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19839U -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19839U
CN219619839U CN202321190698.9U CN202321190698U CN219619839U CN 219619839 U CN219619839 U CN 219619839U CN 202321190698 U CN202321190698 U CN 202321190698U CN 219619839 U CN219619839 U CN 2196198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fake
sealing ball
sleeve
liquid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906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红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Chuangyou Technology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Chuangyou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Chuangyou Technology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Chuangyou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906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198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198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198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包括中空且上下开口的底座,所述底座下开口连接有能伸入容器内腔且可形变的防假套管,所述防假套管横截面呈上宽下窄且设有能将容器内腔与底座上开口连通的第一出液孔,所述防假套管内活动地设有用于打开或堵住第一出液孔的第一密封球,所述防假套管上设有在外力作用时能向外移动而阻止防假套管从容器口部取出的防假件,所述底座上开口连接有上盖或可撕裂的密封件,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及时确自动地打开或堵住第一出液孔,密封性好,设计合理,同时还具有防假效果好,使用方便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封盖,尤其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
背景技术
对于很多容器,特别是灌装较为名贵的溶液的容器,如较为名贵的酒或饮料,不仅溶液名贵而且容器也具有较高的价值,当该容器内的溶液被使用完后,会被一些不法分子回收,再次灌装以次充好,致使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且扰乱市场。
为此,很多原厂生产商都会在容器的包装上设置相应的防伪标识,然而该防伪标识并不能影响不法分子重复利用空容器瓶子进行二次甚至多次灌装。
另外,目前市场上,容器与具有防假功能的封盖组件配合使用而使得容器具有防假功能;在使用时,使用者将封盖组件上的防假件破坏而掉落容器内腔以实现防假,然而,当封盖组件与容器口部脱离时,该容器出口打开会导致掉落在容器内腔的防假件流出,从而不能保证容器的防假。
为此,本实用新型即针对上述问题而研究提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可以改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自动地打开或堵住第一出液孔,具有防假效果好,密封性好,使用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包括中空且上下开口的底座1,所述底座1下开口连接有能伸入容器内腔且可形变的防假套管2,所述防假套管2横截面呈上宽下窄且设有能将容器内腔与底座1上开口连通的第一出液孔21,所述防假套管2内活动地设有用于打开或堵住第一出液孔21的第一密封球22,所述防假套管2上设有在外力作用时能向外移动而阻止防假套管2从容器口部取出的防假件3,所述底座1上开口连接有上盖4或可撕裂的密封件。
如上所述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所述底座1与防假套管2之间设有用于限制第一密封球22从底座1上开口滚出的第一挡片23。
如上所述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所述底座1与防假套管2之间设有能将第一出液孔21与底座1上开口连通的第二出液孔24,所述底座1与防假套管2之间活动地设有用于打开或堵住第二出液孔24的第二密封球25。
如上所述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所述底座1与防假套管2之间设有用于限制第二密封球25从底座1上开口滚出的第二挡片26。
如上所述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所述第一挡片23设有第二出液孔24下边缘位置。
