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6142U - 一种防尘型输送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尘型输送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6142U
CN219636142U CN202320271586.XU CN202320271586U CN219636142U CN 219636142 U CN219636142 U CN 219636142U CN 202320271586 U CN202320271586 U CN 202320271586U CN 219636142 U CN219636142 U CN 2196361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onveying
plate
conveyor belt
convey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7158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程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Shenghao Desulfuriz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Shenghao Desulfuriz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Shenghao Desulfuriz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Shenghao Desulfuriz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7158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61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61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61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尘型输送带,具体涉及输送带领域,本申请包括传送台,所述传送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下料斗,所述传送台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传送辊,所述传送辊的表面转动安装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台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支腿,本申请达到了当操作人员需要运输的物料是石灰石粉等颗粒较小,体积较轻的产品时,可以借助防尘装置,通过将支撑板向上转动45°,并使用限位板和圆板配合固定,从而使传送带两端处于翘起状态,以使传送带上的石灰石粉不易从传送带的两侧滑落,而当传输的是正常物料时,也可以将支撑板转动回原位,从而使传送带恢复平整,以获得更宽的传送面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传送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防尘型输送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输送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尘型输送带。
背景技术
传送带,是一种常见于工厂加工,采矿作业等场景,用于对物料,矿石等进行输送的连续运输设备。。
在实际操作中,当运输的物料是石灰石粉等颗粒较小,体积较轻的产品时,其容易因受到传送带本身的振动发生移位,从而由传送带的两侧滑落和滑入传送辊的零件内,进而使得传送带容易出现故障,对传送带的输送工作造成了一定的不便。
现有技术情况下,操作人员通常是使用一种两侧垫高翘起的传送带,以使传送带上的石灰石粉不易从传送带的两侧滑落。这种处理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石灰石分滑入传送辊的零件内,使得传送带容易出现故障的情况,但传送带处于两端翘起的状态时,可用于传输的面积会变窄,当操作人员需要传输的是正常物料时,便会因传输面积变窄导致传送带的传输效率下降,因此,现有技术仍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为解决现有技术情况下的处理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石灰石分滑入传送辊的零件内,使得传送带容易出现故障的情况,但传送带处于两端翘起的状态时,可用于传输的面积会变窄,当操作人员需要传输的是正常物料时,便会因传输面积变窄导致传送带的传输效率下降的问题所提出一种防尘型输送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尘型输送带,包括传送台,所述传送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下料斗,所述传送台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传送辊,所述传送辊的表面转动安装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台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支腿,所述传送台的内部上设有防尘装置,所述防尘装置包括两个方柱,两个所述方柱的两端与传送台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方柱的上表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安装块,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圆弧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转轴的一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柱,两个所述方柱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块和第三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内部开设有方孔,所述第三安装块的内部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三安装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矩形筒,所述矩形筒的外表面与第二安装块滑动连接,所述操作杆位于矩形筒两侧的圆弧面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矩形筒靠近限位板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的表面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与限位柱相卡接,所述支撑板的表面与传送带相抵接。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达到了当操作人员需要运输的物料是石灰石粉等颗粒较小,体积较轻的产品时,可以借助防尘装置,通过将支撑板向上转动45°,并使用限位板和圆板配合固定,从而使传送带两端处于翘起状态,以使传送带上的石灰石粉不易从传送带的两侧滑落,而当传输的是正常物料时,也可以将支撑板转动回原位,从而使传送带恢复平整,以获得更宽的传送面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传送效率,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现有技术情况下的处理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石灰石分滑入传送辊的零件内,使得传送带容易出现故障的情况,但传送带处于两端翘起的状态时,可用于传输的面积会变窄,当操作人员需要传输的是正常物料时,便会因传输面积变窄导致传送带的传输效率下降的情况。
