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6746U - 一种提升输送机及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升输送机及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6746U
CN219636746U CN202320619166.6U CN202320619166U CN219636746U CN 219636746 U CN219636746 U CN 219636746U CN 202320619166 U CN202320619166 U CN 202320619166U CN 219636746 U CN219636746 U CN 2196367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lifting
hook
bucket body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1916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传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any Kuaierju Housi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any Kuaierju Hous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any Kuaierju Housi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any Kuaierju Hous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1916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67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67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67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升输送机及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线,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该提升输送机包括移动小车、斗体、升降组件、吊环组件和抓钩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斗体升降,所述斗体可朝向或者远离所述移动小车移动,所述斗体相对的两侧壁分别设有所述吊环组件,所述吊环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吊环,所述抓钩组件设置于所述移动小车上,所述抓钩组件与所述吊环组件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抓钩组件用于勾住或者松开对应的所述吊环组件的所述吊环,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斗体升降困难的概率。

Description

一种提升输送机及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升输送机及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输送到布料机中。现有技术中,常常通过提升输送机输送混凝土,在运输时,提升输送机的斗体下降至地面后,搅拌车将混凝土卸至斗体里,在斗体完成装料后,提升输送机的斗体上升并通过移动小车运输至布料机的上方进行投料。
在运输过程中,为防止小车在轨道上运行时晃动,斗体上设置导向顶针与移动小车下方设置的导向筒进行配合,从而限制斗体的位置。但由于双葫芦等提升机构存在同步性误差,另加上行走过程中惯性作用,斗体会出现小角度歪斜促使斗体出现憋筋,进而导致斗体升降困难,加剧钢丝绳断裂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降低斗体升降困难的概率。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升输送机,包括移动小车、斗体、升降组件、吊环组件和抓钩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斗体朝向或者远离所述移动小车升降,所述斗体相对的两侧壁分别设有所述吊环组件,所述吊环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吊环,所述抓钩组件设置于所述移动小车上,所述抓钩组件与所述吊环组件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抓钩组件用于勾住或者松开对应的所述吊环组件的所述吊环。
可选地,该提升输送机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斗体的周向侧壁连接,所述吊环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或者侧端面。
可选地,该提升输送机还包括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第三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侧端面,所述第二导向板和所述第三导向板分别设置于移动小车上,所述第二导向板和所述第三导向板的下端朝向所述第一导向板设有倾斜面,所述第二导向板和所述第三导向板的所述倾斜面的短边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向板的相邻两侧端面接触。
可选地,所述抓钩组件包括安装架、卡勾组件和驱动装置,所述安装架与所述移动小车固定连接,所述卡勾组件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且用于驱动所述卡勾组件相对于所述安装架转动,所述卡勾组件用于伸入或者脱离所述吊环。
可选地,所述卡勾组件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所述第一卡勾和所述第二卡勾分别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并分别与两个所述吊环对应设置;所述抓钩组件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卡勾和所述第二卡勾相对于所述安装架同步转动。
可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驱动装置的转轴与所述传动板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传动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卡勾和所述第二卡勾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卷扬机构、绳具和滑轮组,所述卷扬机构用于通过所述绳具和所述滑轮组升降所述斗体;
所述滑轮组包括动滑轮,所述卷扬机构设置于所述移动小车上,所述斗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动滑轮,所述绳具与所述动滑轮一一对应设置,每根所述绳具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卷扬机构上,另一端绕接于对应的所述动滑轮后固定在所述移动小车上。
