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1316U - 一种复混肥料生产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混肥料生产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1316U
CN219631316U CN202320830634.4U CN202320830634U CN219631316U CN 219631316 U CN219631316 U CN 219631316U CN 202320830634 U CN202320830634 U CN 202320830634U CN 219631316 U CN219631316 U CN 219631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kettle
compound fertilizer
fertilizer production
stirring
containing bas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3063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明欣
陈培杰
宋军
王倩
李燕婷
魏传名
陈国玉
石双强
徐培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li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li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li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li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3063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1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1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1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混肥料生产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和搅拌机构,所述反应釜的外侧焊接有支撑架,所述反应釜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表面开设有下料口,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座、联轴器、主动轴、主动齿轮、副齿轮、内齿轮、第一搅拌轴承、搅拌杆、第二搅拌轴承、辅助轮、滑轮轨道、支撑柱、固定框和收纳筐,所述反应釜的底端螺钉连接有驱动座,通过支撑柱、固定框和收纳筐的设置,在使用前,将海带统一置入收纳筐内部,进而通过下料口将收纳筐垂直吊入固定框内部,反应结束后,将收纳筐直接取出,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反应釜内部搅拌机构工作时,收纳筐对海带起到固定作用,防止其浸泡后在反应釜内部自由漂浮造成缠绕,难以取出。

Description

一种复混肥料生产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肥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混肥料生产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一种物理或化学反应的承载容器,可以按照生产工艺实现加热、蒸发及冷却等不同的操作,在海藻酸复混肥料生产过程中,反应釜主要运用在海带的化学水解中,用以提取海带中的生物活性物质。
经检索现有的复合肥料生产过程中,将海带直接添加至反应釜中,通过氢氧化钠水解法提取海带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但是,由于海带自身柔软且黏着性较强的特点,在搅拌中,容易对反应釜内部的装置造成缠绕,使得反应后海带不易取出。
于是,我们提供了一种复混肥料生产反应釜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混肥料生产反应釜,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复合肥料生产过程中,将海带直接添加至反应釜中,通过氢氧化钠水解法提取海带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但是,由于海带自身柔软且黏着性较强的特点,在搅拌中,容易对反应釜内部的装置造成缠绕,使得反应后海带不易取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混肥料生产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和搅拌机构,所述反应釜的外侧焊接有支撑架,所述反应釜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表面开设有下料口,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座、联轴器、主动轴、主动齿轮、副齿轮、内齿轮、第一搅拌轴承、搅拌杆、第二搅拌轴承、辅助轮、滑轮轨道、支撑柱、固定框和收纳筐,所述反应釜的底端螺钉连接有驱动座,所述驱动座的顶端卡槽连接有联轴器,所述反应釜的底端焊接有排出管。
优选的,所述联轴器的顶端卡槽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外侧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外侧啮合副齿轮,所述副齿轮的外侧啮合有内齿轮。
