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19036U - 一种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及一种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及一种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19036U
CN219619036U CN202321382347.8U CN202321382347U CN219619036U CN 219619036 U CN219619036 U CN 219619036U CN 202321382347 U CN202321382347 U CN 202321382347U CN 219619036 U CN219619036 U CN 2196190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ght wisp
end cover
rear end
assembly device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8234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文华
赵虔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Qiteng Automobile Part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Qiteng Automobile Par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Qiteng Automobile Part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Qiteng Automobile Par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8234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190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190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190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包括亮条型材以及设置于其两端外侧的前端盖和后端盖,亮条型材在端头设置前端盖与后端盖的位置设置有侧向的沉槽,前端盖和后端盖均在朝向亮条型材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的定位块结构,用于与亮条型材上插孔凹凸定位配合,前端盖和后端盖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纵向加宽的延伸部,亮条型材的两侧均设置有翻边结构,用于与前端盖和后端盖的延伸部扣合固定,前后端盖本身与亮条型材之间通过侧面设置的沉槽侧面贴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定位块与插孔之间的凹凸配合,进一步的通过翻边结构包裹扣合端盖两侧的延伸部,从而增加垂直方向的定位保证端盖与亮条型材之间装配稳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

Description

一种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及一种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设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还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逐步普及,消费者对车辆外观要求越来越高,以增加车身亮条来改善车身外观,提升车辆档次的做法越来越受到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的认可,例如在汽车车门窗上边框的玻璃导槽上增加装饰亮条的车型越来越普遍。
在市面上常见的通亮条设计中,亮条是卡接在车门钣金上。亮条的两端设置有端盖,端盖通过粘胶粘接在亮条上。在汽车行驶一段时间以后,受风力、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粘胶逐渐失效,在颠簸振动时,端盖容易与亮条脱离而掉落,严重影响车体美观,且由于端盖的脱落,也容易进一步造成亮条与车门连接部位进水进灰尘,造成亮条污损锈蚀使用寿命缩短。
综上所述,现有车门亮条设计存在结构不合理,造成耐用性差、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车门亮条设计存在结构不合理,造成耐用性差、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包括呈圆弧长条状的亮条型材以及设置于所述亮条型材两端外侧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亮条型材在端头设置所述前端盖与后端盖的位置设置有侧向的沉槽,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均在朝向所述亮条型材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的定位块结构,用于与亮条型材上沉槽部位预留的插孔凹凸定位配合,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纵向加宽的延伸部,所述亮条型材的两侧均设置有翻边结构,用于与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的延伸部扣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后门亮条设计改进了端盖的结构设计及连接固定方式,前后端盖本身与亮条型材之间通过侧面设置的沉槽侧面贴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定位块与插孔之间的凹凸配合,在侧向限定端盖与亮条型材之间的相对位置,进一步的在亮条型材的两侧设置翻边结构,通过该结构包裹扣合端盖两侧的延伸部,从而进一步的增加垂直方向的定位结构,通过以上两种定位方式的相互配合保证前后端盖与亮条型材之间的装配位稳固,端盖不会轻易从车门上脱落,有效解决了现有车门亮条设计存在结构不合理,造成耐用性差、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各自的延伸部在朝向车门下方的一侧设置有凸出翻边结构外的钩板结构,用于与车门框架安装部位的线状凹陷结构凹凸配合,以限定所述亮条型材的位置。优化了端盖的局部结构设计,优化了其与车门框架之间的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各自的延伸部在与所述钩板结构相对的另一侧也设置有朝向所述车门表面的翻边结构,用于通过该结构与车门框架表面相贴。优化了端盖与车门的结合位置结构。