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10567U - 岛礁上双工况的液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岛礁上双工况的液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10567U
CN209710567U CN201822102020.6U CN201822102020U CN209710567U CN 209710567 U CN209710567 U CN 209710567U CN 201822102020 U CN201822102020 U CN 201822102020U CN 209710567 U CN209710567 U CN 2097105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water
cooling
air
islan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0202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明
马建峰
任华
袁志波
丁余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xing Aviatio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xing Aviatio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xing Aviatio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xing Aviatio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0202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105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105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105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岛礁上双工况的液冷系统,包括水冷外管路、风冷外管路、内循环管路和电气控制电路和热负载;所述水冷外管路包括海水泵和水冷换热器;所述风冷外管路包括风冷换热器,所述水冷换热器和风冷换热器分别连接内循环管路,所述内循环管路包括水箱、循环泵和冷却管;所述水箱连通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分别与水冷换热器的内入口和风冷换热器的内入口连接,所述水冷换热器的内出口和风冷换热器的外出口,分别连接冷却管的一端,所述冷却管设置在热负载处;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连接水箱;能够自动切换水冷和风冷两种换热工况,节能环保,同时避免风冷换热器长时间使用,造成的腐蚀。

Description

岛礁上双工况的液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岛礁上双工况的液冷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在海边岛礁上使用的液冷设备,长时间使用,不仅耗能,通常还会因为海风的高盐度和湿度导致,换热机组被侵蚀,一旦被侵蚀,便会造成该液冷设备不能使用,因此,现有的岛礁上使用的液冷设备,不具备自动切换利用海水进行换热的功能,只能单纯依赖风冷换热进行冷却,造成能源损耗,并且由于风冷换热器的长时间在高盐雾、高湿热的场所长时间使用被侵蚀,大大增加了检修成本,并造成风冷冷水机组的使用寿命缩短,不能满足岛礁上高盐雾、高湿热等恶劣环境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的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岛礁上双工况的液冷系统,能够自动切换水冷和风冷两种换热工况,节能环保,同时避免风冷换热器长时间使用,造成的腐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岛礁上双工况的液冷系统,包括水冷外管路、风冷外管路、内循环管路和电气控制电路和热负载;所述水冷外管路包括海水泵和水冷换热器;所述风冷外管路包括风冷换热器,所述水冷换热器和风冷换热器分别连接内循环管路,所述内循环管路包括水箱、循环泵和冷却管;
所述水箱连通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分别与水冷换热器的内入口和风冷换热器的内入口连接,所述水冷换热器的内出口和风冷换热器的外出口,分别连接冷却管的一端,所述冷却管设置在热负载处;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连接水箱;
所述电气控制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控制面板、水冷电磁阀和风冷电磁阀;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面板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分别连接水冷电磁阀和风冷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水箱底部设置排污口。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水箱一侧设有液位计。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循环泵的出口连接第一截止阀和止回阀。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面板采用PLC控制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冷却管的另一一端与水箱之间设有第二截止阀。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海水泵固定在岛礁的泵房中,所述海水泵连接避雷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岛礁上双工况的液冷系统,相比于现有的岛礁常用的液冷的设备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设置了水冷外管路和风冷外管路,可以实现利用海水泵和水冷换热器,进行水冷换热。
2、通过温度传感器与控制面板相结合,从而控制水冷电磁阀和风冷电磁阀,由此实现了风冷外管路和水冷外管路,双工况的自动切换控制,节能环保,同时避免风冷换热器长时间使用,造成的腐蚀。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岛礁上双工况的液冷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岛礁上双工况的液冷系统的电气控制电路图;
图中:
1、海水泵;2、水冷换热器;3、风冷换热器;4、水箱;5、循环泵;6、冷却管;7、热负载;8、温度传感器;9、水冷电磁阀;10、风冷电磁阀;401、排污口;402、液位计;11、第一截止阀;12、止回阀;13、第二截止阀;14、避雷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岛礁上双工况的液冷系统,包括水冷外管路、风冷外管路、内循环管路和电气控制电路和热负载7;所述水冷外管路包括海水泵1和水冷换热器2;所述风冷外管路包括风冷换热器3,所述水冷换热器2和风冷换热器3分别连接内循环管路,所述内循环管路包括水箱4、循环泵5和冷却管6;水箱4连通循环泵5,所述循环泵5分别与水冷换热器2的内入口和风冷换热器3的内入口连接,所述水冷换热器2的内出口和风冷换热器3的外出口,分别连接冷却管6的一端,所述冷却管6设置在热负载7处;所述冷却管6的另一端连接水箱4。
水箱4底部设置排污口401,通过设置排污口401,有利于当水箱4中出现水垢或沉淀时,能及时清理。
所述水箱4一侧设有液位计402。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检测水箱4的液位,及时通过水箱4上方的加液口加液。
所述循环泵5的出口连接第一截止阀11和止回阀12。用于防止循环泵流出的冷却水回流。
如图2所示,电气控制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8、控制面板、水冷电磁阀9和风冷电磁阀10;所述温度传感器8与控制面板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分别连接水冷电磁阀9和风冷电磁阀10。所述控制面板采用PLC控制器。其中PLC控制器的型号为FX2N-48MR。根据检测到的温度值,控制水冷电磁阀9或风冷电磁阀10切换开启,当水冷电磁阀9开启式,进行水冷循环;当风冷电磁阀开启时,进行风冷循环。
所述冷却管6的另一端与水箱4之间设有第二截止阀13。为了提高水冷外观路的抗雷性,所述海水泵1固定在岛礁的泵房中,所述海水泵1连接避雷器14。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整个制冷系统包括由水冷外管路的海水外循环和内循环管路的冷却液内循环构成的整个水冷循环。
其中:海水外循环:外循环冷却介质为海水,外循环通过海水泵给水冷换热器机柜的板式换热器外入口供应冷却海水,水冷换热器进行换热,冷却海水在换热器中吸收热量后,通过外出口和管路直接排入大海,完成其外循环。
冷却液内循环:内循环冷却介质为冷却液,内循环系统工作时冷却液由循环泵提供动力,并流经水冷换热器的内入口与外循环冷却海水进行热交换,降温后流经热负载的发热表面,吸收热量,降低器件表面温度,冷却液温度随之升高后返回设备。如此循环。
整个制冷系统还包括风冷外管路的空气外循环和内循环管路的冷却液内循环构成的整个风冷循环。
空气外循环:外循环冷却介质为空气,通过风冷换热器内的风机,使循环空气不断通过风冷换热器,并在风冷换热器与冷却液不断进行热交换,完成其外循环。
冷却液内循环:内循环冷却介质为冷却液,内循环系统工作时冷却液由循环泵提供动力,并流经风冷换热器的内入口与风冷换热器进行热交换,降温后流经热负载的发热表面,吸收热量,降低器件表面温度,冷却液温度随之升高后返回设备。如此循环。
通过控制面板设置,当水冷冷却循环系统发生致命故障或海水温度过高,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不能达到换热要求时,水冷冷却循环的电磁阀关闭,截断水冷冷却循环侧的供液。风冷冷却循环的电磁阀打开,导通风冷冷却循环侧的供液。完成水冷冷却循环与风冷冷却循环的切换。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7)

