀511设置于热水管路56上,热水三通阀511的第一通口能够与余热回收管路10的热水出口连通(在本申请中,所说的连通可以为直接连通或间接连通),热水三通阀511的第二通口能够与换热管路30的热水进口连通,具体地可以与第二换热器31中加热管道的热水进口连通,热水三通阀511的第三通口能够与加热水管路20的热水出口连通;三通阀还包括冷水三通阀512,冷水三通阀512设置于冷水管路57上,冷水三通阀512的第一通口能够与余热回收管路10的冷水进口连通,冷水三通阀512的第二通口能够与换热管路30的冷水出口连通,具体地可以与第二换热器31中加热管道的冷水出口连通,且冷水三通阀512的第三通口能够与热水管路56连通。同时,供热水系统还包括二通阀52,二通阀52连接于热水三通阀511的第三通口与加热水管路20的热水出口之间,用于实现热水三通阀511的第三通口与加热水管路20的热水出口之间的通断。供热水系统还包括第一三通管53,第一三通管53设置于冷水管路57上并位于冷水三通阀512与换热管路30之间,第一三通管53的第一通口与冷水三通阀512的第二通口连通,第一三通管53的第二通口与换热管路30的冷水进口连通,即在本实施例中,冷水三通阀512的第二通口通过第一三通管53与换热管路30的冷水进口连通,第一三通管53的第三通口与加热水管路20的冷水进口连通。
即,就热水管路56而言,通过热水三通阀511的设置以便于调整经由第一换热器11送出的热水以及经由热水机21送出的热水之间的混合状态,从而满足用水管路40的用水温度;在此基础上,利用二通阀52的设置,以便于控制热水机21与热水三通阀511之间的连通状态,即控制是否需要启用加热水管路20以补偿余热回收管路10的温差。就冷水管路57而言,利用第一三通管53的设置,以将经第二换热器31送出的冷水分流至第一换热器11和热水机21。同时,利用冷水三通阀512的设置,切换冷水管路57与热水管路56之间的连通状态,以达到节能的效果,此时形成流经第二换热器31水流的循环使用,无需经过第一换热器11。
如图1至图3所示,再进一步地,供热水系统还包括回收缓冲水箱61和热水泵62;回收缓冲水箱61和热水泵62串联并均设置于热水管路56上,回收缓冲水箱61的热水进口与余热回收管路10的热水出口连通,热水泵62的热水出口与换热管路30的热水进口连通,回收缓冲水箱61的热水出口连通于热水泵62的热水进口。具体的,回收缓冲水箱61以用于存储经第一换热器11送出的热水,热水泵62以用于产生动力驱动水流流动通畅。当调整冷水三通阀512至冷水管路57与热水管路56直接连通时,因为有回收缓冲水箱61的设置,以满足第二换热器31循环换热的流量。
如图1至图3所示,示例性的,换热管路30的热水进口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32,换热管路30的冷水出口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33;第一温度传感器32的温度信号小于第一温度阈值,表示此时经二次换热后的用水管路40可能达不到用水温度要求,二通阀52能够被打开,且热水三通阀511能够增大开度;第二温度传感器33的温度信号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表示此时经二次换热后的用水管路40可能超过用水温度要求,二通阀52能够被关闭,且冷水管路57能够通过冷水三通阀512与热水管路56直接连通。具体的,第一温度传感器32安装在第二换热器31的热水进口,第二温度传感器33安装在第二换热器31的冷水出口。因此,是否需要启用热水机21送出的热水以及是否需要第一换热器11循环换热,其与第二换热器31的热水进口和冷水出口处的温度有关。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利用空压机12的余热进行第二换热器31的换热需求(即用水管路40的用水温度),此时,二通阀52处于关闭状态。当空压机12的余热不足,回收缓冲水箱61的水温不能满足第二换热器31的换热需求时,打开二通阀52,利用热水机21进行辅助升温。为监测回收缓冲水箱61的水温,在回收缓冲水箱内安装第三温度传感器。
具体的,当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小于第六温度阈值时,则代表回收缓冲水箱61内的热水不足以满足第二换热器31的换热需求,此时,需要打开二通阀52。在此基础上,第一温度传感器32实时监控第二换热器31热水进口处的温度。当第一温度传感器32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代表经第二换热器31的水温不足以满足用水管路40用水温度;此时可以调整热水三通阀511的开度以增大流量,热水三通阀511向加热水管路20的热水出口一侧的开度逐渐增大(即热水三通阀511的第三通口的开度增大),增大经由热水机21流出的热水流量,促使流经第二换热器31的热水进口水温升高。当第一温度传感器32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则可以调整热水三通阀511相适应的减小热水流量,即热水三通阀511的第三通口的开度减小,亦或者关闭二通阀52,仅仅利用空压机12的余热,以降低第二换热器31的热水进口水温。
当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大于或等于第六温度阈值时,则代表回收缓冲水箱61内的热水温度满足第二换热器31的换热需求,此时,关闭二通阀52,促使热水机21与第二换热器31不连通,无需热水机21的辅助升温。在此基础上,当第二温度传感器33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时,则代表第二换热器31经由用水管路40换热后的水温仍然处于较高的温度;此时调整冷水三通阀512至冷水管路57与热水管路56直接连通,且冷水管路57与第一换热器11的冷水进口不连通,即直接利用回收缓冲水箱61内的热水进行第二换热器31的循环换热,以达到节能的效果。