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前端盖上设置有所述定位块结构的端面上还垂直设置有定位螺杆件,车门框架的对应位置设置有配合的安装孔,用于螺纹安装配合。优化了端盖与车门框架之间的安装方式,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增强连接强度。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的端头位置均设置有向车门方向弯折的斜角包边结构,用于遮挡封闭亮条型材的端部。优化了端盖的设计,提升与车辆表面连接过渡结构设计。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的侧面均设置有两个用于铆接固定的通孔结构。进一步强化了端盖与亮条型材之间的连接方式。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亮条型材在其朝向车身的一侧侧面贴合设置有胶条固定结构,用于与车门框架的安装面之间贴合固定,所述胶条固定结构与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之间具有预设间隔距离。优化了亮条型材与车门框架之间的连接方式,通过设置胶条固定结构增加额外的固定。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胶条固定结构为厚度与所述亮条型材与车门框架安装面之间距离相配合的双面胶条带。进一步优化了胶条结构设计采用双面胶条带。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定位块结构呈凸起的腰型定位键状。优化了定位块结构与亮条型材及车门之间的限位设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由于上述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具有上述的技术效果,因此具有该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的车辆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的前端盖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的前端盖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的后端盖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的后端盖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的A-A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的B-B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的C-C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图8中:
1、前端盖;2、亮条型材;2-1、翻边结构;3、后端盖;4、延伸部;5、钩板结构;6、斜角包边结构;7、定位螺杆件;8、通孔结构;9、定位块结构;10、胶条固定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的前端盖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的前端盖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的后端盖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的后端盖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包括呈圆弧长条状的亮条型材2以及设置于亮条型材2两端外侧的前端盖1和后端盖3,亮条型材2在端头设置前端盖1与后端盖3的位置设置有侧向的沉槽,前端盖1和后端盖3均在朝向亮条型材2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的定位块结构9,用于与亮条型材2上沉槽部位预留的插孔凹凸定位配合,前端盖1和后端盖3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纵向加宽的延伸部4,亮条型材2的两侧均设置有翻边结构2-1,用于与前端盖1和后端盖3的延伸部4扣合固定。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的车后门亮条设计改进了端盖的结构设计及连接固定方式,前后端盖本身与亮条型材之间通过侧面设置的沉槽侧面贴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定位块与插孔之间的凹凸配合,在侧向限定端盖与亮条型材之间的相对位置,进一步的在亮条型材的两侧设置翻边结构,通过该结构包裹扣合端盖两侧的延伸部,从而进一步的增加垂直方向的定位结构,通过以上两种定位方式的相互配合保证前后端盖与亮条型材之间的装配位稳固,端盖不会轻易从车门上脱落,有效解决了现有车门亮条设计存在结构不合理,造成耐用性差、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参考图6-图8,图6为图1中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的A-A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的B-B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中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的C-C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前端盖1和后端盖3各自的延伸部4在朝向车门下方的一侧设置有凸出翻边结构外的钩板结构5,用于与车门框架安装部位的线状凹陷结构凹凸配合,以限定亮条型材2的位置。该设计优化了端盖的局部结构设计,优化了其与车门框架之间的连接,通过端盖延伸部在一侧设置钩板结构,该结构伸入与车门框架对应位置预留的长条缝的凹陷结构,形成侧向的固定限位。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前端盖1和后端盖3各自的延伸部4在与钩板结构相对的另一侧也设置有朝向车门表面的翻边结构,用于通过该结构与车门框架表面相贴。该结构通过翻边结构贴合车门,保证端盖与车门表面之间的缝隙较小,且通过该结构对端盖边缘位置进行结构上的增厚,增加零件的强度,提升耐用性。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前端盖1上设置有定位块结构9的端面上还垂直设置有定位螺杆件7,车门框架的对应位置设置有配合的安装孔,用于螺纹安装配合。该设计优化了端盖与车门框架之间的安装方式,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增强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前端盖1和后端盖3的端头位置均设置有向车门方向弯折的斜角包边结构6,用于遮挡封闭亮条型材2的端部。优化了端盖的设计,提升与车辆表面连接过渡结构设计。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前端盖1和后端盖3的侧面均设置有两个用于铆接固定的通孔结构8。