1.一种岛礁上双工况的液冷系统,包括水冷外管路、风冷外管路、内循环管路和电气控制电路和热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外管路包括海水泵和水冷换热器;所述风冷外管路包括风冷换热器,所述水冷换热器和风冷换热器分别连接内循环管路,所述内循环管路包括水箱、循环泵和冷却管;
所述水箱连通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分别与水冷换热器的内入口和风冷换热器的内入口连接,所述水冷换热器的内出口和风冷换热器的外出口,分别连接冷却管的一端,所述冷却管设置在热负载处;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连接水箱;
所述电气控制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控制面板、水冷电磁阀和风冷电磁阀;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面板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分别连接水冷电磁阀和风冷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岛礁上双工况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底部设置排污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岛礁上双工况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一侧设有液位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岛礁上双工况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的出口连接第一截止阀和止回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岛礁上双工况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采用PLC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岛礁上双工况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的另一一端与水箱之间设有第二截止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岛礁上双工况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泵固定在岛礁的泵房中,所述海水泵连接避雷器。
CN201822102020.6U 2018-12-14 2018-12-14 岛礁上双工况的液冷系统 Active CN2097105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02020.6U CN209710567U (zh) 2018-12-14 2018-12-14 岛礁上双工况的液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02020.6U CN209710567U (zh) 2018-12-14 2018-12-14 岛礁上双工况的液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10567U true CN209710567U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36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02020.6U Active CN209710567U (zh) 2018-12-14 2018-12-14 岛礁上双工况的液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105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4182A (zh) * 2020-10-23 2020-12-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智能化多循环冷却系统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4182A (zh) * 2020-10-23 2020-12-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智能化多循环冷却系统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82067B (zh) 一种节能型多回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KR102035103B1 (ko) 냉각탑을 채용한 냉각장치를 위한 써모싸이폰 냉각기
CN102435032B (zh) 一种密闭式循环水冷却装置和方法
CN107196461B (zh) 复合冷却系统
CN207472113U (zh) 一种内置加热和换热的单罐熔盐蓄热装置
CN209710567U (zh) 岛礁上双工况的液冷系统
KR101238558B1 (ko) 태양열을 이용한 냉·난방 매트 시스템
CN106403284A (zh) 一种基于回收余热的船舶热泵热水系统
CN208817826U (zh) 全自动智能调节节能型供冷系统
CN209801607U (zh) 太阳能取暖装置
CN101545695B (zh) 吸收式冷温水机
CN206420088U (zh) 一种水蓄冷系统
CN206410359U (zh) 一种太阳能空气能换热系统
CN201662218U (zh) 多温度段热泵式热水机组
CN108444014A (zh) 一种建筑用辐射制冷水循环节能系统
CN209150271U (zh) 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8671124U (zh) 取暖系统
CN208312584U (zh) 一种建筑用辐射制冷水循环节能系统
CN209996001U (zh) 温开水系统及饮水装置
CN202329281U (zh) 开放式循环水冷却系统
CN206724777U (zh) 一种制药设备的余热回收系统
CN201306800Y (zh) 无人值守机房和移动通信基站的降温节能装置
CN201508099U (zh) 一种电热开水器
CN206176753U (zh) 一种防结垢型热水柜
CN219640341U (zh) 供热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