其中,第一温度阈值大于第六温度阈值。考虑到热水沿管道输送中的热损,且回收缓冲水箱61位于第一换热器11与第二换热器31之间,故而热水经回收缓冲水箱61流向第二换热器31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热损,促使流向第二换热器31的温度略小于回收缓冲水箱61内的温度。故而,需要第一温度传感器32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大于第三温度传感器对应的第六温度阈值,如此才可以及时反馈余热回收的热量是否满足用水需求。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热水系统还包括蓄热水箱22、第二三通管54和第三三通管55;蓄热水箱22与加热水管路20并联设置。其中,蓄热水箱22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蓄热水箱22串联呈蓄热管路,以增大热水存储量。该蓄热管路与加热水管路20并联设置,此时,第二三通管54和第三三通管55分别设置在并联时的两个交点处。具体的,第二三通管54的第一通口与蓄热管路的第一端口连通,第二三通管54的第二通口与加热水管路20的热水出口连通,第二三通管54的第三通口与二通阀52连通;第三三通管55的第一通口与蓄热管路的第二端口连通,第三三通管55的第二通口与加热水管路20的冷水进口连通,第三三通管55的第三通口与第一三通管53的第三通口连通。
具体的,蓄热水箱22的设置以便于存储经热水机21加热后的热水,第二三通管54的设置以便于将经热水机21加热后的热水分流至蓄热水箱22和第二换热器31,第三三通管55的设置以便于将经第一三通管53流向热水机21的冷水分流至蓄热水箱22和热水机21。而且,因为蓄热水箱22与热水机21的并联设置,促使蓄热水箱22与热水机21之间也形成一循环回路,以确保蓄热水箱22内的水温处于较高的状态,以便利用蓄热水箱22内的热水进行第二换热器31的辅助加热。
如图1至图3所示,示例性的,每个蓄热水箱22内均设置有高液位温度传感器221和低液位温度传感器222,不仅能够实时检测蓄热水箱22内的热水状态,而且还可以判断热水在多个蓄热水箱22内的位置。每个蓄热水箱22均具有顶部料口2201和底部料口2202。因此,多个蓄热水箱22串联后,首个蓄热水箱22的底部料口2202作为蓄热管路的第二端口,并与第三三通管55的第一通口连通;末尾蓄热水箱22的顶部料口2201作为蓄热管路的第一端口,并与第二三通管54的第一通口连通;任意相邻的两个蓄热水箱22之间,通过顶部料口2201和底部料口2202串联。
在实际使用时,蓄热水箱22内的高液位温度传感器221的温度信号大于第三温度阈值,说明此时蓄热水箱22内水位较高且水温较高,为节约能耗,加热水管路20关闭,二通阀52开启,蓄热水箱22的顶部料口2201能够与热水三通阀511连通,利用蓄热水箱22中的高温水进行辅助升温;蓄热水箱22内的低液位温度传感器222的温度信号小于第四温度阈值,说明此时蓄热水箱22内水温较低,加热水管路20能够被开启,二通阀52能够被关闭,蓄热水箱22能够与加热水管路20连通以循环加热蓄热水箱22内的水。
以蓄热水箱22的数量为三个举例说明。第一个蓄热水箱22的底部料口2202与第三三通管55的一管口连接,其顶部料口2201与第二个蓄热水箱22的底部料口2202连通;第三个蓄热水箱22的顶部料口2201与第二三通管54的一管口连接,其底部料口2202与第二个蓄热水箱22的顶部料口2201连通。
当第一个蓄热水箱22上的高液位温度传感器221的温度信号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时,则代表该多个蓄热水箱22内均充满热水,且温度处于较高的状态。此时,需要关闭热水机21。
当第二个蓄热水箱22上的低液位温度传感器222的温度信号小于第四温度阈值时,则代表蓄热水箱22内的热水温度较低。此时,需要开启热水机21,并关闭二通阀52,以使多个蓄热水箱22与热水机21之间形成循环回路,以满足蓄热水箱22内的热水加热。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热水系统还包括供水箱71和冷水泵72;供水箱71和冷水泵72串联,冷水泵72的冷水出口与换热管路30的冷水进口连通,具体地可以与第二换热器31的用水管道的冷水进口连通;换热管路30与用水管路40之间设置有第四温度传感器73,冷水泵72被配置为响应于第四温度传感器73的温度信号而调整功率。具体的,第四温度传感器73的温度信号大于第五温度阈值,冷水泵72增大功率以增大流量;第四温度传感器73的温度信号小于第五温度阈值,冷水泵72减小功率以减小流量。
也就是说,利用第四温度传感器73的设置,以便于实时监控用水管路40上的热水温度,从而调整流入第二换热器31用水管道内的冷水量,满足换热量的调节。在实际使用时,当第四温度传感器73的温度信号大于第五温度阈值时,则说明用水管路40的热水温度过高;此时,需要增大冷水泵72的流量,促使用水管路40的水温降低,满足用水温度。当第四温度传感器73的温度信号小于第五温度阈值时,则说明用水管路40的热水温度较低;此时,需要减小冷水泵72的流量。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该供热水系统还包括上位机控制器81,以与上述的三通阀、二通阀52、温度传感器、热水泵62、冷水泵72及热水机21连接,以便于采集温度信号、控制三通阀和二通阀52的开度状态、控制泵的开启状态和功率,以及热水机21的启闭。
还需要补充的是,第一温度阈值作为热水温度,第二温度阈值作为冷水温度,第一温度阈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第三温度阈值作为高液位热水温度,第四温度阈值作为低液位热水温度,第三温度阈值大于第四温度阈值。此外,第一温度阈值、第二温度阈值、第三温度阈值、第四温度阈值、第五温度阈值以及第六温度阈值,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设定的温度,此处对于具体的数值并不做具体限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供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水系统包括余热回收管路(10)、加热水管路(20)、换热管路(30)和用水管路(40);
所述余热回收管路(10)的热水出口及所述加热水管路(20)的热水出口均与所述换热管路(30)的热水进口连通,所述余热回收管路(10)的冷水进口及所述加热水管路(20)的冷水进口与所述换热管路(30)的冷水出口连通;
所述余热回收管路(10)与所述加热水管路(20)并联,并在所述余热回收管路(10)与所述加热水管路(20)的相接处设置有三通阀;