如上所述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所述上盖4上设有顶压杆41,所述顶压杆41下端抵靠第二密封球25使第二密封球25保持堵住第二出液孔24,且第二密封球25抵靠第一密封球22使得第一密封球22保持堵住第一出液孔21。
如上所述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所述底座1与防假套管2之间活动地设有能驱使防假件3沿防假套管2宽度方向向外移动的驱动组件,并且当所述防假件3向外移动后,所述驱动组件能驱使防假套管2脱离底座1而掉入容器内腔;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密封球22,所述防假套管2下开口边缘设有用于阻挡第一密封球22的阻挡部20。
如上所述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所述防假套管2呈上端开口且下端封堵设置,所述阻挡部20由防假套管2内底形成。
如上所述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所述底座1与防假套管2之间活动地设有能驱使防假件3沿防假套管2宽度方向向外移动的驱动组件,并且当所述防假件3向外移动后,所述驱动组件能驱使防假套管2脱离底座1而掉入容器内腔;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密封球22和第二密封球25,所述防假套管2下开口边缘设有用于阻挡第一密封球22的阻挡部20。
如上所述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所述防假套管2呈上端开口且下端封堵设置,所述阻挡部20由防假套管2内底形成。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包括中空且上下开口的底座1,所述底座1下开口形成有能将底座1上开口与容器内腔连通的第一出液孔21,所述底座1内活动地设有用于打开或封堵第一出液孔21的第一密封球22,所述底座1上开口连接有上盖4或可撕裂的密封件;所述底座1下开口连接有能伸入容器内腔的防假件3,所述防假件3具有当防假件3伸入容器内腔后以阻止防假件3从容器口部取出的防假阻挡部31。
如上所述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所述底座1内设有用于限制第一密封球22从底座1上开口滚出的第一挡片23。
如上所述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所述底座1内还设有能将第一出液孔21与底座1上开口连通的第二出液孔24,所述底座1内活动地设有用于打开或堵住第二出液孔24的第二密封球25。
如上所述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所述底座1内还设有用于限制第二密封球25从底座1上开口滚出的第二挡片26。
如上所述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所述上盖4上设有顶压杆41,所述顶压杆41下端抵靠第二密封球25使第二密封球25保持堵住第二出液孔24,且第二密封球25抵靠第一密封球22使得第一密封球22保持堵住第一出液孔21。
如上所述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所述底座1与防假件3之间活动地设有能驱使防假件3与底座1分离而掉入容器内腔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在上盖4上的顶压杆41和螺纹连接于顶压杆41上且能相对底座1上下运动的顶压滑套42。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包括中空且上下开口的底座,所述底座下开口连接有能伸入容器内腔且可形变的防假套管,所述防假套管横截面呈上宽下窄且设有能将容器内腔与底座上开口连通的第一出液孔,所述防假套管内活动地设有用于打开或堵住第一出液孔的第一密封球,所述防假套管上设有在外力作用时能向外移动而阻止防假套管从容器口部取出的防假件,所述底座上开口连接有上盖或可撕裂的密封件,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及时确自动地打开或堵住第一出液孔,密封性好,设计合理,同时还具有防假效果好,使用方便的特点。
2、所述上盖上设有顶压杆,所述顶压杆下端抵靠第二密封球使第二密封球保持堵住第二出液孔,且第二密封球抵靠第一密封球使得第一密封球保持堵住第一出液孔,在存放、运输过程中,能够确保第一出液孔和第二出液孔被堵住,防止第一密封球和第二密封球晃动,保证密封性。
3、本实施方式中底座下开口连接有能伸入容器内腔的防假件,所述防假件具有当防假件伸入容器内腔后以阻止防假件从容器口部取出的防假阻挡部,确保防假效果;另外通过第一密封球可自动地将第一出液孔打开或封堵,密封性好,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整体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局部剖视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局部剖视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局部剖视图之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局部剖视图之四;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整体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整体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整体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10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包括中空且上下开口的底座1,所述底座1下端用于与容器口部连接,所述底座1下开口连接有能伸入容器内腔且可形变的防假套管2,所述防假套管2横截面呈上宽下窄且设有能将容器内腔与底座1上开口连通的第一出液孔21,所述防假套管2内活动地设有用于打开或堵住第一出液孔21的第一密封球22,所述防假套管2上设有在外力作用时能向外移动而阻止防假套管2从容器口部取出的防假件3,所述底座1上开口连接有上盖4或可撕裂的密封件。