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槽之间的夹角为45°。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达到了方便操作人员将支撑板转动至合适位置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操作杆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第三安装块的表面开设有卡孔,所述第三安装块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卡孔的位置相互垂直,所述卡孔的内壁与卡块滑动连接,所述卡槽的内壁与卡块相卡接。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达到了当操作人员需要调整支撑板位置时,可以使用卡块将圆板临时固定在远离限位板的位置,从而方便操作人员转动支撑板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矩形筒远离限位板一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力绳,所述弹力绳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第二安装块固定连接。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达到了对圆板施加一个靠近限位板的弹力,从而使圆板对支撑板位置的固定更加可靠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圆弧面与传送带相抵接。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达到了对两个支撑板之间位置的传送带进行支撑,从而使传送带保持翘起的状态。
优选的,所操作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截面呈长方形。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达到了使操作人员更容易旋转和滑动操作杆,从而更方便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支撑板状态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传送台的上表面设有防风装置,所述防风装置包括四个定位柱和防风罩,所述定位柱的下端与传送台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柱的圆弧面开设有螺纹,所述防风罩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防风罩和定位板组合后的截面呈“几”字形,所述定位板表面对应定位柱的位置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壁与定位柱相卡接,所述定位柱的螺纹面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下表面与防风罩相抵接。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达到了操作人员需要运输的物料是石灰石粉等颗粒较小,体积较轻的产品时,可以借助防风放置,使用防风罩将传送带与外部空间进行一定分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传送带上的石灰石粉因风力吹动发生漂浮,移位的情况发生,并且当操作人员需要对支撑板位置进行调整,或需要传送常物体时,也可以方便地将防风罩拆下。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达到了当操作人员需要运输的物料是石灰石粉等颗粒较小,体积较轻的产品时,可以借助防尘装置,通过将支撑板向上转动45°,并使用限位板和圆板配合固定,从而使传送带两端处于翘起状态,以使传送带上的石灰石粉不易从传送带的两侧滑落,而当传输的是正常物料时,也可以将支撑板转动回原位,从而使传送带恢复平整,以获得更宽的传送面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传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传送台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图2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图2的B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操作杆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传送台;2、下料斗;3、传送辊;4、传送带;5、支腿;6、防尘装置;601、方柱;602、第一安装块;603、转轴;604、支撑板;605、限位板;6051、限位柱;606、第二安装块;607、第三安装块;608、操作杆;609、矩形筒;610、圆板;611、限位槽;612、卡块;6121、卡孔;6122、卡槽;613、固定板;614、弹力绳;615、支撑杆;616、把手;617、挡板;7、防风装置;71、定位柱;72、防风罩;73、定位板;74、定位槽;75、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尘型输送带,包括传送台1,传送台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下料斗2,传送台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传送辊3,传送辊3的表面转动安装有传送带4,传送台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支腿5,传送台1的内部上设有防尘装置6,传送台1的上表面设有防风装置7。
参照图2和图3以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防尘装置6包括两个方柱601,两个方柱601的两端与传送台1固定连接,两个方柱601的上表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安装块602,两个第一安装块60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603,转轴603的圆弧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板604,转轴6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05,限位板605远离转轴603的一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柱6051,两个方柱601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块606和第三安装块607,第二安装块606的内部开设有方孔,第三安装块607的内部开设有圆孔,第三安装块60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操作杆608,操作杆608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矩形筒609,矩形筒609的外表面与第二安装块606滑动连接,操作杆608位于矩形筒609两侧的圆弧面均固定连接有挡板617,矩形筒609靠近限位板605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圆板610,圆板610的表面开设有两个限位槽611,限位槽611的内壁与限位柱6051相卡接,支撑板604的表面与传送带4相抵接。