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6816U - 一种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6816U
CN219636816U CN202320636363.9U CN202320636363U CN219636816U CN 219636816 U CN219636816 U CN 219636816U CN 202320636363 U CN202320636363 U CN 202320636363U CN 219636816 U CN219636816 U CN 2196368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plate
top plate
assisting
j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3636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家国
付强
张建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gang Group Mi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gang Group Mi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gang Group Mi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gang Group Mi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3636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68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68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68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56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of vehicle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包括台架主体,千斤顶支撑件和载物板;台架主体包括底板、从底板向上延伸出的套管件以及由套管件支撑的顶板;其中,套管件设置在底板和顶板之间;套管件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内套管相对于外套管是可移动的,以使得顶板升高或降低;千斤顶支撑件设置在台架主体的底板上,用于放置千斤顶;载物板设置在台架主体的顶板的上方且与顶板连接;其中,顶板上设置使得千斤顶能够施加力的接触位置以使得顶板和载物板被同时升高。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能够改变升降台架自身的高度,这样使得升降台架在高度上能够适配待拆卸的零部件,无需人工支撑。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检修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
背景技术
在矿业领域,存在多种作业车辆,例如矿用汽车、工程机械、特种设备和辅助车辆等等。为了保证作业车辆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作业车辆是需要定期进行检修的。
作业车辆的检修项目十分繁杂,检修工器械匮乏,个别形式的器械是购买不到的,只能靠自身能力和条件采取自主研制,消除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安全压力,提高检修质量和效率。
例如,解放小汽车检修变速箱需要在地沟里面进行,靠人力拆装变速箱总成,不但受空间限制,还会容易发生砸伤等安全事故。还有就是拆装吊车泵类部件时同样存在上述系列问题。
因此,亟需一种不但能简单轻便完成备件检修过程升降作业,还能消除安全隐患的升降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本实用新型是根据车辆检修及其他适应范围内的部件拆装升降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无可用安全升降机具,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进行的一项升降机架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研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包括:
台架主体,所述台架主体包括底板、从底板向上延伸出的套管件以及由所述套管件支撑的顶板;其中,所述套管件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所述套管件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内套管相对于所述外套管是可移动的,以使得所述顶板升高或降低;
千斤顶支撑件,所述千斤顶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台架主体的所述底板上,用于放置千斤顶;
载物板,所述载物板设置在所述台架主体的所述顶板的上方且与所述顶板连接;
其中,所述顶板上设置使得所述千斤顶能够施加力的接触位置以使得所述顶板和所述载物板被同时升高。
进一步地,所述载物板上放置有卡板件,所述卡板件包括与所述载物板接触的可拆卸托板和设置在所述可拆卸托板上的限位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载物板与所述可拆卸托板通过固定销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载物板与所述顶板通过翼形调整螺栓进行连接,并且所述载物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的间距通过翼形调整螺栓是可调整的。
进一步地,所述载物板的中心点与所述顶板的中心点设置有球头,所述载物板通过所述球头可相对于所述顶板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载物板通过所述球头相对于所述顶板倾斜的角度为≤8°。
进一步地,所述千斤顶支撑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的固定套筒和插入所述固定套筒的活动套筒,所述活动套筒相对于所述固定套筒是可移动的,以使得所述千斤顶升高或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套筒在插入所述固定套筒的状态下与所述千斤顶接触的一端上设置凸台,所述活动套筒的另一端为直径小于所述固定套筒的闭合面。
进一步地,当需要为所述千斤顶提供其他调整高度时,翻转所述活动套筒,将所述活动套筒放置在所述固定套筒上;所述活动套筒的带凸台的一端接触所述固定套筒,所述活动套筒的另一端放置所述千斤顶。