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操作上盖与底座分离而将底座上开口打开,如图2所示,接着操作底座翻转,以使底座上开口往下倾斜,如图3所示,在此过程中,第一密封球因自身重力因素往底座上开口方向滚动而将第一出液孔打开,则盛装在容器内腔的液体可以从第一出液孔、底座上开口流出外侧,待倒取所需用量时,则翻转底座而使得底座上开口复位,在此过程中,第一密封球因自身重力因素往第一出液孔方向而将第一出液孔堵住,进而将容器内腔与底座上开口隔绝,如图2所示,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及时且自动地打开或封堵第一出液孔,密封性好,使用方便,设计合理。
本实用新型由于防假套管伸入容器内腔,如图1、2所示,所以容器内腔的液体无法全部倒取出来,会残留有部分液体,若是需要将容器内腔的液体全部倒取出来,则必须操作防假套管与底座下开口脱离而将底座下开口打开,从而使得防假套管掉入容器内腔,如图5所示,此时倾斜底座,容器内腔的液体经过底座下开口、底座上开口流出外侧,由于此时防假套管与底座下开口分离脱落,明显破环了盖组件的完整性,防假效果更显著;同时在防假套管与底座下开口分离时,防假件被外力作用而向外移动以使得防假套管整体变大,如图4所示,确保防假套管不能从容器口部取出,防假效果好。另外,本实施例也可以设计防假套管2伸入容器内腔的长度,从而控制容器内腔的液体的残留量。
如图1-5所示,为了防止第一密封球从底座上开口滚出掉落地面而被污染或丢失,所述底座1与防假套管2之间设有用于限制第一密封球22从底座1上开口滚出的第一挡片23。本实施例的第一挡片23设在防假套管3内壁上。
如图1-5所示,为了提高密封性,所述底座1与防假套管2之间设有能将第一出液孔21与底座1上开口连通的第二出液孔24,所述底座1与防假套管2之间活动地设有用于打开或堵住第二出液孔24的第二密封球25。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出液孔24设在防假套管2内。
如图1-5所示,为了防止第二密封球从底座上开口滚出掉落地面而被污染或丢失,所述底座1与防假套管2之间设有用于限制第二密封球25从底座1上开口滚出的第二挡片26。
如图1-5所示,所述上盖4上设有顶压杆41,所述顶压杆41下端抵靠第二密封球25使第二密封球25保持堵住第二出液孔24,且第二密封球25抵靠第一密封球22使得第一密封球22保持堵住第一出液孔21,在存放、运输过程中,顶压杆41防止第一密封球和第二密封球晃动,从而保证第一出液孔和第二出液孔始终被第一密封球和第二密封球堵住,确保密封性。
为了降低制造成本,所述顶压杆41与上盖4呈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
如图1-5所示,所述底座1与防假套管2之间活动地设有能驱使防假件3沿防假套管2宽度方向向外移动的驱动组件,并且当所述防假件3向外移动后,所述驱动组件能驱使防假套管2脱离底座1而掉入容器内腔;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密封球22,所述防假套管2下开口边缘设有用于阻挡第一密封球22的阻挡部20。当容器内腔的液体无法从防假套管流出而需要将防假套管与底座分离时,用户操作第一密封球相对底座往下运动,在此运动过程中,第一密封球驱使防假件沿防假套管宽度方向向外移动,接着第一密封球22与阻挡部20抵靠,则第一密封球带动防假套管相对底座往下运动,从而使得防假套管与底座下开口分离而掉入容器内腔;另外,当防假件被第一密封球驱使向外移动时,第一密封球也能够阻挡防假件相对防假套管向内移动复位,确保掉入容器内腔的防假套管不能从容器口部取出。
如图1-5所示,所述防假件3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防假件3沿周向设在防假套管2侧壁上一体成型,所述防假件3内侧壁倾斜设置,所述防假件3内侧壁与阻挡部20内壁形成有供第一密封球22进入的限位空间,在第一密封球进入限位空间时,能够限制第一密封球相对防假件活动,进而确保第一密封球始终抵靠防假件2内侧壁。
如图1-5所示,所述底座1与防假套管2之间活动地设有能驱使防假件3沿防假套管2宽度方向向外移动的驱动组件,并且当所述防假件3向外移动后,所述驱动组件能驱使防假套管2脱离底座1而掉入容器内腔;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密封球22和第二密封球25,所述防假套管2下开口边缘设有用于阻挡第一密封球22的阻挡部20。当容器内腔的液体无法从防假套管流出而需要将防假套管与底座分离时,用户操作第二密封球相对底座往下运动,在此运动过程中,第二密封球顶推第一密封球往下运动,从而使得第一密封球驱使防假件沿防假套管宽度方向向外移动,如图4所示,接着第一密封球22与阻挡部20抵靠,则第一密封球带动防假套管相对底座往下运动,从而使得防假套管与底座下开口分离而掉入容器内腔,如图5所示。
实施例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出液口24设在底座1上且位于底座1上下开口之间。