进一步强化了端盖与亮条型材之间的连接方式。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亮条型材2在其朝向车身的一侧侧面贴合设置有胶条固定结构10,用于与车门框架的安装面之间贴合固定,胶条固定结构10与两端的前端盖1和后端盖3之间具有预设间隔距离。优化了亮条型材与车门框架之间的连接方式,通过设置胶条固定结构增加额外的固定。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胶条固定结构10为厚度与亮条型材2与车门框架安装面之间距离相配合的双面胶条带。进一步优化了胶条结构设计采用双面胶条带。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定位块结构9呈凸起的腰型定位键状。优化了定位块结构与亮条型材及车门之间的限位设计。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由于上述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具有上述的技术效果,因此具有该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的车辆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弧长条状的亮条型材(2)以及设置于所述亮条型材(2)两端外侧的前端盖(1)和后端盖(3),所述亮条型材(2)在端头设置所述前端盖(1)与后端盖(3)的位置设置有侧向的沉槽,所述前端盖(1)和后端盖(3)均在朝向所述亮条型材(2)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的定位块结构(9),用于与亮条型材(2)上沉槽部位预留的插孔凹凸定位配合,所述前端盖(1)和后端盖(3)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纵向加宽的延伸部(4),所述亮条型材(2)的两侧均设置有翻边结构(2-1),用于与所述前端盖(1)和后端盖(3)的延伸部(4)扣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1)和后端盖(3)各自的延伸部(4)在朝向车门下方的一侧设置有凸出翻边结构(2-1)外的钩板结构(5),用于与车门框架安装部位的线状凹陷结构凹凸配合,以限定所述亮条型材(2)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1)和后端盖(3)各自的延伸部(4)在与所述钩板结构(5)相对的另一侧也设置有朝向所述车门表面的翻边结构(2-1),用于通过该结构与车门框架表面相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1)上设置有所述定位块结构(9)的端面上还垂直设置有定位螺杆件(7),车门框架的对应位置设置有配合的安装孔,用于螺纹安装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1)和后端盖(3)的端头位置均设置有向车门方向弯折的斜角包边结构(6),用于遮挡封闭亮条型材(2)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1)和后端盖(3)的侧面均设置有两个用于铆接固定的通孔结构(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亮条型材(2)在其朝向车身的一侧侧面贴合设置有胶条固定结构(10),用于与车门框架的安装面之间贴合固定,所述胶条固定结构(10)与两端的前端盖(1)和后端盖(3)之间具有预设间隔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条固定结构(10)为厚度与所述亮条型材(2)与车门框架安装面之间距离相配合的双面胶条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结构(9)呈凸起的腰型定位键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
CN202321382347.8U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及一种车辆 Active CN2196190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82347.8U CN219619036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及一种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82347.8U CN219619036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及一种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19036U true CN219619036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76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82347.8U Active CN219619036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及一种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190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09618B (zh) 一种新型的平开门门槛
CN219619036U (zh) 一种车后门亮条总成装置及一种车辆
CN108860002B (zh) 一种b柱外饰板总成及车辆
CN201567900U (zh) 一种新型的平开门门槛
CN210363672U (zh) 尾门流水槽及汽车
CN212295983U (zh) 一种推拉门锁结构
CN203438816U (zh) 一种汽车门框改进结构
CN210858402U (zh) 一种新型纱窗一体的复合铝包木窗
CN216268612U (zh) 一种后门外板窗框结构
CN2883626Y (zh) 带防撬边的双锁防盗门
CN202608898U (zh) 一种改进结构汽车前门b柱板
CN213862103U (zh) 一种立扶手盖板安装结构
CN220410558U (zh) 一种轨道车辆门柱罩板
CN220302000U (zh) 一种组合式门结构
CN217054832U (zh) 一种同色线条的门框结构
CN216833500U (zh) 一种汽车前顶饰板的前顶横梁配接结构
CN220973887U (zh) 一种车窗组件及车辆
CN220076282U (zh) 一种车载吸顶电视快速安装结构
CN217897614U (zh) 降噪运行稳定的玻璃升降器
CN218598056U (zh) 一种可拆卸的推拉窗系统
CN215621335U (zh) A柱分缝线密封条
CN214062737U (zh) 一种双向推拉门之间的密封结构
CN211692078U (zh) 铝合金门窗及其玻璃压条组件
CN220504805U (zh) 一种用于房车车窗的隐形铰链
CN219857044U (zh) 一种车门窗框亮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