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25573U - 一种刀片式探针、探针模组及电导通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刀片式探针、探针模组及电导通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25573U CN219625573U CN202321047909.3U CN202321047909U CN219625573U CN 219625573 U CN219625573 U CN 219625573U CN 202321047909 U CN202321047909 U CN 202321047909U CN 219625573 U CN219625573 U CN 2196255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probe
- elastic
- blade
- tes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刀片式探针、探针模组及电导通结构,包括能够沿第一方向弹性变形的弹性部;其中,以刀片式探针的使用方向为第一方向;位于弹性部的一端向下延伸的第一接触臂,第一接触臂的端部形成用于与测试设备电性接触的第一接触端;位于弹性部的另一端向上延伸的第二接触臂,第二接触臂的端部在第一方向上包括用于与待测产品电性接触的第二接触端;第二接触臂的端部还包括弯折结构,弯折结构在第二方向上包括用以与被测产品电性接触形成第三接触端,第二接触端和第三接触端同时与待测产品电性接触。第二接触臂多触点的设计可以增大探针与被测产品之间的电接触面积,保障连接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提高测试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刀片式探针、探针模组及电导通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子产品在出厂前需要对其各个性能参数进行测试,一般是通过探针将被测产品与测试设备导通,通过测试设备输出待测信号并接收待测产品反馈的信息,以确认待测产品是否存在不良之处。现有的探针与被测产品接触面积较小,接触可靠性及稳定性差,阻抗大,无法实现通过较大电流,导通性无法得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测试稳定性的刀片式探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刀片式探针的探针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探针模组的电导通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刀片式探针,包括:
能够沿第一方向弹性变形的弹性部;
其中,以所述刀片式探针的使用方向为第一方向;
位于所述弹性部的一端并沿第一方向向下延伸的第一接触臂,所述第一接触臂的端部形成用于与测试设备电性接触的第一接触端;
位于所述弹性部的另一端沿第一方向向上延伸的第二接触臂,所述第二接触臂的端部在第一方向上包括用于与待测产品电性接触的第二接触端;
所述第二接触臂的端部还包括沿第一方向向上延伸,并沿第二方向弯折的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在第二方向上包括用以与被测产品电性接触形成第三接触端,所述第二接触端和第三接触端同时与待测产品电性接触;
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交叉设置。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第二接触臂包括由所述弹性部的一端沿第一方向向上延伸的本体部,以及位于所述本体部远离所述弹性部的一端的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呈在第一方向连续蜿蜒的形状;
所述第二接触端和第三接触端均形成于所述弹性结构背离所述本体部的一端,所述弹性结构被配置为保证第二接触端和第三接触端与所述待测产品连接的稳定性。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弹性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设置的第一弹性结构和第二弹性结构,所述第一弹性结构结合固定于所述第二弹性结构背离所述本体部的一端。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一弹性结构的弯折弧线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弯折结构的弯折弧线的开口方向相背;
所述第二弹性结构的弯折弧形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弯折结构的弯折弧线的开口方向相同。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三接触端位于所述弯折结构靠近所述第二接触端的一侧。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弹性部的宽度方向上包括贯穿孔,该贯穿孔在弹性部的厚度方向上贯通,并沿弹性部的蜿蜒形状间断或连续延伸,将所述弹性部分隔为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一接触臂或第二接触臂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延伸臂,所述延伸臂被配置为在所述刀片式探针被收纳于探针固定座中时与探针固定座的内壁抵接以对刀片式探针进行限位。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一接触臂背离所述第一接触端的表面包括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为弧形,与所述弹性部弯折处的弧度对应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探针模组,包括上述的刀片式探针以及收纳所述刀片式探针的探针固定座,该刀片式探针以其第一接触臂和第二接触臂突出于探针固定座两侧表面的状态收容于探针固定座中,或在电连接状态下第一接触臂和第二接触臂突出于探针固定座两侧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导通结构,包括上述的探针模组,以及形成于被测产品上的电接触件,所述电接触件包括与所述第二接触臂电性接触的弹片;