实施例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7所示,所述防假套管2呈上端开口且下端封堵设置,所述阻挡部20由防假套管2内底形成。所述第二出液口24设在底座1上且位于底座上下开口之间;所述第一挡片23设有第二出液孔24下边缘位置。
实施例
如图8-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包括中空且上下开口的底座1,所述底座1下开口形成有能将底座1上开口与容器内腔连通的第一出液孔21,所述底座1内活动地设有用于打开或封堵第一出液孔21的第一密封球22,所述底座1上开口连接有上盖4或可撕裂的密封件;所述底座1下开口连接有能伸入容器内腔的防假件3,所述防假件3具有当防假件3伸入容器内腔后以阻止防假件3从容器口部取出的防假阻挡部31,则使得进入容器内腔的防假件无法从容器口部取出,若需要取出防假件,需要将容器破坏,确保防假效果;另外通过第一密封球可自动地将第一出液孔打开或封堵,密封性好,使用方便。
在本实施方式中,防假阻挡部31为可弹性形变地设在防假件3周壁上的弹性片,该弹性片相对防假件向外往上倾斜设置。
本实施方式由9、10所示,第一出液孔21被防假件3上端部封堵,进一步地提高首次使用前的盖组件的密封性。
如图9所示,为了防止第一密封球从底座上开口滚出掉落地面而被污染或丢失,所述底座1内设有用于限制第一密封球22从底座1上开口滚出的第一挡片2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挡片23用于限制第一密封球22在取液过程中将第二出液孔24封堵,确保出液顺畅。
如图9、10所示,为了提高密封性,所述底座1内还设有能将第一出液孔21与底座1上开口连通的第二出液孔24,所述底座1内活动地设有用于打开或堵住第二出液孔24的第二密封球25。
如图9所示,为了防止第二密封球从底座上开口滚出掉落地面而被污染或丢失,所述底座1内还设有用于限制第二密封球25从底座1上开口滚出的第二挡片26。
如图9所示,所述上盖4上设有顶压杆41,所述顶压杆41下端抵靠第二密封球25使第二密封球25保持堵住第二出液孔24,且第二密封球25抵靠第一密封球22使得第一密封球22保持堵住第一出液孔21。在存放、运输过程中,顶压杆41防止第一密封球和第二密封球晃动,从而保证第一出液孔和第二出液孔始终被第一密封球和第二密封球堵住,确保密封性。
如图9、10所示,所述底座1与防假件3之间活动地设有能驱使防假件3与底座1分离而掉入容器内腔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在上盖4上的顶压杆41和螺纹连接于顶压杆41上且能相对底座1上下运动的顶压滑套42。在使用时,操作上盖相对底座旋转,则顶压杆41驱使顶压滑套42相对底座向下运动,顶压滑套42顶推第二密封球25和第一密封球22相对底座向下运动,则使得第一密封球22顶推防假件3而使得防假件3与底座1分离而掉入容器内腔。在取液时,操作上盖以将底座上开口打开,接着操作底座翻转以使得底座上开口往下倾斜,在此过程中,第二密封球因自身重力因素往底座上开口方向滚动而将第二出液孔打开、第一密封球因自身重力因素往底座上开口方向滚动而将第一出液孔打开,则盛装在容器内腔的液体可以从第一出液孔、第二出液孔、底座上开口流出外侧,待倒取所需用量时,则翻转底座而使得底座上开口复位,在此过程中,第一密封球因自身重力因素往第一出液孔方向而将第一出液孔堵住、第二密封球因自身重力因素往第二出液孔方向而将第二出液孔堵住,进而将容器内腔与底座上开口隔绝,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及时且自动地打开或封堵第一出液孔、第二出液孔,密封性好,使用方便,设计合理。
如图10所示,所述顶压滑套42外壁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止转凸条421,所述底座1上设有供止转凸条421卡入以阻止顶压滑套42相对底座1转动的止转凹槽11。

Claims (11)

1.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且上下开口的底座(1),所述底座(1)下开口连接有能伸入容器内腔且可形变的防假套管(2),所述防假套管(2)横截面呈上宽下窄且设有能将容器内腔与底座(1)上开口连通的第一出液孔(21),所述防假套管(2)内活动地设有用于打开或堵住第一出液孔(21)的第一密封球(22),所述防假套管(2)上设有在外力作用时能向外移动而阻止防假套管(2)从容器口部取出的防假件(3),所述底座(1)上开口连接有上盖(4)或可撕裂的密封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防假套管(2)之间设有用于限制第一密封球(22)从底座(1)上开口滚出的第一挡片(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防假套管(2)之间设有能将第一出液孔(21)与底座(1)上开口连通的第二出液孔(24),所述底座(1)与防假套管(2)之间活动地设有用于打开或堵住第二出液孔(24)的第二密封球(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防假套管(2)之间设有用于限制第二密封球(25)从底座(1)上开口滚出的第二挡片(2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片(23)设有第二出液孔(24)下边缘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上设有顶压杆(41),所述顶压杆(41)下端抵靠第二密封球(25)使第二密封球(25)保持堵住第二出液孔(24),且第二密封球(25)抵靠第一密封球(22)使得第一密封球(22)保持堵住第一出液孔(21)。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防假套管(2)之间活动地设有能驱使防假件(3)沿防假套管(2)宽度方向向外移动的驱动组件,并且当所述防假件(3)向外移动后,所述驱动组件能驱使防假套管(2)脱离底座(1)而掉入容器内腔;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密封球(22),所述防假套管(2)下开口边缘设有用于阻挡第一密封球(22)的阻挡部(20)。