所述换热管路(30)与所述用水管路(40)连通,所述余热回收管路(10)与空压机(12)的油路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管路(10)的热水出口与所述换热管路(30)的热水进口之间通过热水管路(56)连通;
所述三通阀包括热水三通阀(511),所述热水三通阀(511)设置于所述热水管路(56)上,所述热水三通阀(511)的第一通口能够与所述余热回收管路(10)的热水出口连通,所述热水三通阀(511)的第二通口能够与所述换热管路(30)的热水进口连通,所述热水三通阀(511)的第三通口能够与所述加热水管路(20)的热水出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管路(10)的冷水进口与所述换热管路(30)的冷水出口之间通过冷水管路(57)连通;
所述供热水系统还包括冷水三通阀(512),所述冷水三通阀(512)设置于所述冷水管路(57)上,所述冷水三通阀(512)的第一通口能够与所述余热回收管路(10)的冷水进口连通,所述冷水三通阀(512)的第二通口能够与所述换热管路(30)的冷水出口连通,所述冷水三通阀(512)的第三通口能够与所述热水管路(56)连通;
所述供热水系统还包括第一三通管(53),所述第一三通管(53)设置于所述冷水管路(57)上并位于所述冷水三通阀(512)与所述换热管路(30)之间,所述第一三通管(53)的第一通口与所述冷水三通阀(512)的第二通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管(53)的第二通口与所述换热管路(30)的冷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管(53)的第三通口与所述加热水管路(20)的冷水进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水系统还包括回收缓冲水箱(61)和热水泵(62);
所述回收缓冲水箱(61)设置于所述热水管路(56)上,所述回收缓冲水箱(61)的热水进口与所述余热回收管路(10)的热水出口连通,所述热水泵(62)的热水出口通过所述热水三通阀(511)与所述换热管路(30)的热水进口连通;
所述回收缓冲水箱(61)内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供热水系统还包括二通阀(52),所述二通阀(52)连接于所述热水三通阀(511)的第三通口与所述加热水管路(20)的热水出口之间,所述二通阀(52)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而调整通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路(30)的热水进口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32),所述换热管路(30)的冷水出口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33);
当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小于第六温度阈值,所述二通阀(52)能够被打开,所述热水三通阀(511)的第三通口的开度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32)的温度信号而调整大小;
当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六温度阈值,所述二通阀(52)能够被关闭,所述冷水三通阀(512)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33)的温度信号而调整各个通口之间的连通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通阀(52)打开时,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32)的温度信号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所述热水三通阀(511)的第三通口的开度能够被增大;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32)的温度信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所述热水三通阀(511)的第三通口的开度能够被减小;
所述二通阀(52)关闭时,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33)的温度信号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所述冷水三通阀(512)的第二通口和所述冷水三通阀(512)的第三通口直接连通;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33)的温度信号小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所述冷水三通阀(512)的第一通口和所述冷水三通阀(512)的第二通口直接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六温度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水系统还包括多个蓄热水箱(22)、第二三通管(54)和第三三通管(55);
各个所述蓄热水箱(22)串联成蓄热管路,所述蓄热管路与所述加热水管路(20)并联设置;
所述第二三通管(54)的第一通口与所述蓄热管路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管(54)的第二通口与所述加热水管路(20)的热水出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管(54)的第三通口与所述二通阀(52)连通;