所述弯折结构和第二接触端之间形成容纳所述弹片的凹陷部,所述弹片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二接触端和第三接触端电性接触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刀片式探针、探针模组及电导通结构,通过对刀片式探针的顶部连接端的结构进行改进,利用第二接触臂端部形状的变形,使第二接触臂包括第一方向上的第二接触端和第二方向上的第三接触端,第一方向上的第二接触端使得待测产品与刀片式探针之间的电连接面积增大,保证接触连接的稳定性;第二方向上的第三接触端与弹片侧面的镀金层接触,能够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传输效率。
第二接触端和第三接触端能够同时或先后与被测产品接触连接,继而实现同时电导通,且二者之间任何一个接触不良都不会影响刀片式探针与待测产品之间的接触导通状态,保证了刀片式探针与待测产品连接的稳定性,且第二接触臂多触点的设计可以减少探针与被测产品之间的阻抗,使探针能够承载更大电流。弯折结构与接触部能够对被测产品实现有效导正,以保障连接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提高测试精度。
其次,在弹性部和第二接触臂的接触端设置弹性结构,能够在与被测产品电连接导通时,所述弹性结构提供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的反作用力,同时在两个方向上压接产品,保证接触连接的稳定性,提高测试效果。
再者,第一接触臂背离第一接触端端部的凹陷结构能够在弹性部受力变形时承接弹性部,使得电流接触点呈直线传输至第一接触端,减小电阻值,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刀片式探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接触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接触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探针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导通结构的剖视图。
图6示出如图5所示电导通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现有技术中,电子产品在出厂前需要对其各个性能参数进行测试,一般是通过探针将被测产品与测试设备导通,通过测试设备输出待测信号并接收待测产品反馈的信息,以确认待测产品是否存在不良之处。现有的探针与被测产品接触面积较小,接触可靠性及稳定性差,阻抗大,无法实现通过较大电流,导通性无法得到保障。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刀片式探针,结合图1-6所示,所述刀片式探针100包括第一接触臂1、第二接触臂2和弹性部3,所述第二接触臂2、弹性部3和第一接触臂1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具体地,所述第二接触臂2位于所述弹性部3的一端,并沿第一方向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接触臂1位于所述弹性部3的另一端,并沿第一方向向下延伸。利用所述第一接触臂1和第二接触臂2的端部分别抵接测试设备和待测产品,实现对待测产品的测试导通。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即刀片式探针100的长度方向,同时也是刀片式探针100的使用方向。所述刀片式探针100包括但不限于为呈扁平状的一体成型结构,可简化结构组成及装配工艺,提高探针的结构强度,保证连续的有效性,同时也提高刀片式探针100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弹性部3呈在第一方向连续的蜿蜒形状,即所述弹性部3能够沿第一方向伸缩。具体地,所述弹性部3为S型件,在外力作用下,所述S型件下压收缩,在第一方向上,弹性部3的宽度相等。S型件相比C型件或者U型件的变形距离更长,使受力更加均匀,能够增加刀片式探针100的使用寿命。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部3的宽度还可以为规律性变化,如逐渐增加或逐渐减小,或间断性增加或减小等,具体不做限制,且弹性部的具体尺寸不做限制。
此外,在弹性部3的宽度方向上包括有贯穿孔30,该贯穿孔30在弹性部3的厚度方向上贯通,并且沿着弹性部3的蜿蜒形状延伸,由此,可提高弹性部3的弹簧特性。可选的,所述贯穿孔30也可以为一条或多条,沿贯穿孔30延伸方向间断或连续设置,能够增强弹性部3的结构强度,在刀片式探针100受压变形时提供相反的作用力,较好的发挥弹性部的弹簧特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贯穿孔30将所述弹性部3分隔为第一弹性部31和第二弹性部32,当弹性部3发生弹性变形时,第一弹性部31和第二弹性部32可以改善弹性部3的弹性,有效分散因弹性部3弹性变形所产生的作用力,避免应力集中,避免弹性部3疲劳断裂,提高弹性部3的使用寿命。所述弹性部3的两端包括圆弧状的封闭端,所述封闭端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部31和第二弹性部32,能够减少在测试设备与待测产品压接导通时弹性部3处应力集中,避免第一弹性部31和第二弹性部受力时折断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臂1和第二接触臂2分别位于所述弹性部3的两相对边侧,所述第一接触臂1由位于所述弹性部3底部的一端向下弯折形成,所述第二接触臂由位于所述弹性部3顶部的一端向上弯折形成。所述第一接触臂1的端部形成用于与测试设备电性接触的第一接触端1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端11设置为波浪形。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接触端11的设置形式并不局限于波浪形,在实际设置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选,例如设置为锯齿形、三角形、圆头形等多种形式。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触部2的端部在第一方向上包括用于与待测产品电性接触的第二接触端21,在第二方向上包括用于与待测产品电性接触的第三接触端22。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方向为刀片式探针100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刀片式探针100的宽度方向。