可选地,所述滑轮组还包括定滑轮,所述定滑轮设置于所述移动小车上,至少部分所述绳具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卷扬机构上,另一端依次绕接于对应的所述定滑轮和所述动滑轮后固定在所述移动小车上。
可选地,所述吊环的上端内壁呈上窄下宽的渐变结构。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线,包括如上所述的提升输送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斗体相对的两侧壁分别设有吊环组件,吊环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吊环,抓钩组件设置于移动小车上,抓钩组件与吊环组件一一对应设置,当抓钩组件张开时,其松开对应的吊环组件的吊环,升降组件能够驱动斗体升降,斗体可朝向或者远离移动小车移动,当斗体上升到位后,先控制抓钩组件收拢,再通过升降组件下放斗体,直至抓钩组件勾住对应的吊环组件的吊环,相对于传统的提升输送机,本申请取消了斗体上设置导向顶针与移动小车上设置导向筒进行配合的结构形式,从而避免了出现卡滞的情况,进而降低斗体升降困难的概率,同时,斗体在运输过程中是通过抓钩组件吊运,避免因双葫芦驱动在输送惯性中出现斗体歪斜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提升输送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提升输送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抓钩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提升输送机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移动小车;2、斗体;21、安装板;3、升降组件;31、卷扬;32、绳具;33、滑轮组;4、吊环组件;41、吊环;5、抓钩组件;51、安装架;511、第一连接柱;512、第二连接柱;513、第三连接柱;514、联系梁;515、固定板;516、连接块;517、位置传感器;52、卡勾组件;521、第一卡勾;522、第二卡勾;53、驱动装置;54、传动机构;541、传动板;542、第一连杆;543;第二连杆;6、第一导向板;7、第二导向板;8、第三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而且,附图中Z轴表示竖向,也就是上下位置,并且Z轴的正向(也就是Z轴的箭头指向)表示上,Z轴的负向(也就是与Z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下;附图中X轴表示横向,也就是左右位置,并且X轴的正向(也就是X轴的箭头指向)表示右,X轴的负向(也就是与X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左;附图中Y轴表示纵向,也就是前后位置,并且Y轴的正向(也就是Y轴的箭头指向)表示前,Y轴的负向(也就是与Y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后。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前述Z轴、X轴和Y轴表示含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提升输送机,包括移动小车1、斗体2、升降组件3、吊环组件4和抓钩组件5,升降组件3用于驱动斗体2升降,斗体2可朝向或者远离移动小车1移动,斗体2相对的两侧壁分别设有吊环组件4,吊环组件4包括至少一个吊环41,抓钩组件5设置于移动小车1上,抓钩组件5与吊环组件4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抓钩组件5用于勾住或者松开对应的吊环组件4的吊环41。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小车1通过走行轮在框架轨道上走行,如图1、2所示,升降组件3设置于移动小车1上方,升降组件3通过绳具32驱动斗体2朝向或者远离移动小车1升降,斗体2在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一组吊环组件4,每组吊环组件4包括两个吊环41,移动小车1的左侧下端和右侧下端分别设有一个抓钩组件5,分别与两组吊环组件4对应设置,每个抓钩组件5用于勾住或者松开对应的吊环组件4的两个吊环41。这样,当抓钩组件5张开时,其松开对应的吊环组件4的吊环41,升降组件3能够驱动斗体2朝向或者远离移动小车1升降,当斗体2上升到位后,先控制抓钩组件5收拢,再通过升降组件3下放斗体2,直至抓钩组件5勾住对应的吊环组件4的吊环41,相对于传统的提升输送机,本申请取消了斗体2上设置导向顶针与移动小车1上设置导向筒进行配合的结构形式,从而避免了出现卡滞的情况,同时,斗体2在运输过程中是通过抓钩组件5吊运,避免因双葫芦驱动在输送惯性中出现斗体2歪斜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每组吊环组件4的吊环41数量可以为一个、三个等,这里不做限制,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在本实施例中,斗体2在左侧和右侧也可以分别设有多组吊环组件4,例如两组、三组或者四组等。
可选地,该提升输送机还包括安装板21,安装板21与斗体2的周向侧壁连接,吊环41设置于安装板21的上端面或者侧端面。
如图2所示,斗体2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在同等高度位置水平设置有安装板21,一般情况下,安装板21距离斗体2进口一段距离,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吊环41设置于安装板21的上端面,且吊环41的通道中心线与Y轴方向平行。这样,便于吊环41的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21与斗体2的连接方式以及吊环41与安装板21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螺钉连接。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吊环41设置于安装板21的侧端面,且吊环41的通道中心线与Z轴方向平行。
可选地,该提升输送机还包括第一导向板6、第二导向板7和第三导向板8,第一导向板6设置于安装板21的侧端面,第二导向板7和第三导向板8分别设置于移动小车1上,第二导向板7和第三导向板8的下端朝向第一导向板6设有倾斜面,第二导向板7和第三导向板8的倾斜面的短边可分别与第一导向板6的相邻两侧端面接触。
如图2、4所示,第一导向板6水平设置于安装板21的右侧面,第二导向板7和第三导向板8分别位于第一导向板6的前侧和右侧,且第二导向板7和第三导向板8的下端朝向第一导向板6设有倾斜面。这样,当斗体2上升过程中,在第一导向板6分别与第二导向板7和第三导向板8的下端的短边接触时,在倾斜面的作用下,斗体2的位置逐渐摆正,始终处于水平位置。
可选地,抓钩组件5包括安装架51、卡勾组件52和驱动装置53,安装架51与移动小车1固定连接,卡勾组件52与安装架51转动连接,驱动装置53固定设置在安装架51上,且用于驱动卡勾组件52相对于安装架51转动,卡勾组件52用于伸入或者脱离吊环41。