优选的,所述副齿轮设置有三个,所述副齿轮在主动齿轮的外侧呈等边三角形分布。
优选的,所述副齿轮的内部嵌有第一搅拌轴承,所述第一搅拌轴承的内部嵌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顶端嵌有第二搅拌轴承。
优选的,所述第二搅拌轴承的外侧嵌有辅助轮,所述辅助轮安装在滑轮轨道的内侧,所述滑轮轨道焊接在盖板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主动轴的顶端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焊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设置有收纳筐。
优选的,所述收纳筐的外径与固定框的内径一致,所述收纳筐的外径小于下料口的直径,所述收纳筐的材质是轻质铁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驱动座、联轴器、主动轴、主动齿轮、副齿轮、内齿轮、第一搅拌轴承、搅拌杆、第二搅拌轴承、辅助轮和滑轮轨道的设置,在使用时,驱动座接受指令,开始工作,通过联轴器带动主动轴旋转,进而带动主动齿轮旋转,使得副齿轮在内齿轮的内部旋转,进而带动搅拌杆在反应釜中旋转,完成搅拌工作,同时,搅拌杆顶端的辅助轮在滑轮轨道内移动,使得搅拌杆的运动更加流畅。
通过支撑柱、固定框和收纳筐的设置,在使用前,将海带统一置入收纳筐内部,进而通过下料口将收纳筐垂直吊入固定框内部,反应结束后,将收纳筐直接取出,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反应釜内部搅拌机构工作时,收纳筐对海带起到固定作用,防止其浸泡后在反应釜内部自由漂浮造成缠绕,难以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反应釜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杆顶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釜;2、支撑架;3、盖板;4、下料口;5、搅拌机构;501、驱动座;502、联轴器;503、主动轴;504、主动齿轮;505、副齿轮;506、内齿轮;507、第一搅拌轴承;508、搅拌杆;509、第二搅拌轴承;5010、辅助轮;5011、滑轮轨道;5012、支撑柱;5013、固定框;5014、收纳筐;6、排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复混肥料生产反应釜,包括反应釜1和搅拌机构5,反应釜1的外侧焊接有支撑架2,反应釜1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盖板3,盖板3的表面开设有下料口4,搅拌机构5包括驱动座501、联轴器502、主动轴503、主动齿轮504、副齿轮505、内齿轮506、第一搅拌轴承507、搅拌杆508、第二搅拌轴承509、辅助轮5010、滑轮轨道5011、支撑柱5012、固定框5013和收纳筐5014,反应釜1的底端螺钉连接有驱动座501,驱动座501的顶端卡槽连接有联轴器502,反应釜1的底端焊接有排出管6。
进一步的,联轴器502的顶端卡槽连接有主动轴503,主动轴503的外侧设置有主动齿轮504,主动齿轮504的外侧啮合副齿轮505,副齿轮505的外侧啮合有内齿轮506,通过主动齿轮504、副齿轮505和内齿轮506的设置,利用齿轮传动的稳定性,保证搅拌工作的连贯性。
进一步的,副齿轮505设置有三个,副齿轮505在主动齿轮504的外侧呈等边三角形分布,通过副齿轮505的设置,带动与之对应的搅拌杆508同时在反应釜1内旋转,提高搅拌效率。
进一步的,副齿轮505的内部嵌有第一搅拌轴承507,第一搅拌轴承507的内部嵌有搅拌杆508,搅拌杆508的顶端嵌有第二搅拌轴承509,通过第一搅拌轴承507和第二搅拌轴承509的设置,避免搅拌杆508运动过程中发生干涉现象。
进一步的,第二搅拌轴承509的外侧嵌有辅助轮5010,辅助轮5010安装在滑轮轨道5011的内侧,滑轮轨道5011焊接在盖板3的底端,通过辅助轮5010的设置,搅拌杆508运动的同时,辅助轮5010在滑轮轨道5011内移动,使得搅拌杆508的运动更加流畅。
进一步的,主动轴503的顶端焊接有支撑柱5012,支撑柱5012的顶端焊接有固定框5013,固定框5013的内部设置有收纳筐5014,通过固定框5013的设置,使得收纳筐5014中的海带在反应过程中不会随意漂浮,造成缠绕现象。
进一步的,收纳筐5014的外径与固定框5013的内径一致,收纳筐5014的外径小于下料口4的直径,收纳筐5014的材质是轻质铁丝,通过收纳筐5014的设置,便于反应后,海带的取出。
工作原理:首先将一种复混肥料生产反应釜至工作位置,在使用时,第一步将海带统一置入收纳筐5014内部,进而通过下料口4将收纳筐5014垂直吊入固定框5013内部,第二步将化学试剂通过下料口4加入反应釜1,第三步驱动座501接受指令,开始工作,通过联轴器502带动主动轴503旋转,进而带动主动齿轮504旋转,使得副齿轮505在内齿轮506的内部旋转,进而带动搅拌杆508在反应釜1中旋转,完成搅拌工作,第四步将收纳筐5014通过下料口4直接取出,第五步将混合液体通过排出管6排出,这样就完成了一种复混肥料生产反应釜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复混肥料生产反应釜,包括反应釜(1)和搅拌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的外侧焊接有支撑架(2),所述反应釜(1)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盖板(3),所述盖板(3)的表面开设有下料口(4),所述搅拌机构(5)包括驱动座(501)、联轴器(502)、主动轴(503)、主动齿轮(504)、副齿轮(505)、内齿轮(506)、第一搅拌轴承(507)、搅拌杆(508)、第二搅拌轴承(509)、辅助轮(5010)、滑轮轨道(5011)、支撑柱(5012)、固定框(5013)和收纳筐(5014),所述反应釜(1)的底端螺钉连接