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6063U - 一种四向车轨道货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四向车轨道货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6063U
CN219636063U CN202222659746.6U CN202222659746U CN219636063U CN 219636063 U CN219636063 U CN 219636063U CN 202222659746 U CN202222659746 U CN 202222659746U CN 219636063 U CN219636063 U CN 2196360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s
reversing
rail
shelves
groo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597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忠赛
朱海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hengjiec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hengjiec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hengjiec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hengjiec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597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60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60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60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向车轨道货架,包含两个货架;两个所述货架之间设有用于四向车运行的轨道组件;所述轨道组件包括若干换向轨;若干所述换向轨两根为一组设在两个货架之间,且每组之间间隔放置;若干所述换向轨的两端分别通过呈L形的牛脚与两个货架连接;若干所述换向轨两端顶面设有凹槽,且两端的凹槽均设有母轨;若干所述凹槽内均设有母轨连接件;两个所述货架上分别水平设有若干子轨,且若干子轨的一端与若干换向轨的一端对贴合;两根所述母轨道与若干换向轨存在高低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换向轨两端设有凹槽,使母轨直接连接在凹槽内减少了一半的螺栓数量,并且使换向轨直接与牛脚连接,不仅提高了安装效率,还使的结构力更强。

Description

一种四向车轨道货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货架领域,特指一种四向车轨道货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集约化仓库和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步伐加快,使物流自动化输送技术得到不断推广,与之配套的四向车自动化仓库需求不断加大,而四向车运行的稳定性,绝大部分需要依靠四向车的轨道来保障。
当前的四向车轨道货架中的轨道结构连接都换向轨与母轨连接,然后母轨再和牛脚连接,并且换向轨与母轨相互垂直的两个夹角上都需要通过L型连接件和螺栓来固定,不仅结构力不高,还影响安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四向车轨道货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向车轨道货架,包含两个货架;两个所述货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四向车运行的轨道组件;所述轨道组件包括若干换向轨;若干所述换向轨两根为一组设置在两个货架之间,且每组之间间隔放置;若干所述换向轨的两端分别通过呈L形的牛脚与两个货架连接,且若干牛脚位于每组换向轨的间隔处;若干所述换向轨两端顶面设置有凹槽,且两端的凹槽均设置有母轨;若干所述凹槽内均设置有用于固定两根母轨的母轨连接件;两个所述货架上分别水平设置有若干子轨,且若干子轨的一端与若干换向轨的一端对贴合对齐;两根所述母轨与若干换向轨存在高低差。
优选的,若干所述牛脚的L型折边设有螺纹孔;若干所述螺纹孔内均螺纹连接有用于调整若干换向轨高度的调节螺栓;若干所述换向轨的两端底部均与调节螺栓贴合。
优选的,若干所述牛脚与两根母轨之间设置有母轨支撑件。
优选的,若干所述换向轨每组的两根换向轨之间交叉连接有两根水平拉杆,且两根水平拉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换向轨两端凹槽内的母轨连接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母轨与母轨支撑件之间及若干换向轨与若干牛脚之间的连接孔均为长条形状。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换向轨两端设有凹槽,使母轨直接连接在凹槽内减少了一半的螺栓数量,并且使换向轨直接与牛脚连接,不仅提高了安装效率,还使的结构力更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向车轨道货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向车轨道货架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向车轨道货架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向车轨道货架图3的B处局部放大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货架;2、轨道组件;3、换向轨;4、牛脚;5、凹槽;6、母轨;7、母轨连接件;8、子轨;9、螺纹孔;10、调节螺栓;11、母轨支撑件;12、水平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1-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向车轨道货架,包含两个货架1;两个所述货架1之间设置有用于四向车运行的轨道组件2;所述轨道组件2包括若干换向轨3;若干所述换向轨3两根为一组设置在两个货架1之间,且每组之间间隔放置;若干所述换向轨3的两端分别通过呈L形的牛脚4与两个货架1连接,且若干牛脚4位于每组换向轨3的间隔处;若干所述换向轨3两端顶面设置有凹槽5,且两端的凹槽5均设置有母轨6;若干所述凹槽5内均设置有用于固定两根母轨6的母轨连接件7;两个所述货架1上分别水平设置有若干子轨8,且若干子轨8的一端与若干换向轨3的一端对贴合对齐;两根所述母轨6道与若干换向轨3存在高低差。