具体地,卡勾组件52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卡勾521和第二卡勾522,第一卡勾521和第二卡勾522分别与安装架51转动连接,并分别与两个吊环41对应设置;抓钩组件5还包括传动机构54,驱动装置53通过传动机构54驱动第一卡勾521和第二卡勾522相对于安装架51同步转动。
如图3所示,安装架51包括第一连接柱511、第二连接柱512和第三连接柱513,第一连接柱511和第二连接柱512平行且间隔设置于移动小车1的下端,第三连接柱513与移动小车1连接并位于第一连接柱511和第二连接柱512远离斗体2的一侧,第一卡勾521和第二卡勾522呈类L型,第一卡勾521和第二卡勾522分别与第一连接柱511和第二连接柱512转动连接,驱动装置53设置于第三连接柱513上,并通过传动机构54驱动第一卡勾521和第二卡勾522相对于安装架51同步转动,从而分别勾住或者脱离对应的吊环41。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传动机构54包括传动板541、第一连杆542和第二连杆543,驱动装置53的转轴与传动板541传动连接,第一连杆542和第二连杆543的一端分别与传动板541转动连接,第一连杆542和第二连杆54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卡勾521和第二卡勾522转动连接,且第一连杆542与第二连杆543平行设置。这样,当驱动装置53的转轴逆时针转动时,传动板541带动第一连杆542和第二连杆543运动,从而实现第一卡勾521和第二卡勾522向外张开,以脱离吊环41;当驱动装置53的转轴顺时针转动时,传动板541带动第一连杆542和第二连杆543运动,从而实现第一卡勾521和第二卡勾522收拢,以穿过吊环41。
可选地,该提升输送机还包括连接块516和两个位置传感器517,连接块516设置于传动板541上,两个位置传感器517设置于安装架51上并位于连接块516的传动路径上。
如图5所示,安装架51还包括固定板515和联系梁514,联系梁51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柱511和第二连接柱512,固定板515与联系梁514连接,且固定板515的下端与传动板541间隔设置;连接块516通过支架设置于传动板541上,两个位置传感器517设置于安装架51上并位于连接块516的传动路径上。这样,当连接块516运动至其中一个位置传感器517的位置时,第一卡勾521和第二卡勾522张开到位;当连接块516运动至另一个位置传感器517位置时,第一卡勾521和第二卡勾522收拢到位。
可选地,升降组件3包括卷扬机构31、绳具32和滑轮组33,卷扬机构31用于通过绳具32和滑轮组33升降所述斗体2;滑轮组33包括动滑轮,卷扬机构31设置于移动小车1上,斗体2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动滑轮,绳具32与动滑轮一一对应设置,每根绳具32的一端固定于卷扬机构31上,另一端绕接于对应的动滑轮后固定在移动小车1上。
在本实施例中,绳具32为钢丝绳,如图2所示,卷扬机构31设置于移动小车1顶部,斗体2在X轴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动滑轮,每一侧的两个动滑轮沿着Y轴所在方向间隔设置,四根绳具32的一端分别与卷扬机构31连接,四根绳具32的另一端分别绕接于四个动滑轮后固定在移动小车1上。这样,卷扬机构31通过四个动滑轮实现四点起吊,提高了斗体2在升降过程中的平稳性。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斗体在X轴方向的一侧设有一个动滑轮,斗体在X轴方向的另一侧设有两个动滑轮;又或者,斗体在X轴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动滑轮,这里不做限制,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可选地,滑轮组33还包括定滑轮,定滑轮设置于移动小车1上,至少部分绳具32的一端固定于卷扬机构31上,另一端依次绕接于对应的定滑轮和动滑轮后固定在移动小车1上。
如图2所示,斗体2在X轴所在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动滑轮,下文分别称为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卷扬机构31设置于第一动滑轮正上方,两根绳具32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卷扬机构31上,另一端分别绕接于对应的第一动滑轮后固定在移动小车1上;定滑轮设置于移动小车1远离卷扬机构31的一端,定滑轮与第二动滑轮一一对应设置,另外两根绳具32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卷扬机构31上,另一端分别依次绕接于对应的定滑轮和第二动滑轮后固定在移动小车1上。这样,在定滑轮的作用下,能够改变绳具32的方向,以配合卷扬机构31在移动小车1上的位置。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升降组件3包括两个电葫芦,两个电葫芦通过钢丝绳和四个动滑轮实现斗体2的四点起吊,此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吊环41的上端内壁呈上窄下宽的渐变结构。
如图4所示,吊环41设置于安装板21的上端面,吊环41的上端内壁呈梯形,这样,在第一卡勾521或第二卡勾522勾住吊环41时,能够较好地定位与防止晃动。
进一步地,第一卡勾521和第二卡勾522与吊环41接触的部位为平直结构,且平直结构上设有防滑纹路,从而进一步地定位与防止晃动。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线,包括如上所述的提升输送机。
本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线与上述提升输送机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读者应理解,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提升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小车(1)、斗体(2)、升降组件(3)、吊环组件(4)和抓钩组件(5),所述升降组件(3)用于驱动所述斗体(2)升降,所述斗体(2)可朝向或者远离所述移动小车(1)移动,所述斗体(2)相对的两侧壁分别设有所述吊环组件(4),所述吊环组件(4)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吊环(41),所述抓钩组件(5)设置于所述移动小车(1)上,所述抓钩组件(5)与所述吊环组件(4)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抓钩组件(5)用于勾住或者松开对应的所述吊环组件(4)的所述吊环(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21),所述安装板(21)与所述斗体(2)的周向侧壁连接,所述吊环(41)设置于所述安装板(21)的上端面或者侧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向板(6)、第二导向板(7)和第三导向板(8),所述第一导向板(6)设置于所述安装板(21)的侧端面,所述第二导向板(7)和所述第三导向板(8)分别设置于移动小车(1)上,所述第二导向板(7)和所述第三导向板(8)的下端朝向所述第一导向板(6)设有倾斜面,所述第二导向板(7)和所述第三导向板(8)的所述倾