进一步地,所述台架主体设置有轮,以使得所述升降台架是可移动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能够改变升降台架自身的高度,这样使得升降台架在高度上能够适配待拆卸的零部件,无需人工支撑。操作人员可以在升降台架支撑零部件时,进行拆装,达到方便快捷、安全可靠拆装零部件,提高检修质量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用途广泛、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包含千斤顶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将图1的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不包含千斤顶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将图2的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的另一侧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将图2的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与示例性零部件接合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不包含卡板件的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与示例性零部件接合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卡板件;2.固定销;3.载物板;4.翼形调整螺栓;5.顶板;6.内套管;7.外套管;8.套管调整销孔;12.套筒调整销孔;9.轮;10.轴承;11.底板;13.固定套筒;14.活动套筒;15.千斤顶;16.球头;17.可拆卸托板;18.限位卡槽;19.凸台;20.示例性零部件a;21.示例性零部件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示出了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该升降台架包括:台架主体、千斤顶支撑件、载物板3和可拆卸托板17。
台架主体包括底板11、从底板11向上延伸出的套管件以及由套管件支撑的顶板5;其中,套管件设置在底板11和顶板5之间;套管件包括内套管6和外套管7,内套管6相对于外套管7是可移动的,以使得顶板5升高或降低;外套管7固定在底板11上,内套管6固定设置在顶板5上。如图1所示,外套管7和内套管6上对应设置2个套管调整销孔8,在内套管6相对于外套管7移动后,例如加长套管件,插销可以插入对应的套管调整销孔8内进行固定。
千斤顶支撑件设置在台架主体的底板11上,用于放置千斤顶15。
千斤顶支撑件包括固定在底板11的固定套筒13和插入固定套筒13的活动套筒14,活动套筒14相对于固定套筒13是可移动的,以使得千斤顶升高或降低。如图1所示,活动套筒14和固定套筒13上对应设置2个套筒调整销孔12,在活动套筒14相对于固定套筒13移动后,例如升高千斤顶支撑件,插销可以插入对应位置的套筒调整销孔12内进行固定。
活动套筒14在插入固定套筒13的状态下与千斤顶接触的一端上外延出凸台19,该凸台端的直径大于固定套筒13的直径,活动套筒14的另一端为直径小于固定套筒13的闭合面。千斤顶放置在该凸台19端上。
载物板3设置在台架主体的顶板5的上方且与顶板5连接;
载物板3与顶板5通过翼形调整螺栓4进行连接,并且载物板3与顶板5之间的间距通过翼形调整螺栓4是可调整的。翼形调整螺栓4一般设置在载物板3与顶板5的四个侧面;数量上,翼形调整螺栓4至少设置为4个,即在板件的每个侧边处都设置一个。在其他优选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4个以上,如图1所示,在板件的一侧边设置了3个翼形调整螺。
顶板5上设置使得千斤顶能够施加力的接触位置以使得顶板5和载物板3被同时升高。当千斤顶与顶板5接触并且施加力将顶板5向上顶时,顶板5带动内套管6相对于外套管7移动,使得台架主体整体升高,载物板3此时也被抬高。
载物板3上放置有卡板件1,卡板件1包括与载物板3接触的可拆卸托板17和设置在可拆卸托板17上的限位卡槽18。载物板3与可拆卸托板17通过固定销2连接。卡板件1的限位卡槽18可以卡住与其形状适配的零部件,如图4所示的示例性零部件a 20卡在限位卡槽18内。
台架主体的底部设置有轮9,可以使得升降台架是可移动的。这样升降台架可以根据需要移动至工作位置,无需人工搬动。
载物板3的中心点与顶板5的中心点设置有球头16,如图1和图4所示。载物板3通过球头16可相对于顶板5倾斜。载物板3通过球头16相对于顶板5倾斜的角度为≤8°。图4示出了载物板3可以连带卡板件1上下倾斜,角度为-8°到8°。这样的可活动的载物板3可以根据车辆上的零部件的位置进行调整角度,可以最好的适配零部件的角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需要为千斤顶提供其他调整高度时(即,将活动套筒14在插入固定套筒13的状态下,活动套筒14相对于固定套筒13移动至最高点也无法满足千斤顶所需要的高度时),可以翻转活动套筒14,将活动套筒14放置在固定套筒13上;活动套筒14的带凸台19的一端放置在固定套筒13顶部,活动套筒14的另一端放置千斤顶,以这样的方式增高千斤顶。
如图5所示,当零部件的尺寸较大或者无法适配卡板件1时,可以拔出固定销2拆掉卡板件1,将示例性零部件b 21直接放置在载物板上。
如图2-3,示出了本实施例的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的一些示例性尺寸(包含卡板件1)。升降台架的总高度为750mm,长×宽为300×300mm。
卡板件1的宽度为140mm,长度为300mm。限位卡槽18宽240mm,限位卡槽18的厚度为10mm;限位卡槽18与可拆卸托板17焊接而成;并用φ10×80mm的固定销2稳定在载物板3上。M16×120的翼形调整螺栓4与通过顶板5端头插入载物板3孔内,调整角度±8°。载物板3和顶板5中心点用一只球头16上下焊接,作为载物板3可以倾斜的支撑点。
由4根高520mm的1〞钢管焊接于底板11上形成外套管7,均距270mm;再由与1〞钢管内径相匹配的钢管焊接于顶板5上形成内套管6,在4组外套管和外套管中间位置钻相距120mm的2个φ10mm通孔,作为升降后的锁销固定之用。底板11中心部位制作一个φ110mm、高度为240mm固定套筒13焊接在底板11上,一个与之相匹配的活动套筒14套入固定套筒13内,对称180°方向钻出φ18mm通孔,以便升降锁固之用。活动套筒14的上端加工一圆形凸台19,该凸台19的横向外延φ120mm且中心上凸,圆形中心上凸为φ100mm的板,该圆形凸台19焊接在活动套筒14上,为调整高度,活动套筒14可以翻转使用。
升降台架采用加工4只φ100mm、宽度为20mm钢制轮,中间镶入轴承10。两侧用螺母固定。
本实施例的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的具体操作方法为:
一、升降台架移动到位后,将待安装或待拆卸零部件(变速箱、传动轴、发动机等)对准卡板件1,根据安装需要高度,施压千斤顶,直到卡板件1卡住零部件且略有受力为止,通过调整销孔锁止在当前位置。二、安装零部件时,螺栓孔或其他问题出现偏斜,难以对正,可以调整多个翼形调整螺栓4,达到所需要的角度。三、拆卸或安装时,若千斤顶所需的高度不够,还可以通过将翼形调整螺栓4上顶和翻转活动套筒14来实现高度的增加。四、根据待安装或待拆卸零部件形状、大小不同,可以将卡板件1去掉,这样使得升降台架通用性强且达到使用多功能化。