达到了当操作人员需要运输的物料是石灰石粉等颗粒较小,体积较轻的产品时,可以借助防尘装置6,通过将支撑板604向上转动45°,并使用限位板605和圆板610配合固定,从而使传送带4两端处于翘起状态,以使传送带4上的石灰石粉不易从传送带4的两侧滑落,而当传输的是正常物料时,也可以将支撑板604转动回原位,从而使传送带4恢复平整,以获得更宽的传送面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传送效率,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现有技术情况下的处理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石灰石分滑入传送辊3的零件内,使得传送带4容易出现故障的情况,但传送带4处于两端翘起的状态时,可用于传输的面积会变窄,当操作人员需要传输的是正常物料时,便会因传输面积变窄导致传送带4的传输效率下降的情况。
参照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两个限位槽611之间的夹角为45°。达到了方便操作人员将支撑板604转动至合适位置的效果,操作杆608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卡块612,第三安装块607的表面开设有卡孔6121,第三安装块607的表面开设有卡槽6122,卡槽6122与卡孔6121的位置相互垂直,卡孔6121的内壁与卡块612滑动连接,卡槽6122的内壁与卡块612相卡接。达到了当操作人员需要调整支撑板604位置时,可以使用卡块612将圆板610临时固定在远离限位板605的位置,从而方便操作人员转动支撑板604的效果。
参照图2和图4以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矩形筒609远离限位板605一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13,固定板6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力绳614,弹力绳614远离固定板613的一端与第二安装块606固定连接。达到了对圆板610施加一个靠近限位板605的弹力,从而使圆板610对支撑板604位置的固定更加可靠的效果,支撑板60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15,支撑杆615的圆弧面与传送带4相抵接。达到了对两个支撑板604之间位置的传送带4进行支撑,从而使传送带4保持翘起的状态,所操作杆60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616,把手616的截面呈长方形。达到了使操作人员更容易旋转和滑动操作杆608,从而更方便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支撑板604状态的效果。
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防风装置7包括四个定位柱71和防风罩72,定位柱71的下端与传送台1固定连接,定位柱71的圆弧面开设有螺纹,防风罩7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73,防风罩72和定位板73组合后的截面呈“几”字形,定位板73表面对应定位柱71的位置均开设有定位槽74,定位槽74的内壁与定位柱71相卡接,定位柱71的螺纹面螺纹连接有螺母75,螺母75的下表面与防风罩72相抵接。达到了操作人员需要运输的物料是石灰石粉等颗粒较小,体积较轻的产品时,可以借助防风放置,使用防风罩72将传送带4与外部空间进行一定分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传送带4上的石灰石粉因风力吹动发生漂浮,移位的情况发生,并且当操作人员需要对支撑板604位置进行调整,或需要传送常物体时,也可以方便地将防风罩72拆下。
工作原理为:
当操作人员需要运输的物料是石灰石粉等颗粒较小,体积较轻的产品时,首先可以拉动把手616,使圆板610远离限位板605,直至卡块612从卡孔6121内滑出,此时矩形筒609和固定板613伴随操作杆608移动,弹力绳614被拉伸,然后旋转把手616,直至卡块612与卡槽6122位置重合,然后松开把手616,弹力绳614收缩,卡块612卡入卡槽6122内,从而将圆板610临时固定在远离限位板605的位置,然后即可围绕转轴603旋转支撑板604,然后将卡块612从卡槽6122内移除,随后弹力绳614收缩,驱动矩形筒609靠近限位板605,使限位柱6051插入限位槽611内,从而将支撑板604位置固定,以传送带4受到支撑板604和支撑杆615的支撑后,两端翘起,在此过程中,两个限位槽611之间的夹角为45°,方便了操作人员将支撑板604转动至合适位置,并且圆板610与矩形筒609相连接,使得圆板610不会伴随操作杆608转动,同样方便了操作人员的将支撑板604转动至合适位置,随后握持防风罩72,将定位槽74对准定位柱71,放置在传送台1上,然后将螺母75借助定位柱71上的螺纹安装在定位柱71上,以对防风罩72进行固定,然后即可启动传送台1,将石灰石粉等颗粒较小,体积较轻的产品从下料斗2倒入,并使用传送带4传送,而当传输的是正常物料时,也可以将支撑板604转动回原位,从而使传送带4恢复平整,以获得更宽的传送面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传送效率。通过设置防尘装置6和防风装置7,达到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现有技术情况下的处理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石灰石分滑入传送辊3的零件内,使得传送带4容易出现故障的情况,但传送带4处于两端翘起的状态时,可用于传输的面积会变窄,当操作人员需要传输的是正常物料时,便会因传输面积变窄导致传送带4的传输效率下降的情况,并且可以使用防风罩72将传送带4与外部空间进行一定分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传送带4上的石灰石粉因风力吹动发生漂浮,移位的情况发生,而当操作人员需要对支撑板604位置进行调整,或需要传送常物体时,也可以方便地将防风罩72拆下。

Claims (7)

1.一种防尘型输送带,包括传送台(1),所述传送台(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下料斗(2),所述传送台(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传送辊(3),所述传送辊(3)的表面转动安装有传送带(4),所述传送台(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支腿(5),所述传送台(1)的内部上设有防尘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装置(6)包括两个方柱(601),两个所述方柱(601)的两端与传送台(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方柱(601)的上表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安装块(602),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块(60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603),所述转轴(603)的圆弧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板(604),所述转轴(6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