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第二接触臂2的端部包括沿第二方向平直设置的接触部23,以及由所述第二接触臂2的端部沿第一方向向上延伸,并沿第二方向弯折的弯折结构24,所述接触部23和弯折结构24之间包括容纳所述被测产品的电接触件200的容纳部。具体地,所述第二接触端21位于所述接触部23靠近所述容纳部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三接触端22位于所述弯折结构24靠近所述容纳部的一侧表面,即所述第三接触端22位于所述弯折结构24靠近所述第二接触端21的一侧。利用所述弯折结构24和接触部23形成的容纳部与被测产品电接触件200之间仿形,第二接触臂2和被测产品接触时落位更加容易,所述第二接触端21和第三接触端22能够同时与被测产品电性接触(如图5所示)。
当第二接触臂2与被测产品电接触件200接触时,被测产品的电接触件200位于容纳部,第二接触臂2受挤压挠曲,第二接触端21和第三接触端22同时或先后与被测产品电接触件200电性接触,弯折结构24和弹性部3分别提供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的反作用力,保证了第二接触端21和第三接触端22与被测产品电接触件200连接的稳定性。图6中所体现的实线部分表示第二接触臂2的初始位置,虚线部分表示第二接触端21和第三接触端22与被测产品电接触件200接触后第二接触臂2的挠曲位置。
本实施例中,第二接触端21和第三接触端22中任何一个接触不良都不会影响刀片式探针100和待测产品之间的接触导通状态。所述第三接触端22形成于弯折结构24的侧面,为圆头设计,与被测产品电接触件200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能够在压接导通时调整接触位置,避免发生过压现象,以保障探针与被测产品间的有效接触,容错率高,提高测试的稳定性及准确性,避免产品损伤,此外,所述弯折结构24的端部与第三接触端22之间为弧形的平滑过渡,当第二接触臂2以插接方式插入待测产品的电接触件200时,弧形的过渡面使得第二接触臂2能够更加容易的与待测产品的电接触件200进行插接,在定位存在偏差的情况下,能够对待测产品实现有效导正,以保障连接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提高测试精度。
另外电连接导通时,刀片式探针100第二接触臂2与被测产品电接触件200多点接触结构,在被测产品定位存在偏差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并保证被测产品的电接触件200与第二接触臂2之间有效导正且接触,以保障连接的稳定性及准确性,提高测试精度。
本实施例,结合图1所示,所述第二接触端21和第三接触端22均为圆头形,以保证与被测产品电接触件200之间的有效接触。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触端21和第三接触端22的设置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选,例如设置为波浪形、锯齿形、三角形等形式,也可以根据其抵接产品的特殊形状设计成其他形状,或者基于测试过程中探针能与产品接触面尽量大而设计为特定形式,在此不做赘述。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触端21可以布满所述接触部23,以提高与被测产品电连接的面积,保证接触连接的稳定性,提高测试准确性。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接触臂2包括由所述弹性部3的一端沿第一方向向上延伸的本体部25,以及位于所述本体部25远离所述弹性部3的一端的弹性结构26,所述弹性结构26呈在第一方向连续蜿蜒的形状,能够在第一方向发生弹性变形。所述第二接触端21和第三接触端22均形成于所述弹性结构26背离所述本体部25的一端,所述弹性结构26被配置为保证第二接触端21和第三接触端22与待测产品连接的稳定性。在与被测产品电连接导通时,所述弹性结构26在左右方向的弹性倾斜变形,所提供的反作用力压紧所述弯折结构24与被测产品电接触件200,保证第三接触端22与测试产品连接的稳定性;所述弹性结构26上下方向上的压缩变形,所提供的反作用力压紧所述接触部23与被测产品电接触件200,保证第二接触端22与测试产品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测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结构26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设置的第一弹性结构261和第二弹性结构262,所述第一弹性结构261结合固定于所述第二弹性结构262背离所述本体部25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结构261的弯折弧线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弯折结构24的弯折弧线的开口方向相背,所述第二弹性结构262的弯折弧线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弯折结构24的弯折弧线的开口方向相同,以保证所述弹性结构26的支撑稳定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结构26为如图2中所示的形状,其中,所述第一弹性结构261为山字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弹性结构261包括有支撑部260,所述支撑部260能够增强所述第一弹性结构261的结构强度,提高第一弹性结构261的支撑性能以及弹性变形能力,避免在测试设备与待测产品压接导通时所述弹性结构26被过度挤压而变形或者损坏;所述第二弹性结构262为与所述第一弹性结构261开口方向相反的山字形结构,所述第二弹性结构262包括有支撑部260,所述支撑部260能够增强所述第二弹性结构262的结构强度,提高第二弹性结构262的支撑性能以及弹性变形能力,避免在测试设备与待测产品压接导通时所述弹性结构26被过度挤压而变形或者损坏。