进一步,若干所述牛腿的L型折边设有螺纹孔9;若干所述螺纹孔9内均螺纹连接有用于调整若干换向轨3高度的调节螺栓10;若干所述换向轨3的两端底部均与调节螺栓10贴合,能有效的调节母轨6与子轨8的高低差。
进一步,若干所述牛腿与两根母轨6之间设置有母轨支撑件11,使母轨6更加稳定。
进一步,若干所述换向轨3每组的两根换向轨3之间交叉连接有两根水平拉杆12,且两根水平拉杆12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换向轨3两端凹槽5内的母轨连接件7连接,使换向轨3更加稳定,并且节省了额外购置连接件的成本。
进一步,所述母轨6与母轨支撑件11之间及若干换向轨3与若干牛脚4之间的连接孔均为长条形状,降低连接孔的精度要求。
使用时:首先将牛脚4固定在两个货架1上,然后将换向轨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牛脚4,然后将两根母轨6分别连接在换向轨3两端凹槽5内的母轨连接件7上,然后将子轨8连接在货架1上,并且使子轨8的一端与换向轨3的一端贴合对齐,连接固定好后则放置到对应位置进行使用,原本母轨6与换向轨3之间的连接需要四个连接件,而现在只需要两个使的安装速度提高了一半。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四向车轨道货架,其特征在于:包含两个货架;两个所述货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四向车运行的轨道组件;所述轨道组件包括若干换向轨;若干所述换向轨两根为一组设置在两个货架之间,且每组之间间隔放置;若干所述换向轨的两端分别通过呈L形的牛脚与两个货架连接,且若干牛脚位于每组换向轨的间隔处;若干所述换向轨两端顶面设置有凹槽,且两端的凹槽均设置有母轨;若干所述凹槽内均设置有用于固定两根母轨的母轨连接件;两个所述货架上分别水平设置有若干子轨,且若干子轨的一端与若干换向轨的一端对贴合对齐;两根所述母轨与若干换向轨存在高低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向车轨道货架,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牛脚的L型折边设有螺纹孔;若干所述螺纹孔内均螺纹连接有用于调整若干换向轨高度的调节螺栓;若干所述换向轨的两端底部均与调节螺栓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向车轨道货架,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牛脚与两根母轨之间设置有母轨支撑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向车轨道货架,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换向轨每组的两根换向轨之间交叉连接有两根水平拉杆,且两根水平拉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换向轨两端凹槽内的母轨连接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向车轨道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母轨与母轨支撑件之间及若干换向轨与若干牛脚之间的连接孔均为长条形状。
CN202222659746.6U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四向车轨道货架 Active CN2196360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9746.6U CN219636063U (zh)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四向车轨道货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9746.6U CN219636063U (zh)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四向车轨道货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6063U true CN219636063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19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59746.6U Active CN219636063U (zh)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四向车轨道货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60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1101280A4 (en) Lifter and goods lifting system
CN219636063U (zh) 一种四向车轨道货架
CN208361080U (zh) 四向穿梭车的子轨道系统及轨道系统
CN219708022U (zh) 一种川字型托盘双向输送rgv车体
CN211392599U (zh) 铁芯用电工钢原卷立体卧式存储货架
CN204979964U (zh) 四向穿梭式货架内翻式导轨
CN216158480U (zh) 管道支撑
CN219858820U (zh) 货架跨梁及具有该跨梁的密集型料箱货架
CN209846476U (zh) 一种货架层板的支撑与连接结构
CN210557152U (zh) 一种适用于穿梭车的货架轨道
CN210337939U (zh) 一种高强度货架支撑结构
CN210339160U (zh) 一种物流仓储用货架的支撑顶梁结构
CN219884752U (zh) 一种轨道加强型穿梭式货架
CN220115379U (zh) 用于四向穿梭车的货架轨道结构
CN202335650U (zh) 组合式货架
CN217075749U (zh) 一种用于货架端口支撑连接装置
CN104648876A (zh) 一种悬臂式货架的悬臂结构及其设置方法
CN213444510U (zh) 一种穿梭车货架导轨及导向组件
CN218859403U (zh) 一种预焙阳极生块智能立体仓库
CN220115506U (zh) 一种螺旋塔支撑结构
CN213679358U (zh) 一种家用电梯导轨的外框结构
CN219135460U (zh) 一种运输车及运输轨道
CN113882531B (zh) 一种支撑钢结构
CN210635156U (zh) 一种车轨货轨一体式货架
CN219669084U (zh) 一种用于货架子导轨的支撑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