05),所述限位板(605)远离转轴(603)的一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柱(6051),两个所述方柱(601)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块(606)和第三安装块(607),所述第二安装块(606)的内部开设有方孔,所述第三安装块(607)的内部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三安装块(60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操作杆(608),所述操作杆(608)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矩形筒(609),所述矩形筒(609)的外表面与第二安装块(606)滑动连接,所述操作杆(608)位于矩形筒(609)两侧的圆弧面均固定连接有挡板(617),所述矩形筒(609)靠近限位板(605)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圆板(610),所述圆板(610)的表面开设有两个限位槽(611),所述限位槽(611)的内壁与限位柱(6051)相卡接,所述支撑板(604)的表面与传送带(4)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型输送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槽(611)之间的夹角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型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608)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卡块(612),所述第三安装块(607)的表面开设有卡孔(6121),所述第三安装块(607)的表面开设有卡槽(6122),所述卡槽(6122)与卡孔(6121)的位置相互垂直,所述卡孔(6121)的内壁与卡块(612)滑动连接,所述卡槽(6122)的内壁与卡块(612)相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型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筒(609)远离限位板(605)一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13),所述固定板(6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力绳(614),所述弹力绳(614)远离固定板(613)的一端与第二安装块(606)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型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0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15),所述支撑杆(615)的圆弧面与传送带(4)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型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操作杆(60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616),所述把手(616)的截面呈长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型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台(1)的上表面设有防风装置(7),所述防风装置(7)包括四个定位柱(71)和防风罩(72),所述定位柱(71)的下端与传送台(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柱(71)的圆弧面开设有螺纹,所述防风罩(7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73),所述防风罩(72)和定位板(73)组合后的截面呈“几”字形,所述定位板(73)表面对应定位柱(71)的位置均开设有定位槽(74),所述定位槽(74)的内壁与定位柱(71)相卡接,所述定位柱(71)的螺纹面螺纹连接有螺母(75),所述螺母(75)的下表面与防风罩(72)相抵接。
CN202320271586.XU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防尘型输送带 Active CN2196361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1586.XU CN219636142U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防尘型输送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1586.XU CN219636142U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防尘型输送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6142U true CN219636142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09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71586.XU Active CN219636142U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防尘型输送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61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93501B (zh) 材料加工设备
CN219636142U (zh) 一种防尘型输送带
CN110949948B (zh) 一种快速拆装的皮带提升机
CN109534038B (zh) 纺织设备的供料装置
CN214002993U (zh) 一种移动方便的爬坡式皮带输送机
CN215030842U (zh) 一种具有筛分功能的固废利用输送装置
CN214138614U (zh) 一种便于上料的建材运输装置
CN214609958U (zh) 一种方便拆装更换的输送机钣金件
CN211418581U (zh) 一种石膏板生产用原料输送器
CN212450437U (zh) 一种建筑用升降装置
CN209317606U (zh) 二次拌粉设备
CN216638199U (zh) 一种可以进行拆卸的斗轮体
CN108247332B (zh) 一种塑料燃油箱油泵装配生产线
CN207329485U (zh) 一种能够提高故障处理效率的皮带机托辊架
CN217731616U (zh) 倍速链输送机
CN220431262U (zh) 一种简易式缓冲床及皮带机
CN219057511U (zh) 一种运输皮带限位装置
CN219723761U (zh) 一种定向的螺母输送机筛选结构
CN214568255U (zh) 一种砂石传送带
CN114272979B (zh) 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用建筑废渣破碎装置
CN219688431U (zh) 一种煤矿输送皮带用的防尘装置
CN218020714U (zh) 一种包装用的可调式印刷设备
CN219652001U (zh) 一种具有防掉落功能的环保型运输机
CN207435307U (zh) 一种移动式玻璃高效分切装置
CN219362180U (zh) 一种便于剔除次品的过渡传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