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结构26也可以为如图3中所示出的S型结构,包括多个交替连接设置的第一弹性结构261和第二弹性结构262,所述第一弹性结构261和第二弹性结构262均为C型结构,交替连接形成S型结构的弹性结构26。如图3中所示出的,所述第二弹性结构262与所述弯折结构24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弹性结构261与所述弯折结构24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弹性结构26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S型结构的弹性结构26能够在第二接触臂2和待测产品压接导通时提供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反作用力以压紧第二接触端21和第三接触端22,保证测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接触臂1和第二接触臂2处于弹性部3的同侧,相对于图1来说,即第一接触臂1和第二接触臂1均处于弹性部3的左侧,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接触臂1和第二接触臂2在第一方向上也可以为交错设计,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接触臂1背离所述第一接触端11的表面包括凹陷结构4,该凹陷结构4为沿第一方向下凹的弧形,与弹性部3弯折处的弧度对应配合。该凹陷结构被配置为在弹性部3受力变形时承接弹性部3,在弹性部3受力变形时,S型的弹性部3上下挤压变形后上下弧段衔接,使得电流接触点呈直线(如图1中箭头方向)传输至第一接触端11,减小电阻值,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臂1或第二接触臂2包括沿弹性部3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延伸臂5,所述延伸臂5被配置为在所述刀片式探针100被收纳于探针固定座300中时与探针固定座的内壁抵接以对刀片式探针进行限位。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接触臂2包括沿弹性部3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延伸臂5。如图5所示,当刀片式探针100安装于探针固定座300内时,第二接触臂2伸出探针固定座300顶部,延伸臂5的上表面与探针固定座300腔内顶壁抵接,以对刀片式探针100进行限位,固定刀片式探针100。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探针模组,图4为探针模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探针模组包括刀片式探针100以及用于安装刀片式探针100的探针固定座300,多个刀片式探针100平行间隔插装于探针固定座300中。
如图1所示,每个刀片式探针100均包括弹性部3、第一接触臂1和第二接触臂2,第一接触臂1和第二接触臂2分别位于相对应的弹性部3的两端,且在电连接状态下各第一接触臂1和第二接触臂2均分别凸出于探针固定座300布置。
对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探针模组,由于多个刀片式探针100平行间隔插装于探针固定座300中,使得各刀片式探针100相互独立,且各第一接触臂1和第二接触臂2分别位于相对应的弹性部3的两端,且各第一接触臂1和第二接触臂2分别凸出探针固定座300布置,使得刀片式探针100的第一接触臂1和第二接触臂2分别连接测试设备和被测产品。
在一种实施例中,对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刀片式探针100平行交错设置,这样可以避免相邻刀片式探针100的第一接触臂1或相邻刀片式探针100的第二接触臂2布置在一条直线上,从而增大第一接触臂1及第二接触臂2的布置间距,进而也使得测试设备及待测产品的测试点的间距增大,降低产品和测试设备的加工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探针固定座300大体长方体的形状,包括容纳刀片式探针100的空腔。刀片式探针100的第一接触臂1上设置有用于与测试设备电连接的第一接触端11;第二接触臂2上设置有用于与待测产品电性接触的第二接触端21和第三接触端22,以使待测产品与测试设备连接导通。当该刀片式探针100被收纳于探针固定座300内部时,该第一接触端11凸出于探针固定座300的底部表面,该第二接触端21和第三接触端22凸出于探针固定座300的顶部表面。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接触臂1或第二接触臂2沿弹性部3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延伸臂5,所述延伸臂被配置为在所述刀片式探针被收纳于探针固定座中时与探针固定座的内壁抵接以对刀片式探针进行限位。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接触臂2包括沿弹性部3宽度方向延伸的延伸臂5。如图5所示,将刀片式探针100安装于探针固定座300内时,第二接触臂2伸出探针固定座300顶部,延伸臂5的上表面与探针固定座300腔内顶壁抵接,以对刀片式探针100进行限位,固定刀片式探针100,提高刀片式探针100安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导通结构,如图5所示,所述电导通结构包括探针模组,以及形成于被测产品上的电接触件200,所述电接触件200包括与第二接触臂2电性接触的弹片201。