斜面的短边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向板(6)的相邻两侧端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抓钩组件(5)包括安装架(51)、卡勾组件(52)和驱动装置(53),所述安装架(51)与所述移动小车(1)固定连接,所述卡勾组件(52)与所述安装架(5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53)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架(51)上,且用于驱动所述卡勾组件(52)相对于所述安装架(51)转动,所述卡勾组件(52)用于伸入或者脱离所述吊环(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组件(52)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卡勾(521)和第二卡勾(522),所述第一卡勾(521)和所述第二卡勾(522)分别与所述安装架(51)转动连接,并分别与两个所述吊环(41)对应设置;所述抓钩组件(5)还包括传动机构(54),所述驱动装置(53)通过所述传动机构(54)驱动所述第一卡勾(521)和所述第二卡勾(522)相对于所述安装架(51)同步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54)包括传动板(541)、第一连杆(542)和第二连杆(543),所述驱动装置(53)的转轴与所述传动板(541)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542)和所述第二连杆(543)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传动板(54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542)和所述第二连杆(54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卡勾(521)和所述第二卡勾(522)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3)包括卷扬机构(31)、绳具(32)和滑轮组(33),所述卷扬机构(31)用于通过所述绳具(32)和所述滑轮组(33)升降所述斗体(2);
所述滑轮组(33)包括动滑轮,所述卷扬机构(31)设置于所述移动小车(1)上,所述斗体(2)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动滑轮,所述绳具(32)与所述动滑轮一一对应设置,每根所述绳具(3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卷扬机构(31)上,另一端绕接于对应的所述动滑轮后固定在所述移动小车(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升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33)还包括定滑轮,所述定滑轮设置于所述移动小车(1)上,至少部分所述绳具(3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卷扬机构(31)上,另一端依次绕接于对应的所述定滑轮和所述动滑轮后固定在所述移动小车(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41)的上端内壁呈上窄下宽的渐变结构。
10.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提升输送机。
CN202320619166.6U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提升输送机及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线 Active CN2196367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19166.6U CN219636746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提升输送机及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19166.6U CN219636746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提升输送机及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6746U true CN219636746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08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19166.6U Active CN219636746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提升输送机及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67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42582U (zh) 一种液压自卸吊机
CN210795604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卷扬机
CN116730172B (zh) 一种粉料转移装置
CN112373864A (zh) 一种模块化压裂砂储存输送系统
CN219636746U (zh) 一种提升输送机及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线
CN210736025U (zh) 一种集装箱端墙自动上总装台装置
JPH1029795A (ja) 荷吊上げ移動装置
CN115635946A (zh) 一种换电站换电机器人抓手结构
CN112340473B (zh) 门式双斗轮混匀堆料和混匀取料一体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11920228U (zh) 一种清仓机快速吊运装置
CN209740233U (zh) 一种链式升降倒料机
CN209835098U (zh) 一种装卸两用港口设备
KR101270033B1 (ko) 지브 크레인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CN214651231U (zh) 一种框架式骨料提升机
CN219792310U (zh) 一种起重葫芦
CN111377260A (zh) 装车机
CN220998900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吊装装置
CN216336209U (zh) 能够防止行车运行过程中晃动的行车
CN216737177U (zh) 吊具机构、吊具装置及吊运系统
CN219691115U (zh) 移动布料车
CN219566900U (zh) 车载移动式装船机和车载移动式装船系统
CN215885089U (zh) 一种高效干砂提升装置
CN217292788U (zh) 一种立模浇筑用布料系统
CN220265726U (zh) 一种废钢高效装入转炉的装置
CN216996447U (zh) 钢筋笼转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