有驱动座(501),所述驱动座(501)的顶端卡槽连接有联轴器(502),所述反应釜(1)的底端焊接有排出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混肥料生产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502)的顶端卡槽连接有主动轴(503),所述主动轴(503)的外侧设置有主动齿轮(504),所述主动齿轮(504)的外侧啮合副齿轮(505),所述副齿轮(505)的外侧啮合有内齿轮(5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混肥料生产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齿轮(505)设置有三个,所述副齿轮(505)在主动齿轮(504)的外侧呈等边三角形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混肥料生产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齿轮(505)的内部嵌有第一搅拌轴承(507),所述第一搅拌轴承(507)的内部嵌有搅拌杆(508),所述搅拌杆(508)的顶端嵌有第二搅拌轴承(50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混肥料生产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轴承(509)的外侧嵌有辅助轮(5010),所述辅助轮(5010)安装在滑轮轨道(5011)的内侧,所述滑轮轨道(5011)焊接在盖板(3)的底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混肥料生产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503)的顶端焊接有支撑柱(5012),所述支撑柱(5012)的顶端焊接有固定框(5013),所述固定框(5013)的内部设置有收纳筐(50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混肥料生产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筐(5014)的外径与固定框(5013)的内径一致,所述收纳筐(5014)的外径小于下料口(4)的直径,所述收纳筐(5014)的材质是轻质铁丝。
CN202320830634.4U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复混肥料生产反应釜 Active CN219631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30634.4U CN219631316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复混肥料生产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30634.4U CN219631316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复混肥料生产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1316U true CN219631316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18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30634.4U Active CN219631316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复混肥料生产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1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532128B (zh) 一种锅炉水处理加药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9631316U (zh) 一种复混肥料生产反应釜
CN114503930A (zh) 一种全自动饲喂装置
CN216853723U (zh) 一种牛肉干加工用腌制装置
CN211302872U (zh) 一种食品添加剂氯化钾制造用溶解釜
CN213059913U (zh) 一种应用于滚镀生产线的桁车
CN213771358U (zh) 活性炭生产洗涤装置
CN212550907U (zh) 一种罐体自动清洗系统
CN220589705U (zh) 一种高效搅拌的酯化反应搅拌桨
CN112322798A (zh) 一种煮糖的自动控制装置
CN219384908U (zh) 一种改良cast水处理集成装置
CN216224323U (zh) 一种搪瓷釜挡板装置
CN221063309U (zh) 一种齿轮生产用的浸油装置
CN212450696U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用净水剂投放装置
CN220990722U (zh) 一种循环母液槽的加药脱硫装置
CN216837928U (zh) 一种加料便捷的丁酸梭菌发酵罐
CN219983917U (zh) 一种循环蒸发器
CN219744818U (zh) 一种月桂酰氯的连续制备装置
CN220165944U (zh) 一种酚醛树脂生产的废水处理机构
CN214261872U (zh) 一种西药制剂液态加融装置
CN216709701U (zh) 一种精华液料体均匀搅拌的灌装装置
CN220564696U (zh) 一种光伏支架表面热镀锌装置
CN219284758U (zh) 一种污水处理监测取样器
CN220095302U (zh) 具有循环供水系统的发泡机
CN220716830U (zh) 一种锂电池组生产清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