所述弯折结构24和接触部23之间形成容纳所述弹片201的凹陷部,所述弹片201的表面包括有镀金层,所述弹片201的底部包括与所述第二接触端21电性接触的第一触点,所述弹片202的侧面包括与所述第三接触端22电性接触的第二触点。弹片201表面的镀金层能够提高待测产品与刀片式探针100之间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及传输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刀片式探针、探针模组及电导通结构,通过对刀片式探针的顶部连接端的结构进行改进,利用第二接触臂端部形状的变形,使第二接触臂包括第一方向上的第二接触端和第二方向上的第三接触端,第一方向上的第二接触端使得待测产品与刀片式探针之间的电连接面积增大,保证接触连接的稳定性;第二方向上的第三接触端与弹片侧面的镀金层接触,能够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传输效率。第二接触端和第三接触端能够同时或先后与被测产品接触连接,继而实现同时电导通,且二者之间任何一个接触不良都不会影响刀片式探针与待测产品之间的接触导通状态,保证了刀片式探针与待测产品连接的稳定性,且第二接触臂多触点的设计可以减少探针与被测产品之间的阻抗,使探针能够承载更大电流。弯折结构与接触部能够对被测产品实现有效导正,以保障连接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提高测试精度。其次,在弹性部和第二接触臂的接触端设置弹性结构,能够在与被测产品电连接导通时,所述弹性结构提供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的反作用力,同时在两个方向上压接产品,保证接触连接的稳定性,提高测试效果。再者,第一接触臂背离第一接触端端部的凹陷结构能够在弹性部受力变形时承接弹性部,使得电流接触点呈直线传输至第一接触端,减小电阻值,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刀片式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式探针包括:
能够沿第一方向弹性变形的弹性部;
其中,以所述刀片式探针的使用方向为第一方向;
位于所述弹性部的一端并沿第一方向向下延伸的第一接触臂,所述第一接触臂的端部形成用于与测试设备电性接触的第一接触端;
位于所述弹性部的另一端沿第一方向向上延伸的第二接触臂,所述第二接触臂的端部在第一方向上包括用于与待测产品电性接触的第二接触端;
所述第二接触臂的端部还包括沿第一方向向上延伸,并沿第二方向弯折的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在第二方向上包括用以与被测产品电性接触形成第三接触端,所述第二接触端和第三接触端同时与待测产品电性接触;
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交叉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式探针,其特征在于,第二接触臂包括由所述弹性部的一端沿第一方向向上延伸的本体部,以及位于所述本体部远离所述弹性部的一端的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呈在第一方向连续蜿蜒的形状;
所述第二接触端和第三接触端均形成于所述弹性结构背离所述本体部的一端,所述弹性结构被配置为保证第二接触端和第三接触端与所述待测产品连接的稳定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片式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设置的第一弹性结构和第二弹性结构,所述第一弹性结构结合固定于所述第二弹性结构背离所述本体部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刀片式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结构的弯折弧线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弯折结构的弯折弧线的开口方向相背;
所述第二弹性结构的弯折弧形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弯折结构的弯折弧线的开口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式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触端位于所述弯折结构靠近所述第二接触端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式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的宽度方向上包括贯穿孔,该贯穿孔在弹性部的厚度方向上贯通,并沿弹性部的蜿蜒形状间断或连续延伸,将所述弹性部分隔为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式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臂或第二接触臂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延伸臂,所述延伸臂被配置为在所述刀片式探针被收纳于探针固定座中时与探针固定座的内壁抵接以对刀片式探针进行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式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臂背离所述第一接触端的表面包括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为弧形,与所述弹性部弯折处的弧度对应配合。
9.一种探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模组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刀片式探针以及收纳所述刀片式探针的探针固定座,该刀片式探针以其第一接触臂和第二接触臂突出于探针固定座两侧表面的状态收容于探针固定座中,或在电连接状态下第一接触臂和第二接触臂突出于探针固定座两侧表面。