通过升降台架完全满足使用方便、功能多样、安全可靠的技术要求。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各个组件或步骤均可以相互交叉、替换、增加、删减,因此,这些合理的排列组合变换形成的组合也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且不应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局限在所述实施例之上。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顺序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但是应当注意,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不背离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根据这里描述的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不需以任何特定顺序执行。此外,尽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元素可以以个体形式描述或要求,但除非明确限制为单数,也可以理解为多个。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台架主体,所述台架主体包括底板、从底板向上延伸出的套管件以及由所述套管件支撑的顶板;其中,所述套管件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所述套管件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内套管相对于所述外套管是可移动的,以使得所述顶板升高或降低;
千斤顶支撑件,所述千斤顶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台架主体的所述底板上,用于放置千斤顶;
载物板,所述载物板设置在所述台架主体的所述顶板的上方且与所述顶板连接;
其中,所述顶板上设置使得所述千斤顶能够施加力的接触位置以使得所述顶板和所述载物板被同时升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板上设置有卡板件,所述卡板件包括与所述载物板接触的可拆卸托板和设置在所述可拆卸托板上的限位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板与所述可拆卸托板通过固定销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板与所述顶板通过翼形调整螺栓进行连接,并且所述载物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的间距通过翼形调整螺栓是可调整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板的中心点与所述顶板的中心点之间设置有球头,所述载物板通过所述球头可相对于所述顶板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板通过所述球头相对于所述顶板倾斜的角度为≤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支撑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的固定套筒和插入所述固定套筒的活动套筒,所述活动套筒相对于所述固定套筒是可移动的,以使得所述千斤顶升高或降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筒在插入所述固定套筒的状态下与所述千斤顶接触的一端上设置凸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支撑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的固定套筒和放置在所述固定套筒上的活动套筒;所述活动套筒的一端为凸台;所述活动套筒的带凸台的一端接触所述固定套筒,所述活动套筒的另一端放置所述千斤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架主体设置有轮,以使得所述升降台架是可移动的。
CN202320636363.9U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 Active CN2196368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36363.9U CN219636816U (zh)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36363.9U CN219636816U (zh)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6816U true CN219636816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08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36363.9U Active CN219636816U (zh)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68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20064C (en) Stand for machine components
EP3947061B1 (en) Columns lift for vehicles
CN115043329A (zh) 一种工业设备安装用移动助力装置
US11667501B2 (en) Two-post vehicle lift and adapter system for material, handling vehicles
CN219636816U (zh) 一种辅助拆装车辆零部件的升降台架
CN111392638A (zh) 一种用于汽滚船甲板分段铁舾件顶升定位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8008394U (zh) 一种用于汽车维修的四柱液压举升机
CN219617496U (zh) 一种可用于更换砂轮的移动平台
KR100387566B1 (ko) 자동차용 리프트 장치
CN111847309B (zh) 集装箱起重机上大车行走机构的整体拆卸安装装置及方法
US20040055138A1 (en) Generator rotor jacking assembly and methods of use
CN112110379A (zh) 工装辅助车
CN111776090A (zh) 一种平地机用备胎携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5101751U (zh) 一种斗轮机行走支腿顶升装置
CN113942915B (zh) 一种夹持承载垫拆卸方法
CN215318469U (zh) 一种车端减震器拆装车
KR100214422B1 (ko) 중.대형 상용차의 변속기 장탈착용 유압 잭
CN218054761U (zh) 一种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轮胎拆装装置
CN216238729U (zh) 动臂油缸的辅助安装小车及具有其的挖掘机装配线
CN214059752U (zh) 一种用于更换转向油缸的专用支架
CN220011952U (zh) 一种可快速自装卸的起重机配重装置
CN216180237U (zh) 夹持承载垫拆卸机构
CN220113206U (zh) 客车打气泵装配工装
CN220300178U (zh) 一种快速安装钢柱柱头的活动吊装装置
CN219987474U (zh) 一种均质器拆装用移动式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