所述第三三通管(55)的第一通口与所述蓄热管路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三三通管(55)的第二通口与所述加热水管路(20)的冷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三三通管(55)的第三通口与所述第一三通管(53)的第三通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蓄热水箱(22)内均设置有高液位温度传感器(221)和低液位温度传感器(222);
所述蓄热水箱(22)内的所述高液位温度传感器(221)的温度信号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所述加热水管路(20)关闭,所述二通阀(52)开启,所述蓄热管路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热水三通阀(511)连通;
所述蓄热水箱(22)内的所述低液位温度传感器(222)的温度信号小于第四温度阈值,所述加热水管路(20)开启,所述二通阀(52)关闭,所述蓄热管路与所述加热水管路(20)连通以循环加热各个所述蓄热水箱(22)内的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水系统还包括供水箱(71)和冷水泵(72);
所述供水箱(71)和所述冷水泵(72)串联,所述供水箱(71)通过所述冷水泵(72)与所述换热管路(30)的冷水进口连通;
所述换热管路(30)与所述用水管路(40)之间设置有第四温度传感器(73),所述冷水泵(72)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73)的温度信号而调整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73)的温度信号大于第五温度阈值,所述冷水泵(72)被配置为增大功率;
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73)的温度信号小于所述第五温度阈值,所述冷水泵(72)被配置为减小功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管路(20)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热水机(21);和/或
所述余热回收管路(10)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第一换热器(11),每个所述第一换热器(11)均用于连接一空压机(12)的油路;和/或
所述用水管路(40)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水槽(41),每个所述水槽(41)均连接有用水设备(42)。
CN202320202459.4U 2023-02-03 2023-02-03 供热水系统 Active CN219640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2459.4U CN219640341U (zh) 2023-02-03 2023-02-03 供热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2459.4U CN219640341U (zh) 2023-02-03 2023-02-03 供热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40341U true CN219640341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21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02459.4U Active CN219640341U (zh) 2023-02-03 2023-02-03 供热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403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5432B (zh) 热水供应器的异常检测装置
US20070227146A1 (en) Thermal energy storage
CN219640341U (zh) 供热水系统
JP2007278553A (ja) 給湯装置
KR101558242B1 (ko) 해수 취수량 제어를 이용한 해수열원 히트펌프 시스템
CN206420088U (zh) 一种水蓄冷系统
CN105822455A (zh) 一种利用汽车发动机余热换取热水的装置
CN206071749U (zh) 一种船舶发电机废热循环利用系统
KR101211482B1 (ko) 엠지오 냉각시스템
CN109579327A (zh) 太阳能热集热系统
CN209710567U (zh) 岛礁上双工况的液冷系统
CN104654015B (zh) 一种多级匹配供能设备及工艺
CN113530830A (zh) 一种干式无油螺杆空压机热回收管理系统
CN207778031U (zh) 一种能同时加热冷却的管路系统
CN220338707U (zh) 一种次级控温节能设备
CN205227623U (zh) 基于空调系统能效的蓄能系统
CN107313874A (zh) Fpso发电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207094891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215674749U (zh) 一种船用空调利用lng冷能的系统
CN204084583U (zh) 一种船用低温采暖系统
JP5264408B2 (ja)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機
CN218672693U (zh) 一种热泵机组以及空调器
CN112856808B (zh) 节能恒温净水装置的水温控制方法
CN216767767U (zh) 一种干式无油螺杆空压机热回收管理系统
CN216282957U (zh) 一种新型的注射用水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