8.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且上下开口的底座(1),所述底座(1)下开口形成有能将底座(1)上开口与容器内腔连通的第一出液孔(21),所述底座(1)内活动地设有用于打开或封堵第一出液孔(21)的第一密封球(22),所述底座(1)上开口连接有上盖(4)或可撕裂的密封件;所述底座(1)下开口连接有能伸入容器内腔的防假件(3),所述防假件(3)具有当防假件(3)伸入容器内腔后以阻止防假件(3)从容器口部取出的防假阻挡部(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还设有能将第一出液孔(21)与底座(1)上开口连通的第二出液孔(24),所述底座(1)内活动地设有用于打开或堵住第二出液孔(24)的第二密封球(2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上设有顶压杆(41),所述顶压杆(41)下端抵靠第二密封球(25)使第二密封球(25)保持堵住第二出液孔(24),且第二密封球(25)抵靠第一密封球(22)使得第一密封球(22)保持堵住第一出液孔(21)。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防假件(3)之间活动地设有能驱使防假件(3)与底座(1)分离而掉入容器内腔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在上盖(4)上的顶压杆(41)和螺纹连接于顶压杆(41)上且能相对底座(1)上下运动的顶压滑套(42)。
CN202321190698.9U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 Active CN2196198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90698.9U CN219619839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90698.9U CN219619839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19839U true CN219619839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70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90698.9U Active CN219619839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198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274591C2 (ru) Укупорочное средство с индикацией несанкционированного вскрытия
US4591050A (en) Two-component package
US3339773A (en) Screw closure
US20100236952A1 (en) Solute-dispensing closure
MX2007016368A (es) Bolsa parada flexible con montaje integral y popote interno.
GB1567724A (en) Plastics closure for rigid and deformable containers
RU2008109245A (ru) Укупорочный узел для емкости
US20220204224A1 (en) Container, closure,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e
RU2441826C2 (ru) Крышки для контейнеров, предназначенных для нескольких компонентов
CN219619839U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盖组件
US4893734A (en) Resealable closure and container employing same
EP0571070A2 (en) Non-refillable container closure
US3810558A (en) Non-refillable fitment
JP5504364B2 (ja) 合成樹脂製の栓
EP3519309A1 (en) Closing unit
JP4156888B2 (ja) 副容器を備えた容器蓋
JP7387229B2 (ja) ヒンジキャップ
JP6502222B2 (ja) 二剤混合キャップおよび二剤混合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JP3932580B2 (ja) 開封刃を内蔵する注出口栓
JP4494569B2 (ja) 容器と蓋の係止構造
EP1892195A2 (en) A dispensing closure
KR200354366Y1 (ko) 공기 유입이 원활한 음료용 팩
CN214357721U (zh) 一种新型防假组件及应用其的盖组件
JP3753230B2 (ja) 計量栓付き容器
CN210140108U (zh) 防伪瓶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