10.一种电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导通结构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探针模组,以及形成于被测产品上的电接触件,所述电接触件包括与所述第二接触臂电性接触的弹片;
所述弯折结构和第二接触端之间形成容纳所述弹片的凹陷部,所述弹片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二接触端和第三接触端电性接触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047909.3U CN219625573U (zh) | 2023-05-05 | 2023-05-05 | 一种刀片式探针、探针模组及电导通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047909.3U CN219625573U (zh) | 2023-05-05 | 2023-05-05 | 一种刀片式探针、探针模组及电导通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25573U true CN219625573U (zh) | 2023-09-01 |
Family
ID=87796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047909.3U Active CN219625573U (zh) | 2023-05-05 | 2023-05-05 | 一种刀片式探针、探针模组及电导通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2557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890770A (zh) * | 2024-03-15 | 2024-04-16 | 苏州微飞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多臂错位式探针及测试装置 |
CN118604409A (zh) * | 2024-08-07 | 2024-09-06 |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探针及探针模组 |
-
2023
- 2023-05-05 CN CN202321047909.3U patent/CN21962557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890770A (zh) * | 2024-03-15 | 2024-04-16 | 苏州微飞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多臂错位式探针及测试装置 |
CN117890770B (zh) * | 2024-03-15 | 2024-05-10 | 苏州微飞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多臂错位式探针及测试装置 |
CN118604409A (zh) * | 2024-08-07 | 2024-09-06 |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探针及探针模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625573U (zh) | 一种刀片式探针、探针模组及电导通结构 | |
CN109687197B (zh) | 电连接器 | |
US20030162418A1 (en) | Socket for electrical parts | |
EP1812996A1 (en) | Cable terminal with flexible contacts | |
CN211426580U (zh) | 一种探针 | |
CN111579833B (zh) |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 | |
CN219777784U (zh) | 一种扁平探针及探针模组 | |
CN111579830B (zh) |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 | |
CN107026337B (zh) |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 |
CN216624817U (zh) | 导电件及包括该导电件的电导通结构 | |
CN216525969U (zh) | 一种弹性扁平探针 | |
KR100719428B1 (ko) | 콘택트 핀, 콘택트 핀 조립체 및 전기 부품용 소켓 | |
CN212364375U (zh) |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 | |
CN216670080U (zh) | 一种探针及连接器 | |
US11837825B2 (en) | Connector for bus bar plug assembly | |
CN212514713U (zh) |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 | |
CN212364376U (zh) |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 | |
CN111579831B (zh) |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高速信号测试的探针及连接器 | |
CN111293448B (zh) | 压接结构的一体型弹簧针 | |
CN110416789B (zh) | 电连接器 | |
CN218957412U (zh) | 导电胶及测试装置 | |
CN111641059B (zh) | 低成本高频电连接器 | |
US20240003938A1 (en) | Contact pin and test socket having the same | |
CN220474954U (zh) | 一种触压弹片带及连接器 | |
CN220439932U (zh) | 大电流接触件及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